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鄄城故殿令 曹魏 · 曹植
 出处:全三国文 卷十四
令:鄄城有故殿,名汉武帝殿。
武帝游行,或所幸处也。
梁桷倾顿,栋宇零落,修之不成良宅,置之终于毁坏,故颇撤取,以备宫舍。
余时获疾,望风乘虚,卒得慌惚,数日后廖,而医坐妄说,以为武帝魂神,生兹疾病。
此小人之无知,愚惑之甚者也。
昔汤之隆也,则夏馆无余迹;
武之兴也,则殷台无遗基;
周之亡也,则伊洛无只椽;
秦之灭也,则阿房无尺(《文选》颜延之《北使洛诗》注引此二语作「尺椽」,盖误涉上句。)
汉道衰则建章撤,灵帝崩则两宫燔,高祖之魂不能□未央,孝明之神不能救德阳
天子之存也,必居名邦□土,则死有知,亦当逍遥于华都,留神于旧室。
甘泉通天之台,云阳九层之阁,足以绥神育灵。
夫何恋于下县,而居灵于朽宅哉?
以生谕死,则不然也。
况于死者之无知乎?
且圣帝明王顾宫阙之泰,苑囿之侈,有妨于时者,或省以惠人。
况汉氏绝业,大魏龙兴,只人尺土,非复汉有,是以咸阳则魏之西都,伊洛为魏之东京,故夷朱雀而树阊阖,平德阳而建泰极,况下县腐殿,为狐狸之窟藏者乎?
今将撤坏,以修殿舍,恐无知之人,坐自生疑,故为此令,亦足以反惑而解迷焉许敬宗刘伯庄等《文馆词林》六百九十五)
明堂议 隋末唐初 · 孔颖达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四十六
臣伏寻前敕。
礼部尚书豆卢宽国子助教刘伯庄等议。
以为从昆崙道。
上层以祭天。
下层以布政
又寻后敕云。
为左右阁道。
登楼设祭。
臣谨按六艺偫书百家诸史。
皆名基上曰堂。
楼上曰观。
未闻台观重楼之上而有堂名。
孝经云。
宗祀文王于明堂。
不云明楼明观。
其义一也。
又明堂法天。
圣王示俭。
或有剪蒿为柱。
葺茅作盖。
虽复古今异制。
不可恒然。
犹依大典。
惟在朴素。
是以席惟稿秸。
器尚陶匏。
用茧栗以贵诚。
服大裘以训俭。
今若飞楼架回。
绮阁凌云。
考古之文。
实堪疑虑。
按郊祀志。
汉武明堂之制。
四面无壁。
上覆以
祭五帝于上座
祀后土于下防。
臣以上座正谓基上。
下防惟是基下。
既云四面无壁。
未审伯庄以何知上层祭神。
下有五室。
汉武所为。
多用方士之说。
违经背正。
不可师祖。
豆卢宽等议云。
上层祭天。
下层布政
欲使人神位别。
事不相干。
臣以古者敬重大事。
与接神相似。
所以朝觐祭祀。
并皆在庙。
岂有楼上祭祖。
楼下视朝。
阁道升楼。
路便窄隘。
乘辇则接神不敬。
步陟则劳曳圣躬。
侍卫在傍。
百司供奉。
求之典诰。
全无此理。
臣非敢固执愚见。
以求已长。
伏以国之大典。
不可不慎。
乞以臣愚表下偫臣详议焉。
文思博要序 隋末唐初 · 高俭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四
大矣哉。
文籍之盛也。
范围天地。
幽赞神明。
用之邦国。
则百官以乂。
用之乡人。
则万姓以察。
而对振古。
墐户牖而觌遐方。
故先王以之建极。
圣人以之设教。
师范百代。
弥纶四海。
是以刊之金石。
与天壤而相弊。
书之竹素。
与日月而俱悬者。
莫尚于此。
爰自卦起龙图
文成鸟策。
坟典开其绪。
邱索导其流。
虞夏之书。
犹旭日之始旦。
殷商之诰。
若覆篑之为山。
曲阜佐周。
摄政践祚。
而又阙里自卫。
将圣多能。
损益礼乐。
极乎天而蟠乎地。
祖述
系星辰而振河海。
郁郁焉鼓王风于九合。
訚訚焉辟儒门于百代。
既而雅道虽废。
学者未衰。
挟册如林。
遂偶纵横之运。
怀经成市。
俄属坑焚之灾。
下土怨咨。
上天回眷。
咸洛基命。
悬赏而崇儒术。
曹马御纪。
疏爵而启胶庠。
拾青紫
家握铅素。
求古文于孔壁。
专门者重阐。
收竹书于汲冢。
异说者无遗。
逮乎有隋失御。
偫凶竞逐。
辟雍蔓于荆棘。
延阁殚于煨烬。
孟坚九流。
与川渎而俱竭。
宏度四部。
随岳牧而分崩。
淹中许下。
博古洽闻之生。
尽殄散矣。
兰台藏室。
金玉匮之文。
咸残逸矣。
皇帝仰膺灵命。
俯叶萌心。
知周乾坤之表。
道济宇宙之外。
操参伐而清天步。
横昆海而纽地维。
櫜弓矢于灵台。
执贽者万国。
张礼乐于太室。
受职者百神。
苍旻降祥。
黔黎禔福。
置成均之职。
刘董与马郑风驰。
开崇文之馆。
扬班与雾集。
搢绅先生聚蠹于内。
輶轩使者采遗篆于外。
刊正分其朱紫。
缮写埒于邱山。
外史所未录。
既盈太常之藏。
中经所不载。
盛积秘室之府。
比夫轩皇宛委。
穆满羽陵。
炎汉之广内。
有晋之秘阁
何异乎牛宫之水。
争浮天于谷王
蚁垤之林。
竞拂日于若木也。
帝听朝之暇。
属意斯文。
精义穷神。
微言探赜。
纡楼船于学海。
获十城之珍。
驻羽盖于翰林
搴三珠之宝。
以为观书贵要。
则十家并驰。
观要贵博。
则七略殊致。
自非总质文而分其流。
混古今而共其辙。
则万物虽众。
可以同类。
千里虽遥。
可以同声。
然则魏之皇览。
登巨川之滥觞。
梁之遍略。
崇山之增构。
岁月滋多。
论次逾广。
类苑耕录。
齐玉●89DD而并驰。
要略御览。
扬金镳而继路。
虽草创之指。
义在兼包。
而编录之内。
犹多遗阙。
并未能绝云而负苍天。
杜罻罗之用。
激水而纵溟海。
息钩饵之心。
帝乃亲萦圣情。
曲留元览
垂权衡以正其失。
定准绳以矫其违。
顿天网于蓬莱。
纲目自举。
驰云车于策府
辙迹可寻。
述作之义坦然。
笔削之规大备。
特进尚书右仆射申国公士廉
特进郑国公魏徵
中书令驸马都尉德安郡公杨师道
中书侍郎江陵县子岑文本
