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郑介夫 北宋 · 晏几道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小白长红又满枝,筑毬场外独支颐。
春风自是人间客,张主(《类说》卷一五作主领,《独醒杂志》卷四作主掌)繁华得几时宋赵令畤《侯鲭录》卷四 《侯鲭录》:熙宁中郑侠上书事作,下狱。悉治平时所往还厚善者,晏叔原皆在数中。家搜得叔原诗,裕陵称之,即令释出。)
同人集一拂祠讲学(祠祀宋郑介夫侠,地故耿天台先生讲学处。) 明末清初 · 施闰章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学馀诗集卷之三十八
讲席从来旧石头,空山回首白云流。
百年忽见衣冠会,一日真同邹鲁游。
抗疏人传还俎豆,谈经天许傍林丘。
烽烟满目群英在,坐爱松风五月秋。
次韵郑介夫二首 其一 1100年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创作地点: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
一落泥途迹愈深,尺薪米如金。
长庚到晓空陪月,太岁今年合守心。
相与齧毡持汉节,何妨振履商音
孤云倦鸟空来往,自要闲飞不作霖。
次韵郑介夫二首 其二 1100年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
一生忧患萃残年,心似惊蚕未易眠。
海上偶来期汗漫,苇间犹得见延缘。
良医自要经三折,老将何妨败两甄
收取桑榆种梨,祝君眉寿似增川
乞录用郑侠王斿1087年3月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七○、《苏文忠公全集》卷二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元祐二年三月□日,翰林学士朝奉郎、知制诰苏轼状奏:右,臣闻国之兴衰,系于习俗,若风节不竞,则朝廷自卑,故古之贤君,必厉士气,当务求难合自重之士,以养成礼义廉耻之风。
臣等伏见英州别驾郑侠,向以小官触犯权要,冒死不顾以献直言。
秘阁校理王安国,以布衣为先皇帝所知,擢至馆阁,召对便殿,而兄安石为相,若少加附会,可立至富贵,而安国挺然不屈,不独纳忠于先帝,亦尝以苦言至计规戒其兄,竟坐与侠游从,同时被罪。
吕惠卿首兴大狱,邓绾、舒亶之徒,搆成其罪,必欲置此人于死,赖先帝仁圣,止加窜逐,曾未数年,逐惠卿而起安国
今来朝廷赦之罪,复其旧官,经今踰年,而终不赴吏部参选。
考其始终出处之大节,合于古之君子杀身成仁、难进易退之义,朝廷若不少加优异,则臣等恐浩然江湖,往而不返,若溘先朝露,则有识必为朝廷兴失士之叹。
至于安国,不幸短命,尤为忠臣义士之所哀惜。
臣等尝识其少子,敏而笃学,直而好义,颇有安国之风,养成其才,必有可用。
欲望圣慈召赴阙,并考察行实,与并赐录用,不独旌直臣于九泉之下,亦所以作士气于当代也。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乞牵复英州别驾郑侠元祐元年闰二月十八日1086年闰2月18日 北宋 · 苏辙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二、《栾城集》卷三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右,臣窃见英州别驾郑侠,昔以言事获罪,投窜南荒。
有父年老,方将献言,自知必遭屏斥,取决于父。
父慨然许,誓不以死生为恨。
而流放以来,逮今十年,屡经大赦,终不得牵复。
父日益老,而无还期。
有志之士,为之涕泣。
况自陛下临御,一新庶政,凡所言青苗、助役、市易、保甲等事,改更略尽。
以孤远,终无一人为言其冤者。
臣与平生未尝识面,独不忍当陛下之世,有一夫不获其所。
是以区区为一言,伏望圣慈,特赐录用。
使其父子生得相见,以慰天下忠直之望。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大庆居士 北宋 · 郑侠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七五、《宋元学案补遗》卷九八
居士福州福清人
郑,其姓也;
,其名也;
介夫,其字也。
光州司法参军、监在京安上门,其官也,而英州朱塘之漘,其窜逐所卜居也。
居士本儒学,以孔氏为宗,得老氏之说以明,又得释氏,而后大明孔子之道,以三人名号不同耳。
三氏之外,百家传记,历代史载,至于医方小说,见必取读。
其于民物,有补毫发,无不留意,此其学也。
以为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之相与,上下四方俯仰回环,□之直一,蝉之翼合,上下四方通为一,物亦若是,此其识也。
以为智生于是非,而成于毁誉,与祇鬼祸福,朝廷废黜,相为表里也。
故虽对妻孥,莫敢溢人美恶,谓幽暗阒寂,此正祇鬼著眼处。
是以莫或自欺于方寸,而上不谀公卿,下不原乡党,水火可蹈,而议论不可回,此其守也。
惟君为尧舜民复太古,一饭一衣,而四方万里同饱煖也,一忧一乐,四方万里同欣戚也。
夐古之上,无穷之下,大之天地,细至鳞介,犹若是也。
而功无尸,物无府,此其志也。
其视先后古今等,人与我等,我与人等,众生与佛等,佛与众生等。
无一物,乃入于无取无舍,非即非离。
以大清净圆摄为我住止,是曰居士
而大庆云者,所居之山名也。
按:《西塘集》卷二。又见《居士传》卷二七(续藏经第二编乙第二二套第五册)。
郑介夫 北宋 · 毕仲游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郑子安强否,梅花万里春。
如何投虎穴,直欲犯龙鳞
北阙今无数,南方信有人。
可怜妻子在,年少不谋身。
林户曹寒斋(取郑介夫“积雪冒寒斋”之句)1234年 南宋 · 刘克庄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钱塘
举世争驰势利场,君于冷处看人忙。
不营摩诘散花室,只设苏州听雨床。
种果园林无虎守,勘书窗几有萤光。
直须唤起西塘老,来向斋中伴石塘
令具推郑侠台官私自归家状以闻御批熙宁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六○
御史台郑侠事,追逮命官甚众,而承制官司并不锁台守宿,间归私家,可令具状以闻。
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五九原注。
郑侠永不量移御批熙宁十年八月己丑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七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八四
英州编管人郑侠元犯无上不道,情至悖逆,贷与之生,已为大惠。
可永不量移。
陈了翁郑介夫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七六、《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二、《后村题跋》卷四
了翁、介夫真迹,与故河东运判方公者。
公名宙,字子正君谟之婿。
京认君谟为兄,及当国,召子正为农丞,语不合,仅七日去国。
惟其为京所薄,所以为了翁、介夫所厚也。
乌呼,子正亦贤矣哉!
