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度岭赠闺人 其五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情多儿女易流连,五十犹迟寡过年。
吴札未乾嬴博泪,左思频有惠芳惠芳太冲女)怜。
将雏且度梅花栈,养母鸡营涨海田。
忆作啼乌栖白下,依依宫柳拂寒眠。
龙光寺 明 · 陆长庚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槜李诗系卷十五
玉沙盘绕作龙眠,古寺中藏小洞天
百尺孤松栖白鹤,一池寒水印青莲。
上方钟静云生榻,别浦僧归月满船。
到此徘徊常竟日,年来官况已如禅。
南屏寺逢孙宇台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七言绝句 押删韵
一声钟动暮禽还,秋色苍苍雨过山。
高士繇来栖白社,相逢啸咏虎溪閒。
余鸿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押真韵
岁寒雁门雁,来及江南春。
向尔池塘里,双双栖白
高堂在南海,少妇自西秦
万里宁亲去,从君一问津。
雨花台送余大微之永年署 明末清初 · 钱澄之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田间诗集卷第三
酒散高楼夕照残,送君满地叶声乾。
僧栖白下秋添瘦,舟过黄河月苦寒。
官舍夜长初共被,江程米熟好加餐。
前途候吏边淮见,不似频年行路难。
孙无挠婺源 明末清初 · 韩上桂
真人真人归何许,当在白岳之颠婺源之浒。
五岭太炎谁作主,谷城黄石堪与语。
真人韬略足龙虎,龙幻奇文虎作武。
粤江烟静波无澜,将军高卧閒且閒。
旗悬太白风不动,弧挂绣氂不用弯。
真人袒裼处其间,招邀韩生时往还。
酒熟数浮鹦鹉杓,香醲频爇鹧鸪斑。
鹧鸪斑羽声初歇,叫落岭南枝上月。
月照寒花尽着霜,风吹海浪翻成雪。
真人见此起乡怀,巾垂折角步麻鞋。
挥手欲辞岭月去,直上天门踏绿苔。
绿苔绿苔踏欲裂,涧底寒泉声哽咽。
岭外游人日日来,曾见真人之奇节。
真人去粤粤山愁,真人还婺婺源幽。
白岳山栖白鹤,婺源江畔跨青牛。
不须南北别踪迹,看取冰心照九秋
仲春喜晴 元末明初 · 张宇初
 押词韵第十八部
近社喜连晴,林风和仲月。
清霜滞秀姿,偃卧淡怡悦。
林冥钟尽迟,池平草初茁。
溪岚散喧濑,浦树春荣发。
淹抱非世徒,遐踪睇高洁。
阳冈栖白云,偃息孤怀惙。
幻迹信萍踪,虚衿皎冰雪。
兴福寺内道场供奉大德大义禅师碑铭 中唐 · 韦处厚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十五
应身无数。天竺降其一。
禅祖有六。圣唐得其三。
高祖时。有道信叶昌运。
太宗时。有宏忍示元珠。
高宗时。有惠能筌月指。
自此脉散丝分。或遁秦。
或居洛。或之吴。
或在楚。秦者曰秀。
以方便显。普寂其允也。
洛者曰会。得总持之印。
独曜莹珠。习徒迷真。
枳变体。竟成檀经传宗。
优劣详矣。吴者曰融。
以牛头闻。径山其裔也。
楚者曰道一。以大乘摄。
大师其党也。三祖之德之(疑)也。
