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上书对二世 秦 · 李斯
出处:全秦文
夫贤主者,必且能全道而行督责之术者也。督责之,则臣不敢不竭能以徇其主矣。此臣主之分定,上下之义明,则天下贤不肖,莫敢不尽力竭任以徇其君矣,是故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能穷乐之极矣。贤明之主,可不察焉!故申子曰:「有天下而不恣睢,命之曰以天下为桎梏」者,无他焉,不能督责,而顾以其身劳于天下之民,若尧、禹然,故谓之「桎梏」也。夫不能修申、韩之明术,行督责之道,专以天下自适也,而徒务苦形劳神,以身徇百姓,则是黔首之役,非畜天下者也,何足贵哉!夫以人徇己,则己贵而人贱;以己徇人,则己贱而人贵。故徇人者贱,而人所徇者贵,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凡古之所为尊贤者,为其贵也,而所为恶不肖者,为其贱也。而尧、禹以身徇天下者也,因随而尊之,则亦失所为尊贤之心矣,夫可谓大缪矣,谓之为「桎梏」,不亦宜乎?不能督责之过也。故韩子曰:「慈母有败子,而严家无格虏」者,何也?则能罚之加焉必也。故商君之法,刑弃灰于道者。夫弃灰,薄罪也,而被刑,重罚也。彼唯明主为能深督轻罪。夫罪轻且督深,而况有重罪乎?故民不敢犯也。是故韩子曰:「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铄金百镒,盗蹠不搏」者,非庸人之心重,寻常之利深,而盗蹠之欲浅也;又不以盗蹠之行为轻百镒之重也。搏必随手刑,则盗蹠不搏百镒,而罚不必行也,则庸人不释寻常。是故城高五丈,而楼季不轻犯也;泰山之高百仞,而跛牂牧其上。夫楼季也,而难五丈之限,岂跛牂也而易百仞之高哉?峭堑之势异也。明主圣王之所以能久处尊位,长执重势,而独擅天下之利者,非有异道也,能独断而审督责,必深罚,故天下不敢犯也。今不务所以不犯,而事慈母之所以败子也,则亦不察于圣人之论矣。夫不能行圣人之术,则舍为天下役,何事哉?可不哀邪!且夫俭节仁义之人立于朝,则荒肆之乐辍矣;谏说论理之臣开于侧,则流漫之志诎矣;烈士死节之行显于世,则淫康之虞废矣。故明主能外此三者,而独操主术,以制听从之臣,而修其明法,故身尊而势重也。凡贤主者,必将能拂世摩俗,而废其所恶,立其所欲,故生则有尊重之势,死则有贤明之谥也。是以明君独断,故权不在臣也,然后能灭仁义之涂,掩驰说之口,困烈士之行,塞聪掩明,内独视听,故外不可倾以仁义烈士之行,而内不可夺以谏说忿争之辩,故荦然独行恣睢之心,而莫之敢逆,若此,然后可谓能明申韩之术,而修商君之法。法修术明,而天下乱者,未之闻也。故曰「王道约而易操」也。唯明主为能行之。若此则谓督责之诚,则臣无邪,臣无邪则天下安,天下安则主严尊,主严尊则督责必,督责必则所求得,所求得则国家富,国家富则君乐丰。故督责之术设,则所欲无不得矣。群臣百姓,救过不给,何变之敢图?若此,则帝道备,而可谓能明君臣之术矣。虽申、韩复生,不能加也(《史记·李斯传》)。
秦将诈称二世使人与李良书 秦 · 阙名
出处:全秦文
良尝事我,得显幸,良诚能反赵为秦,赦良罪,贵良(《史记·张耳陈余传》,《汉书·张耳陈余传》)。
哀秦二世赋 西汉 · 司马相如
出处:全汉文 卷二十一
登陂陁之长阪兮,坌入曾宫之嵯峨。临曲江之隑州兮,望南山之参差。岩岩深山之谾谾兮,通谷豁兮谽谺。汩淢噏习以永逝兮,注平皋之广衍。观众树之塕薆兮,览竹林之榛榛。东驰土山兮,北揭石濑。弭节容与兮,历吊二世。持身不谨兮,亡国失埶。信谗不寤兮,宗庙灭绝。呜呼哀哉。操行之不得兮,坟墓芜秽而不修兮,魂无归而不食。夐邈绝而不齐兮,弥久远而愈佅。精罔阆而飞扬兮,拾九天而永逝。呜呼哀哉(《史记》本传、《汉书》本传》、《艺文类聚》四十。)!
