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九叹 其二 离世 西汉 · 刘向
灵怀其不吾知兮,灵怀其不吾闻。
就灵怀之皇祖兮,愬灵怀之鬼神。
灵怀曾不吾与兮,即听夫人之谀辞。
余辞上参于天地兮,旁引之于四时。
指日月使延照兮,抚招摇以质正。
立师旷俾端辞兮,命咎繇使并听。
兆出名曰正则兮,卦发字曰灵均。
余幼既有此鸿节兮,长愈固而弥纯。
不从俗而诐行兮,直躬指而信志。
不枉绳以追曲兮,屈情素以从事。
端余行其如玉兮,述皇舆之踵迹。
群阿容以晦光兮,皇舆覆以幽辟。
舆中涂以回畔兮,驷马惊而横奔。
执组者不能制兮,必折轭而摧辕。
断镳衔以驰骛兮,暮去次而敢止。
路荡荡其无人兮,遂不禦乎千里。
身衡陷而下沈兮,不可获而复登。
不顾身之卑贱兮,惜皇舆之不兴。
出国门而端指兮,冀壹寤而锡还。
哀仆夫之坎毒兮,屡离忧而逢患。
九年之中不吾反兮,思彭咸之水游。
惜师延之浮渚兮,赴汨罗之长流。
遵江曲之逶移兮,触石埼而衡游。
波澧澧而扬浇兮,顺长濑之浊流。
淩黄沱而下低兮,思还流而复反。
玄舆驰而并集兮,身容与而日远。
棹舟杭以横濿兮,㴉湘流而南极。
立江界而长吟兮,愁哀哀而累息。
情慌忽以忘归兮,神浮游以高厉。
心蛩蛩而怀顾兮,魂眷眷而独逝。
叹曰:余思旧邦心依违兮。
日暮黄昏羌幽悲兮。
去郢东迁余谁慕兮?
谗夫党旅其以兹故兮。
河水淫淫情所愿兮。
顾瞻郢路终不返兮。
乐论 其一 曹魏 · 阮籍
出处:全三国文 卷四十六
刘子问曰:「孔子云:『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夫礼者,男女之所以别,父子之所以成,君臣之所以立,百姓之所以平也;为政之具靡先于此,故安上治民莫善于礼也。夫金、石、丝、竹,钟鼓管弦之音;干、戚、羽、旄,进退俯仰之容有之何益于政,无之何损于化,而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乎」?阮先生曰:「善哉!子之问也。昔者孔子著其都乎,且未举其略也。今将为子论其凡,而子自备详焉。
夫乐者,天地之体,万物之性也。合其体,得其性,则和;离其体,失其性,则乖。昔者圣人之作乐也。将以顺天地之性,体万物之生也。故定天地八方之音,以迎阴阳八风之声,均黄钟中和之律,开群生万物之情气。故律吕协则阴阳和,音声适而万物类,男女不易其所,君臣不犯其位,四海同其观,九州一其节,奏之圜丘而天神下降,奏之方岳而地祗上应。天地合其德则万物合其生,刑赏(一作「罚」。)不用而民自安矣。乾坤易简,故雅乐不烦;道德平淡,故无声无味。不烦则阴阳自通,无味则百物自乐。日迁善成化而不自知,风俗移易而同于是乐,此自然之道,乐之所始也。其后圣人不作,道德荒坏,政法不立,智慧扰物,化废欲行,各有风俗。故造子(一作「始」。)之教谓之风,习而行之谓之俗。楚越之风好勇,故其俗轻死;郑卫之风好淫,故其俗轻荡。轻死,故有火焰、赴水之歌;轻荡,故有桑间、濮上之曲。各歌其所好,各咏其所为,欲之者流涕,闻之者叹息,背而去之,无不慷慨。怀永日之娱,抱长夜之叹,相聚而合之,群而习之,靡靡无已,弃父子之亲,驰君臣之制,匮(一作「遗」。)室家之礼,废耕农之业,忘终身之乐,崇淫纵之俗;故江淮之南,其民好残;漳、汝之间,其民好奔。吴有双剑之节,赵有扶琴之客。气发于中,声入于耳,手足飞扬,不觉其骇。好勇则犯上,淫放则弃亲。犯上则君臣逆,弃亲则父子乖;乖逆交争,则患生祸起。祸起而意愈异,患生而虑不同。故八方殊风,九州异俗,乖离分背,莫能相通,音异气别,曲节不齐。故圣人立调适之音,建平和之声,制便事之节,定顺从之容,使天下之为乐者莫不仪焉。自上以下,降杀有等,至于庶人,咸皆闻之。歌谣者咏先王之德,頫仰者习先王之容,器具者象先王之式,度数者应先王之制;入于心,沦于气,心气和洽,则风俗齐一。
圣人之为进退頫仰之容也,将以屈形体,服心意,便所修,安所事也。歌咏诗曲,将以宣平和,著不逮也。钟鼓所以节耳,羽旄所以制目,听之者不倾,视之者不衰;耳目不倾不衰则风俗移易,故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也。故八音有本体,五声有自然,其同物者以大小相君。有自然,故不可乱;大小相君,故可得而平也。若夫空桑之琴,云和之瑟,孤竹之管,泗滨之磬,其物皆调和淳均者,声相宜也。故必有常处;以大小相君,应黄钟之气,故必有常数。有常处,故其器(一作「气」。)贵重;有常数,故其制不妄。贵重,故可得以事神;不妄,故可得以化人。其物系天地之象,故不可妄造;其凡似远物之音,故不可妄易。《雅》、《颂》有分,故人神不杂;节会有数,故曲折不乱;周旋有度,故頫仰不惑;歌咏有主,故言语不悖。导之以善,绥之以和,守之以衷,持之以久;散其群,比其文,扶其天,助其寿,使去风能之偏习,归圣王之大化。先王之为乐也,将以定万物之情,一天下之意也。故使其声平,其容和。