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东皋子陈尚书书略 唐 · 王福畤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六十一
东皋先生讳绩字无功
文中子之季弟也。弃官不仕。
耕于东皋。自号东皋子
贞观初仲父太原府君为监察御史
侯君集。事连长孙太尉
由是获罪。时杜淹御史大夫
密奏仲父直言非辜。于是太尉与杜公有隙。
而王氏兄弟皆抑而不用矣。季父与陈尚书叔达相善。
陈公方撰隋史。季父持文中子世家与陈公编之。
陈公亦避太尉之权。藏而未出。
重重作书遗季父。深言勤恳。
季父答书。其略曰。
亡兄昔与诸公游。其言皇王之道至矣。
仆与仲兄侍侧。颇闻大义。
亡兄曰。吾周之后也。
世习礼乐。子孙当遇王者。
得申其道。则儒业不坠。
其天乎。其天乎。
魏文公对曰。夫子有后矣。
天将启之。徵也傥逢明王。
愿翼其道。无敢忘之。
及仲兄出胡苏杜大夫尝于上前言其朴忠。
太尉闻之怒。而魏公适入奏事。
太尉。魏公曰。
君集之事果虚耶。御史当反其坐。
果实耶。太尉何疑焉。
于是意稍解。然杜与仲父抗志不屈。
魏公亦退朝默然。其后君集果诛。
且吾家岂不幸而多言见穷乎。抑天实未启其道乎。
仆今耕于野有年矣。无一言以裨于时。
无一势以托其迹。没齿东皋。
醉醒自适而已。然念先文中之述作。
门人传受。升堂者半在廊庙。
续经及中说。未及讲求而行。
嗟乎。足下知心者。
顾仆何为哉。愿记亡兄之言。
庶几不坠足矣。谨录世家寄去。
馀在福郊面悉其意。幸甚幸甚。
徵还京师见旧番官冯叔达815年2月 中唐 · 刘禹锡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前者匆匆襆被行,十年憔悴到京城
南宫旧吏来相问,何处淹留白发生。
小名录序868年 唐 · 陆龟蒙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天地万物。
杂然而生。
圣人居其中。
强为之命称。
或以义。
或以形。
或因其自然。
天地取其义者也。
日月取其形者也。
鸟兽因其自然者也。
人既列氏赐族矣。
得不务佳名而纪之。
盖取婴儿三月目能眴。
与人喜笑相答。
因以名分之。
以入生人之籍。
贵贱一也。
故传曰。
子生三月之末。
择吉日。
剪发为鬌。
妻以子见于父。
执子之手。
咳而名之。
夫告宰曰。
某年某日生。
宰告闾史。
书为二。
其一藏于闾府。
其一献于州伯。
州伯命藏诸州府
诸侯世子则名而告之庙。
为宗主也。
天子则告于郊。
见于天。
明当继父承天也。
二十而冠。
冠而字之。
表其成人也。
所谓名以立身。
字以表德也。
申繻曰。
名有五
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
以名生为信(若鲁公子有)
以德命为义(若文昌武发)
以类命为象(若孔子象尼某)
取于物为假(若伯鱼名鲤
取于父为类(若子同与父同生日)
不以国。
不以官。
不以山川。
不以隐疾。
不以畜牲。
不以器币
周人以讳事神
名终将讳之故也。
三代之时。
至殷尚质。
直以生日名之。
太甲太乙武丁是也。
周以伯仲次之。
太伯仲雍叔达季历是也。
自周以降。
随事而名之。
至有黑臀黑肱之鄙。
羊肩狐毛之异。
负刍之贱。
禦寇之强。
杵臼籧篨瞢顽狂狡无知无忌不寿不臣。
皆名不正而言不顺也。
鲁叔庄叔之败狄也。
以虺豹名其子。
穆姜以条之役生太子
命之曰仇。
其弟生又以千亩之战。
命之曰成师
师服曰。
异哉君之名子也。
始兆乱矣。
汉灵帝名二子曰史侯董侯。
既立为帝矣。
后皆退之为诸侯之应也。
如此吉凶悔吝。
于是乎皆在。
古人生而名之。
长而行之。
尚存其朴也。
末世浮伪日生。
幼虽行于闺门。
长不达于州里。
故又有官名小名之别
苟不因事而载之。
则幼之名。
没然不闻于后矣。
彼吉凶悔吝。
何从而知之。
今自秦汉以来。
编而纪之。
至于神仙玉女之名。
妇人臧获之字。
亦无弃焉。
及名涉怪奇。
近于图谶者。
亦附于内。
谓之小名录
夫近者详。
远者略。
势使然也。
其间遗落。
请俟博闻。
送高铣赴举序968年八月 北宋 · 柳开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五、《河东先生集》卷一二 创作地点: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
柳子自谓得圣人之道,好闻人勤其心而专其学者,求其进而安其至者。
尝曰:时之将幸也,吾道行之;
时之不幸也,吾道去之。
在于天耶?