上蓝和尚晋汉二代谶(洪州上蓝院和尚,失其名,精于术数,自唐末著谶云云。石榴,晋、汉姓也,重言之,明享祚俱不过二世也。) 唐 · 不详
押灰韵
石榴花发石榴开。
秦门 胡亥 唐末 · 周昙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鹿马何难辨是非,宁劳卜筮问安危。
权臣为乱多如此,亡国时君不自知。
论秦二世制于赵高奏(熙宁三年) 宋 · 唐坰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六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五、《宋史》卷三二七
秦二世制于赵高,乃失之弱,非失之彊。
董德元让爵追封始祖合二世祖桢制(绍兴二十六年二月)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二九、同治《永丰县志》卷二九
制曰:懿氏之卜妻敬仲,八世莫京;汉廷之锡爵袁安,五公相继。著在图史,古无拟伦。眷于世臣,特加褒显。尔参知政事董德元祖董合、董桢,其德不耀,久而自彰。天祚厥家,世济其美。始参大政,允副南郊。况于嗣续之新,实受艰难之托。是用因上公之旧秩,开大国之新封。仰增庙室之光,俯慰蒸尝之念。可特授董合司徒,妻罗氏豫章郡夫人;董桢司空,妻邓氏南阳郡夫人。
论二世立 南宋 · 林之奇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八、《拙斋文集》卷一三
国之存亡,虽曰天命,然而人事之脩与不脩,天命遂从而改易。故有以存而为亡者,亦有以亡而为存者。此则系夫人事,非天命之所定也。如以尧为君而有丹朱,以舜为君而有商均,是二者之为人,皆有必亡之理;然而尧不以授丹朱而授之舜,舜不以授商均而授之禹,国家社稷遂以乂安,天下万姓遂以生育。此则以天命所必然之理,而为必存之道也。如秦始皇之暴虐,而扶苏为之子。扶苏之为人,宽厚好儒,系于天下之望,使扶苏而为之君,则秦可以不亡。然而始皇乃出扶苏,爱少子胡亥。李斯、赵高之徒探其意,以杀扶苏而立胡亥。此则以不亡之理,而为不存之道也。盖舜之德与尧合,故尧立舜,禹之德与舜合,故舜立禹。丹朱、商均之德皆非尧舜之所合,此其所以不得立。胡亥之德与秦始合,故胡亥立;而扶苏非始皇之所合,此其所以不得立也。以是知天命之所在,苟其人事之脩不脩,则天命遂得而改易。汉武之所为去始皇盖无几矣,然而身死而天下不乱者,盖以昭帝嗣位后,罢盐铁搉酤,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此天下所以中兴而乂安也。使扶苏而继始皇,则秦之基业可以复振,是亦汉昭帝也,如其不立何!
