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冀州 曹魏 · 何晏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九
略言春秋以来,可以海内比而校也。
恭谨有礼,莫贤乎赵衰
仁德忠义,莫贤乎赵盾
纳谏服义,莫贤乎韩起
决危定国,莫贤乎狐偃
勇谋经国,莫贤乎魏绛
达雠为主,莫贤乎祁奚
延誉先生,莫贤乎张老
明智识物,莫贤乎赵武
清直笃义,莫贤乎叔向
聪明肃恭,莫贤乎羊舌职
守信不移,莫贤乎荀息
见利思义,莫贤乎中行穆子
保国捍君,莫贤乎先轸
书法不讳,莫贤乎董狐
分谤和众,莫贤乎郤克
流放能显,莫贤乎冀缺
拔幽进滞,莫贤乎臼季
守义死节,莫贤乎栾恭子;
抗言不屈,莫贤乎荀莹;
劫略不动,莫贤乎解扬
审听知机,莫贤乎师旷
放而益显,莫贤乎狼𦗡;
儒雅博通,莫贤乎董仲舒
体恭笃敬,莫贤乎石奋
才兼文武,千金不入私门,莫贤乎窦婴
明君显贤,莫贤乎田叔
證主知分,莫贤乎贯高
忠义正直,莫贤乎鲍子都
謇谔忠谏,莫贤乎王宏(《御览》四百四十七)
故右豹韬卫长史丹州刺史任君神道碑730年 盛唐 · 王维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二十六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君讳某。
字某
其先奚仲之后。
于商为上卿
世有功烈于诸侯。
氏则任郁为著族。
后有官于京兆者。
子孙因家焉。
今为万年县人也。
远祖某。
河东太守
曾祖某。
清河太守
光复旧职。
异世而同符。
祖某。
梁州南郑县
父某。
石州离石县
不坠象贤。
一门而二凫舄
皆为政以德。
遗爱在人。
能高其门。
必有兴者。
虽不当代。
生达人
离石府君之第某子也。
膺一贤之期。
钟累叶之善。
忠孝自得。
禀乎天姿。
诗礼辅成。
润以庭训。
文含四始。
雕虫之技附庸。
武有七德。
啼猿之术居外。
明经者皓首。
弱岁成儒。
达法者腐唇。
端居晓吏。
以乡贡明经擢第。
解褐益州新都
居无何。
丁母忧
庐以长号。
泪少于血。
杖而后起。
骨馀于形。
弹琴不成。
从先王之礼。
捧筐便恸。
有终身之哀。
服阕。
左金吾卫兵曹参军
左卫录事参军
又迁右豹韬卫长史
王乐为用。
率武夫以捍城。
人爱其才。
称君子之为卫。
方将冠章甫之冠。
衣逢掖之衣。
奏议云台
论政赤墀。
一见天子。
必为之前席。
三说大臣。
必为之解印。
若端委以相六合。
尽宅心于帝庭。
授钺以董八蛮
可传首于魏阙。
然后挂冠东郡
拂衣五湖。
高蹈烟虹。
笑谢圭组。
天命不祐。
沮我良策。
春秋若干。
以某年月日。
寝疾卒于永兴里第。
某年月日。
葬于京兆神禾原。
礼也。
嗣子曰某。
善继先志。
克成厥家。
多艺多才。
安英实选。
匪□实宝。
十城之价。
不以力闻。
万夫之敌。
命同御座。
汉帝以恩待故人。
超将中军
先轸以才登元帅
以某年月日从驾谒五陵。
天子若曰。
自古明王因心。
以孝待人。
由已以施物。
故休戚共。
忧乐同也。
其赠羽林将军任某父使持节丹州诸军事丹州刺史
敬其事则命以始。
宠其身以及其亲。
明主所以尽心。
忠臣所以尽力。
羊舌职悦是赏也。
陈力异代。
官成圣朝。
修文下泉。
名在天爵。
前贤阴德。
虽贻庆于后昆。
嗣子扬名。
乃大显于先父。
养则致乐。
没而有称。
昔也为士。
享唯将军之食。
今则典邦。
葬亦诸侯之礼。
皇帝命之。
太史书之。
报昊天之恩。
曾举世未有。
岂与夫手树行槚。
躬庐长松。
负土成坟。
佣身以葬。
匹夫之孝。
同年而语哉。
君少有大略。
长而能贤。
安于仁。
乐于善。
厚生以俭。
守智以愚。
视事所及。
笔研盈庭。
其力文也。
容膝之外。
图书满屋。
其嗜学也。
八体之能。
右军曾未知翰。
五弦之妙。
中散何擅于琴。
以礼庇身。
以清守官。
惟邦之彦。
惟国之翰。
夫人河东裴氏。
始以某为光禄也。
封河东郡君
及是又赠河东郡太君
子之忠。
由母之教。
母以子贵。
不亦宜乎。
司文者执简以往。
刊石旌德
其词曰。
