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南郊大赦诏太清元年五月辛酉 南梁 · 萧衍
 出处:全梁文卷四
天行弥纶,覆焘之功博,乾道变化,资始之德成
朕沐浴斋宫,虔恭上帝,祗事槱燎,高熛太一,大礼克遂,感庆兼怀,思与亿兆,同其福惠
可大赦天下,尤穷者无出即年租调,清议禁锢,并皆宥释,所讨逋叛,巧籍隐年,暗丁匿口,开恩百日,各令自首,不问往罪,流移他乡,听复宅业,蠲课五年。
孝弟力田,赐爵一级,居局治事,赏劳二年,可班下远近,博采英异。
德茂州闾,道行乡邑
或独行特立,不求闻达,咸使言上,以时招聘(《梁书·武帝纪》下)
冠子箴 南梁 · 萧子范
四言诗 出处:全梁文卷二十三
是月惟令,敬择良辰。
式遵士典,咨筮于宾。
嘉字爰锡,醮酒方陈。
礼在尔质,德成尔身。
永变童心,长移悼齿。
朱锦辞发,青絇在履。
丹石为操,冰泉厉己。
务简朋匹,由苏游止。
在我尚谦,推物尽美。
面谄退言,弗纳于耳。
直弘矢辞,斯为良士(《艺文类聚》四十,《御览》五百四十。)
殷王旭轮为单于大都督 初唐 · 上官仪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四
维麟德元年岁次甲子二月己卯朔九日丁亥
皇帝若曰。
于戏。
帝子之星。
凭紫浔而启耀。
天孙之岳。
青路而摛光。
故庆表裁梧。
德成观梓。
皇跗睿屏。
声孚地轴之西。
储秀英藩。
飙偃宸街之北。
冀州大都督上柱国殷王旭轮
金桢挺秀。
玉颖层敷。
姿表淹凝。
符彩闲雅。
淮南之镜。
混冲照于髫辰。
睢阳之藻。
齐洪辉于绮日。
绿车就驾。
朱邸洞开。
道昭英。
田期彦。
猎清风。
宣芳于大雅。
承流日。
澄华于高义。
固以联崇躅于河楚。
叠茂轨于酆郇。
是用命尔为单于大都护大都督
勋封并如故。
往钦哉。
尔其缄训趋庭
兢怀履薄。
方资威横雁塞。
惠渐龙沙
光膺朝奖。
可不慎欤。
王师德等造像记 唐 · 淳于敬一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
大像主王师德成伏德夏侯雅沈端沈士公贾达张则刘客僧许士政封遐张苟子徐甑朱怀成难陁刘伦刘君□贾奴奴程彻张彻张桂张表毛天生张端王爱。
窃闻无上慈尊。
随缘演教。
广开方便。
汲引偫迷。
故知极彼浮泡。
救斯沈溺。
若不示迹现容。
凡生何以归仰。
爰暨梦灵西照。
象法东流。
或斲玉摸形。
或刻檀为质。
今有洛阳乡望父老等卅人。
并修因往劫。
生在太平。
思念大圣。
无由得睹。
遂谨于此堪。
敬造尊仪。
因山之固。
镌莹真容。
藉此庄严。
同希浮境。
庶使城空芥尽。
福智常流。
劫石衣销。
法轮常转。
不因刻勒。
何以纪功。
冀盛德长存。
芳徽永著。
其上资皇家。
下沾灵识。
词曰。
□理幽元。
真趣无形。
相有分别。
事□化城
乡中高士。
邑里达人。
心乐三宝。
情捐六尘。
优游智岸
苁蓉法津。
爱□斯锢。
□□方新。
梁武帝 初唐 · 朱敬则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一
梁高祖聪明文思。
宽厚通博。
生而神异。
动多奇怪。
此天表也。
永元之初
偫贤受命。
竭怀辅正。
尽力康衢。
细隙未开。
纤尘不动。
而雄图英算。
孤识独见。
审长河之将决。
昆山之必焚。
理欲先天。
未遑后举。
叫啸龙虎。
合集风云。
驰两函以取荆州
连五都以震都邑
长流远迈。
独决方寸。
霜风飞扫。
云雨沾沐。
白旄一麾。
顽童授首。
乃吊冤魂而谢牛酒。
昭筐篚而轼善人。
师不疲劳。
人无怨讟。
讴歌是逼。
狱讼攸归。
代易德成
眷命斯在。
然躬览载籍。
备睹兴亡。
留心求瘼。
励精纳善。
虽化未大道。
时亦小康也。
若寻其德音。
讨其风俗。
尚根浅易拔。
源涸难流。
祸乱相仍。
盖其宜矣。
且兵号义旗。
战称伐罪。
胜非已利。
功岂私成。
汤有惭德。
去道近也。
武无愧容。
其私厚也。
魏太祖兵锋无敌。
神机独行。
大战五十六。
九州静七八。
百姓与能。
天下慕德。
犹且翼戴弱主。
尊奖汉室。
降及宋高。
剪平伪孽。
安复王家。
义声薄天。
高诚动日。
然更悬兵四岳。
决胜五湖。
北静燕尘。
西清秦雾。
宏勋不让。
盛德见推。
备物满庭。
犹存非望。
故晋帝今日之事。
本所甘心。
义士犹或非之。
通人尚为薄德。
况梁取天下。
又甚于斯。
南康主盟。
实称齐帝。
奉之以成大顺。
承之而动义兵。
国步既宁。
家怨又雪。
君称主祭。
臣复何猜。
借人之名而不复命者也。
寻其锡文。
考其谦让。
事同对面。
理非饰词。
宁知悠悠江山。
相去千里。
矫情伪迹。
顿至于斯。
示人此心。
岂躬行事。
欲令节义行于比屋。
其可得乎。
夫君人者。
日月齐其明。
阴阳质其信。
江海同其量。
天地偕其容。
未有饰智惊愚。
衒材惑众。
较武力于羊侃
示腰腹于贺琛
商略儒宗。
取异于章句。
变置官品。
无求于典实。
每事皆欲先人。
所唱复须称赞。
父作子注。
君制臣歌。
受佞无厌。
进谄不倦。
浮华道长。
轻薄路开。
以天谴为嘉祥。
用妖怪为休祉。
聚敛俱极。
赏罚无章。
有识为之寒心。
偫僚曾不先觉。
若言位是神物。
何须下殿走乎。
若言负重愿休。
何劳受赎归乎。
若言息人是务。
何须纳叛臣乎。
若言吞伐有时。
何须中许和乎。
利器不藏。
奸夫得志。
然则侯景之兵我人也。
仗我器也。
驱我人揭我器而取隽者。
岂异术哉。
由上人之失教也。
君父幽辱。
宗庙倾危。
帝子王孙。
跨州连郡。
未有晋郑齐心。
牟虚合契。
五侯九伯。
列海分山。
罕闻申包胥之顿哭秦庭
夷鸿之币谒吴国
户口徒众。
不睹死战之人。
宠遇虽多。
宁有报恩之士。
江淮无波澜之阻。
城阙绝藩篱之固。
长州杜若
一旦凋零。
稽山竹箭。
忽然摧折。
可不甚欤。
或问曰。
梁主不以黄屋为尊。
紫宸为贵。
离欲绝爱。
遣色归空。
有汤武之忧劳。
之臞腊。
享国五十。
若登春台。
忽为羁旅叛臣。
鸣吠逋丑。
长戟指阙。
强弩临城。
兵折意穷。
忿毒而没。
善不可恃。
岐路何归。
君子曰。
梁主之美。
诚如子言。
神无与善。
未敢闻命。
何者。
武帝暮年。
荒诞实甚。
殚守县之力。
不充自纵之资。
尽丁口之租。
才足缁衣之费。
夏桀以九州之富。
秦皇以六合之尊。
造琼室而天下土崩。
作阿房而寰中瓦解。
况地比一郡。
国乃三分。
外有征戍之勤。
内有雕靡之弊。
加以金刹宝柱。
焕烂云霞。