中散大夫尚书礼部侍郎颜相时
中散大夫国子司业朱子奢
给事中许敬宗
朝散大夫国子博士刘伯庄
朝散大夫太常博士吕才
秘书丞房玄龄
朝散大夫太学博士马嘉运
朝散大夫起居舍人褚遂良
朝议郎守晋王友姚思聪(一作廉)
太子舍人司马宅相。
秘书郎宋正跱。
笼缃素则一字必包
举残缺则片言靡弃。
繁而有检。
而不失。
同兹万顷。
塍埒自分。
譬彼百川。
派流无壅
讨论历载。
琢磨云毕。
勒成一家。
名文思博要。
一百二十帙一千二百卷。
并目录一十二卷。
义出六经。
事兼百氏。
帝王之则。
极圣贤之训。
天地之道备矣。
人神之际在焉。
昭昭若日月。
代明于下土。
离离若星辰。
错行于躔次。
斯固坟素之苑囿。
文章之江海也。
是为国者尚其道德。
为家者尚其变通。
纬文者尚其溥博。
谅足以仰观千古。
同羲文之爻彖。
俯观百王。
之礼乐。
岂止刻石汉京。
悬金秦市。
邱明之作传。
侔子长之著书而巳哉。
进五经正义表 初唐 · 长孙无忌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六
无忌等言。臣闻混元初辟。
三极之道分焉。醇德既醨。
六籍之文著矣。于是龟书浮于温洛
爰演九畴。龙图出于荣河
以彰八卦。故能范围天地。
埏埴阴阳。道济四溟。
知周万物。所以七教八政。
垂炯诫于百王。五始六虚。
贻徽范于千古。咏歌明得失之迹。
雅颂表兴废之由。实刑政之纪纲。
乃人伦之隐括。昔云官司契之后。
火纪建极之君。虽步骤不同。
质文有异。莫不开兹胶序。
乐以典坟。敦稽古以宏风。
阐儒雅以立训。启含灵之耳目。
赞神化之丹青。发挥于前。
荀孟抑扬于后。马郑迭进。
成均之望郁兴。萧戴同升。
石渠之业愈峻。历夷险其教不坠。
经隆替其道弥尊。斯乃邦家之基。
王化之本者也。伏惟皇帝陛下得一继明。
通三抚运。乘天地之正。
齐日月之晖。敷四术而纬俗经邦。
蕴九德而辨方轨物。御紫宸而访道。
坐元扈以裁仁。化被丹泽。
政洽幽陵。三秀六穗之祥。
府无虚月。集囿巢阁之瑞。
史不绝书。照金镜而泰阶平
运玉衡而景宿丽。可谓鸿名轶于轩昊。
茂绩冠于勋华。而垂拱无为。
游心经典。以为圣教幽赜。
妙理深元。训诂纷纶。
文疏蹖駮。先儒竞生别见。
后进争出异端。未辨三豕之疑。
莫祛五日之惑。故祭酒上护军曲阜县开国子孔颖达
宏才硕学。名振当时。
贞观年中。奉敕修撰。
虽加讨覈。尚有未周。
爰降丝纶。更令刊定。
太尉扬州都督监修国史上柱国赵国公无忌司空上柱国英国公臣绩尚书左仆射太子少师监修国史上柱国燕国公志宁尚书右仆射太子少傅监修国史上护军曲阜县开国公臣行成光禄大夫侍中太子少保监修国史上护军蓨县开国公臣季辅光禄大夫吏部尚书监修国史上柱国河南郡开国公褚遂良银青光禄大夫中书令监修国史上骑都尉柳奭谏议大夫宏文馆学士谷那律国子博士宏文馆学士刘伯庄朝议大夫国子博士臣王德韶朝散大夫太学博士贾公彦朝散大夫太学博士宏文馆直学士范义頵朝散大夫太常博士柳宣通直郎太学博士臣齐威宣德郎国子助教臣史士宏宣德郎太学博士孔志约右内率府长史宏文馆直学士薛伯太学助教臣郑祖元徵事郎太学助教臣随德素徵事郎四门博士臣赵君赞承务郎太学助教臣周元达承务郎四门助教臣李元植儒林郎四门助教王真儒等。上禀宸旨。
傍摭偫书。释左氏之膏肓。
剪古文之烦乱。探曲台之奥趣。
索连山之元言。囊括百家。
森罗万有。比之天象。
与七政而长悬。方之地轴。
将五岳而永久。笔削巳了。
缮写如前。臣等学谢伏恭
业惭张禹。虽罄庸浅。
惧乖典正。谨以上闻。
伏增战越。谨言。
永徽四年二月二十四日太尉扬州都督上柱国公臣无忌等上。
史记索隐序 唐 · 司马贞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二
史记者。
汉太史司马迁父子之所述也。
自以承五百之运。
继春秋而纂是史。
其褒贬覈实。
颇亚于邱明之书。
于是上始轩辕
下讫天汉。
作十二本纪。
十表。
八书。
三十系家。
七十列传。
凡一百三十篇。
始变左氏之体。
而年载悠邈
简册阙遗。
勒成一家。
其勤至矣。
又其属稿
先据左氏国语系本战国策楚汉春秋。
及诸子百家之书。
而后贯穿经传。
驰骋古今。
错综檃括。
各使成一国一家之事。
故其意难究详矣。
比于班书。
微为古质。
故汉晋名贤。
未知见重。
所以魏文侯听古乐则惟恐卧。
良有以也。
逮至晋末。
中散大夫东莞徐广
始考异同
作音义十三卷。
外兵参军裴骃
又取经传训释作集解。
合为八十卷。
虽粗见微意。
而未穷讨论。
南齐轻车录事邹诞生
亦作音义三卷。
音则微殊。
义乃更略。
尔后其学中废。
贞观中
谏议大夫崇贤馆学士刘伯庄
达学宏才。
钩深探赜。
又作音义二十卷。
比于徐邹。
音则具矣。
残文错节。
异音微义。
虽知独善。
不见旁通。
欲使后人从何准的。
贞謏闻陋识。
颇事钻研。
而家传是书。
不敢失坠。
初欲改更舛错
裨补疏遗
义有未通。
兼重注述。
然以此书残缺虽多。
实为古史。
忽加穿凿。
难允物情。
今止探求异闻
采摭典故。
解其所未解。
申其所未申者。
释文演注。
又为述赞。
凡三十卷。
号曰史记索隐
虽未敢藏之书府。
亦欲以贻厥孙谋云。
史记索隐后序 唐 · 司马贞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二
太史公纪事。上始轩辕
下讫天汉。虽博采古文。
及传记诸子。其间残缺盖多。
或访搜异闻。以成其说。
然其人好奇而词省。故事覈而文微。
是以后之学者。多所未究。
班氏之书。成于后汉
彪既依迁而述。所以条流更明。
且又兼采众贤。偫理毕备。
