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孙抃可依前礼部郎中知制诰充史馆修撰判馆事制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七、《文恭集》卷一二、《永乐大典》一三四九九
敕:史官尚矣,历代有之。述《春秋》五例之馀,颛邦国四方之掌。必也书法,使善恶昭于前;其次立言,用文采表于后。惟是撰著之美,则宜俊硕之流。具官某,笃行直躬,高文强学。达夷吾治体之要,有壶遂君子之风。曩从西台,服在禁署,视淮南报赐之草,作伯禽封拜之书。行于诸侯,岂惟谟训之厚;置诸太史,亦繄职业之长。加复同官之僚,率取一时之望;对执南董之简,递焕唐虞之文。缉熙予猷,往践乃职。
同刘敞孙抃论四后配食奏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六、《文恭集》卷七
臣等谨按《春秋传》曰:「大祫者何?祭也。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于太祖」。是以国朝事宗庙且百有馀年,至祫之日,别庙后主皆升合食,遵用以为典制,非无据也。此皆更圣祖神宗尽心极虑,制节垂法,以贻子孙者也,未易轻改。且宋家宗庙之礼,参用历代,因时施宜,不专取于周唐。何以言之?如太宗、真宗二帝,并配三后;孝章尝母仪天下,而享于别宫;淑德以元妃正嫡,亦享于别宫。原其宪章沿革之始,似出圣意,自有所在。若规以一家之学,则纷然皆乱于上矣。且行之已久,祝嘏宗史,既守以为常,若一旦轻议损益,恐神灵不安,亦未必当先帝意也。议者乃谓四后之主,于合食则贵有所屈,于别享则尊得以伸,然则且不疑于黜远四后,而独丰于昵乎?他年有司摄事,四后皆预合食也。今陛下方欲躬斋戒、奉祖祢,而四后见黜,不亦疑于以此礼之烦而不能事其先妣乎?受命之君,以创礼革典为急;继体之君,以承志遵法为美。先帝创之革之,陛下承之遵之,臣曰可矣。宗庙之祭,至尊至重,茍未能尽祖宗之意,则莫若守其旧礼,疑文偏说,未可尽据。传曰「祭从先祖」,又曰「有其举之,莫敢废也」,此之谓也。臣愚以谓如其故便。
论孙抃不可使契丹劄子(庆历三年八月)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欧阳文忠公集》卷九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二、《历代名臣奏议》卷三四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伏见差孙抃等充契丹人使。臣谓朝廷新遭契丹侮慢陵辱之后,必能发愤,每事挂心,凡在机宜,合慎措置。及见抃等被选,乃知忘忽虑患,依旧因循。今西贼议和,事连北虏,中间屡牒边郡,来问西事了与未了。今专使到彼,必先问及,应对之际,动关利害,一言茍失,为患非轻,岂可四人之中令抃先往?抃本蜀人,语音讹谬,又其为性,静默自安,军国之谋,未尝与议,凡关机事,多不谙详。臣闻古者遣使,最号难才,不受以辞,许其专对,盖取其临事而敏,应卒无穷。今抃既不可预教以言,则将何以应卒?苟一疏脱,取笑四夷。其孙抃,欲乞不令出使。或恐中书不能逆抃人情,尚执前议,即乞别令一人言语分明、稍知朝廷事者先往,贵不误事。且丑虏君臣颇为强黠,中国常落其计,不可不知。今欲雪前耻,虽知未能,其如后患,岂可不虑?伏望圣慈,早令两府别议。取进止。
赐枢密副使孙抃生日礼物诏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二○、《华阳集》卷一八
敕:卿雅缊贤谋,进陪机论。履肃霜之素序,记射矢之初辰,宜有宠颁,以迎寿祉。益怀忠荩,庸副眷毗。
赐参知政事孙抃赵槩免恩命允诏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二一、《华阳集》卷一八
敕:朕设爵赋禄,所以待天下材贤魁垒之士,矧秉国政事之臣,岂复积日累久而议迁也?今二府更进,例有增秩之宠,乃露言予闻,至于恳激。夫在上位者,知所以难进,因可以下厉士大夫之风,朕何拒焉?往绥厥服,以永享其休名。所乞宜允。
赐观文殿学士孙抃乞致仕不允诏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二四、《华阳集》卷二一
敕:卿早事先朝,尝更二府,道逾久而弥笃,年未至而请休。虽怀绝俗之风,岂厌遇贤之礼!往绥多祉,来告嘉猷,所乞宜不允。
赐参知政事孙抃乞外郡不允批答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三○、《华阳集》卷二六
