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南湖先生文集序 宋末元初 · 车若水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九三、《赤城后集》卷二八、《三台文献录》卷七、光绪《黄岩县志》卷二八
学之有问、思、辨,为有疑也,有疑将以有行也。
以圣贤为必可信,道为必可由,无水火必不生活,寒暑昼夜、瞬息造次颠沛之必不可违。
故精探诚求,一语之碍,如鲠骨之在心喉,必快乃已。
疑则正,正则有以用力则成,不言而信,存乎德行,学之终也。
今之学者无疑,岂有聪警之过人欤?
不切身而已矣。
友人杜则卿,手编其从曾祖南湖先生遗集,得其成书读之,义理之髋髀,圣凡之关堠,一一穷扣,以归其安。
至其所以告人者,则亦如己之有望于人,毫分缕析,倾倒殚尽。
紫阳文公十有馀年,前后授受大节,则最初告以反躬力索,卒之以去冗长归专一,乃以起见生疑为病。
盖反躬以力索,力索而又反其躬,循环无端,表里精切,则豁然贯通,受用逢原
是时惟有涵养,若终身能疑,则终身无税驾之地,非学问也。
然必尝用力有至,始可语此。
当其潜心既深,见此敬不独在静,兹其用力之验。
至于自谓向来彼此相梗,今皆融会合一,如亲涉深山,与山下瞻问不同,则自一语之砭,冗长埽净,而学成矣。
初,先生与其季万山公同学于克斋石公克斋则文公所谓大人为己之学,深造自得者也。
克斋以致于文公,遂成于文公。
当时见而知之,而得其传者,则族孙清献公
清献之德业,即二先生之讲明。
今人之不得闻其风者,观清献可知也。
若水少年,旁蹊窘步,思以自拔,如穷人之无归。
逮事清献,得闻降志精思,鞭辟向内之言,即今所谓反躬力索者。
学岂有二说哉?
先生卒成文公之学,而若水顽冥,及老竟负清献
则卿属序,岂敢与于斯文?
清献之学之所自来,而若水之尝闻之清献也,托先生之书,存此语之传,以遗后人,庶几其有兴者。
先生成学造道之详,则卿具有述矣。
先生讳烨字良仲,诗文散在人间,则卿收为七卷,又当有续云。
戊辰元日南湖先生令茀学姐会饮翊教寺归途口占三首 其一 清末至民国 · 曹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清绝渊明觉后年,生涯端合偶逋仙
停樽不语人间事,醉掩松扉白日眠。
戊辰元日南湖先生令茀学姐会饮翊教寺归途口占三首 其二 清末至民国 · 曹敏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三部
鹤野云闲尚下帷,手持湘管代戈挥。
千秋事业供游戏,此意惊人待语谁。
戊辰元日南湖先生令茀学姐会饮翊教寺归途口占三首 其三 清末至民国 · 曹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梦入蓬壶逸兴飞,屠苏饮尽思依依。
钿车不向城南斗,载得闲情伴醉归。
醉公子南湖先生 宋 · 史达祖
 押词韵第十七部
神仙无膏泽。
琼裾珠佩,卷下尘陌。
秀骨依依,误向山中,得与相识。
溪岸侧。
倚高情、自锁烟翠,时点空碧。
念香襟沾恨,酥手剪愁,今后梦魂隔。

相思暗惊清吟客。
想玉照堂前、树三百。
雁翅霜轻,凤羽寒深,谁护春色。
诗鬓白。
总多因、水村携酒,烟墅留屐。
更时带、明月同来,与花为表德。
杜仁仲良仲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八五、《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六二、《宋元学案补遗》卷六六
自顷闻昆仲之名,而愿得一见久矣。
中间仅得识良仲之面,而于仁仲尚复差池,至今为恨。
兹者乃承不鄙致问,许以来辱,此意厚矣。
然理义不外于吾身,但能反躬力索,毋使因循,有所间断,则无不得之理。
孟子所谓归而求之有馀师者,此也。
愿益勉旃,以副此望。
异时有以自得之,则虽相望之远,亦不异于合堂同席而居矣。
南湖先生将刊行石瞿舅氏巽庵集题词二章阐发幽潜没存衔结次原韵赋以志感 其一 现当代 · 诸以仁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历劫无磨自有真,文章旷世信通神。
抱魂白雪连长夜,觅骨青山仗故人。
庄董渊源望骚雅,洪黄气谊感精醇。
明珠如月终难掩,不使同悲万古尘。
南湖先生将刊行石瞿舅氏巽庵集题词二章阐发幽潜没存衔结次原韵赋以志感 其二 现当代 · 诸以仁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弥天功德度金梯,直并褒忠表节齐。
写本付之斑竹管,零篇搜到锦群题。
说文辩体随拈字,乐府缘情兴指迷。
此作近今应罕见,行看传遍海东西。
按:邓濂巽庵集卷一
杜良仲 南宋 · 孙应时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八八、《烛湖集》卷七
某顿首再拜良仲省元尊友兄:使来辱书,欢慰无限。
春中屡雪,馀寒未已,远惟尊候万福。
某去夏临安附状,归来念武夷之行不遂,欲专自诣,委羽见诸旧友,然举动无名,且穷人一出如拔山,空言终不能偿。
慨想古人每一相思辄千里命驾,真是奇事。
计贤伯仲念我不置,当亦发此叹耳。
彼此忧患之馀,感今追往,人生至乐,不复全得,固当益为老亲爱身自重,䌷绎故学,课计新功,稍赎向来悠悠之罪,庶几无负九原,可以复见师友。
甚思极意面论,相与激昂奋起,神驰形隔,是可若何?
顷不自量,辄求小邑自试,待戍三年,谓可专静读书,尚有负笈求益之便。
忽兹趣行,怃然悼之。
天分素定,敢不临事知惧,姑以政学祸福得丧固不敢知,独恐淟涊瞆眊,终无补于世道,反为世俗所变化耳。
兄诚爱我,盍有以痛警之?
严州临安西南三百馀里,遂安又其西南二百四十里,陆行甚艰,水道溯溪亦回远。
穷山僻陋,绝无将迎事,似颇简然。
赋输故重,未易支吾也。
拨冗具报,草草,馀惟良食珍重,不宣。
南湖先生邮示题岱老《觚庐画萃》二首,病暑枯坐,勉成一首奉答,即写之岱老画尾。侧身天地,感不尽于予怀也 清末至民国 · 孙揆均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犹是难忘作寒食,西城座上几人存?
黔驴灞岸新诗影,白凤潍州残梦痕。
尺幅烟云方过眼,两家剑履已埋魂。
披图怅触无穷感,点染苍黄细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