故其旨富。其词文。
是以近代诸儒。共所钻仰。
其训诂盖亦多门。蔡谟集解之时。
已有二十四家之说。所以于文无所滞。
于理无所遗。而太史公之书。
既上序轩黄。中述战国
或得之于名山坏宅。或取之以旧俗风谣。
故其残文断句。难究详矣。
然古今为注解者绝省。音义亦希。
后汉延笃。乃有音义一卷。
又别有音隐五卷。不记作者何人。
近代鲜有二家之本。宋中散大夫徐广
作音义一十卷。惟记诸本异同。
于义少有解释。又中兵郎裴骃
亦名家之子也。作集解注本。
合为八十卷。见行于代。
仍云亦有音义。前代久以散亡。
南齐轻车录事邹诞生。亦撰音义三卷。
音则尚奇。义则罕说。
隋秘书监柳顾言尤善此史。刘伯庄云。
其先人曾从彼公受业。或音解随而记录。
凡三十卷。隋季散乱。
遂失此书。伯庄贞观之初
奉敕于宏文馆讲授。遂采邹徐二说。
兼记忆柳公音旨。遂作音义三十卷。
音乃周备。义则更略。
惜哉。古史微文。
遂由数贤秘宝。故其学殆绝。
前朝吏部侍郎许子儒。亦作注义。
不睹其书。崇文馆学士嘉会
独善此书。而无注义。
贞少从张学。晚更研寻。
初以残缺处多。兼鄙褚少孙诬谬。
因愤发而补史记。遂兼注之。
然其功殆半。乃自惟曰。
千载古史。良难䌷绎。
于是更撰音义。重作赞述。
盖欲以剖盘根之错节。遵北辕于司南也。
凡为三十卷。号曰史记索隐云
大统纪序 唐 · 陈鸿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十二
叙曰。
臣闻日月星辰。
纪乎天也。
山岳江河。
纪乎地也。
历数正朔。
纪乎帝也。
正气为帝。
帝天号也。
统伦偫生。
冠耀元符。
牢笼乾坤之精。
弹压山川之灵。
威武薄乎八纮。
文明光乎百代。
功格皇天。
名在祀典。
以揖让而登皇极者。
乃可言矣。
开历垂统。
始皇焚书为烟烬。
史官废纪。
失传其本。
后代儒者。
凿天地心胸。
造生人闻见。
故诸纬书及皇甫谧谯周之徒。
得肆言上古之事。
恃无可验。
竞开异说。
臣少学乎史氏。
志在编年。
贞元丁酉岁太常第。
始闲居遂志。
乃修大纪三十卷。
正统年代。
随甲子纪年。
书事条贯兴废。
举王制之大纲。
天地变裂。
星辰错行。
兴帝之理。
亡后之乱。
毕书之。
通讽谕。
明劝戒也。
七年书始就。
故绝笔于元和六年辛卯
自太易至太昊
年代史传无正说。
且书皇甫谧似是之言。
太昊氏迎日推策造甲子。
臣以为天地立于水。
成于气。
气萌万物。
冒甲而生。
生主寅。
帝首太昊
岁起摄提。
故书太昊
甲寅
皇甫谧云。
太昊在位一百一十年。
又云。
子孙五十九姓。
传世五万馀岁。
又有循蜚等九纪。
亦无定年。
陶宏景云。
欲以数纪之生。
求知百代之上。
诚可笑矣。
臣非知古者。
亦不敢强为发正。
太昊炎帝
世历无明文。
存首而已。
舜行天子事八十年。
孔安国注云。
舜在位五十年。
三十而徵庸
三十年在位。
历试二年。
摄位二十八年。
服尧丧三年。
其一在三十之数。
为天子五十年。
凡一百一十一岁崩。
尧帝天下七十载。
得舜试舜三年。
一在徵庸
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
二十八载帝乃殂落。
二十八年合入舜历。
通计在位八十一载。
在位七十二载。
即舜元年丙子
帝挚元年乙卯
帝喾元年乙巳
颛顼元年丁亥
少昊元年癸亥
黄帝元年癸未
炎帝元年癸未
以是推之。
伏子贱最可凭也。
诸家年代历。
不分出益三年。
当禹荐益于天。
七年而崩。
益行天子事三载。
禹丧毕。
让于启。
启贤。
诸侯归之。
益避于箕山之阳。
禹之圣。
启之贤。
益之让。
岂可废而不明。
今以大唐元和六年岁辛卯
上推之炎帝元年癸未
凡三千六百九年。
轩辕至夏殷。
约世本以文宣王太史公尧典舜典商书夏书为实录。
周秦以降。
则桉本朝国史。
春秋纬书云。
炎帝子孙帝临至帝罔。
又有八代四百馀年。
太史公黄帝炎帝战于阪泉之野。
易称神农氏没。
氏作。
今臣依周易史记。
黄帝炎帝
纬命历叙又称少昊子孙相承十代四百馀年。
验纬书起汉哀平间
前代儒者。
好记异闻。
新进后学。
耳目固不可验。
皇甫谧刘伯庄皆以舜为戊寅年即位。
在位二十年。
遂使神农已来甲子相承错谬。
桉汉书。
舜生三十徵庸
三十在位。
五十陟方乃死。
通服丧三年。
禹崩。
启未立。
使三年何系。
今出益三年。
成禹志。
二十八年而崩。
益行天子事三年。
为益之事可也。
大道之行。
以天下为家。
何必私三年于启。
或云。
有穷伊尹周公共和如何。
夏后相不恢于夏家。
羿为相臣。
篡相自立。
后相奔死商邱
浞又杀羿自立。
少康长乃复夏政。
自是之后。
备见于诸家年历云。
宋谏议敏求墓志铭元丰二年七月 北宋 · 范镇
 出处:全宋文卷八七三、《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一六、《宋代蜀文辑存》卷一○
元丰二年四月甲辰龙图阁直学士右谏议大夫、史馆修撰修国史宗正寺修玉牒官判秘阁、权判尚书都省提举醴泉观公事宋公终于位。
初,公以疾在告,上御集英殿进士,顾左右,怪公不在,因遣使抚视之。
间日,又遣使挟医疗治之,仍诏其子官于外者归省。
及讣闻,衋然痛伤,赠尚书礼部侍郎,敕府县应接其葬事,皆特恩,非故常也。
于是乎见公之得君之深,而知天子念公之为隆且厚也。
公讳敏求字次道赵州平棘人
世事王氏,曾祖龟符犹为王氏平棘,赠太师中书令
祖皋,太宗、真宗尚书度支员外郎直集贤院,赠太师中书令谯国公
父绶,兵部尚书参知政事,赠太师中书令、尚书令、燕国公,谥曰宣献
常山郡太夫人毕氏。
