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古别离(代人荅阎士和)。(一作僧皎然诗) 唐 · 皎然
太湖三山口,吴王在时道。
寂寞千载心,无人见春草。
谁识(一作堪)缄怨者,持此伤怀抱。
孤舟畏狂风,一点宿烟岛。
望所思兮若何,月荡漾兮空波。
云离离兮北断,鸿(一作雁)眇眇兮南多。
身去兮天畔,心折兮湖岸。
春风胡为兮塞路,使我归梦兮撩乱。
风入松(一作琴曲歌辞 风入松歌)。(一作僧皎然诗) 唐 · 皎然
西岭松声落日秋,千枝万叶风飗飗。
美人援琴弄成曲,写得松间声断续。
声断续,清我魂,流波坏陵安足论。
美人夜坐月明里,含少商兮点(一作照)清徵。
风何凄(一作凄清)兮飘飘(一作何飘飉),搅寒松兮又夜起。
夜未央,曲何长,金徽更促声泱泱。
何人此时不得意,意苦弦悲闻客堂。
唐苏州东武邱寺律师塔铭 唐 · 僧清昼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十八
律者圣道游入之津。为心见所瑕。多溺近果。不然。则极地之阶乎。武邱律师讳齐翰。字等至。通教之士也。吴兴沈氏之子。高祖陈国子祭酒。曾祖某。隋魏州司马。祖考二世不仕。律师绮岁从大人至山寺。睹高静无尘之䠱。恻然有宿命之知。因请出家。大人从之。至天宝八年八月五日。奉制度配名。永定九年十月。依分坛受具足戒。后移名开元。大历中移名武邱。皆两州道俗所请也。律师道性渊默。水则淡然。迹不近名。身不关事。长在一室。寂如无人。岂比夫骈行鼓簧之士哉。昼始疑斯人。未造精极。因问业报之理如何。师对曰。夫鼓毗岚之风。有物皆坏。而灵空不动。盖无相也。心且无相。业何累焉。但惧陷于偏空。妄拨无耳。繇是始知律师。心之所至。精相部义。窟洞法华经王。苏湖戒坛。每当诸首。大历十年某月。入流水念佛道场。是夜西方念中顿现。盖精诚之所致也。至某年。春秋六十八。僧夏四十七。遇疾之日。谓弟子曰。有鹤从空飞下。回翔我前。尔曹见乎。必谢之期。小圣犹病。安能免哉。即以某年某月。终于本院。受业门人如隐。坛场门人宣兑诚肃。禅心律仪。己有时誉。昼则律师之乡僧也。戒有一日之长。许为法兄。昔愧随肩。今伤分影。有清规之可采。则文石而言焉。铭曰。
漫漫(去声)情海,多生没兮。
超超我师,一念越兮。
旧寺龟溪,为僧杰兮。
新居武邱,匠时哲兮。
适来示生,亦示灭兮。
山上人间,有遗辙兮。
故云茫茫,馀水泱泱。
留废房兮,黄糵心苦。
青松节寒,对空坛兮。
升堂门人,结社居士。
依扉履兮,或刻贞石。
或书胜幡,思师存兮。
长门怨(一作相和歌辞 长门怨)。(一作僧皎然诗) 唐 · 皎然
押元韵
春风日日闭长门,摇荡春心似(一作自)梦魂。
谁(一作若)遣花开只笑妾,不如桃李正(一作自)无言。
杂歌谣(一作僧皎然诗)辞 步虚词 唐 · 皎然
押文韵
予因览真诀,遂感西城(一作域)君。
玉笙(一作皇)下青冥,人间未曾闻。
日华鍊精(一作魂)魄,皎皎无垢氛。
谓我有仙骨,且令饵氤氲。
俯仰愧灵颜,愿随鸾鹄群。
俄然动风驭,缥渺归青云。
相和歌(一作僧皎然诗)辞 短歌行 唐 · 皎然
古人若不死,吾亦何(一作有)所悲。
萧萧烟雨九原上,白杨青松葬者谁。
贵贱同一尘,死生同一指。
人生在世(一作万代)共如此,何异浮云与流水。
短歌行,短歌无穷日已倾。
