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长笛赋 东汉 · 马融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八、文选卷十八
融既博览典雅,精核数术,又性好音,能鼓琴吹笛,而为督邮,无留事,独卧郿平阳邬中。有雒客舍逆旅,吹笛,为《气出》《精列》相和。融去京师踰年,暂闻,甚悲而乐之。追慕王子渊枚乘刘伯康傅武仲等箫琴笙颂,唯笛独无,故聊复备数,作《长笛赋》。其辞曰:
惟籦笼之奇生兮,于终南阴崖
托九成之孤岑兮,临万仞之石溪。
特箭槁而茎立兮,独聆风于极危。
秋潦漱其下趾兮,冬雪揣封乎其枝。
巅根跱之𣙗刖兮,感回飙而将颓。
夫其面旁则重巘增石,简积頵砡。
兀嵝狋𦡼,倾昊倚伏。
庨窌巧老,港洞坑谷。
嶰壑浍㟋,𡸞窞岩𥨍。
运裛窏洝,冈连岭属。
林箫蔓荆,森椮柞朴。
于是山水猥至,渟涔障溃。
颔淡滂流,碓投瀺穴。
争湍苹萦,汨活澎濞。
波澜鳞沦,窊隆诡戾。
𤀰瀑喷沫,奔遁砀突。
摇演其山,动杌其根者,岁五六而至焉。
是以间介无蹊,人迹罕到。
猿蜼昼吟,鼯鼠夜叫。
寒熊振颔,特麚昏髟。
山鸡晨群,𡐨雉晁雊。
求偶鸣子,悲号长啸。
由衍识道,噍噍欢噪
经涉其左右,哤聒其前后者,无昼夜而息焉。
夫固危殆险巇之所迫也,众哀集悲之所积也。
故其应清风也,纤末奋蕱,铮鐄謍嗃
若絙瑟促柱,号钟高调。
于是放臣逐子,弃妻离友。
彭胥伯奇哀姜孝己。
攒乎下风,收精注耳。
雷叹颓息,掐膺擗摽
泣血泫流,交横而下。
通旦忘寐,不能自禦。
于是乃使鲁般宋翟,构云梯,抗浮柱。
蹉纤根,跋蔑缕。
膺峭陀,腹陉阻。
逮乎其上,匍匐伐取
挑截本末,规摹彟矩
夔襄比律,子𡐨恊吕。
十二毕具黄钟为主。
挢揉斤械,剸掞度拟。
鏓硐隤坠,程表朱里
定名曰笛,以观贤士。
陈于东阶,八音俱起。
食举雍彻,劝侑君子。
然后退理乎黄门之高廊。
重丘宋灌,名师郭张。
工人巧士,肄业脩声。
于是游閒公子,暇豫王孙,心乐五声之和,耳比八音之调,乃相与集乎其庭。
详观夫曲胤之繁会丛杂,何其富也。
纷葩烂漫,诚可喜也。
波散广衍,实可异也。
牚距劫遌,又足怪也。
啾咋嘈啐,似华羽兮,绞灼激以转切。
郁怫以凭怒兮,耾砀骇以奋肆。
气喷勃以布覆兮,乍跱蹠以狼戾。
雷叩锻之岌峇兮,正浏溧以风冽。
凑会而凌节兮,驰趣期而赴踬。
尔乃听声类形,状似流水,又象飞鸿
汜滥溥漠,浩浩洋洋。
长矕远引,旋复回皇。
充屈郁律,瞋菌碨抰。
酆琅磊落,骈田磅唐。
取予时适,去就有方。
洪杀衰序,希数必当。
微风纤妙若存若亡
荩滞抗绝,中息更装。
奄忽灭没,晔然复扬。
或乃聊虑固护,专美擅工。
漂凌丝簧,覆冒鼓钟。
或乃植持縼纆,佁儗宽容。
箫管备举,金石并隆。
无相夺伦,以宣八风。
律吕既和,哀声五降。
曲终阕尽,馀弦更兴。
繁手累发,密栉叠重
踾踧攒仄,蜂聚蚁同。
众音猥积,以送厥终。
然后少息暂怠,杂弄间奏。
易听骇耳,有所摇演
安翔骀荡,从容阐缓。
惆怅怨怼,窳圔窴𧹞。
聿皇求索,乍近乍远。
临危自放,若颓复反。
鼢缊翻纡,緸冤蜿蟺。
笢笏抑隐,行入诸变。
绞概汨湟,五音代转。
挼拿捘臧,递相乘邅。
反商下徵,每各异善。
故聆曲引者,观法于节奏,察变于句投,以知礼制之不可踰越焉。
听簉弄者,遥思于古昔,虞志于怛惕,以知长戚之不能閒居焉。
论记其义,协比其象:徬徨纵肆,旷󰂃敞罔,老庄之概也。
温直扰毅,之方也。
激朗清厉,随光之介也。
牢剌拂戾诸贲之气也。
节解句断,管商之制也。
条决缤纷,申韩之察也。
繁缛骆驿,范蔡之说也。
剺栎铫㦎,晰龙之惠也。
上拟法于《韶箾》《南籥》,中取度于《白雪》《渌水》,下采制于《延露》《巴人》。
是以尊卑都鄙,贤愚勇惧。
鱼鳖禽兽,闻之者莫不张耳鹿骇。
熊经鸟申,鸱视狼顾。
拊噪踊跃,各得其齐。
人盈所欲,皆反中和,以美风俗。
屈平乐国介推还受禄。
澹台载尸归,皋鱼节其哭。
长万辍逆谋,渠弥不复恶。
蒯聩退敌不占成节鄂。
王公保其位,隐处安林薄。
宦夫乐其业,士子世其宅。
鲟鱼喁于水裔,仰驷马而舞玄鹤。
于时也,绵驹吞声伯牙毁弦。
瓠巴聑柱,磬襄弛悬。
留视瞠眙,累称屡赞。
失容坠席,搏拊雷抃。
僬眇睢维涕洟流漫。
是故可以通灵感物,写神喻意。
致诚效志,率作兴事。
溉盥污濊,澡雪垢滓矣。
庖羲作琴,神农造瑟。
女娲制簧,暴辛为埙。
倕之和钟,叔之离磬。
或铄金砻石,华睆切错。
丸挻彫琢,刻镂钻笮。
穷妙极巧,旷以日月。
然后成器,其音如彼。
唯笛因其天姿,不变其材。
伐而吹之,其声如此。
盖亦简易之义,贤人之业也。
若然,六器者,犹以二皇圣哲黈益。
况笛生乎大汉,而学者不识其可以裨助盛美,忽而不赞,悲夫!