天圣二年,以宣献公荫,为秘书省正字,召试学士院,赐进士及第,历馆阁校勘
坐赴同舍苏舜钦进奏院会,签书集庆军判官
以祖母郑国太夫人年耆且病,因请解职,留京师就养,许之。
踰年,王文安公宋景文公刊修《唐书》,以公尝为《续唐录》,习唐故事,奏充编修官,复校勘
以嫡孙丁郑国忧,仍诏在家修书。
后为集贤校理通判西京留守司知太平州,五迁太常博士
《唐书》成,进尚书工部员外郎
未几,迁刑部
英宗践祚,进兵部
堕马伤足,得请亳州
召还,充仁宗实录院检讨官,足未平,特蠲朝谒。
治平元年,以工部郎中修起居注
明年知制诰同修撰仁宗实录》、同判太常寺
今上即位,迁兵部
英宗在殡,有言宗室可嫁娶者,下太常
公以为大行未发引,不可。
既踰年,又有言者,公曰:「宗室义服,服变而练,可以嫁娶矣」。
议上,朝廷以与前议不同,降刑部
知制诰绛州,修河山,稍赋于绛之役民岁八十万,公三分之,以一岁均于晋、泽,以纾绛人。
是冬召还,兵部
修实录成,迁右谏议大夫
枢密吕公御史中丞,以言事罢知颍州,公当制,执政改其词以进,寻乞解职,不报。
后数日,以封还词头,连怫执政意,遂得解职,以本官奉朝请
明年,加史馆修撰集贤院学士
明年,使河北祭塞河口,还,奏河北旱,蠲其夏租。
熙宁七年,为龙图阁直学士
十年,修仁宗、英宗正史,掌均公建公府笺记。
鸿胪,护燕国公主、兖王卫王葬。
未克葬,以疾终于春明坊之第,享年六十一。
终之岁七月癸酉,葬于管城县马亭乡东城原之先茔。
其践扬,若进奏院登闻鼓院群牧判官开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纠察在京刑狱判秘阁、秘书省尚书都省吏部流内铨礼部刑部工部知通进银台司审官东院勾当三班院管勾编修院、编集历代君臣事迹所,宗正寺修玉牒官太皇太后宝册官,开封府发解官,锡庆院试官,南郊礼仪使,永厚陵礼仪使契丹生辰国信使,馆伴使,使河北祭塞河口,编修阁门仪制、蕃国朝贡条例,详定元正朝贺仪注,定夺郊赦命官使臣罪犯,而太常礼院太常寺官告院编修录用勋臣子孙,皆再领焉。
娶毕氏,丞相文简公之曾孙、光禄少卿从善之子、常山太夫人从子也,有贤德,封京兆郡君,先公四岁而亡。
子男九人:庆曾殿中丞
匪躬,著作佐郎
弄孙及其次早亡;
尚贤将作监主簿
正功,大理评事
表微,将作监主簿
揆方、处仁未官。
女二人,适赞善大夫王佑大理寺丞吕希纯,皆亡。
孙七人:焞,将作监主簿
燔、煜、烨、爚、󱼢、煇皆未官。
孙女六人,长适太常寺太祝曾说,次白马县范祖德,馀在室。
曾孙女一人。
公约清惇纯,而敏于记学。
其为文章,训辞诰命皆有程范。
朝廷典故,士大夫疑议,必就取正而后决。
宋元宪公河南,每咨以故实。
欧阳文忠公致手简通问,则自处浅陋,而以鸿博名公。
家藏书三万卷,日集子孙讨论翻绎,以为娱乐。
平居湛如,与人交,乐易,无不可者。
至于守职据正,毅然不少回。
掖垣徐国公主以驸马都尉王师约兄公约为侄,奏官,公以为乱天伦,遂执正之。
太常议祧庙,公请递迁僖祖,后复诏详定,公奏前议不可改,遂免详定。
御史中丞李公自秀州军事推官太子中允御史里行,公奏:「旧制,太常博士两任通判,须奏举乃得入台。
去年骤用京官,议者以为非;
今又用幕职官,恐官制遂隳」。
即封还词头,有诏转对。
是时郡守县令数更易,吏民疲劳,公请慎于进改,而不数变易,所贵上获考绩之实,下有恪位之美,而治道可建也。
河北陕西河东举人性朴茂,而词藻不工,每诏下,登第者才数人。
公请令转运使择有行艺,或谋略材武为众所推者,每路荐五七人,时与推恩,所贵人材参用,而士有可进之路。
嘉祐中,尝宽恤民力,州县公人例多减放,而役事不减,则是去者逸而是留者重劳矣。
公请省事,或增其人,使劳逸得均,而民力可宽也。
三馆秘閤书类多讹舛,所藏虽博,而往往无稽考。
公请先以前汉《艺文志》,据所有用校七史例,下诸路购求善本,重复校正
然后自后汉以来至于唐,依逐书志目以次雠对,取其堪者,馀悉置之,使秘府文集得以完善也。
其议贡举,则曰:州郡有学舍而无学官,四方之士轻去乡里者,以求师也,今请州置学官一人。
又三岁一下诏,得士三百人,今请二百人试诗赋论策,糊名通考之如旧,其一百人请如赦文,令州郡论荐,转运使审覈之。
太学生则委国子监官,至御试,随其所学而试之,则文辞、经艺、行实之人皆无遗也。
其后官不数变易,太学建三舍,命举人以官,置学官,三路取百人,皆公发之也。
凡三临州,率不满岁召去,去而民爱思之。
喜道人善,荐士累数百,讫不坐累。
郑国太夫人杨文庄公之女。
文庄无嗣,岁时奉祀展墓无阙者。
疾亟,犹戒其子立碑;
子孙未官者众多,犹推遗泽奏其从孙。
盖其孝友又如此。
宣献公尝辑《唐大诏令》,未次甲乙,公釐十三类,绪正之,总百三十二卷。
所著书:《闱前集》二卷,《后集》六卷,《西垣制词》四卷,文集若干卷,《东京记》三卷,《河南志》二十卷,《长安志》二十卷,《三川官下录》二卷,《春明退朝录》二卷,以韵类次《宗室名》五卷,自唐武、宣、懿、僖、昭、哀以来六朝宝录百四十八卷,辑《颜鲁公集》十五卷,《孟东野集》十卷,《李卫公别集》五卷,《刘梦得外集》十卷,汉唐人诗刻于石者为《宝刻丛章》三十卷,又以刘伯庄《史记音义》、司马贞《索隐》、陈伯宣《注义》分注入太史公正史
及被诏修本朝《会要》、删定《九域志》、《百官公卿表》,皆未就。
其先以小官事乱离间,宋兴天下益平,至公三世皆以文翰显于时。
宣献公雅善书,一日对延和,上问遗书,退而奉七轴以献。
公得其法,尝题濮安懿王襄国韩夫人、仙游任夫人神主,至于四方碑志,多出公手。
公以力学,被遇朝廷,论撰未尝不在选中。
呜呼,公之平生可谓无憾矣!
