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刘和叔” 相关资源
诗文库 题目
刘和叔 南宋 · 张埴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儿时说伯亦吾羞,章甫何知不世谋。
延伫群龙开日月,可堪两鸟聒春秋。
十年谩说江湖尔,末路唯求饱暖休。
心事黄花同□皦,何当篱下话从头。
刘咸临墓志1093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三三、《苏文忠公全集》卷六六 创作地点:河北省河北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定州市
鲁直事佛谨甚,作《刘咸临墓志》。
咸临不喜佛,而其父道原尤甚。
道原之真茹、啮雪竹、折玉裂也,终身守之而不易,可不谓戒且定乎!
予观范景仁、欧阳永叔、司马君实皆不喜佛,然其聪明之所照了,德力之所成就,皆佛法也。
梁武帝浮山堰灌寿春以取中原,一夕杀数万人,乃以面牲供宗庙,得为知佛乎!
以是知世之喜佛者未必多,而所不喜者未易少也。
醮上帝青词(三 代陆和叔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苏文忠公全集》卷六二
伏闻妙道渊微,非尘凡之可测;
圆穹杳邈,有诚信之能通。
辄伸悃愊之私,上渎高明之德。
切念臣叨司三局,从事六官
勤劳更历于岁终,修省每恭于夙夜
昨于正旦,尝启愿心。
许大醮之祈禳,乞灵庇之保护。
今逢诞日,恭按科文。
集道侣于坛场,顶睟容于香火。
仰回圣驭,曲享清羞。
伏望上帝垂慈,列圣降佑。
延偏亲之寿考,茂合族之禧祥。
三考书成,祈有更代之庆;
百神来相,俾无灾滞之虞。
刘咸临秀才挽词(道源学士之子) 其四 北宋 · 释道潜
 押词韵第十二部
吾希李长吉,异代不得友。
赖馀锦囊篇,把玩时在手。
斯人君并驾,未易较先后。
肝脾裹阳秋,落笔粲琼玖。
当年邂逅初,宛在三峡右。
相携石桥行,下瞰冰雪溜。
音容俄永隔,山月空依旧。
铭诗得黄香,知子垂不朽。
刘咸临秀才挽词(道源学士之子) 其一 北宋 · 释道潜
 押词韵第十五部
刘子江南英,韵胜不友俗。
闭门诵诗书,户外无来躅。
昔我寄匡山,岩扉屏幽独。
君闻跨蹇驴,迢迢访深谷。
忘怀去畦畛,结好比松竹。
浮云事忽空,逝水难再复。
徒有箧中文,千秋成鬼录。
刘咸临秀才挽词(道源学士之子) 其二 北宋 · 释道潜
 押先韵
异材擢阳阿,秀色方蔚然。
侵寻掩众阜,屹屹上造天。
惊飙忽摧殒,中道虚弃捐。
颜渊古称夭,道德今独妍。
何求拥肿为,无用徒永年。
刘咸临秀才挽词(道源学士之子) 其三 北宋 · 释道潜
 押词韵第四部
平生本家学,耻作干时语。
著书以愚名,绰欲慕前古。
纷纷诋迂阔,默默君自许。
弱龄咏风骚,其词哀以苦。
先生叹奇作,寿达终难与。
果为冥冥游,一往不可睹。
刘咸临墓志铭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三五、《山谷全书·正集》卷三一
南康刘咸临,有超轶绝群之材,诸公许以师匠琢磨,可成君子之器。
不幸年二十有五而卒。
以家难故,晚未娶,后不立。
其母兄哭之哀甚。
将卜葬咸临九江之原,属予为铭。
予观其诗,刻厉而思深;
观其文,河汉而无极,使之言道德而要其终,法先王而知其统,则视古人何远哉!
今若此故,作铭以寄哀。
铭曰:
和叔刘氏,字曰咸临京兆万年,而徙高安
祖涣凝之,弃令颍阴,筑屋南康,汔至于今,春秋八十,怀宝陆沈。
父恕道原,其学知往,汗简百世,如指斯掌。
宦世蹇蹇,不袪其蕴,佐司马公,著书补衮。
咸临岳岳,秀于林皋,爰发雷声,震惊儿曹。
我予我夺,持论不慑,其于文章,似汉游侠。
诗则清奥,欲自为家,㲉而雄鸣,如迦陵伽。
石介守道,攘斥佛老,君得其书,奉以师保。
介之道术,暴虎救残,百谤而死,危斲其棺。
君曰可人,恐不得然。
我图夏屋,伐木山积,未支栋楹,林火荡熄。
母曰嗟予子,不亢刘宗
兄曰嗟余季,道不佐邦。
人材实难,有又不遂。
刻诗下泉,慰奖其志。
九江宜松,竁而蓺之。
尚俾松声,咏余铭诗。
刘六咸临 宋 · 洪朋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碧梧翠竹(鲍校本、丁本、朱作名)家子,琼树瑶林物外人。
千古文章随逝水,一生气义(鲍校本、朱本作义气)属飘尘。
匡生左里人何在,南浦东湖迹已陈。
想见九原托体处,白杨荒草不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