有庶士丘仲言其所由出,而不知其弘妙。
其辞曰: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未及已。
龙鸣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
剡其上孔通洞之,裁以当簻便易持。
京君明识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
君明所加孔后出,是谓商声五音毕。
琵琶赋 其一 曹魏 · 孙该
 出处:全三国文 卷四十
惟嘉桐之奇生,于丹泽之北垠。
下修条以回迥,上纠纷而干云。
开黄钟以挺干,表素质于苍春。
然后托乎公班,妙意横施。
四分六合,广袤应规。
回风临乐,刻饰流离,弦则岱谷檿丝,篚贡天府
伯奇执轭,杞妻抽绪。
大不过宫,细不过羽。
清朗紧劲,绝而不茹。
伶人畅鼓焉,景响丰硠。
操畅硠骆驿,游乎风飏。
抑扬案捻,拰搦摧藏。
尔乃叩少宫,骋明光。
发下柱,展上腔。
仪蔡氏之繁弦,放庄公之倍簧。
于是酒酣日晚,改为秦声。
壮谅抗忾,土风所生。
延年度曲,六弹俱成。
绌邪存正,疏密有程。
离而不散,满而不盈。
沈而不重,浮而不轻。
绵驹遗讴,岱宗梁父
淮南广陵,郢中激楚。
每至曲终歌阕,乱以众契。
上下奔鹜,鹿奔猛厉。
波腾雨注,飘飞电逝。
舒疾无方(下阙。《艺文类聚》四十四,又《初学记》十六引三条,又《文选》嵇叔夏《赠秀才入军诗》注,又曹子建《七启》注,又《御览》八百八)
四言诗 其十一 曹魏 · 嵇康
四言诗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五十一
微风清扇,云气四除。
皎皎亮月,丽于高隅
兴命公子,携手同车。
龙骥翼翼,扬镳踟蹰。
肃肃宵征,造我友庐。
光灯吐辉,华幔长舒。
鸾觞酌醴,神鼎烹鱼。
弦超子野,叹过绵驹
流咏太素,俯赞玄虚。
孰克英贤,与尔剖符(○《文选》二十九作杂诗。本集一。《诗纪》十八。又《白帖》四作嵇康灯诗。引庐、舒二韵。)
啸赋 晋初 · 成公绥
 出处:全晋文 卷五十九、文选卷十八
逸群公子,体奇好异。
傲世忘荣,绝弃人事。
睎高慕古,长想远思。
将登箕山以抗节,浮沧海以游志
于是延友生,集同好。
精性命之至机,研道德之玄奥。
悯流俗之未悟,独超然而先觉。
狭世路之阨僻,仰天衢而高蹈。
邈姱俗而遗身,乃慷慨而长啸。
于时曜灵俄景,流光濛汜。
逍遥携手,踟跦步趾。
发妙声于丹唇,激哀音于皓齿
响抑扬而潜转,气冲郁而熛起。
恊黄宫于清角,杂商羽于流徵
游云于泰清,集长风乎万里。
曲既终而响绝,遗馀玩而未已。
良自然之至音,非丝竹之所拟。
是故声不假器,用不借物。
近取诸身,役心御气。
动唇有曲,发口成音。
触类感物,因歌随吟。
大而不洿,细而不沈。
清激切于竽笙,优润和于瑟琴
玄妙足以通神悟灵,精微足以穷幽测深。
收《激楚》之哀荒,节《北里》之奢淫。
洪灾于炎旱,反亢阳于重阴。
唱引万变,曲用无方。
和乐怡怿,悲伤摧藏。
幽散而将绝,中矫厉而慨慷
婉约而优游,纷繁骛而激扬。
情既思而能反,心虽哀而不伤。
揔八音之至和,固极乐而无荒。
若乃登高台以临远,披文轩而骋望。
喟仰抃而抗首,嘈长引而憀亮。
或舒肆而自反,或徘徊而复放。
或冉弱而柔挠,或澎濞而奔壮。
横郁鸣而滔涸,冽飘眇而清昶。
逸气奋涌,缤纷交错。
列列飙扬,啾啾响作。
奏胡马之长思,向寒风乎北朔
又似鸿雁之将雏,群鸣号乎沙漠。
故能因形创声,随事造曲。
应物无穷,机发响速。
怫郁冲流,参谭云属
若离若合,将绝复绩。
飞廉鼓于幽隧,猛虎应于中谷。
南箕动于穹苍清飙振乎乔木。
散滞积而播扬,荡埃蔼之溷浊。
变阴阳之至和,移淫风之秽俗。
若乃游崇岗,陵景山
临岩侧,望流川
盘石,漱清泉。
皋兰之猗靡,荫脩竹之蝉蜎。
乃吟咏而发散,声骆驿而响连。
蓄思悱愤,奋久结之缠绵。
心涤荡而无累,志离俗而飘然。
若夫假象金革,拟则陶匏。
众声繁奏,若笳若箫。
磞硠震隐,訇磕㗦嘈。
发徵则隆冬熙蒸,骋羽则严霜夏凋。
动商则秋霖春降,奏角则谷风鸣条
音均不恒,曲无定制。
行而不流,止而不滞。
口吻发扬,假芳气而远逝。
要妙流响,声激嚁而清厉
信自然之极丽,羌殊尤而绝世。
越韶夏与咸池,何徒取异乎郑卫。
于时绵驹结舌而丧精,王豹杜口而失色。
虞公辍声而止歌,宁子检手而叹息。
钟期弃琴而改听,孔父忘味而不食。
百兽率舞而抃足,凤皇来仪而拊翼
乃知长啸之奇妙,盖亦音声之至极。
贾九州 东晋 · 郭璞
四言诗
广莫戒寒,玄英启谢。
感彼时变,悲此物化。
独步闲朝,哀叹静夜。
德非颜原,屡空蓬舍。