初,史纪草成,帅其属奏御,上御袍靴读之终篇,歛容谕之曰:「两朝丰功盛德,赖卿等考而发明之」。
公踰年服勤,欲其书之成,此其有所憾乎。
予与公游,知公者也。
铭曰:
宣献公,昔天圣中,实为史官,十代宗工。
典常物则,备于厥躬。
纪录记述,太平之风。
公世其业,遭时又同。
仁宗英宗,明昌盛隆。
有显其德,有崇其功。
方此发挥,形容昊穹。
不幸奄忽,美志弗终。
凡士大夫,惜嗟哀恫。
上彻九重,隐于帝衷。
赠典弗常,非众所蒙。
呜呼公兮,学富行充。
如渊之深,如之融。
金之刚明,玉之玲珑。
云乎不淑,命不究穷。
南瞻具茨,西望神嵩。
东城之原,从先公宫。
被地,郁郁葱葱。
子孙众多,福禄来丛。
书史记索隐后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二二、《太仓稊米集》卷六七
前人所为缵述,后人从而贬剥之,将以正前人之失也。
独不知又从而贬之者出其后,至于更相矛盾,互为得失,殆无时而已焉。
《史记》一书成于司马父子之手,本出一家,而其首尾舛错,岁月颠倒,不免时有缪误,此后人所以得而议之也。
晋有徐广、宋有裴骃南齐邹诞生大唐刘伯庄,各有《音义》见于注解,不可谓无得,然亦未免于失也。
司马贞又作《索隐》三十卷,且自为之序,以谓迁史比于班书微为古质,故汉晋名贤未之见重。
岂其然乎?
班《书》所记独一代之事,犹二十年而后成。
《史记》上下数千载,而其论述如出一时,迁史简严而叙事详,班史辞费而褒贬少。
迁之为文如行云流水,出于自然;
班固镂金刻玉,力尽愈奇,要其大率皆依仿迁而为之者也。
谓其以古质不为人所推重,何其缪哉!
所议讑不可胜究,姑以首篇较其乖误,馀可知。
谓《史》有十二纪,以象岁星十二年而一周天也;
《史》有十表,以法天之刚柔十日以记时也;
《史》有八书,以法时有八节以成岁也;
世家三十,以法三十日而成月也;
列传七十,法人臣七十而致仕也;
百有三十篇,以象闰馀而成岁也。
迁作《史记》,上自五帝,下逮汉武,世代之数岂出人为?
然则《春秋》十有二公,自隐至哀岂亦法天之数而为之乎?
历年二百四十有二,孔子将何所取法哉?
所谓八节、三十日,与夫闰馀成岁之说皆不可合也。
七十而致仕,何关列传?
如《滑稽》、《龟策》、《日者》之类,何预致仕?
是数者使儿童见之皆知其非,不待攻而明其失矣。
余所以言之,非欲为是纷纷也,盖伤之缪用心,以贻笑后人而已矣。
黄鹤楼 明 · 田汝耔
 出处:黄鹤楼志·艺文·文赋·明代、黄鹤楼集卷中
自莅夏口,三易星霜,登楼数矣。乃今辛巳之秋,(1)何为漫兴?其以时物更变,旅客值逢,能不感激?(2)切意君子处世,(3)宜乘时建立,竟识退藏,(4)以永终誉,岂真可以觊觎神仙之术哉?(5)
抚天运之旋斡兮,时序忽兹高秋⑥。
白云纷其旖旎兮,余适升此危楼⑦。
闻昔人之超伸兮,骑黄鹤而浮游⑧。
夫羽翼其不可见兮,遗踪迹于蓬丘⑨。
猗与美哉⑩!
飞甍峥嵘兮,突刺乎穷霄⑾;
启棂轩兮,横光射夫斗牛⑿。
浑沦崔㟴兮,舍化工之机括⒀;
方圆盘郁兮,象天地之区周⒁。
凭临恣览觑兮,中惝恍而绸缪⒂。
神营营其陨越兮,魂黯黯而弥留⒃。
披纷飒沓兮,泻洞庭之逸波⒄;
俄而汹涌漰湃兮,朝江汉之奔流⒅。
信夫“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寞而无声;
雁雍雍而南游兮,鹍鸡啁哳而悲鸣”⒆。
宋玉之遗音,而协余之衷情⒇。
忆隙驹之言迈兮,惜朝华之难挹21。
对物情之彷佛兮,良怵惕而于邑22。
念人生之有涯兮,孰长年之能执23。
时飘忽其不再兮,老荏苒而将及24。
顾世俗之肮脏兮,恬辟谷以绝粒25。
思至人于寞寞兮,抱玄精于咽吸26。
内展转以旁求兮,辨真元于黑白27。
倏假寐以夷犹兮,遇灵修于九陌28。
指子安之故庐兮,造叔伟之攸宅29。
理余发于秣节兮,浴余体于兰汤30。
陟玉台之嶙峋兮,排阊阖而履上方31。
朝太乙于九重兮,睹绰约于中央32。
质要渺以委蛇兮,复降至于扶桑33。
驾青龙之蜿蜒兮,建苍螭之文旗34。
揭干旄之晶晶兮,下蕤绥其陆离35。
承轻焱之清芬兮,洒零雨之垂云36。
谒东皇以来歆兮,疑若授余以纶词37。
炎帝正阳兮,骖鸾鸟以骋鹜38。
服朱雀以腾骧兮,骈騑騑以按度39。
赖前驱之捷径兮,曰余悯懵其始悟40。
计岐贰之枉投兮,却中道而反顾41。
来翩翩以迅速兮,恐白日之云暮42。
金华以为盖兮,采荃蕙以为裾43。
饮兑泽而漱沦阴兮,余将诣少昊之所居44。
蓐收位而宰阍兮,霜霰肃敛邪气除45。
诹吉良用庚辛兮,告享具礼容舒46。
熊罴守关兮,右白虎蹲当间。
中怀怆恨戒悚息兮,似踧踖而踟蹰47。
大道砥平知矢直兮,皇步跼蹐而趑趄48。
斯须定静知止极兮,始安宁而容与49。
抚光景之逍遥,迓玄冥于中庭50。
文昌为余先驱兮,玄武为余扬灵51。
遍多方以竟礼兮,言旋归而嬉娱52。
顿惊觉以惺发兮,依然身在乎故都53。
吁嗟!