至于银榜珠帘。
的皪星月。
神怒人怨。
祸积患生。
过往必来。
何足疑也。
且夫恶于齐而保于我。
何补也。
得一夫而亡一国。
非智也。
昔赵纳冯亭
有长平之祸。
梁受侯景
成永福之灾。
金瓯忽伤。
悔之何及。
员半千677年 初唐 · 骆宾王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九十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浐水之滨
张评事至。
辱惠书及诗。
把玩无厌。
暂如有叙。
上言离恨。
下勖交情。
笃以猛风乾苏之谈。
弥以骤雨湿薪之喻。
闻义则徙。
道存于起予。
而儗人失伦。
事均乎玩物。
借如诚说。
盖足下之不知言
倘或剧谈。
岂吾人之所仰望。
夫鲲之为鱼也。
潜碧海。
泳沧流。
沈鳃于勃海之中。
掉尾乎风涛之下。
而濠鱼井鲋
自以为可得而齐焉。
鹏之为鸟也。
刷毛羽。
恣饮啄。
戢翼于天地之间。
宛颈乎江海之畔。
而双凫乘雁。
自以为可得而亵焉。
及其化羽垂天
抟风九万
振鳞横海。
击水三千。
宁肯借翰于抢榆。
假力于在藻。
资江滨涓流之水。
待堀堁扬尘之风哉。
张子房之达人也。
击水抟风之适焉。
朱买臣之屈已也。
戢翼沈鳃之致焉。
足下雅得古人之致。
不乏先贤之遇。
自守庄筌。
无婴魏网。
亦宁不知在藻抢榆之力。
击水抟风之助哉。
而词旨殷勤。
深所未谕。
盍言尔志。
岂若是乎。
夫人生百年。
物理千变。
名利宠辱之形立矣。
爱憎毁誉之迹生焉。
其有道在则尊。
德成而上。
幽贞为虚白之室。
静默为太元之门。
知轩冕是傥来。
悟荣华非力致。
苟斯道之不坠。
亦何患乎无成。
而欲图侥倖于权重之交。
声誉于众多之口。
所以杨朱徘徊于岐路。
阮籍怵惕于穷途
嗟乎。
霜往露来。
岁寒不待。
山高河广。
离会无时。
桂树寒花。
公子去而忘返。
松岩春草。
王孙游以不归。
去矣员生
远离隔矣。
音尘不嗣。
情其劳矣。
畏途穷谷。
静躁殊矣。
惠而好我。
无密尔音。
浑天赋679年6月 初唐 · 杨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九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显庆五年时年十一。待制宏文馆上元三年。始以应制举补校书郎。朝夕灵台之下。备见铜浑之象。寻返初服。卧病丘园。二十年而一徙官。斯亦拙之效也。代之言天体者。未知浑盖孰是。代之言天命者。以为祸福由人。故作浑天赋以辩之。其辞曰。
客有为宣夜之学者。
喟然而言曰。
旁望万里之横山。
而皆青翠。
俯察千仞之深谷。
而皆黝黑。
苍苍在上。
非其正色。
远而望之。
无所至极。
日月载于元气。
所以或中而或昃。
星辰浮于太空。
所以有行而有息。
故知天常安而不动。
地极深而不测。
可以为观象之准绳。
可以作谈天之楷式。
有称周髀之术者。
冁然而笑曰。
阳动而阴静。
天回而地游。
天如倚盖。
地若浮舟
出于卯入于酉而生昼夜。
交于奎合于角而有春秋。
天则西北既倾。
而三光北转。
地则东南不足。
而万水东流。
比于圆首。
前临胸者。
后不能覆背。
方于执炬。
南称明者。
北可以言幽。
此天与而不取。
恶遑遑而更求。
太史公有睟其容。
乃盱衡而告曰。
楚既失之。
齐亦未为得也。
言宣夜者
星辰不可以阔狭有常。
言盖天者。
漏刻不可以春秋各半。
周三径一
远近乖于辰极。
东井南箕。
曲直殊于河汉。
明入于地。
葛稚川所以有辞。
日应于天。
桓君山由其发难。
苏秦之不死。
既莫知其为说。
隶首之重生。
亦不能成其算也。
二客尝亦知浑天之事与。
请为左右扬搉而陈之。
原夫杳杳冥冥。
天地之精。
混混沌沌。
阴阳之本。
何太虚之无碍。
俾造化之多端。
南溟玉室之宫。
爰皇是宅。
西极金台之镇。
上帝攸安。
地则方如棋局。
天则圆如弹丸。
天之运也。
一北而物生。
一南而物死。
地之平也。
景短而多暑。
景长而多寒。
太阴当日之冲也。
成其薄蚀。
众星傅月之光也。
因其波澜。
乾坤阖辟
天地成矣。
动静有常。
阴阳行矣。
方以类聚。
物以偫分。
吉凶生矣。
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
变化见矣。
部之以三门
张之以八纪
其周天也。
三百六十五度。
其去地也。
九万一千馀里。
日居而月诸。
天行而地止。
载之以气。
浮之以水。
生之育之。
长之畜之。
亭之毒之。
盖之覆之。
天聪明也。
圣人得之。
天垂象也。
圣人则之。
其道也。
不言而信。
其神也。
不怒而威。
验之以衡轴
考之以枢机。
三十五官为偫生之系命。
一十二次当下土之封畿。
中衡外衡。
每不召而自至。
黄道赤道。
亦殊涂而同归。
表里见伏。
圣人于是乎发挥。
分至启闭。
圣人于是乎范围。
可以穷理而尽性。
可以极深而研几。
天有北斗。
杓携龙角。
魁枕参首。
天有北辰。
众星环拱
天帝威神。
尊之以耀魄。
配之以勾陈。
有四辅之上相
三公之近臣。
华盖岩岩。
俯临于帝座。
离宫奕奕。
旁绝于天津。
长垣之百堵。
启阊阖之重闉
文昌拜于大将
大理囚于贵人
泰阶平而君臣穆。
招摇指而天下
东宫析木之津。
寿星之野。
箕为傲客
房为驷马。
天王对于摄提。
皇极临于宦者
左角右角。
两曜之所巡行。
阴间阳间。
五星之所次舍。
后宫掌于燕息。
太子承于冢社
宗人宗正
内外惇叙于邦家。
市楼韨垣。
货殖毕陈于天下。
北宫则灵龟潜匿。
螣蛇伏藏。
瓠瓜宛然而独处。
织女终朝而七襄
登渐台而顾步。
御辇道而徜徉。
闻雷霆之隐隐。
听枹鼓之硠硠
南斗主爵禄。
东壁主文章。
须女主布帛。
牵牛主关梁。
羽林之军所以除暴乱。
垒壁之阵所以备非常。
西宫则天潢咸池。
五车三柱。
奎为封豕。
参为白虎
胃为天仓
娄为众聚。
旄头之北。
宰制其边陲。
天毕之阴。
蓄泄其云雨。
大陵积尸之肃杀。
参旗九斿之部伍。
樵苏之地。
出入于园苑。
万亿之赀。
填积于仓庾。
南宫则黄龙赋象。
朱鸟成形。
五帝之座。
三光之庭。
伤成于钺。
诛成于锧。
福成于井。
德成于衡。
执法者。
廷尉之曹。
大夫之象。
少微者。
储君之位。
处士之星。
天弧直而狼顾。
军韨晓而鸡鸣。
三川之交。
鹑火通其耀。
七泽之国。
翼轸宇其精。
南河北河。
象阙于是乎增峻。
左辖右辖
边荒于是乎自宁。
乃有金之散气。
水之精液。
法渭水之横桥。
