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注释
谢知制诰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
润色帝王之言,大为清閒之路。
推恩下中之品,深负冒荣之忧。
上当丝纶,俯坠渊谷。
诚惶诚感,顿首顿首。
伏念臣起寒乡而甚贱,逢圣时而自呈。
粗业文章,而得游书林;
尝好议论,而又尘谏署
主知难遇,不敢爱身;
众怒虽多,未始回虑。
唯进用诤臣之速,实招徕妄者之端。
愿还左右史之官,出领二千石之任。
八年江海之外,私幸安全;
万里宸极之高,敢期还侍?
伏蒙尊号皇帝陛下收自外补,复于记言。
再趋禁闼而若惊,每仰天颜而伊迩。
未逾岁律,擢与词垣
窃以代为训词,必尝力学;
能视稿草,要须美才。
在臣空疏,承命战栗。
量天地之施,论报无阶;
戴君父之仁,捐生有所。
按:《蔡忠惠集》卷二○。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七。
泉州谢上表1056年2月7日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 创作地点:福建省泉州市
言:臣奉敕知泉州军州事,已于今月初七日到官管勾讫。
朝纶至渥,俯从臣子之心;
海域虽遥,实便庭闱之养。
中谢。)伏念臣生身遐远,逢辰休明。
独持愚直之心,早委圣神之照。
自参文馆,旋列谏垣
无嘉谋以奏上古之珍,无敏智以论当世之务。
浸叨词掖,时迩威颜。
被天语之丁宁,涖京都之繁浩。
初无才略,动忤贵权。
事必处于公平,要惟归于勤瘁。
每缘睿奖,仅免人言。
念慈亲之高年,乞故乡而便养。
曲承厚泽,出守清源
间关山川,历涉岁月,近临居署,寅布宽条。
讯问私门,不移于夕宿;
甘鲜庶品,足奉于晨羞。
如臣侥荣,实少伦比。
此盖伏遇尊号皇帝陛下大仁覆物,广孝及民;
致兹犬马之诚,上获云天之施。
敢不励精邦治,殚尽夙夜之劳;
宣谕帝慈,周通爱育之惠。
臣无任瞻天望圣、激切屏营之至,谨奉表陈谢以闻。
诚欢诚感,顿首顿首。
谨言。
按:《蔡忠惠集》卷二○。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二八。
福州谢上表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
言:伏奉敕命就差知福州,已于八月初四日赴任讫。
窃以一札细文,肃领于宸诏;
七条丕式,谨守于官箴。
内循无似之才,再忝惟良之寄。
负乘增愧,殒越在躬中谢。)
伏念臣仰遘盛时,寖陶醲化,久服勤于经艺,早幸窃于王涂。
徇公灭私,虽恪修于职业;
励精从治,卒亡补于风猷。
矧事任以荐更,顾涓埃而绝效。
出分郡寄,已特于恩俞;
再易藩维,遽曲颁于诏命。
涓辰署政,拊己增荣。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洪覆广生,大明委照。
推自天之涣渥,委守土之重权。
谨当寅布朝经,精求民瘼,尽瘁事国,忧公如家。
思誓竭乎臣诚,少上酬于天造。
臣无任云云。
按:《蔡忠惠集》卷二○。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二八。
谢转礼部郎中1056年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 创作地点:福建省福州市
言:今月十五日递到敕诰,伏蒙圣恩,授臣礼部郎中者。
函封芝检,特霈于殊私;
位列春官,骤加于宠命。
揣材甚薄,荷泽诚优,忝冒逾涯,兢惶罔措。
中谢。)伏念臣机露素浅,器术非深。
丁辰过时,历王途而寖久;
承流宣教,著民政以无闻。
方怀惟谷之忧,积有瘝官之虑。
何霈恩而特厚,复增秩以敷荣。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禹律均和,尧仁锡庇。
诞推涣渥,施及蒙愚。
