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宿沙瞿子善煮盐,使煮滔沙(《御览》作溃沙,虽十宿沙,不能得也。《北堂书钞》一百四十六,《御览》八百六十五) 其二 战国齐国 · 鲁仲连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八
共伯名和,好行仁义,诸侯贤之。
周厉王无道,国人作难,王奔于彘,诸侯奉和以行天子事,号曰共和元年
十四年,厉王死于彘,共伯使诸侯奉王子靖为宣王,而共伯复归国于卫,得意共山之首(《史记。周本纪正义》,《庄子。让王释文》,《太平寰宇记》五十六,《鲁史发挥》二。案《正义》首云:「卫州共城县,本周共伯之国也。」是张守节语,混入《鲁连》,今删)
绎山刻石 秦 · 李斯
 出处:全秦文
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
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
戎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
廿有六年,上荐高庙,孝道显明。
既献泰成,乃降专惠,亲巡远方。
登于绎山,群臣从者,咸思攸长。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
功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
世无万数,陁及五帝,莫能禁止。
乃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复起。
𤉣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
群臣诵略,刻此乐石,以箸经纪。
皇帝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为也,今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
其于久远也,如后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
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夫臣德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
臣昧死请。
制曰:「可」!
按:徐铉重摹《绎山碑》拓本。案秦刻石三句为韵,唯《琅邪台》二句为韵,皆李斯之辞。张守节言《会稽碑》文及书皆李斯狱中上书言:「更刻画,平斗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其显据也。此文《史记》不载。
朴庵 明 · 朱衣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上
山峰缥缈楼台出,翼野凭凌象纬赊①。
但见白云穿石洞②,不闻黄鹤下金沙③。
天空形胜蟠双郭④,市远烟光动万家⑤。
即使平成非禹绩⑥,至今江汉走龙蛇⑦。
【校注】 (1)翼野:翼,二十八宿之一,南方朱雀七宿中的第六宿。古以天上星宿的位置,划分地面相应的区域,叫“分野”。翼野,翼、轸二星之间,当楚地分野。《史记·天官书》:“为羽翮,主远客。”张守节正义:“二十二星,轸四星,长沙一星,辖二星,各轸七星皆为鹑尾,于辰在巳,楚之分野。”凭凌:侵凌。谓鹤楼之商,直逼九霄。李白大鹏赋》:“燀赫乎宇宙,凭陵乎昆仑。”象纬:谓日、月及金、木、水、火、土五星。泛指日月星辰。杜甫《游龙门奉先寺》:“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 (2)但:只。 (3)金沙:言沙之美。旧武昌城南有金沙洲。 (4)天空:天际空阔。贯休《送僧归天台寺》:“天空闻圣磬,瀑细落花中。”蟠:盘伏。双郭:指武昌府城及东北古夏口城城郭。 (5)烟光:谓人烟。 (6)即使:犹倘若,假使。