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那罗延”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润州鹤林寺故径山大师碑铭 唐 · 李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二十
道行无迹。
妙极无象
谓体性空而本源清净。
谓诸见灭而觉照圆明。
天人师
示第一义。
师无可说之法。
义为不二之门。
其定也。
风轮驻机。
其慧也。
日宫开照。
其用也。
春泉利物。
三者备体。
谁后谁先。
入无量而不动。
开法华而涌出。
湛兮以有无观听而莫测。
寥焉以远近思维而不穷。
智德皆空。
为真实际。
大悲恒寂。
遍抚偫迷。
月入百川之中。
佛匝千花之上。
修而證者。
元同妙有。
应而起者。
旁作化身。
先大师适来此土。
化身欤。
适去他方。
补处欤。
不可得而知也。
自如来现灭。
四魔横恣。
人天无怙。
寄命崩崖。
胜大敌者。
那罗延身。
销大毒者。
伽陀妙药。
拔陷扶坠。
生大师
大师延陵马氏。
讳元素
字道清
崇高绍兴于法位。
冑绪不系于人间。
慈母方娠。
厌患荤肉。
长至之日
诞弥仁尊。
有异祥。
乳育安静。
既龀
稽首父母。
求归法门。
即日获请。
出依精舍。
如意年中薙度。
江宁长寿寺
既进具已。
戒光还照。
定水澄源
鹅王之不受泥尘。
香象之顿除羁锁。
未之比也。
身长七尺。
体无凡骨。
眉毛际脸。
口若方丹。
目不顾盻。
声侔扣王。
入南牛头山威大师
撞钟大鸣。
入海同味。
迦叶以头陀第一。
大师斗薮尘劳。
闻一知十。
未尝请益。
观法无本。
观心不生。
喻金刚之最坚。
比狮子之无畏。
圆月照海。
高深尽明。
慧风吹云。
宇宙皆净。
威大师摩顶谓曰。
东南正法。
待汝兴行。
命于别位。
开导来学。
于是驺虞驯扰。
表仁之至也。
众禽献果。
明化之均也。
接足右绕。
百千人俱。
大师悉以菩萨呼之。
教习大乘。
戒妄调伏。
自性还源。
无渐而可随。
无顿而可入。
摩尼照物。
一切如之。
吾常默默。
无法可说。
或有信愿双极。
恳求心要。
于我渴仰。
施汝醍醐。
问禅定耶吾无修。
问智慧耶吾无得。
道惟心證。
不在言通。
怀帝释轮。
终为世论。
自净而已。
无求色声。
既悟者小无微尘。
大无三界。
当悟者内珠虽隐。
犹作来因。
药草万殊。
根茎等润。
貌和言寡。
饥至饱归。
或有闻尊称而迁善。
现色身而独得。
我无示念(一作尔念)
道溥慈圆。
食不问咸酸。
口不言寒暑。
身同池水。
饱蚊蚋之饥渴。
道离人我。
顺众生之往来。
贵贱怨亲。
法平等。
故馈甘味而不辞。
同于糗糒。
奉上服而不拒。
齐于弊褐。
俾夫家有道侣。
府无争人。
开元中
本寺僧法密请至京口
润州刺史韦铣洒扫鹤林。
斯焉供养。
有屠者恣刃。
积骸如山。
闻大师尊名。
来仰真范。
忽自感悟。
忏伏求哀。
大师受之。
又白言。
和尚大悲
当应我供。
大师衲衣跏趺。
未尝出户。
公侯稽首。
不为动摇。
至是如其恳求。
忻然降诣。
夫盗隐其罪。
虎慈其子。
仁与不仁。
皆同佛性。
无生无灭。
无去无来。
今浊流一澄。
清水立现。
诸佛所度。
我亦度之。
天宝中