敢不寅奉政条,恪图治绩,竭尽涓埃之力,仰酬覆育之私。
臣无任云云。
按:《蔡忠惠集》卷二○。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二二。
泉州谢上表1058年7月1日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 创作地点:福建省泉州市
言:昨奉敕移知泉州军州事,已于初一日赴任讫。
祗承温诏,已布宽条。
置身便安,蒙上轸恤。
诚感诚惧,顿首顿首。
伏念臣自解京邑,出临清源
违天日之清光,归江海之遐裔。
过家上冢,在古之甚荣;
守郡养亲,为子之至幸。
曾未荐月,改付全闽。
臣向缘爱苦之忧,遽致朘痟之病。
州称都会,居有版籍之繁;
俗不尚医,难求药石之助。
气力羸虚,不可以治穰剧;
智识顽钝,不可以应急难。
辄露微诚,觊得便地。
军壁虽小,曾是故乡;
狱讼差閒,足宽外虑。
敢期朝渥,更与泉麾。
再见吏民,仰宣威惠。
因其无事,得以养和。
此盖伏遇体天法道钦文聪武圣神孝德皇帝陛下,曲念孤贫,俯矜衰悴。
不穷驽力,而使之自适;
仍有官俸,而代其为生。
况臣年齿方中,干祈之切者盖由疾故;
傥臣筋骸复壮,报效之际者敢以家为。
上衔仁施之深,若负丘山之重。
按:《蔡忠惠集》卷二○。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二八。
杭州谢上表1065年5月26日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言:伏奉敕差知杭州军州事,已于五月二十六日到任讫。
国家委之大计,材非所宜;
朝廷与其便藩,恩为至倖。
俯循孤远之甚,已惊涯分之逾。
中谢。)伏念臣儒学未优,天资尤拙。
谓忠义可以立身,而一于事上;
谓强明可以为吏,而果于奉公。
于时益疏,以道自信。
乃者偶承大农之乏,辄当会府之繁。
徒历岁年,蔑修官政。
伏蒙皇帝陛下大明垂照,洪覆均仁。
察孤臣之尽心,知小人之兴谤。
特推恩数之厚,俾就思养之荣。
已涓吉辰,祗临治所。
敢不询求民隐,阅鍊师钤。
人情莫不乐于便安,任之宽简;
兵法所谓先于节制,示以庄严。
誓竭驽材,上酬鸿造。
按:《蔡忠惠集》卷二○。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二八。
贺赦表1065年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言:今月二十三日马递到赦书一道,以南郊礼毕,大赦天下者。
臣当时集本州官吏及僧道军民等宣布,并行下管属十县讫。
圜丘致飨,讲修对越之仪;
大宥推仁,覃霈汪洋之泽。
含生至众,仰抃同归。
中谢。)窃以因吉土曰郊,称大事者祀。
粤自虞夏,迄于汉唐,有质有文,或沿或革。
诸儒参议,致谓六天而异名;
历代所行,止以三年而定礼。
必于至者,取物成之大备;
就乎阳者,法天道之资生。
然而千官备仪,百灵走职。
发挥往制,必属于昌辰;
宪法后王,允归于元圣。
恭惟皇帝陛下顺考古道,丕阐大猷。
怀翼翼之心,昭事上帝;
秉烝烝之孝,祗见祖宗。
宿于清净之宫,致此精明之意。
人神降格,海宇欢呼。
回六玉之珍虬,御双云之华阙。
与民更始,大覃雷雨之恩;
置国无穷,永享华夷之乐。
臣亲逢盛际,向忝近司。
方领寄于藩垣,但骛精于宸极。
按:《蔡忠惠集》卷二○。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七。
谢加勋表1065年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言:今月二十六日,进奏院递到敕牒各一道,以南郊礼毕,加臣护军食邑五百户者。
大飨举修,方毕肇禋之礼;
徽章稠沓,均加在位之臣。
俯偻承荣,震惶知愧。
中谢,)伏念臣器质甚浅,学术非优。
徒遘休辰,遂跻清贯。
内历禁林之邃,外专方面之雄。
非矫矫以出人,但渠渠而饬己。
之在上,何以为功;
使之复生,仅能自守。
况臣衰拙,安在拟伦!
