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唐故邕管经略招讨等使朝散大夫持节都督邕州诸军事邕州刺史御史中丞赐紫金鱼袋李公墓志铭818年6月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八十九 创作地点:广西柳州市
公讳某。字某。实惟文皇帝之元孙。别子曰承乾。为皇太子。以藩爱逼夺。危慄致祸。后封恒山为悯王。赠荆州大都督。继别曰象。蕲春郡太守。赠越州大都督封郇国公大宗曰玭。太子詹事。赠秘书监。生廙。尚书左丞。凡四代有土田。居贵仕。公丕承之。以率南服。克荷天庥。继有功德。公始以通经入崇文馆。登有司第。选同州参军。入佐金吾卫。进太仆主簿。参引大驾。府移为左右神策行营兵马节度。以为推官。拜监察御史赐绯鱼袋。凡二使。其率皆范司空希朝。进殿中侍御史湖南都团练判官。以宽通简大。辅治得中道。
府迁主后事。
师人爱慕。
欲以贞元故事为请。
公恐惧抑留。
复从浙东为都团练副使
侍御史
又徙浙西。
如其职。
著作郎
三使
其率皆薛大夫苹。
刺岳信二州。
刘向秘书
以能卒化黄白。
日召徒试术。
为仇家上变。
就鞫无事。
敕笞杀告者。
犹降建州司马
陟刺泉州
会乌𤡈夷刺杀郡吏
殴缚农民。
诏以公都督邕州
御史中丞
赐紫金鱼袋
经略招讨使
既至。
则韬弓橐甲。
去斥候。
禁部内无敢以贼名。
使得自浣濯。
诸酋长咸顿首送款。
放虏获输税奉贡。
愿比内郡人。
遣子吏都督所。
人复耕稼。
无有威刑。
五月顷。
有黑螭鼓江流。
坏北岸直城南门。
覆船杀人然后去。
父老泣曰。
吾公其殆矣。
尝合汞流黄丹砂为紫丹。
能入火不动。
以为神。
服之且十年。
然卒以是病。
暴下赤黑
数日薨。
元和十三年六月十五日
年五十七。
僚宰庀事。
有缇五两。
无金银泉贝。
几不克敛。
夷人号呼致币。
归以明年月日葬。
祔其穆长安西南高阳原上。
夫人陈氏。
先公十五年殁。
父昙。
都督邕州终。
孤孟舆。
愿且文。
亚曰仲权
次曰季谋
年自九岁以下。
有两婿。
博陵崔行俭。
劲峭有立志。
荥阳郑师贞
敏捷能偫。
皆闻名。
铭曰。
文浚维祥。
实亘实延。
冢谗不嗣。
宗以支传。
公克庸。
詹事继贤。
湜湜左丞
惟道之宣。
公宽且惠。
以教则顺。
五参戎政。
二佩郡印。
师欢民爱。
怀以信。
诐辞告讪。
卒白其讯。
乌𤡈猖狂。
盗海剽山。
帝命平南
逖彼偫蛮。
虎龙煌煌。
英荡是将。
舟之金玉。
以为公服。
公既莅止。
告以文理。
推义赴仁。
韬弓服矢。
辟是垣垒。
完其父子。
复我邦赋。
弛予卒士。
貌不功矜。
情不伐喜。
蛮人涕怀。
投刃以俟。
方底成绩。
虫孽告妖。
悍石构灾。
升屋而号。
椎䯰卉裳。
来赙来观。
膴膴鳞原。
祔之显魂。
芊芊。
封域安安。
代有高坟。
尧文之孙。
江东旧游四十韵寄宣武李尚书 唐 · 张祜
五言排律 出处:全唐诗补逸
忆作江东客,猖狂事颇曾。
海隅思变化,云路折飞腾。
小子今何述,高贤昔谬称。
瘦体休问马,病爪莫论鹰。
海棹扁舟泛,江开一槛凭。
岸环青莽苍,峰峭碧崚嶒。
水国程无尽,烟郊思不胜。
金丝援嫩,玉片犯残冰。
夜泊闻操楫,朝行看下罾。
沙明春雨霁,野白暮云蒸。
蒲晚帆山叶,花开镜水菱。
乱芳丛沼沚,馀溜泄沟塍。
鹫岭因支访,龙门李登
黄莺春恼客,白鹤夜依僧。
粗得狂歌趣,深疑笑病症。
地穷屯健马,天尽抑飞鹏。
彩分城堞,松香在阁层。
酒徒穷不破,诗债老相仍。
伯玉将近,宣尼《易》未弘。
岁储虽自乏,社肉必均秤。
造化三光借,乾坤一块凝。
才当论曲直,命可系衰兴。
