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赈济京西路饥民诏宣和元年二月十八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三、《宋会要辑稿补编》第五九○页
京西路颍、汝、陈、蔡等州见今民已流移饥殍,监司、州郡并不申奏运司,庇隐不放租税,致不得依灾伤赈济,遂使斯民转于沟壑。
吏为奸罔,不奉法令,以致如此,为之恻伤。
可令新京西漕臣李祐放谢辞,星夜乘骑前去体量。
常平官孙延寿先次勒停,馀监司守臣一一并具名奏。
应一路义仓可并特通融支拨,赈济施行。
应灾伤流移地分,并令依法放免租税。
疾速行下。
按:《宋会要辑稿》食货五七之一五(第六册第五八一八页)。又见同书食货五九之一六(第六册第五八四六页)、六八之五四(第七册第六二八○页)。
跋皇祐朝贤送张肃提刑诗卷1176年7月19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二五、《省斋文稿》卷一七、《益公题跋》卷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皇祐庚寅冬,朝贤送张肃江东提刑诗一卷,由司马温公、范蜀公而下凡十有四人,温公复追录《岳州送行》一篇。
按《仁宗实录》,庆历七年五月,张公自广东运判擢利路提刑,会有指其前在任过市物者,九月贬知岳阳,至是乃得牵复。
今读温公新诗有「不彫寒丝曾断」,直为褒,旧诗有「出群得罪,鹤介鸡憎」之叹,是必以廉直反为同僚谗贼多端者巧中耳。
又一联云:「饮水岂容吴刺史,谤书翻似马将军」。
前辈用事精确如此。
张公虽止祠曹郎中按刑闽服,然蓄其馀泽,敷遗后裔,子孙禄仕,奕世不绝。
绍兴初,曾孙延寿遂为侍御史,天之报施昭昭矣。
庚寅距今实百二十七年,侍御之子宣教郎适正来求跋语,偶夜直玉堂,敬附名于卷尾,且以见太史氏因官文书纪事,往往是非失实,秉笔者当致审云。
淳熙丙申七月十九日
奉诏体量京西灾伤奏宣和元年四月 北宋 · 李祐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八○、《宋会要辑稿》食货五九之一七(第六册第五五七九页)
尚书右丞范致虚奏:京西灾伤州县并不依灾伤检放,勒民户依旧纳税,致民力愈困,罪在州县。
欲望并给义仓物斛赈济。
奉诏令臣星夜前去体量诣实,常平官孙延寿先次勒停,馀监司守臣一一并具名奏;
应一路义仓可并特通融支拨赈济;
应灾伤流移地分,并令依法放免租税。
体量得逐州人户,因去秋霖雨薄收,人民阙食,汝州诸县艰于赈济,致有流移饥殍。
邓州县已依法检放税租外,赈济管下诸县饥殍流民,共三万八千馀人。
均、房州诸县放税不尽,致自冬及以来,往往聚为盗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