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李孟犨” 相关资源
诗文库
宋州官吏八关斋会报德记772年5月8日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商丘市
夫德之所感。
沦骨髓而非深。
诚之所至。
去神明而何远。
唐大历壬子岁
宋州八关斋会者。
此都人士暨文武将吏朝散大夫使持节宋州诸军事宋州刺史侍御史本州团练守捉使赐紫金鱼袋徐向等。
奉为河南节度观察使开府仪同三司太子太师左右仆射省事御史大夫汴州刺史上柱国信都郡王田公顷疾良已之所建也。
公名神功
冀州南宫人
禀元和之粹灵。
膺期运以杰出。
含宏厚下。
正直率先。
起孝而德感生人。
竭忠而精贯白日。
和众必资于宽简。
安人务在于抚柔。
况乎武艺绝伦。
英谋沈秘。
所向而前无强敌。
日新而学有缉熙。
故能殿天子之邦。
苍生之望有日矣。
羯戎搆逆。
公以平卢节将佐右仆射李公忠臣收沧德。
相州
杏园
陈留
许叔冀降而陷焉。
思明惧忠臣图己。
令公南德信随刘从谏收江淮
宋州
欲袭李铣
公斩德信
走从谏。
其众而报焉。
肃宗大悦。
拜公鸿胪卿
再袭敬釭于郓州
中丞
刘展润州
斩平之。
徐州刺史
明年拜淄青节度使
属候希逸自平卢至。
公以州让之。
宋州刺史李岑为贼所围。
副元帅李光弼请公讨平之。
御史大夫
开府
充兖郓节度
破法子营。
又讨敬釭。
釭归顺焉。
史朝义闻之。
下博
范阳自缢死。
广德元年户部尚书
封信都郡王
上幸陕。
公首来扈从。
都知六军兵马。
每食宿。
公皆躬自省视。
上感焉。
方委以政事。
公涕泣固辞而止。
二年拜汴宋节度
兵部
大历二年右仆射
封母清河张氏为赵国夫人
信安郡王袆女为凉国夫人
太夫人慈和勤俭。
睦于亲党。
公性纯孝。
居常不离左右。
阅读书史
或时疾病。
公辄累月不茹薰。
家中礼忏不绝。
仍造崇宏圣二寺。
以祈福祐。
五年兼判左仆射省事
太子太师
公德厚量深。
劳谦重慎。
功既高而心益下。
位弥大而体益恭。
故远无不怀。
迩无不肃。
今夏四月
忽婴热疾。
沈顿累旬。
积善降祥。
勿药遄喜。
鹰犬之玩。
悉皆弃舍。
偫帅焉。
无复弋猎。
四履之内。
咸怀欢欣。
雎阳之人。
踊跃尤甚。
乃咨于州曰。
昔我公之陷贼也。
至敝邑而首诛德信
李岑之见围也。
破其党而克保城池。
是即我公再有大造于敝邑矣。
微我公之救恤。
即皆死于锋镝。
入于煎熬矣。
尚何能保完家室。
嬉戏乡井者乎。
不资斋明。
何以报德。
公悦而从之。
五月八日
首以俸钱三十万设八关大会。
饭千僧于开元伽蓝。
将佐争承。
唯恐居后。
已而州县官吏长史苗藏实等。
设一千五百人为一会。
镇遏团练官健副使孙琳等。
设五百人为一会。
耆寿百姓张列等
设五千人为一会。
法筵等供。
仄塞于郊坰。
赞呗香花。
喧填于昼夜。
其馀乡村聚落。
来往舟车。
闻风而靡督自勤。
耸惠而怵先胥懋者。
又不可胜数矣。
非夫美政淳深。
德风汪濊。
则何以感人若此其至者乎。
某叨接好仁。
饱承馀烈。
睹兹盛美。
益腼求蒙。
若不垂诸将来。
则记事者奚述。
卢端公恒州 中唐 · 苻载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
今天子缵嗣鸿业也。
雨露霶然。
洗濯八荒。
藩隅安谧。
交修聘问。
是以侍御史卢君奉本府司空王公之命。
以乘马玉帛展礼于我焉。
夫使之来也。
拥万里之传。
结四邻之欢。
大或议兵食。
细即道款曲。
重轻之齐。
悬于俯仰。
非才人快士之选。
即何以当之。
端公少而能断。
壮而宏远。
练时务之画。
负豪爽之声。
始至也。
其气直而肃。
其词逊而婉。
其仪恭而和。
折旋应对。
雅会机要。
太尉公悦而延坐与语。
目为隽异。
颜色礼数。
横加其间。
可谓宾之秀发者也。
繇是先太师之意达。
司空之礼备。
胸襟之志也展。
宾主之好也深。
则皇华之美。
尽在此矣。
亦何必诵诗三百。