在于人耶?
若果在于天,岂不好时之长幸耶?
如不好,天其否而已矣。
吾将谓不在于天而在于人也。
苟君天下者有德也,行吾道者用之矣;
君天下者无德也,则我先师夫子,昔生周末也,何尝能用之哉!
由将用之,则天下之人皆若七十子矣。
宋因于周礼,取文武之道,则而行之九年,万方毕来,归我太平。
八月,柳子病起东郊,来入于魏,得其人言宋之同姓大夫逢掌文衡也。
柳子知大夫之为人公且直也,天子今能用之。
又言渤海人铣求试于京尹矣,柳子喜而颂曰:熙熙乎!
煌煌乎!
道也将行乎!
吾也将出乎!
时也将幸乎!
子野叔达季雅从,语三子曰:「余为天下乐得其良有司也,贤者进而不贤者退矣。
二三子,汝知之乎」?
渤海高生,斯其贤者欤?
上以得其人,下以得其时,吾将与汝永歌而同归吾之东郊,可无辞乎?
与永安持山主第三书 北宋 · 释知礼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五、《四明尊者教行录》卷五
持侄山主:又加法腊,必益道腴。
经理住持,谅皆成就。
二子在院,粗著工夫,无劳挂虑。
此来丐士,更须栖依,希更周旋也。
秋暑犹盛,切在将调,期成二利之行。
或入郡城,到院相见是望。
不宣。
城隅老(押)上吾侄永安山主。
七月十九日书。
秘书丞陈君墓志铭 北宋 · 文同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九、《丹渊集》卷三八
君讳叔献字元之蜀州新津人
其上世由颍川僖宗入蜀,因不归,籍此。
县东北凤皇冈有丘墓十许世,深林巨木,蔚然有豪宗大姓气象。
而自五代已降,无仕者。
君生而耸慧,始读书,一历目而遂贯于心,不废忘;
下笔走词,语骎骎不可止遏,其徒尊畏之。
皇祐元年进士第,为万州司户参军
居官如故习,老黠吏不敢肆其巧。
忠守缺,转运使以君摄其事。
久之,郡政大治,人尽服。
察举得令,移郴县
郴,湖南小邑,民吏杂扰,牒诉日日堆几案,索裁决。
君始视事,睨廷下,忽取一人者钩诘之。
本虔民也,寓于此凡二十年,受赇出入乡市,搆两讼以乱令治。
谓君新至,故杂稠人,观君听断是否,期中之。
得情如此,具对,闻之安抚使,流他郡。
自是恶少相语,以君为神,不知其用何术也。
狱辞遂省。
县之移于衡,往反数百里,下户不能独去,人有倍歛其酬为输之者。
往往遁避不可求,遂至再纳,此弊尤甚。
君择高赀,附其直,与并干之,故赋入办。
先,诸县里民有各失一犊者,踰年,甲始获于乙,乙拒益坚,诣县辨。
君俾引其㹀,使视犊,跃就其乳。
乃还甲,争遂定,一邑嗟尚之。
马氏僭窃,多横赋,每丁岁有常率,几百年。
仁宗朝,有诏一切除之;
而郴、道、衡、永、桂阳监不谕旨,督歛尚急。
君建言转运使,悉免,忘虑数万万,而方二三千里之民,始得掷去重压而舒四体矣。
群口邕邕,颂君不休。
同年陈启期过县,闻之,作诗与君,有「巨刃秋霜寒」之句。
及罢,民遮道涕挽。
极谢,乃得行。
入朝,授著作佐郎、知绵州魏城县。
秘书丞赐绯衣银鱼。
魏城之政,大抵不甚力,而自占八邑之最。
岁满,以太夫人年高,乞便地,复得巴西县
未赴,因卧疾。
熙宁元年七月某日,遂卒于其家,享年五十一。
君素羸㾪,平时常喘,喘畏风,萧然骨立,若不能朝暮人也。
然临事,讲利害,决是非,气厉而语壮;
短长见前,不可屈。
盖刚果内蓄,以学术辅之,而吐理明白也
性孝友,事太夫人,每惧以己疾为忧,常强饭,设精神,以立左右。
问之,答亡恙,太夫人乃喜。
姊二人,贫且孀,君指腴田二顷,赒之终身,以及其甥。
又为经营其家,使其族之狠忿暴戾者不敢犯。
与人交,简介若不相密;
而遇有所急难,冒锋刃,入汤火,肯为也。
死之日,无谁不沾泣。
初,病革,其弟叔达问所以欲为,君曰:「我何所言?
