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一作山)家三首(一作王勃诗) 其一 631年 唐初 · 王绩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创作地点: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
引用典故:避秦
家住箕山下,门枕颍川滨。
不知有汉,唯言昔避秦
琴伴前庭月,酒劝后园
自得中林士,何忝上皇人
(一作山)家三首(一作王勃诗) 其二 631年 唐初 · 王绩
五言排律 押鱼韵 创作地点: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
引用典故:元亮径 阮籍 子云居
阮籍生涯(一作年,一作平)懒,嵇康意气疏。
相逢一醉饱,独坐数行书。
小池聊养鹤,闲田且牧猪。
草生元亮,花暗子云
倚床看妇织,登垄课儿锄。
回头寻仙事,并是一空虚。
(一作山)家三首(一作王勃诗) 其三 631年 唐初 · 王绩
 押虞韵 创作地点: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
平生唯酒乐,作性不能无。
朝朝访乡里,夜夜遣人酤。
家贫留客久,不暇道精粗。
抽帘持益炬,拔箦更燃炉。
恒闻饮不足,何见有残壶。
九日玄武山旅眺玄武山在今东蜀,高宗时王勃以檄鸡文斥出沛王府,既废,客剑南,有游玄武山赋诗。卢照邻新都,亦有和作。) 唐 · 邵大震
七言绝句 押东韵
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
寒雁一向南去(一作飞)远,游人几度菊花丛。
王勃集序682年 初唐 · 杨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九十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大矣哉。文之时义也。
有天文焉。察时以观其变。
有人文焉。立言以重其范。
历年滋久。递为文质。
应运以发其明。因人以通其粹。
仲尼既没。游夏光洙泗之风。
屈平自沈唐宋宏汨罗之迹。
文儒于焉异术。词赋所以殊源
逮秦氏燔书。斯文天丧
汉皇改运。此道不还。
蔚兴。已亏于雅颂。
曹王杰起。更失于风骚。
僶俛大猷。未忝前载。
洎乎奋发。孙许相因。
继之以。申之以
梁魏群材。周隋众制。
或苟求虫篆。未尽力于邱坟。
或独徇波澜。不寻源于礼乐。
会时沿革。循古抑扬。
多守律以自全。罕非常而制物。
其有飞驰倏忽。倜傥纷纶。
鼓动包四海之名。变化成一家之体。
蹈前贤之未识。探先圣之不言。
经籍为心。得王何逸契
风云入思。叶张左于神交。
故能使六合殊材。并推心于意匠
八方好事。咸受气于文枢。
出轨躅而骧首。驰光芒而动俗。
非君之博物。孰能致于此乎。
君讳字子安
太原祁人也。其先出自有周。
浚启文明之裔。隐乎炎汉。
宏宣高尚之风。晋室南迁。
家声布于淮海。宋臣北徙。
德胜于河汾。宏材继出。
达人间峙。祖父通。
秀才高第。蜀郡司户书佐王侍读
大业末。退讲艺于龙门。
其卒也。门人谥之曰文中子
闻风睹奥。起予道唯。
揣摩三古。开阐八风。
始摈落于邹韩。终激扬于
父福畤。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阯六合二县令
齐州长史。抑惟邦彦。
是曰人宗。绝六艺以成能。
兼百行而为德。司马谈之晚岁。
思宏授史之功。扬子云之暮年。
遂起参元之叹。君之生也。
舍章是托。神何由降。
星辰奇伟之精。明何由出。
家国贤才之运。性非外奖
智乃自然。孝本乎未名。
人应乎初识。器业之敏。
先乎就傅。九岁读颜氏汉书。
撰指瑕十卷。十岁包综六经。
成乎期月。悬然天得。
自符音训。时师百年之学。
旬日兼之。昔人千载之机。
立谈可见。居难则易。
在塞咸。于术无所滞。
于词无所假。幼有钧衡之略。
独负舟航之用。年十有四。
时誉斯归。太常伯刘公巡行风俗。
见而异之曰。此神童也。
因加表荐。对策高第。
拜为朝散郎沛王之初建国也。
博选奇士。徵为侍读
奉教撰平台钞略十篇。书就。
赐帛五十匹。先鸣楚馆。
孤峙齐宫。乘忌侧目。
应刘失步。临秀不容。
寻反初服。远游江汉。
登降岷峨。观精气之会昌