然后为得乎。
太尉南康公作坤维之梁柱。
二十三年矣。
大勋大德。
播塞宇宙。
藻藉今古。
迥无其曹。
司空英姿粹气。
授于天造。
忠厚义烈。
继芳前休。
异日也。
合德同心。
翊戴是思。
勤于王家。
康活民庶。
小子见史臣事之笔。
濡翰流离之不暇也实近。
司空抃手而遥知。
端公徘徊此地。
久而弥畅。
太尉严馆戒吏。
厚饩具牢。
米禾刍薪亦如之。
唯恐其超然道别也。
端公感惜恩贷。
屡回征驾。
自去岁之凿冰。
至今岁之流火。
方遂其行焉。
蝉鸣嘒嘒。
凉飙欲动。
缭绕长路。
愁怀若何。
九月十月之交。
端公太行
常山
停车骑。
拂霜雪。
严城旦开。
矛戟如林。
复命于双旌之下。
赫然有光也。
主君以尊重之命。
下介引而叙之。
抽毫之际。
临深履薄之不啻也。
咸赋四韵。
以代杂佩之赠焉。
祁门县新修阊门溪记 唐 · 张途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二
县西南一十三里。溪名阊门
有山对耸而近。因以名焉。
水自叠嶂积石而下。通于鄱阳
合于大江。其济人利物。
不为不至矣。其奔流激注。
巨石硉矹。腾沸汹涌。
瀺灂圆折。凡六七十里。
舟航胜载。不计轻重。
篙工楫师。不计勇弱。
其或济者。若星驰矢逝。
脱或蹉趺。必溺湾旋中。
俄顷没迹矣。邑之编籍民五千四百馀户。
其疆境亦不为小。山多而田少。
水清而地沃。山且植茗。
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
业于者七八矣。由是给衣食。
供赋役。悉恃此祁之茗。
色黄而香。贾客咸议。
愈于诸方。每岁二三月。
赍银缗缯素求市。将货他郡者。
摩肩接迹而至。虽然。
其欲广市多载。不果遂也。
或乘负。或肩荷。
或小辙而陆也如此。纵有多市。
将泛大川。必先以轻舟寡载。
就其巨艎。盖是阊门之险。
元和初县令路君常患之。
闻于太守光禄大夫范卿。因修作斯处。
其后商旅知不履阊门。果竟至籍户。
繇是为之泰。其来巳五十五载矣。
元和咸通。伏腊相远。
阊门始废之时。功未甚至。
犹利于人且久。长庆中
县令王迅曾略见旧址。盖务委州县。
贵暂邀商贾而巳。今则颍川陈甘节为祁门
一年而政成。孜孜求闾里之患。
果得阊门溪焉。乃速诣。
目击险状。吁可畏也。
必期改险阻为安流。回激湍为澄碧。
乃录其始制之实。闻于太守清和崔公。
自请以俸钱及羡利充市木石之用。因召土客商人船户接助夫使咸适其愿。
无差役之患。无箕敛之弊。
公悦而从之。自咸通元年夏六月修。
至三年春二月毕。穴盘石为柱础。
叠巨木为横梁。其高一丈六尺。
长四十丈。阔二十尺。
堰之左。俯崇山作派为深渠。
导溢流回注于乾溪。既高且广。
与往制不相侔矣。甃石叠木。
溯流安逝。一带傍去。
滔滔无滞。驯鸥戏鱼。
随波沈浮。不独贾客巨艘。
居民业舟。往复无阻。
自春徂秋。亦足以劝六乡之人业于茗者。
专勤是谋。衣食之源。
不虑不忧。夫如是。
有以见清河公求理诚至。苟非良邑长
不可以佐理。颍川君临事必专。
苟非贤太守。不可以立事。
其作用坚固。永久与山川齐。
途寓于郡下。尝游兹邑。
颇熟本末。因得以记。
咸通三年秋七月十八日歙州司马张途述。
钱唐白莲社主碑文 北宋 · 释智圆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五、《闲居编》卷三三、《乐邦文类》卷三
宋天禧四年春正月十二日白莲社圆净大师常公归寂钱唐西湖昭庆本寺之上方草堂,寿六十二,腊四十四。
二月三日,弟子辈号咽奉全身,瘗于灵隐山鸟巢禅师坟之右,建塔以识之,礼也。
其年冬,门人之上首曰虚白者克荷师道,自状其事,再款吾庐,请吾之辞,传师之美,以勒丰碑,且言先人之遗旨也。
吾辞不得命,乃文而序之。
粤西圣之为教也,清净而无为,仁慈而不杀,抗辞幽说,闳意眇指,大备诸夏。
禀化之徒,得其小者近者,则迁善而远恶;
得其大者远者,则归元而复性。
噫,庐山远公其得乎大者者与!