轻服御冬,蓝褐当夏。
正未,逝将命驾。
幸赖吾贤,少以慰藉。(一章)

顾瞻中宇,一朝分崩。
天网既紊,浮鲵横腾。
运首北眷,邈哉华恒
虽欲凌翥,矫翮靡登。
俯惧潜机,仰虑飞罾。
惟其崄哀,难辛备曾。
庶睎河清,混焉未澄。(二章)

自我徂迁,周之阳月。
乱离方焮,忧虞匪歇。
四极虽遥,息驾靡脱。
愿言齐衡,庶几契阔。
虽云暗投,圭璋特达。
绵驹之变,何有胡越。
子固乔楚,我伊罗
无贵香明,终自㵶渴。
未若遗荣,閟情丘壑。
逍游永年,抽簪收发(○文馆词林百五十七。)(三章)

戏作诗 南梁 · 萧衍
 押阳韵
宓妃洛浦,游女出汉阳
妖闲下蔡,神妙绝高唐
绵驹且变俗,王豹复移乡。
况兹集灵异,岂得无方将。
长袂必留客,清哇咸绕梁。
燕赵羞容止,西妲惭芬芳。
徒闻殊可弄,定自乏明珰(○玉台新咏七。《诗纪》六十五。)
玄览赋 南梁 · 萧绎
 出处:全梁文卷十五
岁次旃蒙,月建司空,变凌阴(《艺文类聚》作「蕤宾」。)之吕,扇广莫之风,萧子褰帷九水,作牧三宫,乃盱衡而言曰:惟天惟(《艺文类聚》作「为」)大,惟尧则之;
惟地惟(《艺文类聚》作「为」)厚,惟王国之。
粤我皇之握镜,实乃神而乃圣。
陈六联于八则,弘九职于三令,运璇枢而御宇,执玉衡而齐政,大矣广矣,无德而称。
俯《齿取》《齿禺》于轩羲,谅斗笞于子姒;
包《河图》与《洛书》。
括龙官乎凤纪,超大德于百王;
高鸿名于万祀,惟天纵于副后。
逾启诵而惟首,既伦儒于肃成;
复断狱于长寿,岂止丕庄屈膝。
将令班郑捧帚,譬衢樽而待酌;
若悬钟之须扣,前逾紧象之外。
声高洙、泗之右,伊俯己之颛愚;
谬联萼于天衢,筮东门而画野。
创南国而分墟,诏伯宗以为傧;
内史而策书,用分兹于茅社。
从侯服而俾子,类金兽以封建;
桐圭以锡处,尔其湘水之东。
即我龟蒙魏甘露(《艺文类聚》作「正元」)而分邑,吴太平而定中。
麟山之崔嵬,傍龙迹其穹隆;
金城高而相属,石燕起而依风。
岂连镳于分陕,羡追踪于二公。
彼琅台之作守,有彭泗之嘉名;
殊并海之分地,异鱼石之所城。
经沈子之高墉,盖水运之堤封;
谢礼乐之干橹,阅武骑之輣冲。
轼锦车而前骛,驱鱼轩而继踪;
无复鸾歌凤舞,唯对绿柳青松
留吴宫之宿燕,响平陵之夜钟;
飞余辔而西征,戍太真之旧营。
鸣节鼓之金镯,屯戎车于石城;
戮滔天之封豕,斩横海之长鲸。
每辍书而叹息,景树德之风声;
从王役于镜中,浮文鹢而载鸿。
经谢亭而帐饮,想彦伯之高风;
度五城而骋望,见三冀之无穷。
故以飞云苍准,白鳢青桐;
金吾舍利,鸣鹤紫宫。
眺方岳乎云闲,望赤坂之珠殷;
真长之送别,怀思旷之还山。
此桧楫而方远,彼松舟而未闲;
倦旅泊于新丘,同渭水之不流。
或千人而并唱,乍万人而相钩;
毁桥由于瑗度,凿空资于仲谋
睇三茅之灵秘,怀九转之仙记。
紫台石室之文,青首银函之字;
独有披雾之心,弥轸凌云之志。
扪殷碑之怆望,挹延州之高让;
井觱沸而𫂈夕蟺,势崎岖而低昂。
见传巴之度曲,开安歌之浩唱;
想观乐乎朝阳,忆纡衣乎夕张。
回途船之美风,耸余棹乎云阳
彼桑梓之必敬,况之旧乡。
将游目于五湖,乃浩(《艺文类聚》作「夕结」。)览于姑苏
阊门之跨水,耸重阙而开都。
太伯之卜祀,爰避国于句吴
去西浒之乐政,尊东夷之楷模。
时渡谷水之阳,尚想嘉禾之方;
壮庆亭于吴后,雄槜李越王
泉亭之涌波,崖巍巍而峨峨;
张素盖而萦州屿,驰白马而越江池。
鼓淇涛于万里,曾未动于纤罗;
及戾止乎东欧,登玉笥与铜牛。
山东武而遥集;
南海而飞浮;
岩亭亭其似盖,飞苕苕其若楼。
登舜桥而延首,瞰禹井而淹留;
御史之状犹在,督护之门不修。
虽滥同于借寇,愧人瘼之何求。
皇览揆余之忠诚,诏入谒于承明,既摄州于淮海,且作尹乎中京
慕张生之谪伏,挹边延之励精;
珥金貂而待问,鸣玉佩而趋庭。
三河及三辅,总九纬乎九经;
扬王庭之俊选,闻裒然于前则。
时滥假于中台,掌邦教之观国;
乍南宫而荐士,且右乡而表德。
辟雍之乐语,辩金马之儒墨;
驱安居以骋望,壮天居之丽极。
详夫皇王爰处,本无定所。
尧都平阳,舜在冀方;
玄王居亳;
洛。
故知黄旗紫盖,域中为大。
天地之所合,风雨之所会;
荫美气之葱葱,浮卿云之霭霭。
梁山而成阙,萦长淮而似带。
昔者甘泉晖章,平乐未央,凌霄飞雨,麒麟凤凰,九华仁寿,百福明光。
玉阶紫闱,雕柱锦墙;
木兰为栋,文杏为梁。
温台冬燠,秋窗夏凉,甲乙之帐,庚辛之方,未有祗园之右。
齐之仁寿,用拟舟航,长为称首,日殿月宫,金池珠丛,七重迢递,千柱玲珑,虹桥左跨,雁苑南通
紫绀之堂临水,青莲之台带风。
及夫皦光未旭,更筹曙促,犹然阳燧之火,尚执骊龙之烛。
或带桃花之绶,乍响玄山之玉。
八命而建旟,诚非亲而勿居。
