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舞曲歌辞 凯乐歌辞(《唐书·乐志》曰:“唐制,凡命将出征,有大功,献俘馘,其凯乐用铙吹二部,乐器有笛、筚篥、箫、笳、铙、鼓。〖歌七种〗迭奏《破阵乐》等四曲,一《破阵乐》,二《应圣期》,三《贺圣欢》,四《君臣同庆乐》。初,太宗东都,破宋金刚,其后苏定方执贺鲁,李绩高丽,皆备军容凯歌以入,而贞观显庆开元礼并无仪注。太常旧有《破阵乐应圣期》两曲歌词,至太和三年,始具仪注,又补撰二曲为四曲云。”) 破阵乐 唐 · 不详
 押真韵
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
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
舞曲歌辞 凯乐歌辞(《唐书·乐志》曰:“唐制,凡命将出征,有大功,献俘馘,其凯乐用铙吹二部,乐器有笛、筚篥、箫、笳、铙、鼓。〖歌七种〗迭奏《破阵乐》等四曲,一《破阵乐》,二《应圣期》,三《贺圣欢》,四《君臣同庆乐》。初,太宗东都,破宋金刚,其后苏定方执贺鲁,李绩高丽,皆备军容凯歌以入,而贞观显庆开元礼并无仪注。太常旧有《破阵乐应圣期》两曲歌词,至太和三年,始具仪注,又补撰二曲为四曲云。”) 应圣期 唐 · 不详
 押庚韵
圣德期昌运,雍熙万宇清。
乾坤资化育,海岳共休明。
辟土欣耕稼,销戈遂偃兵。
殊方歌帝泽,执贽贺升平。
舞曲歌辞 凯乐歌辞(《唐书·乐志》曰:“唐制,凡命将出征,有大功,献俘馘,其凯乐用铙吹二部,乐器有笛、筚篥、箫、笳、铙、鼓。〖歌七种〗迭奏《破阵乐》等四曲,一《破阵乐》,二《应圣期》,三《贺圣欢》,四《君臣同庆乐》。初,太宗东都,破宋金刚,其后苏定方执贺鲁,李绩高丽,皆备军容凯歌以入,而贞观显庆开元礼并无仪注。太常旧有《破阵乐应圣期》两曲歌词,至太和三年,始具仪注,又补撰二曲为四曲云。”) 贺圣欢 唐 · 不详
 押庚韵
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
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
舞曲歌辞 凯乐歌辞(《唐书·乐志》曰:“唐制,凡命将出征,有大功,献俘馘,其凯乐用铙吹二部,乐器有笛、筚篥、箫、笳、铙、鼓。〖歌七种〗迭奏《破阵乐》等四曲,一《破阵乐》,二《应圣期》,三《贺圣欢》,四《君臣同庆乐》。初,太宗东都,破宋金刚,其后苏定方执贺鲁,李绩高丽,皆备军容凯歌以入,而贞观显庆开元礼并无仪注。太常旧有《破阵乐应圣期》两曲歌词,至太和三年,始具仪注,又补撰二曲为四曲云。”) 君臣同庆 唐 · 不详
 押尤韵
主圣开昌历,臣忠奉大猷。
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
宋居士王君墓志铭绍圣三年十二月 北宋 · 刘弇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六○、《龙云集》卷三一
绍圣三年夏五月二十九日居士王君以疾终于其家之正寝。
既卒哭矣,其孤廷彦书谓曰:「天以衅祸酷吾家,诸孤置弗谴而钟吾考。
吾人虽相与抽摧殒泯,顾万万无益逝者,独求世之名能文者志铭墓傍,尚裨信且有考,此其为终天慰何限。
敢状以告」。
于王氏,实元丰同年进士,又尝获拜居士君,则所以款识之,是无易我者。
太原之王,系自仙子晋,其后显者间出,有以户部侍郎终郭周时曰朴者,于君为五世祖。
宋有天下,侍郎之支子始徙江西之庐陵,遂为庐陵人
君讳九畴,字建中
曾大父谏,大父邈,考尧,逮君四世不仕,而君尤以隐德高乡闾。
方尚少,资警敏已如成人。
加壮,而端毅沉默,雅不喜饰,平居退然,若不预事,及事至求辨,揣机括,立发取无负,类智数者,而不恃也。
事亲以孝闻,母夫人属疾弥年,医药护视,未尝辄去左右,至废寝与食,迄其终,无少衰者。
皇考之丧,会君在道,及讣闻,一恸几绝,其后尝以为终身之戚。
时号慕,邻里为之感动。
先是朝士恩他姓子以后己者,加长矣,晚更得子,则寖欲夺爱斥之,取谋于君,君曰:「恩之诚若妨嫡正,使不为嫡妨,则是子去将焉适?
