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驾幸长安奉使先往检察 初唐 · 王无竞
奉使至京邑,戒涂历险夷。
首旬发定鼎,再信过灞池。
河山壮关辅,金火递雄雌。
文物沦霸运,灵符启圣青。
宸扆阔临御,巡幸顺讴思。
城阙生光彩,草树含荣滋。
缇骑纷沓袭,翠旗曳葳蕤。
童幼闻明主,耆老感盛仪。
轮袂交隐隐,廛陌满熙熙。
微臣昧所识,观俗书此词。
刘云:「定鼎见《左传》,成王定鼎于郏鄏,此处用以代表洛阳。又考唐代洛阳城郭南而第二门名定鼎门,为西行必由门户。
秋夜巫山 唐 · 乔备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巫峡裴回雨,阳台潭荡云。
江山空窈窕,朝暮自氛氲。
萤色寒秋露,猿啼清夜闻。
唯怜梦魂远,肠断思纷纷。
俞云:「『潭』当作『澹』。」刘云:「潭荡双声字。」)。
奉使松府(伯三七七一。下同) 唐 · 胡皓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蜀山匝地险,汉水接天平。
波涛去东别,林嶂隐西倾。
露白蓬根断,风秋草叶鸣。
孤舟忽不见,垂泪坐盈盈。
刘云:「东别谓大别也。《禹贡》汉水又区为沧浪之水,至于大别。」「西倾谓西倾山。」
睢阳送韦参军还汾上(此公元昆任睢阳参军) 唐 · 李昂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世业重籯金,青春映士林。
文华两孙楚,兄弟二曾参。
竹抱卢门(刘云:「卢门见《左传》,宋国门名,此用以表睢阳。」)暗,山衔晋国深。
预知汾水上,一雁有遗音。
驯鸽篇 唐 · 李昂
君不见贾谊寰中推逸才,仇香坐处馆常开。
栖鸾未即冲天去,驯鸽先能听事来。
亦闻无角巢君屋,诸处不栖如择木。
宁随贺燕空绕梁,为逐迁莺俱□□。
风窗月户清节凉,抚翼和鸣君子旁。
双影时时临砚水,轻毛片片落书窗。
□君德,辉彩鲜鲜生羽翼;
感君心,灵庆昭昭相应深。
何必淮南投小吏,飞来□□化为金。
择木:《世说新语·语言篇》:李弘度说:「穷猿奔林,岂暇择木。」尾句:刘云:「《搜神记》张灏为梁相,有鹊化为一圆石,灏破之得一金印。」
奉寄平原颜太守 盛唐 · 高适
押词韵第一部 创作地点:甘肃省武威市
皇皇平原守,驷马出关东。
银印垂腰下,天书在箧中。
自承到官后,高枕扬清风。
豪富已低首,逋逃还力农。
始余梁宋间,甘与麋鹿同。
散发对浮云,浩歌追钓翁。
如何顾疵贱,遂肯偕穷通。
耿介出宪司,慨然见群公。
赋诗感知己,独立争愚蒙。
金石谁不仰,波澜殊未穷。
微躯枉多价,朽木惭良工。
上将拓边西,薄才忝从戎。
岂论济代心,愿效匹夫雄。
骅骝满长皂,弱翮依彫笼。
行军动若飞,旋旆信严终。
屡陪投醪醉,窃贺铭山功。
虽无汗马劳,且熟沙塞空。
去去勿复道,所思积深衷。
一为天涯客,三见南飞鸿。
应念萧关外,飘飖随转蓬。
严终:刘云:「严助终军也。二人乃汉武帝时文士有武略者。苏东坡诗:一时冠盖尽严终。」
望月(一作刘云诗) 唐 · 张瑛
五言绝句 押庚韵
天汉凉秋夜,澄澄一镜明。
山空猿屡啸,林静鹤频惊。
寄吴士矩端公五十韵(此后并江陵士曹时作) 中唐 · 元稹
押词韵第十七部 创作地点:湖北省荆州市
昔在凤翔日,十岁即相识。
未有好文章,逢人赏颜色。
可怜何郎面(吴生小字何郎)。(可怜:可爱。《方言》卷一:“怜,爱也。汝颍之间曰怜。”),二十才冠饰。
短发予近梳,罗衫紫蝉翼。
伯舅各骄纵,仁兄未摧抑。
