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豫章公主薨素服踰制疏 隋末唐初 · 魏徵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四十
豫章公主薨逝。陛下久著素服。
偫情悚慄。咸不自宁。
臣闻古之王者。绝于期服。
此乃前书典礼。列代旧章。
陛下发上圣之慈。深下流之恸。
素服以来。遂经旬月。
悼往之义。足为加隆。
伏愿割无已之痛。从先王之礼。
改御常服。以副偫下之心。
臣滥蒙重任。不敢寝默。
荆王元景等子孙代袭刺史 隋末唐初 · 太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六
皇王受命。
步骤之迹以殊。
经籍所纪。
质文之道匪一。
虽治乱不同。
损益或异。
至于设官司以制海内。
建藩屏以辅王室。
莫不明其典章。
义存于致治。
崇其贤戚。
志在于无疆。
朕以寡昧。
丕承鸿绪。
寅畏三灵。
忧勤百姓。
考明哲之馀论。
求经邦之长策。
帝业之重。
独任难以成务。
天下之旷。
因人易以获安。
然则侯伯肇于自昔。
州郡始于中代。
圣贤异术。
沿革随时。
复古则义难顿从。
寻今则事不尽理。
规模周汉。
斟酌曹马。
采按部之嘉名。
参建侯之旧制。
共治之职重矣。
分土之实存焉。
巳有制书。
陈其至理。
继世垂范。
贻厥后昆。
维城作固。
同符前烈。
荆州都督荆王元景梁州都督汉王元昌徐州都督徐王元礼潞州都督韩王元嘉遂州都督彭王元则郑州刺史郑王元懿绛州刺史霍王元轨虢州刺史王凤豫州刺史道王元庆邓州刺史王元裕寿州刺史舒王元名幽州都督燕王灵夔苏州刺史许王元祥安都督吴王恪相州都督魏王齐州都督齐王益州都督蜀王襄州刺史蒋王恽扬州都督越王贞并州都督晋王治秦州都督王慎等。
或地居
夙闻诗礼。
或望及閒平。
早称才艺。
并爵隆土宇。
宠兼车服。
诚孝之心。
无忘于造次。
风政之举。
克著于期月。
宜冠恒册。
祚以休命。
其所任刺史
子孙代代承袭。
有司仍准前诏。
详为条制奏闻。
俾克本枝之盛。
随天地而长久。
刺举之荣。
与山河而无绝。
中散大夫河南尹杜君墓志铭810年1月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六十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杜氏自戴侯畿始分。
戴侯之子恕为幽州刺史
今居京兆诸杜。
其后也。
其季宽。
孝廉郎中
宽后三世曼。
河东太守
葬其父洹水之阳。
其后世皆从葬洹水
正伦太宗宰相
封襄阳公
太宗始诏葬京兆
襄阳公无子。
以兄正藏子志静后。
遂嗣襄阳公
生侨。
怀州长史
弃官。
沁水上。
为富家。
卒葬怀州武陟。
长史生损。
左司郎中
卒赠少大理
大理生廙。
郑州录事参军
思明乱。
吏部郎中
公讳兼。
字某
郎中第三子。
进士第
司徒北平王燧河北
掌书记
累官至监察御史
其后佐徐泗州军。
遂至濠州刺史
徐泗州军乱。
以兵甲三千人防淮。
道不绝。
有功。
御史中丞
赐紫衣金鱼。
入为刑部郎中
以能官拜苏州刺史
既辞行。
上书曰。
李锜且反。
必且奏族臣。
上固爱其才。
书奏
即除吏部郎中
遂为给事中
出为商州刺史商防禦使
河南少尹
大尹事。
半岁拜大尹
元和四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无疾暴薨。
年六十。
明年二月甲午
从葬怀州
夫人常山郡张氏。
彭州刺史礼部侍郎蔇之女。