下不思上之声,君不欲臣之色,上下不争而忠义成。夫正乐者,所以屏淫声也,故乐废则淫声作。汉哀帝不好音,罢省乐府,而不知制正礼,乐法不修,淫声遂起。张放淳于长骄纵过度,丙疆、景武当益(或作「富溢」。)于世。罢乐之后,下移逾肆。身不是好,而淫乱愈甚者,礼不设也。刑、教一体,礼、乐外内也。刑驰则教不独行,礼废则乐无所立。尊卑有分,上下有等,谓之礼;人安其生,情意无哀,谓之乐。车服、旌旗、宫室、饮食,礼之具也;钟磬鞞鼓、琴瑟、歌舞(《艺文类聚》四十无「歌舞」二字,疑此衍。),乐之器也。礼逾其制则尊卑乖,乐失其序则亲疏乱。礼定其象,乐平其心;礼治其外,乐化其内。礼乐正而天下平。昔卫人求繁缨、曲县而孔子叹息,盖惜礼坏而乐崩也。夫钟者声之主也。县者钟之制也。钟失其制则声失其主;主制无常则怪声并出。盛衰之代相及,古今之变若一,故圣教废毁则聪慧之人并造奇音。景王喜大钟之律,平公好师延之曲,公卿大夫拊手嗟叹,庶人群生踊跃思闻,正乐遂废,郑声大兴,《雅》、《颂》之诗不讲,而妖淫之曲是寻。延所造倾城之歌,而孝武思女靡女曼之色;雍门作松柏之音,悯王念未寒之服。故猗靡哀思之音发,愁怨偷薄之辞兴,则人后有纵欲奢侈之意,人后有内顾自奉之心;是以君子恶大凌之歌,憎北里之舞也。昔先王制乐,非以纵耳目之观,崇曲房之嬿也。必通天地之气,静万物之神也;固上下之位,定性命之真也。故清庙之歌咏成功之绩,宾飨之诗称礼让之则,百姓化其善,异俗服其德。此淫声之所以薄,正乐之所以贵也。然礼与变俱,乐与时化,故五帝不同制,三王各异造,非其相反,应时变也。夫百姓安服淫乱之声,残坏先王之正,故后王必更作乐,各宣其功德于天下,通其变,使民不倦。然但改其名目,变造歌咏,至于乐声,平和自若。故黄帝咏云门之神,少昊歌凤鸟之迹,《咸池》、《六英》之名既变,而黄钟之宫不改易。故达道之化者可与审乐,好音之声者不足与论律也。
舜命夔与典乐,教胄子以中和之德也:「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又曰:「子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曶以出纳五言。女听」!夫烦手淫声,汨湮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听。言正乐通平易简,心澄气清,以闻音律,出纳五言也。夔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虞宾在位,群后德让,下管鼗鼓,合止柷吾攴,笙镛以间,鸟兽跄跄;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言天下治平,万物得所,音声不哗,漠然未兆,故众官皆和也。故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言至乐使人无欲,心平气定,不以肉为滋味也。以此观之,知圣人之乐和而已矣。自西陵、青阳之乐皆取之竹,听凤凰之鸣,尊长风之象,采大林之(缺,)当时之所不见,百姓之所希闻,故天下怀其德而化其神也。夫雅乐周通则万物和,质静则听不淫,易简则节制令(一作「全」。)神,静重则服人心:此先王造乐之意也。自后衰末之为乐也。其物不真,其器不固,其制不信,取于近物,同于人间,各求其好,恣意所存,闾里之声竞高,永巷之音争先,童儿相聚以咏富贵,刍牧负载以歌贱贫,君臣之职未废,而一人怀万心也。当夏后之末,兴(一作「舆」。)女万人,衣以文绣,食以粮肉,端噪晨歌,闻之者忧戚,天下苦其殃,百姓伤其毒。殷之季君,亦奏斯乐,酒池肉林,夜以继日;然咨嗟之音未绝,而敌国已收其琴瑟矣。满堂而饮酒,乐奏而流涕,此非皆有忧者也,则此乐非乐也。当王居臣之时,奏新乐于庙中,闻之者皆为之悲咽。桓帝闻楚琴,凄怆伤心,倚扆而悲,本作「倚房」,从《续汉·五行志》注、《艺文类聚》四十四改,又《御览》五百七十七作「倚户」、五百七十九作「倚痹」。慷慨长息曰:「善哉乎!为琴若此,一而已足矣」。顺帝上恭陵,过樊衢,闻鸟鸣而悲,泣下横流,曰:「善哉鸟鸣」!使左右吟之,曰:「使丝声若是,岂不乐哉」!夫是谓以悲为乐者也。诚以悲为乐,则天下何乐之有?天下无乐,而有阴阳调和,灾害不生,亦已难矣。乐者,使人精神平和,衰气不入,天地交泰,远物来集(《初学记》「远」作「百」。),故谓之乐也。今则流涕感动,嘘唏伤气,寒暑不适,庶物不遂,虽出丝竹,宜谓之哀,柰何俯仰叹息,以此称乐乎!昔季流子向风而鼓琴,听之者泣下沾襟,弟子曰:「善哉鼓琴!亦已妙矣」。季流子曰:「乐谓之善,哀谓之伤;吾为哀伤,非为善乐也」。以此言之,丝竹不必为乐,歌咏不必为善也;故墨子之非乐也。悲夫!以哀为乐者,胡疵玄耽哀不变,故愿为黔首;李斯随哀不返,故思逐狡兔。呜呼!君子可不鉴之哉(本集,又略见《续汉·五行志》注,《艺文类聚》四十,又四十四,《初学记》十五,《御览》三百九十二、五百七十七、五百七十九)」?
