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丙申冬黄山 元末明初 · 赵汸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蒐括山林尽,诛求鸟雀悲。
力微思引避,势迫遂相夷。
误返屠羊肆,空忧漆室
浮丘如可觅,携手访安期
黄山炼丹峰寻昔人隐处 元末明初 · 赵汸
 押词韵第一部
我游黄山当严冬,雪消日暖无天风。
欲求昔人栖隐处,发兴况有高僧同。
危矼侧步目已眩,绝壁下瞰心为忡。
交流二涧泻寒碧,樵牧不来萝径穷。
嵯峨乱石大如屋,蹴踏豺虎登虬龙。
手披灌木出林杪,仰从云际窥奇峰。
中高一柱揭南斗,旁扶两岫森寒松。
文楸万本翠如织,宛宛内蓄何冲融。
仙灵窟宅景象异,岂与下界同污隆。
名姓无传年代远,只有药臼留遗踪。
摩挲考击三叹息,怅不并世来相从。
因怜李白升绝顶,空吟菡萏金芙蓉
几年戎马暗南国,眼前厌见旌旗红。
脱身长往宿有愿,把茅不用烦人工。
曹阮浮丘应好在,山南山北会相逢。
古箭渡夜谈赠金元忠 元末明初 · 赵汸
 出处:新安文献志卷五十二
相逢岁晚诗更诵,燔尽枯槎谈愈纵。
短茨低覆结冰花,寒压溪云不成梦。
竹帛烟消黔首愚,紫芝一曲老商于。
坑外竟逃真学士浮丘雅颂济南
分题送陈子山博士黄山 其一 浮丘 元末明初 · 赵汸
 押先韵 出处:新安文献志卷五十一下、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六十一
浮丘说诗罢,丹成忽为仙。
荒祠托灵谷,瓦缶荐寒泉。
纷纭秦汉间,嘉遁良独贤。
大雅久不闻,支词渎真诠。
期君发幽隐,重以青瑶镌。
赠曲岩山人蔡师古 明 · 王宠
 押庚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五百四
尝登曲岩顶,翠壁凌竞行。
下属带林屋,上干森太清。
崎崟狐兔道,斗绝芙蓉城
天衔太湖小,日上东山横。
奔涛激林响,飞雾惊人声。
云光写石镜,天籁摩风筝。
暂驻浮丘,长吹子晋
坐来握玉髓,饥至餐瑶英
当时山人辈,金策相支撑。
前身蔡经是,师受王方平
结庐古岩下,桃花满前楹。
麻姑复千岁,指甲犹自轻。
丹书拂藓读,玉女披霞迎。
亲传步虚唱,彷佛鸾凤鸣。
笑我晚学道,碧山许藏名。
相期荷长锸,石上斸黄精。
焦山 明 · 王宠
 押尤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五百四
农山兴孔志,疆台试荆游。
凭高易以忾,乐胜令人忧。
挂席溯湍险,振衣陟浮丘
威纡隐百叠,澎湃经四周。
江形绕成带,海气隮为楼。
天吴几下舞,若木窗中抽。
遥穷岛夷界,近览东南陬。
荑英冒芳甸,春色蔼神州。
凯风啸晨鹄,青阳喧渚鸥。
云类鱼鳞集,潮涌桃花流。
隐沦既已逝,偓佺亦空求。
悢悢千古心,忽忽百岁遒。
愿垂任公钓,聊谢张衡
怀玉清阁 明 · 谢榛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紫阁登临处,秋光入品题。
窗吞河岳尽,檐压斗牛低。
客路孤城外,仙坛万岭西。
浮丘分袂后,望断白云梯。
演赜赋 北魏 · 阳固
 出处:全后魏文卷四十四
绍有周之遐轨兮,初锡世于河阳
建甸侯而列爵兮,与王室而并昌。
遭季叶之纷乱兮,仍矫迹于良乡
弃侯卫之桢弼兮,乃植根于幽方。
自祖考而辉烈兮,逮余躬而翳微。
惧堂构之颓挠兮,恐崩毁其洪基。
心惴惴而栗栗兮,若临深而履薄。
登乔木而长吟兮,抗幽谷而靡托。
何身轻而任重兮,惧颠坠于峻壑。
凭神明之扶助兮,虽幽微而获存。