生子。
男三人。
柔立为天长主簿
词立为寿州参军
谊立为顺宗挽郎
女一人。
将葬。
公之母兄太学博士冀与公之夫人及子男女谋曰。
葬宜有铭。
凡与吾弟游而有文者谁乎。
遂来请铭。
铭曰。
杜氏大家
世有显人
承继绵绵。
以及公身。
始为进士
乃笃朋友。
及作大官
克施克守。
纂辞奋笔
涣若不思。
公牒盈前。
笑语指麾
禄以给求。
食以会同。
不畜不收。
库厩虚空。
事在于人。
日远日忘。
何以传之。
刻此铭章。
歙州重筑新城 唐末至五代 · 杨夔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六十七
天祐丁卯岁月直辛亥。有星自积水流入于舆鬼。
知天者曰。舆鬼之宿。
是为鹑首。于辰在未之衡。
日丑为星纪。则牛斗之分也。
据兹星祥。秦之鄣郡
汉之丹阳。其有水为沴乎。
厥应当在戊辰之丁巳。明年夏四月辛丑
宣歙睦雨。周一甲子。
平地水丈馀。四日而后止。
新安郡新城。继为暴水所汨。
雉堞咸圯。郡帅太尉浔阳公周视其坏。
色沮神戚。将捐去而莫修。
则功存之可秘也。将徵役以完旧。
则民勚之可惮也。迨于两月。
不遑发命。又念强敌未殄。
方砺镞伺间。岂可惜费重力。
慢蓄轻守。以速寇心乎。
秋八月。乃颁役于五邑。
先降简于邑。且诫其程功。
无使隐民厄于豪族擅诸利。俾率怨于下以益上者。
匪德也。邑令承命。
躬自阅籍。功之延促。
事之繁简。由窭向丰。
罔有弗均。于是五邑之民。
不再命而麇至于新城之下。凡板干畚筑之用。
皆未令而具。初公巡垒观设。
审颐厥由。且叹其虽新水之异以害兹城。
亦始构之疏以稔其失也。乌有于泛沙流石之上。
而能为永永之基哉。乃命指挥使刘赟徐璋三城使朱环及节级等。
各画分而督役。遂谕以城之旧址。
浮而斯滥。今当发深一仞。
抉去砂石。实以精壤。
重加镇筑。然后广其宿基。
增诸石版。必使坚永。
侔于铁壁。役或务。
则民瘃。筑或务戚。
戚则民疲。弗弗戚。
系尔曹宽猛之有中也。无以苛忍相矜。
无以遄速为代。诸侯受教。
夙夜胥勖。勉于恪勤。
以励厥躬。故执畚者绳绳。
操斧者诜诜。辇壤输财。
列子臻。笑语忻忻。
争先有期。自旭及晡。
役未尝懈。远而望之。
则叠巘层峦。屹如天设。
迫而视之。则崇冈连阜。
捷若神化。回合丛倚。
崖束山抱。建邦则险。
此焉是觏。自八月庚子兴役。
十月壬寅而役罢。工者函斧。
筑者閤锸。太尉浔阳公建旆而巡诸。
乃曰。城之完。
屋之新。实丽实坚。
诸邑之奉公。焉得民不扰而力齐乎。
非诸校之尽节。焉得役不烦而功速乎。
所以见二三子之忠勤。以佑吾政也。
自公之临是邦也。法明而兵劲。
刑审而罚中。故民乐其化。
安其土。及徵庸。
而属邑之民。父诲其子。
兄教其弟。以公之问俗也。
未尝有猾吏之扰。以公之抚封也。
未尝有外寇之虞。以公之治戎也。
葵藿之禁。无敢有触者。
以公之奖善也。鳞介之美。
无敢有侵者。故十五馀年。
绰绰焉如鳞之潜遇其广渊。雍雍焉若禽之获栖其蒙翳。
绝钓网之虑。无毕弋之患。
诗所谓恺悌君子。民之父母。
见于我公矣。今水坏城垒。
重兴畚筑。苟或进退不副公之用。
是谓奸慈父之命。其为悖戾。
神岂尔容哉。故民不俟令而争集。
不劳促而自课。非恩信之昭感。
何以迨乎此哉。于戏。
事有奇。绩有异。
不克称颂以流于裔。秉笔者之过也。
阌乡杨夔。自胜弁力学。
以暨于发落齿堕。属兹丧乱。
洎在民伍。获承公殊众之遇。
每叹其有志无时。许将其促鳞弱介。
游泳于丰沼。无以酬奖之意。
敢撰重筑新城记以献。时岁在降娄周正之月十一日记。
歙州重建汪王庙记 五代 · 汪台符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六十九