像昆池之刻石。
岁时占其水旱。
沧溟应其潮汐。
织女之室。
汉家之使可寻。
饮牛之津。
海上之人易觌。
日也者。
众阳之长。
人君之尊。
天鸡晓唱。
灵乌昼踆。
扶桑临于大海。
若木照于昆崙。
太平太蒙。
所以司其出入。
南至北至。
所以节其寒温。
龙山衔烛
不能议其光景。
夸父弃策。
无以方其骏奔。
月也者。
偫阴之纪。
上天之使。
异姓之王。
后之事。
方诸对而明水洽。
重晕匝而边风驶。
裁盈蚌蛤。
则虏骑先侵。
适斗麒麟。
则暗虎潜值
五星者。
木为重华
火为荧惑。
镇居戊己。
斯为土德。
白土西。
辰星主北。
俯察人事。
仰观天则
比参右肩之黄。
如奎大星之黑。
五材所以致用。
七政于焉不忒。
同舍而有四方。
分天而利中国。
赤角犯我城。
黄角地之争。
五星同色。
天下偃兵。
趋前舍为盈。
退后舍为缩。
盈则侯王不宁。
缩则军旅不复。
或向而或背。
或迟而或速。
金火犯之而甚忧。
岁镇居之而有福。
观众星之部署。
历七耀而驱驰。
定天下之文。
所以通其变。
见天下之赜。
所以象其宜。
然后播之以风雨。
威之以霜霰。
或吐雾而蒸云。
或击雷而鞭电。
一旬而太平感。
肤寸而天下遍。
白日为之昼昏。
恒星为之不见。
尔乃重明合璧。
五纬连珠。
青气夜朗。
黄云昼扶。
握天镜。
授河图。
若曰赐之以福。
此明王圣帝之休符。
至如怪云祅氛。
冬雷夏雪。
日晕长虹。
星流伏鳖。
阴有馀而地动。
阳不足而天裂。
若曰惧之以灾。
此昏主乱君之妖孽。
昔者颛顼之命重黎
司天而司地。
陶唐之分仲叔
宅西而宅东。
其后宋有子韦。
郑有裨灶
魏有石氏。
齐有甘公
唐都之推星。
王朔之候气。
周文之视日。
吴范之占风。
有以见天地之情状。
识阴阳之变通。
诗云谓天盖高。
语云惟天为大。
至高而无上。
至大而无外。
四时行焉。
万物生焉。
偫神莫尊于上帝。
法象莫大于皇天。
灵心不测。
神理难诠。
日何为兮右转。
天何为兮左旋。
盘古何神兮立天地。
巨灵何圣兮造山川。
螟何细兮师旷清耳而不闻。
离娄拭目而无见。
鹏何壮兮搏扶摇而翔九万。
运海水而击三千。
龟与蛇兮异其短长之质。
椿兮殊其大小之年。
钟何鸣兮应霜气。
剑何伏兮动星躔。
列子何方兮御风而有待。
师门何术兮验火而登仙。
鲁阳挥戈兮转于西日。
陶侃折翼兮登乎上元
女何冤兮化精卫
帝何耻兮为杜鹃。
争疆理者有零陵之石。
闻弦歌者有盖山之泉。
若怪神之不语。
夫何述于此篇。
以天乙之武也。
焦土而烂石
以唐尧之德也。
襄陵而怀山。
颜回之仁也。
贫居于陋巷。
孔子之圣也。
情希乎执鞭。
冯唐入于郎署也。
两君而未识。
扬雄在于天禄也。
三代而不迁。
桓谭思周于图谶也。
忽焉不乐。
张衡术穷于天地也。
退而归田。
我无为而人自化。
吾不知其所以然而然。
少室山少姨庙碑铭680年2月 初唐 · 杨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九十二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臣闻昆崙西北之天门也。则五帝处其阳陆。三王居其正地。泰山东南日观也。则秦皇刻其石铭。汉帝探其玉策。故知建都邑正方位。划崇墉。刳浚洫。必凭天地之险。然后四海为家。拥神休。尊明号。协时月。同量衡。必致山川之祠。然后偫神受职。少室山者。山岳之神秀者也。凭河图而括地。用遁甲以开山。发挥宇宙之精。喷薄阴阳之气。壁立而千仞。削成而四方。北临恒碣。犹如聚米。南望荆衡。才同覆篑。共工触皇天之八柱。未足拟议。龙伯钓溟海之三山。无阶想像。考于含神雾。白玉犹存。验于山海经。黄花不落。其名有序。则太室西偏。其位可知。则嵩高佐命。若乃乾坤之所合。雷雨之所交。仰躔七星之野。俯镇三河之曲。朝市临于域中。枢机正于天下。六合交会。于是乎有天帝之下都。九州名山。于是乎有灵仙之窟宅。臣谨按少姨庙者。则汉书地理志嵩高少室之庙也。其神为妇人像者。则古老相传。云启母涂山之妹也。昔者生于石纽。水土所以致其功。娶于涂山。家室所以成其德。后宗之位。象南宫之一星。外戚之班。比西京之列传。惟几不测。其道无方。骋神变而挥霍。降精灵而肸蚃。亦犹蒋侯三妹。青溪之轨迹可寻。虞帝二。湘水之波澜未歇。何止祠称丁妇。庙号滕枯。少女宅于西宫。夫人馆于南岳。山临白岸。空闻石室之灵。浦对青崖。独有金台之异。若斯而已矣。时更魏晋。数历周隋。四望于是莫修。八神以之无主。炎凉代序。宁观俎豆之容。霜露沾衣。非复弦歌之地。国家乘天造之草昧。属人谋之与能。奄有大宝。遂登神器。天地水火之无象。则女娲氏补之。于是乎鍊其五石。东西南北之失位。则神农氏立之。于是乎甄其四海。天皇贵与天乎合德。富与地乎侔赀。穷变化之理。尽神明之数。伏牺画卦。唯观鸟兽之文。黄帝垂衣。盖取乾坤之象。利兼于成器。功周于备物。瑶台美化。阐邦国之风猷。银榜嘉声。茂君亲之典礼。称才子者八族。则叔献季狸。有乱臣者十人。则太颠闳夭。若夫圆邱方泽。所以享天神地祇。复庙重檐。所以序文昭武穆。命秩宗之位。分太宰之官。考虞夏之质文。定殷周之损益。其大礼有如此者。高阳有飞龙之乐。始会八风。帝舜有仪凤之音。初调九奏。后夔典其教。制氏辨其声。钟磬笙竽致其和。尊卑长幼成其序。其广乐有如此者。太微营室。明堂布政之宫。白兽苍龙。象魏悬书之法。下应犹草。王言如丝。北辰而拱众星。南面而朝天下。其为政有如此者。纠万人者。施之以八刑。诘四方者。戒之以三典。画衣不犯。载酒无冤。免禽兽于网罗。纳寰瀛于轨物。其恤刑有如此者。周人之养国老。始辟西胶。汉氏之召诸生。初开太学辟雍所以行其礼。泮宫所以辨其教。童子五尺。羞称霸后之臣。冠者六人。惟述明王之道。其文德有如此者。凉风至。司马于是乎陈兵。太白高。将军于是乎宜战。乘斗杓而誓旅。出星门而杖钺。庄周称天子之剑。举之按之。吕望言圣人之兵。如风如雨。其武功有如此者。稽其。有文犀利剑之效珍。考其周书。有兹白乘黄之骋力。东渐西被。南驰北走。卢敖之穷观六合。不出于城隍。陶侃之飞入八门。未游于仙室。其疆理有如此者。察璿玑而孚大运。天回地游。吹玉律而部人时。阳动阴静。烟云萧索而合彩。日月淑清而启旦。岂直凤巢阿阁。入轩后之图书。鱼跃中舟。称武王之事业。其休徵有如此者。然则囊括混沌。发挥生灵。大庭不足使骖乘。骊连不足使扶毂。可以会玉帛。可以答灵祇。行圣人之大孝。既郊祀而宗祀。昭帝王之盛节。亦因天而事天。犹复下听舆人。旁求故实。以为唐尧五载。无闻太室之仪。殷帝八迁。未卜王城之地。是用陈圭置臬。建周后之两都。诏跸鸣銮。