赖先后之醇德兮,乃保护其遗孙。
伊日月之屡迁兮,何四时之相逼。
知年命之有期兮,慨斡流之不息。
伤艰踬之相承兮,悲屯蹇而日臻。
心恻怆而不怿兮,乃有怀于古人。
或垂纶于渭滨兮,有胥靡于傅岩。
既应繇而赴兆兮,作殷周之元鉴。
孔栖栖而不息兮,终见黜于庶邦。
墨驰骋而不已兮,亦举世而不容。
有鸾孤而争国兮,有让位而采薇。
有跃马而赴会兮,有栖迟以俟时。
曹纳辛而袁亡兮,袁戮田而曹盛。
鲍授州而得时兮,韩弃牧而失性。
赵尧门而诞圣兮,终天隐而不繁。
卫泯躯于世难兮,启洪业于宣元。
释皋繇之法宪兮,见六之先亡。
谏疑枉于怨狱兮,宁于公之独昌。
明祸福之同门兮,知休咎之异涂。
寻倚伏之无源兮,或先诎而后舒。
赐凭轩而策驷兮,抚清琴而自娱。
宪服弊于陋巷兮,蕴六艺于蓬庐。
勃计行而致位兮,错谋合而身倾。
萧功成而福集兮,韩勋立而祸并。
纷回平而绵结兮,亮未识其幽情。
有积毁而恩昵兮,有积誉而宠衰。
或形乖而意合兮,或身密而志离。
情与貌而纷竞兮,体与识而交驰。
旦流言而见疑兮,先缘谤而益信。
乐食子而中疏兮,巴放麑而日进。
或举世而称贤兮,偶不合于主心。
或居乡而三黜兮,独为时之所钦。
或负鼎而干主兮,或杖策于幽林。
或望旗而色阻兮,或临危而抚琴。
道有大而由小兮,义有显而必微。
理贵在于得要兮,事终成于会机。
每一日而三省兮,亦有念而九思。
孰有是而可是兮,孰有非而可非。
石育子而启夏兮,鳦遗卵而孕殷。
鸟藉冰而存弃兮,虎乳孩以字文。
发升舟而鱼跃兮,季潜躯而覆云。
或挥戈而争帝兮,或洗耳而辞君。
曲成而不一兮,神参差而异兆。
圣达之未明兮,岂前修之克了。
迷白日之近遥兮,方有窥于天表。
临海而观澜兮,何津源之杳杳。
文迁绎而身徂兮,景守节而灾移。
汤改祝而革命兮,灵投策而诟龟。
圉据胎而为巨兮,友发文而自相。
风吹鹢而襄坠兮,神压纽而平王
彼赢缩之由人兮,信吉凶之在己。
或勤忧以减龄兮,亦安乐而获祉。
成师而害兄兮,父纯臣而烹子。
识同命于三君兮,兆先见于矞姒。
始楼桑而发辉兮,终龙变于巴庸。
阊门而结庆兮,郁蝉蜕于三江
水浩浩而襄陵兮,窃息壤而瘠之。
鲧殛死于羽山兮,禹宣力而营之。
凿龙门以通河兮,疏九江而入海。
总九州以攸同兮,甄五都之所在。
虽父子之同气兮,乃业行之丕改。
以患蹇为福兮,痛比干之残躯。
以佞谀为获安兮,哂宰嚭之见屠。
以举士而受赏兮,悼史迁之腐刑。
以进为无益兮,见鄂秋之专城。
以仁义为桎梏兮,信揖让之劳疲。
以放旷为悬解兮,伤六亲之乖离。
越种之被戮兮,嘉范蠡之脱羁。
四皓之高尚兮,叹伊周之陟危。
望仗钺而先锋兮,光安车而弗顾。
求封赏于寸心兮,梦台衮于远虑。
或忌贤而独立兮,或篡君以自树。
既思匿而名扬兮,亦求清而反匆。
见众兆之纷错兮,睹变化之无方。
心营营而扰扰兮,乃探衷而准常。
俨端坐于弊筵兮,始拂龟而整策。
冀灵鉴之祐余兮,愿告余以忠益。
龟发兆以施灵兮,利去华而守约。
布列而成卦兮,保龙潜而勿跃。
踵嘉遁之玄踪兮,追考盘于岩壑。
登名山以恬澹兮,辞朝市之纷若。
奉贞吉千占繇兮,翻夕警而晨装。
揖许公于箕岭兮,咨夷齐于首阳
瞻嵩华之嵁崿兮,眺恒碣之䃐磄。
陵江湖之骇浪兮,升医闾以尚羊。
乘玄虬之奕奕兮,鸣玉銮之玱玱。
浮沧波而濯足兮,入三山而解裳。
伯禹涂山兮,诘三苗于三危。
苍梧而遐眺兮,访二妃于有妫。
祝融于荆芊兮,问洛宓于冯夷。
陵回飙而上骧兮,穷深谷而下驰。
沿扶水而远瞩兮,见虞渊之威微。
乘阆风之峻阪兮,觌王母于崦嵫。
升瑶台而奏歌兮,坐琼室而赋诗。
赤水以寄命兮,附光风以传辞。
出琨岫之峥嵘兮,入麚林之杳郁。
钟山之玉瑛兮,收珠泽之珂瓆戍。