邺宫梁苑徒有名,春草秋风伤我情。
何为不学金仙侣,一悟空王无死生。
铜雀妓(一作相和歌辞 铜雀妓)。(一作僧皎然诗) 唐 · 皎然
押寒韵
强开尊酒向陵看,忆得君王旧日欢。
不觉馀歌悲自断,非关艳曲转声难。
答权从事德舆书 唐 · 僧清昼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十七
权三从事足下。传吏至。辱书。谬蒙发扬。殊增悚恧。观其立言典丽。文明意精。实耳目所未接也。幸甚幸甚。贫道隳名之人。万虑都尽。强留诗道。以乐性情。盖繇瞥起馀尘未泯。岂有健羡于其间哉。初贫道闻足下盛名。未睹制述。因问越僧灵澈□古豆卢次方。佥曰杨马崔蔡之流。贫道以二子之言。心期足下。日已久矣。但未识长卿子云之面。所恨耳。先辈作者故李员外遐叔。故皇甫补阙茂正。故严秘书正文。故房吴县元警。故阎评事士和。故朱拾遗长通。故处士韦。此数子。畴昔为林下之游。遐叔当时极许贫道四十韵之作。其略曰。中宵发耳目。形静神不役。色天夜清迥。花漏明滴沥。东风吹杉梧。幽月到石壁。此中一悟心。可与千载敌。又曰。不然作山计。改服乘下泽。君隳元亮冠。我脱潜师屐。各倚高松根。共逃金闺籍。又能秀二祖义门赞。其略曰。二公之心。如月如日。四方无云。当空而出。遐叔因此相重。元警著道交论。比于高云独鹤。意谓关于诗而不关于事。贫道亦无推焉。今再遇足下见知。则东山遗民。时免檘琴绝弦于知已矣。灵澈上人。足下素识。其文章挺拔瑰奇。自齐梁以来。诗僧未见其偶。但此子迹冥累迁。心无营营。虽然。至于月下风前。犹未废是。公远之友豆卢次方才识超迈。所得经奇。飘飘然有淩云之气而不轻浮。此乃山僧惠眼远见。亦尝与论物理。极天人之际。言至正。意不虚诞。足下精鉴。岂无此子乎。在于贫道。不得不言耳。承索弊文。见已缮写。问元二十一判官木夹中缄封甚难。以此未及寄上。彼来使无限请近作三五章至至之言。旁通我法。伫以适山情助禅教耳。幸甚。十二月二十日。皎然白。
赠李舍人使君书 唐 · 僧清昼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十七
自湖上一辞。十有馀载。公贵为方伯。昼迹在空林。出处殊疏。音尘不接。盖理然也。昼从辞后。自谓年多志固。名疏道亲。惟慕空门。若有所诣。然未曾遇知已。尝戏为一章自咏曰。乐禅心似荡。吾道不相妨。独悟歌还笑。谁言老更狂。昔谢太傅每赏支公善标宗要。若九方堙之相马。略其元黄。而取其骏逸。昼今日于公。即道林逢太傅之秋也。又昼于文章。理心之外。或有所作。意在适情性。乐云泉。亦何能苦健羡于其间哉。顷者目疾相婴。濛濛如隔烟雾。兼患脚气。行李不进。昨承至止。病中不获躬诣门阑。披叙离阔。形碍神往。有所恨也。谨驰状兼杂文。昼性野。思拙机浅。忽若偶中风律。终期匠者赏鉴不遗。幸甚幸甚。释昼白。
苏州支硎山报恩寺大和尚碑 唐 · 僧清昼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十八