巡汉皇之中岳。荧惑先列。招摇在上。隐天而动地。欱野而喷山。旌旗则日月运行。钟鼓则雷风相薄。道伊阙。据轘辕。怡然肆望。邈乎周览。壮灵山之云雨。仍求载祀之经。对閒寝之邱墟。思秩无文之礼。于是降天涣。命司存。因其旧迹。葺其新庙。详费务。议工徒。下陇蜀之名材。致荆蓝之宝玉。易者言乎悦使。人忘其劳。诗者歌乎子来。成之不日。东西轇轕。南北峥嵘。绣栭兮云楣。光昭耀兮夺目。桂栋兮兰橑。气氤氲兮袭人。皎日登于绮疏。奔星下于闺闼。珠帘玳匣。上高阁而三休。金柱银楹。步长廊而中宿。穷山海之瑰宝。尽人神之壮丽。岂直河庭贝阙。俯瞰冯夷之都。洛水瑶坛。旁临宓之馆。尔其岩嶂重复。冈峦左右。青霞起而照天。白露生而匝地。馀基隐嶙。仍知万岁之亭。古木摧残。辨三花之树。明公旧祀。栋宇岧峣。仙女层台。风烟烂漫。轩辕之访大隗。先牧马之童。太一之徵少君。直下乘龙之使。夫峻极也。天帝因而会昌。夫降神也。景福由其兴作。于是乎昭之以明德。听之以和声。可以羞涧溪沼沚之毛。可以奠潢污行潦之水。聪明正直。唯鬼神而有知。玉帛牺牲。在诚信而无愧。日之吉。灵之来。蜺为旌兮翠为盖。雷为车兮电为策。鼓之以南箕。风袅袅而先路。润之以西毕。雨冥冥而洒道。其始至也。若海静山空。曈曈昽昽。昭白日于扶桑之东。其少进也。若移星转汉。灿灿烂烂。吐明月于瀛洲之半。佩珠玑而玓瓅。袭罗縠而飘飖。建晨兴之宝冠。践远游之文履。命俦兮啸侣。徙倚兮徘徊。偫贤毕集。众灵咸至。有西华之紫。有中黄之素女。华山之上。明星远烛。阳台之下。暮雨潜通。或琼室以飞霞。或银台而荐乐。天孙忽降。暂停支石之机。神女相欢。即起投壶之电。左侍右卫。则甲申之琼石。乙已之萧。妍倡妙伎。则凭悦之清歌。幽灵之鼓瑟。乐章既阕。礼容斯备。回风兮云旗。入不言兮出不辞。荷衣兮蕙带。倏而来兮忽而逝。惟神享德。降百福而无疆。惟岳配天。视三公而有典。昔者夏后氏之乘四载。曾开宛委之图。周穆王之御八龙。犹纪弇山之石。况乎上照下漏。地平天成。人主宅中。旁罗于宇县。山灵显位。密迩于神州。岂使令德不传。颂声无纪。由是三天降策。有南霍之升储。八丈镌铭。有西王之服道。魏国钟繇之字。惟勒岁年。晋家张载之文。遂成明制。其词曰。
上帝有命,皇天无亲。
树之元后,以牧蒸人。
光宅六合,怀柔百神。
德成郊祀,礼备宗禋(其一)
轩称配永,昆墟帝出。
尧号则天汾阳诏跸。
观人设教,协时同律。
有感必通,无文咸秩(其二)
皇家启圣,受命于天。
上鍊五色,旁疏百川。
开阶运斗,宅海乘乾。
王母益地,周公卜年(其三)
天子建德重规叠矩
圣敬日跻,宗文祖武。
范围三极,和平万宇。
率由旧章,粤若稽古(其四)
璇宫夜敞,银榜朝开。
德象阴月,声符震雷。
山河翼戴,星纬盐梅。
能事毕矣,乾元大哉(其五)
治定制礼,功成作乐。
日月旂常,殷正朔
德泽天外,文明地角
白星黄,风摇露浊(其六)
两京畿甸,五载巡游。
驰驱太一,部列蚩尤
将见大隗,爰寻许由
回銮踯躅,寓目周流(其七)
郁郁灵镇,岩岩积石。
直上五千,去天三百。
帝休非远,真经可觌。
石室徘徊,琼膏滴沥(其八)
山维地德,神即阴灵。
瑶姬逐雨,玉女随星。
阴阳不测,黍稷非馨。
倏忽年代,荒芜庙庭(其九)
旁求祀典,载垂天涣。
始诏林衡,俄成壮观。
紫棁星错,丹梁霞焕。
似对青溪,如游白岸(其十)
文狸赤豹,电策雷车。
隐隐中道,訇訇太虚。
遂停龙驾,永托神居。
天回地止,雾歇云除(其十一)
众灵睒睗,偫仙容与。
衡岳夫人,汉滨游女。
洛川解佩,天河弄杼。
顾慕招携,缤纷俦侣。
同气同声,爰笑爰语(其十二)
于以采蘋,南涧之滨。
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日吉兮辰良,浴兰汤兮沐芳。
扬枹兮拊鼓,奠桂酒兮椒浆。
神其醉止,降福穰穰(其十三)
益州温江县任君神道碑678年 初唐 · 杨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九十四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丞相之尊官大位。
乘轮满于十人。
齐景公利用厚生
有马盈于千驷。
羽旄冠剑。
摐金鸣玉叠其前。
苑囿池台。
清歌妙舞喧其后。
崇高在于宠禄。
大欲存于食货
义然后取。
横玉带以当仁。
道不虚行。
坐盐梅而自得。
若乃时之不与。
数之不通。
贵贱任于天。
穷通由于命。
左太冲之咏史。
下僚实英俊之场。
嵇叔夜之著书。
贱职为老庄之地。
虽复势力以高下相悬。
尊卑以商周不敌。
孔宣父中都小宰
幽厉多谢于陪臣。
陈仲弓太邱之一官。
公卿有惭于县
是以德成者上。
道在斯尊。
陶潜则安枕北窗。
言偃则鸣弦东武
抑扬足以仪四海。
顾盼足以破三军。
代有人焉。
斯为盛矣。
公讳晃。
乐安博昌人也。
其后因官。
遂家蒲州之永乐。
天子令德。
轩皇为诞姓之源。
诸侯计功。
薛国在宗盟之后。
西京执法
则有御史大夫
东汉循良。
则有会稽都尉
任光乡里之忠厚。
任隗朝臣之鲠直。
益州从事
术数知名。
临海真人。
清贞克巳。
况乎东西海岱。
强齐九合之都。
表里山河
全晋三分之国。
车马雷骇。
衣冠鼎盛。
盟书百代。
可谓功臣
迁徙邱陵。
实惟豪族。
曾祖显。
祖熙。
考憬。
并策名天爵
独步人师。
怀素履之幽贞。
保黄裳之元吉。
张家碑碣。
荆州有七代孝廉
荀氏乡亭
颍川有八人才子。
君外资刚健。
内育文明。
合千载圣贤之间。
钟五行金木之秀。
王恭濯濯。
春柳怀风。
和峤森森。
寒松列景。
曾参之孝。
史鱼之直。
有子夏之文。
冉求之艺。
先王德行。
固名言而在兹。
大圣温良。
亦颠沛而于是。
当朝一见。
许其王佐之才。
行路相逢。
加以美人之赠。
解褐为家令主簿
王太子之位。
赫赫前星。
天地长男之宫。
岩岩左阙。
出身事主。
元良永固于万邦。
束发登朝。
匕鬯不惊于百里。
秩满。
将作监主簿
千门万户
张华穷壮丽之图。
东主西宾
班固尽讴谣之致。
职掌宫观
是名将作。
大司马桓温之府。
绩用在于元琳
大将军窦宪之曹。
文章寄于亭伯
累迁右卫长史
南京左掖。
上将陪藩。
北落师门。
天军列卫。
东观汉记。
梁统有清白之名。
中兴晋书。
薛兼有恪勤之誉。
诏迁朝散大夫
益州温江县
华阳西极。
汉水东流。
背面通秦越之乡。
左右夹巴凉之城。
风烟可接。
悬车束马之山。
云物潜通。
织女牵牛之象。
神仙所宅。
则有二十四居。
途路所经。
则有五千馀里。
金城石郭。
还闻上代之风。
国富人安。
