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水调歌头 晁子应三十八丈见过,因□张德广对木犀水饮,次德广 南宋 · 韩淲
 押词韵第一部
明月到花影,把酒对香红。
此情飘洒,但觉清景满帘栊。
人被好花相恼,花亦知人幽韵,佳处本同风。
挥手谢尘网,举袂步蟾宫。

秋已半,幽涧侧,乱山中。
故人过我,终夕乘兴可千钟。
赖有曲江才子,坐上平章花月,不管老英雄。
心事将何寄,醉语又匆匆。
乡人张德量为筑先妣坟兹复为重修工讫辞予曰官人此去入朝不知何时再见予不觉感伤赋此别之 明 · 饶与龄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平生节操慕琼瑶,身荷天恩荐治朝。
草野幽沉心寂寂,韶华催促鬓萧萧。
逢人惭愧谭廊庙,依柏攀号湿树条。
抷土重培劳尔力,临岐分手自今朝。
张德从畏心堂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一六、《文山全集》卷一○、文山题跋
从取其家横渠翁「畏心」一语为心法,称乡前辈
其子希明肯堂,取而名诸为家法,称贤士夫。
抑天下危莫危者心,天下乐莫乐者心。
操而存之防其危,优而柔之会其乐。
从讲学无不尽,希明有所受之矣。
梦吴人张德良同泛扬子江偶得一联黄芦港外群峰出青石滩头独鹤鸣醒而足之 明 · 谢榛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不见词人忆旧盟,清秋梦到阖闾城
黄芦港外群峰出,青石滩头独鹤鸣。
共傍江湖存逸气,自怜萍梗寄浮生。
一樽忽罢仍南北,落月空梁无限情。
乘槎为日者张德元赋 元末明初 · 杨基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九十四
百尺枯槎孕气灵,涛花空影入沧溟。
星河弄月珠胎白,银汉流云鹊羽青。
坐拂珊瑚龙婉婉,卧看蓬岛翠冥冥。
不须更问君平,认得黄姑驾彩軿。
张德悦斋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四○、《平园续稿》卷一五
邵武张莹中字德清,有志问学,名斋曰悦,屡求说于予,老病久不报也。
至是其乡人庐陵簿李子贵贤代归,因告之曰:人必有羡于外,斯有以悦于内,自然之理也。
今夫口同嗜味,耳同嗜声,目同嗜色,三者必有物然后口与耳目悦而好焉。
若心之所同则不然,理与义而已。
二者非外也,吾心亦内也。
故孟子云:「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至于荀卿又加详焉,其言曰:「耳目口鼻形各有所接,不相能也。
心居中虚,乃治五官,是谓天君」。
其所以开导后人无馀蕴矣。
今子布衣疏食,皇皇四方,就有道而正焉,岂适为口耳之好哉?
是必理义之心油然于中,可谓知所悦矣。
既以孟子发其端,又因荀卿辨其名,复以孔子之训广之。
夫学而时习固自可悦,然必切磋琢磨乃极其至,故继之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盖知不如好,好不如乐,此浅深之辨也。
人能推义理之心,常正其天君,使好恶喜怒哀乐之情皆得其正,则所谓颜氏之乐也,内可勉而进,彼纡朱怀金何足道哉?
张德 宋 · 胡寅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平生肮脏孰如君,破屋荒山饭煮
不寐耿怀留落月,有时扶杖看浮云。
严平推测归前定,原宪家风饫旧闻。
欲挽鲋鱼无气力,须知予是将军
张先生(德至)惠治痢露液一罂。诗以谢之 元末明初 · 元天锡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耘谷行录卷之五
老去仍多病,衰迟已甚哉。
霞诚同大海,露液满深杯。
一服五脏旺,再尝双眼开。
重恩何以报,无物当琼瑰。
乞黜责张德源等奏元祐元年闰二月 北宋 · 张汝贤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六八
准朝旨按察福建路州军比年增起盐额之弊,就四州军所苦为甚者较之,则邵武军立额最重,受害尤深。
行法之初,知军张德源务在增羡,过有抑配;
将乐知县杨永天资残忍,用刑惨酷;
宣化知县赵侁、光泽知县曹格因缘趁卖,决人稍多。
虽在赦前,伏望朝廷特行黜责。
内杨永仍乞候南剑州奏到其馀罪犯公案,一处照会。
张德骆纪善初度韵 明 · 程本立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东风驿骑始南还,晚兴留人食尚寒。
泰华黄河观未了,阳春白雪和皆难。
山香舞处花如雨,海月飞来玉作盘。
但愿此身俱老健,年年此日共清欢。
张德深辨虚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五六、《攻愧集》卷七二
余少时尝得仪真所刊司马氏《潜虚》,中多阙文,不能遽解。
