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原裴植诏 北魏 · 元恪
出处:全后魏文卷八
植阖门归款,子昕愚昧,为人诱谄,虽刑书有常,理宜矜恤,可特恕其罪,以表勋诚(《魏书·裴叔业附传》。叔业兄子植,入为大鸿胪卿,后以长子昕南叛,有司处之大辟。诏云云。)。
奏处裴植死刑(孝明初即位) 南北朝 · 阙名
出处:全后魏文卷五十六
羊祉告植姑子皇甫仲达云:「受植旨,诈称被诏,率合部曲,欲图率军于忠」。臣等穷治,辞不伏引。然众证明炳。案律,在边合率部众不满百人以下,身犹尚斩,况仲达公然在京,称诏聚众,喧惑都邑,骇动人情。量其本意,不可测度。案《诈伪律》,诈称制者死。今依众证,处仲达入死。金紫光禄大夫、尚书、崇义县开国侯裴植,身居纳言之任,为禁司,仲达又称其姓名,募集人众,虽名仲达切让,无忿惧之心。众证虽不见植,皆言促达为植所使。召仲达责问而不告列,推论情状,不同之理不可分明。不得同之常狱,有所降减。计同仲达,处植死刑。又植亲率城众,附从王化,依律上议,唯恩裁处(《魏书·裴叔业附传》。兄子植为度支尚书。会韦伯昕告植欲谋废黜,尚书又奏。)。
常熟县大慈寺钟楼记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五、《北涧集》卷三、《重修琴川志》卷一三
千钧之镛,不梁百尺之高而簨簴之,则停轮息苦,警昏导迷,何所妄冀?寒山夜半,声到客船,非衲子明心,即诗人得句。昧者往往以是为迂阔不切,不知美教化,移风俗,王者先务,而心华发明,照十方刹,亦岂细事。大慈为福山望刹,创梁天监中。长江横陈,五峰拥环,古木夹道,童童如幢。寺昔中微,木亦就槁;及其再振,木则重茂。大钟横撞,仅在平地。厥声弗鈜,不足以发深省。文远欲造楼,未几而寂。其徒如宝了此绪绩,不日而成,嘉定九年三月既望也。翚飞半天,遐眺无际,寺与楼称,钟又称之,费几万缗。始远欲市田为山家经常计,幡然而作,曰「市田非比丘法」,则又反诸檀施,施者不受,愿听所欲为。至是举以权舆其事,馀出于其父母昆弟。飞锡来北涧,竭纪岁月,余语之曰:「昔昭默大士云:『身为比丘,不导父母于佛法中,谓之不孝』。是后也,于以继先志,又豁父母昆弟施心,一举而两得。虽然,曩见子担簦负笈,问天台之旨于诸老之门;今复见冠冕多众于古灵山,晋进不已。至于厌饫心初而流通所学,以寿佛祖,夫如是,又岂特孝于其父母哉」?万缗之楼,土木之事耳。吾所纪者,在彼而不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