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注释
拗花 中唐 · 元稹
 押真韵
试问酒旗歌板地,今朝谁是拗花人。
按:(见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十二)。此两句与李贺《酬答二首》中的一联完全相同。不知谁是原著。
冬青行二首 其二 南宋末 · 唐珏
 押屑韵
冬青花,不可折,南风吹凉积香雪。
遥遥翠盖万年枝,上有凤巢下龙穴
君不见犬之年羊之月,霹雳一声天地裂。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四《发宋陵寝》:岁戊寅,有总江南浮屠者杨琏真伽,怙恩横肆,势燄烁人,不可具状。十二月十有二日,帅徒役顿萧山,发赵氏诸陵寝,至断残支体,撄珠襦玉柙【撄珠襦玉柙 「撄」,辍耕录卷四作「攫」,当从。】 ,焚其胔,弃骨草莽间。时珏年三十二岁,闻之痛愤。亟货其家具,得白金百星许,执券行贷,得白金又百星许。乃具酒醪,市羊豕,邀里中少年若干辈,狎坐轰饮。酒且酣,少年起请曰:「君儒者,若是,将何为焉?」唐惨然具以告,愿收遗骸共瘗之。众谢曰:「诺。」中一少年曰:「发丘中郎将,耽耽饿虎,事露奈何?」唐曰:「余固筹矣。今四郊多暴骨,取窜以易,谁复知之?」乃斲文木为匮,复黄绢为囊,各署其表曰某陵某陵,分委而散遣之。蕝地以藏,为文而告。诘旦,事讫来集,出白金羡馀以酬,戒勿泄。越七日,总浮屠下令裒陵骨,杂置牛马枯骼中,筑一塔压之,名曰镇南。杭民悲切,不忍仰视,了不知陵骨之犹存也。祸淫不爽,流传京师,上达四聪,天怒赫赫,飞风雷号令,捽首祸者北焉。山阴人始有籍籍传唐氏者。由是唐之义风,震动吴越,声生势长,若胥江掀八月之涛。名虽高,困固自若。明年己卯上元两日,唐出观灯归,忽坐陨,息奄奄,若将绝者。良久始苏,曰:吾见黄衣吏持文书来告曰:「王召君。」导之往,观阙巍峨,宫宇靓丽,殆非人世间。有一冕旒坐殿上,数黄衣贵人逡巡降揖曰:「藉君掩骸,其有以报。」唐乃升谒,造王前。王谓曰:「汝受命窭且贫,兼无妻若子,今忠义动天,帝命赐汝伉俪,子三人,田三顷。」拜谢,降出,遂觉。罔不知其何也。踰时,越有治中袁俊斋至,始下车,为子求师。有以唐荐者,一见,置宾馆。一日,问曰:「吾渡江,闻有唐氏瘗宋诸陵骨,子岂其宗耶?」左右指君曰:「此是已。」袁大骇,拱手曰:「君此举,豫让不能抗也。」曳之坐,北面而纳拜焉。礼敬特加,情款益笃。叩知家徒四壁,恻然嗟矜。语左右曰:「唐先生家甚寒,吾当料理,使有妻有田以给。」左右逢迎,爰诹爰度,不数月,二事俱惬,聘妇偶故国之公女,负郭食故国之公田,所费一一自袁出。人固奇唐之节,而又奇唐之遇,两高之,曰:「二公真义士。」尔后获三丈夫子,鼎立颀颀。凡梦中神所许,稽其数,无一不合。咄咄怪事乃如此。唐葬骨后,又于宋常朝殿掘冬青树,植于所函土堆上,有诗云云。
梦中作四首 其四 宋末元初 · 林景熙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珠凫玉雁又成埃,斑竹临江首重回。
犹忆年时寒食祭,天家一骑捧香来。
