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奏举刘宝将帅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三○、《后乐集》卷一三
臣伏睹武节大夫权发遣福州兵马钤辖刘宝材力精彊,晓畅军务
昨任淮西路分副都监安庆府驻劄,偶值剧贼张军大作过,能设方略,与庐州大军协力擒捕,委有劳效。
今任本州钤辖,律己廉洁,驭下公正,始终如一,甚得众心。
委以职事,无不整办。
今保举堪充将帅
杜林鱼泽刘宝王升各转遥防遥团 宋 · 张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六一、《华阳集》卷一
朕于艰难之际,惜名器不轻予人;
至于执干戈,亲行阵,能为朝廷立功,以宽朕顾忧,则大官高爵,亦所不吝。
具官某忠勤自奋,沈勇有谋。
大将以徂征,扫群凶而屡捷。
第功来上,嘉叹不忘。
服兹褒劝之荣,益懋边陲之绩。
刘宝保义郎致仕制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五、《掖垣类稿》卷一
原标:承信郎刘握,见年九十八岁,该遇明堂大礼赦,特封保义郎致仕
敕某人:天子省方先见百年者,贵老之义也。
矧均祭泽,何吝官荣?
服我命书,永受子孙之养。
可。
刘宝辞免恩命不允诏 宋 · 刘才邵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四二、《杉溪居士集》卷六
刘宝:省所奏辞免加食邑食实封恩命事,具悉。
朕秩泰坛之祀,仰荷硕勋;
受宣室之釐,难专施贶。
广推庆赐,以及寰区,乃眷将臣,宜膺褒宠。
卿当受秉钺之任,怀许国之心,方略素高,忠勤久著。
肆加褒数,以示荣恩。
祗服训言,无劳辞避。
所请宜不允。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秋热,卿比平安好?
遣书指不多及。
刘宝再辞免恩命不允诏 宋 · 刘才邵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四二、《杉溪居士集》卷六
刘宝:省所上表奏辞免加食邑食实封恩命事,具悉。
朕祗膺骏命,丕阐缛仪。
克配彼天,推祖宗而并侑;
式序在位,行庆赐以均釐。
眷惟制阃之良,夙受拥旄之寄,恭勤懋著,劳绩备宣。
载嘉卫社之忠,宜有褒功之锡。
师言咸允,涣号既行,抗疏以辞,乃至于再。
兹非所望,其速钦承。
所请不允,不得再有陈请。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秋凉,卿比平安好?
遣书指不多及。
贺安抚刘宝学启 宋 · 王洋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七三、《东牟集》卷一一
某官材优经济,道洽拊循。
高牙肃拥于戎麾,剖竹暂分于郡寄
念斯谋斯猷而入告于后,眷且方深;
宜民宜人而受禄于天,福将焉往?
按:某已下同。
刘宝(彦脩) 宋 · 释宗杲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二八、《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七、《径山志》卷八
即日烝溽,不审燕处悠然、放旷自如、无诸魔挠否?
日用四威仪内,与狗子无佛性话一如否?
于动静二边能不分别否?
梦与觉合否?
理与事会否?
心与境皆如否?
老庞云:「心如境亦如,无实亦无虚。
有亦不管,无亦不拘,不是圣贤,了事凡夫」。
若真个作得个了事凡夫,释迦达磨是甚么泥团土块?
三乘十二分教是甚么热碗鸣声?