护侍慈亲,幸叨便郡。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讲明大典,备锡庆私,念持橐之旧臣,进宠勋之异数。
虽葵藿之心尽吐,仰对大明;
然《蓼萧》之泽溥覃,岂遗一物!
誓捐顶踵,以答乾坤。
臣伏限守任在远,不获奔诣阙庭,臣无任。
按:《蔡忠惠集》卷二○。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二一。
谢恤刑1066年5月29日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言:五月二十九日进奏院递到诏书一道,赐臣钦恤刑狱者,臣已施行讫。
宽诏发中,至仁逮下。
当赫隆于盛暑,俾明慎于常经。
正宁推恩,普天同抃。
诚惶诚恐,顿首顿首。
伏惟皇帝陛下文明御宇,法则在躬。
亲揽万几,休有一德。
化鸿钧而被物,道皇极以爱民。
画象衣冠,思循于往制;
省罪囹圄,曲畅于至慈。
特布训辞,用清科禁。
臣叨临藩服,绝远朝廷,臣无任瞻天荷恩、激切屏营之至。
按:《蔡忠惠集》卷二○。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三八。
太保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
分及果实,多感多感!
菱三十枚吴中谓之折腰菱附去。
上,太保足下。
按:《古香斋宝藏蔡帖》卷一,转引自《蔡襄书法史料集》第一五三页,上海书画出版社一九八三年版。
第七(陈紫已下十二品有等次,虎皮已下二十品无等次。)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九、《古香斋宝藏蔡帖》卷三
陈紫:因治居第,平窊坎而树之。
或云,厥土肥沃之致。
今传其种子者皆择善壤,终莫能及,是亦赋生之异也。
江绿:大较类陈紫而差大,独香薄而味少淡,故以次之。
其树已卖叶氏,而民间犹以为江家绿云。
方家红:可径二寸,色味俱美,言荔枝之大者莫敢拟。
岁生一二百颗,人罕得之。
方氏子名蓁,今为大理寺丞
游家紫:出名十年,种自陈紫,实大过之。
小陈紫:其树去陈紫数十步。
初,一家并种之,及其成也差小,又时有𥡤核者,因而得名。
其家别居,二紫亦分属东西陈焉。
宋公荔枝:树极高大,实如陈紫而小,甘美无异,或云陈紫种出宋氏。
世传其树已三百岁,旧属王氏,黄巢兵过,欲斧薪之,王氏媪抱树号泣,求与树偕死,贼怜之不伐。
宋公名諴,公者老人之称,年馀八十,子孙皆仕宦。
蓝家红:泉州为第一。
蓝氏兄弟,圭为太常博士,丞为尚书都官员外郎
周家红:独立兴化军三十年,后生益奇,声名乃损,然亦不失为上等。
何家红:出漳州
何氏世为牙校
尝有郡将全树买之,树在舍后,将熟,其子日领卒数十人穿其堂房,乃至树所。
其来无时,举家伏藏,欲即伐去而不忍。
今犹存焉。
法石白:出泉州法石院,色青白,其大次于蓝家红。
绿核:颇类江绿,色丹而小。
荔枝皆紫核,此以绿见异。
福州
丁香丁香荔枝皆旁蒂,大而下锐,此种体圆,与味皆胜。
虎皮者,红色绝大,绕腹有青纹,正类虎斑。
尝于福州东山大乘寺见之。
不知其出处。
牛心者,以状言之,长二寸馀,皮厚肉涩。
福州唯有一株,每岁贡荔枝,皆调于民,主吏常以牛心为准,民倍值购之以输。
予尝黜而不用。
玳瑁红荔枝:上有黑点,疏密如玳瑁斑。