扬州僧希元密请至广陵
便风驰帆。
白光引棹。
楚人相庆。
佛日度江。
齐鲁倾都来会。
津塞途盈。
人无立位。
解衣投施。
积若邱陵。
皆委于所在。
行无住舍。
礼部尚书李澄时为杨州
齐心跪谒。
为众唱首。
望慈月者。
谁不清凉。
传百亿明灯。
照四维上下。
尘沙之数。
皆超佛乘。
二州以贪法之心。
移牒踰月。
均吾喜舍。
成尔坚牢。
无非道场。
还至本处。
天宝十一载十一月十一日
中夜坐灭。
呜呼。
菩提位中六十一
父母之生八十五年。
赴哀位者。
可思量否。
至有浮江而奠。
望寺而哭。
十里花雨
四天香云。
幢幡盖网。
光蔽日月。
其月二十一日
四众等号捧金身。
建塔于黄鹤山西原。
像法也。
州伯邑宰
执丧师之礼。
率众申哀。
江湖震悼。
曩于寺内移居。
高松互偃。
涅槃之夕。
椅桐双枯。
虎狼哀号。
声破山谷。
人祗惨恸。
天地晦冥。
及发引登原。
风雨如扫。
慈乌覆野。
灵鹤徊翔。
有情无情。
德至皆感。
达摩祖师传法。
三世至信大师
门人达者曰融大师
牛头山
得自然智慧。
信大师就而證之。
且曰。
七佛教戒。
诸三昧门。
语有差别。
义无差别。
偫生根器
各各不同。
唯最上乘。
摄而归一。
凉风既至。
百实皆成。
汝能总持。
吾亦随喜。
由是无上觉路。
分为此宗。
融大师讲法则金莲敷。
顿锡而灵泉满溢。
东夷西域
得神足者。
赴会听焉。
岩大师
方大师
方授持大师
持授威大师
凡七世矣。
真乘妙缘。
灵祥嘉应。
佥具传录。
布于人世。
门人法镜
吴中上首是也。
门人法钦
径山长老是也。
观音普门。
文殊佛性。
惟二菩萨。
重光道源。
门人法励法海。
亲奉微言。
感延霜露。
崇龛座。
开构轩楹。
时惟海公。
求报师训。
庐孔氏之墓。
起净明之塔。
世异人同。
泫然长慕。
僧慧端等。
荫旃檀树。
皆得身香。
菩萨戒弟子故吏部侍郎齐浣
刑部尚书张均
江东采访使润州刺史刘日正。
广州都督梁升卿
采访使润州刺史徐峤
采访使常州刺史刘同升
润州刺史韦昭理。
给事中韩延赏。
御史中丞李丹
泾阳县万齐融
礼部员外郎崔令钦
道流人望。
莫盛于此。
弟子尝闻道于径山
乐正子春之于夫子也。
洗心瞻仰。
天汉弥高。
镜公门人悟甚深者大理评事杨诣。
过去圣贤诸功德。
藏志之所至。
无不闻知。
鲁史从告。
况乎传信。
其文曰。
浊金清镜。
在尔销鍊。
磨之莹之。
功至乃现。
膏溃炷然。
光明外遍。
阳升律应。
草木皆变。
启迪瘖瞽。
惟吾大师
息言成教。
舍法兴悲。
辰极不动。
风波自移。
境因心寂。
道与人随。
杳然元默。
湛入无为。
性本非垢。
云何净除。
身心宴寂。
大拯沦胥。
内光无尽。
万境同如。
甘露正味。
琉璃妙器。
遍施大千。
无同无异。
度未度者。
化周缘备。
道树忽枯。
涅槃时至。
我无生灭。
随世因缘。
吉祥殿上。
应化诸天。
寂寂灵塔。
滔滔逝川。
恒沙劫坏。
智月常圆。
方士论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
秦皇汉武
非好道者也。
始皇擒灭六国。
兼羲唐之弟号。
汉武剪伐匈奴
恢殷周之疆宇。
皆开辟所未有也。
虽不能尊之道以为教化。
用汤武之师以行吊伐。
而英才远略。
自汤武以降。
鲜能及矣。
岂不悟方士之诈哉。
盖以享国既久。
欢乐已极。
