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注释
答乔适书 北宋 · 穆修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二、《皇朝文鉴》卷一一二、《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五
月日,河南穆修白秀才足下:近辱书并示文十篇,终始读,其命意甚高。
自度淮西来,尝见人言足下少年乐古文,固耳闻而心存之。
但未敢辄轻信人说,今遂果知足下能然。
盖古道息绝,不行于时已久,今世士子,习尚浅近,非章句声偶之辞不置耳目,浮轨滥辙,相迹而奔,靡有异途焉。
其间独敢以古文语者,则与语怪者同也。
众又排诟之,罪毁之,不目以为迂则指以为惑,谓之背时远名、阔于富贵。
先进则莫有誉之者,同侪则莫有附之者。
其人茍无自知之明,守之不以固,持之不以坚,则莫不惧而疑,悔而思,忽焉且复去此而即彼矣。
噫,仁义中正之士岂独多出于古而鲜出于今哉!
亦由众势驱迁溺染之,使不得从乎道也。
观足下十篇之文,则信有志于古文矣。
其书之问则曰:将学于今,则虑成浅陋;
将学于古,则惧不取名于世。
学宜何旨?
韩先生《师说》之说以求解惑为请。
足下当少秀之年,怀进取之机,反学古于仁义不胜之时,与之者寡,非之者众,不得无惑于中焉,是以枉书见问。
某不才而弃于时者也,何足为人质其是非可否,徒以退拙无所用心,因得从事于不急之学。
知旧者不识其愚且戆,或谓之为好古焉。
故足下以是厚相期待者,盖感其声而求其类乎,可不少复其意邪?
试为足下言之。
夫学于古者,所以为道;
学夫今者,所以为名。
道者仁义之谓也,名者爵禄之谓也,然则行道者有以兼乎名,务名者无以兼乎道。
何者?
行乎道者,虽固有穷达云尔,然而达于上也,则为贤公卿,穷于下也,则为令君子。
其在上则礼成乎君而治加乎人,其在下则顺悦乎亲而勤修夫身,穷也达也,皆本于善称焉。
务夫名者,亦固有穷达云尔,而皆反于是也。
达于上也,何贤公卿乎?
穷于下也,何令君子乎?
其在上则无所成乎君而加乎人,其在下则无所悦乎亲而修乎身,穷也达也,皆离乎善称焉。
故曰行道者有以兼乎名,务名者无以兼乎道。
有其道而无其名,则穷不失为君子;
有其名而无其道,则达不失为小人。
与其为名达之小人,孰若为道穷之君子!
矧穷达又各系其时遇,岂古之道有负于人耶!
足下有志乎道而未忘乎名,乐闻于古而喜求于今,二者之心茍交存而无择,将惧纯明之性寖微,浮躁之气骤胜矣。
足下心明乎仁义,又学识其归向,在固守而弗离,坚持而弗夺,力行而弗止,则必立夫名之大者矣。
学之正伪有分,则文之指用自得,何惑焉?
不宣。
某白。
按:《穆参军集》卷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