福州城东有之。
硫黄:颜色正黄,而刺微红,亦小荔支,以色名之也。
朱柿:色如,红而扁大,亦云朴
福州
蒲桃荔枝:穗生,一朵至一二百颗,将熟,多破裂。
荔枝每颗一梗,长三五寸,附于枝。
此等附枝而生,乐天所谓「朵如蒲桃」者,正谓是也。
其品殊下。
蚶壳者,壳为深渠,如瓦屋焉。
龙牙者,荔枝之变怪者。
其壳红,可长三四寸,弯曲如爪牙,而无瓤核。
全树忽变,非常有也。
兴化军转运司厅事之西尝见之。
荔枝:浆多而淡,食之蠲渴。
荔枝宜依山或平陆,有近水田者,清泉流溉,其味遂尔。
兴化军
蜜荔枝:纯甘如蜜,是谓过甘,失味之中。
丁香荔枝:核如小丁香,树病或有之,亦谓之𥡤核,皆小实也。
丁香:出福州天庆观
厚壳紫色,瓤多而味微涩。
双髻:小荔枝,每朵数十,皆并蒂双头,因以目之。
真珠:剖之纯瓤,圆白如珠,荔枝之小者止于此。
十八娘荔枝:色深红而细长,时人以少女比之。
俚传闽王王氏有女第十八,好啖此品,因而得名。
其冢在城东报国院,冢旁犹有此树云。
将军荔枝五代间有为此官者种之,后人以其官号其树,而失其姓名之传。
福州
钗头:颗红而小,可间妇人女子簪翘之侧,故特贵之。
粉红者,荔枝多深红,而色浅者为异。
谓如傅朱粉之饰,故曰粉红。
中元红:荔枝将绝才熟,以晚重于时。
予尝七月二十四日得之。
火山:本出广南,四月熟,味甘酸而肉薄,穗生,梗如枇杷
闽中近亦有之(山在梧州。)
右三十二品,言姓氏,尤其著者也;
言州郡,记其所出也;
不言姓氏州郡,四郡或皆有也。
嘉祐四年岁次己亥秋八月二十四日莆阳蔡襄述。
按:《蔡忠惠集》卷三○。又有拓本。
尚书屯田员外郎通判润州君墓嘉祐六年四月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君讳奕,字蒙伯
其先,汉唐以来,世有显人,至祖考皆仕国朝。
考讳若虚,尚书屯田员外郎,赠光禄卿
光禄之碑,尝铭之,系次详焉。
天圣八年进士及第,授惠州推官,疾不果行。
次调南康军判官,移知洪州武宁县事,改大理寺丞
累迁尚书屯田员外郎,历知荥阳凤翔府判官通判漳州润州事。
皇祐三年五月二十三日润州,年五十三。
明年正月二十四日福州怀安县灵山乡越城里。
夫人陈氏,封宝应县君
子康夫、宁夫、岐夫。
女,长适韩昌国,次明州慈溪陈章,其季进士林回。
君于文章,要以道理为得,不茍声律。
其论性情,推明孔子之法,尤非浮屠所传。
力教于人,开晓其路,从之学者以吾道自处。
久之,贫无以生,就举进士,中乙科,喜曰:「吾不能为时之文章,恐不复得仕进。
今幸中第,吾志得矣」。
其在武宁,民喜讼而易刑,为令者多严法以止之,犹不能胜。
君虽细事,为之尽心。
有兄弟讼者,譬之亲爱之理以感动之,辄涕泣自咎引去。
刑省而民犕。
庆历中,元昊叛,陕西用兵,韩丞相经略使,辟君,凤翔一道兵民剧事,多倚君办集。
连年兵败民穷,乃上书朝廷,言其兵所以败,民所以穷之状,其略曰:「陕西之要,练兵运粮最为首务,其策皆未为得。
都部署者,上将军之任也,而无专制之权,其偏裨才否,不敢辄去留之。
军无行阵之法,见利轻进,畏敌遽退,所以每战必败。
偏裨不死上将之令,士卒不知什伍之制,其理岂有胜哉!
边戍益多,廪粟益广,转运使职其事也。
今之转运使皆以序进,不计其能。
未更年岁,屡迁易之,文书凡目,曾未能知,其暇以民为意乎?
一方之患,内靡度支,外辍两川之赋,调及天下。
关陕之民流离穷困,而边储日窘。
不幸天下之患有大于此,何以支乎?