隆兴改元,先光禄奏邸检详新安张公为僚,同寓直舍。
时在侍旁,日从之游。
自言家有《潜虚》全书,亟借而傅之。
又言:「为慈溪时,有张氏德深汉邃于《易》、《玄》,盖未识《潜虚》也。
尝示之,一见即言其大义。
归阅数日,著《辨虚》一篇,洞晓其说」。
因略为余言之,自此始知《虚》之大概,独未见所谓《辨虚》者。
相去几四十年,与新澧阳郡博士张子宓虙语及此书,子宓曰:「德深,从叔祖也」。
始得见之,凡十馀篇。
兼综《易》、《玄》二书,《易》曰卦,《玄》曰首,《虚》曰名。
卦有爻,首有赞,名有变
二体四位十等之象,八物五行与生成之数,乾中元之所以始,一三五之所以虚,与夫揲法占法,皆若异而实同。
又辨气体性名行命与虚之得此,几无馀蕴。
德深之学真有渊源,而总序则检详县令时所为也。
检详又云:「《虚》之书未成而已传。
温公晚始以全书授范太史淳夫,遂传于蜀」。
后以问蜀士,曰:「非也。
观物先生张公兵部行成所补,托为此言耳」。
观物穷象数之学,著述《衍翼玄》、《元包总义》、《潜虚演义》、《经世索隐》、《外篇》、《衍义》、《通变》等七书,近百卷,世号精博
尝取《演义》读之,为卷十六。
《潜虚》之书章分句析,尤为详尽,比《辨虚》不啻数倍。
果如蜀士之言,非此人亦不能补此书。
然观物之书未出而德深能辨之,此其所以尤难也。
检详又言:「《通鉴》为温公之笔学,《潜虚》为心学」。
方疑总序中不见此说,兹又得《发微论》考之,则衍总序而为总论,遂及笔学、心学之说。
直以为出于己,而没德深之作。
自《玄》以准《易》、《虚》以拟《玄》,论而下有九篇,八篇皆德深之旧,止有《变论》一篇论律吕者,在此书之外,犹恐是其本文,而此所传者或阙焉。
又不载五宫、天轨、岁纪三图,德深《辨名》之末谓:「齐处大中之内,斟酌造化,其斗之任乎」?
今《发微论》乃曰:「处大中之内,在天其北极之任乎」?
轻改一言,失其旨矣。
土分王于四季,齐亦土也,居中而斟酌造化,故以北斗之任,非谓若极之居其所也。
检详察院时,以《发微》授司马侍郎季思伋,其兄汉章倬湖广总领,遂以版行,寔乾道二年也。
淳熙十一年检详之子南金又刻之,世罕有知所自者。
钥非欲与检详辨,诚不敢没德深之实,而惜其不少见于世也。
德深兄弟读书躬耕,其兄宗丞亨时济得荐送而归,其父题于门曰:「三四郎今年免耘田,专掌送茶」。
其朴茂类此。
德深耽嗜古学,天文地理无不该贯,此特其一也。
张德清书 南宋 · 陆九渊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四一、《象山集》卷一四、道光《贵溪县志》卷三一
积年闻季悦、元忠诸友称道盛德。
比岁屡得欸集,益有以信诸贤之言。
又闻非久有退居自养之举,尤切叹仰!
近者忽又闻有不肖道士以淫侈不轨之事诱引小子健讼以相诬毁,深用不平。
然在左右,正宜高举以遂初志,何必与此辈较胜负于流俗之中哉?
流俗之所谓胜者,岂足为胜?
流俗之所谓负者,岂足为负?
左右平时与诸贤交游,当问道之胜负,不当问流俗之胜负。
又闻季悦言德清其初浩然有引退之文,且欲别求贤者以嗣其事。
而盛族乃有「不可试火」之语,此可谓不胜俗陋鄙猥之言,切不宜以此等语亏损盛德,更愿深思,追还素志。
他日同来象山顶头,共谈大道,此乃真天师,非俗天师也。
张德清悦斋 南宋 · 曾丰
君不见胸中义利交战初,胜负未分子夏臞。
又不见胸中义利交战馀,胜负已决子夏腴。
臞腴之变何须臾,一忻一戚相乘除。
初枉德清来致敬,盛年已有臞之證。
况年不似旧时盛,为若面上腴生莹。
纷华淡泊交相竞,利攻莫入义还胜。
小斋容膝祇数椽,焚香坐对古圣贤。
关钥勘到羲皇前,肉融形释心悠然。
非金非石非管弦,抵掌顿足喜欲颠。
杨墨申韩初立说,其心亦为道而设。
差以毫厘缪燕越,更于真似细区别。
万一悦非吾所悦,恐乾孟子韩公舌。
渔家傲张德 宋 · 王千秋
 押词韵第四部
黄栗留鸣春已暮。
西园无著清阴处。
昨日骤寒风又雨。
花良苦。
信缘吹落谁家去。

病起日长无意绪。
等闲还与春相负。
魏紫姚黄无恙否。
栽培取。
开时我欲听金缕。
李藩张德昉两孝廉,余楚闱分校所得士也,是日觞余于黄鹤楼,即席诗 清 · 张维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黄鹄山志卷十
头陀寺外转风轮,鹦鹉洲边几度春。
一去仙乘何代鹤,十年吾是再来人。
沧桑过眼谈尘劫,云水浮踪悟客身。
且喜提壶逢旧雨,此间三醉亦前因。
按:本集
楚南士子场后以试文谒学使吴云岩前辈云岩决其必售者五人曰丁甡丁正心张德安石鸿翥陈圣清比揭晓则五人皆中式而五魁之中得其四焉楚人传以为盛事云岩有诗因和其韵 清 · 钱大昕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潜研堂诗集卷七
一一春蚕食叶声,善鸣此日果先鸣。
铸颜蚤识心良苦,说项方知眼独明。
伪体别裁当代望,爱才如命古人情。
三年手植多杶干,分刌无私玉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