凤鸟非无叹,骅骝靡不乘。
豹文须蔚蔚,羊目漫睖睖。
范蠡金铸吴王昔土崩。
雄图翻自失,高躅鲜相承。
禹庙思陈藻,秦山忆杖
几时心豁豁,长日醉瞢瞢。
水室穷深讨,云门极峻登。
北归天尚远,东望海方澄。
鹤跂虚为羡,人言敢不应。
旅游星正孛,愁望月初絙。
讵欲由斜径,聊思枕曲肱
兴扪头上虱,閒视笔锋蝇。
鸟岸劳方寸,鱼瓶惜一升。
诗秋情未剧,别夜思偏增。
白首身从贱,青云气可凌。
当知在尘土,言直更兢兢。
请复李克用官爵表 唐末 · 韦昭度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五
赏功罚否。前圣之令猷。
含垢匿瑕。百王之垂训。
是以雷解而羲文象德网开而汤化归仁。
用彼怀柔。式存彝范。
上自轩农之代。下臻文武之朝。
罔不允洽宽宏。以流霈泽。
况国家当德祖守成之日。宪宗致理之时。
车轨一同。桑麻万里。
烛龙外野。悉在梯航。
火鼠穷郊。咸归正朔。
然犹王承宗拥兵镇冀。诏范希朝讨之。
仍岁无功。卒行赦宥。
而又朱滔幽州之众。结田悦李纳王武俊之强。
马燧等征之不克。旋又宽之。
以累圣之典谟睿哲。大朝之纪律文明。
非不欲厉彼风驱。快其电扫。
然且考春秋之义。稽楚郑之文。
或退而许平。或服而更舍。
存于旧史。载彼新书。
李克用代漠强宗。阴山贵允。
呼吸而风云作气。指挥而草木成形。
仰天指心。誓献秩訾之首。
伏韬殴血。屡亲都护之营。
所谓勇多上人。自匪穷来归我。
及陛下圣考懿宗皇帝之朝。彭门失守。
亲驱锐卒。首建殊功。
而先帝即位之初。渚宫大扰。
复提义旅。克静妖氛。
其后封豕长蛇。荐食上国。
继以子朝之乱。皆因重耳之盟。
保大朝之宗祧。垂中兴于简册。
盖圣主之御天下也。有勋可书。
有绩可载。宥过不忘于十代。
念功岂止于一时。天高听卑
请事斯语。且四海之内。
创痏犹殷。九贡之邦。
纲条未理。昨者遽起邠岐之众。
寻已退还。又徵燕蓟之师。
倏闻内变。出于饟馈失职。
资屝绝供。致此投戈。
是乖借箸。盖下计之未熟。
非圣谋之不臧。傥宸断重新。
天机间出。录兹诚款。
散彼师徒。虚其旧念之怀。
待以如初之礼。臣等所议。
实在于斯。抑又闻往者汉将赵充国
欲因边境衰弱。出兵击之。
是时魏相上书。尽陈利害。
且曰。恃国家之大。
矜人物之众。欲见威于敌者。
谓之骄兵。兵骄者灭。
非但人事。乃天道也。
又曰。臣不知此兵何名者也。
兵出无名。事乃不成。
汉宣纳之。竟罢其伐。
伏惟皇帝陛下鉴往古用师之难。采列圣迁善之美。
恩加区宇。信及豚鱼。
则臣等不胜恳愿。况今汴魏犹难。
幽定方困。纵遣之调发。
岂能集事。虚行号令。
徒召寇雠。将以剿人。
非惟辱国。且黠戛斯举勤王之众。
推效命之诚。未能虏骑独攻。
所望汉兵同力。令兹数镇。
奔命不遑。难致济师。
恐又生事。谕其渐当暑热。
非利戎旃。悉力颁沾。
遣还蕃部。重荣陈五郡之卒。
益谨关防。王珙振两河之雄。
更严旗鼓。然后奖其上表。
哀以自陈。录彼前劳。
责之后效。徵神爵之往典。
还日逐之故封。谕其已斥王恭
不使更疑晋帝。凡百臣子。
实切乃诚。其克用在身官爵。
并请却还。仍依前编入属籍。
唐旧书杂论三 其十四 范希朝不受贿献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三六
振武有党项、室韦,交居川阜,凌犯为盗。
番落之俗,有长帅至,必效奇驼名马,虽廉者,犹曰当从俗,以致其欢。
希朝一无所受。
积十四年,皆保塞而不为横。
右《范希朝传第一百一》。
待远人,当从其俗,谓弗扰之也。
禦夷狄者不壹而足,绥制有方,岂必通贿献而后得其欢哉?
