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达斋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五七、《鹤林集》卷三八
嘉定壬午,某尝客于亨泉书院。
癸未岁子先亦于亨泉乎馆。
达斋之铭,乃某去凌云后一年所作也。
圣人语言,枝枝叶叶相对,「质直好义」至「虑以下人」,只是一滚说出务学之实。
到得「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方与上下文反对而言。
今铭之序引,特于其中析而二之。
若谓「察言观色」,过于夏畦之劳;
「虑以下人」,甚于巽床之谄。
亨泉,端人也。
其疾邪指佞,有补于世教则大矣。
然先圣所以语子张必达之义,惜乎其死而不共商之也。
因子先之请,为发其义。
古我先民,为学自内;
伊今之人,驰骛于外。
自内之学,不求人知。
所主忠信,随事之宜。
察言观色,于以省己。
虑以下人,更审其是。
学既精熟,天理流动。
孝以事君,慈以使众。
放之四海,行之九夷。
参前倚衡,无所碍之。
彼外驰者,名浮于实。
虚矫张大,谓莫己敌。
矫情避兄,要誉悦友。
遹观厥成,竟亦何有!
仲尼氏,诲人有方,愚回鲁参,而辟子张
圣谟孔明,气质终化。
翘翘升高,俛俛自下。
如谷始萌,如泉始达。
良知之生,莫之能遏。
子以斯义,归而内省
高车结驷,为道之阱。
题习子善达斋 宋末元初 · 欧阳守道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一、《巽斋文集》卷二○
子贡初年货殖,夫子惜之,见于《论语》者一言尔;
游于诸侯,所至国君分庭抗礼,是厚诬也。
夫子梦奠之前,子贡无非从游之日,晚年所造绝异,未闻性与天道,所闻何语。
第观形容夫子之辞,至于一再,皆非他人所及,与筑室于场,独居三年然后归之时,其笃信实见何如哉!
孔门高弟如此几人?
结驷连骑,抗礼国君,稍有识者之所耻也,谓子贡为之乎?
去圣门远,学者惟有取信于《论语》《孟子》诸书。
今《论》《孟》诸书不言此事,但见子贡信行,每可敬慕,吾不信《论》《孟》而复谁信也?
子贡实先贫而后富,先儒之言甚审。
盖不先贫则无由有货殖之事,然贫富之间,子贡有以处之矣。
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夫子许之,又进之曰:「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之语,固与夫子有间,然原其用意,岂非病夫贫之不能无资于人,不若留意治生之得以自足乎?
及可以自足,则又未尝挟之以自多,此无谄无骄,子贡盖已能也。
即「无谄」二字,足以见初年货殖之非得已;
即「无骄」二字,又足以见结驷连骑、抗礼国君之大不然矣。
此语盖出战国策士借子贡以誉己,而世儒信之,使流传至今,学者不察,将谓圣门高弟亲炙夫子犹如此,他人何议焉。
此而不刊,其为后学之病甚大。
达斋习君子善自记名斋之意,大槩谓理义有至乐,而外物荣华无足以动其心,读之洒然足以知君所存。
诸公书具亟称之,而予以夙昔交游之末,亦不鄙而惠教焉。
予之朽闇,何足以追达斋之见地,第世儒所传子贡之事,切尝疑之,非特疑之,直深病之久矣。
兹因达斋记文之所及,辄举子贡「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之问以證焉。
达斋胸中一无外慕之惑,而研索义理,既深得其趣矣,则子贡受诬于世儒者,达斋宜不必信。
达斋幸不予鄙而惠教之,切磋之义亦予之不敢废也。
临川李君达斋 南宋 · 黄震
 出处:全宋文卷八○四九、《黄氏日钞》卷九一
临川李君□□以达名斋,而求说于余。
余谓达之义有二:有达官之达,有达人之达,吾徒亦求为达人而已。
达人之义亦有二:有遗落世事,放诗酒而齐死生以为达;
有致知力行,脱凡近而游高明以为达;
吾徒亦求为致知力行、脱凡近游高明而已。
然学如颜子犹未达一间,达岂易言哉?
余故尽列其所闻,使李君择焉而勉之者。
夫在家必达,在邦必达,则惟修其在我,而无求于人。
鼓钟于宫,声闻于外,有不期而达者,亦有求达之心,所谓是闻也,非达也,尤不容不谨其辩。
达斋术士二首 其一 南宋 · 姚勉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昔年瓮牖读书时,谁许蟾宫第一枝。
今日误恩才入手,便来争说凤凰池
达斋术士二首 其二 南宋 · 姚勉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凤凰池上亦何荣,道义曾知有利名。
达则春风天下共,穷时晓雨陇头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