但佩恨入地,而不能泯灭者,使老母不及封而哭我矣。
虽然,愿得与可文纳吾圹中,乃幸也」。
泪数行下,气遂绝。
曾祖某,祖某,考某。
母唐氏,年八十。
君娶乐氏,再娶周氏。
男一人,君轸;
女一人,适太学进士勾龙𡋕。
孙女二人。
以某年某月日,葬于某乡某原。
叔达以君之见属,具书遣介来,道君之语,求铭其墓。
乃君之同年进士,与游甚熟,泣而铭之,曰:
奄奄其息兮,崭崭其形。
人视之而不知其中兮,但常惜其不能以久生。
然其论议之高兮,区处之明,盖受于所禀兮,而发于所行。
胡不锡以永年兮,中道以倾?
伊神理之茫昧兮,善恶安足以讲评?
呜呼元之兮,吾何忍而此铭!
二十六日作真率会伯康君从七十八岁安之七十七岁正叔七十四岁不疑七十三岁叔达七十岁光六十五岁合五百一十五岁口号成诗用安之前 其一 北宋 · 司马光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原作十,据陈本改)人五百有馀岁,同醉花前今古稀。
走马斗鸡非我事,纻衣丝发且相晖(自注:乐天《九老诗》云:七人五百七十岁。)
二十六日作真率会伯康君从七十八岁安之七十七岁正叔七十四岁不疑七十三岁叔达七十岁光六十五岁合五百一十五岁口号成诗用安之前 其二 北宋 · 司马光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经春无事连翩醉,彼此往来能几家。
切莫辞斟十分酒,尽从他笑满头花。
南安刘太守席上劝曾叔达 北宋 · 郭祥正
 押词韵第七部
金盏莫辞琼液满,宝檠休嫌灯焰短。
圆荷翻雨碧云香,小妓近人红玉暖。
百年流转能几时,一日相逢须款款。
扁舟明发下前滩,此会清吟应亦罕。
与秦世章文思 其二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九二
舍弟叔达将其仲子及所生,并护儿子相及其乳母,附苏伯固宣德船,自芜湖登舟,不得道中一字。
然计亦无它,止是年少忽世间事耳。
范上座奇士也,长沙释子辈多不解其所知,唯不肖乃深知之矣。
九月初已得荆南关牒,僧师范判凭入黔州,然至今未到,切料渠多病,亦不甚远行,处处僦人肩舆,故邅回耳。
黔中尚未有生计,方从向圣与乞得开元寺上园地,高下两段,既募两户蔬圃矣。
年岁间亦须置二三百房钱,贵悠久不陷没耳。
每烦开谕千万,极荷恩勤,然平生未尝作市井商贩事,又未至寒饥,遂且过岁月尔。
富人设见助,亦不欲受之,古人所谓「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伏想深见察也(《山谷全书·续集》卷三。)
此篇之前原有总题「黔州」。
题舅氏李公择墓柱1091年12月20日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一○、《山谷全书·正集》卷二六 创作地点:江西省抚州市建昌镇
元祐六年十二月壬申,甥黄大临来祭墓下,厥甲戌庭坚叔达乃克来哭。
呜呼,清明岂弟,友安乡党。
正色立朝,诚笃不忘。
而陆沉如此,呜呼,谁其似之!
