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初学记》三、《诗纪》百一俱作 南朝 陈 诗,《全唐诗》卷四百六十八收作 刘言史 诗)立秋 陈朝 · 周弘让
押庚韵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送淡公 其十一 中唐 · 孟郊
押词韵第三部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牵师袈裟别,师断袈裟归。
问师何苦去,感吃言语稀。
意恐被诗饿,欲住将底依。
卢殷刘言史,饿死君已噫。
不忍见别君,哭君他是非。
哭刘言史 中唐 · 孟郊
押歌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诗人业孤峭,饿死良已多。
相悲与相笑,累累其奈何。
精异刘言史,诗肠倾珠河。
取次抱置之(一作为抛掷),飞过东溟波。
可惜大国谣,飘为四夷歌。
常于众中会,颜色两切磋。
今日果成死,葬襄(一作丧)之洛河。
洛岸远相吊,洒泪双滂沱。
奉酬刘言史宴光风亭(一作奉酬)。(一作刘言史诗) 中唐 · 李翱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
引用典故:山阴会
闰馀春早景沈沈,禊饮风亭恣赏心。
红袖青娥留永夕,汉阴宁肯羡山阴。
刘枣强碑 唐 · 皮日休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九 创作地点:湖北省襄阳市
歌诗之风。荡来久矣。大抵丧于南朝。坏于陈叔宝。然今之业是者。苟不能求古于建安。即江左矣。苟不能求丽于江左。即南朝矣。或过为艳伤丽病者。即南朝之罪人也。吾唐来有是业者。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磊磊落落。直非世间语者。有李太白。百岁有是业者。彫金篆玉。牢奇笼怪。百锻为字。千练成句。虽不追躅太白。亦后来之佳作也。有与李贺同时。有刘枣强焉。先生姓刘氏名言。史不详其乡里。所有歌诗千首。其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得比。王武俊之节制镇冀也。先生造之。武俊性雄健。颇好词艺。一见先生。遂见异敬。将署之宾位。先生辞免。武俊善骑射。载先生以贰乘。逞其艺如野。武俊先骑惊双鸭起于蒲稗间。武俊控弦不再发。双鸭联毙于地。武俊欢甚。命先生曰。某之伎如是。先生之词如是。可谓文武之会矣。何不出一言以赞邪。先生由是马上草射鸭歌以示武俊。议者以为祢正平鹦鹉赋之类也。武俊益重先生。由是奏请官先生。诏授枣强县令。先生辞疾不就。世重之曰刘枣强。亦如范莱芜之类焉。故相国陇西公夷简之节度汉南也。少与先生游。且思相见。命列将以襄之髹器千事赂武俊。以请先生。武俊许之。先生由是为汉南相府宾冠。陇西公日与之为笔宴。其献酬之歌诗。大播于当时。陇西公从事或曰。以某下走之才。诚不足污辱重地。刘枣强至重。必以公宾刘于幕吏之上。何抑之如是。公曰。愚非惜幕间一足地不容刘也。然视其状有不足称者。诸公视某与刘分岂有间然哉。反为之惜其寿尔。后不得已问先生所欲为。先生曰。司功椽甚閒。或可承阙。相国由是椽之。虽居官曹。宴见与从事仪埒。后从事又曰。刘枣强纵不容在宾署。承乏于掾曹。诎矣。奚不疏整其秩。相国不得已而表奏焉。诏下之日。先生不恙而卒。相国哀之恸曰。果然止椽曹。然吾爱客。葬之有加等。坟去襄阳郭五里。曰柳子关。后先生数十岁。日休始以鄙文称于襄阳。襄阳邑人刘永。高士也。尝述先生之道业。常咏先生之歌诗。且叹曰。襄之人只知有孟浩然墓。不知有先生墓。恐百岁之后。埋灭而不闻。与荆棘凡骨溷。吾子之文。吾当刊焉。日休曰。存既摭实。录之何愧。呜呼。先生之官卑不称其德。宜加私谥。然枣强之号。世已美矣。故不加焉。是为刘枣强碑。铭曰。
