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浯溪元次山三吾诗刻石(玄黓摄提格) 清 · 舒位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瓶水斋诗集卷一
占得溪堂胜,萧然独往时。
可怜循吏传,犹是盛唐诗。
饮酒都成例,磨厓亦有碑。
先生能造字,比似买山奇。
次山赠别 宋 · 胡寅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牧养惟闻政失中,茇棠深愧召南风。
却归旧隐三家市,回望耆儒一亩宫
蕙帐我今寻怨鹤,蘋洲君复送惊鸿。
别怀不得同杯酒,西柄居然挹大东。
永州返棹经三浯步元次山窳尊原韵 清 · 杨芳
 押词韵第十一部
大江水西来,回环绕幽亭。
窳尊凹石穴,石以次山名。
乱峰嵌江渚,一掬傲东瀛。
秋雨溜不竭,中睹蛙黾生。
有唐昔中叶,灾黎洪溟。
漫叟舂陵,不忍独为醒。
时时发醉语,嘲戏余深情。
当年持符地,疮痍满荒城。
至今颂遗爱,竹树炊烟青。
亭小难容席,白云环檐楹。
遵人留残滴,窳浅尚古形。
我来挹高风,时思携瓯瓶。
陶然共一酌,何必期渊明
永州舜庙(《舆地碑目》云:“虞帝庙州学西,唐元结舜庙状及舜祠表,俱江华瞿令问篆刻石上。”按志旧载谓汉载侯熊渠作,不知何谓,诗乃唐人作也。) 唐 · 无名氏
五言排律 押侵韵
游湘有馀怨,岂是圣人心。
行路猿啼古,祠宫梦草深。
素风传旧俗,异迹闭荒林。
巡狩去不返,烟云愁至今。
九嶷天一半,山尽海沈沈。
偶读元次山喻旧部曲诗有感 明末清初 · 阮大铖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咏怀堂诗卷四
兵兴十载焚戎服,叹哭曾传樊水阴。
退谷樵渔今已老,普天士马正如林。
荣光定叶明时兆,闰气难窥真宰心。
日暮碧云修竹里,空临梁甫弄春琴。
容州经略使元结文集后序 唐 · 李商隐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七十九
次山有文编。
有诗集。
元子
三书皆自为之序。
次山见举于弱夫苏氏。
始有名。
见取于公浚杨公。
始得进士第
见憎于第五琦元载
故其将兵不得授。
作官不至达。
母老不得尽其养。
母丧不得终其哀。
间二十年。
其文危苦激切悲忧酸伤于性命之际。
自占心经巳下若干篇。
是外曾孙辽东李恽辞收得之。
聚为元文后编。
次山之作。
其绵远长大。
以自然为祖。
元气为根。
变化移易之。
太虚无状。
大贲无色。
寒暑攸出。
鬼神有职。
南斗北斗。
东龙西虎。
方向物色。
歘何从生。
哑钟复鸣。
黄雉变雄。
山相朝捧。
水信潮汐。
若大压然。
不觉其兴。
若大醉然。
不觉其醒。
其疾怒急击。
快利劲果。
出行万里。
不见其敌。
高歌酣颜。
入饮于朝。
断章摘句
如娠始生。
子豹孙。
竞于跳走。
剪馀斩残。
程露血脉。
其详缓柔润。
压抑趋儒。
如以一国买人一笑。
如以万世换人一朝。
重屋深宫。
但见其脊。
牵繂长河。
不知其
死而更生。
夜而更明。
衣裳钟石。
雅在宫藏。
其正听严毅。
不滓不浊。
如坐正人。
照彼佞者。
子从其翁。
妇从其姑。
竖麾为门。
悬木为牙。
张盖乘车。
屹不敢入。
将刑断死。
帝不得赦。
其碎细分擘。
切截纤颗。
如坠地碎。
若大咽馀。
锯取朽蠹。
栎蟒出毒。
剌眼楚齿。
不见可视。
顾颠踣错杂。
污潴伤损。
如在危处。
如在梦中。
其总旨会源。
条纲正目。
若国大治。
若年大熟。
若君君尧舜
人人羲皇
上之视下。
不知有尊。
下之望上。
不知有篡。
辫头凿齿。
扶服臣仆。
融风彩露。
飘零委落。
耋老者在。
童龀者蕃。
邪人佞夫。
指之触之。
薰薰熙熙。
不识其故。
吁。
不得尽其极也。
而论者徒曰次山
不师孔氏为非。
呜呼。
孔氏于道德仁义外有何物。
百千万年。
圣贤相随于涂中耳。
次山之书曰。
三皇用真而耻圣。
五帝用圣而耻明。
王用明而耻察。
嗟嗟此书。
可以无乎。
孔氏固圣矣。
次山安在其必师之邪。
浪翁观化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六、《乐全集》卷三四
元子《浪翁观化》凡四说,其辞悠悠,不概人事,故述三篇云:
火生于木,木亡而后火明;
木生于土,土刑而后木生;
土尅水而水以土存,火尅金而金以火成。
此有无相化之说。
右有无相化。
朝为商,暮为周;
朝为公卿,暮为俘隶;
朝为忠义,暮为寇逆。
此有化无之说。
右有化无。
起于畎亩而君天下,起于钓筑而宰天下,起于寇逆而忠义名。
此无化有之说。
右无化有。
唐元次山铭跋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五、《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集古录》卷七、《六一题跋》卷七
右《元次山铭》,颜真卿撰并书。
唐自太宗致治之盛,几乎三代之隆,而惟文章独不能革五国之弊。
既久而后韩、柳之徒出,盖习俗难变,而文章变体又难也。
次山开元天宝时,独作古文,其笔力雄健,意气超拔,不减韩之徒也,可谓特立之士哉!