《三国志·陈思王植传》注引《魏略》:“丁掾(晏),好士也,即使其两目盲,尚当与女,何况但眇!”平成:即地平天成,谓水土得治,五行得调。《书·大禹谟》:“地平天成。”孔传:“水土治曰平,五行叙曰成。因陈九功而叹美之。”孔颖达疏:“《释诂》云:‘平,成也。’ 是平成义同。”禹绩:《诗·大雅·文王有声》:“丰水东注,维之绩。” 谓大禹治水的功绩。按,黄鹤山对岸,旧汉阳府汉阳县治东北大别山东禹功矶,矶上有禹王庙元世祖时立。故诗言“禹绩”。 (7)至今句:意谓江汉之水,如未治理,则至今仍漫流无际,不可收拾。孟郊《初于洛中选》:“碧水走龙蛇,蜿蜒绕庭除。” 前六句叙眼前景物,末二句一笔宕开,追怀先贤,颂扬大禹治水、开启洪荒的伟绩。
上史记正义序 唐 · 张守节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九十七
史记者。
太史公司马迁作。
龙门
耕牧河山之阳。
南游江淮
讲学齐鲁之郡。
绍太史
继春秋。
括文鲁史而包左氏国语。
采世本战国策而摭楚汉春秋。
贯䌷经传。
旁搜史子。
上起轩辕
下暨天汉。
作十二本纪。
帝王兴废悉详。
三十世家。
君国存亡毕著。
八书。
赞阴阳礼乐。
十表。
定代系年封。
七十列传。
忠臣孝子之诚备矣。
笔削冠于史籍。
题目足以经邦。
裴骃服其善序事理。
辩而不华。
质而不俚。
其文直。
其事核。
不虚美。
不隐恶。
故谓之实录
刘向扬雄
皆称良史之才。
况坟典湮灭。
简册阙遗。
比之春秋。
言辞古质。
方之两汉
文省理幽。
守节涉学三十馀年。
六籍九流。
地理苍雅。
锐心观采。
评史汉。
诠众训。
释而作正义。
郡国城邑。
委曲申明。
古典幽微。
窃探其美。
索理允惬。
次旧书之旨。
兼音解注。
引致旁通。
凡成三十卷。
名曰史记正义。
发挥膏肓之辞。
思济沧溟之海。
未敢侔诸秘府
冀训诂而齐流庶。
贻厥子孙。
世畴兹史。
于时岁次丙子开元二十四年八月
杀青斯竟。
张守节致仕诏 盛唐 · 肃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四十三
卿父子相从。大膺儒术。
既精且博。其道可师。
出入禁庭。勤劳侍读
岁月滋久。宏益颇多。
今以暮年。俾令致仕。
仍加子职。用资孝养。
赐紫金鱼袋。绢三百匹。
巫咸故宅 明 · 王宾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旧说巫咸已上天,楚人歌里亦千年。
相传住处今何在?一座青山县郭边。
注:巫咸商初太戊帝(前一六三八―前一五六三)时贤相,志载为常熟人《越绝书》:“虞山者,巫咸所出也。”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巫咸,殷贤臣也……。巫咸及子贤冢皆在苏州常熟海隅山上。”  青山:指虞山
论遽改差拨左护军 宋 · 郑刚中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九五、《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一九
臣窃闻张守江西盗贼未平,兵力单寡,乞行增戍,朝廷降指挥,差左护军千人、马三百疋听张守节制。
皆谓李寀既宣谕德意于前,张守又增强兵力于后,江西之盗无矣。
无何,左护军之人更不差拨,却于殿前司后军差二千人、马一百疋权听张守节制,所有李贵、申世景兵却替归行在扈卫,此未能晓也。
李贵之兵,臣实未知其详;
申世景之兵,人多称其忠勇有谋虑。
其在江西久不能弭盗者,则盗多兵少,力所不能制也。
又从来节制不一,郡守不能皆良,因循玩习,养成盗势,亦专非李贵、申世景之过。
筠州黄十五等负险不服,李寀督申世景等围捕正急,若遽闻更戍之命,则众必解体而无功。
今新差人与彼处人情窟穴,卒未相谙,恐贼未平而先有扰人之患,此臣所以重惜之也。
又今所差二千人权听张守节制,它日盗平之后,必复归于殿司,则是二千人暂出,三千人即来,通五千人,殿司皆得以有之也。
今日兵势,正当拔置偏裨,多作头项,使各自奋立。
聚而增大之则易,析而运动之则难,此臣所以又重惜之也。
陛下已降睿旨差拨左护军人矣,不知何为而遽改?