我先大师曰佛。嘉言孔硕。大造人天。张无生极宗。悬衡于偫教之表。自第一义谛。皆我之蘧庐也。况儒墨名法道家之流哉。教之斯行。资乎哲匠。今大师即其人也。大师讳道遵。字宗达。吴兴张氏之子。崇勋茂德。世为吴中右族。大师夙负殊操。洁士称之。荣耀不足关其心。声尘未曾触其性。其年二十。诣天竺威大师初受具戒。事报恩兴大师。首宗毗尼。依佛教也。常愀然而叹曰。孔老之学。不明三世。昭昭之业。何异夫适郢而求冥山哉。先大师则不然。观万像无根。我独以无生一心。覆疑山之峻。知四流妄有。我独以不动二字。停倒海之波。室是远而。悟者天隔。昔在汉明永平之际。大教洋溢。霈然而东。与生灵涤心。观天地更始。正士自摩腾以降。持法有如关中者。秉律有如南山者。海内髦士。亟归乎我。如凯风微扬。嘉禾先发。北齐惠文大师传龙树智论一性之教。即我释迦如来九世祖师文殊所乘也。惠文传南岳。南岳传天台。始授一心三观之旨。以十身佛刹微尘数修多罗。如悬帝网。丕出正念。无遗即中。盖如来一斯教之扃鐍也。天下宏经士窥我宗者。不得其门而入。天台去世。教传章安。章安传缙云。缙云传东阳。东阳传左溪。自龙树已还。至天台四祖。事具谏议大夫杜正伦传教记。今大师则亲承左溪。一受心宗。方造其极。物有凋折而苦节不衰。时有晦明而至行不变。法华三昧。渊乎我衷。尝从容谓门人曰。尧舜之民。不必独义。教之至也。教若不至。民何咎焉。吾恐大教未周。偫机未发。陷诸子于邪见之网。吾徒得无过乎。乃欲广写法华经。置道场。辟经院。以烛继景。扬大雄慈声。盖平生之愿与。一之日发其心。二之日规其趾。作不逾序。厥功成焉。居山之福地。于戏。偫峰合沓以就我。当大藏而孤峙。疑天作以待用。此持经之境也。及以清昼山空。杉吹不动。真念凝乎寂寞。经声在乎窅冥。此持经之心也。大历元祀。州将韦公元甫。兵部尚书刘公晏。侍御史王公圆。开州刺史陆公向。殿中侍御史陆公迅。天理评事张公象。境诱真心。共获殊胜。乃相与飞表奏闻。诏书特下。署名曰法华道场。焯哉盛乎。经王之惠。日升于天乎。自江以东。惣一十七所。皆因大师之首置也。举精行大德二十七人。常持法华。报主恩也。大师以无缘慈眼。极观四生。多溺空见。乃铸卢舍那及毗卢遮那像。明智身不有。法体非无。将显古佛證经之由。乃起多宝妙塔。开净土当生之叶。遂作弥陀色身。法华一经。骇声闻得记方等四部。喜广教尽收无垢净光。盖是如来极开方便。迹虽有作。功乃无为。接人天机。使知有殊常之福。又写天台一教。溢乎道场。真诠昭昭。与清景不极。大师有言。佛法寿命。其惟常住乎。常住不存。我法安寄。于是置庄二所。世田为义。俟嘉谷以登。身田是修。期圣禾不绝。非夫大师平等之施。孰能于事理双全哉。物役我慈。日用不足。门人有懈废者。接彼退机。讲法华元义天台正观四分钞文。临坛度人。授心扬律。愿盈乎石室之筹。天宝年。于灵岩道场。行法华三昧。忽观大明。上烛天界。我身正念。俨在光中。异日问天台然公。公曰。知慧光明。从心流出。非精志之所致耶。又于本寺入法华道场。忽睹此身在空中坐。先證者知是大师涤垢之相。不然。则万法有无碍之用哉。其年春秋七十一。僧腊四十六。以兴元元年七月二十九日。告终于支山本寺。呜呼。象法梁坏。苦流增波。无数人天。从今何怙。初当寺盖公轮公。一夜同梦大殿忽崩。得非法匠将亡之应乎。示疾之日。骄阳久愆。嘉苗若燎。辞世之夕。风号雨暴。天地惨黩。亦我法陵迟之变也。传教门人灵轮法盛道欣。可入如来之室。岂唯宣父之室哉。俾厥鸿猷。张而未弛。奉教门人犹子灵源等。高志警拔。德邻先贤。精细行以检仪。敷大乘以基性。予虽后学。夙聆德声。曷云不骞。贻诸乐石。铭曰。
