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宣宗郑光辍朝疏 中唐 · 李景俭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二
郑光是陛下亲舅。外族之爱。
诚轸圣心。况皇太后哀切之时。
理合加等。而赐之粟帛。
隆其第宅。自家刑国。
允谓合宜。今以辍朝之数。
比于亲王公主。则前例所无。
纵有亦不可施用。何者。
先王制礼。所以防微。
大凡人情。于外族则深。
于宗庙则薄。所以先王制礼。
割爱厚亲。士庶犹然。
况当万乘。亲王公主宗属也。
舅氏外族也。今朝廷公卿以至庶人。
据开元礼。外祖父母及亲舅。
丧服小功五月。若亲伯叔亲兄弟。
即服齐缞周年。所以疏其外而密于内也。
有天下者。尤不可使外戚强盛。
西汉有吕氏之侈。几灭刘氏。
国朝有则天之篡。殆革唐命。
岂非一朝一夕。其所由来渐也。
郑光辍朝日数。与亲王公主同。
设使陛下速改诏命。辍朝一日或两日。
示其升降有差。恩礼无僭。
使四方见陛下钦明之德。青史传陛下制度之文。
垂之百王。播之芳烈。
臣愚不肖。谬窃恩私。
实愿陛下处于之上。羲轩之列。
所以甘心鼎镬。伏进危言。
大中时宣宗朝,崔铉秉政,所善者,郑鲁杨绍复段瑰薛蒙,颇参议论,时人语如此。帝闻,书之于扆,卒以此罢。) 唐 · 不详
四言诗
郑杨段薛,炙手可热
欲得命通,鲁绍瑰蒙(一作鲁绍瑰蒙,识即合通)
中郎将作诗(在省日,宣宗顾问称旨,摄中郎将,有诗曰云云。风神俊迈。后拥节旄。) 唐 · 无名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宫娃引入玉为行,金殿齐趋近禦床。
不见圣明亲顾问,如何得摄汉中(以上《诗话总龟》二三《寓情门》引《南部新书》)
百丈山(《庚溪诗话》:“帝为光王时,为武宗所忌,多晦迹为方外游,至百丈山作诗云。”) 唐 · 李忱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大雄真迹枕危峦,梵宇层楼耸万般。
日月每从肩上过,山河长在掌中看
仙峰不间三春秀,灵境何时六月寒?
更有上方人罕到,暮钟朝磬碧云端。
宣宗谥议 唐 · 苏涤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
议曰。伏以皇天平分。
盛王全用。施雷雨之广泽
则庶物生成。务恩威之至仁。
则四海亭育。遂使含灵受泰。
触类知怀。美谥大名
固当称谓。伏惟大行皇帝爰自盘维。
膺兹九五。行越今古。
仁被黔黎。孝惟生知。
略不代出。以天下为己任。
视宇内于掌中。坐朝而不问风霜。
弭乱而不悕府帑。动惟思古。
虑必归周。闻善若惊。
去疾务尽。前王之美事。
列圣之令典。必扩而行之。
加以讲信修睦。任贤兴能。
思念勋庸。则发凌烟之彩绘。
敦序友于。则置雍和之宴锡。
俯阅才彦。则命法官谏官之次对。
爱悯生育。则禁三月五月之采捕。
一物之不得其宜。纳隍在虑。
四方之稍有未泰。降食为心。
命将则千里坐知。指纵则三边克定。
是以人并为便。物得自安。
加以西平羌戎。南殄蛮寇。
三州七关之地。坦然无虞。
四镇际海之氓。晏然自静。
然后赈廪恤人。蠲农命使。
远无不肃。迩无不安。
奸宄戢心。权豪屏息。
京辇绝桴鼓之响。边陲无烽爟之虞。
可谓超三跻五。度契踰绳者也。
故有识曰伫其云亭。齐人已臻于仁寿。
不享尧运。不升轩云。
岂独唐俗有丧考之悲。人怀崩天之怨而已。
谨按谥法。敬祀享礼曰圣。
辟土斥境曰武。聪明睿知曰献。
经天纬地曰文。慈惠爱亲曰孝。
先皇帝肃祇禋祀。非礼不行。
得不谓之圣乎。收复旧疆。
诛锄梗骜。得不谓之武乎。
好文乐贤。兴善不倦。
得不谓之献乎。虔奉天道
锐意典法。得不谓之文乎。
五十而慕。问安不懈。
得不谓之孝乎。谨上尊谥曰圣武献文孝皇帝
庙号宣宗。谨议。
郊庙歌辞 享太庙乐章 宣宗室舞门下侍郎夏侯孜撰) 唐 · 夏侯孜
四言诗 押阳韵
于铄令主,圣祚重昌
兴起教义,申明典章。
俗尚素朴,人皆乐康
积德可报,流庆无疆。
宣宗收复河湟诗 唐 · 崔铉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边陲万里注恩波,宇宙群芳洽凯歌。
右地名王争解辫,远方戎垒尽投戈。
烟尘永息三秋戍,瑞气遥清九折河。
共遇圣明千载运,更观俗阜时和