玩灵奇之肸蚃。考文章之迹。
徵造作之程。神机若助。
日新其业。西南洪笔。
咸出其词。每有一文。
海内惊瞻。所制九陇县孔子庙堂碑文。
宏伟绝人。稀代为宝。
正平之作。不能夺也。
咸亨之初。乃参时选。
三府交辟。遇疾辞焉。
友人陆季。友时为虢州司法
盛称宏农药物。乃求补虢州参军
坐免岁馀。寻复旧职。
弃官沈迹。就养于交阯焉。
长卿坐废于时。君山不合于朝。
岂无媒也。其惟命乎。
富贵比于浮云。光阴踰于尺璧。
著撰之志。自此居多。
观览旧章。翾翔群艺。
随方渗漉。于何不尽。
在乎词翰。倍所用心。
尝以龙朔初载。文场变体
争搆纤微。竞为雕刻。
糅之金玉龙凤。乱之朱紫青黄。
影带以徇其功。假对以称其美。
骨气都尽。刚健不闻。
思革其弊。用光志业。
薛令公朝右文宗。托末契而推一变。
卢照邻人间才杰。览清规而辍九攻。
知音与之矣。知已从之矣。
于是鼓舞其心。发泄其用。
八纮驰骋于思绪。万代出没于毫端。
契将往而必融。防未来而先制。
动摇文律。宫商有奔命之劳。
沃荡词源。河海无息肩之地。
以兹伟鉴。取其雄伯。
壮而不虚。刚而能润。
雕而不碎。按而弥坚。
大则用之以时。小则施之有序。
徒纵横以取势。非鼓怒以为资。
长风一振。众萌自偃。
遂使繁综浅术。无藩篱之固。
纷绘小才。失金汤之险。
积年绮碎。一朝清廓。
翰苑豁如。词林增峻。
反诸宏博。君之力焉。
矫枉过正。文之权也。
后进之士。翕然景慕。
久倦樊笼。咸思自释。
近则面受而心服。远则言发而响应。
教之者逾于激电。传之者速于置邮
得其片言。而忽焉高视。
假其一气。则邈矣孤骞。
窃形骸者。既昭发于枢机。
吸精微者。亦潜附于声律。
虽雅才之变例。诚壮思之雄宗也。
妙异之徒。别为纵诞。
专求怪说。争发大言。
乾坤日月张其文。山河鬼神走其思。
长句以增其滞。客气以广其灵。
已逾江南之风。渐成河朔之制。
谬称相述。罕识其源。
扣纯粹之精机。未投足而先逝。
览奔放之偏节。已滞心而忘返。
乃相循于跼步。岂见习于通方。
信谲不同。非墨翟之过。
重增其放。岂庄周之失。
唱高罕属。既知之矣。
以文罪我。其可得乎。
君以为摛藻雕章。研几之馀事。
知来藏往。探赜之所宗。
随时以发。其唯应便。
稽古以成。其殆察微。
循紫宫于北门。幽求圣律。
访元扈于都洛。响像天人。
每览韦编。思宏大易。
周流穷乎八索。变动该乎四营。
为之发挥。以成注解。
尝因夜梦。有称孔夫子而谓之曰。
易有太极。子其勉之。
寤而循环。思过半矣。
于是穷蓍蔡以像告。考爻彖以情言。
既乘理而得元。亦研精而徇道。
虞仲翔之尽思。徒见三爻。
韩康之成功。仅踰两系。
君之所注。见光前古。
与夫发天地之秘藏。知鬼神之情状者。
合其心矣。君又以幽赞神明。
非杼轴于人事。经营训导
优游于圣作。于是编次论语。
各以群分。穷源造极。
为之古训。仰贯一以知归。
体二而致远。为言式序
大义昭然。文中子之居龙门也。
睹隋室之将散。知吾道之未行。
叹凤之远图。宗获麟之遗制。
裁成大典。以赞孔门。
讨论汉魏。迄于晋代
删其诏命。为百篇以续书。
甄正乐府。取其雅奥。
三百篇以续诗。又自晋太始元年
至隋开皇九年平陈之岁。褎贬行事。
述元经以法春秋。门人薛收窃慕。
同为元经之传。未就而殁。
君思崇祖德。光宣奥义。
续薛氏之遗传。制诗书之众序。
包举艺文。克融前烈。
陈群太邱之训。时不逮焉。
孔伋司寇之文。彼何功矣。
诗书之序。并冠于篇。
元经之传。未终其业。
命不与我。有涯先谢。
春秋二十八。皇唐上元三年秋八月
不改其乐。颜氏斯殂。
养空而浮。贾生终逝。
呜呼。天道何哉。
所注周易。穷乎晋卦。
又注黄帝八十一难。幸就其功。
撰合论十篇。见行于代。
君平属文。岁时不倦。
缀其存者。才数百篇。
嗟乎促龄。材气未尽。
殁而不朽。君子贵焉。
兄勔及勮。磊落词韵
铿鍧风骨。皆九变之雄律也。
弟助及勋。总括前藻
网罗思。亦一时之健笔焉。
友爱之至。人伦所及。
永言存殁。何痛如之。
援翰纪文。咸所未忍。
盖以投分相期。非宏词说。
潸然揽涕。究而序之。
分为二十卷。具诸篇目。
三都盛作。恨不序于生前。
七志良书。空撰得于身后。
神其不远。道或存焉。
桂阳郡妃文 初唐 · 睿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十九
景云二年岁次辛亥十月庚寅。皇帝若曰。
于戏。咨尔故桂阳王妻杨氏。
诞承华绪。光袭懿风。
性识柔明。言容婉嫕。
观诗著范。蹈礼成规。