省表,具之。卿识度清夷,器怀沉粹,风规表于台阁,猷虑穆于机衡。善则归君,劳不伐己。忽愿还于陪政,乃继上于奏函。未照委成之怀,自期冲退之佚。人言胡恤,邦寄是图。所乞宜不允。
赐枢密副使孙抃免恩命不允断来章口宣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三三、《华阳集》卷二九
有敕:卿学茂才粹,身端行方,流誉禁游,赞微宥命。方倚将明之略,且旌冲靖之风。谦岂于烦,宠宜即受。
赐参知政事孙抃免恩命不允断来章口宣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三三、《华阳集》卷二九
有敕:卿文润鸿猷,机参宥命。倚重老成之望,更陪政本之司。邦宠已行,朝佥靡间,毋庸再让,往承厥休。
文懿皇后忌辰道场疏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六九、《华阳集》卷一五、《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七七
旋九天之驭,已邈于徽音;倡诸佛之诠,是凭于胜福。文懿皇后躬肃雍之德,禀柔顺之仪,助正道于先朝,留深慈于复庙。今皇帝缅追遗懿,明法孝思,载蠲常乐之辰,式仗度门之荐。文懿皇后,伏愿乘二梵之果,超群生之迷,洒甘露于神天,妙大云于法界。今皇帝,伏愿皇图日懋,圣业天隆,鼓中和于万灵,一声教于殊俗。然后愿台躔永耀,宗叶长荣,尽有相于幽明,享无边之威力。
文懿皇后忌辰道场斋文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七○、《华阳集》卷一六
伏以旋九天之驭,已邈于徽音;倡诸佛之诠,是凭于胜福。文懿皇后躬肃雍之德,禀柔顺之仪,助正道于先朝,留深慈于后庙。今皇帝缅追遗懿,明发孝思,载蠲常乐之辰,式仗度门之荐。文懿皇后伏愿乘二梵之果,超群生之迷,洒甘露于神天,妙大云于法界。今皇帝伏愿皇图日楙,圣业天隆,致中和于万灵,一声教于殊俗。然后愿台躔永耀,宗叶长荣,尽有相于幽明,享无边之威力。
论两府迁官状(未及上,孙抃等已罢官,遂不上。)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七九、《司马公文集》卷二○、《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七二
右,臣伏见朝廷因进用宰臣韩琦等,凡两府之臣,尽迁一官。臣愚不明大体,未识所谓,窃恐从此相承,遂为故事。凡公卿者,百吏之表率。今国家方以百吏繁冗,思革其弊。而公卿无故,一切迁官,将何以使三百赤芾受爵不让者,有所愧心哉!况庆历中,陛下以数月不雨,执政之臣皆降一官,以答天戒。今岁日食地震,河及江淮汎溢横流,列风淫雨,败伤五稼,四方之民,垫溺流饿,不可胜纪,比于庆历,灾害尤众。而两府大臣,无问新旧,皆被褒迁,殆非所以仰承天心,下慰众庶之意也。窃计大臣当此之际,亦必不敢受无名之赏。伏望陛下因其辞让,内惟枢密使、副使不可以给谏及郎中为之者,依旧制外,其馀皆不迁官。以养大臣廉让之节,无使之负谤于海内,则其为德泽愈厚矣。
劾孙抃奏 北宋 · 傅尧俞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二○、《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三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六
三公之官,历世攸重,盖所以镇抚夷夏、统和天人,苟非其材,阙而不备,必使俊杰不待乎次进,常品不可以幸至,则天下想风,靡然皆劝。陛下天度广纳,恩过乎威,在位者或未更勤劳,而宠光已溢,往往迭相观望,计校其淹速薄厚,不知自省,以图报塞。稍复迁延,未登大用,辄内怀怨怼,不平之色见于颜面者,何哉?以衡弼之地,幸至者时有,而不任责之罚常轻耳。此当世大敝,陛下所宜深察。臣窃见参知政事孙抃龊龊自守,望实俱轻,徒以高科,久居清列,承旨翰苑,无歉于抃,乃使荐更二府,积有岁时。当万机之繁,无一毫之助,居其位而不预其事,甘其宠而不知其愧,昏塞之语,日以流闻,传笑士民,取轻夷狄。每进趋轩陛,百僚具瞻,勤劳之臣,为之解体,上累日月之照,将为方册所讥。且郡县小官,稍不称职,谓为尸素无益,诛谴免逐者多矣。岂有赋禄万钟,备员三事,懵然无知,可以久处其任者乎!伏望陛下不以臣言为妄,不以臣状留中,付外施行,俾抃罢免,少抑贪幸,且砺忠勤。不独臣愚谓然,实中外颙颙之望。臣不胜恳激之至。
故太子少傅致仕赠太子太保孙抃遗表孙男永年可守将作监主簿制 北宋 · 沈遘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二一、《西溪文集》卷五、《永乐大典》卷一四六○八