巳夫先生。禄不厚矣。彼苍不诚。位既过于赵壹兮。才又逾于祢衡。既当时之有道兮。非殁世而无名。呜呼。襄阳之西。坟高三尺而不树者。其先生之故茔。
邦衡再和再次韵(己丑六月六日) 南宋 · 周必大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金华绝出气凌霞,不愧君王坐赐茶(自注:讲读罢例赐茶一瓯。)。
商岭烹来思旧样(自注:王元之诗云样标龙凤号题新,赐得还因作近臣。烹处岂期商岭雪,采时犹想北溪春。固知龙餤堪烹处,岂羡峨眉慕雪吟云尔。),洛泉煎处叹新芽(自注:唐刘言史《与孟郊洛北野泉煎茶》诗云:粉细越笋芽。)。
诗评未怕人生瘿,盐济惟防贼破家。
剩欲苍生苏息否,刚严须是相王嘉。
梅花集句 其三十九 南宋 · 李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旧业丛台废苑东,别来二十一春风。
越梅半拆轻寒里,抛掷深山乱木中(刘言史、贾岛、和凝、李九龄)。
马塍卖花者 南宋 · 李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十里宜春下苑花,浓香染著洞中霞。
采夫移得将何处,担入宫城许史家(唐彦谦、韩偓、刘言史、吴融)。
春夜 南宋 · 李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日日日斜空醉归,败裘披苦见毛稀。
杜鹃啼断回家梦,梦扫芦花絮客衣(刘象、陆龟蒙、刘言史、张蠙)。
次韵吴伯庸竹间梅花十绝 其十 南宋 · 释绍嵩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竹与梅花相并枝,月明还见影参差。
撚梅细比新诗看,酷似梅花太瘦时(刘言史、王文公、诚斋、宝昙)。
潇湘八景图 其六 潇湘夜雨 南宋 · 叶茵
云气浮江天已夕,江树号风飞雨迫。
凄凉正则赋怀沙,疑与渔翁分半席。
一声暧乃隔中流,打篷淅霎添旅愁(自注:刘言史《潇湘诗》“閒歌暧乃深峡里”。)。
土膏动脉晓色媚,农将有事于西畴。
昼偃庐序 宋 · 陈藻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一八、《乐轩集》卷五
刘徽之字叔猷,结庐花圃,谒名三载,未暇命也。一日,读唐人刘言史《秋》诗,其末联云:「才薄无潘舆,便便昼偃庐」。余久客横塘,因娶刘家,而即居焉。按塘东西世谱,盖从王氏光州来。然自闽太傅存,而上失其传。今《唐书·王潮传》所载刘行全,岂其先耶?人之族属多散处,言史亦其祖裔,未可知也。三五百年揣摩旧事,偶或有中,则取「昼偃」以名庐,乃是吾家故实,不犹愈于借诸葛、陶令家事乎?《诗》曰:「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姓」。庆元二年正月望日序。
捣练子 同前 清 · 朱彝尊
押尤韵 出处:曝书亭集卷第三十
无处觅(吴融),不须留(刘言史)。
迟日园林悲昔游(杜审言)。
惟有别时今不忘(顾况),满天风雨下西楼(许浑)。
渔家傲 赠别 清 · 朱彝尊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曝书亭集卷第三十
花面鸦头十三四(刘禹锡)。
调筝夜坐灯光里(王諲)。
行到阶前知未睡(无名氏)。