时听中和之乐。
于是乎龙泉独断。
龟兆旁求。
品命千名。
封疆万户
暂过亭长
乘轩之望可知。
且诣中军
理剧之才有属。
旌孝悌。
劝农桑。
省徭役。
恤鳏寡。
所以一县称平。
所以百城尤最。
萧育杜陵男子。
不入后曹。
黄浮非乡里所知。
不宽同岁。
洛阳行马。
门士无心。
齐国池鱼。
权家绝望。
郑文公邵陵之县。
但称男子之名。
师尚父灌坛之乡。
唯有神人之哭。
实谓枢机八座。
上下三阶。
岂惟缚柱鞭丝。
操刀制锦
巫马期之任力。
弊起乘星。
钟离意之悦人。
灾生解土。
享年五十有九。
仪凤二年六月二十五日
卒于官第。
夫人姚氏。
徵士神俊之女也。
寿邱仙叶。
妫水灵苗。
姚信之玑衡。
姚光之术艺。
明星燄燄。
不临太邱之前。
暮雨沈沈。
不散巫山之曲。
妇人谓嫁。
女子有行。
织纴组紃。
枣脩榛栗。
南斗千龄之匣。
忽怆沈江。
北方三代之仪。
终悲其穴。
先以咸亨三年七月二日
终于西京翊善里之私第。
仪凤三年冬十一月一日
归祔于永乐县历山之平原。
卜虞芮之閒田。
带关河之设险。
居人致祭
桐乡朱邑之祠。
怪石成坟。
叶县王乔之墓。
君燕赵奇士。
神仙中人
容貌魁梧。
衣冠甚伟。
扬子云之穷巷。
好事来游。
段干木之闾居。
通侯展敬。
自陈力就列。
居家可移。
妾本绝于织蒲
马无闻于食
原子思之厚秩。
遍给乡人。
孔文举之中樽。
延留坐客。
加以备观图史。
尤精释教。
梦幻泡电。
知一切之皆空。
园林货财。
见三阳之巳净。
遭时屯坎。
浮生蹇剥
佳人不再。
荀奉倩伤神
赤子无期。
潘安仁之惨恸。
天乎到此。
命也如何。
及其瞑目少城
归魂旧壤。
平原古树。
唯馀孺子之坟。
春露秋霜。
非复皋陶之祀。
于是乡邻作主。
朋友加麻。
撰德铭之于素常。
披文刻之于翠石。
鲁哀公仲尼之诔。
天不慭遗。
蔡伯喈为有道之碑。
人无愧色。
其铭曰。
轩帝之族。
汉朝之臣。
西州智士。
东海真人。
豪杰天纵。
衣冠日新。
实生其德。
必有其邻。
道在为贵。
知几则神。
气冲南斗。
价直西秦
大蒙之信。
太平之仁。
辨穷非马。
学究成麟。
孝友为政。
观光利宾。
重明比德。
少海为
宫室之象。
南斗北辰。
甲兵之卫。
阊阖钩陈。
山控金马。
江回玉轮。
天文井络。
地纪梁岷。
庭前置水。
甑内生尘
园蚕有绩。
野雉来驯。
时命屯蹇
生涯苦辛。
宝钗虚赠。
玉树长沦。
辅德无辅。
亲仁不亲。
百年夭枉。
一旦归真
雷鸣之下。
长河之滨。
旌旃委郁。
徒御逡巡。
悲风汨起。
血下沾巾。
死而可赎。
人百其身。
袁州墓志铭692年2月 初唐 · 杨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九十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公讳某。
字某
京兆杜陵人也。
高辛之抚教万方。
尧帝之平章百姓。
传称圣人之后。
易曰积善之家。
为御龙。
在周为唐杜。
三王以降。
百代可知。
车服出于南阳
衣冠袭于京兆
曾祖荣业。
后魏秦州别驾
祖良。
宇文朝复州长史
父举。
易州司兵参军事。
事端履道。
操矢安贞。
厚于天爵。
薄于人位
阙里之庭。
学夫诗礼。
太邱之门。
执其羔雁。
公孝慈而敬。
威庄而安。
狎贯义方。
周览典籍。
服其服。
则文之以君子之容。
遂其辞。
则实之以君子之德。
起家左翊卫
选授贝州司仓参军事。
出自中禁。
在于外台
谨其盖藏。
实其仓庾。
寻迁蓬州咸安许州长社洛州洛阳县令
地方百里。
官历三城。
言非法度。
不出于口。
行非公道。
不萌于心。
令不肃而威宣。
教不舒而德洽。
虢州司马
制授朝散大夫婺州司马
又迁苏州长史
中散大夫
鸾凤不栖于枳。
燕雀不集于梧桐。
宜得其材。
非公莫可。
我大周诞受万国。
宠绥四方。
建官惟贤。
垂拱而理。
乃命公为朝议大夫使持节袁州诸军事袁州刺史
天王之使。
列国之君。
发其德音。
而劝不用赏。
正其颜色。
而禁不用刑。
德成而位尊。
名遂而身退。
乞骸告老。
谢病言归。
以某年月日。
终于淮海之馆。
春秋七十有七。
呜乎哀哉。
夫人太原王氏。
骠骑大将军新昌公平之曾孙。
唐蜀王府典军上柱国志隆之女也。
纂承洪烈。
嗣续徽音。
中外柔嘉。
小大怀睦。
夫人之化。
风美于鹊巢。
宝剑之沈。
夜气冲于牛斗
享年四十八。
呜乎。
咸亨二年某月日。
终于长社之官第。
维天授三年春二月
合祔杜陵之平原。
礼也。
王人吊祭。
仪仗官给。
长子某官等。
毁形于骨。
痛贯于心。
父母哀哀。
昊天莫报。
佳城郁郁。
白日何年。
愿述馀风。
式铭幽壤。
其铭曰。
凤凰鸣矣。
于彼高冈。
显允君子。
邦家之光。
猗欤令德。
秀于闺房。
岁云暮矣。
池树荒凉。
死则同穴。
如何彼苍。
书品序 初唐 · 李嗣真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六十四
苍颉造书。天雨粟
鬼夜哭。亦有感矣。
德成而上。谓仁义礼智信也。
艺成而下。谓礼乐射御书数也。
吾作诗品。犹希闻偶合神交自然冥契者。
是才难也。及其作书评。
而登逸品数者四人。故知艺之为末信也。
虽然。若超吾逸品之才者。
亦当夐绝终古。无复继作也。
故斐然有感而作书评。虽不足以对扬王休。
宏阐神化。亦名流之美事耳。
与夫饱食终日。博奕犹贤。
不其远乎。项籍云。
书足以记姓名。此狂夫之言也。
嗟尔后生。既乏经国之才。
又无干城之略。庶几勉夫斯道。
近代虞秘监欧阳银青仆射陆学士王家令高司卫等。亦并由此术。
无所间然。其中亦有更无他技。
而俯拾朱绂如此。则虽惭君子之盛烈。
苟非莘野之器。箕山之英。
亦何能作诫凌云之台。拂衣碑石之际耶。
今之驰骛。去圣愈远。
徒识方圆而迷点画。亦犹庄生之叹盲者。
易象之谈日中。终不见矣。
太宗汉王元昌褚仆射遂良等。皆授之于史陵。
褚首师虞。后又学史。
乃谓陵曰。此法更不可教人。
是其妙处也。陆学士柬之受于虞秘监
虞秘监受于永禅师。皆有体法。
今人都不闻师范。又自无鉴局。
虽古迹昭然。不觉悟。
而执燕缇以为宝。玩楚凤而称珍。
不亦谬哉。其议论品藻。
自王愔以下。王僧虔袁庾诸公。
皆已言之矣。而或理有未周。
今采诸家之善。聊指同异。
以贻诸好事。其前品已定。
则不复铨列。素未曾入。
有可措者。亦复云尔。
太宗高宗。皆称神札。
吾所伏事。何敢寓言。
今始于秦氏。终于唐世。
凡八十一人。分为十等。