驰骋弋猎之力疲矣。
天马碧鸡之求息矣。
鱼龙角抵之戏倦矣。
丝竹鞞鼓之音厌矣。
以神仙为奇。
以方士为玩。
亦庶几黄金可成。
青霄可上。
固不在于啬神鍊形矣。
何以知之。
荀卿称千万人之情一人之情是也。
百王之道后王是也。
余闻武宗之言。
是以知耳。
尝于便殿言及方士。
皆谲诈丕诞。
不可信也。
上曰。
吾知之矣。
宫中无事。
以此遣闷耳。
余尝览曹植论。
左慈封君达之类。
家王及兄弟以优笑蓄之耳。
斯言信矣。
大抵方士皆习静者。
为之隐身岩穴。
不求闻达。
如山鹿野麋。
是其志也。
岂乐翘车之召哉。
敢自衒其术。
面欺明主者亦鲜矣。
时既不用。
逐之可也。
杀之非也。
若以其诈而可诛。
公孙卿栾大无非行诈。
杀其干势利以自衒者。
足以大戒。
兰艾同焚。
斯为甚矣。
贞观末
高宗不诛天竺方士那罗延婆娑寐。
逐之归国。
斯可为后王法矣。
失调名 其十六 五台山赞十八首 唐 · 敦煌曲子
 押先韵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卷三
金刚窟里蜜流泉。
佛陀波利里中禅。
一自入来经数载,如今直至那罗延(佛子。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子。)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四○六)
隋朝感应佛舍利塔记1125年3月3日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一、《石门文字禅》卷二一 创作地点: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
唐僧史曰:同州大兴寺者,般若尼寺故基也。
隋文帝魏大统七年六月癸丑生于寺中,赤光照室,紫气满庭,如幻出楼阁,而其色赭人之衣。
妳母觉时炎热,以扇扇之,慄然暴寒,几绝不能啼。
有尼自外至,谓太祖曰:「儿乃那罗延也,盖天佛所祐,不可令处秽杂间,当为养之」。
于是太祖以儿委之,不敢名问,而辟馆以延尼,通门往来。
一日皇妣阚尼在不,就抱持之,忽化为龙,鳞角已具,惊仆于地。
尼归见之,怒曰:「乃敢妄触吾儿,致晚得天下」。
文帝七岁,尼告之曰:「像教堙灭,一切鬼神皆西,儿当父母天下,而教法赖儿而兴之」。
年十三,乃令还家。
四十馀年,足不越阃。
周既废,教尼隐皇家。
文帝践祚,教果重兴。
尼名智仙,神异不可测,河东蒲坂刘氏女也。
七岁出家,其师一旦失之,意必堕井,俄见坐殿楯瓦上,世号神尼
尝以舍利一掬授文帝曰:「以此福苍生」。
仁寿二年,出以示僧昙迁,置掌而观,数数有盈缩。
曰:「吾闻法身过于数量,非智所及,此未可量」。
乃分而为五十三分,诏于五十三州名山福地以建塔,塔下图神尼之象,有铭,其略曰:「维年月日,菩萨戒佛弟子大隋皇帝,敬白十方三世一切三宝弟子,蒙三宝福祐,为苍生君父,思与民庶共建菩提,分布舍利,诸州供养,欲使普修善业,同登妙果者。
特请两京名僧,将命奉安之日,皆有祥瑞」。
长沙岳麓寺之前,涧阴之上石浮图,其一数也。
山中僧道安尝为余曰:「隋朝舍利塔事极奇伟,而五季烽火之馀,铭碣焚毁,道俗游观,无所质问」。
余曰:「岂直此而已!