则无一心可摄。无一境可遣。
不摄不遣。冥于大顺之言也。
则称器投物。量机应命。
皆持权以明实。用实而照权。
自时厥后。迷方滞迹。
是非迭兴。物我不泯。
正南而邪北。有北而空南。
而不知南之心生。自同北矣。
北之见灭。乃亢南矣。
大师振法之铎。操化之衡。
非中非徼。非妄非觉。
无居可以留神。无入而不自是。
乘大智而独逝。游法区而无涯。
大师东海徐氏。衢州须江人也。
母氏方娠。必绝荤而后食。
合宿既诞。必择乳而后饮。
幼而出世。奇表秀物。
童而落发。异骨见顶。
依本郡潜灵寺僧惠绩。二十受具戒。
若律若禅。无不通贯。
后谒道一于江西。时趋者川奔。
学者市聚。一扣秘赜。
廓然悬解。乃以拯物为心。
博施为任。契心于洪州
应缘于上京孝文皇帝既清大难。
斋心无为。建中以总武旅。
名功德以统缁黄。大师来之夕也。
右神策护军霍公见梦焉。翌日访之于慈恩寺
且与寐合。遂表闻为内道场供奉大德。
顺宗皇帝之在储闱。问安之馀。
栖神道域。尝问尸刹禅师
经言大地普众生。见性成佛道。
答曰。佛犹如水中月。
可见不可取。后因问大师
曰。佛性非见。
必见水中月。何不攫取。
顺宗然之。复问何者是佛性。
答曰。不离殿下所问。
默契元关。一言遂合。
后入内神龙寺法会偫僧。有湛然法师者。
登座云。佛道遐险。
经劫无量。南鄙之人。
欺绐后学。大师曰。
彼自迷性。盲者可咎白日耶。
顺宗顾谓诸王曰。彼不谕至道。
其俦叱下。数旬而卒。
后德宗降诞日。于麟德殿大延论议。
龙梵冥护。人天倾听。
时有问者曰。心有也。
旷劫而滞凡夫。心无也。
刹那而登妙觉。何也。
大师曰。此乃梁武帝云然。
心有者。是滞于有。
既有矣。安可解脱。
无也。何人而登妙觉。
大师之旨。盖以为偫生十号。
等为有。已迷者终不复悟。
等为无。已悟者终不复迷。
时会中有赞道云云无以比。大师曰。
行止偃息。毕竟以何为道。
对曰。知者是道。
大师云。经云不可以不识识。
不可以不知知。安得知者乎。
复曰。无分别是道。
大师曰。经云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安得无分别者乎。复曰。
四禅八定是道。大师曰。
佛身无为不堕诸众。安在四禅八定者乎。
问者辞穷。众皆愕眙。
大师之旨。盖以一切法是。
一切法非。于无性无象而有得有丧。
一切亦非。于有形有纪而无取无舍。
一切亦非。夫
岂可以一方定趣决为道耶。故大师以不定之辨。
遣必定之执。袪一定之说。
趣无方之道。自是两宫崇重。
道俗宗仰。累锡缣缯。
不可毕纪。奔问禅扃。
日闻秘偈。一味之雨。
虽无二沷。众殊之器。
皆有所拘。以是及门者至多。
入奥者盖寡。大历中
上饶郡西百里所。山名鹅湖
三峰秀揭。摩霄荫江。
鸡犬四绝。植锡宴坐三日。
有猎者弃弓矢。奔告邑落。
或披苫盖。或窟岩石。
未逾旬而来者襁属。其格物也如此。
既而涉夏。学者如麻。
朝粥既罄。咸请白大师
师曰无忧。及旦有负米而施者。
其前知也如此。先是偫虎暴噬。
大师遇之于路。以杖扣其首曰。
当息害心。自是虎远遁。
其仁感也如此。贞元初
礼部侍郎刘太真出典是郡。通津修梁。
为水所败。以大师为众向伏。
虔请下山。成于不日。
其应物也如此。永贞初
顺宗不康。大师遂归本郡。
京师道者。自皇都灞上
车盖溢路。所至皆嚚傲耻革。