敕某:朕于先帝之大臣故家,恩礼无所不至。今复推叙于尔永年,以顺尔祖之志,吾于孙氏可谓尽之矣。其往祗服。可。
文懿皇后斋文 北宋 · 沈遘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二八、《西溪文集》卷九
伏以太虚无垠,虽神明之莫究;孝思有感,傥肸蚃之可求。恭惟文懿皇后积庆自先,发祥开后。既奉尊于正号,遂登祔于祖宫。今皇帝笃霜露之思,追日月之远。式严佛事,仰荐仙游。文懿皇后伏愿超不二之门,證无上之果。阴持圣绪,骏发孙谋。今皇帝伏愿万寿无疆,百禄是荷。盛德配于尧禹,卜年过于夏商。然后本枝盘互,卿士心膂。上以抚五辰之正,下以遂万物之和。凡在有生,咸归大顺。
杨公留题道卿上人栖真塔亭诗序 北宋 · 吕南公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七○、《灌园集》卷八
道卿上人生于福州,年十二,随其舅至建昌,即舍家,事太平元新和尚。年十七,落发为比丘。气韵萧萧,若有愿而未修。和尚发之曰:「汝欲得道,离法已乎?汝恶乎求之」?曰:「然。请无求于书而持于心」。乃东行入松溪精舍,视物如人,视人如身,不饰此以映彼,不八中而十外,波靡驰骋之务,一不涉于其胸。居三十有二年,松溪之主死,其徒谋所以嗣事者,曰:「非道卿上人,其谁堪」?于是逼之,上人避不肯听,其徒强之。上人俯而思曰:「怨物之来,拒事之交,岂足以为道」?于是听焉。其为主领,如其莫为,而众赖以安,久而如初。至于八十,筋骨不劳,神爽益清,则叹寄而念无焉。其徒请之,上人曰:「而何怪我,且孰有梦而不觉者哉」?乃相地于堂之西偏,先为之屋而俟竁焉,曰:「以此顺化」。他日,其徒相语,以吾上人之经措若是,可以勿命之乎?德琳禅师之葬,实占堂东,故今议名于上人之兆,所以别于禅师。皆曰:「称以『栖真』可哉」!自是称之。上人曰:「栖乎哉?且孰知其不又兴?真乎哉?且孰知其终免于伪乎哉?虽然,免之不免,又之不又,举非我怀。我亦顺阴阳而已矣,如指听臂而已矣」。是时光禄卿清江杨公闻而遗之以诗,而一时才士多从而遗之。松溪之人诧曰:「公,贤贵人,而赐文于此上人,宁草草者?是宜勒之金石,以示无穷」。众皆曰可,即以上人之命来曰:「辞有以助杨公而致吾不没者,是在夫子,惟遂有畀也」。某辞而不获,乃序而畀之。是时熙宁七年四月初吉。
孙贯墓志铭 南宋 · 陈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四四、《陈亮集》卷三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
有宋中兴之四十六年,亮始取古今之书一二以读之,稍稍与其可者共学,而同邑孙氏之子懋实来。余爱其质性之颖悟也,不爱吾力而琢磨之,日引月长。阅四年,当淳熙乙未,余为易其名曰贯,字冲季,以观其成。秋七月十有三日,冲季死。余哭之恸。冲季得年二十三岁。娶陈氏。一子,后七日亦死。于是冲季之父名序,老矣,又鳏居,恃幼子以养,既而以书来告:「贯得吉卜,序复何心以葬贯也」!九月二十八日丙午,余率其友卢任、徐硕、周扩、吕约、周作、喻宏、喻宽、何凝、胡括、钱廓、方坦临葬,深其坎,厚土以覆之。买石识其墓曰:
天地之生生不穷,则死宁有已!惟其生死不信,是以铭之在此。
题孙梦得习斋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八七、《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九、《后村题跋》卷一一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莆田
《语》二十章,习第一义。作圣功夫,实基于是。陈以名庵,陈公和仲。孙以名斋。刘叟赞叹,舜何人哉!
送眉山孙梦得从饶伯舆李纯父学 南宋 · 赵汝腾
景山书来说蜀珍,与吾气象清而真。
束书亟归侍温凊,力祈朴学为是正。
程文不过工进取,何若杜门诵论语。
一言可以行终身,世间至乐惟求仁。
弋阳馀干相望尔,紫阳的传伯舆是。
同志更有李纯父,劲节清名照今古。
为我问讯出此诗,子亲炙之有馀师。
眉山孙梦得子良仁字说 南宋 · 赵汝腾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八○、《庸斋集》卷五
仁字罕言,匪言之讱。天何言哉,子则非隐。如愚之回,言下体认。从事四勿,风飞雷迅。三月不违,人欲净尽。曾氏之子,以鲁笃信。任重道远,切问思近。自省而入,因唯而进。吾侪何师,回、参为准。在《易》之《复》,圣发其蕴。不远元吉,频则为吝。伊川四箴,万古心印。求仁得仁,春融玉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