池州斋山焦笔岩题名绍圣元年九月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二六、《山谷年谱》卷二六
江西黄大临、弟庭坚叔献叔达、子朴、相、棿、孙杰绍圣元年九月辛丑泛舟同来。
李夫人墓铭元祐七年 北宋 · 陈师道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七一、《后山居士文集》卷一八 创作地点:安徽省阜阳市
夫人建昌人李姓溧水、赠特进之子,大理丞、知康州黄庶之妻,集贤校理佐著作庭坚之母也。
初,特进贤其子,不妄与人,久之以归康州
康州大臣幕府,持议不挠,大臣外敬内怀,以故官不达,夫人安之以相焉。
康州卒,子稚而贫,夫人以丧还葬豫章,遣子就学。
或劝以利,夫人曰:「自我家及儿父时,未尝不贫,何用利」?
其后校理仕于朝,名伟人,士倾下之,然亦以是数致言者。
校理谢不谨,为夫人忧,夫人曰:「大者吾望汝,细何忧焉」?
夫人始封寿光校理辞所拜官,进封安康郡太君
元祐六年,年七十二,卒于东都。
五男,大临叔献叔达仲熊校理其次也。
四女,有妇行,长为洪氏妇,其死不幸,校理是以赋《毁璧》也。
于是大临梁县,而仲熊卒。
诸子名文行,而梁县法度之士也,世以是贤夫人
明年,合于康州之墓,在分宁之台平,实双井
梁县与其群弟使来言曰:「先实知子,子其铭以寿吾先」。
师道学于校理,贫不自食,又客焉,知其私为详,不辞而铭。
铭曰:
妇患不德,不患不能。
惟其身之,孰不承之!
特进之子,康州之妻。
善于其身,内外具宜。
翁姑如亲,夫夫妇妇。
盍监其子,则知其母。
孰吾孰汝,五子如一。
敬而不忌,以有其室。
娣姒之间,庸庸坦坦。
不愧以长,覆护其短。
内仁族姻,外事宾客
哭有馀哀,室无遗帛。
孰不贵富,以亡为存。
孰不老寿,以死为生。
死而不腐,何有于文。
我其矢之,以累斯人。
庞安常墓志铭元符二年闰九月1099年闰9月 北宋 · 张耒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六九、《柯山集》卷四九 创作地点:湖北省湖北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天门市
吾尝谓医之在天下,其资民生之用,盖与谷帛等,窃怪世之工其道者何少也!
自三代以来至今,以医名世者多矣,其为论说方术大备矣。
又尝怪夫世之医者,皆忽而不学,大抵从里闾俗师,其治病苟不杀人,众已指为良医矣。
使孝子慈孙不能无恨于疾苦之际者,以此也,可不悲哉!
予少多病,世之医往往与之游,率按前人成说而用之,未有心得而能原其所以说者也。
盖医之为道,推本天地阴阳,经纪寒暑日星,考验国土山川。
而人身外则骨节、脉络、腧穴,内则脏腑、焦鬲、井谷,其出入会通之变,甚多且微,非夫致至精之察,不惑之知,不足以尽之。
而世医不以术易衣食者鲜矣,何暇及此哉?
宜工之者寡,而古学之废也。
意必有聪明微妙之君子,悯兹学之不振,悼生人之疾疠,独治其道,修其术,而莫或知之者焉。
绍圣丁丑,予得罪谪官齐安,而得蕲水庞君焉,其于医殆所谓聪明微妙者也。
君讳安时字安常蕲州蕲水人
其在孕时,颇有异。
及儿时读书,隽颖绝人,一经目辄终身不忘,乡党奇之。
其父讳之庆,号高医,年老且病。
君问医于父,父授以脉诀,君曰:「是不足为也」。
独取黄帝扁鹊之脉书治之,未久已能通其说,时出新意,辩诘不可屈,父大惊,君时未冠也。
已而病聋,君曰:「天使我隐于医欤」?