应鸣鞞于龙角,覆缇幕于熊车。
开辕门于淮渚,泛船皇之容与。
吟紫骝之长歌,奏玄云之叠鼓。
开右座而纳文,设左广而投武。
既风起而云飞,复摧班而拉虎。
泛楼船而郁纡,忆霸楚之雄图。
悲骓马之不逝,忘鹿逐之长驱。
乌江之天险,资赤帝之神符。
于是途经灌垒,水分当利
彼吾王之连和,延魏后之交质。
赵将军之建节,辛侍中奉使
亮鼎足其何言,限修江而为二。
九井而问津,盖六服之都会。
函谷之设险,譬鲁阳之襟带。
观弃繻之裂帛,见高车之辅轪。
顾濡须之故巇,每当食而忘饭。
斗二虎于江干,争两龙于修坂。
既凯捷而来旋,遂鸣铙而独返。
铜山之可伤,何骄容之无方。
已筑长洲之苑,复实海陵之仓。
遂称兵而内侮,宜朝起而夕亡。
西陵以肇基,始冲梯于士治
载为前茅之首,实表勤王之师。
同薏苡之兴谤,成贝锦之深疑。
良弓藏高鸟尽,入不谦而出不辞。
游雷中而徜徉,遇日吉而辰良。
公瑾以桂酒,荐忠肃以椒浆。
宾讨曹之英策,盖谋桓之秘方。
衣披披而屡舞,神欣欣而乐康
刘安下雉,聊载怀于惇吏史。
或策杖而龙飞,或叱石而羊起
将鸡鸣于天上,遂埋魂于蒿里。
匪仙道之云伪,盖为仁其由己。
钓台而高迈,过鄂渚而西浮。
变青门之三袭,为黄尘之一丘。
城逶迤而中断,阶坡陀而半留。
沙羡而启镇,即开蕃于夏州
星尚连于翼、轸,舍兼分于斗、牛。
沧浪之水清,良信美乎濯缨
嗟其钓而非钓,复何虑而何营。
羌有愿而不获,拂兰桡而上征。
冬已谢而春辞,联方舟而水嬉。
看白沙而似雪,望却月而成眉。
临石渚其如镜,玩弱柳其犹丝。
赤壁而延伫,联怆望而方思。
吴水乡之舟楫,魏陆产之皋猎。
本吴长而魏短,况地利与天时。
结愤风而炎上,潦原火于惊飔。
灰雾霏而击马,箭参差而丽龟。
成班车之逸气,碎当途于鹿麋。
洞庭于吴上,限东益巴丘
如淄、渑之相别,似泾、涓之分流。
虽滔滔而直泻,终耿耿而横浮。
兰香之荐枕,怀娥媓之夜游。
若夫子瑜设险之记,阎遨游涌之地,既下车而践境,早询求于方志。
晓泊鬻拳之津,夕瞻荒谷之寺。
居柳下而布德,坐棠阴而高视。
班六条于宰邑,贤十部于从事
每题舆于仲举,岂虚名乎叔治
藉务隙于登临,乃纷吾之本志。
时复设羽盖,扬旌旆,乘雕玉,从贝带,浮云起,登高唐,泛枉渚,望涔阳
荆棘生于龙门之下,狐兔穴于马牧之旁。
章华而流眄,见旧楚之凄凉。
试极目乎千里,何春心之可伤。
其旧(《艺文类聚》无「旧」字。)渚宫也,夹江带阡,布濩井田,通逵交迸,高门接连。
人要水心之剑,家给火耕之田。
既追随而得性,实燕处而超然。
若平台之中,观阁相通,雄梁渡水,壮翼临空,金堤之路,铜鞮之宫,阁写陵霄,楼布丽谯。
横走马而为观,拟牵牛而作桥。
尔乃树之榛、栗,椅、桐、梓、漆;
三色(《艺文类聚》作「巴」。)黄甘,千户朱橘
荫井而成蹊,萍浮江而泛实,蝉鸣枝而候,范飞冠而吐蜜。
复有水底石发,山筋地骨;
书带新抽,屏风牙发。
反魂长生,灵寿女贞,金盐玉豉,尧韭舜荣。
交让之目,代谢之名;
忘忧长乐,桃杷鼓筝。
则筼筜绿箓,交战策皮。
泪沾虞后,龙还葛陂
便娟防露,檀栾夹池。
聊右书而左琴,且继踵于华阴
彼门人之门道,各家求而有心。
先铅仇于鱼鲁,乃纷定于陶阴。
识三家之云谬,知五门之可寻。
时仰禀于皇猷,讨巴、濮于裨鯈;
乃棱威于华、墨,出车槛之云修。
观月窟之入附,睹日勒之来游。
既虎牙而成号,又龙额而为候。
仰皇德之洪深,疑朱离于侏任。
见白题之蹋鼓,看鸟孙之学瑟。
献挂条之良赆,奉桃枝之怪琛。
嗤聚米于马援,哂画地于臧旻
彼蠢尔之为鲠,伊凭凌而未静。
异黄金于黑山,非绿林于青岭。
余喟然以指踪,实济宽而持猛。
负步光之文剑,惊汉阳之夕景。
麾灵琚之左转,光玳簪右参
白云生而阵合,红尘起而军暗。
于是驱骕骦,命蹶张,回翠盖之金爪,临绛宫之玉堂。
都护之戊己,模荆尸之甲裳。
作齐军之减灶,教燕师之臣墙。
观田畯复于虞泽,命车右而前驱。
犹从戎于细柳,若驱马于长
矜猿鸣之抱木,伤兔走之依株,每愀然而作色,方载驰而转轼阅放鹿而兴悯,对乱鳞而动恻,矧高宴于城隅,驻五马而踟蹰。
乃有青琴碧玉,绛树绿珠
西河王豹,东野绵驹
兰缸夕然,合璧斜天。
照流风之回雪,映出水之初莲。
非吾心之所悦,曾未始而流连。
滥叨荣于分陕,逾一纪之星躔。
子既生而冠字,嗟留滞以回邅。
罢临边之瑞节,观楚黎之卧辙。
向秋野之苍茫,对寒江之幽咽。
散归云之郁蓊,吐长风之𬲅笞。
闻羌笛之哀怨,听胡笳之凄切。
惨余袂兮泪成行,攀余辕兮不忍别。
奉信圭而入朝,驱驷马(《艺文类聚》作「驱骏驷」)而乘轺。
总司于戎旅,亦兼饰于丰貂。
登虎踞而目极,忽平原之已超。
带方逵之九轨,接驰道之三条。
彼重门之击析,冯霞起以建标。