神仙伊何所兮,吾不知其渺茫54。
彼人道之罔修兮,又奚为乎荒唐55。
黄河澄清兮,岂曰寻常56?
庆云迭见兮,其世之祯祥57。
北辰奠位兮,列星共乡58。
辅弼当道兮,搀抢灭光59。
缪纠解纷兮,纲维斯张60。
污浊潜消兮,涟漪清扬61。
夫往者其不可追兮,来者吾可以自强62。
凤凰鸣于高冈兮,感梧桐于朝阳63。
违时而弗竞兮,是亦何贵夫才良64。
策驽骀之偃蹇兮,齐骐骥于康庄65。
勇信迈以长征兮,毋邅迍而沮丧66。
维夜寐以夙兴兮,竭余力之方刚67。
念生鞠之罔极兮,扬休烈之辉光68。
守狷介以廉洁兮,历九死而不忘69。
贞一以永缔兮,虽经百折以无妨70。
功成名立而身退兮,余将跨黄鹤而高翔71。
【校注】 (1)辛巳:按作者进士年推算,当为正德十六年(1521)。是时,作者在湖广副使任内。 (2)何为四句:漫兴,谓兴之所至,率然而作。此指乘兴作赋。时物,四时景物。旅客,羁旅。感激,感慨。 (3)切:当作“窃”。窃,谦词。 (4)竟:终。 (5)觊觎:非分之冀望或企图。《左传》桓公二年:“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杜预注:“下不冀望上位。” (6)旋斡:犹运转。斡,亦旋。 (7)旖旎:盛貌。 (8)超伸:犹超升,谓超脱尘世,飞升登仙。浮游:漫游。《庄子·在宥》:“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何往。”《楚辞·离骚》:“欲远集而无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遥。” (9)蓬丘:《十洲记》:“蓬丘蓬莱山是也。”李白《越中秋怀》:“何必,逝将归蓬丘。” (10)猗与:叹美之词。《诗·周颂·潜》:“猗与漆沮,潜有多鱼。” (11)飞甍:高耸的屋脊。《左传》襄公二十八年:“犹援庙桷,动于甍。” 杜预注:“甍,屋栋。”孔颖达疏:“今俗谓之屋脊。” (12)棂轩:有窗格的长廊。曹植《赠徐干》:“春鸠鸣飞栋,流焱激棂轩。”横光:即光。横与光通。《说文通训定声》:“横,假借为光。”《淮南子·坠形训》:“玉横维其西北之隅。”高诱注:“横,光也。” (13) 浑沦:浑然一片。舍:犹藏。化工:造化之工。《文选·贾谊鵩鸟赋〉》: “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李商隐《今月二日……辄复五言四十韵一章献上……》:“固是符真宰,徒劳让化工。”机括:原义为弩上发箭的机件,此犹机巧之意。 (14)盘郁:曲折繁盛之貌。《酉阳杂俎·玉格》:“至此山,廓然宫殿盘郁,楼台博敞。”区周:即“区陬”,角落。《文选·张衡东京赋〉》:“目察区陬,司执遗鬼。”薛综注:“区陬,隅隙之间也。” (15)中:胸中,内心。惝恍:失意貌。《楚辞·远游》:“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恍而乖怀。”绸缪:《诗·唐风·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毛传:“绸缪,犹缠绵也。”谓忧思集结不解。 (16)营营:往来驰逐貌。《庄子·庚桑楚》:“无使汝思虑营营。”《楚辞·九章·抽思》:“愿径逝而未得兮,魂识路之营营。”陨越:颠坠,跌落。黯黯:昏乱沮丧貌。弥留:《书·顾命》:“病日臻,既弥留。”蔡沈集传:“病日至,既弥甚而留连。”此谓神魂丧乱,久而益甚。 (17)披纷:即纷披,散乱。北周庾信《枯树赋》:“纷披草树,散乱烟霞。”飒沓:众盛貌。鲍照《咏史》:“宾御纷飒沓,鞍马光照地。”披纷飒沓,即纷至沓来意。逸波:奔涌无羁之波。 (18)漰湃:即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朝江汉:谓江汉之朝宗。《书·禹贡》:“江汉朝宗于海。” (19)之为气也六句:用《楚辞·宋玉〈九辩〉》成句,故下云“此宋玉之遗音”。《楚辞》“寂莫”作“寂漠”,一作“寂寞”,同。雍雍,和鸣声。鹍鸡啁哳,《楚辞补注》:“鹍鸡似鹤,黄白色。啁哳,声繁细貌。” (20)协:相同,相合。《国语·周语》:“实有爽德,协于丹米。” (21)隙驹:《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后以隙驹喻光阴易逝。言:助词,无义。迈:往,过。朝华:喻青春之美好年华。挹:取得。《文选·陆机〈叹逝赋〉》:“恨朝霞之难挹。” (22) 物情:事物的情景。此指眼前景物。彷佛:用《九辩》“柯彷佛而萎黄” 句意,言物情衰歇。良:甚,很。怵惕:《九辩》:“心怵惕而震荡兮,何所忧之多方。”《楚辞补注》:“五臣云:怵惕,震荡自惊动也。”于邑:忧悒郁结,哽咽。《楚辞·九章·悲回风》:“伤太息之悯怜兮,气于邑而不可止。” (23)有涯:《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执:把握。《文选·陆机〈叹逝赋〉》:“孰长年之能执?” (24)时飘忽二句:飘忽,迅疾貌。《文选·陆机〈叹逝赋〉》:“时飘忽其不再,老晼晚其将及。”《楚辞·离骚》:“老冉冉其将至兮。” (25)辟谷:古称行导引之术,不食五谷,可以长生,谓之辟谷。道家方士乃附会为神仙入道之术。《史记·留侯世家》:“(张良)乃学辟谷,道引轻身。”此谓避世修道。 (26)至人: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玄精:人体之元气、精气。陶弘景《真诰》:“《上清真人冯延寿口诀》:‘……玄精不倾,然后可以存神服霞,呼吸二景耳。’” 咽:原作“ ”,误,径改。咽吸,吞吸。 (27)真元:人之元气。元稹《韦氏馆与周隐客杜归和泛舟》:“时物欣外奖,真元随内修。”黑白:佛家语,即善恶之意。《俱舍论》:“诸不善业一向名黑,染污性故。色界善业一向名,不离恶故。” (28)夷犹:犹豫,迟疑。《楚辞·九歌·湘君》:“君不行兮夷犹。” 灵修:神明。《楚辞·离骚》:“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王逸注:“灵,神也。修,远也。”九陌:城中大道。骆宾王《帝京篇》:“三条九陌丽城隈,万户千门平旦开。”此指武昌府城。 (29)子安:仙人名,传其曾骑黄鹤游憩于黄鹤楼。《名胜志》:“汉阳渡上有黄鹤楼,晋仙人黄子安骑黄鹤游憩于此。”叔伟:即荀叔伟。一作叔祎、又作叔玮。任昉《述异记》谓驾鹤登仙之人乃荀叔伟,而非费文伟。攸宅:所居。攸,亦宅,居住之所。