乃益读《灵枢》、《太素》、《甲乙》诸秘书,凡经传百家之涉其道者,靡不贯通。
时时为人治病,有奇功,率十愈八九。
而君性恺悌明豁,好施而廉,于是有舆疾自千里踵门求治者,君为辟第舍居之,亲视饘粥药物,既愈而后遣之,如是常数十百人不绝也。
其不可为者,必实告之,亦不复为治。
活人无数,病家持金帛来谢,不尽取也。
戊寅之春,予见君于蕲水山中,深衣幅巾,延客坐堂上,视其貌伟然,听其议博而不繁,妙而易晓。
告予曰:「世所谓医书,予皆见之,惟扁鹊之言深矣,盖所谓《难经》者也。
扁鹊寓术于其书,而言之不详,意者使后人自求之欤?
予之术盖出于此,以之视浅深,决死生,若合符节。
且察脉之要,莫急于人迎、寸口,是二脉阴阳相应,如两引绳,阴阳均则绳之大小等。
凡平人之脉,人迎大于春夏,寸口大于秋冬。
何谓人迎?
喉旁取之,《内经》所谓别于阳者也。
越人不尽取诸穴之脉,但取手太阴之行度,鱼际后一寸九分,以配阴阳之数,而得关格之脉。
然不先求喉手引绳之义,则脉尺寸、阴阳、关格之所起,寸四倍于尺,则上鱼际而为溢。
故言溢者,寸倍尺极矣。
溢之脉,一名外关一名内格一名阴乘之脉
曰外关者,自关以上外脉也。
拒阳而出,故曰内格。
阴生于寸,动于尺。
今自关以上溢于鱼际,而关以后伏行,是为阴壮乘阳而阳竭,阳竭则死脉,有是者死矣。
此所谓寸四倍于人迎,为关阴之脉者也。
关以后脉当取一寸而沈,过者谓尺中,倍于寸口,至三倍则八寸而为覆。
故言覆者,尺倍寸极矣。
覆之脉,一名曰内关一名曰外格一名曰阳乘之脉
曰内关者,自关以下内脉也。
外格者,阳拒阴而内入也。
阳生于尺,动于寸,今自关以下覆入赤泽,而关以前脉伏行,则为阳亢乘阴而阴竭,阴竭亦死脉,有是者死矣。
此所谓人迎四倍于寸口,为格阳之脉者也。
《经》曰:『人迎与寸口皆盛,过四倍则为关格。
关格之脉赢,不能极天地之精气而死』。
所谓关格者,覆、溢是也。
虽然,独覆独溢,则补泻以生之。
尺部一盛,泻足少阳,补足厥阴。
二盛,泻足太阴,补足少阴。
三盛,泻足阳明,补足太阴
皆一泻而一补之。
四盛,则三阳极,导之以针,当尽取少阳、太阴、阳明之穴。
脉静者取三阳于足,脉数者取于手。
泻阳二,当补于阴一,至寸而反之。
脉有九候者,寓浮、中、沉于寸、关、尺也。
越人不取十二经诸穴,直以二经配合于手太阴行度,自尺至寸一寸九分之位,复分三部,部中有浮、中、沉,以配天、地、人也」。
又曰:「中风、木伤寒、金湿、水热、火温,病起于湿,湿则土病,土病而诸脏受害,其本生于金、木、水、火四脏之变也。
阳浮阴濡为风温,阳数阴实为温毒,阳濡阴急为湿温,阴阳俱盛为温疟。
其治之也,风温取足厥阴木,手少阴火。
温毒专取少阳火。
伤寒取足太阴金,手少阴火。
温湿取足少阴水。
乡人皆谓我能与伤寒语,我察伤寒与四温之变,辨其疑似而不可乱也。
故定阴阳于喉手,配覆溢于尺寸,寓九候于浮溢,分四温于伤寒。
此皆扁鹊略开其端,而予参以《内经》诸书,考究而得其说,审而用之,顺而治之,病不得逃焉」。
君为予言者尚多,独著其大者。
又曰:「予欲以其术告后世,故著《难经解》数万言。
观草木之性与五脏之宜,秩其职位,官其寒热,班其奇偶,以疗百疾,著《主对集》一卷。
古今异宜,方术脱遗,备伤寒之变,补仲景《伤寒论》。
药有后出,古所未知,今不能辨,尝试有功,不可遗也,作《本草补遗》一卷。
吁,其备矣」。
予问以华佗之事,君曰:「术若是,非人所能为也,其史之妄乎」。
某尝病风痹数年馀,苦未尽瘳。
君切脉曰:「脏病传所胜,君之疾,肝传于脾,脾气欲转运而肝制之也。
去木邪,行土气,而后愈」。
因授予以方。
少焉,疾有间,又曰:「一方不可瘳,当增损之以应疾」。
时时致方与药之难得者,察君于予尽心焉。
见君之岁,是冬而君痼疾作,明年春而剧。
门人请自视脉,君笑曰:「予察之审矣,且出入息亦脉也。
予胃气已绝,死矣」。
因尽屏药饵,忽为韵语数句,授其婿魏渊,盖超然达者语也。
后数日,与客坐语而卒,年五十八,时二月初六也。
君性喜读书,闻人有异书,购之若饥渴。
书工日夜传录。
君寒暑疾病未尝置卷,其藏书至万馀卷,然皆以考医方之事。
晚好佛学,盖有得焉。
是年闰九月二十七日,葬于蕲水龙门乡图佛村。
君曾祖讳慥,祖讳震,及父,皆不仕。
娶陈氏,生二男子,曰瓘,曰琪,皆笃孝修饰。
二孙,曰仲容叔达
三女已嫁,魏渊、郭迪、陈翔其婿也,各举进士
君临终以书遗予,若托以铭其墓者。
嗟夫!