公既于此个门中自信不疑,不是小事,要须生处放教熟,熟处放教生,始与此事少分相应耳。
往往士大夫多于不意中得个瞥地处,却于如意中打失了,不可不使公知。
如意中,须时时以不如意中时节在念,切不可暂忘也。
但得本,莫愁末,但知作佛,莫愁佛不解语。
这一著子,得易守难,切不可忽。
须教头正尾正,扩而充之,然后推己之馀以及物。
左右所得既不滞在一隅,想于日用中,不著起心话带,枯心忘怀也。
近年已来,禅道佛法衰弊之甚。
有般杜撰长老,根本自无所悟,业识茫茫无本可据,无实头伎俩,收摄学者,教一切人如渠相似,黑漆漆地紧闭却眼,唤作默而常照。
彦冲被此辈教坏了,苦哉苦哉。
这个话,若不是左右悟得狗子无佛性径山亦无说处。
千万捋下面皮,痛与手段救取这个人,至恳至祷。
然有一事,亦不可不知。
此公清净自居,世味澹薄,积有年矣,定执此为奇特。
若欲救之,当与之同事,令其欢喜,心不生疑,庶几信得及,肯转头来。
《净名》所谓「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是也。
黄面老子云:「观法先后以智分别,是非审定不违法印」。
次第建立无边行门,令诸众生断一切疑,此乃为物作则,万世楷模也。
况此公根性与左右迥不同,生天定在灵运前,成佛定在灵运后者也。
此公决定不可以智慧摄,当随所好摄。
以日月磨之,恐自知非,忽然肯舍,亦不可定。
若肯转头来,却是个有力量底汉,左右亦须退步让渠出一头始得。
比炜禅归,录得渠答紫岩老子一书,山僧随喜读一遍,赞叹欢喜累日,直是好一段文章,又似一篇大义。
末后与之下个谨对,不识左右以谓如何?
昔达磨谓二祖曰:「汝但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二祖种种说心、说性俱不契,一日忽然省得达磨所示要门,遽白达磨曰:「弟子此回始息诸缘也」。
达磨知其已悟,更不穷诘,只曰:「莫成断灭去否」。
曰:「无」。
达磨曰:「子作么生」?
曰:「了了常知故,言之不可及」。
达磨曰:「此乃从上诸佛诸祖所传心体,汝今既得,更勿疑也」。
彦冲云:「夜梦昼思十年之间,未能全克,或端坐静默,一空其心,使虑无所缘,事无所托,颇觉轻安」。
读至此,不觉失笑。
何故?
既虑无所缘,岂非达磨所谓内心无喘乎?
事无所托,岂非达磨所谓外息诸缘乎?
二祖初不识达磨所示方便,将谓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可以说心说性说道说理,引文字證据,欲求印可。
所以达磨一一列下无处用心,方始退步思量。
「心如墙壁」之语,非达磨实法。
忽然于墙壁上,顿息诸缘,即时见月亡指,便道「了了常知故,言之不可及」,此语亦是临时被达磨拶出底消息,亦非二祖实法也。
杜撰长老辈,既自无所證,便逐旋捏合,虽教他人歇,渠自心火熠熠,昼夜不停,如缺二税百姓相似
彦冲却无许多劳攘,只是中得毒深,只管外边乱走,说动说静,说语说默,说得说失,更引《周易》内典,硬差排和会,真是为他闲事长无明
殊不思量一段生死公案未曾结绝,腊月三十日,作么生折合去?
不可眼光欲落未落时,且向阎家老子道:「待我澄神定虑少时,却去相见得么」?
当此之时,纵横无碍之说,亦使不著,心如木石亦使不著,须是当人生死心破始得。
若得生死心破,更说甚么澄神定虑,更说甚么纵横放荡,更说甚么内典外典!
一了一切了,一悟一切悟,一證一切證,如斩一结丝,一斩一时断。
證无边法门亦然,更无次第。
左右既悟狗子无佛性话,还得如此也未?
若未得如此,直须到恁么田地始得。
若已到恁么田地,当以此法门兴起大悲心,于逆顺境中和泥合水,不惜身命,不怕口业,拯拔一切,以报佛恩,方是大丈夫所为。
若不如是,无有是处。
彦冲孔子称「《易》之为道也屡迁」,和会佛书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为一贯,又引寂然不动与土木无殊,此尤可笑也。
向渠道:「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
故经云:「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谓此广大寂灭妙心,不可以色见声求,应无所住。
谓此心无实体也,而生其心。
谓此心非离真而立处,立处即真也。
孔子称《易》之为道也屡迁,非谓此也。
屡者,荐也;
迁者,革也。
吉凶悔吝生乎动,屡迁之旨,返合道也,如何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合得成一块?
彦冲非但不识佛意,亦不识孔子意。
左右于孔子之教出没,如游园观,又于吾教深入阃域,山野如此杜撰,还是也无?