刑狱用省。故郡守藩岳。
无不请益。以为有助于政术。
元和十三年正月甲子。告门人曰。
七日为最后供。是日清昼澄霁。
当峰有云沓起。俄而覆于禅室。
众鸟鸣号。哀声如人。
时左右进药。侍者曰。
此宜在晨旦。大师曰。
汝果知有晨旦乎。其夜恬然顺化
报龄七十有三。僧腊五十有四。
门弟子无数。或巡名山百郡。
今亲侍左右者。则广济翛然献中普修灵●9970宏昭。
并徒众等。奉其全身。
建塔于其地。夫无生之应物。
动而皆寂。顺缘而无生。
静而无穷。故其来则入皇宫。
登宝座而瘖异论。其往则□下国。
感殊类而膻法存。委和也。
吾何恃存。委蜕也。
吾何恒亡。门人宏钻仰之志。
存示现之辙。佥议琢石。
传之无穷。铭曰。
峻顶方颡。莲目秀眉。
望焉温温。即焉熙熙。
示为法器。载为德仪
我与五蕴。不即不离。
铿然华钟。击之不穷。
无迹无眹。如指挥空。
了性非言。舍言何从。
无患言说。如响随风。
溺权远实。滞实异权。
权实合融。正智乃圆。
独觉利器。无漏后根。
奚思爰度。莫究其源。
清静久虚。包囊无裔。
无起无灭。无缚无解。
迷者炎宅。悟者凉界。
是中不二。乃造实际。
资是至因。登平极报。
具三十二。成八十好。
御一乘车。摧五魔道。
以色观我。是谓邪倒。
花房百亿。一土一佛。
澄波千川。一水一月
月体其二。波影千别。
吾师于斯。善行无辙。
奉答梅村先生即次原韵 清 · 吴绮
五言排律 押蒸韵 出处:林蕙堂全集卷二十一
人伦重镇海,祖德共延陵
慧探金环协,祥符玉燕徵。
楩楠当世用,兰蕙早年称。
经术师中垒,篇章过右丞
几回搴赤帜,第一啖红绫。
逸足宁超骥,奇毛总让鹰。
宴游初日炤,胪唱霱华升。
锦有盘雕锡,杯将御脍承。
中涓颁露掌,天子赐云仍。
宝钿酬宵咏,金莲炤夙兴。
魏徵真妩媚,李沆果端凝。
斩马除奸谀,燃犀破暗蒸。
只知词赋贵,岂识谏书增。
秉铎家为矩,观碑路拥乘。
毫端生绛蕊,纸色点朱菱。
铸剑开洪冶,程弓释巨棚。
雁投衡岫网,蛟入楚潭罾。
桃李荣誇狄,蓬麻直比兢。
臣心无所党,士口自多憎。
负米春山路,歌骚夜雨灯。
周原虽板荡,鲁殿独觚棱。
暂出东山驾,旋耕南亩塍。
每横高士麈,长谢弋人矰。
局为苍生敛,羹因赤手惩。
龄曾呼小友,嵩忝预文朋。
玉署辞三载,瑶台望九层。
别离思郑缟,展轴爱吴缯。
邻烛初分耀,邮函再启縢。
果蒙回棹访,不觉扣门应。
梁客随枚马,姬宗备鲁滕。
深情知不忝,乐事已难胜。
坐爱衣香满,题看纸价腾。
耽幽陪谢屐,选胜虞簦。
四水春罗滑,千峰晓碧嶒。
笏逢山自拄,几对月长凭。
急舞摇珠络,清歌坠玉绳。
寻花邀杜牧,倚树愧毛曾
梓泽诚何有,兰亭获共登。
文章君迭霸,粥饭我如僧。
自笑诗城破,还惊笔阵崩。
钞从鸾掖重,游许兔园矜。
众垤恒宗岱,凡流敢混渑。
序传皇甫谧,刻羡李阳冰
人谓真稀有,吾言得未曾。
效颦徒见丑,学步转难凭。
但爱朱丝暖,仍怜绿酒澄。
写辞烧径竹,插架引溪藤。
赋拟三都左,书贤十部弘。
肩堪栖白凤,尾合附苍蝇。
不识千秋后,谁知二谢能。
大唐故太白禅师塔铭 唐 · 胡的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一