予名微位卑,又方得罪于时,何足以为君重。
然君尝有德于予,且其孙必以见属,不得辞也。
既铭其藏,又著所尝治而愈、人所传道者,更刻于碑阴,且以为法。
铭曰:
生民之病,是医。
惟周与孔,世之良师。
遘疠于身,扁鹊善治。
惟民与身,同一矩规。
猗欤庞君,有见于兹。
独显以方,用不大施。
孰疾于衷,孰毒于肢。
有来求予,径取无遗。
饮酒著书,终身遨嬉。
欲知其仁,吊者垂洟。
即化而安,不爽厥知。
有考其书,铭以昭之。
贵池齐山蕉笔岩题名 宋 · 黄大临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一四、民国《安徽通志稿·金石古物考》卷一二
江西黄大临,弟庭坚叔献叔达,子朴、桓、相、棿,孙杰绍圣元年九月辛丑泛舟同来。
吴夫人墓志铭 北宋 · 赵鼎臣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八五、《竹隐集》卷一九
夫人吴氏,世家京师高祖廷祚,事太上皇枢密,帝每征伐四方,辄以谨信守筦钥,见谓劳臣。
父守一,左千牛卫上将军
母曰华原郡赵氏。
夫人既笄而嫁,为侍中某公孙、正奉大夫南阳张公讳宗望之妻。
华原燕王元俨之女。
夫人太宗皇帝所自出也,而又家故枢臣,夫族皆贵公子,门地宠甚。
夫人既归,修妇道,佐子职,恭俭谨肃,身不自知其贵。
事姑舅垂四十年,竭诚尽孝,左右奉侍如一日,心不自知其劳。
睦宗族,收姻戚,疏密有恩,人不自知其异。
正奉公薨,抚诸子慈而庄,爱而一。
已而诸子踵以材德进,显于时,夫人之教为多。
于是伯以显谟阁直学士历帅瀛、并二府,叔以右司员外郎典皇长子记室,仲、季咸以推择,为朝廷所官使。
夫人老矣,气体康彊,聪明不少衰。
上尝命右司公使北庭,道当出高阳,入辞,上问夫人起居状,嘉叹久之。
因敕过瀛传诏以劳其兄,所以宠光夫人而慰怿之者甚渥,高阳之人皆以为夫人荣。
会朝廷更定封爵,拜太硕人
夫人春秋益高,诸子皆华发,显谟公以方伯禄致养。
岁时嘉庆,将吏僚属诣门下候谒,衣冠满堂上;
爱孙诸倩奉觞荐寿,搢笏跪起者相摩于旁,夫人欿然无侈泰色。
已而显谟公罢河东兵,与右司公相继以事左迁。
视人情温凉,缺有间矣,而夫人怡然无愠戚容。
性宽仁,乐施与,所以赒戚属者甚备,下至臧获毋不爱也。
逮亡恙时,即自制送终服,且以币诿金山浮屠,营所谓佛事者。
其于死生,盖若无所甚爱云。
夫人生四男一女,长曰近,奉直大夫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所谓显谟公者;
次述,修武郎磁州兵马都监
叔夜朝散郎提点亳州明道宫右司记室公也;
次适,宣德郎,管宣州宁国观。
馀皆前卒。
孙男十八人:苍舒宣义郎大名府司录事;
大临承事郎管勾彭州冲真
庭,承务郎管勾南雄州会仙观;
容,承奉郎磁州武安县
叔达承务郎
伯奋叔献季仲伯虎仲熊伯达叔豹、伯适、仲忽、大鸿伯益、伯夔,未仕。
孙女五人,忠翊郎、监滑州天台埽物料场宋徵,通直郎颍昌府司录杨爽登仕郎、监北岳庙杨渊,假将仕郎赵伯牛将仕郎京西南路提举学事司管勾文字钱堪,其婿也。
