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奉议刘公度四首 其一 宋 · 陈棣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英誉当年蔼上庠,谈经肯羡解颐匡。
才高不第空嗟惜,一命聊为末路光。
奉议刘公度四首 其二 宋 · 陈棣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平生学术在斯民,蕴积渊源百未伸。
边障掾曹聊小试,一城惠爱已如春。
奉议刘公度四首 其三 宋 · 陈棣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风鉴高明世少双,衮荣挞辱擅雌黄。
须知柱下书言手,元是东床坦腹郎。
奉议刘公度四首 其四 宋 · 陈棣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挂冠神武赋归欤,旋捧恩纶赐佩鱼。
谁谓桑榆将暮景,骈来庆事萃门闾。
刘公度县丞江陵辛亥二月晦1191年2月29日 南宋 · 周必大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投分复连墙,閒居味更长。
送春慵斲句,惜别怕传觞。
我正群麋鹿,君当骛骕骦。
但令同臭味,不必共行藏。
十一月二十七日刘公度徐用之许相过公度居忧止酒用之偶食素适有饷小春团茶者因成拙诗奉简1192年11月27日 南宋 · 周必大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创作地点:湖南省长沙市
平日何曾忘穆生,如今胡不饮公荣
颇嫌性僻嵇中散,为怕情伤步兵
美意正须羹碧涧,衰颜聊复饭青精。
更携天上新圆月,同试沙瓶雪水清(自注:昨夜微雪。)
昭化军节度使嗣濮王士轕女夫司公度閤门祗候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五、《掖垣类稿》卷一、《永乐大典》卷一三四九九
敕某人:《传》曰:「厚于仁者薄于义,厚于义者薄于仁」。
念我宗英,老而无子,间因赐对,为婿求官。
本之人情,宠以华职。
睦族固为仁矣,合宜独非义乎?
厚薄之分,朕所不取。
可。
刘公度孟容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五二、《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三
示喻为学之意,终觉有好高欲速之弊。
其说亦已见令叔书中矣,愿更详之。
讲学不厌其详,凡天下事物之理,方册圣贤之言,皆须子细反覆究竟。
至于持守,却无许多事。
若觉得未稳,只有默默加功,著力向前耳。
今闻废书不讲,而反以持守之事为讲说之资,是乃两失其宜,下梢弄得无收杀,只成得杜撰捏合而已。
至谓彼中朋友只有季章一人可望,此未论其许与之当否,然其言之发亦太轻矣。
旧见公度不如此,只此便是新学效验。
向见伯恭孔子顺答魏王问天下之高士,而曰世无其人,此一句似全不是孔子家法。
此言有味,愿试思之。
如何?
刘公度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五二、《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三
所喻「世岂能人人同己,人人知己?
在我者明莹无瑕,所益多矣」,此等言语殊不似圣贤意思。
无乃近日亦为异论渐染,自私自利,作此见解耶?
不知圣贤辨异论、辟邪说如此之严者,是为欲人人同己、人人知己而发耶?
抑亦在我未能无瑕,而犹有待于言语辨说耶?
今者纷纷,正为论《易》、《西铭》而发。
虽未免为失言之过,然未尝以此为悔也。
临川近说愈肆,《荆舒祠记》曾见之否?
此等议论皆学问偏枯、见识昏昧之故,而私意又从而激之。
公度之说行,则此等事都无人管,恣意横流矣。
试思之,如何?
衡州之去为有邂逅,政不须深自惩创,便相学不说话也。
刘公度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五二、《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三
建昌士子过此者多,方究得彼中道理,端的是异端误人不少。
向见贤者亦颇好之,近亦觉其非否?
书中所喻衡州数句,为己之意虽切,然恐未免有迫切之病也。
刘公度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五二、《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三
奋发猛舍之喻甚善,然亦须以义理浸灌涵养,庶几可以深固久远。
不然一时意气,恐未可恃也,如何便敢自保不复变耶?