若出于朝廷议论,犹之可也;
若有请而从之,则更望陛下将今来所陈事理曲赐裁断,允当。
淳化二年太宗皇帝尝谓近臣曰:「前代武臣,难为防制,苟欲分移,必先与之商议,今日且无此事」。
吕蒙正曰:「上之制下,如臂使指,乃为合宜」。
夫差拨二三千人,事非甚大,但人主之命令一行,不可为人所改易,此臣所以又重惜之也,陛下听言从善,舜禹不能过,微臣之愚,必蒙幸赦。
晏子乾隆辛卯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九十五
祝阿行馆按程留,晏子边往事搜。
祇有空言匹管相,并无实政赞齐侯。
一匡殊誉宣尼鲁,为䭭偏轻孟氏邹。
合传龙门兼论仲,大违孔子意尊周。
注:晏婴政迹远不如管仲司马迁为之作合传盖羡之救石父而已陷罪无人救也向题晏子曾论之兹不复论独管仲相桓公不勉之至王乃称霸以此孔子小之而张守节正义亦以是为言审如是则是孔子愿齐桓之称王将置周王于何地岂作春秋尊周大一统之义乎管仲器小朱注最得其正然未斥司马迁之非故并及之
两汉博闻乾隆甲午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二十二
迁创班承范继哉,纂言功足补秦灰。
博闻特举两书要,颇缪还兼百卷该(史记一百三十卷举成数也)
撰者或讹(侃)黄鲁曾后考晁公武读书志以两汉博闻为杨侃撰其书采前汉书中隽语为标目先载本文而备列诸家注释于下不加议论亦类书之体明嘉靖间长洲黄鲁曾购得其本刻而传之今版久佚原本因有黄鲁曾序该抚遂称为黄鲁曾撰误也),注之却让马司马贞和裴(骃骃史记注以裴集解司马贞索隐为主而张守节正义尤详今三注并行其馀若徐广傅瓒诸家之说附见者不可偻数而前汉书注惟载颜师古后汉书注惟列章怀太子贤其诸家注释虽亦附录不能如史记之三注并行也)
因披遗籍知来雨周厚堉家藏书处名来雨褛是时盼泽甚殷见楼名亦为心动故落句及之),正值望霖雨庶来。
遣兴十首 其九 812年 中唐 · 元稹
 押月韵
团团规内星(规:圆形。古人认为所有日月星辰都在一个圆形之球面上运行,这个圆形球面就是人头顶上的天空。),未必明如月。
托迹近北辰(“托迹”二句:由于地球自转轴指向北极星,故北半球之人无论何时都能看到北极星及周围之星。),周天无沦没。
老人在南极(老人:指老人星南部天空一颗光度较亮之二等星,古人以为象徵长寿。《史记·天官书》:“狼比地有大星,曰南极老人。老人见,治安;不见,兵起。”张守节正义:“老人一星,在弧南,一曰南极,为人主占寿命延长之应。”),地远光不发。
见则寿圣明,愿照高高阙(阙:城门两侧之高台,此处借指帝王所居之宫廷。)
黄鹤楼二首 其二 明 · 陈雍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黄鹤楼志·艺文·诗歌·明代、黄鹤楼集卷上
仙驭飞来一鹤黄,至今遗事重兹方⑦。
头铁笛千秋月,江上云帆几夕阳。
鄂渚清风醒客梦,汉川流水送年光⑧。
明朝又是东西别,莫惜当年劝酒觞。
【校注】 (1)惬:快心,满意。子长:司马迁之字。曾南游江淮,浮沅湘,北涉汶泗,又奉使西至巴蜀以南邛、笮、昆明等地,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成《史记》。未惬:未及,未称。 (2)西楚:《史记·货殖列传》:“夫自淮北沛汝南南郡,此西楚也。”张守节正义:“言从沛郡西至荆州,并西楚也。” (3)天上下:天倒影于湖泽之中。 (4)崔:指崔颢。 (5)陶:指晋陶渊明。《晋书·陶渊明传》:“性嗜酒,……造饮必尽,期在必醉。” (6)底须:何须。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一:“底,犹何也;甚也。” (7)兹方:此方。 (8)汉川:即汉江。 此乃二首送别诗。登楼饯别,往事今愁,纷至沓来,诗曰无须伤往,共忘客愁,一醉方休,劝慰友人,也以自慰。诗中反映了作者东西飘泊的宦游生涯,当为早期之作。二十年后,作者又写了《寄题鹤楼》一诗,与秦金等人唱和(见《黄鹤楼集补》),时为正德九年以后。则此二首当作于弘治中