曾孙男女十七人。
政和四年夏六月癸丑夫人以疾薨于磁州之官舍,年七十有九。
某月某甲子,诸孤葬之于颍昌府阳翟县大隗乡高村正奉公之兆。
某,显谟公客也,夫人待之若子姓然。
客有问夫人之德者,某应曰:「闺门之行隐矣,虽然,其子足以知其母。
今显谟公以忠孝勤劳,连将西北,折冲禦侮,声绩伟然。
兄弟接武,更职华要。
夫人之庆厚矣,宠禄之报抑未艾也」。
客以为知言。
将葬,诸孤谓某:「非吾子不足铭吾母」。
亟辞,不获命,乃泣而铭之曰:
抑抑泰伯,弃豳弗居。
自西徂荆,爰始氏吴。
逮于孙曾,度祉而兴。
克踵其武,懿厥延陵
芮居长沙,汉大司马
不陨其承,世有闻者。
宋受天命,四征弗宾。
帝有筦钥,属我信臣
信臣劳止,乃燕厥后。
钟夫人,惟德之茂。
本支诜诜,实自其出。
媲于公孙,不显其匹。
为妇而顺,不愆于正。
为母而慈,卒厚厥庆。
其庆维何,昆弟翼翼。
朱紫成帷,来时饮食。
春秋时节,大纛高旌。
元戎先路,版舆是迎。
既贵且寿,甚康而适。
凡人所愿,毋弗我获。
更八十祀,以没其身。
谁呱其泣,白发老人。
惟杞及梓,我则种之。
帝抡其材,既克用之。
孰施云丰,而报不钜。
纳铭于藏,以诏终古。
景纯到汝数日遽求别仆固不敢留客然宋伯举(轩)为兄苏勤道大宁为妇之兄遽见去似非人情辄赋是诗率二僚留之1120年12月 宋 · 葛胜仲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平顶山市临汝镇
奉留高客敢同黄,恃有亲亲与雁行。
乐孺诚宜赋棠棣,盘桓何畏啬槟榔
敬通叔达无争论,法护僧弥各擅长。
二义周官如问得,且看姜被莫腾装。
王元直墓碑宣和二年 北宋 · 苏过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三、《斜川集》卷五、民国《眉山志》卷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许昌市
西蜀隐君子王元直者,吾母同安君之弟也。
过生二十年,不识外家。
侍二亲钱塘,舅氏自蜀来见。
吾先君子相与论契阔,谈仁义。
先君所与游,皆天下士,于舅氏有布衣交,竦然见于色。
留卒岁而归。
时四方门人,争挟所能以进,丐一言为终身荣,或因之以显于世。
而舅氏家无甔石,口未尝言贫;
穷居十年,口未尝言仕。
往返万里,无一毫屈于人者。
既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于是门下士皆怅然自失。
过于是时始得见舅氏眉目,聆其音声,真有德君子也!
呜呼,岂可以世俗议哉!
舅氏之归,先君作六言诗饯之,而使诸甥皆赋其后。
名公卿和者甚众,人争传之。
舅氏闭门不出,陈义益高,世故卒不能累其心。
先君之迁于南也,平昔亲旧屏迹,不敢问安否者七年。
舅氏慨然奋不顾身,曰:「公盛时在朝廷、典方面,则往见之。
今厄穷瘴疠之地,吾等乃畏避形迹,非夫也」!