嶭侯之裔兮代济其美不陨其名。
是生硕德兮为世作程。
忠不祐孝不福兮早谢休名。
身为士兮子为卿。
大将羽林兮统天兵。
天子宠兮为崇荣。
赠我武符兮赐我专城。
青松寂寂兮昼无人声。
狗不吠兮鸡不鸣。
苍茫千古兮孰云旌。
赖孝子兮扬音英。
金紫光禄大夫司农卿邵州长史李公墓志铭 中唐 · 权德舆
四言诗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二
公讳鉊。字某。不书州里。尊宗室也。初景皇之支。启封于蔡。继别为宗。厥后多材。皇袭济北郡公孚。公之曾祖也。陇西郡津容。公之王父也。济北仕至国子司业。赠太仆卿陇西仕至慈卫汝邢青五州刺史。终永王傅。以至烈考憺。历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尚书仓部员外郎。累赠职方郎中虢州刺史。公即虢州府君之第若干子也。凭是积厚。丛生福祉。少以门子入官。联调两宫环列之佐。次补伊阙丞。是岁天宝十四载也。虢州捐馆。幽陵兵起。茹毒违难。南浮江淮。既除丧。宣州观察使郑炅之表为广德。时刘展阻命。东方愁扰。闾里制于萑蒲。守臣化为寓公。而公之县鄙。连亘山洞。盗有陈庄陈五奢者。是焉囊橐。攻剽相因。炅之跳在寻阳。牒书密至。署为上介。俾辑舆师。靖绥攘遏。人用宁舒。后历扬州太原纪纲掾。府之损益。皆所关决。执法殿中。佐戎北门。会罢使至京师。献状居最。拜奉天。有命成城。绩用居多。未踰年。迁侍御史。充宣武军节度行军司马。时师帅睢阳及谯进律开府韩厥之任。朝选为难。盖以弥缝左右。非公莫可最。凡三为尚书郎。四兼御史中丞。以银印青绶。历官常伯之重。府迁大梁。职尊统师。公皆以师武从之。蓄资力以崇威望。宣忠劳以宏班制。居则持重。战则有功。无细无大。繄公谋是赖。虽羊舌职之聪敏肃给。铎遏寇之恭敬信强。无以过也。贞元二年真拜右庶子三年复以本官兼御史中丞充入蕃使。寻兼御史大夫。行次回中。察其阴诈。奏疏累陈不可莅盟之状。时朝议已行。谋塞不用。既而戎人衷甲。急变上闻。乘车东辕。独以智免。以久次迁卫尉卿。秩至金紫。乃命大司农。为国之泉首。公修惟直是视。无所阿附。终用蔽伤。左迁邵州长史。以十三年十一月寝疾。终于所莅之官舍。春秋若干。惟公开敏毅直。信兼仁勇。有政事方略。长于理烦。远而不泥。文而无害。始以通邑行师。振其名声。交辟元僚。翻飞清朝。腰金鸣玉。法象河海。议者谓藩垣京毂。公宜居之。终以当官有守。宁绌不苟。不为利疚于回。郁堙下国。以至大病。斯可叹已。夫人范阳郡夫人卢氏。某官某之孙。新安丞某之女。华宗淑问。光辅闺门。无贻罹。无攸遂。内姻外戚。仰其徽风。先于公二年而殁。长子元亮。以武略至御史中丞。不幸早亡。次子元道。以吏才为大理司直监察御史。参陈许军事。次曰元规进士及第盩厔县。次曰元会。前右金吾卫兵曹参军。元。江陵府参军元举太原府参军。元衡元弼元辅等。皆干蛊知方。俨然在疚。考于象数。先远得吉。以十四年某月日。奉公夫人之丧。附窆于伊阙县万安南原先公之兆域。礼也。德舆王父。公族之出也。先人于公为中表昆弟。羁贯获见。殆四十年。元道等泣以墓石见托。虽文之鄙朴。而不敢辞也。铭曰。
抑抑司农,系于蔡兮。
三圭再践,直方大兮。
心广体胖,道将泰兮。
中立不回,官左退兮。
发书问鵩,祸所会兮。
撰日焞龟,纷祖载兮。
万安鲜原,风雨晦兮。
镂此贞珉,𡑞之内兮。
刑部侍郎杜公墓志铭元符二年四月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四五、《鸡肋集》卷六七、《经义考》卷二二 创作地点: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
公杜氏,讳纮字君章京兆万年人,后徙濮州鄄城
曾祖尚书司封郎中侍御史知杂事、赠刑部侍郎讳尧臣,妣永安县太君马氏,继万年县太君马氏。
尚书吏部郎中直史馆、赠吏部尚书讳曾,妣彭城县太君刘氏。
尚书虞部郎中、赠特进讳彭寿,妣太宁郡夫人朱氏。
公少颖迈,知自彊于学问,一上中进士第,调深州司法参军
朱夫人忧,服除,为永年县
岁饥,民将徙,公悉召父老语曰:「令不能使汝必无行,若留,能使汝无饥」。
民喜曰:「如令言,尚何行」?