二世 南宋 · 刘克庄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莆田
失国之君多咎政,兴王者作著休符。
亡秦天告由胡亥,非谓长城外有胡。
常州天庆观画龙二世传仙笔一点睛乘雷电飞去一经兵火亦不复存 宋末元初 · 俞德邻
毗陵天庆宫中壁,夭趫双龙势千尺。
鬐圆尾壮角浪平,目深鼻豁鳞纤密。
一龙点睛已飞去,电掣金蛇雷破柱。
一龙旧壁尚蜿蜒,朝昏恍惚腾云雾。
黑风动地劫火燔,鬼神糜烂龙崩奔。
苍生百万化鱼肉,𥁃池觱沸骸陵屯。
灵物去留应有数,戛铜吹竹谁韶頀。
会归罨画吸清溪,一雨八荒均布濩。
大道常不泯万古如日新却笑秦始皇六经飞埃尘徒有桀纣暴岂识唐虞仁亲序属父子爵位分君臣虽灭古圣书不能乱彝伦平生争战苦二世空沈沦 明 · 唐文凤
押词韵第四部
玉环倾国姿,胎祸乱中土。
明皇开元初,德政称仁主。
后来恣贪欢,白日送歌舞。
烟尘起渔阳,神京满𥀷鼓。
幸赖肃宗贤,扶危复唐祚。
明皇亦何心,却被颜色误。
嗟哉去已远,遗恨流千古。
次韵屠元勋以二世诰词刻石树先茔之作二首(有引) 其一 明 · 吴宽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匏翁家藏集卷第三十
伐石南山压厚坤诰词考德为求源秦川旧姓真堪数浙水清门久自存城里白云凝远望林间春雨沐重恩百年积德终当发试看秋台有孝孙(右祖茔)
合德无劳众口评,两篇天语最分明。
秋台此日生无憾,岩壑多年死亦荣。
湖水流清环隧道,鄂山分翠绕罗城。
穹碑屹立高如许,长表人间罔极情。
次韵屠元勋以二世诰词刻石树先茔之作二首(有引) 其二 送文侍御宗严奉使河南 明 · 吴宽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匏翁家藏集卷第三十
尽说文家好弟兄,更誇仲氏绣衣明。
宪台此日官为重,军政多年例巳成。
花下莫辞清酒薄,津头遥望画舡轻。
从来练达民间事,不负朝廷是此行。
忠烈陶氏先祠诗(陶氏二世皆忠烈,请于朝为祠,陶先郁林人) 其一 明 · 王渐逵
四言诗
郁郁层林,苍梧之阳。
挺生哲人,藩彼东方。
东方匪宁,群黎鞠凶(叶)。
蠢尔小丑,王师是抗(叶)。
矫矫宪臣,戎车戎行(叶)。
忠烈陶氏先祠诗(陶氏二世皆忠烈,请于朝为祠,陶先郁林人) 其二 明 · 王渐逵
四言诗
戎车戎行,皇威斯张。
既曰剪芟,亦尔孚降。
党孽益炽,死绥慨慷(叶)。
烈烈劲节,孑孑孤忠(叶)。
维皇锡报,庙食于今(叶)。
忠烈陶氏先祠诗(陶氏二世皆忠烈,请于朝为祠,陶先郁林人) 其三 明 · 王渐逵
四言诗
庙食于今,帝显其光。
迄于继世,莫之与京(叶)。
奕奕藩侯,荆越是疆。
奠我南服,神武维扬。
酋獞是慑,下民孔宁(叶)。
忠烈陶氏先祠诗(陶氏二世皆忠烈,请于朝为祠,陶先郁林人) 其四 明 · 王渐逵
四言诗
下民孔宁,藩侯告成(叶)。
昊天告佑,四纪是承(叶)。
于赫世家,祝融之宫(叶)。
绵绵百世,礿烝袷尝。
施于孙子,有愆其庆(叶)。
有愆其庆,翊我家邦。
附南越五主二首(赵佗,真定人。秦始皇十三岁,为南海龙川令。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被佗书行尉事。秦灭,自立为南越武王。汉高祖十一年乙巳,遣陆贾立为南越王。高后时,禁绝关市,佗乃僭帝号。文帝赐书,去号臣汉,在位六十年。孙胡立,卒谥文王。子婴齐立,卒谥明王。子兴立,母樛太后劝王内属,国相吕嘉弑后与王,杀汉使者反,立明王长男越妻子术阳侯建德。元鼎六年庚午,汉大发兵,获建德,诛嘉,越平,以其地为儋耳、珠崖、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日南九郡。凡五世。佗自立九十三岁,汉立为王实八十六年) 其一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押词韵第十五部
识时俊杰,行乎蛮貊,佗真其人矣!佗始为龙川令,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语以“中国扰乱,此可立国”,即被佗书行尉事。嚣死,秦亡,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佗之凭藉甚浅,乘时蹈隙,崛起岭外;非甚才智勇略,能俾一方詟服,外侮莫侵乎?然亦适有天幸,值高帝定天下,为中国劳苦,释佗不问,遣陆贾立佗,与剖符,通使。及高后禁关市,佗乃自尊为帝,发兵败长沙数邑。高后遣军往击,会暑疫,罢兵。佗因以兵威赂遗闽越西瓯,各役属焉。东西万里,黄屋左纛,称制侔中国。及文帝赐佗书,遂去帝号,然其居国窃如故。至武帝时,佗孙胡立。闽越侵边,天子为兴兵讨闽越,乃遣子婴齐入宿卫,将入朝,其臣谏止。婴齐嗣立,在长安时,取邯郸樛氏女,生子兴,请立樛氏为后,兴为嗣。既立,母为太后。汉使安国少季谕王及太后入朝,樛宿与少季私,劝王内属,治行有日,其相吕嘉不从,太后欲诛嘉不能,嘉遂反杀王太后及汉使者,立明王长男越妻子建德,发兵守要害。天子乃大兴师,命路博德为伏波将军,杨仆为楼船将军,击破灭之。越平,以其地为九郡。于戏!佗能制七郡于秦,而其后卒分九郡于汉。然佗曾有言,事天子期无失礼,要之不可以怵,好语入见,入见则不得复归,亡国之势也。胡听其臣言而越存,兴从其母意而赵灭。然吕嘉不杀使,汉兵不大举。背佗约者,樛也。破赵族者,吕也。天将移丹徼为内图,化夷俗为皇风,佗能违天于数世之后乎?异王之泽五世而斩,不可不谓非天幸矣!