遂昌杂录:当发陵时林景熙故为丐者,背竹箩【竹箩 「箩」原作「篱」,据遂昌杂录改。】 ,挟竹夹,遇物夹投箩中。潜铸金牌系腰间,贿西僧求得高孝两陵骨,贮两函,葬东嘉。故梦中作诗有「双匣亲传竺国经」之句。 徐沁金华游录注云:杨琏真伽发陵事,诸书纪载岁月不同。按元史:世祖至元二十一年九月丙申,以江南总摄杨琏真伽发宋陵冢所收金银宝器,修天衣寺。又按宋文宪穆陵遗骼事及丘文庄续资治通鉴皆云:至元二十一年甲申,僧嗣占、妙高上言,欲毁会稽诸陵,江南总统杨琏真伽丞相桑哥表里为奸,明年乙酉正月,奏请如三僧言。盖其谋始于甲申,而成于乙酉,与周草窗密癸辛杂识年月正同。是时会稽唐玉潜珏永嘉林景熙德阳郑宗仁朴翁皋羽咸主王监簿家,协谋收掩陵骨,故别玉潜冬青树引以纪其事。而景熙皋羽诗亦有「夜梦绕句越,落日冬青枝」,岂非诸公共事之明證乎?彭山季本皋羽引中有「白衣种年星在尾」之句,谓与罗云溪有开唐义士传岁次戊寅之说相合。善乎彭玮解之曰:「星在尾者,寅月也,此即乙酉正月耳。」 宋诗纪事云:六陵遗骨,癸辛杂识、辍耕录俱云葬兰亭。若云高孝两陵林携葬东嘉,则诗中所云「水到兰亭转呜咽,不知真帖落谁家」,又何谓耶?当以周草窗陶南村所纪为是,而景熙则共事之人也。梦中诗系唐玉潜作,云景熙作者非。 案:梦中诗明言双匣,自系指高孝两骨。当时弃骨草莽,玉潜托诸少年于仓皇急遽中,只求收得遗骸,岂能于诸陵之骨全无遗漏?更何能辨别分明?德旸自伪为丐者,又潜用金牌贿求,故能得二陵之骨,其馀亦不能尽得,可知其事之难。若疑「水到兰亭」句为无谓,则林所收者自瘗东嘉,唐所收者自瘗兰亭,事后必相闻,知梦中作诗先及高孝二陵骨次及诸陵骨,不相妨也。若梦中诗为唐作,则双匣又何谓乎?郑先于陶说,较可信,南宋书亦详林事,此诗自当属林。
梦中作 宋末元初 · 林景熙
珠亡忽震蛟龙睡,轩弊宁忘犬马情。
亲拾寒琼出幽草,四山风雨鬼神惊。
一抔自筑珠丘土(一抔自筑珠丘土 遂昌杂录作「一抔未筑珠宫土」。),双匣亲传竺国经。
独有春风知此意,年年杜宇哭冬青
昭陵玉匣走天涯,金粟堆寒起暮鸦。
水到兰亭转呜咽,不知真帖落谁家。
珠凫玉雁又成埃,斑竹临江首重回。
犹忆年时寒食节,天家一骑奉香来。
遂昌杂录:当发陵时林景熙故为丐者,背竹箩【竹箩 「箩」原作「篱」,据遂昌杂录改。】 ,挟竹夹,遇物夹投箩中。潜铸金牌系腰间,贿西僧求得高孝两陵骨,贮两函,葬东嘉。故梦中作诗有「双匣亲传竺国经」之句。 徐沁金华游录注云:杨琏真伽发陵事,诸书纪载岁月不同。按元史:世祖至元二十一年九月丙申,以江南总摄杨琏真伽发宋陵冢所收金银宝器,修天衣寺。又按宋文宪穆陵遗骼事及丘文庄续资治通鉴皆云:至元二十一年甲申,僧嗣占、妙高上言,欲毁会稽诸陵,江南总统杨琏真伽丞相桑哥表里为奸,明年乙酉正月,奏请如三僧言。盖其谋始于甲申,而成于乙酉,与周草窗密癸辛杂识年月正同。是时会稽唐玉潜珏永嘉林景熙德阳郑宗仁朴翁皋羽咸主王监簿家,协谋收掩陵骨,故别玉潜冬青树引以纪其事。而景熙皋羽诗亦有「夜梦绕句越,落日冬青枝」,岂非诸公共事之明證乎?彭山季本皋羽引中有「白衣种年星在尾」之句,谓与罗云溪有开唐义士传岁次戊寅之说相合。善乎彭玮解之曰:「星在尾者,寅月也,此即乙酉正月耳。」 宋诗纪事云:六陵遗骨,癸辛杂识、辍耕录俱云葬兰亭。若云高孝两陵林携葬东嘉,则诗中所云「水到兰亭转呜咽,不知真帖落谁家」,又何谓耶?当以周草窗陶南村所纪为是,而景熙则共事之人也。梦中诗系唐玉潜作,云景熙作者非。 案:梦中诗明言双匣,自系指高孝两骨。当时弃骨草莽,玉潜托诸少年于仓皇急遽中,只求收得遗骸,岂能于诸陵之骨全无遗漏?更何能辨别分明?德旸自伪为丐者,又潜用金牌贿求,故能得二陵之骨,其馀亦不能尽得,可知其事之难。若疑「水到兰亭」句为无谓,则林所收者自瘗东嘉,唐所收者自瘗兰亭,事后必相闻,知梦中作诗先及高孝二陵骨次及诸陵骨,不相妨也。若梦中诗为唐作,则双匣又何谓乎?郑先于陶说,较可信,南宋书亦详林事,此诗自当属林。