天不欲盖。地不欲载。
两曜不欲凝。万根不欲生。
玉石一尘。贤愚一邱。
则神人不得不降。圣人不得不作。
我唐不得不兴。越公不得不起。
起而不失进退存亡者。越公得之矣。
隋鹿不醒。偫雄率起。
公矫翅一鸣。声著千古。
提山掬海。沃沸颠危。
扫平反侧之源。归我唐虞之际。
武德四年高祖下制曰。
汪华往因离乱。保据州郡。
镇静一隅。以待宁晏。
识机慕化。远送款诚。
宜从褒宠。授以方牧。
使持节歙宣杭睦婺饶等六州诸军事。感天人知已。
趋玉阙言怀。龙剑一沉。
死而不朽。贞观二十三年也。
棠棣之诗。无良人之难。
固得父老。请建祠堂。
在厅之西。大历十年
刺史薛邕迁于乌聊东峰元和三年
刺史范传正又迁于南阜。即今庙是也。
中和四年刺史吴公图克荷冥应。
复新栋宇。迄今司空浔阳公景慕英尘。
经始灵宫。凡三迁三饰。
物不告劳。民惟求旧。
济于时。死于国。
宣教化则祭之。其馀不在祀典。
狄梁公按察江淮。焚淫祠七百所。
朝野韪之。所谓能执干戈以卫社稷。
越公欲盖而彰。虽焚不可得矣。
且汤不乾。尧不湿。
曷显圣人之政。唐历十有九帝。
二百八十年。其间时有奴狂仆醉。
触破王化。洎僖皇岁庚子
起曹南。逆尘犯跸。
我淮王宏农公大叫义声。千里奔命。
宣池濠寿。舒庐滁和。
十有九郡。绕我马箠
分我君忧。苟无将将之雄。
莫破铮铮之胆。我司空浔阳公独庖仁义礼乐。
饵舒池常润。于歙最多。
为政第一。慰本城之人。
筑久长大本。岂矜壮丽一时。
企望六郡。直在乎开物成务。
遗爱金石者也。台符越公之裔。
浔阳之吏。祖能神。
主能贤。辞或不直。
作神之羞。辱主之命。
咨我邦人。同归典实。
庶可与言文论政矣。龙集壬戌十二月十有一日谨记。
周公辟 北宋 · 陈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五、《古灵先生文集》卷八、《宋元学案》卷五
某前月领书及将公仪诗序,其文与韩退之相比,甚善甚善。
续承教命,予字曰述古者,使之慎取之作而侈大之,甚非余敢当也。
抑尝闻字者,朋友之职,大体有激劝,则不敢有辞让云。
比辱书,劝谕谆谆,以古圣人经籍大旨为之依归,又见吾党发平生交游中所补者大。
近予亦以閒燕之隙,观《诗》及《书》,以称道文武之德而慎简之。
自馀三礼书纪纲文章,《易》、《春秋》天人之说,犹所未至,盖力不足故也。
予观唐室,若子厚辈,皆有名于当时。
至于韩文公,未始以一言称誉其道者,岂非駮而不纯者乎?
自秦汉已来,去圣日远,聃、周、杨、墨、释子之说,衣被天下,故后之习孔子者多,闻见则易,慎择之则难。
自予来居西山,穷且病,吾道无一相往来,独混然与浮屠居,幸望其少过,不亦难乎?
足下近以予不助二教者,心诚有之。
亦尝患今之人不若古,故予未易言之。
前日豫章公来此,笃信他道,予亦以言排之。
自时复有书相来往,俱以理胜,且未尝屈己之道以从彼之欲,此足下知予心所处者如何耳。
孔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孟子曰:「生于其心,害于其事;
作于其事,害于其政」。
此之谓也。
虽然,亦岂谓登太山之高,不测东海之深哉?
大抵知名教有归耳。
昔人有言曰:摧枯朽者易为力,拔深根者难为功。
唐韩退之摈二氏,当时盖六百年有馀矣,殆今历世寖远,枝叶延蔓,后复有为退之者,虽持独智,岂易为力哉?
季甫比日于吾儒有功。
郑第晦居菌山,抑有远志,冀足下慎而折衷之,天其意者,将以有为也。
《诗》云:「庶几夙夜,以永终誉」。
愿二三故人勉旃。
足下比眼疾安否?