刘公度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五二、《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三、《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卷八四、《朱子论学切要语》卷二
见喻旧见不甚分明,更欲别作家计,未知底里果是如何?
但此事别无奇妙,只是见成说底便是道理。
只要虚心熟玩,久之自然见得实处,自是不容离叛,便是到头。
若更欲别求见解,即是邪说,鲜不流于异端矣。
君举春间得书,殊不可晓。
似都不曾见得实理,只是要得杂博。
又不肯分明如此说破,却欲包罗和会众说,不令相伤,其实都晓不得众说之是非得失,自有合不得处也。
叶正则亦是如此,可叹可叹!
刘公度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五二、《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三、《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卷八四
所论为学之意甚善。
初盖不能不以为疑,今得如此,甚慰意也。
究观圣门教学循循有序,无有合下先求顿悟之理。
但要持守省察,渐久渐熟,自然贯通,即自有安稳受用处耳。
千岐万径,杂物并出,皆足以惑世诬民。
其信之者既陷于一偏而不可救,其不信者又无正定趣向而泛滥于其间,是亦何能为有亡耶?
平父相处觉得如何?
似亦未有个立脚处也。
因书更劝勉之。
刘公度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九四、《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六四、《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卷一○六、《朱子论学切要语》卷二
来书深以不得卒业于湖湘为恨,此见志道之笃。
然往者以衒鬻之嫌而缓于请益,亦太不勇矣。
彼自干名,我自讲学,彼亦安能浼我耶?
三千之徒,岂皆确然为道而来?
若以自附为嫌,则颜曾之流亦且不屑于孔氏之门矣,岂不误哉!
所论主敬之说,固学者之切务。
然此亦要得讲学穷理之功,见得世间道理历历分明,方肯如此著力。
若于圣贤之言有所忽略,不曾逐句逐字子细理会,见得道理都未分明,却如何捺生硬做得成?
如所谓齐心致敬于平旦之顷,以求理之所在者,亦恐徒劳而无补也。
古人之学,欲其造次颠沛之不离。
今乃独求之平旦之顷,则其他时节是勾当甚事耶?
所论濂溪见处,亦恐未然。
濂溪所见,正为与异端不同,故立言垂教句句著实如此。
若如所论,即是所见一般,但此公而彼私,此大而彼小耳。
且既有公私大小之不同,则其所同者又何事耶?
凡此皆恐未易遽论,要当降心逊志,且就读书讲学上子细用功,久之自有见处也。
义理细密,直是使粗心看不得。
乍看极似繁碎,久之纯熟贯通,则纲举目张,有自然省力处。
向见论事文字纲领不甚分明,今乃知其病之在此也。
僭易及之,千万照亮。
胡文定《春秋》曾熟看否?
未论义理,且看其文字,亦便见此老胸中间架规模不草草也。
直卿志坚思苦,与之处甚有益。
此道不是小事,须吃些辛苦,方可望也。
答或人(自此已下共十书,元题《答或人》,一云其间是答刘公度。)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九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六四
昨来所示疑义,久无便可奉报,今并纳还。
鄙说或恐未安,不惜痛加辨析也。
大学》等书近复刊订,体制比旧亦已不同,恨未有人可录寄耳。
尚书》顷尝读之,苦其难而不能竟也。
注疏程、张之外,苏氏说亦有可观,但终是不纯粹。
林少颖说《召诰》已前亦详备。
新安有吴林老《裨传》,颇有发明,却未曾见,试并考之。
诸家虽或浅近,要亦不无小补,但在详择之耳,不可以篇帙浩汗而遽惮其烦也。
大抵读书先且虚心考其文词指意所归,然后可以要其义理之所在。
近见学者多是先立己见,不问经文向背之势,而横以义理加之。
其说虽不悖理,然非经文本意也。
如此则但据己见自为一书亦可,何必读古圣贤之书哉?