事业在(一作若)杯盘(事业:才能。宋赵令畤《侯鲭录》卷四:“唐末五代,权臣执政,公然交赂,科第差除各有等差,故当时语云:‘及第不必读书,做官何须事业?’”在:原作“若”,据蜀本、卢本改。杯盘:此代指饮酒事。),诗书甚徽纆(徽纆:绳索。《易·坎》:“上六,系用徽纆。”陆德明释文:“刘云:三股曰徽,两股曰纆,皆索名。”此比喻束缚。)。
西州戎马地(西州:指凤翔。凤翔府在长安之西,故云。),贤豪事雄特。
百万时可赢,十千良易借(借:蜀本、杨本作“惜”。何焯校:“宋板作惜者误。”)。
寒食桐阴下(寒食: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晋文公负其功臣介子推,介子推愤而隐于绵山。文公悔悟,烧山逼令出仕,介子推抱树焚死。后人悯其不幸,相约于其忌日禁火冷食,遂相沿成俗。而其实禁火乃周代之旧制,介子推事为后人所附会。),春风柳林侧。
藉草送远游(藉草:坐卧于草地之上。《文选·孙绰〈游天台上赋〉》:“藉萋萋之纤草,荫落落之长松。”李善注:“以草荐地而坐曰藉。”),列筵酬博塞(博塞:即六博、格五等博戏。《庄子·骈拇》:“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成玄英疏:“行五道而投琼(即骰子)曰博,不投琼曰塞。”)。
萎蕤云幕翠,灿烂红茵赩(赩:大赤色。《玉篇·色部》:“赩,大赤色。”)。
脍缕轻似丝(鲙缕:细切之菜肴。鲙,《集韵·太韵》:“脍,《说文》:‘细切肉也。’或从鱼。”),香醅腻如膱(一作织)。(香醅:茶水上所结之薄膜。膱:原作“织”,与下文韵重,据卢校及文意改)。
将军频下城,佳人尽倾国(倾国:倾倒一国之人,形容女性极其美丽。《汉书·外戚传上·李夫人》:“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媚语娇不闻,纤腰软无力。
歌辞妙宛转,舞态能剜刻。
筝弦玉指调,粉汗红绡拭。
予时最年少,专务酒中职。
未能解(一作愧)生狞,偏矜任狂直。
曲庇桃根盏(桃根盏:酒杯名。桃根,晋王献之妾桃叶之妹。宋张敦颐《六朝事迹·桃叶渡》:“桃叶者,王献之爱妾名也,其妹曰桃根。”),横讲捎云式(捎云式:疑为李捎(一作梢)云所创立之酒令。李肇《国史补》卷下:“国朝麟德中,璧州刺史邓弘庆始创平、索、看、精四字令,至李梢云而大备,自上及下以为宜然。大抵有律令、有头盘、有抛打,盖工于举场而盛于使幕。”)。
乱布斗分朋,惟新间谗慝(“乱布”二句:谓参与者分成不同小组,一比高低,为取胜而不断变化花样,暗耍手段。斗,比赛,争胜。分朋,分组。苏轼《上元过祥符僧可久房萧然无灯火》:“门前歌舞斗分朋,一室清风冷欲冰。”)。
耻作最先吐,羞言未朝食。
醉眼渐纷纷,酒声频餩餩(爱墨切)。(餩餩:打嗝声。《广韵·去夬》:“餩,通食气也。”)。
扣节参差乱,飞觥往来织(飞觥:传杯。)。
强起相维持,翻成两匍匐。
边霜飒然降,战马鸣不息。
但喜秋光丽,谁忧塞云黑。
常随猎骑走,多在豪家匿。
夜饮天既明,朝歌日还昃(昃:太阳偏西。《说文·日部》:“ (昃),日在西方时,侧也。”)。
荒狂岁云久,名利心潜逼。
时辈多得途(时辈:当时有名之人物。《三国志·魏志·孙礼传》:“礼与卢毓同郡时辈,而情好不睦。”),亲朋屡相敕(敕:告诫。《说文· 部》:“敕,诫也。”)。
闲因适农野,忽复爱稼穑(爱:卢本作“忧”。)。
平生中圣人(中(zhòng)圣人:醉酒之隐语。《三国志·魏志·徐邈传》:“魏国初建,为尚书郎。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沈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达白之太祖,太祖甚怒。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翻然腐肠贼(腐肠贼:腐蚀肠胃之贼,古人多指美酒佳肴。汉枚乘《七发》:“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