华亭 其一 金 · 王庭筠
七言绝句 押江韵
帝遣名山护此邦,千家瑟瑟嵌西窗。
山僧乞与山前地,招客先开四十双(全金诗十六又续河南通志七十五)
注:陶宗仪曰尝读金黄华老人诗有招客先开四十双之句殊不可晓近读云南杂志曰夷有田皆种稻其佃作三人使二牛前牵中压而后驱之犁一日为一双以二乏为己二己为角四角为双约有中原四亩地则老人之诗意见矣(辍耕录)
西江月 金末元初 · 丘处机
 押词韵第二部
屈指追思前世,低头省悟令望。
今生若不做修行。
又与轮回作争。

幸遇直常要妙,点头莫故昏蒙。
便挥宝剑杀三朋。
諕得龟蛇火遁。
按:清河书画舫卷六引书史会要案影印洪武九年刊本元陶宗仪书史会要无此词,不知清河书画舫何据。
题壁 宋末元初 · 单县君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抠衣步入轩辕界,身世翩翩物外游。
自是尘嚣隔天堑,高堂谩把翠钿收(谩把,明陈琏清陈伯陶民国九年刻本《罗浮志补》卷七作“莫惜”)。(明郭棐万历三十年刊《广东通志》卷六六)
罗浮志补》原按:《增城志》云:县君宋时人。考元陶宗仪《辍耕录》,称国朝官母妻四品,赠郡君。五品,赠县君单县君元时封赠。云宋人者,盖生于宋季也。
西江月 元 · 无名氏
 押麻韵
至元十三年江南初内附,民间盛传武当山真武降笔
九九乾坤已定,清明节后开花。
米田天下乱如麻。
直待龙蛇继马。

依旧中华福地,古月一阵还家。
当初指望瓮生涯。
死在西江月下。
按:宋遗民录卷十五原注云,有词近世皆传为太保刘秉忠所作,而陶宗仪记之如此,未如孰是。
题画飞白 元末明初 · 王冕
五言绝句 押庚韵
潇洒三君子,是伊亲弟兄。
所期持大节,莫负岁寒盟。
书画史王元章飞白一轴,题云:己丑岁夏五月二十二日会稽王冕写。云云。赤城陶君九成,故家子也。淳粹雅澹,有出尘风韵。读书之暇,每以翰墨自适。余寓西湖之东,九成时来会,谈论竟日,退有不忍舍者。其仲季皆清爽,真芝兰玉树,不下王谢家也。遂题而归之。
南村后杂赋十首 其六 元末明初 · 陶宗仪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二十三
江海谋生拙,园田引兴长。
径分黄菊本,池种白鱼秧。
瘗笔营山竁,横琴布石床。
俗氛飞不到,一曲水云乡。
《六砚斋笔记》:天台陶九成避乱泖南,王叔明为作《南村图》,茅堂蓬户,绕以田畴,水碓耕犁,种种备具,兼以鹅、骛、犬、猫,牛宫,豕栅,览之真江南农舍也。竹树原隰,与烟霏山色,聊一点缀而已。以此见南村翁真率之趣,不愧柴桑
《六砚斋二笔》:陶九成南村图》馀见叔明云西辈数本矣。今又见杜东原南村十景图》,磅礴苍秀,极得北苑遗法。其景曰:主居蕉园、来音轩、闿阳楼、拂镜亭、罗姑洞、光庵鹤台、渔隐、猬室。杜自题云:「馀少游南村先生之门,清风高致,领略最深,与其子纪南最相友善。不意先生去世,忽焉数载!偶从笥中得《南村别墅十咏》,吟诵之馀,不胜慨慕,聊图小景,以志不忘。图成即置之故瓿中。一日纪南过访,检出相示,欣然谓:「先君可从此不朽,传之后世,犹令人知胸中丘壑。」强欲持去,遂命录先生诗于后,并题数语而归之。正统己亥春三月既望京兆杜琼识。」
田按:九成南村图》,王叔明倪云林皆有画本,著录于郁逢庆《书画题跋记》、汪砢玉《珊瑚网》。余又检梁章钜退庵题跋》,有黄大痴为九成作《南村草堂图》轴,张丑清河书画舫》有吴仲圭九成作《野竹居图》卷,后有诗跋十馀人,始钱惟善王冕,则元四家皆为九成作图矣。九成博雅好事,故为名流引重如此。余录九成南村杂赋》,附著南村画本于此,以为志胜地者作南村故实焉。