乃悉与印券,使贷于兼并家,约岁丰偿;
即不贷,若偿不如约,令能治之。
于是民咸得食,无徙者。
会明年稔,民德公,皆先期偿,时熙宁二年也。
神宗方侧席异才,即召为大理寺详断官,兼删定编敕,改大理丞,权枢密院宣旨库检用官。
未几,擢权判尚书刑部
丁特进忧,服除,迁太子中允检详枢密院刑房文字,兼修《武经要略》,详定将官敕,又提举晋、汾州义勇保甲。
尝从容对上曰:「陛下寓兵于农,臣愚不足以知,然臣有不能默者」。
因条十馀事上。
初未俞,后卒知公。
判尚书兵部,兼提举枢密院宣旨库,迁太常丞,复以职事对。
翊日上语宰相曰:「杜纮论事明白,朕甚嘉之」。
然未果用也。
乡人前贵溪丞马随来调京师,病逆旅,且死,公闻往视,即载与归,召医冀全之。
随病卒,公哭之哀,为治丧第中,或以为嫌,不恤也。
检正中书刑房公事提举中书制敕库、兼修群牧司骐骥院敕,复权判刑部
奏事,面赐服银绯。
每议狱,必傅经以决。
先是,民间女幼,许嫁未行,而养诸婿氏者,曰「养妇」,会有杀养妇以诬人者,吏议如婚法。
公曰:「礼,妇三月而庙见,未庙见而死,归葬于女氏之党,示未成妇也。
故律谓『定婚,夫犯同凡人』。
养妇虽非礼律,其未成妇则礼律之所有也」。
议乃定。
又论:「天下囚应死,吏懦不行法,辄以疑谳。
且非杀人则可,杀人而以疑谳,是纵民为杀之道也。
羊舌职曰:『善人在上,则国无幸民』。
荀卿陈王道之本,亦曰:『民无幸生』。
夫为政而下数幸,欲盗之奔秦,难矣。
请治妄谳者」。
不从。
差接送伴北朝正旦使,改奉议郎,除刑部郎中
乘舆幸省,迁承议郎
哲宗即位,迁朝奉郎,又迁朝散郎,为夏国母梁氏祭奠使。
时戎初修贡,入其国,礼犹倨,迓者衣毛裘,邀王人以朝服觌,设王人座,蒙以黪,且不跪受诏。
公持不可,戎犹自若。
公曰:「天王以国母丧,遣赴甚厚,今不可以不如礼」。
戎惧,悉从公言,差详定元丰敕令格式,又差按成都等路茶事,以修书不行。
夏国以汎使来请复土疆,又差公押伴。
使者欲入见,自有所陈,公遽止之。
使者语颇不逊,公念初不之制,且生事,即谓曰:「国主奏乞,具在表章,回诏必自有旨挥。
此大事也,朝廷岂因使人口语便为可否乎」?