携羽民而远游兮,探长生之妙术。
腾云雾而窈冥兮,变域中之秽质。
望玄阙之寂寥兮,过寒门而怀悲。
揖若士于宵际兮,求雾尘于海湄。
凭帝台而肆眺兮,历层冰而风驰。
弱水之渟𣸨兮,蹑不周之崄巇。
屑琼蕊以为粮兮,斟玉液以为浆。
结秋兰以为佩兮,揽白霓以为裳。
耸景云而上征兮,抚阊阖而启扉。
肃百神而警策兮,奏《中皇》于紫微。
聆《钧天》而九变兮,耽广乐而忘归。
忽心移而志骇兮,恋旧京而依依。
握招摇以为旆兮,巡天汉而下游。
建云旗之逶迤兮,御回风之浏浏。
王良以敛辔兮,命风伯以挟辀。
符屏翳以清路兮,告河鼓以具舟。
聊右次于析木兮,遹回驾于青丘。
访古人于首阳兮,亦问道于鹴鸠
三韩之累累兮,见卉服之悠悠。
瞻雒常之郁郁兮,贡楛矢之啾啾。
心怊怊而惕惕兮,志悯悯而绵绵。
伊五岳之堆堆兮,何四海之涓涓。
瞻九河其如带兮,观三江其沉然。
夫五都之总总兮,尚何足以游盘。
彼八方之局促兮,殊无可以达观。
方吞霞而弃粒兮,亦屑玉而炼丹。
漱醴泉以养气兮,吸沆瀣以当餐。
荫建木之长柯兮,援木禾之修茎。
咀玉髓而充渴兮,嚼正阳以长生。
参松乔而抚翰兮,侣浮丘而上征。
嗟域中之默默兮,讵摅写其深情。
情盘桓而犹豫兮,志狐疑而未决。
久放荡而不还兮,心惆怅而不悦。
忆慈亲于故乡兮,恋先君于丘墓。
回游驾而改辕兮,纵归辔而缓御。
仆眷眷于短衔兮,马依依于跬步。
还故园而解羁兮,入茅宇而返素。
耕东皋之沃壤兮,钓北湖之深潭。
养慈颜于妇子兮,竞献寿而荐甘。
朝乐酣于浊酒兮,夕寄忻于素琴。
诵风雅以导志兮,蕴六籍于胸襟。
敦儒墨之大教兮,崇逸民之远心。
播仁声于终古兮,流不朽之徽音。
进不求于闻达兮,退不营于荣利。
泛若不系之舟兮,湛若不用之器。
不洁其身兮,不屑于位。
不拘小节兮,不求曲备。
资灵运以托己兮,任性命之遭随。
既听天而委化兮,无形志之两疲。
除纷竞而靖默兮,守冲寂以无为。
寄后贤以藉赏兮,宁怨时之弗知。
辞曰:
禀元承命,人最灵兮。
夭寿否泰,本天成兮。
体源究道,归圣哲兮。
随化委遇,能达节兮。
显亲扬名,德之上兮。
保家全身,亦厚量兮。
趣世浮动,违性命兮。
鉴始究终,同水镜兮。
志愿不合,思远游兮。
陵虚骋志,从所求兮。
周历四极,腾八表兮。
形劳志沮,未衷道兮。
反我游驾,养慈亲兮。
躬耕练艺,齐至人兮(《魏书·阳尼附传》。王显奏免固官。既无事役,遂阖门自守,著《演赜赋》,以明幽微通塞之事。其词曰。)
栎口守风诗(《诗纪》云。见何水部集。) 南梁 · 刘孝绰
 押寒韵
春心已应豫,归路复当欢。
如何此日风,霾曀骇波澜。
倏见摇心惨,俄瞻乡路难。
赖有同舟客,移宴息层峦。
华茵藉初卉,芳樽散绪寒。
谑浪虽云善,江流苦未安。
何由入故园,讵即纫新兰
寄谢浮丘子,暂欲暇飞鸾(○何水部集二。《诗纪》八十七。)
秋兴 清 · 袁绶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离怀何处放,吟眺晚风前。
凉月淡无色,秋花瘦可怜。
碧云千里合,锦字几人传。
漫挹浮丘袖,閒身不羡仙。
奉和简文帝太子应令诗 南梁 · 刘孝威
 押庚韵
太子天下本,元良万国贞。
周朝推上嗣,汉代纪重明。
前星涵瑞彩,荐雷扬远声。
三善传乐正,百行纪司成
九流遍已辨,七经咸所精。
博闻强子政,高才陵长卿
礼遵逾屈已,德盛益卑情。
仙气贻钟相,儒道推桓荣
延贤博望苑,视膳长安城
园绮随金辂,浮丘玉笙
智囊前敛笏,端士后垂缨。
九仙良所重,四海更谁倾。
班输同策乘,甲馆齐蓬瀛(本集作衡。文苑同○本集。《类聚》十六作奉和简文帝太子诗。《初学记》十作奉和太子诗。文苑英华百七十九。《诗纪》八十八。)