泓澄吴江。静几于道。清气蓄焉。诞我僧宝。洸洸大师。与道为藩。义天无孛。慈釭不昏。岿然支山。繄公所履。建塔辟院。夷荒而趾。乃基灵峰。灵峰崇崇。乃启秘藏。秘藏彤彤。天色在下。日轮当中。真经无言。至象非象。冥理彻性。不昧不朗。三观一心。如悬帝网。雪山嵯峨。有时而裂。香树偃蹇。有时而折。世相若斯。师何示灭。示灭何之。天泣人悲。高邱漠漠。细雨霏霏。携履西去。相逢是谁。见海未乾。疑山尚阻。嚣嚣魔民。爰得其所。吾师寂寥。空留法语。入室数子。皆宏我经。安公如月。远公如星。恭恭秩秩。释氏仪形。塔影亭亭。长在寒树。天上花落。人间日暮。犹飘苦云。与我为喻。
陆文学自传 唐 · 陆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三
陆子名羽。字鸿渐。不知何许人也。或云字羽名鸿渐。未知孰是。有仲宣孟阳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而为人才辩笃信。躁多自用意。朋友规谏。豁然不惑。凡与人宴处。意有所适。不言而去。人或疑之。谓生多瞋。及与人为信。虽冰雪千里。虎狼当道。而不愆也。上元初。结庐于苕溪之滨。闭关对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宴永日。常扁舟往来山寺。随身惟纱巾藤鞋。短褐犊鼻。往往独行野中。诵佛经。吟古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夷犹徘徊。自曙达暮。至日黑兴尽。号泣而归。故楚人相谓。陆子盖今之接舆也。始三岁茕露。育乎竟陵大师积公之禅院。自幼学属文。积公示以佛书出世之业。子答曰。终鲜兄弟。无复后嗣。染衣削发。号为释氏。使儒者闻之。得称为孝乎。羽将授孔圣之文可乎。公曰。善哉子为孝。殊不知西方染削之道。其名大矣。公执释典不屈。子执儒典不屈。公因矫怜无爱。历试贱务。扫寺地。洁僧厕。践泥污墙。负瓦施屋。牧牛一百二十蹄。竟陵西湖无纸。学书以竹画牛背为字。他日问字于学者。得张衡南都赋。不识其字。但于牧所仿青衿小儿。危坐展卷。口动而已。公知之。恐渐渍外典。去道日旷。又束于寺中。令其剪榛莽。以门人之伯主焉。或时心记文字。懵然若有所遗。灰心木立。过日不作。主者以为慵惰鞭之。因叹岁月往矣。恐不知其书。呜咽不自胜。主者以为蓄怒。又鞭其背。折其楚乃释。因倦所役。舍主者而去。卷衣诣伶党。著谑谈三篇。以身为伶正。弄木人假吏藏珠之戏。公追之曰。念尔道丧。惜哉。吾本师有言。我弟子十二时中。许一时外学。令降伏外道也。以我门人众多。今从尔所欲。可缉学工书。天宝中。郢人酺于沧浪道。邑吏召子为伶正之师。时河南尹李公齐物出守见异。捉手拊背。亲授诗集。于是汉沔之俗亦异焉。后负书于火门山邹夫子别墅。属礼部郎中崔公国辅出守竟陵郡。与之游处凡三年。赠白驴乌帮牛一头。文槐书函一枚。白驴帮牛襄阳太守李憕见遗。文槐函故卢黄门侍郎所与。此物皆巳之所惜也。宜野人乘蓄。故特以相赠。洎至德初。秦人过江。子亦过江。与吴兴释皎然为缁素忘年之交。少好属文。多所讽谕。见人为善。若已有之。见人不善。若已羞之。苦言逆耳。无所回避。由是俗人多忌之。自禄山乱中原。为四悲诗。刘展窥江淮。作天之未明赋。皆见感激当时。行哭涕泗。著君臣契三卷。源解三十卷。江表四姓谱八卷。南北人物志十卷。吴兴历官记三卷。湖州刺史记一卷。茶经三卷。占梦上中下三卷。并贮于褐布囊。上元辛丑岁。子阳秋二十有九。
