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回平江守吴秘丞渊劄子 南宋 · 刘宰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二六、《漫塘集》卷九
比辰积潦初收,残暑犹炽,恭惟奉宽大书,镇股肱郡,仁声流布,神道感通,台候动止万福。某蚤岁仅一睹先正大卿名德于诸公间,屡欲操几杖从之,而蜩鴳低飞,莫克自致。一病三十年,万事不到耳,惟卓荦奇伟之士为时而出,则闻之喜,曰:「世道其庶矣乎!民生其庶矣乎」!执事之才之美,用之于外则谈笑可以折遐冲,用之于内则一言可以定国是。四十专城,昔人所难,况苏台当三吴之会,为三辅之剧,向来更刀,不阙则折,执事独恢恢乎刃游馀地,非当世所谓卓荦奇伟之人欤!而某衰迟之踪,欲伏谒则病不能前,欲奏记则贱不敢僭,惟有尊仰,旦昼此心。敢意隆谦,不遗小物,特遣专介,赐以手书,其为礼甚勤,其为赐甚腆,其所以慰藉抚存之意甚厚。静惟衰晚,何以克当,却为不恭,谨已祗拜,荣荷其何可言!蜀道频年多故,荆湖、闽广、江淮间事变亦多。其犹晏然宁居者,独两浙耳,此固南渡百年仁恩渗漉所致。而水潦连年,百物涌贵,谷价尤甚,民之狼狈甚矣。如闻使府见议劝分,以为方来之备,甚善甚善。但浙人所仰下田,而下田之浸者已多,恐所得无几。窃谓僧徒平时蚕食民间,且多占良田沃产,若贤使君推恻怛之心,出一纸书劝谕之,使公私寺观,各捐今岁田租之半以助振恤,则六邑之内,所得不减二三十万。但法行之初,必有掣肘,要在取其舍身济物之说以晓之耳。公意以为如何?某居山溪中,久不复娴笺尺之仪,言辞鄙率,一味皇恐。传言涧溪沼沚之毛,可羞于王公,而乡邑一水之馀,虽溪毛亦无之,受而不报,更深愧悚。继此有便,尚当陆续禀谢。秋气日高,敢乞为国为民对时珍卫,某一饭必祝。
赐沿江制置使吴渊银合夏药诏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八八、《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五三
敕吴渊:卿三年居东,久著保釐之绩;六月徂暑,宁无牧御之劳!朌奁剂以卫生,锡玺书而示奖。其厚拊濒江之俗,使均蒙扇暍之仁。今赐卿银合夏药,至可领也。故兹示谕,想宜知悉。
退庵集序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六六、《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四
自先朝设词科而文字日趋于工,譬锦工之机锦,玉人之攻玉,极天下之组丽瑰美,国家大典册必属笔于其人焉。然杂博伤正气,絺绘损自然,其病乃在于太工。惟番昜三洪,笔力浩大,不窘于记问,不缚于体式,士之得其门者寡矣。退庵居士陈公某,文安公之婿,著名淳熙中。某生晚不及识公,得其遗文十五卷读之,叹曰:是提孤军与三洪对垒者。夫文不能皆工,故曾子固劣于诗,温公自言不习四六。公俪语高妙,殆天畀不可学;诗简而远,近而深,有味外之味;古文锻炼精粹,一字不可增损。在人其礼法之士,在兵其节制之师欤!某常恨古今词人往往词胜理,华过实。公启以包、吕勉中司,以东南民力竭规总饷。书上内相,谓文人多托文以济奸;上执政,谓贫贱忧戚非造物之见厄。其识度操守如是。使公有言责,必不受风旨、供副封;掌封駮,必不奉行中批内降;代王言,必不掷笔而发名节扫地之叹。而年才五十,仕止提辖文思院,世未知公。身没言立,往往惜其不贵且寿,此岂足以论公欤!初,密学公闽人,其后徙浙,尝作《研铭》、使广东者,公之父也;今以诗书礼乐帅江西者,公之子也。奕叶显融,而浙中侨居茅竹数间,仅通户牖,帅鼎贵而不忍改筑,曰:吾先君之庐也。呜呼,亦足以观公家法矣!
送立上人偕沈东皋谒吴退庵 南宋 · 释文珦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阖闾城里去,瘦沈是同舟。
不用悲游鹿,唯须问狎鸥。
夕阳空茂苑,残雪遍长洲。
太守相逢日,言诗定点头。
回吴退庵书 宋末元初 · 方逢辰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七一、《蛟峰文集》卷二
某惶恐顿首再拜申禀判府提领节制大资相公钧座前:某十一月十八日伏拜十月间钧汗,驿日回缄,始疑误投,审之再而后敢拜,悦而读之,乃知江湖不肖子以赝书干渎,且辱台馈而遣之,是使某重速谴也。某自束发受趋庭教,干请之戒甚严,而况代他人干请乎?某自去载之夏入馆,未尝为人作一字乞丐于监司州郡。每见一等无赖子自为劄目,列注宅衔,沿门作谒,以乞书名者,某甚嫉之,惟只坚拒而排去。已尝榜于门曰:「例不书列劄,不作监司州郡书」。凡游士过访者必先扣其无索书之谕然后见之。某非固矫枉过正,亦自揆百僚最底,不敢妄发达官书耳。兹承钧谕,所谓裘其氏者,某不知其为何人,欲望钧旨索而鞠之,重置于宪,亦可以清奸慝而杜干聒也。伏丐钧照。
按:继是或有书问,当于月日下用名记以别之,然亦决不为人发丐钱书,万一有之,必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