黄鹤楼二首 其二 明 · 刘绩
 出处:黄鹤楼集卷上
黄鹄矶江夏口黄鹄楼因山得名⑧。
半空不起尘埃障,千里光闻风雨声。
老树毗留知过客⑨,白龙幻化集廛氓⑩。
古今共宝崔郎句⑾,独信纷纷驾鹤真⑿。
【校注】 (1)际:至,接近。《汉书·严助传》:“称三代至盛,际天接地,人迹所及,咸尽宾服。” (2)刚风:高处的风,劲风。《抱朴子》:“去地四千里,风力猛壮,有刚风世界。”苏轼《紫团参寄王定国》:“刚风披草木,真气入苕颖。”也作“罡风”。朱熹《理气》:“问天有形质否,曰,只是个旋风,下软上坚,道家谓之刚风,即罡风。” (3)地气:《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天气下降,地气上腾。”跻:升。 (4)畛陌:田间的道路。《诗·周颂·载芟》:“千耦其耘,徂隰阻畛。”疏:“畛,谓地畔之径路也。”《史记·商君列传》:“为田开阡陌封疆。”张守节正义:“南北曰阡,东西曰陌。” (5)盱望:张目而望。盱通“吁”。柳永八声甘州》:“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6)冯夷:河神名。《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陆德明释文:“河伯,姓冯名夷一名冰夷一名冯迟。” (7)孤臣:失势无援之臣。柳宗元《入黄溪闻猿》:“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 (8)鹄:同“鹤”。 (9)老树句:典出《佛本行经》“佛于舍婆城,于其中间有一大树,名尸奢波,其树阴下多有一切诸婆罗门止息其下。诸婆罗门遥见阿难来,欲到边,各相告言:‘汝辈当知,此是沙门瞿昙弟子,于诸聪明多闻之中最第一者。’作是语已,阿难便至。白言:‘仁者今请观此树合有几叶?’尔时阿难观其树已,而报彼言,东枝合有若干百叶,若干千叶。如是南枝、西枝、北枝,皆言合有若干百叶,若干千叶,遂即舍去。尔时彼诸婆罗门辈,阿难去后,取百数叶隐藏一边。阿难回已,诸婆罗门于是复问。……尔时阿难仰观树已,即知婆罗门等所摘藏叶若干百数,彼即报彼婆罗门言:……作是语已,即便过去。”过客即指此。老树当指黄鹤楼前老枣树。毗留,即剥落,毗与“剥”通。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毗,假借为剥。”剥落,指树叶剥落。《尔雅·释诂》:“毗刘,暴乐也。” 陆德明释文:“毗音剥,乐音洛。”邢炳疏:“木枝叶稀疏不均为暴乐。” (10)白龙幻化:《说苑·正谏》:“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按,明代武昌府治内旧有白龙泉。廛氓:市内居民。《荀子·王制》:“顺州里,定廛宅。”杨倞注:“廛谓市内百姓之居,宅谓邑内居也。” 《孟子·滕文公上》:“(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此句谓江汉乃鱼龙幻化之处,今已聚居为市肆。 (11)崔郎句:指崔颢黄鹤楼》诗。 (12)驾鹤真:驾鹤仙人。 首篇登高望远,抒发宦途漂泊、孤臣肠断之情;次篇叙黄鹤楼一带的变迁,流露了仙游世外之思。
黄鹤楼步韵 明 · 李麟
 出处:黄鹤楼集补
楼居仙子虚舟泊①,一去流传跨黄鹤。
餐霞骨相本身轻②,飘然羽化翔寥廓。
椽笔谁题楼上头③,白石乌丝碧纱络④。