第三道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九十
对。
伏惟殿下德成问安。
教存齿学。
则孝悌之感。
元良之贞。
咏子衿之诗。
义形乎辞。
真吾君之子也。
天下幸甚幸甚。
伏以化凭于势。
声若顺风之远。
感因于时。
德甚置邮之速。
则何草不偃。
何心不应。
而曰未能动俗。
殿下之至谦也。
尚何术之务而舍此乎。
今又降意微言。
徵诸坠典。
至如黄帝斲木。
盖取诸意。
文王演卦。
乃言其象。
虽成象之时不同。
而得意之言一也。
周公制礼。
夏正得天。
纵损益可知。
而因循不改。
去圣既远。
礼经殊残。
遗文苟存。
偫儒纷糅。
故丧服异制。
诸家殊轨。
王肃之旨。
约情以断。
郑元之言。
引经取决。
吕氏因封侯之馀俗。
礼官之旧仪。
戴圣采十二纪之首。
十二月令。
存周之典。
其故匪他。
仲尼以尊鲁而取美于颂。
穆公以尊周而见序于书。
左氏以艳富称诬。
谷梁以文清为婉。
范宁序事。
其义则详。
乐书因秦而遂亡。
空有河閒之制。
夹氏在传而不见。
惟馀班固之说。
谨对。
书断评 唐 · 张怀瓘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二
盖一味之嗜。
五味不同。
殊音之发。
契物斯失。
方类相袭。
且或如彼。
况书之臧否。
情之爱恶无偏乎。
若毫釐较量。
谁验准的。
推其大率。
可以言诠。
观昔贤之评书。
或有不当。
王僧虔云。
亡从祖中书令笔力过子敬者。
君子周而不比。
乃有党乎。
梁武帝云。
钟繇书法十有二卷。
世之书者。
多师二王。
元帝逸迹。
曾不睥睨。
竞巧趋精细。
殆同神机。
逸少至于学钟艺巧。
及其独运。
意疏字缓
譬犹楚音夏习。
不能无楚。
子敬之不逮真。
亦劣章草。
然观其行草之会。
则神勇盖世。
兄之于父。
犹拟抗行。
比之钟张
虽勍敌。
仍有擒孟之势。
夫天下之能事。
悉难就也。
假如效萧子云书。
虽则童孺。
但至效数日。
见者无不云学萧书。
欲窥钟公。
墙数仞
罕得其门者。
小王则若惊风拔树。
大力移山。
其欲效之。
立见僵仆。
可知而不可得也。
然小王尝与谢安书。
意必珍录。
乃题后答之。
亦以为恨。
或云。
子敬
君书何如家君。
答云。
固当不同。
云。
外论殊不尔。
又云。
人那得知
此乃短谢公也。
羊欣云。
张字形不及古。
自然不如小王。
虞和云。
古质而今妍。
数之常。
爱妍而薄质。
人之情。
张方之二王。
可谓古矣。
岂得无妍质之殊。
父子之间。
又为今古。
子敬穷其妍妙。
固其宜也。
并以小王居胜。
达人通论。
不其然乎。
羊欣云。
右军古今莫二。
虞和云。
献之始学父书。
正体乃不相似。
至于笔绝章草。
殊相拟类。
笔迹流泽。
婉转妍媚。
乃欲过之。
王僧虔云。
献之骨势不及父。
媚越过之。
萧子良云。
崔张以来。
归美于逸少
仆不见前古人之迹。
计亦无过之。
孙过庭云。
元常专工于隶书。
伯英犹精于草体。
彼之二美。
而羲献兼之。
并有得也。
夫椎轮为大辂之始。
以椎轮之朴。
不如大辂之华。
盖以拙胜工。
岂以文胜质。
若谓文胜质。
诸子不逮
复何疑哉。
或以法可传。
轮扁不能授之于子。
是知一致而百虑。
异轨而同奔。
钟张虽草创称能。
二王乃差池称妙。
若以居先则胜。
钟张亦有所师。
固不可文质先后而求之。
盖一以贯之求其合。
天下之达道也。
虽则齐圣跻神。
妙各有最。
若真书古雅。
道合神明。
则元常第一。
若真行妍美。
粉黛无施。
逸少第一。
若章草古逸。
极致高深。
伯度第一。
若章则劲骨。
天纵草则。
变化无方。
伯英第一。
其问备精诸体。
唯独右军
次至大令。
子敬可谓武尽美矣。
未尽善也。
逸少可谓韶尽美矣。
又尽善也。
然此五贤。
各能尽心而跻于圣。
或有侮毁。
亦犹日月之蚀。
无损于明。
白云在天。
瞻望悠邈。
固同为终古独绝。
百世之模楷。
高步于人伦之表。
栖迟于墨妙之门。
不可以规矩其形。
律吕其度。
鹏搏龙跃。
绝迹霄汉。
所谓得元珠于赤水矣。
其或继书者。
虽百世可知。
史籀李斯
即字书累叶之祖。
其所制作。
并神妙至极。
盖无等夷。
八分书则伯喈制胜。
出世独立。
谁敢比肩。
至如崔及小张韦卫皇索等。
虽则同品。
不居其最。
并不备载较量。
然各峻彼云峰。
增其海派。
使后世资瞻仰而露润焉。
赵壹有贬草之论。
仍笑重张书为秘宝者。
嗟夫。
道不同。
不相为谋。
夫艺之在己。
如木之加实。
草之增叶。
绘以众色为章。
食以五味而美。
亦犹八卦成列。
八音克谐。
聋瞽之人。
不知其谓。
若知其故。
耳想心识。
自该通审。
其不知。
则聋瞽者耳。
庾尚书以臧否相推。
而列九品
阮研卫瓘索靖韦诞皇象钟会同居第三等。
此若棠杜之树。
植橘柚之林。
又抑薄绍之齐高帝等三十人同为第七等。
亦犹屈盐梅之量。
处掾属之伍。
李夫人程邈居第一品。
且书传所载。
程创为隶法。
其于工拙。
蔑尔无闻。
遗迹又无。
何以知其品第。
又云。
梁氏石书。
雅敬于韦蔡。
以梁比蔡。
岂不悬绝。
张昶伯英之弟。
妙于草隶八分。
混兄之书。
故谓之亚圣。
卫恒兼精体势。
时人云得伯英之骨。
并居第四。
仍与汉王同流。
又黜桓元谢安萧子云释智永陆柬之等与王知敬居第五等。
若此数子。
岂与埒能。
嗜好不同。
又加之以言。
况可尽之于刚柔。
消息贵乎适宜。
形象无常。
不可典要。
固难评也。
萧子云言欲作二王论草隶法。
言不尽意。
遂不能成。
又云。
顷得书意转深。
点画之间。
所言不得尽其妙者。
事事皆然。
诚哉是言也。
艺成而下。
德成而上。
然书之为用。
施于竹帛。
千载不朽。
亦犹愈没没而无闻哉。
万事无情。
胜寄在我。
苟视迹而合趣。
或循干而得人。
虽身沈而名飞。
冀托之以神契。
每见片善。
何庆如之。
怀恨不果游目天府
备观名迹。
徒勤劳乎其所未闻。
祈求乎其所未见。
今录所闻见。
粗如前列。
学惭于博。
识不迨能。
缮奇缵异。
多所未尽。
且如抱绝俗之才。
孤秀之质。
不容于世。
或复何恨。
孔子曰。
博学深谋而不遇者众矣。
何独某哉。
然识贵行藏。
行忌明洁。
至人晦迹。
其可尽知。
开元甲子岁
广陵卧疾。
始焉草创。
其触类生变。
万物为
庶乎周易之体也。
其一字褒贬。
微言劝戒。
窃乎春秋之意也。
其不虚美。
不隐恶。
近平马迁之书也。
冀其众美。
以成一家之言。
虽知不知为上。
独善之与兼济
取舍其为孰多。
童蒙有救。
思盈半矣。
且二王既没。
书或在兹。
语曰。
能言之者。
未必能行。
能行之者。