所以读书,政恐吾之所见未必是而求正于彼耳。
惟其阙文断简,名器物色有不可考者,则无可奈何。
其他在义理中可推而得者,切须字字句句反复消详,不可草草说过也。
刘公度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七、《晦庵先生朱文公文别集》卷二、《道命录》卷七上、《蔡氏九儒书》卷二
承书,闻为况之适,足以为慰。
患难如此,乃是玉汝于成。
切宜强自振拔,勿令颓堕为佳。
向来长沙时,已觉意思不似南康时,后来尤觉不长进。
今已议亲,为谁氏?
此尤不可不谨。
季通声问殊不佳,而其家未得的□。
季子(沉,字仲默,第三。)在侍旁,不知何故不以命之?
如所传今已两月矣。
交游四十年,于学无所不讲,所赖以祛蒙蔽者为多。
不谓晚年乃以无状之迹株连及祸,遂至于此。
闻之痛怛,不知涕泗之流落也。
行湘喜雨简刘公度周明叔1190年 南宋 · 陈傅良
 押侵韵 创作地点: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
将行客有戒,正热人不禁。
出门一昔雨,解缆十日阴。
湘山益以碧,湘水益以深。
天光接云梦,野暝蒙衡郴。
蝇无盘中迹,蝉有木末音。
顾乃废枕簟,爰方索衣衾。
我起问夹岸,往岁孰与今。
衡茅或数间,丛竹皆十寻。
蒲莲间华实,鸥鹭时浮沉。
老稚各有得,渔樵不相侵。
早插禾欲孕,新炊如金。
为之失倦游,于以成孤斟。
永怀泛湘人,屈贾多愁吟。
往者亦此境,今者亦此心。
空名但千载,佳思谁一襟。
时哉不可失,浯溪更骎骎。
刘公度(一) 南宋 · 陈傅良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六、《止斋先生文集》卷三八
某乘障无状,谊当自弛。
不谓误恩,就移廪人。
每惟衰懒,日与不胜己者处,当此委寄,何以寡过?
及读来教,又惘然自失也。
经生徇偏,何者为全?
文士逐末,其本安在?
拘挛并缘,必有受病之处;
充塞中节,岂无进德之序?
所以见告,尚愧不敏。
况言證不及药,未觉为益,□须嗣音,切磋究之,倘有鄙见,亦当反覆。
某老矣,何以慰四方士友之望?
然年来笃信六艺之学,兢业为本,彼此纷纷,自为党与,□若人之已甚。
亦恐吾人躬未自厚,而责人不薄,有以致此。
□□以来事者,君子遗恨。
如左右,应洞然察之耳。
刘公度(二) 南宋 · 陈傅良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六、《止斋集先生文集》卷三八
某汩汩无新功,有愧□益。
前见在诸病,以不得药为请,今方悟虚己寡欲,乃是指南。
感甚。
天□□不敬也。
□□有疑,不宜不尽,所谓虚己寡欲,常并进耶?
意者次第耶?
若以虚己之外,更有寡欲,即未可骤言虚己。
若以寡欲之要,更在虚己,则似不必兼陈寡欲。
六经《语》、《孟》及此,二语全欠,而来□对言之。
今来教既以为对,意者二事也,唤作二事,若非并进,即有次第。
以为并进,或乖守约之旨;
以为次第,或有后倦之吝。
吾人讲学,直须的当,尚冀切道言之,以得未晓。
老矣,三所望于士友也。
所属愚见,亦无用费辞为记。
□遂来示书为钱若干,为舟若干,官员、年月,刻石桥次,属来者勿坏之耳。
解组有期,分宜去此不进,决意者来,端出望外。
馀几千万善爱。
寄题分宜簿舍怀古阁为刘公度 南宋 · 赵蕃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虽云闲主簿,曷日顾能闲。
因榜白云句,遂追千古还。
功名常慕蔺,事业亦希颜。
易地能同道,高山俯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