禅师法号观宗得姓留氏东阳人也。世积贞隐。元泯不耀。初尊夫人梦吉祥天女引行摩利上宫而娠太白焉。□有善护怀月不薰不腥。肌窕弥泽。藏珠川媚。蕴玉方流。至宝处而殊伦。至人出而体别。异香袭乎襁褓。童颜清于冰雪。文字进诱。偏聪佛经。滋味筵之。但甘盐素。年至十二。恳求出家。如哀者欲泪。不可遏也。昔太子逾迈。宁辞父王。香象顿腾。摆落羁绁。乃登秦望山。礼善惠禅师。求无上法。一见奇秀。如会宿心。旧徙门阶。新我堂室。服勤左右。道务精微。初受楞伽思益等经。便入禅宗性海。然后波澜秘藏。不习而了其功。文字有穷。生知莫际。囊钵衣祴。遐求戒珠。便往南岳。礼制空禅师。稽首论心。演通秘奥。菩提树上。汝得新枝。师子座前。讵量高下。祖师传教南北一十二人。今牛头山中禅师是最后者。远将启慕。研复真言。以心印心。以法證法。法且无别。心宁有差。失大善无。修顿了无。入二际清净。佛何间然。禅师皃出常伦。挺秀八尺。时牛头法众。欲近万人。无碍辨才。□瞻仰彼土。缘尽思归。太白上方。务安静也。不游京国。远名利也。扃不关楗。示无畏也。常有两虎。依卧庵前。低目轻步。驯于家畜。四境之内。不闻暴声。我蕴大慈。力感偫物。诸毒皆善。岂唯兽焉。山虽高深。不能隐其大德。远近礼谒。如川之流。故明州刺史王公术。故明州刺史李公岑。故剑南东川节度行军司马检校户部郎中任公侗。故明州刺史卢公云。前后皆驻骑云根。稽求上法。饥渴无量。虚往实归。每有异香。闻者非一。呜呼。孰谓法梁将坏。般若舟沈。元和四年八月十五夜。跏跌化灭。享龄七十九。僧腊卌九。以其年十月一日。权闭于太白峰南。先意也。州尊邑尹。祭奠交衢。缁素齐道。幢幡翳野。慈云聚而还散。定水咽而更流。猿鸟悲吟。声惨风雨。物感如此。人哀可知。抵元和乙未岁。建层龛迩于多宝佛塔。依法像也。门人□海法常道真明彻见光献元徽清瑗元悟等。皆承师教戒。定慧双修。恐劫火重然。岚风碎岳。请铭大德于无朽。文曰。
如来示灭,教留秘法。
言说非传,清净即合。
火镜阳照,山空响答(其一)(一章)

真乘无相,妙觉无形。
三界上界,前生下生。
月亏魄隐,冰泮流清。
哭之香塔,徒伤有情(其二)(二章)

芗城 清 · 鲁绍连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孤城如斗酌溪滨,极望茫茫一黯神。
废垒烟空栖白骨,寒芜日落吊青磷。
何来越子三千甲,只负田横五百人
岂有桃源堪避世,几村烟水尚迷春。
南京 元末明初 · 孙蕡
南京自古说豪雄,远胜秦中与洛中。
吴越千山高拱北,巴江一道远朝东。
秦淮水入丹阳郭,北固城连六代宫。
岌嶪石头如踞虎,逶迤钟岳盘龙
龙楼凤阁天中起,万户千门霄汉里。
太乙勾陈紫极通,翔鸾舞鹤珠峰峙。
却日觚棱驾寥廓,行空复道侵箕尾。
仙掌铜盘玉作流,灵芝华盖霞为绮。
华盖灵芝粲绮霞,御桥金水正当衙。
五门彩旭朝天仗,驰道香风散日华。
细柳千章争拂地,娇莺百啭竞啼花。
紫电龙光飞武库,雕甍甲第列侯家。
侯家卿相真才彦,玉笋蝉联奉天殿。
屈宋摛文入石渠,韩黥耀武专方面。
黄阁承恩宣雨露,乌台执法行霜霰。
环佩声清散早朝,葡萄酒绿沾春宴。
春宴春风坐百花,归来里巷斗香车。
金张富贵人争羡,风流世共誇。
隐约商笳随赤羽,葳蕤大纛映彤牙。
盘陀宝校光前导,组络鸣镳隘狭斜。
狭斜西下通三市,紫雾红尘拂天起。
南陌东厢马似龙,乌衣朱雀人如蚁。
争看买珠轻薄儿,亦讶探丸游侠子。