与右司赵员外书 中唐 · 李观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三
羊舌大夫谓鬷明曰。子不言。吾几失子矣。仲尼又云。言而无文。行之不远。则知士不得不言。言不得不文。然言之不失。行之能远。在员外也。不在不佞。至于心与时事。固不可不奉达。员外亦当一一详悉。无脱略也。观东人之后。十岁读书。十六能文。不止能文。亦有壮心。及兹弱冠。颇览古今。辄不自量。谓以可取天下之名。遂以去岁三月。宾来咸阳。一之日舍逆旅主人。仰见帝居。双阙入天。顾身仿佯。若游尘止于五岳之高。二之日持无似之文。干有名者数公。望其刮目以鉴真。作致身之椎轮。客去门掩。然以寂寥无言。三之日飞廉始春。春官解褐。试士于司存。观亦捧手蹀足。而淈其不偫于伍。四之日灼有明文。曰我采不渝。尔则怀珉。既如是矣。则有故旧者。置酒一榼而欢饮之。以得失相安。然常人有情。亦不免怅焉。由是天球减价而丧色。镆铘不宝而夺锐。减价者却委以椟中。不宝者未倚于天外。侧闻员外好人有奇者。故缄二物以代谒。斯二物者。非好奇君子则不足以为托。然犹虑其未甚悦。故复重述耳。今之人学文一变讹俗。始于宋员外而下及严秘书皇甫拾遗。世人不以为经。呀呷盛称。可叹乎。然世人之庸。而拟议于数公。其犹人与牛马也。以观视数公。则皆师延之馀音。况能爱世人之蝇蚊乎。夫能以观之文言于世人。得非会偫聋而鼓五音。曷知其由来哉。方今座主。五百年之间出者。观三千里之贱士耳。座主有至公。而观无闻焉。非观独耻之。而员外耻之。何者。使诚无可闻。而至有闻。欲速之过也。使有可闻。蔽贤之过也。员外必澄神洗机而镜其是非。无党欲速与蔽贤。二者之理。谨留短书于宅。并诗三十首。寻拜高风。以聆员外之玉音。观幸甚。
琴乐议 北宋 · 魏汉津
出处:全宋文卷九九二、《宋史》卷一二九《乐志》四
古者,圣人作五等之琴,琴主阳,一、三、五、七、九,生成之数也。师延拊一弦之琴,昔人作三弦琴,盖阳之数成于三。伏羲作琴有五弦,神农氏为琴七弦,琴书以九弦象九星。五等之琴,额长二寸四分,以象二十四气;岳阔三分,以象三才;岳内取声三尺六寸,以象期三百六十日;龙断及折势四分,以象四时:共长三尺九寸一分,成于三,极于九。九者,究也,复变而为一之义也。《大晟》之瑟长七尺二寸,阴爻之数二十有四,极三才之阴数而七十有二,以象一岁之候。既罢筝、筑、阮,丝声稍下,乃增瑟之数为六十有四,则八八之数法乎阴,琴之数则九十有九而法乎阳。
和吴龙图韵五首 其四 经史阁 北宋 · 文同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自持金节此为州,小善何尝不见收。
更起丽谯连石室,盛藏缣帙拟蓬丘。
师延旧德皆高谊,士集他邦尽久留。
当念河南向儒意,莫教弦诵少时休。
回谢教授书 北宋 · 李复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二五、《潏水集》卷三
承问乐,昔战国时所谓古乐,已非尽是先王之乐。自周衰,乐工分散,适秦汉齐楚,古乐安得全在箜篌?有小说谓师延作始于桑间濮上,人传之,师涓尝为晋文公鼓之,后郑卫分其地,故以郑卫之音为淫声。又《风俗通》曰:汉武帝礼泰山、太一、后土,令乐人侯调依琴作坎,侯言其音坎坎应节,侯者以其姓也,故亦曰坎侯笛。《风俗通》曰:武帝时丘中所作也,笛涤也,涤除邪秽也,长尺有四寸,七孔。后有羌笛,马融赋之笛者,古之籥也,后世损益而异也。今之长箫乃洞箫也,非箫韶之箫也。《霓裳》开元时曲,刘禹锡诗云:「三乡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又唐人诗曰:「听松听水作霓裳」。又小说,明皇与术士叶静能游月宫,归作霓裳舞,此某幼小闻其说如此。
八音之器说 北宋 · 刘炳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八、《宋史》卷一二九《乐志》四