率同往者无一人,遂独浮江而下,将自洞庭、桂岭而南。
会先君有诏北还,而舅氏遇疾于涂以卒。
呜呼!
过谓吾舅氏能行古人之事,而志不达。
犯患难,违众说,而竟为俗子所快,是重不幸也。
苟不书,将何以伸于后而善风俗耶?
公讳元直,字也。
眉之眉山人
祖徙居青神,讳惟德者,其曾大父也;
讳文化者,其大父也;
讳介者,父也。
皆隐居不仕。
母某氏。
公九岁通经,晓解句
父好赈施而患贫,无以继,乃使治息钱,取其赢以周所乏。
公从容其旁曰:「放于利而行多怨,恐所及者鲜而取怨者多,曷若师孟子所谓仁义而已乎」?
父大惊,取券焚之。
弱冠,以所属文见,先君子爱之,称于贤良。
侯元叔时为成都学官,见而奇之。
每与论古人,退即书数百言,如《史》、《汉》赞论者,元叔叹其有史笔。
居丧,以哀毁见称。
免丧,元叔复召置门下。
进士,不调。
元叔阅其程文,曰:「尺度同于人,而中否异,是命也」。
以诗勉之。
公遂不复事科举,专心读书,学古文。
里中诸父耆儒皆降意与之游,为忘年交。
钱塘归,得先君诗文满箧,以付其子,曰:「吾家不贫矣」。
由是士大夫接迹于门。
又以诧于里人,曰:「海内士,吾得交于黄鲁直秦少游王定国刘景文之流,足矣」。
元祐间,诏举经明行修,或以公名闻于部使者,荐书将上矣,力辞而免,人尤称之。
建中靖国元年春二月二十有八日,以病卒于夔州之传舍,享年五十三。
丧归,人哀之。
宣和二年十月二十八日,葬于青神县之玉台乡仁慎里炉头山之坞。
公娶某氏,子男三人:遇早卒;
次曰先,曰光,皆举进士
女二人:长适杨元龟,次适杨颛县。
孙男四人:伯远仲适叔达、季逢。
公天资仁孝,遇物以诚。
与人子言必以孝,与兄弟言必以睦。
缙绅间尝有不能于季孟间者,公作诗感悟之,遂相欢如初。
季父庆源,官于洪雅
以论事不合,取长官怒,忧以罪去,谋于公。
公笑曰:「古人不肯束带督邮,彼何人哉」!
庆源服其语,即谢病去,为两蜀高人,公实相之。
其闻人之善若己出,有不善者如将浼焉。
人由此多改过徙义,不敢使公知。
此其行己大略也。
呜呼!
吾母与公同气也,离蜀之年,公尚幼。
先君官于南北,不得归,吾母同安君每念外家,涕○如雨,曰:「是子有立,吾门户无忧矣。
然白首无相见期,奈何」?
公之来钱塘也,先妣方食,惊喜失匕箸
起从诸甥逆公馀杭门外。
相持而泣,感伤行路,悲其孤而喜其至也。
后四年先妣即世,而公之没相去无十年。
渭阳之悲伤,无以报罔极。
又二十年,先与光以书来告曰:「先君隐德,未有以表而出之者,子其毋辞」。
过矍然有感于心,泣而书之。
先、光皆修身有立,能为诗文,公有子哉!
铭曰:
古人有言,惟仁则荣。
岂皆轩冕,贵为公卿?
礼义以载,诗书以耕。
藏于其身,琼弁玉缨。
人孰无死,死而不朽。
五福有一,可传于后。
曰攸好德,百行称首。
富与贵者,泯没何有?
我观舅氏,古之逸民。
躬耕乐道,以全吾真。
化其乡闾,训敕子孙。
荜门圭窦,吾不曰贫。
惟士也贵,无惭于古。
视其与游,户外之屦
青神之原,有坟其墓。
读我铭词,以考其素。
叔达许分二栽(明抄校、金本作本)作二绝 其一 北宋末 · 周紫芝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华颠老去几霜秋,知处元应不奈愁。
但得稍分花到眼,谁能更觅地埋忧
叔达许分二栽(明抄校、金本作本)作二绝 其二 北宋末 · 周紫芝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锄荒巳出墙根路,剪绿仍分雪后栽。
便与数椽容我老,当留一径待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