《诗·大雅·韩奕》:“为韩姑相攸,莫如韩乐。” 郑玄笺:“攸,所也。……视其所居,韩国最乐。” (30)秣节:疑为“沐栉”之误。《庄子·天下》:“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此用其意,谓洗梳头发于风雨之中。兰汤:有香味的热水。《楚辞·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洪兴祖补注:“皆洁濯之谓也。” (31)陟:升。玉台:《楚辞·九思·伤时》:“登太一兮玉台,使素女兮鼓簧。”王逸注:“太一,天帝所居,以玉为台也。”嶙峋:重叠高耸之貌。扬雄《甘泉赋》:“增宫参差,骈嵯峨兮,岭巆嶙峋,洞亡崖兮。”排:开。阊阖:《楚辞·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王逸注:“阊阖,天门也。” 上方:天上仙界。温庭筠《宿云居寺》:“圆月上方明。” (32)太乙:同“太一”,也作“泰一”。《史记·封禅书》:“天神贵者太一。”司马贞索隐:“宋均云:天一、太一,北极神之别名。”又《天官书》: “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张守节正义:“泰一,天帝之别名也。刘伯庄云:泰一,天神之最尊贵者也。”绰约:柔美貌。谓仙子。白居易《长恨歌》:“其中绰约多仙子。”中央:天之中央,天帝所居。 (33)要渺:渺,当作“眇”。《楚辞·远游》:“质销铄以汋约兮,神要眇以淫放。”洪兴祖补注:“眇与妙同。要眇,精微貌。”委蛇:亦作委迤、委佗。《尔雅·释训》:“委委佗佗,美也。”郭璞注:“皆佳丽美艳之貌。” 《诗·鄘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扶桑:《楚辞·离骚》:“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王逸注:“扶桑,日所拂木也。”洪兴祖补注引《山海经》云:“黑齿之北,曰汤谷,有扶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皆戴乌。”又引《十洲记》云:“扶桑在碧海中,叶似桑树,长数千丈,大二千围,两两同根,更相依倚,是名扶桑。” (34)螭:《楚辞·九章·涉江》:“驾青虬兮骖白螭。”洪兴祖补注: “五臣云:虬、螭,皆龙类。”文旗:有文彩的旗。苍螭之文旗,即绘有苍螭图案的旗帜。 (35)揭:举。干旄:旗的一种。,通“竿”;旄,犛牛尾。干旄,即用犛牛尾装饰旗竿之旗。《诗·鄘风·干旄》:“孑孑干旌,在浚之郊。”晶晶:鲜明貌。蕤绥:盘曲升腾貌,形容旌旗仪仗蜿蜒而行。《文选·扬雄〈甘泉赋〉》:“蠖略蕤绥。”李善注:“龙行之貌也。”陆离:色彩斑斓。《楚辞·离骚》:“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36) 轻焱:轻风。焱,《说文通训定声》云:“为猋(飙)之误字。” 王褒《九日从驾诗》:“轻飙飒飒凉。”零雨:微雨。《诗·豳风·东山》:“零雨其濛。”垂云:低垂之云。《文选·何晏景福殿赋〉》:“若仰崇山,而戴垂云。” (37)东皇:即东皇太一,天神名。屈原《九歌》首篇即《东皇太一》。《楚辞补注》:“五臣云,……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楚东,以配东帝,故云东皇。”来歆:来享,谓神来享供品。《文选·张衡东京赋〉》:“神歆馨而顾德。”薛综注:“歆,享也。”纶词:犹纶言,纶音。《礼·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王言如纶,其出如綍。”后因以纶言、纶音称皇帝的诏书。此指天神东皇的纶音。 (38)炎帝:《汉书·魏相传》:“南方之神炎帝,乘离执衡司。” 正阳:《楚辞·远游》:“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王逸注引《陵阳子明经》:“正阳者,南方日中气也。”此指南方。鸾鸟:神鸟名,即鸾。《山海经·西山经》:“(女林之山)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鸾鸟。”《离骚》:“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骋鹜:驰骋,奔走。《楚辞·九歌·湘君》:“晁骋鹜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39)服:古代一车驾四马,居中两匹称服,两旁之马称骖。《荀子·哀公》:“两骖列,两服入厩。”杨倞注:“两服,马在中;两骖,两服之外马。” 此用作动词,犹驾,御。朱雀:又名朱鸟。《太平御览·河图》:“南方赤帝,神名赤熛怒,精为朱鸟。”腾骧:奔跃,超越。《文选·张衡〈西京赋〉》:“乃奋翅而腾骧。”骈:两马并驾为骈。嵇康《琴赋》:“双美并进,骈驰翼驱。” 騑騑:马行不止貌。《诗·小雅·四牡》:“四牡騑騑,啴啴骆马。”按度:徐行貌。 (40)捷径:谓取近便之路以求速达。悯懵:迷糊不清。 (41)岐:岔道。贰:差错。岐贰,谓错投岔道。故下云“枉投”。中道:中途。《离骚》:“羌中道而改路。” (42)翩翩:轻疾貌。《诗·小雅·四牡》:“翩翩者鵻,载飞载下。” (43)金华:作装饰用之金花。《后汉书·蔡邕传》:“公(董卓奉引车驾,乘金华青盖,爪画两轓,远近以为非宜。”荃蕙:香草名。《离骚》:“兰芷变而不芳兮,荃惠化而为。” (44)兑泽:润泽;光泽。兑亦泽。《易·说卦》:“兑为泽。”沦阴:指晚霞。《楚辞·远游》:“漱正阳而含朝霞。”王逸注引《陵阳子明经》:“春食朝霞,朝霞者,日欲出时黄气也。秋食沦阴,沦阴者,日没以后赤黄气也。” 少昊:也作“少皞”“少皓”。《楚辞·远游》:“遇蓐收乎西皇。”王逸注:“西方庚辛,其帝少皓,其神蓐收。西皇,即少昊也。《离骚经》曰:‘召西皇使涉予。’ 知西皇所居,在于西海之津也。” (45)宰阍:守门。《楚辞·离骚》:“吾令帝阍开关。”注:“阍,主门者也。”宰,亦主管之意。 (46)诹吉:谓选择吉日良辰。潘岳《籍田赋》:“庙祧有事,祝宗诹日。”庚辛:《吕氏春秋·孟秋纪》:“其日庚辛,其帝少皞。”高诱注:“庚辛,日也。”《淮南子·时则训》:“其日庚辛。”高诱注:“庚辛,也。” ,五行之一,方位为西,季节,干支为庚辛。位于西方,时逢秋季,故取庚辛之日为祭。告享:告祭。容舒:祭祀时容颜举止庄重安祥。 (47)中:心中。怆恨:悲伤。