景钟乃乐之祖,而非常用之乐也。黄帝五钟,一曰景钟。景,大也;钟,四方之声,以象厥成。惟功大者其钟大,世莫识其义久矣。其声则黄钟之正,而律吕由是生焉。平时弗考,风至则鸣。镈钟形声宏大,各司其辰,以管摄四方之气。编钟随月用律,杂比成文,声韵清越。錞、镯、铙、铎,古谓之四金。鼓属乎阳,金属乎阴。阳造始而为之倡,故以金錞和鼓;阳动而不知已,故以金镯节鼓。阳之用事,有时而终,故以金铙止鼓。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天之道也,故以金铎通鼓。金乃《兑》音,《兑》为口舌,故金之属皆象之。
「依我磬声」,以石有一定之声,众乐依焉,则钟磬未尝不相须也。往者,国朝祀天地、宗庙及大朝会,宫架内止设镈钟,惟后庙乃用特磬,若已升祔后庙,遂置而不用。如此,则金石之声小大不侔。《大晟》之制,金石并用,以谐阴阳。汉津之法,以声为主,必用泗滨之石,故《禹贡》必曰「浮磬」者,远土而近于水,取之实难。昔奉常所用,乃以白石为之,其声沉下,制作简质,理宜改造焉。
汉津诵其师之说曰:「古者,圣人作五等之琴,琴主阳,一、三、五、七、九,生成之数也」。师延拊一弦之琴,昔人作三弦琴,盖阳之数成于三。伏羲作琴有五弦,神农氏为琴七弦,琴书以九弦象九星。五等之琴,额长二寸四分,以象二十四气;岳阔三分,以象三才;岳内取声三尺六寸,以象期三百六十日;龙龂及折势四分,以象四时:共长三尺九寸一分,成于三,极于九。九者,究也,复变而为一之义也。《大晟》之瑟长七尺二寸,阴爻之数二十有四,极三才之阴数而七十有二,以象一岁之候。既罢筝、筑、阮,丝声稍下,乃增瑟之数为六十有四,则八八之数法乎阴,琴之数则九十有九而法乎阳。
篴以一管而兼律吕,众乐由焉。三窍成籥,三才之和寓焉。六窍为篴,六律之声备焉。篪之制,采竹窍厚均者,用两节,开六孔,以备十二律之声,则篪之乐生于律。乐始于律而成于箫。律准凤鸣,以一管为一声。箫集众律,编而为器,参差其管,以象凤翼;箫然清亮,以象凤鸣。
列其管为箫,聚其管为笙。凤凰于飞,箫则象之;凤凰戾止,笙则象之。故内皆用簧,皆施匏于下。前古以三十六簧为竽,十九簧为巢,十三簧为和,皆用十九数,而以管之长短、声之大小为别。八音之中,匏音废绝久矣。后世以木代匏,乃更其制,下皆用匏,而并造十三簧者,以象闰馀。十者土之成数,三者木之生数,木得土而能生也。九簧者,以象九星。物得阳而生,九者,阳数之极也。七簧者,以象七星。笙之形若鸟敛翼,鸟,火禽,火数七也。
释《诗》者以埙、篪异器而同声,然八音孰不同声,必以埙、篪为况?尝博询其旨,盖八音取声相同者,惟埙、篪为然。埙、篪皆六孔而以五窍取声。十二律始于黄钟,终于应钟。二者,其窍尽合则为黄钟,其窍尽开则为应钟,馀乐不然。故惟埙、篪相应。
凡言乐者,必曰钟鼓,盖钟为秋分之音而属阴,鼓为春分之音而属阳。金奏待鼓而后进者,雷发声而后群物皆鸣也;鼓复用金以节乐者,雷收声而后蛰虫坯户也。《周官》以晋鼓鼓金奏,阳为阴唱也。建鼓,少昊氏所造,以节众乐。夏加四足,谓之足鼓;商贯之以柱,谓之楹鼓;周县而击之,谓之县鼓。鼗者,鼓之兆也。天子锡诸侯乐,以柷将之;赐伯、子、男乐,以鼗将之。柷先众乐,鼗则先鼓而已。以雷鼓鼓天神,因天声以祀天也;以灵鼓鼓社祭,以天为神,则地为灵也;以路鼓鼓鬼享,人道之大也。以舞者迅疾,以雅节之,故曰雅鼓。相所以辅相于乐,今用节舞者之步,故曰相鼓。登歌今奏击拊,以革为之,实之以糠,升歌之鼓节也。
柷之作乐,敔之止乐,汉津尝问于李良,良曰:「圣人制作之旨,皆在《易》中。《易》曰:『《震》,起也。《艮》,止也』。柷、敔之义,如斯而已。柷以木为底,下实而上虚。《震》一阳在二阴之下,象其卦之形也。击其中,声出虚,为众乐倡。《震》为雷,雷出地奋,为春分之音,故为众乐之倡,而外饰以山林物生之状。《艮》位寅,为虎,虎伏则以象止乐。背有二十七刻,三九阳数之穷。戛之以竹,裂而为十,古或用十寸,或裂而为十二,阴数。十二者,二六之数,阳穷而以阴止之」。