亦从酒仙去,便被书魔惑。
脱迹壮士场,甘心竖儒域(竖儒域:指科举考试。竖儒,即竖儒,对儒生之鄙称。《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沛公骂曰:‘竖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司马贞索隐:“竖者,僮仆之称。沛公轻之,以比奴竖,故曰‘竖儒’也。”)。
矜持翠筠管(翠筠管:竹管,此代指毛笔。翠筠,翠竹。毛笔之管用竹制成,故云。),敲断黄金勒(黄金勒:用黄金制成之衔勒,形容极其珍贵。)。
屡益兰膏灯(兰膏灯:古代用泽兰子炼成油脂,用以点灯,故云。《楚辞·招魂》:“兰膏明烛,华容备些。”王逸注:“兰膏,以兰香炼膏也。”),犹研兔枝墨(兔枝墨:《玉台新咏考异》:“兔枝二字未详,吴氏注谓当作兔皮,所引《晁氏墨经》,支离不切,当阙所疑。”吴均《古意》诗:“泪研兔枝墨,笔染鹅毛素。”)。
崎岖来掉荡,矫枉事沈默。
隐笑甚艰难,敛容还屴崱(屴崱:形容态度端正。)。
与君始分散,勉我劳修饰。
岐路各营营,别离长恻恻。
行看二十载(行看:见卷3《遣兴十首》注。),万事纷(一作丝)何极。
相值或须臾(值:遇。五代徐锴《说文系传·人部》:“值,一曰逢遇。”),安能洞胸臆。
昨来陕郊(一作郏)会,悲欢两难克。
问我新相知,但报长相忆。
岂无新知者(知者:蜀本、卢本作“新知”。),不及小相得。
亦有生岁游(生岁:出生之年份,此处谓年龄相同。),同年不同德。
为别讵几时,伊予坠沟洫。
大江鼓风浪,远道参荆棘。
往事返无期,前途浩难测。
一旦得自由,相求北山北(北山:即钟山。《文选·孔雉圭〈北山移文〉》吕向解题:“钟山在郡北,其先周彦伦隐于此山,后应诏出为海盐县令。今欲却过此山,孔生乃假山灵之意移之,使不许得至,故云‘北山移文’。”此代指归隐之地。)。
鼓吹曲辞 有所思(一作有所思)。(一作刘云诗) 唐 · 刘氏云
朝亦有所思,暮亦有所思。
登楼望君处,蔼蔼浮云飞(集作霭霭萧关道)。
浮云遮却阳关道,向晚谁知妾怀抱(集作掩泪向浮云,谁知妾怀抱)。
玉井苍苔春(集作青)院深,桐花落地(集作尽)无人扫。
神宗皇帝即位使辽语录 北宋 · 陈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
臣襄等昨奉敕差充皇帝登宝位北朝皇太后、皇帝国信使副,于五月十日到雄州白沟驿。十一日接伴使副泰州观察使萧好古、太常少卿杨规中差人传语,送到主名国讳官位,及请相见。臣等即时过白沟桥北与接伴使副立马相对。接伴副使问南朝皇帝圣体万福,臣等亦依例问其君及其母安否。相揖至于北亭,规中以其君命赐筵,酒十三盏,问臣等年几,各答以实。臣等复问接伴使副年几,好古称年四十三岁,规中称年三十三岁。规中问臣愈兄弟凡几,答以当房十二人。又问臣咸融兄弟凡几,答以十人。臣坦问受礼何处,规中言在神恩泊,此去有三十一程,已差下馆伴副太常少卿杨益诫,大使即未闻。规中问臣坦南朝两府大臣别无除改。臣坦答参政欧阳侍郎以眼疾恳请出镇亳州,枢密副使吴奎侍郎除参知政事。又问文相公、曾相公及枢密副使有无移动,答云并如旧。又问冯馆使甚处相逢,臣愈答曰雄州相见。送三司人茶绢银楪子等(已后赐筵及逐州迎接,依例皆有茶䌽等送祗应人,更不入录。)。行次有易州容城县尉董师义、涿州新城县尉赵琪、归义县尉王本立道傍参候。至新城县驿有入内左承制宋仲容来问劳,臣等依例即时具公裳排备茶酒土物出厅伺候。