真真曲 元末明初 · 贝琼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六
姚文公承旨时一日玉堂燕集声伎毕奏有真真者操南音公疑而问之泣对曰妾建宁西山之苗裔也父司筦库济宁坐盗用县官财卖妾以偿遂流落倡家公悯之遣使白丞相三宝奴为落籍且谓翰林属官王棣曰汝无妻以此姬配汝吾即其父也赀装皆出于公字棣华后官至翰林待制噫以西山之贤子孙陵迟疑不至于此然辱于始而正于终是亦天也筼谷笔谈记其事予乃赋四十二韵而沉郁悽婉亦足以尽其大略矣
断丝弃道边,何日缘长松。
堕羽别炎洲,不复巢梧桐。
请君且勿饮,听我歌懊憹。
在昔全盛时,冠盖纷相从。
盘游易水上,意气天山雄。
金刀手割鲜,酒给葡萄浓。
坐有一枝春,秀色不可双。
娉婷碧玉,绰约商玲珑。
宝髻金雀钗,已觉燕赵空。
或闻操南音,未解歌北风。
上客惊且疑,姓字初未通。
问之惭复泣,乃起陈始终。
妾本建宁女,远出西山翁。
父母生妾时,谓是金母童。
梨花锁院落,燕子窥帘栊。
迢迢官朔方,南归山水重。
侵贷国有刑,桎梏加父躬。
鬻女以自赎,白璧沦泥中。
秋娘教歌舞,声价倾新丰
永为倡家妇,遂属梨园工。
览镜拂新翠,吹箫和小红。
身居十二楼,屡入明光宫。
京华多少年,门外嘶青骢。
自伤妾薄命,失路随秋蓬。
不如孟光丑,犹得嫁梁鸿
客闻为三叹,祖德宁未崇。
回黄忽变绿,人事何匆匆。
有客伤缇萦,无人怜蔡邕
遣使白丞相,削籍归旧宗。
小史三十馀,勿恨相如
配汝执箕帚,今夕看乘龙。
鸳鸯并玉树,鹦鹉开金笼。
银甲不复整,红牙不复摐。
提瓮自汲水,絺绤亦御冬。
应非事羊侃,颇类归建封。
琵琶感商妇,老大犹西东。
崔徽怨憔悴,浪写丹青容。
依依章台柳,落絮春无踪。
小妾恨题驿,竟与琼奴同。
时多困坎坷,事或欣遭逢。
焉知百尺井,歘登群玉峰
借问为者谁,内相姚文公
《列朝诗集》:按:诸集并载贝琼,无贝阙:《光岳英华》载贝阙廷臣,无贝琼,程庆琉《会选》则贝阙贝琼并列。据陶九成《辍耕录》载姚文公嫁伎女事云:嘉兴贝阙有诗,今《真真曲》载在《清江集》中,而贝琼本字廷臣,则阙乃琼之别名,非两人也。今正之。
田按:廷琚此诗见《筼谷笔记》而作,高季迪《青丘集》有《真氏女诗》序云:「馀在史馆日,谈次,有言姚文公饮玉堂落籍真氏女事者,同馆之士闻之,多赋诗。余亦为作一首:『妾恨非缇萦,上书动天子。自鬻偿县官,幸得脱父死。谁知故相家,失身居狭斜。遂令园中,翻作道旁花。当筵唱《金缕》,朔客惊闽语。相问忽相怜,开笼放鹦鹉。弃置舞衣裳,新理嫁时装。良人身作吏,不是贩商。花钗映罗扇,初与郎相见。赏贱古难常,妾心那敢怨。愿郎去作官,莫掌官钱谷。生子但生男,家门免多辱。』」
元末明初 · 张昱
 押职韵
西河伶人火倪赤,能以丝声代禽臆(白翎雀歌)
静志居诗话:陈云峤云:「白翎雀生于乌桓朔漠之地,雌雄和鸣,自得其乐,世皇因命伶人硕德闾制曲以名之。曲成,上曰:『何其末有哀嫠之音乎?』时谱已传矣。故至今莫之改。」陶九成云:「白翎雀者,教坊大曲也。始甚雍容和缓,终则急躁繁促,殊无有馀不尽之意。」杨廉夫云:「白翎雀能制猛兽,尤善擒鴐鹅。」廉夫有二诗咏之,张思廉王子充张光弼皆有作,第云峤言制曲者硕德闾,而光弼独云云,微有不同。
赵仲穆竹西草亭图 明 · 马琬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十九
