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洪皓大金通问使降两官制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八、《浮溪集》卷一二
见危致命,兹行有望于使臣
择利营私,厥趋何殊于市道?
具官某粤从冗调,擢聘殊邻。
有礼乐之光华,既膺显秩;
无几微于言面,自诡成功。
夫何跋履之未遐,遽以艰难而为解?
镌官二等,姑示薄惩。
尚体含容,无忘惕厉。
交翠亭(在宁海主簿厅石池南,政和五年主簿洪皓建) 宋 · 左纬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地胜多乔木,亭幽阚古墉。
春梢经雨合,晚色过烟浓。
影落琴书遍(《天台续集》卷下作细),声穿户牖重。
鸾栖应不久,枳棘若为容(同上书卷六)
洪皓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直学士院 宋 · 刘才邵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三九、《杉溪居士集》卷五
敕:朕登庸俊髦,分寘近列,冀资献纳,协济中兴。
矧惟持橐之臣,久奉出疆之命,既还朝著,宜懋恩章。
具官洪皓宅心粹夷,植德纯厚。
夙蕴造微之学,兼怀通务之才。
顷属多艰,选求北使,请行奋毛遂之勇,历年几子卿之多。
间关百为,确守一节。
忠信为国以自卫,险阻备尝而不渝。
属邻好之既通,拥星轺而归觐,爰加褒数,用奖忠勤。
越从次对之华,进陟西清之峻,奉真祠于琳馆,预视草于金坡
有功见知,既已隆于眷意;
无德不报,其勿怠于告猷。
深惟直谅之怀,伫俟论思之益。
可。
洪忠宣公 宋 · 张九成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三、《容斋随笔》卷一五、《萤雪丛谈》卷一、《宋稗类钞》卷一八
维某年月日,具官某谨以清酌之奠,昭告于某官之灵。
呜呼哀哉,伏惟尚飨!
礼部尚书洪公挽歌词 其一 宋 · 葛立方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沙场握节仗时髦,说舌纵横小六韬。
委质肯轻从晋鼓,摛文空见泣秦牢。
冷山韵语名如斗,莲泺危言命若毛。
岂料归朝才十稔,白杨声里寿原高。
礼部尚书洪公挽歌词 其二 宋 · 葛立方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守节冰天十五霜,归来飞语又炎方。
正欣射雁还幽窖,旋复飞鸢堕瘴乡。
位不当材仅喉舌,寿难酬德遽膏肓。
八龙共侈荀门庆,虽厄龙蛇殆不亡。
礼部尚书洪公挽歌词 其三 宋 · 葛立方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高材博识服簪绅,玉树瑶林绝点尘。
氏族源流推肉谱,春秋褒贬藉调人。
膝间韵磬传山水,枰上枯棋战楚秦。
妙处不传今已矣,遥瞻遗像泪沾巾。
洪皓蓝公佐绍兴十四年八月 北宋 · 何若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五、《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二
陛下绍复基图,励精政理,机务必由于中书,兵柄悉归之枢筦,典章一新,威令再振。
而士夫丧廉耻之节,权要启侥倖之涂,处持橐之任,而睥睨钧衡,有如洪皓
无汗马之劳,而觊觎节钺,有如蓝公佐
兹风一扇,浸淫不已,则朝廷纪纲,几何而不为其紊哉?
愿陛下悉加裁抑,一断以义,是乃所以保全之也。
洪皓建炎三年五月十日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五○
朕惟疆事未靖,亲庭在远。
夙宵轸念,庶孝弟通于神明;
物色求贤,俾忠信行于蛮貊。
眷兹久矣,今乃得之。
以尔胄出公侯,资兼勇智。
言念主忧而臣辱,何有于生?
如皆己佚而人劳,孰当其责?