岘首平临沉水碑⑤,长安屹向朝元阁⑥。
西山帘捲青来峰⑦,云飞缥缈襄王宫⑧。
香雾空中下神女,精灵直与星河通。
银屏月懒浑疑水⑨,锦帐春偏不受风⑩。
角声惊起梅花落,鹤背绝倒仙人翁⑾。
观察惭予殿群彦⑿,头颅不分霜华半⒀。
采真何处许参同⒁,笑倩图南双鸷翰⒂。
还从此老学无生⒃,黄鹤前身坐相见⒄。
闻说灵均亦仙蜕⒅,为问仙翁曾识面。
我欲因之一寄声,哀郢江头濯如练⒆。
终始君恩誓不移,百炼钢肠真铁汉⒇。
【校注】 (1)楼居仙子:指传说中憩于黄鹤楼的仙人。虚舟:空舟。 (2)餐霞:服食日之霞气,为古代道家修炼之术。《汉书·司马相如传》引《大人赋》:“呼吸沆瀣兮餐朝霞。”颜师古注引应劭曰:“朝霞者,日始欲出赤黄气也。”《文选·颜延之五君咏——嵇中散〉》:“中散不偶世,本自餐霞人。”李周翰注:“餐霞,仙者之流。”骨相:骨格。 (3)椽笔:大笔。 (4)乌丝:卷册上画以墨线格子,便于书写,谓之乌丝栏,亦称乌丝陆游《东窗遣兴》:“欲写乌丝还懒去,诗名老去判悠悠。”此处指白石碑碣上镌以黑字。碧纱络:石上题字以碧纱笼罩,以示尊贵。 (5)岘首:岘首山亦称岘山,在湖北襄阳市南。沉水碑:《晋书·杜预传》云:“好为后世名,常言‘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刻石为二碑,一沉万山之下,一立岘山之上,曰:‘焉知此后不为陵谷乎!’”万山在襄阳西北,沉水碑即指沉于万山潭中的石碑。 (6)朝元阁:唐代道观,在长安东北骊山,以祀老子。 (7)西山:当指江西南昌市新建区西之西山王勃滕王阁》:“珠帘暮捲西山雨。”青来峰:翠绿的山峰。语本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两山排闼送青来。” (8)云飞句:宋玉高唐》《神女》记楚襄王于云梦之台、高唐之观,与巫山神女梦遇故事,此句及下句即指此。 (9)月懒:月淡。 (10)春偏:春风不到。以上二句叙襄王宫中襄王与神女相会。 (11)绝倒:笑得前仰后合。 (12)观察句:作者自谦居于群彦之后,当为秦金僚属。观察,指秦金唐代曾改按察使观察使,故称。 (13)霜华:白发。 (14)采真句:意谓顺应自然,与自然合而为一。采真,返璞归真,不拘形迹。《庄子·天运》:“古之至人,假道于仁,托宿于义,以逍遥之虚,食于苟简之田,立于无贷之圃。逍遥,无为也;苟简,易养也;不贷,无出也。古者谓是采真之。”成玄英疏:“谓是神采真实而无假伪,逍遥任适而随化遨游也。”参同,参验合同。 (15)笑倩句:意谓欲附鸷鸟之翼而逍遥遨游。倩,同“请”。《庄子·逍遥游》:“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图南,图度南海。 (16)此老:指庄子。无生:无生命知觉。《庄子·至乐》:“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 (17)黄鹤句:《庄子·齐物论》云,庄周曾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此句亦谓,己之前身或为黄鹤,曾与仙人所乘黄鹤相见遨游。坐,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四:“坐,犹自也。” (18)灵均屈原之字。仙蜕:仙化,登仙。《史记·屈原列传》张守节正义引《续齐谐记》云:“汉建武中长沙区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回曰:‘闻君常见祭,甚善。但常年所遗,并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练榆叶塞,上以五色丝转缚之,此物蛟龙所惮。’” (19)哀:《楚辞·九章》篇名。 (20)百炼句:《文选·刘琨〈重赠卢谌〉》:“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李善注引应劭《汉书》注曰:“说者以取坚刚,百炼不耗。”以上二句指屈原忠贞不屈。 作者曾任副使,当为秦金属官,故诗中有“观察惭予殿群彦”之句。这首和诗亦作于正德九年以后。作者在诗中描绘了黄鹤仙人、巫山神女虚无缥缈的形象,宣扬老庄无生无为的思想,并将屈原也写成登仙一流人物,可见作者受道家思想影响很深。
平蛮方略元丰中 宋 · 马默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七、《宋史》卷三四四《马默传》、《东都事略》卷九二
胜负不在兵而在将。
富良宵遁,郭逵怯懦;
邕城陷没,苏缄老谬;
归仁铺覆军,陈曙先走;
昆崙关丧师,张守节不战。
侬智高破亡,因狄青之智勇;
希范之诛灭,乃杜杞方略
此足验矣。
平原乾隆辛卯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九十五
赵地虽称广幅员,平原已在极东边。
封君仍用国中事,名正于斯未信然。
按:辛未春过平原曾为平原行咏赵胜事兹考史记平原君封于东武城其地为今东昌府武城县东距平原虽不及三十里然汉书地理志平原郡止云高帝置属青州马端临文献通考于德州注云战国平原乃其所领则平原齐地而非赵邑况左传称齐之封履西至于河大河在平原之西赵之东偏虽广安得越河而兼有齐地乎复考春申君张守节义云四君封邑检皆不获惟平原有又非赵境是平原乃当日封号而非实有其邑犹廉颇之为信平乐乘之为武襄也且赵相治国事东武城特其食邑亦如田文之封薛然孟尝罢相尝至于薛若则始终未出赵都本传具在不闻有居武城事何况平原志乘于平原直指为封邑傅会失考不足为据则前诗谓之假借命篇犹可若举以属赵将以辞害意惧夫泥而滋惑也因复经平原申其义而为之辨
班马字类后序(二) 南宋 · 娄机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一五、《班马字类》附、《万卷精华楼藏书记》卷二二
唐张守节云:《史》《汉》文字,相承已久,若「悦」字作「说」,「闲」字作「閒」,「智」字作「知」,「汝」字作「女」,「早」字作「蚤」,「后」字作「后」,「既」字作「溉」,「敕」字作「饬」,「制」字作「剬」,如此之流,缘古字少,通共用之。
《史》《汉》本有此字者,乃为好本。
程邈变篆为隶,楷则有常,后代作文,随时改易。
卫宏官书数体,吕忱或字多奇,钟、王等家以能为法,致令楷文改变,非复一端,咸著秘书,传之历代。
又字体乖误日久,其黼黻之字法从黹(丁履反。),今之史有从耑。
音端。
《秦本纪》云:「赐孝公𦓞𦓗」。
邹诞生音甫弗,而邹氏之前史本已从耑矣。
如此之类,并即依行,不可更改。
若其鼋鼍从龟,辞乱从舌,觉学从与,泰恭从小,匮匠从走,巢藻从果,耕籍从禾,席下为带,美下为火,裒下为衣,极下为点,析旁著片,恶上安西,餐侧出头,离边作禹,此等类例,直是讹字。
(敕勇反。)字为钖(音阳。),以支(章移反。)代文(问分反。),将旡混无,若兹之流,便成两失。
又曰先儒音字,比方为音。
魏秘书孙炎始作反音,又未甚备。
郑康成云:「其始书之也,仓卒无字,或以音类比方,假借为之,趣于近之而已。
受之者非一邦之人,其乡同言异,字同音异,于兹遂生轻重讹谬矣」。
其论皆当并录于此。
二史之字,第识首出,馀不复载。
或已见于经子者,则疏于下,庶几观者知用字之意也。
机又书。
挽史部长尚宽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九译能通,读申韩未见书,公真健者;