晋建兴二年长沙县之西一里二十步,有千叶青莲华两本生于陆地,掘之丈馀,莲之根茎自瓦棺而出,发棺而视,但纸衣拴索,而莲实生头颅齿颊间。
有铭棺上曰:『僧不知名氏,唯诵《妙法莲华经》已数万部。
既化,遗言以纸为衣,瓦棺葬于此郡』。
以其事闻朝廷,有旨建寺其上,号莲华,今长沙驿即寺故基也。
西城之谯门与湘江之潭,皆以莲华名之者以此。
然邦人无有知者」。
安请余并书以示道俗。
宣和七年二月,住山道人法光安化马章彦达登涧阴,问建塔之因,乃以余文示之。
彦达踊跃,愿施钱刻石山中。
上巳日除馑,某记。
古今正统大论 宋末元初 · 郑思肖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三五、心史·杂文
后世之论古今天下正统者,议率多端,自《春秋》后,史笔不知大伦所在,不过纪事耳。
纪事而不明正理,是者非,伪者正,后世无以明其得失,诸史之通弊也。
中国之事,系乎正统;
正统之治,出于圣人。
中国正统之史,乃后世中国正统帝王之取法者,亦以教后世天下之人所以为臣为子也。
岂宜列之以嬴政王莽曹操孙坚、拓拔圭、十六夷国等,与中国正统互相夷虏之语,杂附于正史之间?
且书其秦、新室、魏、吴、元魏、十六夷国名年号,及某祖、某帝、朕、诏、太子封禅等事,竟无以别其大伦?
先主为中山之后,本称汉,陈寿作史,降之曰
于逆史中乃称「丞相诸葛亮入寇」,若此等类,岂不冤哉!
臣行君事,夷狄行中国事,古今天下之不祥,莫大于是。
夷狄行中国事,非夷狄之福,实夷狄之妖孽。
譬如牛马,一旦忽解人语,衣其毛尾,裳其四蹄,三尺之童见之,但曰「牛马之妖」,不敢称之曰「人」,实大怪也。
《中庸》曰:「素夷狄行乎夷狄」。
此一语盖断古今夷狄之经也。
拓拔圭、十六夷国,不素行夷狄之事,纵如拓拔圭(伪称元魏,伪谥文帝。)之礼乐文物,僭行中国之事以乱大伦,是衣裳牛马而称曰人也,实为夷狄之大妖,宁若即夷狄而行夷狄之事以天其天也。
君臣华夷,古今天下之大分也,宁可紊哉!
若夫夷狄风俗兴亡之事,许存于本史,如国号类中国之号(所谓僭号,元魏是也。),及年号某祖、某帝、某皇后太子、朕、诏、封禅、郊祀、太庙等事,应犯天子行事等语,苟不削之,果与中国正统班乎?
若国名素其猃狁、单于之号,及官职、州县并从之,犹古之列国,亦犹古者要荒之外,夷狄之地。
古者圣人得柔远之道,所以不致其犯分,御之失道,则猖獗四驰矣。
或曰:「拓拔氏及今极北部落,皆黄帝后,姑假之亦可」。
曰,譬如公卿大夫之子孙,弃堕诗礼,或悦为皂隶,或流为盗贼,岂可复语先世之事,而列于君子等耶!
况四裔之外,素有一种孽气,生为夷狄,如毛人国、猩猩国、狗国、女人国等,其类极异,决非中国人之种类,开辟以后即有之,谓黄帝之后、夏后氏之后则非也。
孟子》曰:舜、文,东夷、西夷之人也。
《史记》曰:舜,冀州人也,黄帝之子昌意七世孙。
文王之先尝避狄难矣,未可遽以东夷、西夷之说而论舜、文也。
舜、文,大圣人,岂可执东夷、西夷之语例论后世夷狄也哉?
其曰《北史》,是与中国抗衡之称,宜黜曰「胡史」,仍修改其书,夺其僭用天子制度等语。
其曰《南史》,实以偏方小之,然中国一脉系焉,宜崇曰「四朝正史(《南史》但载、齐、梁、,故曰「四朝」。)」,不亦宜乎?