虽淹回之未试,独慷慨以请行。
宜升郎秩之荣,仍委使华之重。
朕既俯同晋国,用魏绛以和戎;
尔其上效侯生,御太公而归汉。
勿惮徂征之远,伫期归报之休。
可假礼部尚书大金通问使
奉敕如右。
建炎三年五月初十日
按:同治乐平县志》卷首,同治九年刻本。
洪皓赐谥忠宣制绍兴二十八年五月一日庚申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三五、《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一一(第二册第一六六七页)
敕:见危授命,人臣殉国之大忠;
定谥易名,王者旌贤之盛典。
兹永怀于哲艾,尝执义于殊邻。
追贲荣称,用申褒谥。
徽猷阁直学士左朝散大夫洪皓,忠贯日月,志怀雪霜。
堂堂栋干之姿,卓卓圭璋之德。
抱至刚而养气,奋不顾以致身。
衔威而有成功,请行万里;
伏节而不可屈,惟尽一心。
传二国之言而无私,赞五利之和而不耸。
念十五年沙漠之外,全节之归;
二千石桑梓之邦,拥麾而治。
声猷并著,智勇兼全。
慨挺生于杰才,未究于大用,偶罹媢忌,殁在谴诃。
虽优复职之恩,尚缺叙勋之礼。
肆畴往行,定议曲台
俾参美于八元,繄垂芳于千古。
噫!
忠之盛而孝亦至也,获终养于慈闱;
嗣其劳而世有后哉,萃英才于子舍。
特加异数,益励纯臣
尚其爽灵,歆此涣渥。
可特赐谥忠宣
敬书先忠宣赐谥制书后 南宋 · 洪适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三九、《盘洲文集》卷六二、《名臣言行录》续集卷五
臣闻足再刖而玉显其美,火百鍊而金知其精,人臣忠邪至身后而是非始判。
发潜德之幽光,诛奸谀于既死,孔子作《春秋》之旨也。
先臣当戎马纷纭之际,使不可测之绝国,十有五年然后归。
陛下谓苏武不能过,且许笔赐其传。
会先臣席不煖而逐,弗获藏奎璧之宝,今又十有五年。
弟遵入对,陛下褒叹忠节,复道前语,恩隐再三,宠之令谥。
生虽奇剥,芬香多矣。
臣谓卫律李陵屡说而不降;
先臣则为宇文虚中韩昉所逼,三换官而不受。
张胜事泄,有拟剑幽窖之危;
先臣则不同龚璹仕,宁蹈利刃。
冷山无以异于穷海之北,糊口于悟室,无异于靬王。
只影南翔,所不及牧羝者四岁。
至若通永祐之表,朝长乐于燕,间道蜡书,其至有九,潜见王人,几偾牢户,问答往反,皆存阙庇民之语,投其诗文,篇篇以戢兵为意,此则武之所无者。
陛下以为不能过,圣训明哉!
然燕王声霍光之罪,以久絷而归,财得一典属国杨敞无功,乃为搜都尉,遂谓颛权自恣,疑有非常。
秦桧排妒先臣,不使一旬寓乎玉堂之直,致陛下有大用之意而不遂,终之流放丑地,九年不返,则得祸之酷特甚于
之一子党叛人而诛,汉廷怜之,为之远赎胡出,苏氏赖以不绝。
而臣以先臣故获戾亡,至谓家传强暴,曲法免官。
非遇天日清明,则亦禁锢就死。
呜呼!