盖由转运使不择其材,不久其任,无所归责也」。
又言:「被边宜募土人,给其閒田,使之自卫其境,可以省费」。
言数十条,率多此类。
事格不报。
漳州漳浦虔州民四百人,入县买官所卖盐,令捕之,民因斗拒,遂鞫其私贩而强捍,其法应死。
囚多系久,疫殍相属。
君为直其非私贩,而出其不斗拒者,坐法数十人而已。
君初仕,愿天下事若无所为而可办。
历官二十年,所至施为谋议,多不能如其意,然后知不可以力为也。
于是补吏南归,展省坟域,缅然有退耕之志,而未果也。
其终之岁,予适过润州,君病渍,以手书谓予曰:「吾止于此矣,惟稚子是托」。
既终,敛无新衣,囊无馀资,郡吏民集钱二百千以赙,夫人辞焉。
归葬于闽。
居无室庐,产无田园,勤劳其家,清节不渝,夫人之力焉。
呜呼!
十年之间,康夫以学行自立,又能请文永其先烈。
予既悲之,而又庆其有后也。
铭曰:
文弊于词,在天圣初
牵拘媲偶,华调剽肤。
君于斯文,本末扶疏。
世言性情,沦于浮屠。
君为中庸,圣哲之枢。
经营万务,于时有需
既官于陕,昼思夕图。
条兵转饷,实究民痡。
上书于朝,事愿之殊。
漳有冤狱,十百其徒。
办处平治,脱释不辜。
最后丹阳,声闻益敷。
斋终克明,归宅海隅
父子兄弟,次序不踰。
既顺以安,斯其已乎。
嘉祐六年岁次辛丑四月十九日枢密直学士尚书礼部郎中莆阳蔡襄撰并书。
陶翼模刻。
按:《蔡忠惠集》卷三三。又见乾隆福建通志》卷七三,《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一,《闽中金石志》卷七,民国福建通志·金石志》石六,国家图书馆藏拓片·专二五五。
蔡襄进谢御赐诗卷 北宋 · 谢克家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三三
姨弟赵德夫,昔年屡以相示,今下世未几,已不能葆有之,揽之凄然。
汝南谢克家癸丑九月十一日临安法慧寺
按:《蔡襄书法史料集》第一一九页,上海书画出版社一九八三年版。
蔡端明苏东坡墨迹后东坡墨迹云天际乌云含雨重楼前红日照山嵩阳居士今何在青眼看人万里情此蔡君谟梦中诗也仆在钱塘一日谒陈述古邀余饮堂前小阁中壁上小书一绝君谟真迹也绰约新娇生眼底侵寻旧事上眉尖问君别后愁多少得似春潮夜夜添又有人和云长垂玉箸残妆脸肯为金钗露指尖万斛閒愁何日尽一分真态为谁添二诗皆可观后诗不知谁作也杭州营籍周韶多蓄奇茗常与君谟斗胜又知作诗子容过杭述古饮之泣求落籍子容曰可作一绝援笔立成曰陇上巢空岁月惊忍看回首目梳翎间笼若放雪衣女长念观音般若经时有服衣白一坐嗟叹遂落籍同辈皆有诗送之二人最善胡楚云淡妆轻素鹤翎红移入朱阑便不同应笑西园旧李强匀颜色待春风龙倩云桃花流水本无尘一落人间几度春解佩暂酬交甫意濯缨还见武陵人固知人多慧也) 元 · 虞集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御选元诗卷七十
祗今谁是钱塘守,颇解湖中宿画船。
晓起斗茶龙井上,花开陌上载婵娟白乐天蔡君谟陈述古苏子瞻守也)
铁网珊瑚丹丘柯敬仲,多蓄魏晋法书至宋人书,殆百十函,随以与人,弗留也。他日,独见此轴在几格间,甚怪之,及取观,则吾坡翁蔡君谟梦中诗及守居阁中旧题也。第三诗以为不知何人作,其轩辕弥明之流与?陈太守放营妓三诗亦辱翁翰墨流传至今,亦有缘耶?卷后多佳纸,敬仲求集作诗识其后,赋此四首。是日,试郭𡵆墨,但目疾转深,不能复作字。又知年岁后,虽若此者亦尚能作否?临楮慨然。至顺辛未二月望日,虞集书。
