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注释
回溪道中 宋末元初 · 杨公远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山束溪流窄径迂,眼前景物入诗无。
田中蝌蚪古文字,柳下舂锄新画图。
巨室储茶供客贩,小旗誇酒诱人沽。
行行不记几多里,回首林端日又晡。
野趣有声画:方回跋:野趣,杨叔明旧与倡和,阅前作倏十三年矣。叔明能画,能诗,笔愈益老,而须发如漆,独道貌犹未老也。岂胸中有所养而然乎?其无声之诗,当求米元章、张彦远辈评之,其有声之画,如回溪道中云云,此五十六字,溪山村落图也。起句便能摹写草径溪流偪侧之势;「科斗」、「舂锄」两句,生逼江西,自是两幅奇画;「储茶」、「誇酒」一联,村落中贾区饮肆,在纸上历历可数;尾句收拾,却少留不尽之意。全篇熟而不腐,新而不怪,诗妙至此,非胸中有所养不能也。余老矣,不能悉为提掇佳处,举其一足以知其馀焉。至元乙酉月良之朔,谨书于孚舟亭。
题姜诗跃鲤图 其二 元 · 王恽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秋涧集卷三十二
清泉故里两无踪,坡老诗成竹树风。
展放画图增永嘅,丹青于世不无功。
按:后二句取唐张彦远画记序画者挂也以彩色挂物象也故鼎钟刻则识魑魅而知神奸旗章明则昭轨度而备国制以忠以孝尽在于云台有烈有勋皆登于麟阁纪传所以叙其事不能载其容赋颂有以咏其美不能备其象图画之制所以兼之也陆士衡云丹青之兴比雅颂之述作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此之谓也
次韵画松二首(为监郡大本赋) 其二 元末明初 · 陶安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七十一 树石类
苍标当入凌烟笔,相去青天不盈尺。
独持劲节冬雪寒,长带恩光朝露湿。
回枝忽变老蛟形,托根不向悬崖石。
按图必求如此材,待搆明堂价增十。
注:㈠韦偃,唐画家。张彦远论其画谓:“点簇鞍马人物,山水烟云,千变万态,山以墨斡,水以手擦,曲尽其妙,宛然如真”。
觉生寺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二十四
视朝关政典,宁祇具仪文(将以明日御殿四还宫)。
便路谒萧寺,拈香祈大云(时正望雨命僧诵大云经祈雨)。
麦麰期饼饵,禾黍待耕耘。
敢曰期已种(去声),望恩滋益勤(北方春末夏初望雨为常甚至大田不能布种今岁幸布种者多而嫩苗待润益切徬徨)。
按:梁武帝造寺令萧子云飞白大书萧字事出李肇国史补而南史任孝恭传云少从萧寺云法师读经论则当时实以此为寺名至唐而寺废字存李约买字以建亭于洛命曰萧斋详见张彦远法书要录至宋程大昌续演繁露始谓寺因萧字名应专属其寺以驳刘禹锡诗句之误用萧字考晋王僧孺中寺铭云萧宫改搆梵宇方壮事在晋太元五年是萧梁之前己有称寺为萧宫者况萧寺乃萧凉清肃之意即何晏注论语萧墙云萧之言肃也盖萧寺正与萧墙萧宫萧斋之意同若必泥萧子云事则萧墙又何取义乎辛卯年题燕文贵秋山萧寺图诗有画家说偈示尘世鲍氏偏徵萧子云之句(燕文贵尽卷后鲍怐诗引萧子云事失之凿矣)然引而未发兹故申而论之
题金廷标种竹图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八十三
倚窗逸士意扬扬,指点奚僮种碧篁。
移近溪边水清浅,漏来檐际月昏黄。
料量时节刚逢伏,等度高低为纳凉。
即景本教粘素壁,装池今合作珍藏。
按:近世有装池之语而不知所自来唐张彦远名画记元陶宗仪辍耕录明曹昭格古要论皆有装褫之说杨慎丹铅总录则称为装潢又有卷首谓之玉池谓之贉之语或为褫池音近池潢义通因合二意作装池予以为不然夫褫本去声易终朝三褫之疏云三见褫脱潢亦作去声读释名染纸也是褫与潢音义皆不可牵强盖装古画或有去其背纸者故格古要论又有不许裁剪过多褫之语潢之为染纸亦装画者所必需至于卷首贴绫为玉池为贉则装画必应装玉池装贉明矣以是为装池之证不直截易明胜于广引曲解乎因并书诗后识之
诗学研究所成立周年纪念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为葩经一十五国所无,采风蓬岛开新运;
继兰亭千六百年之后,修禊华冈集胜流。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台湾中华学术院诗学研究所,中华学术院张其昀为昌明诗学,弘扬诗教,1951年端午在台北市中山堂召开第十二届诗人节大会为先声,蒋介石亲笔荣颁“发扬民族正气”。1968年上巳,敦聘监察院张维翰副院长为研究所所长,彭醇士,梁寒操为副所长。易大德任研究委员兼执行秘书。此后逐年增聘研究委员,并在菲律宾设置分所。致力诗学理论、批评及创作的发扬光大。研究所每年上巳,端午,重阳三节为固定例会,雅集时除偶尔踏青,临流,登高,觞饮,分韵酬唱为主要活动,刊成专辑时,必由成惕轩撰序,益增贵重。
成氏为该所研究委员,后任副所长。
葩经:《葩经》是来自唐代韩愈的《进学解》说:“《诗》正而葩。”后因称《诗经》为“葩经”。
一十五国:国风包括《周南》、《召南》和《邶风》、《墉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也称为“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
采风:是指对民情风俗的采集;特指对地方民歌民谣的搜集。语出隋王通《中说·问易》:“诸侯不贡诗,天子不采风,乐官不达雅,国史不明变,呜呼,斯则久矣,《诗》可以不续乎!”
修禊:古代民俗。季春时,官吏及百姓都到水边嬉游,是古已有之的消灾祈福仪式,后来演变成中国古代诗人雅聚的经典范式,其中以发生在晋唐会稽郡山阴城(今绍兴越城区)的兰亭修禊和长安曲江修禊最为著名。
华冈:台湾地名,疑为研究所所在地。
胜流:犹名流。晋顾恺之有《魏晋胜流画赞》,文见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五。
笺:本书中部分人物为该所成员,均已注明。
成氏为该所研究委员,后任副所长。
葩经:《葩经》是来自唐代韩愈的《进学解》说:“《诗》正而葩。”后因称《诗经》为“葩经”。
一十五国:国风包括《周南》、《召南》和《邶风》、《墉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也称为“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
采风:是指对民情风俗的采集;特指对地方民歌民谣的搜集。语出隋王通《中说·问易》:“诸侯不贡诗,天子不采风,乐官不达雅,国史不明变,呜呼,斯则久矣,《诗》可以不续乎!”
修禊:古代民俗。季春时,官吏及百姓都到水边嬉游,是古已有之的消灾祈福仪式,后来演变成中国古代诗人雅聚的经典范式,其中以发生在晋唐会稽郡山阴城(今绍兴越城区)的兰亭修禊和长安曲江修禊最为著名。
华冈:台湾地名,疑为研究所所在地。
胜流:犹名流。晋顾恺之有《魏晋胜流画赞》,文见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五。
笺:本书中部分人物为该所成员,均已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