犹怀凤台醉李白,无复新亭泣周顗
井傍美人悲丽华,道上行人谭结绮。
结绮临春总可怜,龙河一带但寒烟。
天界丛林开象魏,冶亭高阁艳神仙。
神仙尽是蓬瀛侣,更画秦台玉箫女。
渺渺青鸾月下来,飘飘彩凤云中举。
别有青楼大道旁,烟花万树俨成行。
飞琼袅袅翠罗袖,小玉峨峨红粉妆。
小玉飞琼两少年,清歌妙舞斗嫣妍。
舞态盘回芳树底,歌喉宛转落花前。
彩云作雨朝朝合,璧月流光夜夜圆。
朝朝暮暮长如此,秋月春花若流水。
去岁今年景不殊,南来北去人相似。
生绿罗屏遮上客,流苏帐暖邀公子。
烂漫三春锦绣城,空濛一片笙歌市。
繁华佳丽乐无边,我独胡为困一廛。
已似扬雄栖白屋,还如司马卧文园
谁将积业三千牍,换取扬州十万缠。
桃李风前歌扇底,看花骑马过年年。
秋风词三首并序 其三 元末明初 · 孙蕡
 押词韵第四部
秋风淅淅庭宇虚,日行南陆露如珠,江空木落芳岁徂。
念君远游今何如,别离不得尺素书,妾久悲伤惜居诸。
恻恻涕泪盈衣裾,凝思关山倚踟躇。
南邻谁家吹笙竽,清声撩人思烦纡。
繁星丽天明月孤,城头夜栖白头乌,夫君胡为未宁居。
郭安道宪椽 明 · 袁华
太山何岩岩,上与云汉通。
流光洞相射,照耀金芙蓉
黄河水汤汤,奔流去不已。
东下沧海深,曾波渺无涘。
顾此河山美,襟带邹鲁疆。
扶舆孕神秀,人物产贤良。
粤生我郭君,秋水炯双目。
清标颀而长,碧梧峙鸾鹄。
结发读书史,浩气冲八虚。
崭然见头角,顿与众子殊。
周还丈室中,左图右文史。
父母有愉容,邻里皆仰企。
布衣束韦带,箪瓢恒晏如。
游心羲皇,自许稷契俱。
出门天地宽,飘飘远游志。
便欲凌高风,赤手搏虎兕。
西逾秦陇地,东溯大江濆。
为爱九华好,结茅栖白云。
奈此堂上亲,鹤发被两耳。
家无担石储,何以奉甘旨。
暂捧毛义,菽水聊怡颜。
缅怀远大器,置身簿书间。
朝趋雁鹜行,暮归问安否。
克孝复克勤,天赋非矫揉。
耿介守贞洁,剖决言便便。
俯仰洎十载,东西郡屡迁。
冰霜操愈坚,刚柔不茹吐。
黄堂飞荐章,姓名达乌府
八月绣衣使,持节江之东。
薅荆薙榛棘,狐狸亦循踪。
抡才惟若人,修能获举援。
行看补舜裳,胸有五色线。
黄梅雨初霁,移文下桃州
隶卒效奔走,车骑拥道周。
班荆西郭门,长途马蹄疾。
遥望敬亭山,草木似相识。
行行至莲幕,挺挺立霜台
平生多抱负,今日良慰怀。
江左民力疲,况乃苦徭役。
早夕被鞭笞,征敛从何出。
贪污挟势权,舞文肆凶奸。
朘剥民膏血,那知稼穑难。
苍生命如鱼,濈濈在网罟。
按行来何时,问此民疾苦。
嗟予一介士,幸获望馀光。
春风佳丽地,文酒日相羊。
方期朝暮间,坐听谈亹亹。
愰若秋空蝇,弗得附骥尾
丈夫志四海,慷慨轻别离。
愿言树勋业,高步青云梯。
病榻自宽吟十四首 其三 新丰市汉高祖太上皇居长安宫中不乐,高祖窃因左右私问其故。以平生所好者,皆屠贩少年,酤酒卖饼,斗鸡蹴鞠,以此为欢,今皆不在,故尔不乐。高祖乃作新丰市,移诸故人实之,太上皇乃悦。既作新丰,并移旧衢巷,栋宇物色惟旧,士女老幼相携路首,各知其室。放犬羊鸡鸭于通涂,亦竞识其家。匠人吴宽奉命所营造也。事见《西京杂记》。) 现当代 · 邵祖平
 出处:培风楼诗卷之七
丰沛小民刘执嘉,卖饼酤酒箕敛家。
屠贩恶少共欢笑,东衢西巷鹅鸭哗。
一朝风捲入云中,断蓬随天踞帝宫。
太上皇果为何物,出入拥彗迎真龙。