挥玉指(阎朝隐)。
弦弦掩抑声声思(白居易)。
会得离人无限意(郑谷)。
杯倾别岸应须醉(罗隐)。
曾向五湖期范蠡(韦庄)。
几千里(卢仝)。
如何遂得心中事(刘言史)。
欢情 其三十九 清 · 黄之隽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香屑集卷七
色丽思沉淫,阳台许伴寻。
兰裙间珠履,翠钿束罗襟。
永日常携手,通宵各话心。
苔衣香屐迹,相送出花阴。
注:色丽(张祜鹦鹉)阳台(朱庆馀留别卢玄休归荆门)兰裙(刘言史苦妇词)翠钿(许浑赠萧鍊师)永日(储光羲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通宵(许棠冬夜与友人会宿)苔衣(陈翊过马侍中亭)相送(杨巨源春日与刘评事过故證上人院)
无题代答(三十首上下平韵) 其十五 清 · 黄之隽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香屑集卷十
朱门半掩拟重关,云色鲛绡拭泪颜。
翠帐绿窗寒寂寂,碧桃红杏水潺潺。
绮罗堆里春风畔,牛斗星边女宿间。
借问流莺与飞蝶,梦魂何处访三山。
注:朱门(戴叔伦奉酬卢端公饮后见示之作)云色(唐彦谦无题)翠帐(顾况瑶草春)碧桃(许浑泛溪夜回)绮罗(韩偓北齐)牛斗(罗隐投钱尚父)借问(刘言史寻花)梦魂(曹唐送刘尊师祇诏阙庭)
古意上 其二 清 · 黄之隽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香屑集卷十一
粉著兰胸雪压梅,轻梳小髻号慵来。
罗衣隐约金泥画,珠帐玲珑宝扇开。
如折芙蓉栽旱地,先将芍药戏妆台。
花间自欲徘徊立,己怕堂前阿母催。
注:粉著(韩偓席上有赠)轻梳(罗虬比红儿诗)罗衣(魏承班菩萨蛮)珠帐(阎德隐薛王花烛行)如折(白居易水莲树)先将(李贺许公子郑姬歌)花间(刘言史扶病春亭)已怕(司空图乐府)
古意上 其七 清 · 黄之隽
七言律诗 押佳韵 出处:香屑集卷十一
神女初离碧玉阶,曾随阿母汉宫斋。
月光似水衣裳湿,寒色临门笑语谐。
坐上不遗金带枕,春来新插翠云钗。
轻绡裙露红罗袜,应愿将身作锦鞋。
注:神女(卢肇戏赠)曾随(刘言史赠成鍊师)月光(何元上所居寺院凉夜书情)寒色(释广宣宿郑尚书絪东亭望月)坐上(陆龟蒙自遣诗)春来(王涯宫词)轻绡(欧阳詹汝川行)应愿(段成式嘲飞卿)
古意上 其十八 清 · 黄之隽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香屑集卷十一
回簪转黛喜猜防,独把花枝归洞房。
明镜懒开长在匣,罗衣欲换更添香。
瑶姬学绣流苏幔,王母亲缝紫锦囊。
歇著金梭思往夕,露如轻雨月如霜。
注:回簪(周繇和段成式)独把(鲍君徽惜花吟)明镜(白居易赠苏鍊师)罗衣(薛逢宫词)瑶姬(张碧林书记蔷薇)王母(杨嗣复赠毛仙翁)歇著(刘言史七夕歌)露如(卢纶和太常王卿春夜对月)
古意上 其四十八 清 · 黄之隽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香屑集卷十一
玉堂西畔响丁东,心有灵犀一点通。
红袖青蛾留永夕,罗帷绣被卧春风。
海楼翡翠閒相逐,巫峡烟花自不同。
喧梦却嫌莺语老,日高犹睡绿窗中。
注:玉堂(韩偓雨后月中玉堂閒坐)心有(李商隐无题)红袖(李翱奉酬刘言史宴光风亭)罗帷(李白春怨)海楼(元稹初除淅东妻有阻色因以晓之)巫峡(李远长安即事寄友人)喧梦(李中暮春有感)日高(白居易妻初授邑号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