不然,贪吏以藉其口,非敌情也。
禁卫论 宋 · 胡铨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一五、《胡澹庵先生文集》卷一、《古文集成》卷三六、《南宋文录录》卷一七
自古论禁卫之兵,大概有四:有以宰相而领之者,有以宿将而领之者,有以宗室而领之者,有以外亲而领之者。
晋尝以外戚领禁卫矣,羊琇典职十三年,其计得也,然汉上将军禄、相国产以肺腑之亲握兵柄,几为刘氏之祸。
汉尝以宰相领禁卫矣,周勃一入北军,卒安刘氏,其计得也;
唐昭宗宦官,以崔嗣判六军十二卫,适以启东迁之难。
汉尝以宿将领禁卫矣,李广程不识俱东西卫尉,其计得也;
王叔文以故将范希朝为左右神策,以夺宦者权,适以召僖宗幸蜀之危。
汉尝以宗室领禁卫矣,东牟朱虚宿卫长安,共诛禄、产,其计得也;
唐昭宗藩臣跋扈,以嗣覃王允典神策,而兴平五十四军一日俱溃,适以启李茂贞犯阙之变。
宰相、外戚、宿将、宗室,又若不可以领宿卫矣。
是大不然,安危在出令,存亡系所任,任得其人,则羊琇之谨审,周勃之重厚,程、李之忠肃东牟朱虚之赤心,虽处禁司,不嫌于握兵之重任。
非其人,则禄、产之险贼何取于外戚?
崔嗣之庸昏何取于宰相
嗣覃王允之驽才何取于宗室?
希朝之浅谋何取于故将?
故夫典禁卫者不必外戚,得如羊琇则可;
不必宰相,得如周勃则可;
不必宗室,得如东牟朱虚则可;
不必宿将,得如程、李则可。
汉武所以肃建章之卫,而唐太宗所以严诸卫之军,诚知夫禁卫之不可轻也。
虽然,汉武肃建章之卫,其亡也,兵移于奸臣;
太宗严诸卫之军,其亡也,兵移于宦官
兵移于奸臣其祸迟,兵移于宦官其祸速。
方汉之季,曹操于相府自置领军,后改为中领军,乃使韩浩史涣同领禁卫,自是忠臣义士耘除略尽。
灵、献之间,北面朝者,拱而观变,汉、魏何择焉?
彼见宗庙社稷之无与也,执太阿而用其颖,以司一世之命。
则汉之亡,非既亡而后知也,禁卫之权一移于奸臣之手,而天下之大势去矣。
然而灵、献犹拥虚器,而曹操亦终身腹毒而色取仁,及丕而后易姓,其祸迟也。
唐之季,始以禁卫假鱼朝恩,既又以假窦文场,已而又以假焦希望
护军、中尉中护军皆古官也,当时假宠奄寺,兵夺于内,乱讧于外。
李茂贞一犯阙则杀一中尉王行瑜一犯阙则杀一宰相王建一犯阙则扫十六宅、杀十一王。
自是朱全忠之难作于肘腋,天子无一人之卫,昭宗不终其身而唐以亡,其祸速也。
祸之迟速不同,而其亡同一辙,故曰「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诚有味其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