往应高禖。作嫔英邸。
谨环佩之节。珊有其章
励蘩藻之诚。恭而式序。
遣使某持节册命尔为桂阳郡王妃。尔其克保彝训。
率由茂则。以正于家。
无替厥命。往钦哉。
罽宾国王勃匐准文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三十九
维天宝四载岁次乙酉九月乙卯朔二十二日景子。皇帝诏曰。
于戏。远方恭顺。
褒锡宜优。累代忠勤。
宠章斯及。咨尔罽宾国王男匐准。
宿承信义。早竭款诚。
宁彼下人。二蕃安静。
继其旧业。万里来朝。
秉节不踰。恳怀弥著。
愿情之至。深可嘉焉。
是用册命袭罽宾国王及乌苌国。仍授右骁卫将军
往钦哉。尔其肃恭典册。
保尚忠义。承膺于宠命。
以率于遐蕃。可不慎欤。
九日江州王使君(一作九日)。(一作王勃诗) 唐 · 蔡孚
五言绝句 押麻韵
引用典故:送酒
九日浔阳县,门门有菊花
白衣送酒,若个是
按:〖1〗按王使君疑指王勃,所以《全唐诗》卷五六把这一首编入王勃名下,恐怕不对。《全唐诗》的文字不尽相同,录出以便参阅。〖项云:「唐代使君』乃是对刺史的尊称。王勃并未担任过这类官职。整『王使君』当另有其人。盖王姓江州刺史也。」「或是王勃道出江州时。写给王姓刺史的。」〗
鱼山神女祠(一作《渔山神女智琼祠》二首)。(张茂先神女序》曰:“魏济北从事弦超,嘉平中,夜神女来,自称天上玉女姓成公字智琼东郡人,早失父母,天地哀其孤苦,令得下嫁。后三四日一来,即乘辎軿,衣罗绮。智琼能隐其形,不能藏其声,且芬香达于室宇,颇为人知。一旦,神女别去,留赠裙衫裲裆。”《述征记》曰:“魏嘉平中,有神女成公智琼,降弦超。同室疑其有奸,智琼乃绝。后五年,超使将之洛西,至济北渔山下陷上,遥望曲道头,有车马似智琼,果是。至,克复旧好。”唐王勃《杂曲》曰:“智琼神女,来访文君。”按《十道志》云:“渔山一名吾山汉武帝渔山,作《瓠子歌》云‘吾山平兮巨野溢’,是也。”) 其二 迎神(一本二首题下并有曲字)722年 盛唐 · 王维
 押麌韵 创作地点: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
坎坎击鼓,(一作渔)之下。
吹洞箫,望极浦。
女巫进,纷屡舞。
陈瑶席,湛清酤,风凄凄兮(一作又)夜雨。
不知(一本无此二字)神之来兮不来,使我心兮苦复苦(一作使我心苦)
王勃引谚 唐 · 佚名
 押元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祸不入慎家之门(见《王子安集》卷十《平台秘略论》。)
占城卜尸利律陁般摩提婆敕书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六四、《临川先生文集》卷四八
敕:卿世百禄,躬有一邦。
虽道阻荒遐,而志存钦顺
具书遣使,航海献琛。
载念忠勤,岂忘叹尚!
因加褒赐,式示眷怀。
王子安至日三首 其一 北宋 · 陈师道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近节翻多事,为家不亦难。
老成须药力,愁绝向谁宽。
冻雨能妨梦,朝霜故作寒。
衰颜心自了,不待镜中看。
王子安至日三首 其二 北宋 · 陈师道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物理有终极,人情从往还。
阴阳消长际,老疾去留间。
徒怀惠,买山
更歌吾和汝,风日稍侵颜。
王子安至日三首 其三 北宋 · 陈师道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晨起公私迫,昏归鸟雀催。
百年忙里尽,万事醉间来。
竹雨深宜晚,江梅半欲开。
风灯挑不燄,寒火拨成灰(末二句与《寒夜》诗重见)
占城国卜麻叠明堂加恩制 宋 · 翟汝文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五、《忠惠集》卷一
朕采汶上之仪,因省方而享帝;
授泰元之策,期敛福以锡民。
欢忻既洽于群神,庆施遂周于四海。
载颁显命,以建殊邦。
具官某气禀纯和,性资忠一。
介南溟而有国,世蒙湛露之多濡;
谨北面以称藩,蚤识疾风之不作。
庭琛屡贡,爵典荐加。
大将之高牙,视三公之极位。
王灵滋至,侯度益恭。
属展采于宗祈,既成熙事;
顾广恩于祭泽,可废彝章?