盛夏炎燠,善自爱。
某无力,书不能多云
朱氏世谱绍圣二年九月 北宋 · 朱长文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六
高辛氏有才子曰朱虎,臣于尧。
当舜之举益以虞也,盖尝荐代己。
之后,遂氏以朱,历、商无闻焉。
周有朱张,以逸民显。
其后在齐者曰毛,在魏者曰亥,在楚者曰英。
而谱氏族者以谓高辛氏之后有六,终产六子,其第五子曰安。
周武王克商,封安苗裔侠于邾,附庸于鲁。
后为楚所灭,子孙去邑为氏。
此亦朱氏之所出也。
二汉之间,鲁有家,买臣平陵有云,杜陵有博,宛有岑晖,会稽有隽,有浮、寓。
寓为司隶校尉,坐党锢诛。
子孙自相远,避难丹阳,遂籍吴郡
吴时有治,有然,有桓,颇著劳烈。
陆机「八族未足侈,四姓实名家」,四姓者,朱、张、顾、陆也。
迄于江左,间出显者。
唐有敬则,实相武后
逮唐衰,谱牒沦涣,其详莫究。
至我高祖,为越州剡人
高祖讳滋,会董昌乱越,钱氏据杭,隐居田里,涵德匿耀,乡人尊之。
武肃王尝召寘幕府,卒辞以去。
年八十九卒。
生于唐乾符之丙申,卒于本朝乾德平蜀之岁,葬剡之游谢乡。
有子四人,长曰某,次曾祖也,次曰承厚,次曰承福。
曾祖讳琼,百行完粹,达于从政
钱氏以宗子明州,高选僚属,仕于四明,遂家焉。
卒,葬于鄞县
生四子,长曰曙,次曰昉,次曰万;
季,吾大父也。
昉生正伦、公言、公辅正伦三班奉职
吾大父讳亿,始来京师太宗皇帝召对便殿,仍命以官。
自壮年越于耆龄,其所历皆有功最。
接人和,待物厚,取与义,治家严,赒亲戚不吝。
内殿崇班閤门祗候邕州,卒,葬于苏州吴县南峰山西,赠刑部尚书
生五子,长曰炳,才高文奇,不幸未仕而死。
次先君也。
先君讳公绰,少从学范文正公,为高弟,为辞章魁冠士林。
进士第,仕至光禄寺卿
彭州、广济军舒州太守
民闻至而喜,去而思。
有智谋才术,而未尽其用也。
次曜,早世。
次公彦,长洲主簿
次公愿,今以宣德郎致仕。
先君生六子,长曰长文宣德郎太学博士
次百药,早卒。
次仲方,明州象山
次季端,颍昌府节度推官
次叔炜,早卒。
次从悌,瀛州防禦推官、监陈留酒税。
自承厚之曾孙曰昱,与大父同徙姑苏
昱生何,登进士科,为循州司户参军,卒。
何生二子,曰圳,曰虎。
圳今为朝散郎通判楚州
高祖之诸孙,在剡居宋村山者曰德昌,曰德倪。
德昌之子曰仁赏,德倪之子曰仁长,曰仁遇,曰仁盛。
四人者各有子,皆服先畴,不失旧业。
呜呼!
伯虎著名于帝典,仪父见美于《春秋》,发源既长,酾派不绝。
逮本朝之兴,昂显于荆,巽显于扬,显于蜀,寀称于宋。
其他列于朝者亦众。
华亭朱氏,至郡守监司者三人,于东南为盛。
姑苏之族,迁自会稽,祖考济美,艰难勤苦,夙夜事事,用克有家。
施及子孙,继袭簪绂,乃为之谱,以示于后。
在我后人,追孝于前哲,继志于奕世,勿坠厥绪,勿陨厥声,岂不休哉!
绍圣二年九月明堂礼毕后五日,裔孙长文谨识(《乐圃馀稿》卷九。)
次:原无,据傅校本补。
观梅次豫章公润甫家韵 北宋 · 李复
 押梗韵
江梅犯晨霜,喷薄弄晴景。
坐遣塞菹胸,化作陂万顷。
论交贵皓首,枯澹味方永。
戏探茱萸水,饱食云门饼。
日下烟渚寒,长歌敲柳瘿
刘主簿1097年 北宋 · 陈师道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平生师友豫章公,矻矻谈君口不空。
半面相看吾已了,连城增价子何穷。
三千奏牍诸儒上,四百庵寮一岁中。
二父风流皆可继,谤禅排道不须同。
豫章公黄梅二首 其一 1087年 北宋 · 陈师道
 押阳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寒里一枝春,白间千点黄。
道人不好色,行处若为香。
豫章公黄梅二首 其二 1087年 北宋 · 陈师道
 押梗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色轻花更艳,体弱香自永。
玉质金作裳,山明风弄影。
山谷大字 宋 · 张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七四、《华阳集》卷三三
能鼓琴者识琴,能击剑者识剑。
故必能书,然后知古人笔法。
叔元出示豫章公墨迹一卷,余手拙不能书,何足以识之。
但见其行草变态纵横,势若飞动,而风韵尤胜。
非得夫翰墨三昧,其孰能臻此?