五月二十三日怀归二首 其一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原缺,据清抄本卷三八补)茅犹在盍归休,何事清河日倚楼。
百岁四分三已过,十朝九醉一无愁。
独遗蕙帐容逋客,谁向瓜田识故侯。
定是紫阳山下路,西风仙袂揖浮丘
和皇太子春林晚雨诗 南梁 · 刘孝威
 押东韵
云树交为密,雨日共成虹。
雷舒长男气,枝摇少女风
叶珠随滴水,檐绳下溜空。
蝶濡飞不飏,花沾色更红。
明离信养德,能事毕春宫。
谁堪偶凤吹,唯有浮丘公(○本集。《类聚》二。文苑英华百五十三。《诗纪》八十八。)
罗岩云树图赠丘弘道雩都 元末明初 · 刘崧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四部
浮丘五月寻山去,又见飞霜落翠岚。
即买舟航问雩水,却看云树忆罗岩。
花迷谷口仙桥合,石挂林腰佛阁参。
历历旧游图画里,思君长是望江南。
次韵刘少参嘉会楼 其一 明 · 陈献章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九曲江边一小楼,满川风雨夜来收。
扁舟东泛桃花水,香径旁通杜若洲。
楼下脱蓑眠翠浪,楼前挥袂揖浮丘
公来二月春多少,两度诗筒向此游。
华阳陶先生墓志铭 南梁 · 萧纲
 出处:全梁文卷十三
维大同二年龙集景辰克明三月王寅朔十二日癸丑己时,华阳洞陶先生蝉蜕于茅山朱阳馆。
先生讳弘景字通明,春秋八十有一。
屈伸如恒,颜色不变。
有制赠以中散大夫谥曰贞白先生,遣舍人主书监护事。
十四日己时,窆于平之山。
若夫真以归空为美,道以无形为贵。
不知悦生;
大德所以为生,不知恶死,谷神所以不死。
妙矣哉!
隐显变化,物莫能测。
既而岫开折石,天坠玉棺;
银书息简,流珠罢灶。
九节丽于空中,千和焚于地下;
仙官有得朋之喜,受学振临谷之悲。
余昔在扮壤,早逢圯上之术;
今簉元良,屡禀浮丘之教。
握留符而恻怆,思化杖而酸辛。
乃为铭曰:
无名曰道,不死为仙;
亦有元放,兼称稚川,遁形解化,自昔同然。
猗欤夫子!
受箓归玄。
传苑吏,书因贾船;
虎车照景,蜺拂凌烟。
馀花灼烁,春涧潺湲,郁郁茅岭悠悠洞天,三仙白鹤,何时复旋(《艺文类聚》三十七)
浮丘寺饭力公房 清 · 杭世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道古堂诗集卷十九
散日寻村寺,看云过巳公。
蛰龙痴唤雨,大树晓吟风。
遂有香菰饭,欢先绿发翁。
夕廊堪鼓腹,嘶骑莫匆匆。
宿庐山白云峰道者 南唐 · 李中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绝顶松堂喜暂游,一宵玄论接浮丘
云开碧落星河近,月出沧溟世界秋。
尘里年光何急急,梦中强弱自悠悠。
他时书剑酬恩了,愿逐鸾车看十洲。
奉赠汤益阳师 其一 清 · 刘伯埙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正声久不作,怀古竟何人。
鸾凤翱翔下,荃兰咳唾新。
百年开壁叠,万象入陶钧。
突兀浮丘阁,长留太古春。
再游洞神宫怀邵羽人有感 南唐 · 李中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重向烟萝省旧游,因寻遗迹想浮丘
(一作头鹤去三清远,坛畔月明千古秋。
泉落小池清复咽,云从高峤起还收。
自惭未得冲虚术,白发无情渐满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