考槃居贞,修辞立诚,识足以表微,行足以作程。
是故时贤仰其高,企其明,自是有结社之事焉。
人到于今称之,而莫能嗣之。
公理行谨严,修心贞素,闻庐山之风而悦之,且曰:「晞骥之马,亦骥之乘。
吾虽无似,敢忘思齐之诫邪」!
于是乎乃饰其躬,乃刳其心,乃矢结社之谋云。
夫率其道必依乎地,尊其神必假乎像,行其化必凭乎言。
以为西湖者,天下之胜游,乃乐幽闲而示嘉遁焉。
无量寿佛者,群生之仰止,乃刻旃檀而为其形容焉。
《华严净行品》者,成圣之机要,乃刺身血而书其章句焉。
其地既得,其像既成,其言既行,朝贤高其谊,海内藉其名。
繇是宰衡名卿、邦伯牧长,又闻公之风而悦之,或寻幽而问道,或睹相而知真,或考经而得意。
三十馀年,为莫逆之交,预白莲之侣者,凡一百二十三人。
其化成也如此,有以见西湖之社嗣于庐山者无惭德矣。
尝试论之,也,上地之圣也,公也,初心之贤也,实阶位不同,名声异号。
然而出衰晋,公生圣朝,彼招者悉隐沦之贤,此来者皆显达之士。
绝长益短,古今相埒,不曰盛与美与!
公每顾门人曰:「国初以来,荐绅先生宗古为文,大率学退之之为人,以挤排释氏为意。
故我假远公之迹,訹以结社事,往往从我化。
而丛碑委颂,称道佛法,以为归向之盟辞,适足以枳棘异涂、墙堑吾教矣。
世不我知,或以我为设奇沽誉者,吾非斯人之徒也」。
君子曰:昔药山惟俨能回李翱之心,俾知佛,而僧传善之。
今兹众贤庶几实相,钦崇大觉,朝宗于性海,共极于义天,非公之力而谁与!
其护法之功,代为不侔矣。
公讳省常字造微姓颜氏,世为钱唐人
七岁厌俗,十七具戒。
若乃托胎之祥瑞,受业之师保,传讲习禅之美,砥名砺节之事,则有社客群贤碑序及门人所录行状在焉,此不复云,直书其结社之道已。
其文曰:
西圣之大,维得之。
庐山之高,维公悦之。
西湖之社,群贤慕之。
有始有卒,不磷不缁。
我缘既终,我灭于兹。
神游无何,名扬圣时。
欲知我道兮,视此丰碑。
云安龙脊滩题名绍兴二年正月 南宋 · 杨尧举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三
郡侯人日游龙脊,与民同乐,以鸡子卜年庆,邦人未尝有可免者。
首春天气融和,诸友会间,遂举其故事而来观此景。
睹纤罗锦水,浮龙势于天边;
峭壁巫云,拥凤翥于日外。
杯兴之次,目眺明媚,不胜快哉!
郡职黄藻明叔李公悦正父、杨尧举舜□、幸宥原叔,乡友符海巨济、幸时敏勉叔、谭辅良弼。
绍兴壬子正月二十四日杨尧举书。
是日,双舟纤人亦经从□。
作头陈舜光刊。
按:民国云阳县志》卷二二,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