公尝谓蓄书者以韵观之,当得其髣髴。
今反复此帖,知公言为确论。
皇帝御笔勉行诏书跋尾绍兴六年八月1136年8月15日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四九、《梁溪集》卷一六一 创作地点:江西省南昌市
臣昨者误膺睿奖,起于闲废之中,付以方面之寄。
而臣忧患之馀,重以衰疾,深惧不足以仰副使令。
剡奏力辞,至于再三,屡被诏旨,不容逊避。
又蒙天恩,亲洒宸翰,式遄其行,有「卿宜以安社稷为己任,勿间中外,勉为朕行」之语。
顾臣学术迂疏,材能浅薄,何以当此?
虽力疾之官,已数月馀,黾勉职事,仅免旷败,曾无尺寸涓埃之补。
此臣所以夙夜惭惧,唯欲归休山林,以逃素餐之责也。
上章丐罢,终冀矜从。
谨摹勒亲笔诏书于石,置豫章公宇中,庶几来者有以见圣主待遇旧臣之意,垂不朽云。
绍兴六年八月十五日,具位臣李纲谨言。
陈唯室先生行状乾道四年十月 南宋 · 胡百能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六三
公讳长方字齐之,其先浮光人
十世祖魏公显唐僖宗时太保福建道节度使,终,葬于福州侯官县,子孙因家焉。
高祖校书清高、叔祖司户易则以道德为乡闾表率,见《闽中名士传》。
曾祖衮故不仕,祖劝故承事郎
父侁,故左宣教郎洪州司录事。
母林氏,故太仆卿旦之女。
公生而英爽,髫龀记诵过人。
十有四岁而孤。
豫章公蚤岁入洛,师友贤士,亲得心传自得之学,与游察院定夫杨祭酒中立邹正言志完陈大谏莹中许右丞少伊诸公游,志将行古道于当世,诋斥蔡氏,白首州县。
临终之年,一日为公极谈天下善类,治道邪正,学问源委,顾公太息曰:「吾尝有闻于先贤,恨汝年幼未足告语。
士之处世,本于治心修身两言而已。
小子识之」!
是年六月豫章公终于官舍,公奉母来客于吴,赀产付之仲父,一切不问。
与弟同之杜门安贫,刻意问学。
闻著作王先生昔尝闻道于程氏之门,遂以先豫章之训为请。
先生知其器可大受,默无所告,遇咨叩辄峻词不假。
夙夜愤悱,求于六经,体之验之,不敢少释。
一日读《论语》,至「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始而疑,终而信,喟然而叹曰:「六经之书,渊深浩博,无踰此一言而已」。
榜其便坐曰「唯室」。
年十八序《伊洛答问》,力赞二夫子之道,谓得绝学于千五百年之后,发其关键,直睹堂奥,补助天地,有功圣门。
然理义人心之同然,学者胡不由斯言而体之于身,优柔涵泳,然后知圣学之传实在于此。
右丞许公一见奇之,谓公「不负家世,真陈后之之子也」。
兵部江公子我闻公令名,一日得所为文,曰:「此子他日当与东坡抗衡」。
遗书公曰:「文章议论,前辈未到。
足下性识超迈,学之所造,便自高明。
真所谓豪杰之士,不待文王而兴者也」。
建炎中祭酒杨公请祠南下,吴中学士大夫争先愿见,公方弱冠,一拜先生于稠人中,见谓「所知得圣人之渊奥」,且曰:「子之学,知至而行未至,故志刚而气劲。
在常人则以为美,学者反以为病。
子视颜子之为人如何?