过来传谕,次接伴使副差人送到坐位图子,欲依南朝遣留番使副史炤等坐位,要移臣襄坐放西北宾位。臣等寻据随行通引官旧曾入国人程文秀供录结罪状称,近于去年十月内曾随主辰番使邵谏议、傅谏议等入国,沿路置酒管待,使臣并是邵谏议主席,与今来接伴使副所送到图子坐位不同。臣等亦令通引官程文秀依生辰番使坐次画到坐位图子,差人传语接伴使副,合依当所供去图子,依生辰番使邵谏议等近例坐次施行:左番大使合坐于东南,与使臣当头坐位相对,以伸主礼;接伴使合坐于西南,与右番大使相对,亦自不失主位,各无相压。往还计会十馀次,接伴使副不肯过位。臣等再差人传语接伴使副,称使臣衔命事大,茶酒事末,且请先来传谕,然后商议坐位,不宜以末事久留使命,深属不便。接伴使副却称南朝生辰番使邵谏议坐位不依得积年久例。臣等答云:「昨来邵谏议等管待使臣,自是接伴使韩閤使、馆伴使刘侍郎安排坐位,非是当所创生仪式,若非久例,因何韩閤使等前番并不理会」?接伴使副却差人传语,为使臣不饮,辞免茶酒。臣等方受问劳,授仲容谢表,送与土物(已后差来使臣,并依例授表,送与土物,更不入录。)。十二日到涿州,知州太师萧知善及通判吏部郎中邓愿郊迎,并饮于南门之亭,酒十一盏(已后逐州送迎并饮于门外之亭,更不入录。)。十三日,知善等出饯酒五盏。规中问臣咸融,富相公今在何处,答以见判河阳三城。又问臣等张升相公,答以昨判忠武军,近已致仕。将次良乡县,本县尉南应、范阳县尉梁克用道傍参候。臣等送接伴使副私觌物(已后七次依例送接伴使土物,并有回答,更不入录。)。十四日,行次遇雨。规中言:「北界春夏已来久愆雨泽,国信使副至新城及涿州,俱得甘雨。今日到燕京,若更沾足,煞是好也」。又问臣咸融:「南朝曾得雨否」?答以「自春及夏,屡得雨泽」。过河滩,臣坦问好古:「此是桑乾河否」?答云:「然」。燕京副留守中书舍人韩近郊迎,置酒九盏。臣襄为治平元年曾于陈桥接伴,赐近等御筵。近先问臣襄:「昨者持礼到陈桥,蒙谏议迎接,多幸复在此相见」。臣襄答云:「奉别已三年矣」。臣襄问:「同番大使萧禧观察今在何处」?近云:「见持礼宿永年馆」。臣等送接伴使副下都总管土物(已后共五次依次送土物,并有回答,更不入录。)。燕京留守耶律仁先送臣等酒食。十五日,臣等送留守私觌物(中京留守依此,更不入录。)。有西头供奉官韩资道赐臣等酒果,东头供奉官郑嗣宗赐筵,三司使礼乐尚书刘云伴宴,酒十三盏。云劳臣等云:「盛暑道远,冲涉不易」。再三劝臣等饮酒,称两朝通好多年,国信使副与接伴使副相见如同一家。臣襄答云:「所谓南北一家,自古两朝欢好,未有如此」。云答言:「既然如是,今日敢请国信使副尽酒」。臣襄答云:「深荷厚意,但恨饮酒不多」。云又问吕侍郎、胡侍郎莫只在朝否,臣襄并答以实。又言云奉使南朝,是吕侍郎馆伴。又称本家有十二人曾奉使南朝,今者又差伴筵,缘契如此,各请饮尽甚好。臣等并随量饮,以答其意。臣等送云及私觌物(已后逐州并依例送赐筵副留守等私觌物,更不入录。)。十六日,近出饯酒五盏。宿望京馆。臣襄、臣咸融等依例回厨,请接伴使副过位,及犒三节从人。酒十三盏。规中云:「今日甚热,接伴观察住龙化州,不识此热也」。十七日到顺州,有怀柔县尉刘九思道傍参候,知州太傅杨规正郊迎,置酒七盏。规正即宰相哲之长子,规中之兄。问臣等道涂跂履不易,臣襄答以多幸得少卿接伴,又此披见太傅。十八日,规正出盏酒五盏。过白絮河,到檀州,有密云县尉李易简道傍参候,知州常侍吕士林郊迎,置酒七盏。宿密云馆,有入内供奉官秦正赐臣等汤药各一银合子,臣等排备伺候。过来传谕,次接伴使副准前要欲依南朝遣留番使副坐位,臣等执定依生辰番使邵谏议等近例坐次,不敢移易。前后计会十馀次,却有公文称,是臣等久滞使命。寻具公文回答,称:「自新城至此,两次差到使臣,尽被贵所滞留,直至夜深,不令过位,非是当所住滞」。