故圭峰云:「元亨利贞,乾之德也,始于一气;
常乐我净,佛之德也,本乎一心。
专一气而致柔,修一心而成道」。
此老如此和会,始于儒释二教,无偏枯无遗恨。
彦冲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与《易》之屡迁大旨同贯,未敢相许。
若依彦冲差排,则孔夫子与释迦老子杀著买草鞋始得。
何故?
一人屡迁,一人无所住。
想读至此,必绝倒也。
宗上人所藏杨文公刘宝朱文公真迹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七四、《西山文集》卷三六、《西山题跋》卷三
宗上人径山闽中,出示杨文公、刘宝学、朱文公三帖,喜津津满眉间,曰:此希世之宝也。
三君子或以文章气节名,或以功业著,或以道德称,遗墨蠹楮,学者宝之宜矣,上人释氏子,乃亦此,何哉?
且杨公著《传灯》,刘公大慧,故释子所乐谈,若朱公则异乎此矣,而上人惟是之从,不问同异,此意尤可嘉,故为敬书其后。
刘宝专一措置清河口盱眙军防禦隆兴二年九月二十三日 南宋 · 宋孝宗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一七、《宋会要辑稿》兵九之一七(第七册第六九一四页)
刘宝部押陈敏、魏胜于楚州专一措置清河口盱眙军一带,仍分差主兵官前去盱眙军体度备禦
郭振刘宝军到,即回六合。
刘宝彦修得归因叙初别时悽怆之意十首 其一 宋 · 张嵲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病起回思欲去时,菟裘重到倍依依。
青苔一径空行迹,门掩残阳翠碧飞。
刘宝彦修得归因叙初别时悽怆之意十首 其二 宋 · 张嵲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三泉退敌捐躯日,五岭逢纷去国年。
皇天自古扶忠义,不必临风畏跕鸢。
刘宝彦修得归因叙初别时悽怆之意十首 其三 宋 · 张嵲
七言绝句 押微韵
书来不苦瘴侵肌,却恐孤生厌食
春到自然群物遂,须知寒谷独增辉。
刘宝彦修得归因叙初别时悽怆之意十首 其四 宋 · 张嵲
七言绝句 押微韵
聊城欲下乐生去,宣室釐成贾傅归。
来往炎荒六千里,归来却得及春菲。
刘宝彦修得归因叙初别时悽怆之意十首 其五 宋 · 张嵲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漓水津头逢早春桂林杨柳拂行尘。
西园无限芳菲树,皆作新花诗主人。
刘宝彦修得归因叙初别时悽怆之意十首 其六 宋 · 张嵲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曾向花间醉玉卮,今年花发去年枝。
君恩不赐泥封诏,春物翻成满地悲。
刘宝彦修得归因叙初别时悽怆之意十首 其七 宋 · 张嵲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几年竭节在颜行,去国谁怜道路长。
自是君心知魏尚,不应微谏待冯唐
刘宝彦修得归因叙初别时悽怆之意十首 其八 宋 · 张嵲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去时吊古愚溪上,归日读碑浯水边。
不似柳州终抱愤,应同郭令欲扶颠。
刘宝彦修得归因叙初别时悽怆之意十首 其九 宋 · 张嵲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林邑回观山霭微,短亭杨柳弄晴晖。
遥怜一骑登途日,逐客人人泪满衣。
刘宝彦修得归因叙初别时悽怆之意十首 其十 宋 · 张嵲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衡岳峰高刮眼明,行看浑异去时情。
斜阳托宿沅江上,反听哀猿是好声。
下岩寺先是刘宝学约于此相聚既而先进舟遂失胜业 宋 · 张嵲
 押词韵第一部
时危适远县,卧疴蔽疏篷。
浮舟难计程,一听水与风。
今日出江口,划见天边峰。
维舟邀胜士,杖策凌穹崇。
绝壁迤崩豗,可验秋涛雄。
镌崖佛像古,凭虚楼殿工。
沄沄窗外江,落落阶前
涧响雨滂濞,云生树玲珑。
揽胜欣远游,抚身悲转蓬。
忧乐未相偿,林霏生晚容。
却纵中流棹,回望青莲宫。
秋晚山萧寂,云散烟空濛。
舟行转沙尾,微闻林外钟。
惜哉李膺,去若孤征鸿。
晨暮一相失,云峤何年同。
若纵金门步,永遗尘外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