行其所知,则刚劲不足为子道矣。
子其勉之,他日未易量也」。
年三十一,凡三上春官
绍兴戊子进士第,调太平州芜湖
县多猾吏,鬻狱舞文,循习无惮。
公访其尤者,绳之以法,一县肃然。
公为政尚恩信,事无剧易,临之晓然。
民有兄弟讼者,公教以孝弟之道,戒而遣之,兄弟雍如,无复为隙。
当路以公道文才荐于朝者十二人,公与焉。
秩满代还,邑人老幼扶泣拜送数舍,父老言前所未有。
用荐者关升左从政郎,授江阴军学教授
每谓亲朋曰:「教官惠不及民,几于尸素,要当教育人材,使闻孔孟之道,庶足以报吾君置官设学之意也」。
未行,以疾终,享年四十有一。
母夫人林氏以六十之年哭其息子,行路悲之。
士大夫识与不识咸以材德之大,百未一试,为斯文惜也。
公天姿英发,绝出等夷。
幼之所造,不汩流俗。
壮而学成,清明端亮。
其学本于正心诚意,终于穷理尽性。
虽其幼岁志刚气劲,及其久也,痛杀芒角,履践益壮。
至于教人,随问意满。
尝与学者辨学之邪正,曰:「以清净无为为宗,吾圣人之教则时止时行,不主于一,以时为中。
仲尼不可得而见也,所谓清净无为,得吾之止而已,不知圣人之所谓时止。
西方见性之说,主于见性而已,吾圣人之教则致知以知性,格物以穷理。
知性则极高明,穷理所以道中庸。
极高明而不由中庸,安能君臣义,父子亲,长幼序,夫妇别,从容于规矩绳墨之间,超然乎天地万物之表?
佛老之说与吾圣人之道似是而非,圣人之道与二家之说似同而异。
要当先得圣贤之权度于胸中,持此斟酌,以别是非。
及夫霜降水落之际,必有所成就也」。
绍兴六年冬,朝廷罢赵公鼎,用张公浚,公作《里医》一篇以讽侍郎刘公,无虑数百言,君子以公之言为至当。
公于经史无所不读,家贫不能置书,假借手抄,几数千卷。
有文集十四卷,《春秋私记》三十二篇,《尚书讲义》五卷,《两汉论》十卷,《步里谈录》二卷,《辨道论》一卷。
呜呼!
孟子没而微言绝,千数百年间,士之白首穷经者或汩于专门,或没于章句,道之不明也久矣。
间有特立独行之士,质疑无师,问学无友,道之不行也久矣。
二程夫子以天民之先觉,振圣学于既坠。
受业其门,非一时贤公巨卿,则皆自拔于流俗之士。
然夫子无所不与,学者无所不受。
及其成就,或驳或粹,随其所资。
公当二夫子宏道于伊洛,虽不及升堂入室,亲炙于当年,由其言而察诸己,以其言而体于心,所谓资之深而粹者也。
进将致君,措俗,退将立大本,斥异道,以私淑诸人。
惜乎早世,皆有所不及也。
绍兴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一日,始克葬于平江府吴县常山乡铜井之原。
夫人赵氏,左朝散郎、直秘阁子璘之女,贤淑靖恭,事姑以孝,治家有法。
后公三月而殁,今以祔也。
二男子:正学,右文林郎
正行,举进士
孙男三人:曰度,曰康,曰庠。
百能与公有世契,且尝从公游,故知公为甚详。
谨录其行事之大概,尚俟作者为之铭焉。
乾道戊子十月左奉议郎、守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致仕胡百能述。
按:《唯室集》卷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又见《娄水文徵》卷二。
龚圣任 南宋 · 陈长方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七三、《唯室集》卷二
豫章公大观初得官历阳,会侍郎龚公弭节里社,而察院游公、博士关公亦客此郡,四人相与欢然无间。
陋邦小郡,一时有四公居之,直可使闾史记述,以为异时嘉话也。
诸公凡日夕讲摩议论,意有未合者,归辄折简难诘,必期于是。
余生虽晚,尚闻其梗槩。
关公历阳,未几物故,且无子,天下痛之,独三家子孙尚存。
经乱离,诸公手简散已几尽,唯先君议论犹见家集。
绍兴十年,余至吴兴,见龚公之孙圣任于邮亭中,各知两家先契之厚,复欢然无间。
退闻僚友称其公勤,吏士服其威爱,贤士大夫言其好学,余私自慰故家有孙也。
余方为贫,沈浮闾里,圣任作吏,日走水村山径间,奉檄别白田里诉讼,一年之中,相见不数,而圣任受代矣。
将行,责言于余。
周视此身,空如无有,念圣任之意不可虚,因思去秋与客泛舟道场何山,道中有称圣任能诗文歌词者,余告之曰:「圣任骥騄之驹,方就缰勒,嘶风逐日,意气已在万里外矣。
是将取唐、虞、三代、先秦两汉之书沈酣其间,渊停云升,山涵海聚,浩无津涯,然后权量斟酌,以求先圣人遗意,岂直诗词而已」。
念对客语,不可不使圣任闻之。
然余老大,无知无闻,常恐失坠先业,姿禀顽钝,策益不进,唯觊圣任学成行立,光明杰伟,尚使天下指曰:「是数家子,今犹有人未便泯泯也」。
余亦依藉声光,以壮衰懦。
圣任勉之!