赵佗据越少凭资,一州之主秉鞭牧。
值秦破灭始为王,因汉通符称岭服。
地连象桂总湟溪,境接长沙多暑燠。
为号为名窃自殊,闻所未闻颇由陆。
高皇侧子重赐书,老夫故臣仍拜伏。
两贤不并雄不俱,去黄去左如故屋。
四十九年抱孙居,九十三岁传家族。
自胡及兴守汉条,樛后内通将内属。
吕嘉杀使路杨来,九郡初开南海幅。
吁嗟粤吏尔何人,提封万里尽南澳。
东西威令及闽瓯,蛮夷大长胥臣仆。
称帝自娱虽似蛙,犹胜中原苦竞鹿。
附南越五主二首(赵佗,真定人。秦始皇十三岁,为南海龙川令。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被佗书行尉事。秦灭,自立为南越武王。汉高祖十一年乙巳,遣陆贾立为南越王。高后时,禁绝关市,佗乃僭帝号。文帝赐书,去号臣汉,在位六十年。孙胡立,卒谥文王。子婴齐立,卒谥明王。子兴立,母樛太后劝王内属,国相吕嘉弑后与王,杀汉使者反,立明王长男越妻子术阳侯建德。元鼎六年庚午,汉大发兵,获建德,诛嘉,越平,以其地为儋耳、珠崖、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日南九郡。凡五世。佗自立九十三岁,汉立为王实八十六年) 其二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押麻韵
兴王远虑繇任尉,背汉阴谋自吕嘉。
因时割据凭抢攘,万里提封赖远遐。
南天声教奚堪阻,岭服文明莫漫遮。
岂有百年更化日,卧榻长容椎髻哗。
三窟何当留狡兔,一朝谁恃逞蛮蜗。
攻王杀使楼船入,珠海丹崖起乱霞。
赵宗吕族同灰烬,倾国终应反灭家。
独怜樛氏怀私计,鏦矛无力断长蛇。
颇似当年挑越衅,空教肝脑蔽长沙。
一样司晨归二牝,开端酿祸并堪嗟。
附西凉三主南凉三主北凉二主附段业(西凉李皓,晋安帝隆安四年庚子为敦煌守,称凉公。义熙元年,奉表建康,在位十八年,谥武昭王。子歆嗣,晋拜酒泉公。宋高祖永初元年庚申,败于北凉,被弑,在位三年。弟恂,据敦煌一年,城破自杀。合三世二十二年。南凉秃发乌孤,晋孝武二十一年丙申,后凉拜为左贤王,自称西平王,在位四年,谥武王。弟利鹿孤立,三年,谥康王。弟傉檀,称凉王,十二年。安帝义熙十年甲寅,降于西秦,被鸩死,谥景王。合三世十九年。 北凉沮渠蒙逊,初叛后凉,立建康太守段业为王,五年,弑之,自称张掖公,晋安帝隆安五年辛丑也。义熙八年,称河西王,奉表于晋,拜凉州刺史。宋文帝元嘉七年,贡于魏,封凉王,在位三十二年,谥武宣王。立世子善提兄牧犍,六年,元嘉十六年己卯降于魏,又八年,被杀。合二世三十九年)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押覃韵