一言华衮,万世不刊。
易名崇终,匹休麒麟图画
诸孤不肖,咸叨录用。
恩遍存没,又过苏氏。
臣砻石以识异渥。
泰龟逢吉,镇之松区,泄九京之冤,鼓忠义之气,于兹见之。
跋先忠宣公鄱阳 南宋 · 洪适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三九、《盘洲文集》卷六三、《鄱阳集》卷首、同治《乐平县志》卷九、《皕宋楼藏书志》卷八一
先君以建炎己酉出疆,时年四十有二矣。
平生著书多,悉留槜李
庚戌之春厄于兵,烬无一馀者。
绍兴癸亥还朝,入直玉堂,不旬日领乡郡去,明年而遭祖母之丧。
服除未几,有岭表之谪,杜门避谤,不敢复为文章。
谪九年而即世,故手泽之藏于家者,唯北方所作诗文数百篇乃独存。
谨泣而叙之,以为十卷,刻诸新安郡
未汇次者,犹有《春秋纪咏》千篇云。
乞与洪皓外任奏绍兴十三年九月 南宋 · 李文会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九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续资治通鉴》卷一二六
顷事朱勔之婿,夤缘改官,以该讨论,乃求奉使
比其归也,非能自脱,特以和议既定,例得放归。
而贪恋显列,不求省母。
若久在朝,必生事端,望与外任。
洪皓谥议 宋 · 鲍彪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九、《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一○(第二册第一六六六页)
检书艺例,赐谥人起绍兴元年,自丰清敏宗忠简而下二十九人并不载议文。
今索到洪尚书家行状,字数不少,难以具上,略疏如下。
公天资忠孝,性禀刚直。
吏治强明,发自初载;
学问渊博,拔于辈流。
状公行治者数千言,未易殚数也。
姑略其细,摭其大,得二美焉,曰忠、曰宣。
谨按《谥法》:虑国忘家曰忠,善闻周达曰宣。
公之衔命出疆也,擢自上知;
辞不获命,则母子相勉以义,幼稚呱泣弗顾。
抗旗鼓行,滨死者数矣。
太原时,牢拒伪命之官,而以鼎镬自甘;
递冷山时,连拄悟室之怒,而以沉渊自分。
其来归也,天语褒之曰:「卿忠贯日月,虽苏武不过」。
复官之制又曰:「惟知忠力以卫上,不顾险夷之在前」。
是不曰「虑国忘家」者乎?
公之司嘉禾录也,会秋不雨,流冗塞途,毅然以荒政自任,所全活九万五千人,故郡人以「佛子」目之。
至云中时,粘罕之下称其忠,止剑以脱其死;
议遣归时,留守之副嘉其忠,易牍而护其行。
其二子中词科也,天语褒之曰:「父在远,能自立,此忠义报也」。
复官之制又曰:「诚贯日月,声震朔方」。
是不曰「善闻周达」者乎?
有此二美,故敢仰承明诏,谥之曰「忠宣」。
洪皓追封魏国公制1170年 南宋 · 范成大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七六、《宾退录》卷四、《范成大佚著辑存》第九七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魏大名也,其命维新。
洪皓像赞 南宋 · 宋孝宗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七九、同治《乐平县志》卷首、道光《鄱阳县志》卷三一
朕幸龙图阁,见尚书洪皓之像,欣然有感,怅然仰之。
天生英贤,为朕之佐。
三辅元勋,百禄是荷。
目其仪容,爰笔赞之。
与尔子孙,永锡其基。
光弼侄得邑西归赋诗勉之并示光义二首 其一 南宋 · 张栻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共惟二百载,诗礼一门中。
冷落吾忧甚,扶持尔辈同。
传心无异辙,随用不言功。
外慕知何极,惟应念祖风。
光弼侄得邑西归赋诗勉之并示光义二首 其二 南宋 · 张栻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得邑宁论小,居官最近民。
中诚傥无倦,同体会相亲。
暇日书还读,清源政自新。
吾兄有遗训,尔辈足持循。
洪忠宣公 南宋 · 蔡杭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一八、久轩公集
呜呼!
公之使漠北也,齧雪裹毡者十有五年。
间关万里,白首来归,复以忤权臣而窜南荒。
是则公之节视子卿为无愧,而其穷抑过之矣。
呜呼!
蝇营狗苟,烬灭灰飞,而公之直节清明,秋霜烈日,至今凛凛犹生存也。
叨恩行部,假息乔阴,酌彼涧泉,式将心敬,炯然英爽,尚其来歆!
洪忠宣 清 · 徐陶璋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不愁鼎镬一心坚,辩折金廷气凛然。
举目动惊风黯惨,攀髯空想泪潺湲。
放还北地辞羁绁,沦滴南朝被弃捐。
寂寞钱塘孤庙冷,千秋有恨听啼鹃忠宣羁北地十五年,金人鉴其忠放归,高宗亦谓其同于苏武,而秦桧恶其刚直,后至安置英州之恶可擢发数耶?同时朱弁十七年放归,事与相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