嬴政不道,王莽篡逆,刘玄降赤眉,刘盆子为赤眉所挟,五代篡逆尤甚,冥冥长夜,皆不当与之。
普六茹坚小字那罗延(僭称隋,僭谥文帝,普六茹译姓曰杨。),夺伪周宇文辟之土,而并僭陈之天下,本夷狄也,魏證犹引「杨震十四世孙」书之,此必普六茹坚援引前贤以华族谱云,并宜黜其国名、年号,惟直书其姓名及甲子焉。
如遇某祖、某帝、朕、诏、封禅、郊祀、太庙等事,宜书曰:「普六茹某僭行某事」。
吕后称制八年,武后称制廿一年,牝鸡之晨,俱恶逆事,书法同前,但仍书曰吕后
武后本非高宗,其名不正,亦不当以后书之。
如自古以来,诸国之名仍存之,盖出于天子之所封也。
若论古今正统,则三皇、五帝、三代、西汉、东汉、蜀汉大宋而已。
司马绝无善治,或谓化为牛氏矣。
宋、齐、梁、陈,藐然缀中国之一脉,四姓廿四帝,通不过百七十年,俱无善治,俱未足多议,故两晋、宋、齐、梁、陈,可以中国与之,不可列之于正统。
李唐为《晋载记》凉武昭王李皓七世孙,实夷狄之裔,况其诸君家法甚缪戾,特以其并包天下颇久,贞观开元太平气象,东汉而下未之有也,姑列之于中国,特不可以正统言。
夷狄行中国之事曰「僭」,人臣篡人君之位曰「逆」,斯二者天理必诛。
王莽曹操为汉臣,逆也;
普六茹坚乃夷狄,吕后武后乃妇人,五代八姓乃夷狄盗贼之徒,俱僭也,非天明命也。
以正而得国,则篡之者逆也,如逆、逆篡汉之类是也;
不以正而得国,则夺之者非逆也,汉取嬴政之国、唐取普六茹坚之国、大宋柴宗训之国是也。
善乎僭唐李亶(僭谥明宗。)露祷于天曰:「臣本夷狄,愿天早生圣人,吊民伐罪,如汤武则可」。
孔子曰:「《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汤武忧天下无君,伯夷忧后世无君,断之固有理,后世必藉汤武之事,以长无君之恶。
李觏曰:「汤武非圣人亦宜」。
圣人、正统、中国,本一也,今析而论之,实不得已。
是故得天下者,未可以言中国;
得中国者,未可以言正统;
得正统者,未可以言圣人。
唯圣人始可以合天下、中国、正统而一之。
子路问:「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名不正,言不顺,事不成,礼乐不兴,刑罚不中,民无所措手足」。
大哉「正名」一语乎!
其断古今之史法乎!
名既不正,何足以言正统与?
正统者,配天地、立人极,所以教天下以至正之道。
彼不正,欲天下正者,未之有也,此其所以不得谓之正统。
或者以正而不统、统而不正之语,以论正统,及得地势之正者为正统,俱未尽善。
古之人君有天下而不与,以天下为忧;
后之人君执天下为己物,以天下为乐。
夫以天下为忧,则君子道行;
以天下为乐,则小人道行。
此古今治乱之由分也。
则天下如泰山之安,不可摇动;
一或不然,朵颐神器者至矣。
此天下不容长一统也,有天下者可不敬欤!
夫《春秋》一书,天子之事,夫子无位,即鲁史之名,书天下之事,不独为周作史,实为天下万世作史。
天王,抑夷狄,诛乱臣贼子,素王之权,万世作史标准也。
邵尧夫历始于尧甲辰,极有理。
或谓神农传至榆冈,共八代,五百馀年,盖尧而上实难之考。
有穷氏绝夏祀四十载,南轩以甲子书之,尤得史法。
晦庵《通鉴纲目》曰莽大夫、晋贞士之类,固得之,然犹有未尽也。
欧阳永叔《正统论》辨秦非闰位,亦未然。
朱晦庵范祖禹《唐鉴》,良善,其中尚当定数字。
此我犹有志于作《正统通鉴》之书。
大抵古今之事,成者未必皆是,败者未必皆
史书犹讼款,经书犹法令。
凭史断史,亦流于史;
视经断史,庶合于理。
谬例、失实、泛书,史之通弊,最不可不察。
或曰:「数千载事,今约以一篇之文断之,不亦太简乎」!