黎明,接伴使副方引正来赐臣等汤药,不赴茶酒。臣等将授表,次正辄引避,被臣等再三传语,欲就接伴使副致表,方肯收接。十九日,士林出饯酒五盏,宿金沟驿。臣坦、臣愈等依例回厨,请接伴使副过位,及犒三节人如望京馆。规中问臣坦:「荔支生何处」?答:「生南方极热之地」。又问臣愈:「父曾任甚官」?答以终于马军副都指挥使。又问:「曾伴射否」?答以累次伴射。二十日至古北口馆,二十一日至新馆,过望云岭,接伴使副与臣等互置酒三盏。二十二日至卧如馆,接伴使副送臣等麂一只、酒四瓶,臣等依例回答(已后茍有送物,并量事回答,更不入录。)。二十三日过摘星岭,臣襄问:「此松结实否」?规中言:「惟东楼接女真高丽者有之」。宿柳河馆。二十四日,登摸斗岭,接伴使副与臣等互置酒如前。宿打造馆。二十五日,过会仙石,接伴使副请会食。酒七盏,规中问臣愈:「刘怤太保今在何处」?答以见在阙下。宿牛山馆。二十六日登松子岭,接伴使副与臣等互置汤茶。宿鹿夹馆。二十七日至铁浆馆。二十八日至富谷馆,中京留守相公韩迥遣人送臣等酒果,接伴使副送臣等麝脐各一及松花等。二十九日至长兴馆。六月一日至中京,副留守大卿牛玹郊迎,置酒九盏。玹问:「涂中可煞炎暑」?臣襄答以自过北沟入古北口,一路得雨稍凉。玹言:「本京久旱,夜来得雨,盖因国信使副所感也」。规中亦言可谓随轩。宿大同馆。二日,有左承制韩君祐赐臣等酒果,东头供奉官郑全翼赐筵,度支使、户部侍郎赵微伴宴,酒十一盏。微问臣襄:「蔡内翰今在何处」?答以丁母忧。又云微奉使南朝,是蔡内翰馆伴。兼言往年欧阳修侍郎来贺登位,是微接伴。三日,玹出饯酒五盏。宿临都馆。四日至锅窑馆,接伴使副为初伏日,请聚食酒七盏。规中问臣等:「自入山路至北,煞远不易」?臣坦答以若直路下来时莫近。臣襄言:「比之向南州军,此来为远。若据帐前至汴京,莫只祇汴京到杭州远」。又问:「杭州属甚处」?臣襄答以属两浙路。又问臣襄住处,答云:「福州属福建路,去汴京四千馀里」。又问:「福建以外更有甚路」?臣襄答以更有广南东西二路,去京师万里。接伴使副送臣等水晶棋子各一副,苁蓉、郁李仁等。五日至松山馆。六日至崇信毡馆。七日至广宁馆,道过小城之西,居民仅二百家。好古云:「此丰州也」。又经沙陁六十里,宿会星馆。九日至咸熙毡馆(已后并是毡馆,并不入录。)。十日过潢河,好古云:「潢河上源出于龙化州界」。将至黑崖馆,臣坦问:「此去上京几何」?指东北曰:「三百里。又自潢河之南去只数十里」。十一日,自黑崖馆至三山馆,接伴使副请聚食,酒七盏。规中问臣咸融:向传「范防禦(音同高宗庙讳。)当甚处」?答以见判三班院。十二日至赤崖馆。行次,遇遣留礼信使副史炤、周孟阳、李评、李琦,暨送伴使副耶律世达、梁援于中路馆。臣等与遣留使副回复,各置酒三盏。接伴、送伴使副却请臣炤、臣襄等四番使副一处会饮,酒巡亦如前柏石馆。十四日至中路馆,接伴使副展辞状与臣等相别,却有馆伴使副太傅耶律弼、太常少卿杨益诫来迎,与臣等相见。有左班殿直、阁门祗候李思问赐臣等酒果,左承制刘达赐筵,酒十一盏。益诫问臣坦、臣咸融、臣愈乡贯,并答以京师人。至顿城馆,有左承制阁门祗候祈纯古来问劳,臣等排备伺候。过来传谕,次馆伴使副依前送到坐位图子,欲依南朝遣留番使例坐次,臣等却送与生辰番使邵谏议等坐位图子,请依此近例坐次。往还计会亦十馀次。馆伴使副差人传语云:若不依南朝遣留番使例坐位,使臣要回阙下。臣等答以茶酒事末,不宜为此以反使命,请馆伴使副裁度。当所伺候多时,早请过位。馆伴使副却回传语云:「使已回去也」。十五日黎明,馆伴使副与臣等自顿城馆二十里诣帐前,引至客省,与大将军客省使耶律仪赵平相见,置酒三盏。益诫言:「昨日以坐位未定,已白两府,云未欲奏知,且令益诫再来商量。若不依此坐位,恐闻南朝」。臣襄答以「生辰番使近例,不敢更改。如闻南朝有邵、傅二谏议在相次」。