豫章集序 南宋 · 陈长方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七三、《永乐大典》卷二二五三七
立言非君子之本心,然古圣贤常由此以见于后。
故世之士,不知其因人而传也,遂谓言为足恃,疲精神,穷目力,为书邀名,以荣朽骨。
败笔涴纸,动千万计,而言之有补于人,能传于后者,百无一二也,亦果何为哉?
先君豫章公少有经世之意,闻一善士,千里从之。
胜己则师,类我则友;
虽不如己者,亦各以其长而录之。
一有未见,又勤勤焉记其名氏州里。
尝有大匠营室之论,谓梁栋杧桷兼收毕取,然后夏屋可成。
适当道消之时,志不克就,退敛所有以善其身,故事业无见于世者。
不刻意于文字语言,而遇事应用,亦时为之。
其兄弟掊拾遗藁为上下二卷,来者傥能观澜而知海,则公之梗概,亦或于斯见之。
若夫负高才,蕴智术,不用而耻为直寻诡遇之事;
急行道,忧斯世,不达而无愤怨悲叹之辞,盖所学者然也。
呜呼!
唯天下善类,知非父子之私言。
豫章公墓铭(借如村先生名作。) 南宋 · 陈长方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七三、《唯室集》卷三
公讳某,字后之福州闽县人太丘长之后。
曾祖某,天禧中秘书省校书郎
祖某、父某,不仕,以德称于乡。
汝南周氏,都官员外郎辅之女。
公幼有大志,刻意古道,诸老先生皆奇之。
年十六,贡礼部,再上又黜。
因周游京洛两河,师友贤士,交一时豪杰,将有为斯世也。
元符庚辰岁,中进士第,授将仕郎江州德安县主簿
再调和州司户参军,岁满迁通仕郎建康军节度推官
丁父忧,服除,监在京河南炭场
用举者改宣教郎,充洪州司录事。
代且至,以疾终于官,享年五十有三,实宣和三年六月八日也。
葬于福州怀安县太平山。
娶吴氏,前卒,再娶林氏,太仆卿旦之女。
林公在熙宁元祐中再以论事去,林夫人守节义,得家法。
二男子,长方、少方,其季早卒。
孙二人,正学、正行。
建中靖国元年,朝廷更张泰陵政事,公移书邹侍郎浩,其略曰:「天下事,元祐引而西北,绍圣引而东南,今复引而为元祐矣。
仆之私忧,将恐有甚于绍圣者」。
后党锢起,如公言。
与陈公瓘友善,陈公材高,作《材论》讽之。
陈公在谏省,公多所裨益,独论造作局、论险诐私谒进退人材、论士气盛衰系国势轻重,其藁偶存。
陈公阴荐之,未及用而蔡京进。
陈公尝论必乱天下,欲并害公,会江州易守,以公名付之。
守来无所得,檄公按田湖口县,还以旱告,即劾受成胥史,失赋税。
奏上,遇二赦,犹请特旨废公。
公在德安,实崇宁壬午岁
后三十年,当绍兴改元,族弟籍自蕲水李成之扰偶至德安,父老问其名氏族姓,知公弟也,委曲调护,全家以免。
和州,有狱不应死,守欲杀,久论不从。
一日,同寮大集,抱牍与辨于座。
守怒,以辞气相加,座上直者愤,弱者慑,错立引却。
公色平言庄,徐理前语,卒得要领而退。
有唁者,公曰:「历阳太守司户,何预我哉?