西京巩县大力山十方净土寺住持宝月大师碑铭 北宋 · 李洵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八六、《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七、《蒐古汇编》卷五五、民国《巩县志》卷一九
噫!佛灭浸久,法住浸微,有能輶举妙德,勤恁大事,承双林之善嘱,致万乘之外护,畀此土含识聆音睹相,发希有心,入不退地,自幼至老,利乐群品,□□顺世,人仰遗化,吾见于宝月大师焉。师法讳惠深,世姓杨氏,赵州柏乡人。夙植德本,生不童戏。七岁礼邢州龙华院僧宗顺出家。真宗天禧□□诏度,系籍童行,例蒙剃染,明年具戒,甫九龄尔。志尚超邈,誓断诸漏。闻谭法师讲《百法论》,往依止焉。专精问辨,未几悟入,顿绝伦类。兼通《四分律》、《上生》、《盂兰》、□□诸经,既敏且勤,殆忘寝食。而处众谦抑,外貌如愚,同学歆慕,多就咨决。又从隐法师探《唯识》之奥,隐许以入室,遂代居法席,时年十七。尤精《菩萨戒经》,异时□□盂兰,悒然叹曰:「孝至德也,一切如来,此其本行,菩提萨埵依以为戒,吾岂徒言耶」?于是罄其衣资,于尧山县遵善寺罗汉院为父祖而上设无碍斋,请律师□□施四众大乘净戒七昼夜,建陀罗尼石幢,会七世之丧于下。时龙兴愿和尚戒德称首,师志深般若,业在毗尼,乃具灯烛果馔妙供三千,奉十方佛,饭道俗□□礼愿求戒。自是律范精洁,诸方宗仰,行住坐卧,无非佛事。造慈氏圣像,施财者三百万,课慈氏尊名,摄心者二亿众,善缘熏滋,胜验殊特。嘉祐初入洛,礼金□□,为僧云宝等与巩之官属邑众请住净土。兹寺之兴,肇自元魏,规模甚壮,旧容千僧,经乱堕废,基址石洞存焉。厥后有高行僧三人分修以居。至皇祐四年敕赐十方之额。初有广和尚者住持,未久迁谢,师继之,慨然有志兴葺。檀信之士闻风响臻,始营前后僧堂并厨共二十八间,续建法堂及步廊总二百间。□□法藏,中央寘金装旃檀瑞像一躯,妙相月满,慈视三界,函袟周绕,髹漆相鲜。印经律论下迨传记以充之。修罗汉洞四十二间,五百应真,分处岩岫,剖劂䌽□,□极精巧。费金无虑二千八百五十馀万,名德之盛,上动宸极。慈圣光献皇后体佛深心,佑我上治,素加崇礼,入内忏悔,廷赐紫方袍,又御封佛□宝匣,用严资戒道场,仍锡宝月师号焉。熙宁二年同天节,师饭僧二万人,人施袈裟一条,以祝圣寿。每山门法会,香烛、茶果、钱帛等恩赐相属。五年,大具供施,往泗上礼普照塔。慈圣降香及金钵以助缘。还自唐邓,所过欣迎迓延请,缁素之众,朝夕盈前,金缯之施,奔走恐后。六年,自京师铸钟,重六千斤,慈圣临幸兴国寺广严殿,畀师迎归以荐福昭厚诸陵。八年,开宝寺创崇因阁,复召师赴阙下修佛事,以庆其成。恩旨特留,恳辞还山,乃就庆寿宫塑师真仪送阁上,以足罗汉之数。慈圣皇后卒,哭,神宗皇帝遣二中使与内典宾樊夫人赍御前劄子,许乘兜轿,及祠部度牒五道、钱五百贯、䌽七十疋,召师赴内道场。先是,慈圣尝令本寺岁度僧一名,上仙乃止。上闻之,即令依旧,遂为永式,眷礼之重,夐无前比。元丰七年冬示疾,十二月二十二日晨钟时,嘱累讫,右胁告寂,寿七十有五,僧腊六十六。师气貌温厚,举止祥顺,遇人无高下,和容卑词,发于至诚,虽甚刚梗,见辄调伏。寺初营缮,僧寮屡易,有粗行狂悖者,忿其迁动,大诟以来。师方宴坐室中,遽揕其胸,负之以出,且曰:「吾与若俱沉于洛尔」。师神色不动,方止众噪。及河,众愤发夺取,将诉诸官,师怡然譬解曰:「吾与之戏尔」。闻者无不嗟服。山门无田业,日赡几五百口,化导殆半天下。有以伪借名其间者,众谓此不隐辩,恐败信心。师遽遏其端,退而告之曰:「利养均所趋也,利我以害彼,如佛意何?且辨伪,则真亦疑矣」。顷之岁荒,民流诸方,徒众多亦散居,师延纳有加于常,知事以为言,师笑曰:「与子共此者,宁力致耶?不思议事,未易以一期歉足较也」。解装者倍多,又日饴饥民于庭。然馈送之家不远千里,盖未尝阙供也。施虽奉己,一付诸库,口不与会计,目不领券要,是以愈久益信,至今人以为法焉。