百年易尽,求蓬莱不死药,今竟无之。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史尚宽(1898年农历元旦——1970.11.12),字旦生安徽桐城南乡(今枞阳县会宫镇史家湾人),性厚重而颖悟,十五岁留学日本,由京都第三高等学校而东京帝大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22年秋赴德国入柏林大学研究法律,两年转法国巴黎大学研究政治经济。1927年返国,历任中山、中央及政治大学教授、"立法委员"、"立法院法制委员会委员长"、"考试院秘书长"、"国民大会代表"、"总统府国策顾问"、"考选部部长"、"司法院大法官"、"司法行政部司法官训练所所长"等职。曾躬预民法、宪法及其他重要法典之起草及制定。公余复从事著述,曾获"教育部"颁法科学学术奖。先后出版民法专著十四种、论文数百篇,近千万言,为法学界放一异彩。惜1970年11月12日寅时因胃癌不治逝世。
成氏有诗《题旦生部长六十寿册》。
九译
1.辗转翻译(参见象胥、重译)。《史记·大宛列传》:“重九译,致殊俗。”张守节正义:“言重重九遍译语而致。”:
2.指边远地区或外国。《宋书·武帝纪》义熙十二年:“九译来庭。”:
申韩:战国时法家申不害韩非的合称。
健者:雄才大略的人。
蓬莱不死药秦始皇徐福蓬莱不死药之典。
笺:题旦生部长六十寿册:
问字沧瀛楫早东,宝书移译更旁通,试看象魏新悬法;多费裨谌草创功,冰署清风蝇自远,春官妙选马曾空;颂椒岁岁添眉寿,一笑春生镜海中。
李先生绍唐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耄齿富吟篇,教孝教忠,宜为鲲峤采风者告耳;
孑身兴矿业,其人其事,安得龙门列传以张之。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李建兴(1891——1981)字绍唐,祖籍福建安溪台湾台北县人。曾任中央银行理事台湾省政府顾问、中日文化经济协会常务监事、瑞三矿业公司董事长、瀛社社长、中国诗社联合社理事长等职。秉性诚挚,虽富而仁,义之所在,不惧水火。诗如其人,平铺直叙,毫不牵强,真诚之处,令人感动。第二届世界诗人大会在华召开,李氏被推为名誉副主任委员。有《绍唐诗存》行世。
鲲峤:指台湾
采风:是指对民情风俗的采集;特指对地方民歌民谣的搜集。
龙门:《史记·太史公自序》:“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后因以龙门司马迁的别称。
列传:汉司马迁作《史记》,有本纪、书、表、世家、列传各类。列传主要是记载历史人物的事迹,即唐张守节《正义》所说其人行迹可以序列,故称列传
笺:清代包延祺曾纪泽联:
北遂抠衣,道范亲瞻,后起英才曾勖我;
瀛西旋使节,枢垣尽瘁,名臣列传又沾公。
战国策后序绍兴三十年十一月 宋 · 姚宽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八○
右《战国策》,《隋经籍志》:三十四卷,刘向录;
高诱注,止二十卷;
京兆尹延笃论一卷。
《唐艺文志》,刘向录已阙二卷,高诱注乃增十一卷,延笃论时尚存。
今所传三十三卷。
《崇文总目》,高诱注八篇,印本存者有十篇。
武安君事在《中山》卷末,不详所谓。
延笃论今亡矣。
其未曾经曾南丰定者,舛误尤不可读。
其浙、建原小字刊行者,皆南丰所校本也。
括苍耿氏所刊,卤莽尤甚。
宣和间,得馆中孙固孙觉钱藻曾巩刘敞、苏颂、集贤院共七本,晚得晁以道本,并校之,所得十二焉。
如用「地」、「𢘑」字,皆武后字,恐唐人相承如此。
诸公校书,改用此字,殊不可解。
窦苹作《唐书》,释武后用「地」字,云「古字,字见《战国策》」,不知何所据而云然?