随语随折之,意小屈,毕见不复敢言。
右司郎中,俄迁大理卿
又论元祐德音:「赦文斗杀情轻减等,今寺议,一切以减等法从事,虽朝廷不以为然,吏犹守此。
古者,大司寇以狱之成告于王,王三宥之,然后制刑焉,德在上也。
今使朝廷持杀,有司主德,君臣之于是乎紊」。
疏上不报。
时边臣袭鬼章青宜结,生致阙下,诏公鞫问。
公习知戎情,虽黠不能隐,故其国中诡计悉得。
上甚说,迁朝请郎
丐外官,除直秘阁、知齐州
治尚宽厚,不设钩距町畦,崇善良,别材能,人亲附之。
然遇事浚发,故小人亦严惮。
凡讼者必呼使前,为一二别白。
欺者辄按牒语之曰:「汝情若是,吾知之矣。
不愿竟者亟去,太守恕亦不汝穷也」。
欺者即以手加颡,拜而走,人以为神。
徙知邓州,兼京西南路安抚司公事,治如齐,人尤爱之。
复召为大理卿,因言:「唐、邓土旷,可积谷。
陕西常窘兵食,若养兵唐、邓间,以备西戎,径商于距边,略与陕西内州军道里等,平土易运,用以飞挽,利甚博」。
事下本道,议者不达,遂寝。
权刑部侍郎,赐服金紫。
复丐外官,除集贤殿修撰、充江淮荆浙等路发运使
先是,岁转东南京师盖七百万石。
吏习于无事,弊日积。
公尽条上之,事颇施行。
又言:「京东河北饥,即转淮南米赈之。
清河岁涸,输常后,不惟名惠实费,又并受其弊。
可别为浅脚船,隶京东转运司,而俾发运司岁以诸路上供钱和籴,无问丰歉,以浅脚纲输京东沿流仓积之,并待河北缓急之须,丰则使两路偿如直」。
不行。
改知郓州、兼京东西路安抚司公事。
汶号难治,系囚至三百人,或岁馀未决者,公下车旬日,剖判立尽。
属令趋府,持其县之疑事请,即书尾曰「如是如是」,情法皆当。
一岁中,狱常空者四五,吏伏听命,取充员而已。
再召为刑部侍郎
或言公守齐时,尝坐有司失入人死罪,命遽寝,复知郓州
一夕,有揭帜城隅、著妖言其上、且为变者,城中大恐。
俄而草场白昼火,帜中一事也,众益汹。
或请大索。
公笑曰:「贼计正在此,冀因吾汹乃发尔,奈何堕其计中?
诸公第默,吾知其无能为也」。
久之,获盗杀防送卒者,验之,奸民马安上等为此遂伏诛。
因急治境中盗,尽得其囊橐姓名榜购之。
盗不得容,皆遁去。
复徙知邓州,老稚扶携迎于道,相语曰:「我旧使君也,请为公立生祠」。
不行。
改差知应天府,兼南京留守司公事。
感疾,卒,元符元年八月十二日也。
二年四月二十二日葬于开封府祥符县临黄村之原。
夫人耿氏,永年县
后夫人朱氏,长安县
子钦益,前襄邑县主簿
钦晏尚幼。
女长适前澶州司理参军韩琏,次适新单州录事参军王槛,次适承事郎、知韩城县事张秩。
秩妻蚤卒。
公性至孝,亲丧,毁瘠过礼,与伯兄修撰公俱知名,谓之二杜。
闺门主恩而严,事修撰公加于人数等。
修撰公讣至,时在汶上,哭曰:「兄教我成我,今亡不得临,死不瞑矣」!
会以贰卿召,而其孤开适奉柩归葬祥符,迎于国门,哀动路人。
既事之明日,会复还汶,人或以为善兄弟所感云。
开奉寡嫂寄颍昌,公悉俸钱给之,三当任子,再以与其兄之子钦舜,及兄之孙君溥,而君溥者钦舜之孤也。
或谓公自有子若孙,奈何?
公曰:「君恩当以长幼为序」。
故逮公没,而次子一孙俱未命焉。
公为人清慎而中旷达,不寘纤毫,与人倾倒无不可,而至发于事,则毅然不可干以私。
好酒,不能剧饮,而客至,欣然与同醉醒。
喜山水,为州有胜处,必造。
行遇蟠木巨石,必下,取酒使客自酌,悠然遐想,无复轩冕意。
好读书,虽老不倦,尤长于《礼》经,好《檀弓》文,常仿其语法。
顾喜论兵,而未尝试也。
诗辞赡丽,尚气格,至表章述事与书记,尤翩翩也。
有文集二十卷,奏议十卷,《易说》数十篇。
既屡修敕令,尝言配隶与编管太密,祥符中,其科四十有六,后稍益至三百四十有馀科,人得自新者寡,因悉裁其法,盖省四百二十有馀科。
初,公请治谳减者,论有司主德非是,人皆以为深,至是,人更以为恕云。
铭曰:
于昭神考文王之文亦不己。
思皇熙宁,秉文之德此多士。
如川之增,则不可既遗其嗣。
展也杜侯,奋熙宁初为已试。
宜卿常伯,时周士贵惟其似。
下犹于、张,爱人汉循吏。
其身不竞,以笃斯祉其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