郑介夫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八○、《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后村题跋》卷六
介夫福清人,居于县西塘,先庐犹存,余屡至焉。
手泽书数册及坡公赠诗一卷,其家宝藏,至五世孙循不能守,多归于墨林,此帖数册中之一叶尔。
郑侠流民图 明 · 鲁铎
旱风吹沙天地昏,扶携塞道离乡村。
身无完衣腹无食,病羸愁苦难具论。
老人状何似,头先于步足。
无气手中杖与臂,相如同行半作沟。
中弃小儿何忍看,肩挑襁负啼声干。
父怜母惜留不得,持标自售双眉攒。
试看担头何所有,麻总麦麸不盈缶。
道旁采掇力无任,草根木实连尘垢。
于中况复婴锁械,负瓦揭木行且卖。
形容已槁臀负疮,还庆未了征输债。
千愁万恨具物色,不待有言皆暴白。
熙宁何缘一至斯,主行新法王安石
当年此图谁所为,监门郑侠心忧时。
疏奏閤门不肯纳,马递径上银台司
疏言大略经圣眼,四方此类知何限。
但除弊政行臣言,十日不雨臣当斩。
熙宁天子寝不寐,罢除新法回天意。
宁知护法有善神,帝前环泣奸仍遂。
同时有图常献捷,嬴输事往图随灭。
此图世远迹愈新,长使忠良肝胆热。
我因披图间比量,唐宗王会空夸张。
愿将此图继无逸,重模图本陈吾皇。
安上郑介夫清凉寺有祠。) 南宋 · 冯去非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八九、《景定建康志》卷三一
神祖之在宥也,思跻世乎五三,繄时宰之责成,陋汉唐而不谈。
动色于一堂之上,曰天下已治安矣。
猗一个臣,不卑抱关,流离之子,携饥扶寒。
用作绘以上之,彻隐伏于天颜。
方附和而壅塞,羌独犯其至难。
皇心为之始悟,抑亦少障乎狂澜。
叶飘风其一身,惟忘君之可惭。
游从之地故在,官职之诱何甘,彼美人兮,呜呼噫嘻!
绍兴甲子郑公介夫砚铭 南宋 · 高登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六○、《高东溪集》卷下、《南宋文范》卷三六、《宋元学案补遗》卷九八
我思公,不可见;
如见公,以斯砚。
砚之坚,公之刚,我之顽,虽万磨而莫变。
郑介夫 宋 · 许景衡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人笑流离自抱关,天教强健老林泉。
回头岭海几千里,屈指星霜五十年。
无事一樽谁与醉,有时两手自争先。
也知世上皆儿戏,出处如公岂偶然(自注:郑公自用两手围棋,左手胜则右手把盏饮,右手胜则左手把盏饮。)
元祐元年除雪郑侠王安国罪名指挥更不施行诏元符元年九月壬戌 北宋 · 宋哲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五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二
元祐指挥更不施行,并令改正。
郑侠追毁出身已来文字,除名勒停,依旧送英州编管,永不量移;
王斻京东路转运判官,添差监衡州盐酒税;
王斿江宁府粮料院
郑介夫 宋 · 黄溁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当年不作南行客,他日应无北狩人。
官似虱微言许大,肉如蚁饱道方伸(以上《桐江集》卷三《跋昭武黄溁文卷》)
郑侠流民图(为曹承之主事 明 · 陆深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四十一 故实类
近时画手数吴伟泰和郭诩差可拟。
良工位置着意深,何但烟云生笔底。
此图浅淡颇有工,描写人物间关里。
骨肉牵联老稚兼,衣裳褴缕面目紫。
云是郑侠流民图,彷佛啼号声满耳。
风回草树生昼阴,翠壁华堂容有此。
云间才子曹濮阳,胸藏丘壑心如水。
朅来射策光明宫,便欲饱煖同遐迩。
俸赀积月数不盈,擘画太半收书史
时骑瘦马向长安,买得残缣大小
会心论格不论钱,袖来向我陈终始。
关同荆浩久已无,马远夏圭呼不起。
郭生自是清狂人,东抹西涂聊复尔。
太平有象鸡狗肥,世路无情乡井徙。
君不见治乱兴亡各一时,凭仗调和与燮理。
民瘼宁知千百端,君门空瞻一万里。
摩挲此图,展转不已。
文相公,熙丰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