「坔」乃古「地」字。
又「地」字见《亢仓子》、《鹖冠子》,或有自来。
至于「𢘑」字,幽州僧行均作《切韵训诂》,以此二字云古文,岂别有所见耶?
太史公所采九十三事,内不同者五。
韩非子》十五事,《说苑》六事,《新序》九事,《吕氏春秋》一事,《韩诗外传》一事,皇甫谧《高士传》三事,《越绝书》记李园一事,甚异。
如正文遗逸引《战国策》者,司马贞引五事《(,豫让襄子之衣,衣尽血;吕不韦言周凡三十七王;白圭中山将,亡六城,还拔中山马犯谓周君;马犯梁王云「王病愈」,作「瘉」字。)广韵》七事(晋有大夫芬质,音抚文切;芊千者著书显名;安陵丑,雍门周中山大夫蓝诸;晋有亥唐;赵有大夫肁贾,音肇,训开也;齐威王时左执法公旗番。),《玉篇》一事(骥仰而喷,鼓鼻也。),《太平御览》二事(涸若耶以取铜,破𢘗山而出锡;廊庙之椽非一木之枝,先王之法非一士之智。),《元和姓纂》一事(引《风俗通》云:大夫芸贤。),《春秋后语》二事赵武灵王大陵,梦楚女鼓瑟,平原君躄者,注云:躄,挛跛之名。),《后汉·地理志》一事(东城九门,注云:碣石山在县界。),《后汉》第八《赞》一事廉颇为人勇鸷而好士。),《艺文类聚》一事苏秦为楚合从,元戎以铁为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北堂书钞》一事(楚人以弱弓微缴加归雁之上者。)徐广注《史记》一事兵入西周,令成君辨说秦求救。)张守节《正义》一事(碣石九门,本有宫室以居。),旧《战国策》一事罗尚秦王曰:秦四塞之险,利于守,不利于战。)李善注《文选》一事苏秦孟尝君曰:「四塞之国」。高诱注云:「四面有山关之固,故曰四塞之国也。」),皆今本所无也。
至如张仪惠王,乃《韩非子·初见秦》书,厉怜王引《诗》,乃《韩诗外传》,既无古书可以考證,第叹息而已。
某以所闻见以为集注,补高诱之亡云。
上章执徐仲冬朔日,会稽姚宽书。
按:《战国策》附录,士礼居丛书本。
先公史记注序 南宋 · 高似孙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四七、《史略》卷一
似孙叙曰:经始乎仲尼,终乎仲尼
传疏始乎王弼孔安国郑玄,终乎颜师古孔颖达
史始乎太史公,终乎太史公
史注始乎崔骃司马贞张守节,终乎先公太史
然则孰为始、孰为终哉?
言其始,则前乎此孰可作也;
言其终,则后乎此孰可继也。
呜呼,此其所以为事之极、功之至者乎!
太史公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作本纪十二、表十、书八、世家三十、列传七十,为篇百三十,为字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为《太史公书》。
先公太史推本经传,旁罗百氏,错综群言,凡五百万言,为《太史公书注》。
呜呼,繇《典》、《谟》而知尧、舜、禹,因《誓》、《诰》而推夏、商、周,无非辛甲典商史也,无非史佚典周史也。
史无完史,孰考孰稽?
太史公凿天之初,完古之阙,成仲尼之所俟,涉猎贯穿,驰骋古今数千载间。
前乎所未有,后乎所不得及,此其所以成始成终乎。
先公太史深悯夫自刘向扬雄,仅称迁有太史才班固之论,昧乎求备,是岂知太史公万分一者。
又悼夫司马贞张守节之传此书者,往往背本而从末,疏古而略今,亦未足以表章太史公之志。
极意覃思,尽力此书,积功二十年,史注始成,足以答太史公之所望。
似孙不肖,获承先人绪业,唯念太史公执迁手泣曰:「予死,毋忘吾所论著,尔其念哉」!
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不敢阙」。
先公既绝笔,乃悉整以论正,与太史公书并传,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以俟后圣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