三凉何以合纪?自前后凉亡,而凉分为三矣。西凉李皓,汉李广苗裔昶之子也,据河右,传歆、恂,北凉灭之。南凉秃发乌孤,鲜卑别种思复鞬之子也,据广武,传鹿孤、傉檀,西秦灭之。北凉沮渠蒙逊,匈奴沮渠王后也,据张掖,传牧犍,魏灭之。然北凉始于段业,业臣于后凉,蒙逊与皓又臣于业者。皓知尊晋,史无贬辞。蒙逊杀业,直斥为弑。《春秋》之义立矣。皓之尊晋者何?安帝义熙元年,皓遣使上表。三年,复然。是时天下无王久矣,西凉之表,诚空谷足音也。迁都酒泉,不遑启处,岂不慕召陵、城濮之举欤?而秃发沮渠实逼与争,志业未成,日暮途索,手诫诸子,无愧前人。子歆嗣牧,苛侈自用,拒臣违母,身死蓼泉。父歉桓文,子蹈襄偃。伯王之事,谈何容易哉!秃发乌孤世雄河西,既取金城,遂为南凉,称王建都,伤胁而殒。传弟利鹿孤,三年而卒。传弟傉檀,兄弟世及,尊父言,贤傉檀也。何贤乎傉檀?檀论辨大略,纵横靡穷。九州之外,《五经》之表,未易才也。既嗣,而称凉王,镇姑臧,鹰扬河右,亦既隆隆起矣。其后屡挫于北凉,复困于夏。西秦乘之,遂以破灭。当其数攻沮渠也,惟怒蒙逊,不知诸部之叛。既破乙弗,不知西秦之袭。所敌在此,所祸在彼。一人之身,胜败以时,废兴亦各有命欤。然傉檀前救炽磐,终得鸩杯之报。女为磐后,与兄虎台,俱因图父仇而授命,强虏无继绝之仁,妇人怀宗国之志,良足悲矣!至于沮渠蒙逊,既灭西凉,复促南凉,不第中夏之戎首,亦腥群之败类也。迹其初诱建康太守段业以叛后凉,犹曰吕光听谗,杀罗仇,为其伯报复也;后复谮其从兄男成,令业杀之,以此激众反以弑业;甚哉,逊之谲也!以亲为饵,视君如棋。凶德迷人,遵何术欤?在位三十二年,淫秽猜虐,史盖不胜书焉。子牧犍嗣立六年,而魏破姑臧,面缚归魏。其弟无讳,据高昌,奉表建康,拜为河西王,则未知其后何如也。予窃谓李歆死兵,傉檀死鸩,强梁好胜,鲜有不卒遇其敌者。蒙逊杀兄弑君,穷武肆毒,新台遘变,牖下终全;岂恶积灭身,于夷狄独不信欤?牧犍归魏,未几赐死,不于其身,必于其子孙,良有以夫!予之纪北凉以瘅恶也,乃若乌孤兄弟,传让无间,岂其有慕于泰伯、诸樊而兴者欤?夷进乎华,则亦进之而已。李氏尊晋,厥后乃昌。歆子重耳,仕于北魏,子孙世封周、隋,竟启唐室。河右肇基,与汧渭岐邠并传千古。安得以歆之弗负,没皓之义方哉?
九州名域夷污七,五岳神山狄秽三。
此言百代留孤愤,召陵城濮岂徒谈。
何事燉煌空守兔,亦缘西地久如蚕。
十郡三河仍左衽,子歆一蹶委前担。
南北二凉皆丑类,乘时蹈隙逞饕贪。
秃发犹知崇友让,奇才英器表凉南。
造时不竞归乞伏,虎台兄妹未全憨。
沮渠阴狡真无二,杀兄残主遂耽耽。
身安牖下诚多倖,女妾男臣心自甘。
天道应须还旧德,李花随地绕缨簪。
中原王气难久散,重关百二启秦函。
除凶雪耻人终出,始为千年洗众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