閤门舍人更不阅仪,便引臣等两番使副入见。臣襄致国书于其母,面传圣辞,置酒三盏。又诣其君帐前,臣坦致国书于其君,传圣辞如前,并问南朝皇帝圣躬万福。臣等恭答之。置酒五盏,仍赐臣等衣带及三节人有差。十六日,有东头供奉官李崇赐臣等生饩,亦以坐位不便,不肯过位。十七日赴曲宴,酒九盏。馆伴使副差人赍诏,赐臣等生饩及三节人有差。臣等依例恭受致表。十八日,有右班殿直阁门祗候韩贻训赐臣等酒果,右班殿直阁门祗候马初赐筵,太尉夷离毕萧素伴宴,酒十三盏。素问张掞,臣坦答以见克群牧使。益诫问刘永年,臣咸融答以见任岱州。十九日,有西头供奉官韩宗来赐臣等签食并酒,亦不过位。馆伴使副差人赍诏,赐臣等生饩及三节人有差。臣等恭受致表。馆伴使副请聚食,酒八盏。二十日,有供奉官阁门祗候耿可观赐臣等酒果,韩宗赐射弓筵,枢密副使太师耶律格伴宴,酒十三盏。格问臣等韩相公、富相公莫只在朝否,并答以实。赐臣等弓马衣币及三节人有差。二十一日,入至客省帐前,置酒三盏。臣襄与益诫言:「大行皇帝发引在近,望与建白,若回程剩蹉数驿,尚可辞得灵驾,此臣子之心也」。益诫然之。遂辞其母及其君,逐帐置酒如初,授臣等信书,赐衣各三对及弓马衣币,各三节人有差。是夕馆伴使副置酒三盏,与臣等解换。益诫言:「两朝欢好,信使每至此会,最为惜别,各请饮尽」。臣等并多谢之。又言:其君七月上旬渐往秋山打围,九月下旬至燕京住,各受礼。南朝生辰正旦使来,绝近便也。二十二日,发顿城馆至腰馆,有右承制鲁滽赐臣等酒果,左承制韩君卿赐筵,翰林学士给事中王观伴宴,酒九盏。馆伴使副弼、益诫、送伴使副好古、规中与焉。观言:其君好儒释二典,亦尝见仁宗皇帝《三宝赞》,钦叹久之。臣襄言:「仁宗皇帝深于理性,尝有御颂赐僧大觉禅师怀琏,殊臻妙理。琏亦赓和,未能过之」。宿柏石馆。二十三日至赤崖馆,送伴使副送臣等颗盐各一盘。二十四日至三山馆,送伴使副请聚食,酒五盏。二十五日至黑崖馆,二十六日至咸熙馆,二十七日蹉会星馆,至广宁馆。规中问臣咸融五台去京师远近,答以三十馀程。规中言:「与本界云州相对,不及二百里」。云州即西京也。二十八日至崇信馆,送伴使副送臣等鹿脯各十五条。二十九日至松山馆,三十日蹉锅窑馆,至临都馆。七月一日至中京大定府,少尹大监李庸郊迎,置酒九盏。宿大同馆。二日,送伴使副请臣等同游镇国寺,次至大天庆寺,烧香素食,依例送僧茶䌽。有东头供奉官阁门祗候王崇彝就馆赐臣等筵,左承制阁门祗候王緌赐酒果,度支使左丞李翰伴宴,酒十一盏。翰问臣等首厅相公是谁,臣襄答云韩侍中。又历问两府大臣及翰林学士是何人,臣襄并答以实。三日,庸出饯酒五盏。蹉长兴馆,至富谷馆,送伴使副送臣等麋角、松实。四日至铁浆馆。五日行次,规中言:「近祭奠大使回来传语,说南朝河北路秋稼煞好」。宿鹿峡馆。六日至牛山馆。七日过聚仙石,送伴使副请会食,酒七盏。宿打馆造。八日至柳河馆,送伴使副送臣等鱼一盘。九日蹉卧如馆,过遍厢岭,送伴使副与臣等互致酒,各三对。宿新馆。臣襄、臣坦等依例排备,请送伴使副过位,及犒三节人,酒七盏。规中言:其君已离神恩泊三日矣。往岁燕京受礼,南朝大使是沈(音同高宗庙讳。)少卿,今已八年矣。十二日到檀州,知州给事中李仲燕郊迎,置酒五盏。十三日,仲燕出饯酒五盏。将到顺州,知州太傅杨规正郊迎,置酒五盏。十四日,规正出饯酒五盏。蹉望京馆,至燕京,析津府少尹、少府少监程冀郊迎,置酒五盏。宿永平馆。十五日有东头供奉官、阁门祗候马世章赐臣等筵,西头供奉官刘侁赐酒果,步军太傅伴宴,酒十一盏。留府送臣等生饩、折绢、绫罗等,及三节人有差。十六日,冀出饯酒七盏。宿良乡县。十七日到涿州,知州太师耶律德芳及通判吏部郎中邓愿郊迎,置酒五盏。宿涿州馆。有东头供奉官阁门祗候郝振来问劳,不赴茶酒,馀并如仪。是夕,送伴使副置酒十三盏,与臣等解换。十八日,德芳等出饯酒九盏。至新城县。十九日至北沟,有东头供奉官、阁门祗候马世延来赐臣等筵,酒九盏,使臣不赴茶酒,馀并如仪。行次,送伴使副酌送于白沟桥之北,臣等酌送于白沟桥之南,酒各三盏。又至于桥中,皆立马相对,酌酒换鞭传辞并如前例。是夕宿雄州(辽海丛书本《使辽语录》。)。