奈何忽欲为忍人事耶」?
朝士愧而止,闻者义之。
尝浮洞庭,会大暴风,人有以舟垫湖波中,丐援溺声甚力,更数舟皆夺气𥈭眙,自脱引去,独君奚危赴急,视翻涛若平地。
或止之曰:「俱死无益」。
君曰:「使我援彼而死,亦命也」。
赖以获免者数人。
其仁心类如此。
始君颇亦有志书史间,晚为生事夺去,绪业不卒,而一时交游皆君子长者,遂以问学启训诸子,至躬自督约。
尝曰:「吾其斥大门闾,须吾儿车盖容入耳。
他非所冀也」。
宣义登第,君益得放任家事,一以委能子,时时从释老之高躅者,遗累捐缚,等夷死生,要使身世无毫发恨。
急人之病如救灾灼,里之争辨者不以干吏,而以不得直于君为慊。
初,君不嗜酒,然客尝满门,人人皆得其欢。
嗟夫,虽古所谓仕焉而已归教其乡里者,亦无以加此。
寿七十有五,娶萧氏,子男三人:曰廷坚;
曰廷彦,宣义郎、知江州湖口县事;
廷老,有文学,累举。
女二人,适吕仲元、孙慎徽
孙男七人,孙女二人,皆幼。
十二月庚申葬于儒行乡仙桂里三合之原。
铭曰:
前乎此流泽则长,后乎此益阐以光。
有考者德,而斯允斯臧。
奕奕斯阡,既协吉良。
有徵者,是为王姓妥安之藏。
宋王先生圹铭嘉定六年九月 南宋 · 郭绍彭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七八、《野客丛书》附录、《吴都文粹》续集卷四○
嘉定六年四月二十九日笠泽王先生以疾终,其年九月二十四日,葬于吴县横山先陇之侧。
其孤德文号泣致书,走介千里诉曰:「先君不求闻达,所以传信于后者必托诸铭。
君从先君游,知之实详,敢请」。
初,绍彭先大夫侨居笠泽先生年甫弱冠,籍籍有能文声,先大夫礼致斋馆,喜曰:「汝得所矜式矣」。
受业六载,开迪弘多。
先大夫日夕相与优游宴处,定为文字交。
继宰华容,力挽偕行,先生以亲老辞。
虽相望荆浙,先生得一善必以告绍彭,先大夫一觞一咏,未尝不属意先生也。
先大夫平时许与,每以远者大者期之,曾不少见于世,则次其颠末,今何敢辞?
先生讳楙字勉夫
家本福之福清,自其曾大父徙平江,后居笠泽
先生质禀颖悟,趋向端方,少失所怙,事母以孝闻。
与人交,诚实无虚语;
有义事,虽窘匮,必竭力为之。
清澹寡欲,刻苦嗜书。
宽厚长者,耻言人过,乡里皆称为善人君子。
少尝有志功名,蹭蹬不偶,自母夫人殁,悉弃所习,不复逐时好取世资。
或以劝之,泣曰:「禄不逮亲,尚奚望」?
榜所居曰「分定斋」,先大夫及浙西参议陈公造为文以记之。
富贵利达,恬不关念,安于义命若此。
杜门著书,留意古学,有《野客丛书》三十卷、《巢睫稿笔》五十卷。
《丛书》门分类聚,钩隐抉微,考證经史百氏,下至骚人墨客佚事,细大不捐。
士大夫争先誊写,亲族之仕达者欲锓木以传,先生辞之,顾语弟子曰:「吾目未瞑,且将有所增益」。
尝以文谒石湖先生,一见为之击节,雅相推誉。
客于湖南仓使张公顾之门逾三十年,宾主相驩如一日,人皆贤之。
晚得拘挛之疾,坐卧未尝废卷。
易箦之夕,神观不乱,作诗一绝,掷笔而逝,享年六十有三。
诗中有「趁著帆风便上船」之句,胸次夷坦可知。
娶葛氏,能尽妇道。
男二人,德文、之文,皆业进士
呜呼,才大者用必宏,先生之才独啬于用,德博者寿必遐,先生之寿不报其德,命矣夫!
若其谱系之详与先世履行之美,则有枢密曾公孝宽司谏江公公望之志铭在,兹不复录。
铭曰:
何才之丰,何道之穷。
横山之中,是为先生之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