老却眉山长帽翁茶烟轻飏鬓丝风锦囊旧赐龙团在谁为分泉落月中 其一 元 · 虞集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出处:御选元诗卷七十
三生石上旧精魂,解后相逢莫重论。
纵有绣囊留别恨,巳无明镜著啼痕。
铁网珊瑚丹丘柯敬仲,多蓄魏晋法书至宋人书,殆百十函,随以与人,弗留也。他日,独见此轴在几格间,甚怪之,及取观,则吾坡翁蔡君谟梦中诗及守居阁中旧题也。第三诗以为不知何人作,其轩辕弥明之流与?陈太守放营妓三诗亦辱翁翰墨流传至今,亦有缘耶?卷后多佳纸,敬仲求集作诗识其后,赋此四首。是日,试郭𡵆墨,但目疾转深,不能复作字。又知年岁后,虽若此者亦尚能作否?临楮慨然。至顺辛未二月望日,虞集书。
老却眉山长帽翁茶烟轻飏鬓丝风锦囊旧赐龙团在谁为分泉落月中 其二 元 · 虞集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出处:御选元诗卷七十
能言学得妙莲华,赢得春风对客誇。
乞食衲衣浑未老,为题灵塔向金沙丹丘柯敬仲多蓄魏晋法书至宋人书殆百十函随以与人弗留也他日独见此轴在几格间甚怪之及取观则吾坡翁蔡君谟梦中诗及守居阁中旧题也第三诗以为不知何人作其轩辕弥明之流与陈太守放营妓三诗亦辱翁翰墨流传至今亦有缘耶卷后多佳纸敬仲求集作诗识其后赋此四首是日试郭屺墨但目疾转深不复能作字又不知年岁后虽若此者亦尚能作否临楮慨然至顺辛未二月望日蜀人虞集书)
铁网珊瑚丹丘柯敬仲,多蓄魏晋法书至宋人书,殆百十函,随以与人,弗留也。他日,独见此轴在几格间,甚怪之,及取观,则吾坡翁蔡君谟梦中诗及守居阁中旧题也。第三诗以为不知何人作,其轩辕弥明之流与?陈太守放营妓三诗亦辱翁翰墨流传至今,亦有缘耶?卷后多佳纸,敬仲求集作诗识其后,赋此四首。是日,试郭𡵆墨,但目疾转深,不能复作字。又知年岁后,虽若此者亦尚能作否?临楮慨然。至顺辛未二月望日,虞集书。
寄题囊山寺海月堂(旧堂回禄今复重构) 元 · 洪希文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续轩渠集卷七
似风帆海似杯,禅宫高倚碧崔嵬。
琴声销歇诗寥落,沧海依然驾月来。
按:六合万籁息秋林月正辉琴中弹不尽石上坐忘归 蔡襄 我来六合正凉风壁上观诗忆蔡公惟有秋林旧时月至今犹照梵王宫 永嘉王魁子明 簿书丛里易劳生辜负林间风月清铜虎付人身属我得来石上听泉声 蒲守太博
俞建德诗稿 元末明初 · 王逢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梧溪集卷四
白苧纷吴语,芳兰歇楚声。
斯文未丧,诸老气犹生。
烟火孤村僻,江山故国横。
谁甘草同腐,杯酒污脩名。