送灵澈远云门(一作送灵澈)。(一作皎然诗) 中唐 · 韦应物
五言绝句 押词韵第十八部
我欢常在梦(一作我欲长生梦),无心解伤别。
千里万里人(一作心),祇似眼中(一作前)月。
按:见《会稽掇英总集》卷七
寄皎然上人 中唐 · 韦应物
押鱼韵
吴兴老释子,野雪盖精庐。
诗名徒自振,道心长晏如。
想兹栖禅夜,见月东峰初。
鸣钟(一作磬)惊岩壑,焚香满空虚。
叨慕端成旧,未识岂为疏。
愿以碧云思,方君怨别馀。
茂苑文华地,流水古僧居。
何当一游咏,倚阁吟踌躇。
送皎然上人归山 中唐 · 郎士元
押庚韵
云阴鸟道苔方合,雪映龙潭水更清。
按:(《千载佳句》卷上《地理部·山中》)。
将赴渭北对月怀昼上人(题拟) 唐 · 杨华
押语韵
悠然顾山侣。
按:见《皎然集》卷一《五言酬乌程杨明府将赴渭北对月见怀》注引
忆皎然上人 中唐 · 李端
五言律诗 押豪韵
未得从师去,人间万事劳。
云门不可见,山木已应高。
向日开柴户,惊秋问敝袍。
何由宿峰顶,窗里望波涛。
送皎然上人归山 中唐 · 李端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适来世上岂缘名,适去人间岂为情。
古寺山中几日到,高松月下一僧行。
云阴鸟道苔(一作山)方合,雪映龙潭水更清。
法主欲归须有说,门人流泪厌浮生。
建元寺昼公与崔秀才见过联句与郑奉礼部同作(以下二首又见皎然集) 中唐 · 皇甫曾
五言排律 押支韵
人闲宜岁晚(太常寺奉礼郎),道者访幽期。
独与寒山别,行当暮雪时。
柏台辞汉主(曾),竹寺寄潜师。
荷策知君待,开门笑我迟。
暮阶县雨足(昼),寒吹绕松枝。
理辩尘心妄,经分梵字疑。
久承黄纸诏(说),曾赋碧云诗。
然诺惊相许,风流话所思。
筌忘心已默(子向),磬发夜何其。
愿结求羊侣,名山从所之。
送陆畅归湖州因凭题(一作吊)故人皎然塔陆羽坟 中唐 · 孟郊
押东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引用典故:京尘 广宵翁
淼淼霅寺前,白蘋多清风。
昔游诗会满,今游诗会空。
孤吟玉凄恻,远思景蒙笼。
杼山塼塔禅,竟陵广(一作扩)宵翁。
饶彼草木声,髣髴闻馀聪。
因君寄数句,遍为书其丛。
追吟当时说,来者实不穷。
江调难再得,京尘徒满躬。
送君溪鸳鸯,彩色双飞东。
东多高静乡,芳宅冬亦崇。
手自撷甘旨,供养欢冲融。
待我遂前心,收拾使有终。
不然洛岸亭,归死为大同。
中书门下贺醴泉获白鹿表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八十四
臣某等言。今日中使某乙至。奉宣进止。示臣等醴泉县镇遏使康志宁于建陵柏城外得一白鹿者。谨按孝经援神契曰。王者德至禽兽。则白鹿见。又孙氏瑞应图曰。王者惠及下民则至。伏惟皇帝陛下圣德广运。与天合符。尊祖敬宗。爱人育物。含灵效祉。叶赞休明。惟此仁兽。式彰孝理。皎然玉质。俯近轩台。独麌麌以不偫。亦呦呦而遂性。汉得之于槐里。齐获之于敏邱。呈祥瑞圣。岂比今日。臣等谬列台司。无补时化。每承灵贶。徒竭欢心。无任欣抃踊跃之至。伏请宣付史馆。谨奉表陈贺以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