杂丹楼以藻井,闲青山于绮缭。
耆落星之从巃,睹㸌火之迢绕。
郁如蓬莱临沧海,憬如昆仑之出绛霄。
函、夏之所觌,江、汉之所朝。
若夫天不爱道,地不爱宝,宾连紫达,华平朱草,麒麟五色,飞兔双翼,集我君圃之旁,游我帝梧之侧。
于斯时也,天子郊帝于员丘,高玉简于东汉
迈金版于西周,奏苍璧而服大裘。
乐有云翘之舞,牲非茧栗之牛;
设黄琮而礼地,望方泽乎神州。
节会咸池之琯,冕无繁露之旒。
观三农乎九谷,荐黍稷之穜稑。
甸师而清尘,诏封人而出宿。
敬青坛而致虞,动翠耜而祈谷。
时季春上巳,临祓乎沼沚。
杏花发于露寒,棘实浮于蒙汜
爰长久之御节,采日精于山趾。
天策夜而动星,钩陈朝而按轨。
予是时也,陪玉软,饰金羁,驱騄駬,《贝翟》翠罴,乘倜傥,控权奇,宝剑昭晰,彩𩊐陆离,乍俯马足,时仰月支。
见灵鸟之占巽,观司南之候离。
习执鞭而珥笔,虽日夕而忘疲。
奥重明堂地,景已乎正阳。
乃八片而四达,开上员而下方。
置阴鉴之明木,设圭瓒而盈觞。
天官冢宰,服端委而辩方。
虔植物之蕴藻,鄙将响之牛羊。
藉鸿私而置传,复惟毂而怀方。
蛟川于汇泽,洽鹄塞于浔阳。
何蠡川之浩浩,而匡岫之苍苍。
其匡岫也,盘纡崷崒,𭖷嶙郁律,峻极于天,千霄秀出,岑嵚崎𡾞,鸟兔蔽亏,蜭岈豁闻,背原面野。
坟飞流于天末,鼓雷霆于岩下。
耸高馆于去中,联丛祠于星社。
雕甍绮阁,吁可畏其欲落;
云雾杳冥,萦万岭而俱青。
照曜山庄,岧峣石梁
雁门馀帐,隆安故床。
镜临江而分影,炉衔花而共香。
若乃羽族徘徊,察风应雷,鸳鸯感梦,干鹊知来。
露华挟雌而啸侣,衔环带垄而含猜。
孔接影而飖扬,𪆼交颈而陪鳃。
尔其彭蠡际天,用长百川;
沸渭渝溢,潋淡连延。
大则浩汗滉漾,细则浇灌潺湲。
遇祈飙之弗爽,彼所报之无帢夬。
且搏摇以九万,乍高风而三千。
其中则有跎灂嘉鱼,燕羽龙须,戴星含石,蒲身雉躯,乍浮圆镜,时泛明珠。
报荡子之长信,送仙人之短书。
耻观鱼而为乐,解舒雁于高缴。
必冀孔愉之龟,当如哙参之鹤。
忾冲冠而发愤,嗟吾人之施薄。
观进退于我生,每笃靖而居贞。
羞为金谷之富,不矫石闾之清。
每鞠躬而遵节,藉王道之既平。
贵静者人所便,予得之于自然。
非三百之不足,惜五十于丰年。
笑纻斜之行潦,喜甘雨于石田。
新梅于倡粉,拂轻絮于房绵。
抽而晓落,灯花开而夜然。
从风而金散,带水而珠员。
已寤歌于折柳,复行吟而采莲。
课七分与六日,推两地与参天。
夕章程而钩股,亦剡注而参连。
幼坟藉以自娱,迄方今而不渝。
云气、芝英之简,悬针、倒薤之书,缄乎蒸之帙,饰乎酸枣之珠。
拟河献之留真,希淳儒之席珍
下士,联重义而自欣(《艺文类聚》作「希淳于之席珍,临秋水之至乐,登春台而自欣」。)
凿户牖而长望,混木雁而兼陈。
嗟今来而古往,方(《艺文类聚》作「联」)绝笔于获麟(《文苑英华》一百二十六;又见《艺文类聚》二十六,有删节。)
言志赋 南梁 · 萧绎
 出处:全梁文卷十五
天文既表,人文可观。
知负扆之未易,信握镜之云难。
差立极而补天,验璧合而珠连。
有庖羲之八索,称朱襄之五弦。
夏王之铸鼎,重农皇之播田。
虽车轨之未同,亶弥愧于栋隆。
戮封豕于海内,斩长狄于区中。
怀宿昔之玙璠,并来游于菟园。
悲元瑜之已逝,叹灵光之独存。
想延宾于北阁,因置酒于南轩
闻莺鸣而怀友,听长笛其何言。
夙有尚于清静,叨再入于鄢、郢。
东窥文命之穴,南望鸿崖之井。
遂抚运而登庸,谬垂旒而卷领。
虽有愧于前英,每求衣于未明。
召司烜而照夜,观执圭而满庭。
诚虽休以勿休,实旨酒之忘忧。
绝何杨之妙舞,废绵驹之善讴。
彼知止与知足,复何营而何欲。
柱何用于黄金,案宁劳于青玉
尔乃高步北园,用荡嚣烦。
偃蹇而临栋,石穹隆而架门。
对灌木之修耸,观激水之飞奔。
涧不风而自响,天无云而昼昏。
闻宾鸿之夜飞,想过沛而沾衣。
况登楼而作赋,望怀海而思归(《艺文类聚》二十六)
善歌如贯珠(以声气圆直有如贯珠为韵) 唐 · 赵蕃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二
歌有能者。珠有至精。
既审音于条畅。因取象于圆明。
由是同其妙。得于声。
上下皆宜。固累累之相合。
短长中度。方一一而浑成。
徵彼深旨。明乎所谓。
本潜究于精微。终契言于髣髴。
故永言者以有勇而可保。效珍者取无类而为贵。
将察之于众音。信端如于一气。
始乃辨真伪。审虚圆。
顾周流而复举。若的皪以成妍。
度曲未终。或交通而无眹。
成文不乱。喜繁会于自然。
窅窅弥章。规规可则。
侔碧玉而增美。写朱绳而逾直。
方自理以心。故必臻其极。
清音乍绝。宁罔象而斯求。
雅韵载飏。信希夷而自得。