唐元结洼樽铭跋(〔永泰二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五、《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集古录》卷七、《六一题跋》卷七
右《洼樽铭》,元结撰,瞿令问书。
次山喜名之士也,其所有为,惟恐不异于人,所以自传于后世者,亦惟恐不奇而无以动人之耳目也。
视其辞翰,可以知矣。
古之君子诚耻于无闻,然不如是之汲汲也。
唐元结阳华岩铭跋(〔永泰二年〕)1063年12月26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五、《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集古录》卷七、《六一题跋》卷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右《阳华岩铭》,元结撰,瞿令问书。
元结好奇之士也,其所居山水必自名之,惟恐不奇,而其文章用意亦然,而气力不足,故少遗韵。
君子之欲著于不朽者,有诸其内而见于外者,必得于自然。
颜子萧然卧于陋巷,人莫见其所为,而名高万世,所谓得之自然也。
之汲汲于后世之名,亦已劳矣。
嘉祐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书。
唐元结峿台铭跋(〔大历二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五、《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集古录》卷七、《六一题跋》卷七
右,斯人之作,非好古者不知为可爱也,然来者安知无同好也邪?
季脩有诗求公晦颜公书元次山碑铭既而公晦和成使病者亦赋之 南宋 · 陈渊
英雄仙去形骸薧,空有遗铭卧荒草。
谁将后事付平原,石刻长随天不老
古来笔法多神逸,断碣尘埃谁复扫。
顾无清议蔼人间,末技纵工何足道。
往年好古搜奇迹,百过曾看争坐稿。
直词无复假军容,僣逆知公能辩早。
教儿祇欲传家法,挥金可笑欧阳媪。
岂知名义重丘山,遗屦终令鲁人宝。
此碑文墨两奇伟,千载漫郎犹有考。
当时谈笑傲豺狼,首领不求明哲保。
至今心画落银钩,逸若骅骝初脱皂。
先生年来好收书,兼爱此翁忠有馀。
岂惟笔力求深造,定要声名不减渠。
浯溪元次山旧隐 北宋 · 陈统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次山曾此隐,溪壑水清漪。
废宅群山合,高名千古垂。
修篁森钓渚,乐石耸丰碑。
唯有乔林色,苍苍似昔时。
按:以上清王煦嘉庆《湖南通志》卷二○九
旅中偶读元次山西阳城之诗追忆旧游拟作四首 其一 明 · 杨巍
 押先韵 出处:存家诗稿卷一
仲尼欲浮海,而我居海边。
海中有大鱼,岸上有薄田。
种田须荷锄,捕鱼还刺船。
农夫与渔父,相见复相怜。
旅中偶读元次山西阳城之诗追忆旧游拟作四首 其二 楞严寺 明 · 杨巍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存家诗稿卷一
此寺置何年,大唐贞观岁。
中藏白石碣,上刻前贤字。
地居古河边,门临野无际。
忆我读书时,寒榻同僧睡。
旅中偶读元次山西阳城之诗追忆旧游拟作四首 其三 谷山 明 · 杨巍
 押微韵 出处:明诗纪事 戊签·卷四、存家诗稿卷一
马谷近愚谷,所以人迹稀。
昔名乌鹊山,不见乌鹊飞。
惟有紫蕨菜,其苗高且肥。
洞口封白云,专待主人归。
旅中偶读元次山西阳城之诗追忆旧游拟作四首 其四 三里村 明 · 杨巍
 押养韵 出处:存家诗稿卷一
去城三里遥,亦无客来往。
本是老农家,荷锄非勉强。
既喜儿童愚,又见桑麻长。
早晚酒一壶,自歌还自赏。
元次山舂陵行有感近事追和其韵以寓鄙怀 元 · 黄溍
 押支韵
惟王始建官,民命有所司。
奈何阅流殍,束手无一施。
属者秋夏交,上状殊酸悲。
赤日纷按行,人马同时疲。
连阡见标榜,不救饥与羸。
仍闻恣鞭箠,惨忉伤肤皮。
检覈须再三,供张常恐迟。
哀哀鬻儿女,贸贸行安之。
感兹欲无诉,既往何由追。
尚惭喔咻恩,稍缓租税期。
云胡有仓卒,徵敛更相随。
但将充其数,肯复计尔赀。
肉食不自鄙,谓我非敢知。
栖栖甔石储,剥割无或遗。
言是邻壤凶,藉此敷恩慈。
宁知是州人,俟死无他为。
出语馀喘息,行步须扶持。
犹令比乐土,疾苦喘谓谁。
俯首州县间,逭责自其宜。
况迫大府令,联络飞符移。
豺狼方在郊,鹰隼宜用时。
区区狝狐兔,政尔何增亏。
吾贱不及议,为君陈苦辞。
石鱼醉歌 元结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五言绝句 押尤韵
漫翁愁独醒,时向石湖秋。
客醉知鱼乐,鱼欢为客游(以上《宛在堂诗·遂初三集》)
元次山集感而有作 元 · 张雨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四部
漫叟古之贤达欤,愤世直言七不如。
著书首补云门乐,取醉政赖石湖鱼。
湘中韶濩遗欸乃,天下漫浪知猗吁。
饿死杜陵拾遗老,唯有舂陵能起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