未必能言。
何必备能。
而后为评。
岁洎丁卯
荐笔削焉。
书法论 唐 · 徐浩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四十
周官内史
教国子六书。
书之源流。
其来尚矣。
程邈变隶体。
邯郸传楷法。
事则朴略。
未有能工。
厥后钟善正书。
张称草圣。
右军行法。
大令破体。
皆一时之妙。
近古以来。
萧永欧虞。
颇得笔势。
褚薛以降。
自谓不讥矣。
人谓虞得其筋。
褚得其肉。
欧得其骨。
当矣。
夫鹰隼乏彩。
而翰飞戾天。
骨劲而气猛也。
翚翟备色。
而翱翔于百步。
肉丰而力沈也。
若藻曜而高翔。
书之凤凰矣。
欧虞为鹰隼。
陆褚为翚翟焉。
欧阳率更云。
萧书出于章草。
颇为知言。
然欧阳飞白。
旷古无比。
余年在龆龀。
便工翰墨。
忘寝与食。
胼胝笔砚。
而性不能逾。
力不可强。
勤而逾拙。
劳而无功。
区区碑石之间。
矻矻几案之上。
亦古人所耻。
吾岂忘情耶。
德成而上。
艺成而下。
殷鉴不远。
何学书为。
必以一时风流。
千里面目。
斯亦愈于博奕。
亚于文章矣。
发挥圣贤事业。
其由斯乎。
初学之势。
特须藏锋。
锋若不藏。
字则有病。
病且未去。
能何有焉。
字不欲疏。
亦不欲密。
亦不欲长。
亦不欲短。
小展令大。
大蹙令小。
疏肥令密。
密瘦令疏。
斯亦大经矣。
笔不欲捷。
亦不欲徐。
亦不欲平。
亦不欲侧。
侧竖令平。
平峻使侧。
捷则须安。
徐则须利。
如此则其大较矣。
张伯英临池学书
池水尽黑。
永师登楼不下。
四十馀年。
张公精熟。
号草圣
永师拘滞。
终著能名。
以此而言。
非一朝一夕所能尽美。
俗云。
书无百日工。
盖悠悠之谈也。
宜白首工之。
岂可百日乎。
汝曹年未弱冠。
但当研精覃思。
心□目想。
时复临本。
验其短长。
可致佳境耳。
钟太傅坐则画地数步。
卧则书被穿表里。
由是乃为翰墨之龟鉴耳。
师贞丈人赋(以武有七德师贞丈人为韵) 唐 · 独孤授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五十六
先王以武不可独任。
故受之以师。
得其人则百蛮风靡。
失其职则九庙陵夷。
君于是慎择其难。
申命分掌。
动众以正。
临下以长。
合人谋兮顺天奖。
慎战也在知机而万全。
慎身也如临深于百丈。
夫然后出号令。
拔忠谠。
树藩屏。
畴土壤。
截方隅以无事。
威戎狄以稽颡。
俾其政成者列爵。
功高者受赏。
是知师贞丈人之称也。
至若荩臣。
嘉谋以国。
利不可动。
忠不可贼。
威远方以慕化
训万民以勤德。
使强弱不相陵。
乃胜残而可克。
力牧佐之而不疑。
轩后居之而不惑。
此帝者之师也。
萧萧马鸣。
悠悠旆旌。
伐叛则刑立。
柔远而德成
上乃奉君之职。
下乃守臣之贞。
汤武用之而定业
法之而作程。
此王者之师也。
审官以统众。
求贤以自辅。
必观衅而后动。
岂穷兵以极武。
不害闾阎。
不败工贾。
政得其经。
事合其矩。
管仲因之以相齐桓。
晋文由是而称盟主。
此霸者之师也。
暴而不戢。
安忍无亲。
徒侈其欲。
轻用其人。
处劳则先加于众。
居后则乐止其身。
犹回邪而自保。
迷大路而不遵。
州吁处之以国灭。
子反效之以祸臻。
此黩武之师也。
尝试言曰。
王心无逸。
师出以律。
惟德其钦。
惟刑是恤。
自然道贯三五。
勋崇四七。
不假筑京观兮定武功。
逞淫刑兮数军实。
言乎师贞在人。
其来自久。
动无悔败。
位不虚受。
追惟古昔。
厥有臧否。
是则颇牧之勇敢。
可以执其手。
之临事。
可以难其后。
之行。
可以钦其顺(疑)
其守不失。
其攻不有。
行称文武之略。
居成社稷之守。
神祇以百福休祜。
子孙以百代不朽。
盖由尊严之重。
以礼立训。
师律顺正。
动而何咎。
剑南西川幕府诸公写真赞 其三 水部司郎中曙字文初 中唐 · 苻载
四言诗 押萧韵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
风仪朗迈,振拔氛嚣
玉气凝润,鹤情超辽
文烛翰苑,德成士标
问望何有,羽仪中朝。
福建观察使郑公墓志铭 唐 · 穆员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八十四
唐贞元八年四月十六日
福建团练观察使福州刺史御史大夫公薨于位。
明年孟夏己酉朔
归葬于东都万安山之南原。
龟吉筮吉。
即于人谋。
且曰。
前望先君。
俾公之体魄。
列侍于后。
与兹山久。
还顾洛邑
俾尔子孙。
盈如市朝。
生拜于前。
没会于斯。
公讳叔则
字某
荥阳人
元魏中书令小司空金乡文公穆
凡五叶至皇朝遂州刺史老莱
代以婚姻德义。
俱为家法相授。
公则遂州之冢子也。
未冠以明经擢第。
凡五命至御史府
又再迁历尚书省
屯田员外郎吏部侍郎李卿观风之命。
议者韪之。
李公出纳称职。
且多贡岩薮幽滞。
充于王庭。
繄公是赖。
库部
相国王缙受居东之寄。
又资公以画。
检校吏部员外郎
使罢而真。
凡吏部分天下之疑。
析无文之中。
曰废置。
清九流之路。
坦多士之门。
南曹
公酌其会通。
守以贞固
七考二职。
日新厥闻。
丁继母艰。
免服。
刑部郎中
皇上即位。
思与四方万姓垂家至而日见之制。
临遣八使。
必朝之良。
公为首冠清选。
分命于西江闽越之地。
所至蠲疾。
所去遗利。
并命者取而法焉。
两河不开。
命帅梁汴。
所求却縠之比。
为其中军
检校秘书少监御史中丞
天平军节度副使之官。
御史中丞
廉问东夏
俄领东都留守河南尹
就加户部侍郎
仍再位副相之宠。
持宪以清明律下。
牧人以礼让和俗。
保以威重怀远。
寇不敢犯。
不忍欺
扶危以安。
制动以静。
罢镇归省。
尚书左丞
未几。
御史大夫
抚淮夷反侧之俗。
四牡莅止。
万人革心。
如风之清。
如雨之涤。
复命迁太常卿
国有大事。
主办多仪。
银青光禄大夫
京兆尹
理行三载。
惟遭权臣搆悯。
永州长史
谪去之日。
京师廛空巷隘。
车不得前。
怨咨之声。
雷动天听。
旋以非罪拜信州刺史
居数月。
又有四岳十二牧之换。
方以和风清德。
移蛮貊之风。
何斯人之幸与上天之佑。
较彼炎瘴而不胜焉。
夫人范阳卢氏。
著作郎侑之女也。
望申北州。
德成公家。
不幸早世。
事具前志。
生一子曰约。
河南府洛阳县主簿
后夫人范阳郡夫人卢氏。
华宗美行。
与前人如一。
加繁祉馀庆。
续公之荣。
生二男一女。
纳。
前宏文生。
绅。
右千牛卫备身
女未笄。
是日。
约奉范阳夫人命。