则知歌之至计于不朽。珠之状符于妙有。
所以因彼洪纤。形于善否。
视之不见。识遗音之疾徐。
象在其中。分阴魄于先后。
是故事之精者。有以方诸。
导延促而丽矣。引舒缓而直如。
听其真疑自一觚之始。举其可方知三代之馀。
然则淡以成规。端然如贯。
时发响于杳默。每韬光于璀璨。
求乎寂寞。岂殊无胫而臻。
散彼冥蒙。匪同溢目之玩。
美其连绵中矩。终始相符。
畅于心。信精粗而自异。
端其本。惟大小以无逾。
足以徵词于师乙。擅美于绵驹
傥倾心而一听。殊有类于编珠。
善歌如贯珠(以声气圆直有如贯珠为韵) 后梁 · 刘骘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四十二
妙为曲者畅于情。乐为心者和于声。
微至仪之难象。因贯珠而强名。
岂不以符雅正。契虚盈。
聆纂纂之音。无遗曲折。
体累累之状。取象圆明。
方其咀宫商。激志气。
虽直己而成善。亦导和而为贵。
当发德咏功之际。侔照乘之联辉。
在一唱三叹之时。若呈祥而聚纬。
其声既全。其质弥元。
发皓齿而潜融熠熠。随雅调而暗转连连。
赤水兮虚莹。异沧海兮孤圆。
动白雪之声。初疑剖蚌。
度元云之曲。终类投泉。
是知善臻其极。喜可以饰。
不烦不体。乃端乃直。
赴于节。意的烁以交光。
盛于文。想莹煌而化(一作比)色。
懿夫歌以心而虚受。珠以元而可久。
表于直而不表于邪。贯于心而不贯于手。
其奏也乃生于自然。其阕也复归于无有。
掩抑虚徐。温如皦如。
诚激扬而导志。谅璀璨而澄虚。
所以表和平。所以类辉焕。
阳春为罔象之得。绿水乃骊龙之玩。
知音者诚审其无象无形。而不知音者徒谓其有条有贯。
且道以物而相符。事有类而形殊。
择其善者。腾光于瞬息。
去不善者。匿曜于斯须。
吾将激流徵。习绵驹
精于曲。喻于珠。
庶赏善而不昧。比至宝以无渝。
歌赋 北宋 · 吴淑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五、《事类赋》卷一一
若夫瑶池《白云》,楚国《阳春》。
林类优游于拾穗,宣父伤嗟于获麟
闻越妇之采葛,听买臣负薪
怜被杖之曾子,美投壶之祭遵
石崇之哂郭讷孟嘉之答桓温
斯皆善于继声,妙能入神者也。
又闻匏竹在下,人声是贵,故手之舞而足之蹈,上如抗而下如坠。
是以民击壤,汉宫连臂,听峡里之鸣猿,闻陇头之流水。
薰风既调于虞舜,《麦秀》更伤于箕子
雍门韩娥之妙,薛谭秦青之异。
卿云、天马之辞,宝鼎、灵芝之瑞。
梁尘为之而自飞,行云为之而忽止。
尔其冯谖弹铗,宁生饭牛,横汾壮丽,过沛迟留。
悠扬六引,缠绵九秋
曳履尝闻于参也,鼓盆复见于庄周
至于石城莫愁,北园琐女,吐角含商,《阳阿》、《激楚》。
鼓棹泛沧浪之水,倚瑟望邯郸之路。
咏之元首,陈其九序。
役人既唱于管仲,决河曾伤于汉武
弹剑每想于子由,盖世复悲于项羽
则有传于《子夜》,听彼绵驹
曼声宛转,清响纡馀。
止如槁木,端如贯珠。
夏后三嫔之献,太康五子之须。
仲尼陈、蔡之厄,文王羑里之拘。
荆轲之渡易水,细君之入穹庐。
师乙见传而尽妙,延年特善而难逾。
悬瓠竹堂,赏咏言之清丽;
北林明月,含清韵之虚徐。
别有葛天《八阕》,梁鸿《五噫》,夫子反之,接舆已而。
鄂君绣被,采南山紫芝
梦两楹兮曳杖,隐首阳采薇
观搏髀、抚弦之怨,惊绕梁、动叶之奇。
嘉有辞之津女,伟守节之陶妻。
齐庄拊楹而及祸,原壤登木而见讥。
故曰:「诗言志,歌永言」,其义在斯。
甫里先生碑铭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吴都文粹续集》卷一四、正德《姑苏志》卷二七、洪武《苏州府志》卷四八、道光《苏州府志》卷一三六
君子之无所失道,与世而污隆;
圣人之不滞于物,因时而迁徙。
达则奋庸而兼济,否则怀默独善
许由,昔贤标一揆之论;
禹、稷、颜子,先民有同道之说。
继世而作,易地则然。
自风流之聿颓,固先灵之不属。
中古以降,作者实繁;
旧史所存,孤风可见。
咸能自洁身累,脱去世纷,耕岩石以相高,蹈山林而不返。
语其玉立之节,姑得而云;
体彼道胜之韵,盖亦有几。
若乃揖纷乱而高谢,标耿介而长往,渔钓一壑,寄傲无何之乡;
鼓吹六经,图芳不朽之事。
非夫高雅淑灵,粹温简正,畴可以议夫是矣。
先生陆氏,讳龟蒙字鲁望笠泽之幽居者也。
吐崇岳之符,倬生民之俊,温其如玉而不加雕琢,乎似道而无所澄挠,神茂初学,声冠当世。
属土行标季,天宇驿骚,俎豆委而不收,干戈寻而未已。
先生叹深凤鸟,志剧鸿冥,著书函谷之关,鼓枻沧浪之水,弃去骄君之饵,谢绝畏友之方。
于是上会稽临安访仙室,归长洲茂苑之下,乐松江甫里之胜。
乃叹曰:「时无明主,安能宗予!