师奉戒精苦,汔无纤缺,日讽《菩萨戒经》七返,《俱𦙆真言》五百过,月与其徒诵《戒忏悔》、讲经论一百二十次。复延名师,并开法席,岁不下五六,学者归之,户屦尝满。瞻护病疾,必加勤渠,营救生命,不可算数。住持者三十年,弟子净惠等五十三人,禀大戒宗裕等四十八人,多为名僧,受经论善诠等三十二人各专法会,为四辈圆授菩萨洎五八戒三十馀万人,皆有籍记。其法缘如此。明年二月十五日,塔于寺西北隅,启棺异香弥覆,颜貌如生,衣衾间得舍利光白无数,有祈请者或掇诸土中,或落自空际。宣仁圣烈皇后赐香合椽烛,赙绢五十疋。将窆,道俗斋送,空邑落而遍原野,四远奔赴,不啻万人。风景凄变,鸟乌号集,悲恋赞叹,声动山谷,其感应又如此。绍圣三年春,其徒净良、持禀戒门人有诚等所录事状来谒文,顾余投迹甚迩,聆风且旧,即为纂而次之,犹恨阙略。知师者谓师之头陀行可及也,其方便智不可及也,岂菩萨应世示现说法者欤?抑證无生忍大善知识也已。铭曰:
忍无上业,万德之筌。师践履之,同符往仙。行寓诸戒,智通乃禅。于像法季,有大因缘。彼正律藏,率繄宣传。所至归德,其聚成廛。慈柔渐平,移𢤱□□。□□□□,二后淑圣,恩礼后先。神皇钦明,眷接加虔。诚动幽显,供浃人天。视若不足,乃终沛然。山门增辉,聿世其年。报尽理显,示人有迁。散设利□,□□□□。□□半百,法施大千。良则是图,不惟其贤。寺之乾维,松柏森焉。来者瞻慕,润生敬田。
绍圣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小师净良,寺主赐紫法轮住持传戒广惠,永定陵都监、供备库使李宗立立石。
酬答李学长(海门县学有三忠堂:陈了翁、任伯雨、龚夬。两簿廨负墙甚迩) 南宋 · 敖陶孙
押先韵
夫子焉不学,高朕罗三贤。
横前一片石,教外皆别传。
三虎谁最怒,未觉相后先。
渠伊囊中方,贵在后者鞭。
我家一佛堂,盎背知庙堧。
忆昨祠上丁,蕡烛初欲然。
诸生气清明,人如出雩泉。
洗爵俯象鼻,掩豆高豚肩。
朱弦张文王,繁声斥师延。
此时识方屦,綦满青苔钱。
李公独凤仪,众中得何坚。
惜无补天手,转之上细毡。
朝来食盘中,稚蕨初数拳。
苍苍本难测,何由赜真筌。
自我得此士,可以一当千。
如闻缝掖姿,欲重世所捐。
舂容吐握诗,法用春秋全。
酬赠无玉案,三复缁衣篇。
予寓圃亦产双瓜方稚如琴轸为人落之 明 · 徐渭
五言排律 押先韵
未可充三棒(详考祢生参挝今三棒鼓也),惟堪轸七弦(承上首句)。
尽持挝孟德,莫去恼师延(承上二句)。
合并支苛雾,商量摆酷烟。
长腰双鹄卵,大茧八蚕缠(自此以后俱预拟其壮时当亦如方圃而今惜其夭也)。
翠叶遮难满,黄臕映自妍。
远藤香结字,近水脆生涎。
内履愁无地,悬匏苦在天(天有瓠瓜星)。
同心思苏小(双也),匹骑走杨坚。
国岂无双士,军元有两甄。
邵平闻恨晚,武瞾摘还怜。
虾蟹睛丫海,麖麋角聚颠。
行排鸿入汉,齿露象埋田。
夜夏啼周日(叔夜叔夏),麒麟哭鲁年(不过言伤瑞也)。
投梭贤母误(此下并言误也),避杖走儿獧。
钩吻黄精贼,蟛蜞紫甲权。
出蓝书未熟(出蓝即荀子劝学篇首句),本草注徒笺。
庆吊俱迂尔,蓍龟亦莽然。
下帘翁巳矣,谁为跌三钱。
迷楼怀古 明末清初 · 张萱
隋焬帝幸江都,尝语左右曰:“贵为若主者,极当年之乐,以快其意耳。今海内治平,而吾一人无以自欢,幸得曲房隐室,与诸美人徘徊其间,所愿毕矣!”于是高昌进项升,使为迷楼。楼成,钜费数十馀万。多设钟鼓、丝竹、镗磬之属,妆奁、寝衣不移而具。择国中童女子居之。常数十百人,使被单縠轻绡之衣,倚槛飘飖,且欲飞去。又时时爇名香四隅,昼夜不绝,烟霏霏若云雾。帝乃喜曰:“即神仙来游,亦当自迷耳。可名曰迷楼。”时大夫何稠进任意车,方士进大丹,上官时进乌铜屏,王世充又尽求江淮间佳丽以侈上意。而司马德戡之,刃起矣。后唐公见迷楼,曰:“此皆民脂血也!”遂烧焚之。君子曰:“嗟乎!人情之恶杨而好李也。有弟兄啼,唯焬乎哉!”鲍明远有言:“千秋兮万岁,共尽兮奚言。”悲夫!