记与刘无言论书 北宋 · 黄伯思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东观馀论》卷上
刘宪御史焘无言来,予与论书,刘因言:「政和初人于陕西发地,得木竹简一瓮,皆汉世讨羌戎驰檄文书,若今吏案行遣,皆章草书。然断续不缀属,惟邓骘永初二年六月一篇成文尔。今宗室仲忽及梁师成家尚多,得之石本,乃就简上摹得者」。予因言:「见汉魏间人章表,亦多用章草书,今犹有存者,如司马孚、孙皓表奏,世或传之。疑所谓章草,上章用之,不因汉章帝好之,因谓之章草也。盖此虽草书,而有波磔,若正书之有分隶,既不颠放易晓,又可赴急,宜汉人以作檄书也」。刘言:「《续帖》中李怀琳书《绝交书》多有古字,若等字,疑有所受,非怀琳自能作也」。予言:「张彦远言:『昔嵇叔夜自书《绝交书》数纸,人以右军数帖来易,惜不与之』。则叔夜书唐世尚有之。疑怀琳尝见之,故放焉,决非自能作也。盖怀琳尝伪作卫夫人及七贤帖,不逮此远矣。故窦暨云:『乃有怀琳,厥迹疏壮,假他人之姓字,作自己之形状』。则知《绝交书》诚有所放也。其卷尾云『右军书』,盖误」。云:「今世有萧子云章草书《出师颂》,甚古雅,与子云他书全不类,疑亦放汉人书也。盖东汉人喜作分隶与章草,它书传世者鲜矣」。予言:「《淳化法帖》中有南唐人一手伪帖颇多,如伪作山涛、崔子玉、谢发、卞壸,皆是一手写古人帖语耳。第三卷最多,今秘阁有数匣尚存,皆澄心堂纸书,分明题曰『仿书』,不作传摹与真迹。而当时侍书王著编汇,殊不晓,特取名以入录,故与真迹混淆;却多有好帖不入,殊可惜也。予《法帖正误》中论之甚详」。刘言:「邓骘简书『永初二年六月丁未朔二十日丙寅』,而东汉纪是年七月复有丙寅,恐史误也。简书当时文字,又有月朔不应差云」。又云:「欧阳询举世呼为率更,传亦书其终于率更,而有八分书一碑,乃银青光禄大夫为给事中,史未尝书也」。予云:「此例甚多。如唐史《王方庆传》云,自褒至方庆五世封石泉,而今《宝章集》中方庆官云琅邪县开国子,则是方庆尝封琅邪,后徙石泉也,亦史误云。至于世之称谓则不常,如杨凝式终太子太傅,而今人但呼为杨少师之类」。刘云:「杨书『赛过珊瑚树』一帖,乃在洛中一僧房中于书㨭上写之,即俗所谓书襻者」。予云:「洛阳文潞公家有杨书诗帖十一纸,字与《珊瑚帖》相类,今洛亦有石本,而不能尽载也。杨多书僧壁,而传于楮素者甚少,今壁书亦自少。洛阳惟有广爱寺西禅院两壁、胜果院一壁、天宫寺一壁而已。因甲子岁大水,损失者多矣」。刘言:「瀛州有《邢峦碑》,甚完。金陵有唐高正臣书本,埋没圃中,其父宜翁令人发出立之,今易致。其字画殊有虞、褚法也」。又云:「《续帖》中『春朝微雨』一帖乃陆柬之书」。余云:「法帖中有柬之一帖,乃晋人语,恐柬之临学者」。予又云:「裴行俭以书知名,而世人罕传之。尝见一帖,写兵法,字甚怪放,恐非真也」。刘云:「尝见行俭所书《千字》亦工云」。又云:「《宝章集》题者小字乃钟绍京书」。予云:「绍京碑今有存者,盖师薛稷也」。予又云:「焦山《鹤铭》俗传王逸少书,非也。一小书中载云陶隐居书,此或近之。然此山有唐王瓒一诗刻,字画全类此铭,不知即瓒书,抑瓒学铭中字而书此诗也」。刘曰:「尝亲至彼观,疑即瓒书也。下有云『皇山樵人逸少书』,非王逸少也,盖唐有此人亦号逸少耳」。又云:「作钟鼎须用竹笔书乃佳」。予云:「不然。今钟鼎字若《季㜏鼎》、《伯戋盦》,字皆两头纤纤,若使竹笔,何能如此」?