施于有政,是亦为政」。
退而赋《考槃》之诗,且有终焉之计。
薙草开径,为临江之居;
剪地作堂,傲在邹之宅。
南挹弁峰之色,西带重湖之光。
孤云无心,白鸟可狎;
道素自处,物累不婴。
好事之流,或载酒而相访;
雅游之子,时款关而请见。
户外之屦常满,席间之丈屡启。
稻田一廛,岁供薪水之费;
鱼陂数顷,日充庖脍之事。
至若金枢之月静夜,赤城之霞启旦,花濑不远,蘋风甚快,先生则必饰軥牛之乘,戒白鹄之舫,招来僧社之旧,申命朋簪之盍,泛览节物,从容谈燕。
笔床研格,静置于左右;
琴歌酒赋,相继以昼夜。
击铜钵而赋诗,指石鼎联句
青溪之曲,亦复何穷;
白雪之唱,其和益寡。
飘然声利之表,自适仁智之乐。
真所谓风尘之外物,天地之逸民者也。
加以癖好聚书,本皆有副。
得以传写,则乌阑不计其费;
躬加校正,则鸡距未尝去手。
亡一簪而不戚,似百城而有喜。
张华海内之秘,班超禁中之副,无以过也。
由是富拥多闻,优入圣域,䌷六经之妙论,泛九家之清流。
摘发异闻,多黄香之不见;
沈研精义,皆郭璞之未详。
此又稽古之宗师,博物之渊薮也。
若夫言不诡圣,志在拂世,英辞辟杨朱之尘,高论攻墨翟之守。
润色唐虞之际,焕乎有章;
潜心大业之中,卓然不类。
斯又三代之遗英,万世之先觉也。
自顷元和而下,风什陵丧,淫哇之响甚喧,大雅之作几坠。
先生收五际之长波,驾四始之高蹈,综制万变,入道奥而惟深;
刻雕众形,等天机之不宰。
微言之绪既坠,正始之音复闻。
皮公日休,以高文大笔,为世元儒。
先生幅巾过从,一面如旧。
相与文酒之间,坐忘形骸之外。
凡所赓唱,溢于几箧,莫不研几深以绎志,叨虚寂以成韵。
天才艳发,缛体交变。
袅蹄之性,百炼而不耗;
大韵之音,九变而弥雅。
居然嗣响,蔚于中兴,其命世杰出之雄乎!
子山构闵,辞多主于悲哀;
韩非遭乱,书颇露于孤愤
屈平怨刺,托方物以寄怀;
虞卿穷愁,慨诗书而见志。
何自待之未厚,将不遇之所兴。
窃况渊云,曾未髣髴。
密而不雨,嗟乎西郊之云;
瑞非其时,异哉东鲁之兽。
至于青编纪素尚之节,镂板昭炳蔚之文,虽与日月争光、金石共尽可也。
宿仰企风徽,积有年籥。
经涂所出,旧址存焉。
岿然灵光,鞠为茂草。
憝交照之不接,悼园秀之无闻。
亦犹历高唐者,想绵驹之讴;
夷门者,感侯生之事。
导扬盛德,其庶几乎!
铭曰:
仰以观文,少微之位。
含德葆光,沦精毓粹。
猗欤先生,钟厥灵气。
郁哉懿文,倬然上智。
五代寻戈,三灵塞雾。
鹤在卫轩,豺盈汉路。
衰凤成歌,冥鸿曷慕。
长洲苑下,松陵水边。
内乐名教,中有圣贤。
拥书万卷,掞藻千篇。
江山岂助,造化无权。
名理之言,有补于世;
清高之风,未坠于地。
壤树俄空,垄书不至。
清晖眇邈,幽灵潜翳。
鞠草实繁,柅车增欷。
讲树已凋,琴台久坠。
茫茫太素,英魂兮何归;
杳杳终古,香名兮独飞。
高邮县芭蕉轩记 北宋 · 华镇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五七、《云溪居士集》卷二八、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卷三三、嘉庆《高邮州志》卷一一
昔有东南野叟,旅寓于大江之阳,长淮之阴。
居室户南北方数步,治平如砥,一物不载,惟植芭蕉
柔芳丛生,清阴密合。
或朝阳未升,夕照俄景,啜菽既饫,尘纷不起,时则策杖曳履,逍遥乎其下。
伊洛豪士过而见之,踵门而告野叟曰:「噫嘻乎,叟之为人,何鄙陋褊迫之甚耶?
且人生而耳好和声,目悦美色,口甘珍味,体便安佚,天之性也。
今叟既不构沉水之材,列山藻之饰,涂丹于楹,粉于壁,以为广居,便其四支;
又不能水穷海物,陆搜山珍,前列方丈,庖遗万金,以为饮食,养其气体;
嶰谷昭华,云和绿绮,绵驹韩娥,回波激楚,不在左右,娱乐其耳。
今有隙地数步,何不取百金于洛浦,迁馀容于溱洧,培以膏壤,甃以翠珉,缭以丹楹,覆以绀纶。
青阳欲暮,煦日迟迟,柳绵尽而绿阴重,黄鸟啭而巧言微。
于是时也,奇萼间出,异色杂呈,粲若锦绣,焕若明星,辉映户牖,凌厉云月,岂不悦目而明视乎?
何独植此野卉,嘈杂翳荟,费天地长养之气,虚雨露沾濡之泽」?
叟乃挹豪士而应之曰:「子独不闻夫镂簋朱纮乎?
施于天子以为美,管氏服之,君子不取,非其称也。
仆非伐冰,无垂紫之位,禄不过代耕,居不过环堵。
若乃强亡以为有,耻约而慕泰,竭一朝之养以资奢丽之玩,何异乎抱瓮灌畦,假修太古,穿穴浑混,强生聪明,无乃取笑于达观之士乎?
子特见夫芭蕉蕃生人间,所至皆有,无美色以回少年之目,无甘实以悦俗人之口,故心轻而目不视焉,殆未闻其善欤?
请试道之。
夫秋露初冷,霜华未零,百物犹长,先收其英,则有似乎《大雅》所云明哲见几而辨早也。
层冰结海,密雪封屋,庶草朽惫,其心不死,则有似乎常德之君子,困而不失其所亨也。
岭梅才芳,江柳未黄,灵苗绪抽,先物而出,则有似乎机神圆迈,复德不远,而居比在先者也。
雷霆鼓物,他无可睹,一遇震惊,此独顿茂,则有似乎好善之士,从善如流,而渐摩易入也。
理疏而柔,若不能立,而修干特起,高出墙屋;
叶广而薄,宜易以敝,而夏日流金,扶疏自若。
花凝甘露,味超楚醴,体溢芳津,稠于兰膏,可以铄痈疣之衅,益如云之鬒。
淮夷象齿,腻滋而色渍,隋侯夜光,尘凝而彩晦,得其津而泽,则洁素晶荧,若蚌胎新剖,象龈初脱。
齐纨鲁缟,吴越之绫,肤受而不洁,焚其苗而涤之,则色迈春云,光乱秋月,犹始离于杼轴。
芭蕉之为物,非特本支昂昂,出乎其类;
而且有善可述,材适于用。
又况蕃枝旁午,绿影重叠,秋阳昼时,如翠帟高张,不漏可畏之色;
凯风飒至,则动摇上下,若青鸾闻《韶》,曳尾而鼓舞。
自春徂秋,数月之间,仆有其得而自适焉。
至乎岁律将改,墐户而室处,此则退藏于厚地,不蔽我爱日,负暄无碍。
计其所长,与子之春花,远无十日之观,近无一介之用,其可同日而语乎?