扬子前好修竹,因看万个碧交加。
薰风满簟吹苍雪,春雨充庖尽玉芽。
茶臼或闻来北牖,箨龙未许过东家。
时时彷像扬州去,拄杖寻君又日斜。
李日华紫桃轩杂缀》:华亭杨竹西,住张堰,家有不碍云山楼,与曹云西,顾金粟倪元镇诸公游。吴绎写其像,元镇为布树石,而诸名士题咏之。余家有杨铁崖书竹西记,赵仲穆作图,而马文璧诸公皆有咏,盖风流文雅之侠也。元季,士君子不乐仕,而法网宽,田赋三十税一,故野处者,得以赀雄而乐其志如此。
田按:杨元诚名瑀竹懒《六砚斋笔记》云:「元诚气豪而有清尚,一时诸公皆与往还,晚栖峰、泖间,种竹千竿,自号竹西居士赵仲穆图,杨廉夫作记,元诚自题云:『翠玉萧萧在屋东,主人归作竹西翁。』仲穆张伯雨马文璧钱惟善陶宗仪皆有题咏。」此卷国初入高江村詹事家,尚有金华邵衷、月楼、赵橚题咏,杨循吉、黄云跋语,竹懒所朱纪也。顾侠君云:「《松江志》载杨谦别号竹西,读书不仕,家有不碍云山楼,杨维桢贝琼为之歌咏。」则似乎又有一杨竹西矣。岂元诚谢归鹤沙时,变易名号,郡志或未之考耶。据此,则竹懒所纪或有舛误,姑录于此,以俟参考。
金廷标种竹乾隆己丑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八十三
倚窗逸士意扬扬,指点奚僮种碧篁。
移近溪边水清浅,漏来檐际月昏黄。
料量时节刚逢伏,等度高低为纳凉。
即景本教粘素壁,装池今合作珍藏。
按:近世有装池之语而不知所自来唐张彦远名画记元陶宗仪辍耕录明曹昭格古要论皆有装褫之说杨慎丹铅总录则称为装潢又有卷首谓之玉池谓之贉之语或为褫池音近池潢义通因合二意作装池予以为不然夫褫本去声易终朝三褫之疏云三见褫脱潢亦作去声读释名染纸也是褫与潢音义皆不可牵强盖装古画或有去其背纸者故格古要论又有不许裁剪过多褫之语潢之为染纸亦装画者所必需至于卷首贴绫为玉池为贉则装画必应装玉池装贉明矣以是为装池之证不直截易明胜于广引曲解乎因并书诗后识之
承光殿玉瓮再作歌乾隆癸巳 清 · 弘历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十
元史世祖至元间,初成渎山大玉海。
敕置广寒碧殿中,逮今五百有馀载。
青绿间以黑白章,云涛水物相低昂。
五山之珍伴御榻(见日下旧闻),从臣献寿欢无央。
监院道房曾几历,仍列承光似还璧。
相望琼岛咫尺近,岂必铜仙独泪滴。
和阗玉瓮昨琢成,质文较此都倍嬴。
周监在殷殷监,一经数典惕予情。
按:元史至元二年渎山大玉海成陶宗仪辍耕录称为黑玉酒瓮朱彝尊日下旧闻引孙国敉燕都游览志称为玉缸高士奇金鳌退食笔记亦止引辍耕录之文而注道人作菜瓮语此外俱无可考亦无直称为酒海者盖渎山琼华岛以四面皆有水围是山耳故下文即云敕置广寒殿设谓玉海刻有山渎则不当更以海称若以渎山为产玉之地查元史外国传不载于阗等产玉诸国亦无渎山之名更可證非举其出产之地至汉郊祀志所云渎山乃蜀之岷山不闻产玉也因作是歌并识于后
热河杂咏十六首 其十一 清 · 吴锡麟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林间俊鹘怒毛蹲,枯木寒烟画里论。
何似白翎弹一曲,琵琶弦上黑河翻。
自注:《元一统志》:建州土产,鹘。陶宗仪《辍耕录》:“白翎雀生于乌桓朔漠之地,雌雄和鸣,自得其乐,世皇因命伶人硕德闾制曲以名之。”杨允孚滦京杂咏》:白翎随马叫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