刘又言:「顷谒苏子容相,未出间,见传唐人一书,中云文皇令群臣上奏,任用真草,惟名不得草。后人遂以草名为花押,韦陟五朵云是也。此书偶忘其名。有朝士施结者,喜收古今人押字,不远千里求之,所藏甚多,类而成书矣。尝欲为作序,偶忘此事所出,遂不用」。予云:「魏晋以来法书,至梁御府藏之,皆是朱异、唐怀充、沈炽文、姚怀珍等题名于首尾纸缝间,故或谓之押缝,或谓之押尾,祇是谓书名耳。后人花押乃以草书记其自书,故谓之押字,或云草字,盖沿习此耳。唐人及国初前辈与人书牍,或只用押字,与名用之无异,上表章亦或尔。近世遂施押字于移檄,或不书己名字,而别作形模,非也」。
吕大防刘挚梁焘追复官制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四五、《宋大诏令集》卷二二一
具官某蚤以器能,寖阶显用。粤自神考,擢在迩联(刘云「擢先众人」。)。逮及先皇,爰立作相(梁云「早以器能,寖阶显用。粤自神考,擢先众人。逮及先皇,俾参国论。」)。去国未几,啧有烦言,贬秩投荒,赍志没地。蒙恶滋久,不能自昭。蔽自朕心,参以故事。文阶三品,稍还旧著(刘、梁云「文阶三品,稍还旧秩」。)。纳书泉壤,流泽子孙。死而有知,尚识兹意。大防可追复右光禄大夫,挚追复太中大夫,焘追复左中散大夫。
刘云安祭文 南宋 · 冯时行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六九、《永乐大典》卷一四○五四
惟灵士夫之贤,如吾禹川,交游之中,一二数焉。宣和之末,雁塔名联,披识英姿,殆十五年。岁在丙辰,仆宰丹棱,君在德阳,音驿相连,通梦交魂,书记翩翩。迄于丁巳,我来日边,蹭蹬之踪,踰岁而还。始入瞿唐,君至云安,邂逅相遇,可以觌瞻。君则顺流,我舟逆牵,激箭参差,心无由宣。犹谓异时,境接云烟,沐其馀波,浩乎川渊,挹其清芳,郁若兰荃,一见之期,犹有可言。呜呼哀哉!仆未之官,公没已先。夙昔所冀,恍隔九泉。公之尊亲,华发被肩。公之季弟,卒在公前。公女未嫁,公嗣未传。胡为速化,不仁乎天!丹旐沂江,亲哭在船。豁我悲思,荐以蘋蘩。禹川何许,涕泗潸然。伏惟尚飨。
唐刘云有所思云玉井苍苔古院深桐花落地无人扫因用其语集古句次韵 南宋 · 杨冠卿
西征登陇首,薄暮有所思。
所思郁不见,残云傍马飞。
逢迎少壮非吾道,百壶且试开怀抱。
黄帽青鞋归去来,桐花落地无人扫。
刘锜轶事 宋 · 范处义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六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九四
信叔时在扬州,敌人入境,刘曾遣骁将至清河口攻破敌人,遏绝其来。已而闻真州失利,遂带军马急渡江入京口,防扬子江口。刘以为敌众我寡,势力不敌,若不防扬子江,一面带兵深入,或恐敌人出吾后,临江而济,则大事去矣。当时刘公只以守江为上,不敢与敌争胜也。敌有百万,刘公只有七万,故尔。已而叶枢密义问以为刘怯不肯进攻,遂有督责之令。刘云:「某非不向前,以为须守江为上策,力不敌耳。万一出师前去,敌骑出吾后,则江为可忧」。叶云:「招讨相公既不敢前去,便可以病在告,奉旨便宜行事,此当别委官也」。刘云:「如此则甚好」。于是告病。叶遂请大将,遍问谁可向前者,独李宏请行,叶遂以大将牌印付之。
登乌石寺观张魏公刘安成岳武穆留题刘云侍儿意真奉命题记 南宋 · 姜夔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
诸老凋零极可哀,尚留名字压崔嵬。
刘郎可是疏文墨,几点胭脂污绿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