真龙难近狗屠失,闭禁长安坐愁疾。
咄嗟吴宽新丰,桃梗云泥共欢适。
春秋乡社移巷衢,栋宇维旧色与娱。
老幼相携指五云,鸡豚历历栖白
上皇纵浪访邻里,语罢欢欣堕哀泪。
鼎俎昔年羹未分,罘罳今日事谁记。
以天下养真虚云,返鼋鼍穴诚至仁。
为天子父吾岂敢,芒砀先移一老民。
至人六言 南宋 · 刘克庄
六言诗 押真韵
幽子多栖白云,至人或混红尘。
有时鼻涕择菜,有时丫髻负薪(同上书卷三○○五)
汪仲子 明 · 王维桢
 押词韵第四部
还子无苦颜,羁人寡欢趣。
宛马东道来,西风常反顾。
予也塞鄙人,谬习从章句。
会值好文时,凌风偶鸾翥。
天路岂不廓,翱翔非所慕。
华岳云台边,翳翳绕松树
其下盘茯苓,其上栖白鹭。
归与依吾乡,延年而保素。
武林山 北宋 · 释契嵩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镡津文集》卷一四、《武林灵隐寺志》卷六、《杭州上天竺讲寺志》卷一○
其山弥杭西北。
其道南北,旁湖而入。
南出西关,转赤山,逾麦岭、燕脂。
北出钱唐门,跻秦王缆船石,过秦望、蜻蜓二山。
垂至驼岘岭趾,左趋入袁公松门,抵行春桥,桥西通南之支路。
行春桥垂二里,南北道会,稍有居民逆旅,行人可休。
益西趋二里,入二寺,门偪合涧桥。
过合涧、龙迹二桥,自丹崖紫微亭,缘石门涧,趋冷泉亭,至于灵隐寺
流水清泚,崖石环怪如刻削,乍睹爽然也。
自合涧桥南趋,更曲水亭,并新移涧,距天竺寺门。
西顾山嶂重沓相映,若无有穷。
灵隐,晋始寺之,禅丛也。
天竺,隋寺之,讲聚也。
其山起歙,出睦,凑于,西南跨富春,西北控馀杭,蜿蜒曼衍,联数百里。
武林,遂播豁如引左右臂,南垂于燕脂岭,北垂于驼岘岭。
其山峰之北起者曰高峰,冠飞塔而拥灵隐,岑然也。
高峰之东者曰屏风岭,又东者曰西峰(在郡之西。),又东者曰驼岘岭(俗谓驼宛,乃语讹也。)
其高峰之西者曰乌峰,又西者曰石笋,又西者曰杨梅石门,又西者曰西源。
亦谓西庵。
支出于西源之右者曰石人。
其峰南起,望之而蔼然者曰白猿,左出于白猿之前曰香炉,益前而垂涧者曰兴正,右出于白猿之前而云木森然者曰月桂。
白猿之东曰燕脂岭,白猿之西者曰师子,又西者曰五峰,又西曰白云,又西者曰印西南。
印西向前走,迤逦于武林之中者曰无碍,又前者曰善住,并善住而特起者曰稽留(俗谓鸡笼,乃语讹也。)
其稽留之西者曰莲华,有岩号玉女。
其莲华之东者曰飞来峰,乃西域异僧惠理所谓「此吾国灵鹫小岭之飞来者」也。
昔多灵仙隐焉,乃呼白猿而验之。
南屏天竺而北嶂灵隐,其巅有天然石梁西跨,其中有岩焉洞焉。
洞曰龙泓,曰香林,岩曰理公。
龙泓,前者北瞰,后者东出,谓其潜彻异境,绝浙江下,过武林
然南北根望而起者孱颜,大有百峰多无名,其名之者唯二十有四,与城闉相去十有二里,周亦如之。
秦汉始号虎林,以其栖白虎也。
晋曰灵隐,用飞来故事也。
唐曰武林,避讳也。
或曰青林岩、仙居洞,亦武林之别号耳。
然其岪郁巧秀,气象清淑,而他山不及。
若其雄拔高极,殆与衡、庐、罗浮异矣。
其山八九月,每夜霁月皎,则天雨桂实,其壮如梧桐子。
其水南流者谓之南涧,北流者谓之北涧。
自合涧桥至于白云峰之趾,凡八逾桥,其七石也,其一木也。
北涧自龙迹桥至于西源峰之趾,凡七逾桥,其四石也,其三土木也。