子其默矣,无汩吾听」。
豪士闻之,舌阁于齿而不得下,涎流于颐而不得收,赭然色丧,惕然气夺,逡巡而退。
余小斋之前,先植芭蕉数本,得斯言而说之,因目其斋为「芭蕉轩」,记其言于壁云。
次韵章季常见予所赋彦恢家七马四石二诗 北宋末 · 周紫芝
 押尤韵
灞陵老将身未侯,连城价重谁当酬。
龙眠三岁亦何有,满载缃囊归汗牛。
苍珉照眼裂趸尾,尺素抹电飞骅骝。
春风吹晴作妍暖,棋窗剥啄惊纹楸。
慇勤唤客出奇玩,一笑终日君家留。
此郎胸中有奇策,未能竟借前箸筹
波澜收敛入诗律,报章还得明珠投。
九重真龙想天骥,入木八法馀银钩。
只今尤物不到手,空花老日生双眸。
章侯叹息恨未见,但听寒雀空嘲啁。
平生欸乃不成曲,无声可和绵驹讴。
赵逢原诗序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六九
古者艺必有师,师必有传人。
师之所在,其传必广。
王豹处于淇而河西善讴,绵驹处于高唐而齐右善歌,其来尚矣。
惟学亦然。
屈原楚人也,故骚盛于楚;
浮丘伯辕固齐人,申公鲁人也,故《诗》学盛于齐、鲁
卿、云蜀人也,故词赋盛于蜀。
上饶郡为过江文献所聚,南涧、方斋之文、稼轩之词皆名世,至章泉涧泉又各以其诗号为大家数。
然世之所以共尊翊二公,帖然无异论者,岂直以其诗哉!
其人皆唾涕荣利,老死闲退,槁而不可荣,贫而不可贿,有陶长官刘遗民之风,虽无诗亦传,况其诗自妙绝一世乎?
赵君逢原示余《江村摘藁》,古体深得韦、柳遗意,律体不犯姚、贾一字,扫世间浮浅之习,为事外清远之言。
呜呼!
韩、赵远矣,君稍后出,而研寻所得,造诣所及,乃与向来尝承謦欬、经指授者无异,可谓二师之传人矣。
南塘赵公章泉梅诗云:「是翁之折角巾,无渠不谓高人。
可怜世上痴儿女,满口梅花欲效颦」。
南塘既以此评章泉之作,余请以此序逢原之诗,可乎?
逢原名崇榞,富春秋,擢儒科,通朝籍,盖进而未止者(《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七。)
于:原无,据清抄本补。
钱融堂先生赴聘叙 宋 · 吕人龙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六○、《蜀阜存稿》附录
盖闻荆山之宝,价必满于连城
渥洼之乘,歌必登于清庙。
天之于物也,负之以殊姿,挺之以逸气。
怀瑰抱玮、绝去俦伍者,犹将屈必伸,幽必显,间关诘诎,媒进其路,以希达其超迈不群之姿,而况于人乎?
是故莘野未起,聘自汤来;
岩筑方勤,梦从帝赉。
天固不容以其庙堂之器,委之沟壑而已也。
融堂先生少负奇才,长通百家,溢而为文章,融而为议论,金声玉振,云拥峰生。
年逾四十,崎岖不售。
乃一日端居内省,洞然八达,遂悔其少作,尽焚其旧所为文,独与古圣贤远相酬酢于千载之上。
天之未丧斯文,意于是发之乎!
先是,慈湖先生尝荐于朝,先帝嘉纳之,未及录用,而遗弃臣民。
丞相萧国乔公又荐诸朝,上方以文治天下,且闻其名,亟奏亟可。
恳辞不允,行有日矣。
呜呼,是何异于荆璞入秦而连城价重,渥洼至汉而清庙登歌哉!
大凡地无幽远,得人为贵。
濂溪周子名,伊洛以程氏显。
我淳而今而后,得不以先生大振厥声乎?
昔者王豹处于淇而河西善讴,绵驹处于高唐而齐右善歌,况我先生馀波沾润,得不家兴行而人向方乎?
同志有会,所以舒心,期合众欢,人之情也。
凡我同志,盍相与举卮,为先生寿乎?
噫,先生升矣,望先生之仁、学先生道者,寿先生之外,又举杯相属曰:雍伯之圃,多新种之玉;
王良之宅,皆骐骥之乘,并以自贺可乎?
先生闻之,亦胡卢而笑也。
嘉熙戊戌八月之吉
门生澄清吕人龙百拜序。
听琴 元初 · 耶律铸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恰弄歌珠引玉清,梁间早已暗尘惊。
风流回结行云住,激水延缘漱雾生。
只道绵驹殊茹噎,岂知王豹竟吞声。
若为更得形容尽,曲折浮沈怨慕情。
吕克明 元末明初 · 谢应芳
 出处:龟巢稿卷十六
马鞍之山玉嶙峋,气所钟者德润身。
古人已矣不可遇,今人多蹑青云去。
中有一人冰雪姿,青云垂翅归故枝。
老夫识面三四载,但见才华发光彩。
去年访旧山水乡,乃闻孝行非寻常。
兢兢持身亲所喜,为亲不惜残肢体。
亲存尽欢丧尽哀,哀号泪湿三年缞。
嗟哉天质美如彼,移家恨不居同里
归来细与吾儿说,检身自谓谁优劣。
绵驹处齐齐善歌,东瞻玉峰奈远何。
高唐 元末明初 · 孙蕡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瘦马嘶春北郭门,郡城茅屋似山村。
荒坟肸子雄风在,野曲绵驹旧谱存。
霏雾出林销杀气,行云驻彩阁朝昏。
千年往事今尘土,寥落幽花酒一尊。
漯河 明 · 王子鲁
 押先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吾闻东郡古漯源,千年故迹成桑田
白云飞来芦捲雪,黄叶乱下鸣残蝉。
清风飒飒林筛响,雁行远送来天边。
几番登眺发长恨,绵驹旧曲无人传。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东昌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