苟杀不辜,不以天下易吾介也」。
方暑,守与妇并卒,通判州事燕若霖挟怨不许治丧具,公为之尽力,不顾。
燕怒,未有以发。
守之子诉于朝,燕以罪去。
炭场五年,率漏未尽十刻出涖局,午而归。
朋游问故,公曰:「吾为禄仕,敢不谨职。
然居今唯此官为易塞责尔」。
自隐筦库,故人居政府,不一相闻,独闻一士,则身先之,汲汲甚于在位者,其自任又如此。
明堂礼官王升以钧台江公公望之言,欲引公共事。
之学《易》,以明象为主,谓《易》为象而成书,圣人所谓尚其词、尚其变、尚其占,弃不取也。
故其制东宫车服,皆缋云雷,以《震》为长子、为云雷而已。
公与之言礼,不合,遂罢。
洪州,州吏何奭为奸利,前后数守,奭惟摘纸尾请书判。
公至,亦习故常。
会摄事,发其奸,付之李官,自此一府竦然承听。
守病求去,未得请,以政委公。
游察院酢守舒州,书来,言江上舟往来,帆樯相望,颂公盈耳。
察院,公之师友,其言非相谀悦者。
后守至,公偶行县,军衣不时得,口语籍籍,州人稍引去。
公闻之,料金帛,具车牛而归,期以某日集。
时诸军哗于守厅事,入库索库官,道路什百为伍。
公至,呼其长与语曰:「军衣稍后,何敢尔!
何敢尔!
归营三日,以尺籍先后,受衣某所,敢后者有法」!
其曹素熟威信,寂然如水归壑。
会金帛亦至,州遂无事。
宣和中内府须求,权倖又因之,达官临州,畏首畏尾。
公于二事,每裁之以义,视弃官如去涕唾,人以蒙惠。
然其官居下,故非卓然系天下兴衰治乱者。
疾病卧,邑人日诇医家。
既没,哭有失声者。
事乖人欲,则相与叹咤曰:「陈司录在,有此耶」?
天下善类无不悲悼。
龟山杨公时、横塘许公景衡皆有「为国家痛惜」之语,欲述治行,未果而二公没,呜呼!
公之学以有诸己为基,以大而化为极。
发齿暮矣,拳拳焉不知其他。
齐家事君、处人应事,一出于诚,虽委蛇曲折,往复万变,而卒归于是。
从仕二纪,丁君子汇征之,又不幸不年,见于世者唯此,此天下善类所以闻之而悲也。
乃若负至学,忧斯世,而不少贬,以觊幸于直寻,则其道固如是。
铭曰:
望之若斧,深之若矩。
体魄降于土,莫敢易其常古。
学兮知天,行兮罔愆。
不施不传,所啬者年。
石纪遗躅,人子之欲。
过者必肃,孰为无父之国?
铭弟墓 南宋 · 陈长方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七三、《唯室集》卷三
吾弟少方,字同之,我先豫章公第二子也。
生五岁始能言,姿禀凝重,先公器之。
始学即不肯下人,客指「川」字以问,君无答,绐曰:「『三』字倒尔」。
一座大笑。
年十二,遭外艰,表表自扶持,知以奉身承先为孝。
益长,事父友,学古道。
世知君者不过以静愿称之,至其商榷是非,好辨者未易屈,盖君外简默而中健武也。
初,吕大临与叔尝笺《中庸》大义,暮年删刮长词,益以新知,别为一书,学者相传为明道程先生所述,虽名世之士有作后序数百言,亦以为明道书者。
余持示君,君笑曰:「此吕叔之文也,旨义多类,特详略不同尔。
荀卿扬雄视圣人固天地,方之《孟子》七篇,又何如哉」?
余于是知君器可大受,而君亦自淬砺,以古人自期。
建炎庚戌夏四月,举家病疫,余病特甚,君不解衣者半月。
未几君病而不起矣,实五月七日,年二十二。
呜呼,余尚忍言之也夫!
是年十月癸酉,奉吾母之命,葬君平江府吴县至德乡凤凰原。
如君之材,而不克寿,使余踽踽独行于世,是皆终身之悲也。
铭曰:
保躬以正,禀皇极也。
致知以诚,学之力也。
寿不克称,天胡啬也!
死而不亡,庶乎君之无戚也。
以黄公金华伯五字为韵上黄仲秉侍郎 其四 南宋 · 周孚
 押麻韵
硬语斡地轴,奇辞拔鲸牙
向来豫章公,一洗空百家。
此灯不可传,公实优昙华。
银河会可穷,从公丐灵槎。
王伟诗卷六言二首 其二 南宋 · 周孚
六言诗 押东韵
政自磊磊落落,不须草草匆匆。
尝兴怀后山老,肯(明抄本作解)著眼豫章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