按:公镇名伯贞崇德人登乡贡进士第累迁建德路建德县卒其所遗诗稿凡百馀篇予尽读之得文学行义尤著者八人其一曰䃺峰曾(一作曹)先生江西人负硕学当宋末屏居讲授士多归之有春秋凡例大学演正藏于家其二曰顾辰嘉禾人为国子生时淮荆多虞阃府檄屡辟卒隐德终其三曰忠惠蔡公襄六世孙伯可师刘(一有后字)袭父荫官为郎既归附即不仕其四曰礼部尚书卫公上达五世孙谦山斋松江人明易元初忠武王版授温州路治中亦坚辞其五曰徐成仲善诗建德巨族昆弟九人同井爨岁饥辄捐廪赈之邻火延燎若干户伐山木代缮完以居朝廷榜其门曰义门其六曰张彬茅山人素泊于利一毫不竞里有兵难冒锋刃救止焉其七曰杨州蔡应祥事二亲尽礼二亲殁刻木肖像祀益谨其八曰歙女张适同郡汪三甫五旬而汪蚤世张誓守节孝奉舅姑嗣同姓子逢辰为后诏表其闾于乎采诗观风之政并废久矣而职太史者又多缺遗教弗复兴俗益大坏间有才德节义或见于野史又不必传将来卒同澌灭草腐于乎天高地远(一作还)瞻望无及变迁离索吾谁与归也按先生离之感慷慨激昂往往见诸篇什而于忠孝节烈大致尤三致意焉读此序至末幅吾尤竦然起敬
东坡逸诗后 其四 己卯 清 · 申纬
七言绝句 押盐韵 出处:警修堂全藁册七碧芦舫藁一
偶寻一事浮晖阁,袭谬商丘失笔尖。
五百篇中公自注,揭为题目一诗添(公集。与客游道场。何山得鸟字诗二十韵。五古也。其曰更将掀舞势。把烛画风筱。美人为破颜。正似腰支袅四句下。公自注归自道场。何山过大风。因憩耘老溪亭。命官奴秉烛奉砚。写风竹一枝云云。查氏有按说曰。更将掀舞势四句。诸刻本。另作五言绝句一首。明属重出今移原题。作四句注脚。以正向来之讹。余谓商邱施注本。自谓一洗王注之陋。而又不免袭谬如此。宜乎后人之讥以潦草也。浮晖阁耘老溪亭。出吴兴掌故集。)
附:翁覃溪苏诗补注(方纲)按此诗先生墨迹。已见前卷常润道中寄陈述古诗补注内。今查氏刻本据外集。编入自密州徐州时作。按先生自密移徐。在潍州度岁是熙宁九年丙辰之冬。事在癸丑倅杭之后三年。又蔡帖内约绰新娇一诗。题云题壁诗。帖后有公题云。钱塘有美堂前小阁中壁上。小书此诗。蔡君谟真迹也。陈述古摹刻。轼在定香桥野店中观之。又蔡帖内天际乌云含两重一诗。题云梦诗。帖后有公题云。此蔡君谟梦中诗也。真迹在济明家。笔力遒劲。元祐五年二月四日苏轼题后。(方纲)窃意墨迹既有。又有人和云云。不知谁作。此题乃云不知为谁而作也。和一首则不特和诗之出。自先生作无疑。而潍州驿壁,定香桥店。亦皆不必泥于其地矣。余所藏先生墨迹后无题署年月。然其曰仆在钱塘则是初倅杭事。而此迹为追忆书之。是熙宁甲寅以后数年间所书。若以潍州度岁论之。则此墨迹。或即系熙宁十年丁巳所书耳。墨迹后有虞道园诗并跋。跋云柯敬仲多畜魏晋法书。至宋人书殆百十函。随以与人弗留也。他日独见此轴在几格间。甚怪之。及取观则吾坡翁蔡君谟梦中诗及守居閤中旧题也。第三诗以为不知何人作。其轩辕弥明之流欤。至顺辛未二月望日。虞集书。(纬后得此说而益喜愚见之不诬也。道园则以第三诗。直归之轩辕弥明之流。覃溪则以为不特和诗之出。自先生作无疑。而潍州驿壁,定香桥店。亦不必泥于其地云尔。则并疑其第二诗之同出于先生手也。姑录此。以俟智者之辨正。)
岭南荔枝 其一 清 · 黄光宗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学海堂集卷十五
进奉何年入紫宸,转劳中使往来频。
阿环倘嗜涪江种,象郡休驰一骑尘。
按:进奉子亦水枝之属。唐鲍防诗云:“五月荔枝初破颜,朝离象郡函关。”贵妃所食荔枝,实出南海。已见刘晌唐书并诗。蔡君谟谓爱嗜涪州荔枝,岁命驿致罗景纶以一骑红尘为泸戎之产,恐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