广陵佳丽帝王州,凤舸龙舆几度游。
往事最怜隋大业,东来天子幸迷楼。
迷楼缥缈垂杨市,飞栋浮甍三十里。
千门万户纷蔽亏,碧海扶桑宛相似。
不数崇霞馆,莫拟阿房宫。
琅玕饰榱题,翡翠雕帘栊。
银台碧树杳何许,宝础方花路几重。
曲曲朱栏金瞰蜿,沉沉绮障玉盘龙。
盘龙瞰蜿吹香雾,飞入迷楼不知处。
阁道氤氲白昼昏,惟有春风自来去。
春风烂熳春日然,不及迷楼春更妍。
但愿朱颜倾一国,却忘玉树怨当年。
水殿裁淫魄(师延曲名。),集羽谱旋□(燕昭王美人。)。
铜龙烧烛腻,金虎蹙红嫣。
万斛荧荧□照夜,银河倒捲楼头泻。
酣香帐底花正眠(楼中宝帐有四,唯最幸者居之。一曰夜酣香。),含情已望迷楼下(帝尝题柱上:“閒来倚楼立,相望几含情。”为韩俊娥辈作也。)。
徵书夜夜下昭阳,紫髯郎将促新妆(王世充。)。
民间有女不敢嫁,娥眉婉转待君王。
君王歌舞美韶华,扫天红粉凌朝霞。
坐垂蚊睫犹嫌影(蚊睫帘,蒲泽国所贡。日光不能射,又名蔽日帘。),妆对芙蓉不让花(楼中有夫容阁。)。
乌铜屏射香云袅,珊瑚枕坠金钗小。
月下初乘任意车,楼头欲却司晨鸟(帝《杂忆诗》曰:“笑动上林中,除却司晨鸟。”为萧后作。)。
爇尽名香恨转痴,司晨鸟去莫教啼。
怜憨笑傍司花女(袁宝儿。),索伴娇嗔来梦儿(即韩俊娥。)。
皓齿明眸斗媚妩,背侬顾影调鹦鹉。
呼来如恨亦如羞,怪底迷云又迷雨。
迷雨莫还莫,迷云朝复朝。
娟娟望春月,脉脉听春潮。
春月春潮怜故国,一片迷魂归未得。
鬼声夜半哭潮头,迷楼白日无颜色。
吴公台下草萧疏,回首迷楼春易徂。
为问彭城数尺帛,何如三十六封书(帝尝游吴公台,恍惚与陈后主相遇,后主恚。帝曰:“三十六封书,至今使人悒悒不悦。”帝觉,叱之,后主曰:“后一年,吴公台下相候耳。”及帝□彭城阁,至东陵,守江都,果葬帝台下。)。
古来成败皆如此,朝霜秋叶东流水。
君莫悲南河杨,亦莫歌北地李(时道路有“杨衰李荣”之谣。)。
独怜歌舞嘘作烟,血光万丈连天紫。
山阳渎口悲风起,白日欲裂黄云死。
我今醉唱迷楼歌,雄剑酸嘶奈若何。
吁嗟乎,啼蛄吊月络纬织,野燐昼舞狐起立,泽葵秋老红兰泣。
君不见咸阳古道中,残碑寂寞苔痕蚀。
初闻镫船鼓吹歌 明末清初 · 杜浚
一声著人如梦中,双槌再下耳作聋。
三下四下管弦沸,镫船鼓声天上至。
居然列坐倚船弦,惊指遥看相诧异。
鼓声渐逼船渐近,亦解回环左右戏。
急攒冷点槌犹涩,春雷坎坎初惊蛰。
吹弹节鼓鼓倔强,中有闲声阑不入。
吁嗟此时听鼓止听鸣,谁能打掏声里情。
谁能眼底求精妙,乍许胸中见太平。
太平久远知者稀,万历年间闻而知。
九州富庶无旌麾,扬州之域尤稀奇。
谁致此者帝轩羲,下有江陵张太师。
江陵初年执国政,乐事无多庙谟竞。
尔时秦淮一条水,伐鼓吹笙犹未盛。
江陵此日富强成,圣人宫中奏云门。
后来宰相皆福人,普天物力东南倾。
豪奢横溢散向水,此水不须重过秦。
王家谢家侈纨裤,湖海游人斗词赋。
广陵女儿绝可怜,新安金帛谁知数。
旧都冠盖例无事,朝与花朝暮酒暮。
水嬉不待二月半,袨服新妆桃叶渡。
高楼夹水对排窗,卷起珠帘人面素。
腾腾便有鼓音来,镫船到处游船开。
烛龙但恨天难夜,赤凤从教昼不回。
皇天此时亦可哀,龟年协律正奇材。
善和坊接平康街,弄儿狎客多渠魁。
船中百瓮梁溪酒,胆大心雄选锋手。
苏州箫管虎丘腔,太仓弦索昆山口。
镇江染红制璎珞,廿腕珠镫悬一角。
当前置鼓大如筐,黄金钉铰来淮阳。
此声一驩众声集,不独火中闻霹雳。
风雨丛中百鸟鸣,旌旗队里将军立。
熬波煮火火更然,积响沈舟舟未湿。
可怜如此已快意,未到端阳百分一。
记我来时卯与辰,其时海内久风尘。
石榴花发照溪津,友生置酒我为宾。
下船稍迟渡口塞,踏人肩背人怒嗔。
镫光鼓吹河河遍,衔尾蟠旋成一串。
蔽亏果觉星河覆,演弄早使鱼龙颤。
众人汹汹我静赏,初奏此时差可辩。
须臾光响相纠结,惟闻森森沈沈直上翻云汉。
东船西舫更交加,下视何由睹寸澜。
偶然闪倏透水处,如金在镕风掣电。
楼楼堂客船船妓,近不闻声远察面。