曰,古今一理耳,千古之下,论正统决不易于是。
惟识大体者,必以我言为当,庶几正统永不坠绪。
我经大乱后,烛人事之变,遂通古今上下而定之,确然以正统、僭逆之事为论,思之三年然后定,参错前辈议论,断以己见,惟主于理,以为权衡。
厥今统绪坠地,斯民怅怅然盲行,可痛可伤!
深欲即诸史通鉴之文,痛辨大义,悉删繁务,考證得失,纂定书法,以明正统、僭逆之事,为第一义。
并削僭逆之号、用天子事例之类,宜直书姓某名某、僭行某事,目之曰《正统通鉴》。
仍自三皇始,肇其正统之源;
至尧始书甲辰,然亦不过统论尧时事;
以后,渐用编年,其大不可考者,决不可以意补,宜如「夏五」法。
或谓予曰:「《正统通鉴》理宜只载正统之事,君所谓三皇、五帝、三代、两汉蜀汉大宋而已,其他如两晋、宋、齐、梁、陈,虽曰中国,恐不可书,以紊《正统通鉴》之名」。
曰,当知「正统通鉴」四字,是举大纲目之名,两晋以下,其实附之以续编年,至于嬴政王莽、普六茹坚、五代,则直书其名,亦以附编年,不如此则上下不贯续也。
若曰《正统通鉴》全书,我心绪凋瘵,家事凄薄,绝无书籍可为凭藉;
况其间毫发予夺之权,费订正者甚多,实非一二十年不足以办此书。
况先人有未毕之遗书在,为人子者未能足其文,乃私成己见之书,实犯不韪。
且万世赏罚之权,实为大事,非忠烈明敏者不能辨察于毫末之间,揆我之才,实恐有所不及焉,尚有赖于后之识正统大义之君子!
那罗延 明 · 真可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三部
菩萨僧常住,归依上翠微。
山高疑日近,海阔觉天低。
岛屿屏中国,波涛限外夷。
重来防失路,拂石一留题。
清凉纪游一十四首 其二 东台 清 · 胤禛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嵯峨东陟插云峰,壁翠峦苍亘百重。
妙吉祥师常说法,那罗延窟惯藏龙。
远窥沧海初升日,响振空林欲曙钟。
一派明霞光绚烂,天然佛镜豁心胸。
金刚二 其一 一如乾隆庚寅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九十
如是金刚祗一如,脩行降伏住无馀(出是经住分佛语)
译因罗什为六喻鸠摩罗什所译本以梦幻泡影露电为六如),传自留支以九书(留支所译本有梦幻泡露电而无影又益以星翳灯云四者而为九)
会得色空皆不著,了知相好亦虚誉。
那罗延固无多子,但涉语言已失诸。
香岩乾隆辛卯 清 · 弘历
 押哿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九十九
香岩石室幽,清可轩之左。
轩固偶一经,室更弗恒坐。
前已轩中憩,兹游室实可。
洞户窄益狭,盘陀平不颇。
天花霏其芬,禅枝轇以锁。
龙象底须守,瓶钵惟静妥。
如如供大士,跏趺青莲朵。
那罗延窟是,无示中示我。
华严寺崂山华严景区,有挂月峰那罗延窟诸胜,天宗方丈赐饮以厚朴花所制禅癸卯 当代 · 幻庐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潇潇紫竹梵铃闻,振锡崂东迥出群。
见性分明峰挂月,破关即在窟吞云。
潮音可会灵山笑,花影长沾法雨文。
悟起篆烟新萼茗,飞天引乐正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