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僧南叙”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法源寺海棠于旁院破瓷缸下发得辽大安十年燕京悯忠寺观音菩萨地宫舍利石函记刻石一方纪太仆复亨有诗家学士大昕和之辄亦用韵庚寅 清 · 钱载
 押寘韵 出处:萚石斋诗集卷第三十一
海棠岁岁花,唤我几游寺。
佛前我自行,花亦不烦记。
西园求菊本,东寮作茶事。
石庭尘不涴,苔砌坐无次。
念隋舍利函,木塔所移置。
南叙采师伦,终不属兹地。
唯辽舍利函,如宝出其肆。
虽闻善制碑,未见义中字。
墙阴指沙弥,瓮缶压荒翠。
展力覆可翻,循文完且备。
诸公辄赏之,非为诧神异(「圆净璨然,实为神异」,《石函记》中语也。)
旧迹日无增,艺苑藉鼓吹。
病起值今辰,获此若开智。
已倩太仆钞,先归学士学士蒐集金石文字,多出于欧赵外者。)
风寒盍少留,疥壁遣题识。
婆娑著处花,乐岂再思议。
明果禅寺记元丰二年十月 北宋 · 毛维瞻
 出处:全宋文卷九九二
宋元丰二年冬十月十四日维瞻资政殿大学士太子少保致仕赵公浮石,如宣风,宿五花峰下。
诘旦,入项山,晨饭,来咸通兴善院,遂入里寺源,抵明果,瞻谒大彻禅师真身殿塔。
寺距城仅七十里,僻在层云乱峰之外。
樵涂坞径,车马之迹不能到。
山有铜刀涧、猪掊泉、贞證塔,杨光弼记,皆名存而迹亡,不可寻究。
介源之半山,兴善寺辄有巨石,极高峻,众指为舍身台,言禅师昔来此,欲自毁于台上,有神物捧护,竟不能殒。
山四面回合,至之者宛如别造一世界。
迫而望之,山转近转高,溪转深转清,实真人开士栖遁之域。
寺碑有唐白太傅所撰《禅法堂记》,前后观者无不眩惑。
盖记所叙禅师乃衢之信安人也,祝氏其姓,维宽其字。
修善受具,居西京兴善寺
及终,就葬灞陵之西源。
今是寺反有师之真身,来者参验无證,宜不得以无惑也。
呜呼,佛之化身,动踰千百亿,或在其土,或之他国,安有一方之定乎?
极乐国众生清旦衣械,盛众妙花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又安有一止滞乎?
公以维瞻考知始末,将去,俾条晰以书于题名之壁云。
按:嘉庆《西安县志》卷四四,嘉庆十六年刊本。又见嘉庆《衢县志》卷一九。
三月廿二日钱宫詹箨石纪太仆心斋朱学士竹君褚学士左峨曹给事慕堂冯刑部君弼法源寺海棠偶见旁院墙脚支瓮方石有异撤而视之则辽大安十年观音菩萨地宫舍利石函记也心斋有诗纪其事即次韵 清 · 钱大昕
 押寘韵 出处:潜研堂诗集卷十
长安春可游,赏花到佛寺。
至德灵芝书,景福南叙记。
妙迹屡摩挲,响拓劝好事。
卓立尊胜幢,石函列其次。
复有党竹溪令史述建置(寺有辽荐福大师尊胜陁罗尼幢记磁州司马刘赞撰又石函匹题字天水萧甫书金礼部令史题名记大定戊戌八月党怀英撰皆昔人所未著录予数年来先后访得之)
劫火了不焚,人天护初地。
得陇复望蜀,吾侪心巳肆。
运甓覆苔石,果得义中字。
想见挥豪初,淋漓墨沈翠。
一万舍利藏,卅二相好备。
檀那百千家,合掌叹神异。
金钱巨社输,宫商法螺吹(皆用记中语)
事往七百年,谁识聪辨智(记文燕京管内左右街僧录崇禄大夫检校太师鸿胪卿辨大师赐紫沙门善制所撰自大安十年甲戌至今六百七十七年矣)
舁来镇僧寮,钞取入书笥。
纪年古多同,旧闻或误识刘同人帝京景物略题作金大安十年金王永济纪元大安止于三年此记乃辽道宗时所刻非金刻)
结习文字閒,净名毋我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