班彪《北征赋》:“游子悲其故乡兮,心怆悢以伤怀。”戒:肃然恭敬。悚息:惶恐喘息。踧踖:局促不安貌。《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每会见,踧踖无所措置。”踟蹰:来回走动。《诗·邶风·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48)砥:磨石。“砥平”,如砥之。矢:箭。“矢直”,知矢之直。《诗·小雅·大东》:“周道如砥,其矢如直。”皇步:谓恐惧而行。皇,通 “遑”“徨”。跼蹐:跼,曲身,弯腰;蹐,小步行路。谓小心戒惧而行。趑趄:欲进不前。 (49)定静:安静。定亦静。止极:停止,终了。《吕氏春秋·制乐》:“圣人所独见,众人焉知其极。”注:“极,犹终。”容与:安逸自得貌。《楚辞·九歌·湘夫人》:“聊逍遥兮容与。” (50)光景:日月之光。《楚辞·九章·悲回风》:“借光景以往来。”迓:迎。玄冥:北方之神,黑帝,故亦指黑暗。《后汉书·祭祀志》:“立冬之日,迎冬于北郊,祭黑帝玄冥,车旗服饰皆黑。” (51)文昌、玄武:皆神名。《楚辞·远游》:“后文昌使掌行。”王逸注: “顾命中宫,敕百官也。天有三宫,谓紫宫、太微、文昌也。”洪兴祖补注:“史迁《天官书》云:‘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天文志》:‘文昌六星,在北斗魁前。’”又:“召玄武而奔属。”王逸注:“呼太阴神使承卫也。” 洪兴祖补注:“二十八宿,北方为玄武。”扬灵:谓扬己之精诚。《楚辞·九歌·湘君》:“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注:“灵,精诚也。” (52)竟礼:尽礼。 (53)惺发:犹醒悟。 (54)伊:助词,无义。何所:何方。 (55)人道:人伦之道。《庄子·在宥》:“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疏:“司职有为,事累繁扰者,人伦之道。”罔修:不修人伦之道,指神仙。奚为:为何。 (56)黄河澄清:古称黄河千年一清,因以河清为太平祥瑞的象征。《左传》襄公八年引逸诗:“俟河之清,人寿几何!”《文选·李康〈运命论〉》:“夫黄河清而圣人。” (57)庆云:《汉书·天文志》:“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庆云。喜气也。”祯祥:《礼记·中庸》:“国家将兴,必有祯祥。” 孔颖达疏:“祯祥,吉之萌兆。” (58)北辰:北极星。乡,通“向”,朝向。《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59)辅弼:佐助,指宰臣。《国语·吴语》:“昔吾先王世有辅弼之臣,以能遂疑计恶,以不陷于大难。”当道:谓执政。搀抢:彗星名,即天搀、天抢。古以为凶兆。《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揽搀抢以为旌。”张守节正义引《天官书》:“天搀长四丈,末;天抢长数丈,两头。其形类彗也。”《文选·左思吴都赋〉》:“搀抢暴出而相属。”李周翰注:“搀抢,妖星也。” (60)缪纠:绞结,缠结。解纷:排解纷乱。《史记·滑稽列传》:“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纲维:《管子·禁藏》:“法令为维纲。”尹知章注:“维纲所以张也。” (61)涟漪:水面微波。漪,亦作“猗”。《诗·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兮,河水清且涟漪。”此谓世道清平。 (62)追:补救。《孟子·尽心下》:“往者不追。”强:勉力。《淮南子·修务》:“名可务立,功可强成。” (63)凤凰句:《诗·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矣,于彼朝阳。”朱熹集传:“山之东曰朝阳。凤凰之性,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世说新语·赏誉》“顾彦先凤鸣朝阳”,喻贤才遇时而起。 (64)竞:犹争胜。此句意谓,良才遇时始能有为,失时则不能争胜。 (65)驽骀:劣马。偃蹇:困顿。:相并。骐骥:良马。康庄:四通八达的大道。《尔雅·释宫》:“五达谓之。六达谓之庄。”《楚辞·九辩》:“却骐骥而不乘兮,策驽骀而取路。”此以“策驽骀”自谓,以“骐骥”喻贤才。 (66)迈:任意行进。毋:《黄鹤楼集》原作“母”,误,径改。邅迍:喻处境不顺当。 (67)夜寐夙兴:谓辛劳。《诗·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方刚:《汉书·东平王传》:“朕唯王之春秋方刚。”颜师古注:“言其年少血气盛。”寐,误作“寂”,径改。 (68)鞠:指父母。鞠,养育,抚育。罔极:无穷无尽。《诗·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又:“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后常父母之恩为罔报之恩。休烈:盛美的事业。《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休烈平一宇内,德惠修长。” (69)狷介:严谨自守。《国语·晋语》:“小心狷介,不敢行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70)贞一:专一,守一。缔:缔结。《楚辞·九章·悲回风》:“气 缭转而自缔。”洪兴祖补注:“缔,结,不解也。” (71)功成句:《老子》第八章:“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本赋为正德十六年作者湖广副使任内所作。序云“三易星霜”,则始任副使正德十三年。作者登楼而感,感而梦,梦而觉,依次写来,其体式脱胎于楚辞,结构上则明显受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影响,但主旨却异。赋虽以主要篇幅写出世之梦游,但主旨却在入世,追求建功立业。“君子处世,宜乘时建立,竟识退藏,以永终誉,岂真可以觊觎神仙之术哉?”赋之大意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