乃增衍于爰田,并倍隆于真实。
以侈精禋之贶,以昭顺节之褒。
于戏!
崇德报功,朕则靡遐遗之间;
向风慕义,尔其坚内附之诚。
往对宠恩,永绥厚禄。
占城国卜麻叠特授依前检校太傅使持节琳州诸军事琳州刺史怀远军节度使琳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兼御史大夫占城国王加食邑食实封散官勋如故制1132年3月8日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四一、《北海集》卷七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门下:朕采汶上之仪,因省方而飨帝;
授泰元之策,斯敛福以锡民。
欢欣既洽于群臣,庆施远周于四海。
载颁显命,以逮殊邦。
怀远军节度使琳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琳州刺史上柱国占城国王、食邑六千户、食实封二千五百户杨卜麻叠,气禀纯和,性资忠壹。
介南溟而有国,世蒙零露之多濡;
谨北面以称藩,蚤识烈风之不作。
庭琛屡贡,爵典荐加。
大将之高牙,视三公之极位。
王灵滋至,侯度益恭。
属展采于宗祈,既成釐事;
顾广恩于祭泽,可废彝章?
乃增衍于爰田,并倍敦于真食。
以侈精禋之贶,以昭顺节之褒。
于戏!
崇德报功,朕则靡遐遗之间;
向风慕义,尔其坚内附之诚。
往对庞禧,永绥厚禄。
可依前检校太傅使持节琳州诸军事琳州刺史、充怀远军节度使琳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兼御史大夫占城国,加食邑五百户食实封二百户。
主者施行。
王子安玄武山诗跋宣和七年七月 北宋 · 汪若梅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三七
余与杨权正夫俱在太学,声迹相闻,比到潼川,惠然肯顾。
余爱其风韵洒落,意其乡江山必有佳处。
越数月,访玄武山中江,实正夫之里。
山川秀拔,殆冠东蜀。
余与正夫策杖游戏,终日忘返。
且曰:「滕王阁江南之绝景也,得王子安之文,而阁遂增重,惜乎登此山者众矣,未有能使此山如此阁者」!
正夫曰:「唯此敝邑,王子安尝怀霄汉之举,且叙其大略,有一赋三诗」。
予愕然曰:「子安之文,曷为士大夫不详道之」?
正夫曰:「唯文章在处,有神物护持,而取重于时,亦有幸不幸。
自幼小时,尝闻父老吟哦子安之文,惧其湮而不传,每加寻访,意未获全幅。
近得于民间败楮中,大慰夙昔之心,且欲托诸善笔札者,刊镌翠琰。
子之书如阮籍辈,从不绳以礼法,自有出尘气味,盍为余笔之」?
余既以是启杨君之心,不敢重辞。
宣和乙巳七夕江南汪若梅跋。
按:乾隆中江县志》卷四,乾隆五十二年刻本。
占城国卜麻叠特授检校太傅建炎三年正月十日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四八、《宋会要辑稿》蕃夷四之四七(第八册第七七五○页)
门下:得大横之兆,式帝命于九围;
推神筴之占,候阳明于七日
升烟泰畤,登就吉仪。
孚号明庭,诞敷沛泽。
怀远军节度琳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太保使持节琳州诸军事琳州刺史御史大夫上柱国占城国王、食邑五千户食实封二千一百户杨卜麻叠,躬怀德善,世载忠劳。
推虎落之雄,迈城池金汤之固;
导骍旄之节,书山河带砺之盟。
属予巡甸之初,适在当郊之岁。
一时文轨,方丕冒于海隅
万里梯航,谅心存魏阙
奉禋祠于奠璧,效方物于贡琛。
进升槐位之联,申衍爰田之食。
于戏!
戎祀国之大事,迨臻奏假之成;
黼哻王之荩臣,用介庞鸿之祉。
克祗猷训,茂对宠光。
可特授检校太傅,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
王子安应试新亭二诗 其一 宋 · 郑猷
七言绝句 押虞韵
一簪华发一床书,尽日新亭适意无。
莫道长安天样远,长安自不厌江湖。
王子安应试新亭二诗 其二 宋 · 郑猷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前年谏猎出长杨,乞得新亭作醉乡。
好把青衫送酒媪,从教人识御炉香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