举前夫人柩会公之丧。
礼也。
公之为德也。
温纯深润。
高厚博达。
文以礼乐。
本于中和。
犯不违仁。
愠不伤善。
滔然如川泽。
无不容之者。
及其秉操厉俗。
好是正直。
不畏非畏。
不疑可疑。
酷恶春秋之左巫。
疾阴阳之拘忌。
嶷然如断山绝巘。
不可以邪径造乎。
呜呼。
使公之得志也。
天下之人。
非法言不言。
非大道不蹈。
此可以为天子大臣未绝。
遑数其馀哉。
是以寿七十有一。
历官二十有八政。
朝仰故事。
人怀遗德。
门列朱戟。
家垂清风。
而游公藩者。
犹以不期颐为叹。
问神明焉。
约等以为哀报扬名。
莫如纪述。
谓员昔备吏末。
尝司斯文。
将期饰终。
何敢废职。
铭曰。
嗟哉公。
居此室。
夫人
会琴瑟。
万安南山瑞气浮。
洛阳北阙家声流。
夐千祀兮日悠悠。
杜相公论房杜二相书 中唐 · 柳冕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二十七
冕再拜。
上书相公阁下。
昨得蒋起居书。
伏承相公以冕论房杜二相书。
并答江西刑政论共四本。
以付史馆
冕惕然自失。
惧辱相公之厚意。
遂取旧本。
删改数处。
愧无运斤之妙。
徒有伤手之责。
谨随状献上。
退而自惭。
去年又续奉相公手疏。
以国家承文弊之后。
房杜为相。
不能反之于质。
诚如高论。
又以文章承徐庾之弊。
不能反之于古。
愚以为不然。
故追而论之。
以献左右。
且今之文章。
与古之文章。
立意异矣。
何则。
古之作者。
因治乱而感哀乐。
因哀乐而为咏歌。
因咏歌而成比兴。
故大雅作。
则王道盛矣。
小雅作。
则王道缺矣。
雅变风。
则王道衰矣。
诗不作。
王泽竭矣。
至于
哀而以思。
流而不反。
皆亡国之音也。
至于西汉
扬马以降。
置其盛明之代。
而习亡国之音。
所失岂不大哉。
然而武帝闻子虚之赋。
叹曰。
嗟乎。
朕不得与此人同时。
武帝好神仙。
相如大人赋以讽之。
读之飘飘然。
反有凌云之志。
子云非之曰。
讽则讽矣。
吾恐不免于劝也。
子云知之。
不能行之。
于是风雅之文。
变为形似。
比兴之体。
变为飞动。
礼义之情。
变为物色。
诗之六义尽矣。
何则。
唱之。
两汉扇之。
魏晋江左
随波而不反矣。
虽贤。
不能变淫丽之体。
二荀虽盛。
不能变声色之词。
房杜虽明。
不能变齐梁之弊。
是则风俗好尚。
系在时王。
不在人臣明矣。
故文章之道。
不根教化。
别是一枝耳。
当时君子。
耻为文人。
语曰。
德成而上。
艺成而下。
文章技艺之流也。
故夫子末之。
是以四杨
以德行经术。
名震海内。
门生受业。
皆一时英俊。
而文章之士。
不得行束修之礼。
非夫两汉近古。
由有三代之风乎。
惜乎系王风而不本于王化。
至若荀孟贾生
明先王之道。
尽天人之际。
意不在文。
而文自随之。
此真君子之文也。
然荀孟之学。
困于儒墨。
贾生之才。
废于
道可以天下。
而莫能行之。
文可以变风雅。
而不能振之。
是天下皆惑。
不可以一人正之。
今风俗移人久矣。
文雅不振甚矣。
苟以此罪之。
辈皆罪人也。
岂独房杜乎。
相公如变其文。
即先变其俗。
文章风俗。
其弊一也。
变之之术。
在教其心。
使人日用而不自知也。
伏维尊经术。
文士
经术尊则教化美。
教化美则文章盛。
文章盛则王道兴。
此二者。
在圣君行之而已。
冕再拜。
大唐同州澄城县郑公德政碑 中唐 · 陈京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十五
在昔两汉之政咸勤。东京之事最明。共理邦邑。必难守宰。不独孝宣二千石之选也。我国家宏启至化。稽对前谟。领县抡材。自迩敷远。实先三辅。载首属城。恒宁厥人。多及于理。不有卓异。曷飏颂歌。未通神明。谁镂金石。由是贞元十一年秋闰八月十七日辛巳诏谕铭纪左冯翊澄城郑楚相功德于其理所之南门也。人谓余方从郎。谬迹书殿。饱循吏之事业。聆采诗之风谣。求成其文。寘美公焉。公字叔敖郑州荥阳人高祖元冑。皇朝散大夫祠部郎中。曾祖慈力。皇朝议大夫蔡州刺史。祖敬宾。梓州通泉丞。烈考琨。冀州南宫。累叶盛德。咸称能贤。庆遗后人。蔚变才子。既冠试吏。逢时屡迁。及壮佐州。遇守方缺。拾紫大绶。假御两轓。名盈利权。道厌旷贵。念代游之不吐。去巨卿之旧仪。遂以幅巾诸生。修刺先进。醇粹流藻。馨香立言。德成敢雄。籍奏用申。擢秀才第东观校书郎劳谒者于遗编。勉训士以主簿。爱仙家于早岁。安缑氏以弥年。秩满从调。判及殊绩。授长安。而至于宰是邑也。致理大端。本人和气。孝崇悌顺。心通性革。当同财而离居。骤撤屋而周处。用成赋。由平颁役。谕阅废精。沦荡侠爱。俾悬衡以自占。偶践更而省役。敏树柔桑。阜蕃多稼。让邻终亩。并力从化。顺祈报以登入。洽礼节而息宴。井冽河阔。浴汲投艰。寒燠异宜。男女半道。戒凿深厚。商利远迩。会庐之义。肇周八家。不穷之养。旁行四序。艺蔬屡丰。恒□□□□诸圃者。放于园公。三亩俱存。百本咸毓。生生之礼备。赫赫之名成。鸿细必为。夙暮载考。厚藏不散之竁。尽秩有益之祠。枯泉由灵而正出。鸷虫抱义而大去。此又感会元昧之可纪者也。念岁孤之襦馀。散俸廪于里舍。访善良之疾苦。降服马于乡亭。此又愿怀隐微之可称者也。统齐多方。宗诣元念。臻于大稔。登于洽平。人閒岁安。风清云明。鸡犬攸闻。烟火阖境。表率王甸。图像廷城。匪君子理道之至欤。是皆根于研心持权。端操轶伦。先时剧帜。中岁充赋。疾如影响。利用卷舒。摛词则宣章。练政则居最。俄函诏除褒者。遂冠惠文行之。其犹子康。太傅伯师尚书之徵于冯翊崔君。慎宠乃寮。闻言于献状。绩以作掾。于是百姓孙士良等。报德诚明。请命朝省。而斯颂作焉。词曰。
澄有贤令兮为郑父。文雅扬班兮学齐鲁
执业操刀兮造新部。更宅辟户兮调旧宇。
家多令井兮漫畦圃。野播膏苗兮敛钟亩。
泉异贰师兮亦我树。兽同安成兮不吾禦。
西海少妇兮慎莫渡。颍川四君兮敢为伍。
螭龟爰伐兮题广路。崔巍靡泐兮伟终古。
太子太保828年 中唐 · 刘禹锡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九十九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敕。礼云。
三王之教太子。入则有保。
出则有师。是以教谕德成也。
其实一焉。必择恭敬温文以辅道其德。
使吾太子观尔之道景行之。无人则虚。
不求充位。校德而命。
其称厥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