呜呼此时镫船更难动,但坐饱食挥槌调丝按孔相凌乱。
侯家别携清商部,那得于中闻唱叹。
复有劣鼓与劣吹,就中藏拙谁能见。
爆竹声低烟雾浓,暂借香风解沾汗。
露零雨下不得退,乐极生悲真可厌。
酒醒忽迷此何地,魂销略记伊堪恋。
直至明朝亭午,船松却退人相羡。
归来沈眠须竟日,流莺啼破河阳战。
此后游人数日稀,清淮十里桃花片。
记得座中客,能说王稚登。
稚登挝鼓湘兰舞,赏音击节屠长卿。
后来好事潘景升,晚节犹数茅止生。
绝艺于今谁作主,李小大歌张卯舞。
当时惆怅说于今,忍见于今又说古。
年复年来事可叹,镫船伐鼓鼓不欢。
辛壬之际大饥疫,惟见凤陵烽火,照见秦淮白骨横青滩。
桃叶何须怨寂寞,天子孤立在长安。
吾闻是时宰相薛复周,黄金至厚封疆仇。
公卿济济咸一德,坐令战鼓逼龙楼。
甲申三月鼓遂破,断管残丝复谁和。
半间堂里起笙歌,平章舟上称朝贺。
试问当时雷海青,阶下池头还几个。
新剧惟传《燕子笺》,杀人有暇上游船。
行人何必近前听,荼毒鼓中无性命。
同时阿谁伎,畜尔惟有刘黄高左五侯耳。
君不见师延靡靡濮上水,未若《玉树后庭》美。
赏音何人丞相嚭,相对掀髯复切齿。
一拨弦中半壁亡,一棒鼓中万人死。
鼓急弦惊曲不长,两年歇绝随渔阳。
有客徒怜桥下水,无人不断渡边肠。
及此相看真分外,何许藏舟一舟在。
拂尘捍拨初光辉,奋槌扬袖蓝缕衣。
不镫漫乘夕波出,无伴知从何处归。
争新夸奇各有故,君看西风桃李枝。
西风一枝众称异,东风万树空尔为。
入耳悲欢难具说,醉里分明寸心热。
呜呼汉代金仙唐舞马,此事千年无有者。
兴亡不入心手间,然后声音如雨下。
探汤挝鼓蒺藜刺,应有心肝碍胸次。
余音漠漠搅飞絮。
镫船镫,过桥去,过桥去,伤鼓声。
长歌短歌歌当成,陇西李贺抽身死,举杯相属樊川生。
此生流落江南久,曾听当时煞尾声。
又听今朝第一声。
拟古诗十九首 其五 明末清初 · 王夫之
押歌韵
客从淇水来,导我游朝歌。
广陌聚高居,冠盖彯绮罗。
良夕奏哀弦,繁声惊素波。
师延亡千载,遗怨何其多。
黄鹄感其音,群飞以阿傩。
高楼离思女,长夜颦青蛾。
闻者无厌情,歌者益以和。
清琴有希音,吾心将如何。
浩叹 清 · 邹汉勋
押词韵第三部
后夔不复起,希声委涂泥。
中间有作者,抱独无由知。
靡靡世所好,师延乃出奇。
子野琴何在,何不撞头为。
清商与浊徵,正声犹曰宜。
沐猴而冠佩,流传亦至斯。
始知玉石故杂糅,不可矫矫求异时。
作诗但令老妪识,典诰大语勿相师。
赠别杨载之(庚子年七月) 清末至民国 · 吴虞
押词韵第三部
苏髯风流落儋耳,千古馀波犹丽绮。
载酒欲作淩云游,阿谁胸次蟠山水。
纷纶青简碧血莹,杨君卓荦探微旨。
每从糟粕写精神,宁借丹青传粹美。
手招屈宋报琼玖,足蹈曹刘想瑰玮。
风翻大海紫澜回,日出泰岱红云委。
乃知文字通造化,无怪当初泣群鬼。
得道常闻须慧业,六合归君一弹指。
尔来文学浸衰微,后生标榜守渣滓。
西抹东涂立名字,白璧遭抵黄钟毁。
南朝谢客腹空疏,北里师延音委靡。
筐箧琐语兔园册,禀拟干时拾青紫。
骅骝騄駬徒自哀,魍魉蚍蜉信堪耻。
喜君儒雅到古人,笑我荒唐蔑馀子。
三载倾心今始识,一朝握手情何已。
我落人间少同调,独抱孤怀向兰芷。
仙骨消磨伤墨翟,奇气摧残羞尹喜。
乾坤惨澹鶗鴂鸣,坐惜严霜凋众卉(谓戊戌六君子。)。
弥天未遇释道安,四海何来习凿齿。
延津龙剑偶然合,持赠琅玕感知己。
即今碧海飞红尘,慷慨相看同抚髀。
阴风飒飒日月旗,乾清门外胡笳起。
诏书已说赦黄巾,渡河更听呼苍兕。
姑苏台畔游麋鹿,铜驼陌上生荆杞。
陆沈谁与问神州,风景新亭泪如洗。
信陵身世付醇酒,鲁连富贵真敝屣。
君我飘摇奚足奇,恒河浩劫今方始。
周室何年贡白狼,汉家终望飞雄雉。
送君归去好闭门,莫言弃繻与折箠。
庾信江关自萧瑟,杜默才华馀涕泗。
无聊不用慕神仙,蓬岛沧桑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