次韵李忱承议所惠诗字天辅 北宋 · 李复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人生飘荡若浮云,邂逅乘风忽聚群。
嗟我淹留今倦宦,喜君倾倒细论文。
扬舲觉海宗提印,授钺诗坛勇冠军
荒学漫劳无所得,鼻端聊假一挥斤。
唐宣宗贾岛墨敕 南宋 · 王远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三七、《静嘉堂秘籍志》卷三二、《皕宋楼藏书志》卷六九
右大中墨敕九十四字,旧刻石祠堂中。
《唐书》作传云:「文宗时,坐飞谤贬长江主簿
会昌初,以普州司仓司户参军(《墓志》)」。
按:《贾浪仙长江集》卷首,国家图书馆藏冯定远钞本。
唐宣宗面察刺史能否故事 南宋 · 洪适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四○、《盘洲文集》卷六四
唐宣宗刺史毋得外徙,必令至京师面察能否,然后除。
令狐绹尝徙其故人为邻州刺史,便道之官。
上见其谢上表,以问,对曰:「以其道近,省送迎耳」。
上曰:「朕以刺史多非其人,为百姓害,故欲一一见之,访问其所施设,知其优劣,以行黜陟。
而诏命既行,直废格不用,宰相可谓有权」。
时方寒,汗透重裘。
臣闻宇内至广也,斯民至众也,君门九重,不能悉知其休戚,必张官置吏以治之。
郡守县令,岂皆有廉白之行、强敏之材耶?
为之守者,得其人则进贤退不肖,可以振千里之治。
唐之法,五品以上除授则归之朝廷,以下则属之铨部。
虽有身言书判之制,而限年蹑级,非复山公启事,固已贤愚同滞矣。
朝廷之所选用,非其亲旧乡党则转相汲引者,且不能人人识之,其材与不材盖不知也。
大臣犹如是,则人主焉能知之?
夫以言貌取人尚或有失,况于未尝闻其言、见其貌者乎?
敷奏以言,明试以功,此有虞所以致治也。
能言者犹或不能行,其敷奏无可取者,抑又可知矣。
宣宗亦唐之贤主,大中初政,有贞观之风,史氏美其精于听断,可谓有志于治矣。
终不能比迹于可称之三宗者,辅佐多不得人,虽有宏抚良法,不能力行而然也。
可不监哉?
煎白云二首白云寺宣城赏溪之西唐宣宗有诗云长安若问江南事说道风光在水西) 其一 南宋 · 张镃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水西幽寺风光足,山上行云雪色明。
不放精英入閒草,夜铛嘉话得松声。
煎白云二首白云寺宣城赏溪之西唐宣宗有诗云长安若问江南事说道风光在水西) 其二 南宋 · 张镃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嫩芽初见绿蒙茸,已破人间睡思浓。
玉食会当陪上苑,贵名高冠密云笼。
唐宣宗饵药 南宋 · 金朋说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长生妄诞诳愚言,覆辙前途不自悛。
若饵金丹人不死,北邙青冢尽神仙。
黄檗礼佛掌宣宗图赞 南宋 · 释智愚
 押词韵第四部
七赤之躯,额有圆珠。
问著便掌,胆大心粗。
不是大中天子,几乎唤马作驴。
大家水底按葫芦。
循州车世之咏一长命人得轩辕集唐轩辕集隐居罗浮山,年百余岁。宣宗召问之,对曰:“彻声色,薄滋味,哀乐不过,德刑无偏,尧、舜、禹、汤皆登上寿者,用此道也。”善饮酒,百升不醉。夜则垂发盘中,酒沥沥而出。有《太霞玉书》,习神仙事) 明末清初 · 陈子升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荒涂纡逸轨,抗手问轩辕
独有玉书要,空留金阙恩。
韬精竹叶酒,散发扶桑暾。
客自罗浮至,应知羽士魂。
洛阳桥原名万安,有蔡忠惠公落成双碑,纪舟楫维艰,父老募金鸠工姓名、年月、本末,文字甚古雅。后人因之,筑小石城于桥畔以避倭患,俗称洛阳,盖袭唐宣宗「大类吾洛阳」语耳。乃舆志亦载遗书海神故事,大为可哂;而碑版不及,岂忠惠反讳之耶?) 清 · 孙元衡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四十七门分雪浪,三千馀尺驾虹梁。
垒渊不道蒙神力,观海何曾似洛阳
鱼鸟逍遥倭鬼遁,轮蹄安稳孽龙僵。
迎潮磊磊支危石,尚与渔家养蛎房。
渔洋先生评:纯以大气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