南涧源白云峰之麓,东注会他支涧,逾第八桥之西,复东注,会奚家涧,入新移涧,出闸口曲流,北之合涧桥。
北涧源,西源山之腹,东注过腾云坞口,稍偪枫树坞口,湍于第五桥下,浸飞来峰趾,汇于西坞,漾渟于洗耳潭,潴于涡渚东屿(亦谓之暖泉也。),潋滟于冷泉亭下,经呼猿、石门涧,灒激于伏龙泓,过龙迹桥下,东注与合涧。
又东注,越二里,过行春桥下,出灵隐浦,入钱唐湖,古所谓钱源泉出武林山,此其是也。
南北之涧虽多,多无名,然皆会二涧。
其并南涧而入者曰南坞(南人谓谷为坞,谷音浴也。),并北涧而入者曰北坞。
北益有支坞者六,曰灵隐,曰巢杨,曰白沙,曰大同,曰腾云,曰西源。
是六坞者皆有佛氏精舍,曰灵隐,曰碧泉,曰法安,曰资严,曰辩利,曰无著,曰无量寿,曰定慧,曰永安,曰弥陀,曰吉祥,曰西庵,其精舍凡十有三(缺一名。)
其十者在支坞,其三者废;
其三者宅正坞。
南亦有支坞,皆有精舍,曰天竺,曰兴圣,曰崇寿,讲聚也;
曰庆宁,曰永清,曰金佛,曰德澄,曰福光,曰天竺,禅丛也;
古观音氏垂象,与人乞灵,曰永宁。
其精舍凡十,其五在支坞,其五废;
其五宅正坞。
诸坞皆有居民错杂,其殷处几成村墅。
然无坂恳,不牧牛犊羊豕,水陆不甚污。
其人不事弋钓虞猎,以樵荈自业,然同其在古洁静清胜之风未尝混也。
其俗在南坞者穷于白云峰之巅,在北坞者至于西源则坡岮西趋西溪南通南荡。
其泉之南出者,曰月桂,曰伏犀,曰丹井,曰永清,曰偃松,曰聪明,曰倚锡,凡泉之源七。
其一月,在天竺寺
其一伏犀,在西来峰之巅,流液不常;
其五皆在支坞。
其泉之北出者曰冷泉,曰韬光,曰白沙,曰石笋,曰白公茶井,曰无著偃松,曰永安北源,曰弥陀西源,曰腾云上源,西庵也,凡泉之源九。
其一冷泉,在涧壖;
其八在支坞。
南坞,其古人之遗迹若吴葛玄之葛坞者,若晋葛洪之丹井者,若宋谢灵运之翻经台者,若隋真观所标之佛骨塔者,若唐道标、杜多之草堂者。
其北坞,若汉陆棣之九师堂者,若晋葛洪之伏龙石门者,若晋许迈之思真堂者,若晋惠理之燕寂岩者,若晋杜师明之谢客亭者,若宋智一之饭猿台者,若呼猿涧者,若梁简文所记之石像者,若梁朱世卿之朱墅者,若唐白居易之烹茶井者,若唐袁仁敬之袁君亭者。
二坞总十有六事,徒古今相传,虽名存而其事颇亡,不可按而备书。
其山无怪禽魗兽,唯巢构之树最为古木。
松筠、药物、果蓏与他山类,唯美荈与灵山之所生枇杷桂花发奇香异耳。
玉烛新 己巳人日栖白 清末至民国 · 陈宝琛
 押词韵第十七部
初正俄七日。
数雁后花前,欲归谁得。
乍晴旋曀,虚凝望、客里东风无力。
臣家旧德,故未忘、生寅时历。
忍见此、遗孑周黎,嗷嗷若为安宅。

词流会饮高斋,仰壁上英光,中兴名笔。
降神辈出,人间世、剥复循环难测。
年芳自惜。
愧䌽胜、金花头白。
只剩与、羹菜酬春,题诗寄忆。
陈道吾 明 · 李时行
五言排律 押元韵
彼美清修士,幽居屏俗喧。
藏名栖白社,托迹寄青门。
湖海情偏切,风云思独存。
玄谈珠洒落,丽藻凤飞翻。
案上书千卷,床头酒一尊。
虚窗鸣翠筱,曲径长荒荪。
王粲才何逸,袁安道自尊。
四愁今已赋,七启更须论。
污血终难困,龙光岂受昏。
天衢去不远,杼翼任高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