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大慧禅师语录淳熙十五年 南宋 · 释祖庆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一二
祖庆尝欲焚前录,俾学者自悟西来直指,不滞文字语言,今复镂此板,何也?
正欲枷上著杻,缚上增绳,令渠自透自脱,灵刹汉一见便知落处,更于此录求玄妙,寻言句,一任钻龟打瓦。
淳熙戊申重阳日,住钟山小师祖庆谨书。
按:《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首,续藏经第二编第二六套第一册。
大慧普觉禅师广录绍熙元年 南宋 · 释祖庆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一二、《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末
大慧先师以无量三昧辩才,秉佛慧炬,洞烛人心。
承学之徒,随说抄录,散落诸方,末后最庵道印法兄裒次编正,总为一集,名曰《广录》,前后颠末,了然无遗。
释迦老子住世七十九年,说法三百馀会,临涅槃时,于金棺中现露双趺,以示迦叶。
迦叶告诸比丘,佛已涅槃。
凡金刚舍利,非我等事。
我等当结集法藏,无令断绝。
道印法兄之用心,与迦叶等,然当时迦叶一言之后,阿难依教奏行,佛之奥义,遍满沙界。
祖庆亲炙先师之日最久,敢不奉承道印法兄之用心,镂版刊行,以广其传,庶几见者闻者同悟真如,佛之慧命永永不绝。
古语云: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
学者当有以亮祖庆附丽阿难之本意。
绍熙元年四月结制日,祖庆谨跋。
巽岩先生墓刻 南宋 · 李壁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八七、《永乐大典》卷一○四二一
公讳字仁甫一字子真
其先宗室右武卫大将军偲,武氏之祸,窜眉丹棱,子孙因家焉,距公十有七世矣。
大王讳夔
王考讳夙,赠奉直大夫
考讳中,左朝奉大夫,赠宣奉大夫
硕人史氏。
公生于政和五年四月丙辰
绍兴七年进士第,调华阳县主簿
嘉州军事推官,未赴。
丁宣奉忧,服除,调雅州军事推官,改宣教郎、知双流县
四川制置司干办公事,知荣州,除潼川府路转运判官
丁太硕人忧,服除,召赴行在,入尚书兵部郎中
以触宣奉讳,改行员外郎国史院编修官,转礼部员外郎,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权起居舍人起居郎直显谟阁荆湖北路转运副使
秘书少监,赴阙供职,改直宝文阁主管潼川府路安抚司公事、知泸州、召赴行在,升秘阁脩撰、江南西路转运副使
召赴行在,除秘书监、兼权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
权尚书礼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侍讲
礼部侍郎,兼工部侍郎
御史论公子垕发策不当,黜,并出公常德府
逾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天子初行明堂礼,推恩首建议者,加敷文阁待制,寻除知遂宁府
召赴行在,拜敷文阁直学士提举佑神观、兼侍讲、同修国史
三上章请老,除敷文阁学士致仕。
淳熙十一年二月五日薨于行在所,享年七十。
累官至通奉大夫,爵丹棱县开国伯
遗奏上闻,天子哀其忠,赠光禄大夫,特命临安府营办葬事,又出内帑金帛赐其家,寻敕滨江漕臣护其丧归葬
明年七月二十八日,葬于丹棱县龙鹄山巽岩之阳。
公娶同邑杨氏,封硕人
子十三人:男曰谦;
曰垕,奉议郎秘书省著作郎
曰𡉙,前知成都府郫县事;
曰塾,承务郎
曰垡;
曰壁,承奉郎,前主管尚书工部架阁文字;
曰𡌴,承务郎
女曰均,适朝奉郎、新知果州曹执同;
曰埙,适朝奉郎、前知普州祖庆
曰坛,适迪功郎汉州州学教授任阜;
曰典,适河东进士薛纯颖;
曰增,适从政郎荣州州学教授张伸;
曰堪,适迪功郎凤州两当县主簿勾龙宗愈。
谦、垕、塾、垡、典及颖皆先公殁,阜后公一年亦亡。
孙男七人:曰镗,曰钖,曰銶,曰锵,曰鋂,曰镳。
孙女二人:曰真,曰从。
高亮杰特,硕大刚毅,人望之凛然,而内甚夷旷。
其学洞究古今,会道约理,晦明巨细,交贯旁达。
其临事如衡陈权设,圭不可欺,四方学者宗仰敬畏,终莫测所至。
其在朝廷,正色侃侃,守经据古,务以格君心、存旧章、畏天变、爱民力、裁恩倖、峻风节为言,不择祸福利害,以为趋舍避就,挺立不挠,邪枉惮焉。
其任外服,纲张目举,仁行威振,强暴者戢,柔懦者立,贪沓者化,兴利除弊,率为后法。
方公少年,遭王国多难,慨然有志驰驱,值权臣力主和议,务以术消阏天下忠义敢为之气,公窃愤之,终其世不与通,陆沉远方凡三十年,始登天朝。
时宰附会,规挑兵端,公又力争之,以为自治未至,何以谋人?
至摈居外,犹恳恳弗已。
晚再侍帷幄,察时论浸弛,虑成玩愒晏安之渐,则劝上以无怠初志,益懋远图。
迹公所学,考功素论,则公之盛心何如也!
然严气正性,不肯纤芥徇时,以故屹屹难合,迄大不施。
独为天子所尊礼,至称之曰「有国之师表」也,洎将用公,而公亡矣。
呜呼!
用舍污隆之数,实关诸天,岂人力哉!
诸孤不令,何足以识公大致!
念葬日薄矣,较德瑑辞,厥艰其人,敬忍死泣血,先用温文正公法,书世次官簿终始,以掩诸幽。
其论次之详,则见诸家传云。
广严院重建寺记 南宋 · 王应凤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五、《咸淳临安志》卷七六、《西湖志》卷一三
杭之宝山有仁祠焉,其初曰瑞隆,后唐清泰二年所建也,逮治平更号广严。
熙宁间苏文忠公游而乐之,为赋《双竹》、《湛师房》及《新开径》诸诗。
林间烟雨,清坐忘忧,固已形在江湖,而身超祇鹫矣。
自六飞驻跸,析其地十之八为内饔胥徒之居,则履綦辙迹略无可考。
其在淳熙,有僧善资者复葺之,发地得钟焉,有铭在栾,则寺故物也。
既燬于辛卯,而俗以铜钟名其寺。
或笑曰:「是亦铁炉步之比耶。
且佛之道大且尊,宫而居之必旷如也。
兹近市而湫隘则非广,近市则非严,几于名与实戾」。
惟伽蓝劫炉而不灭,古井冽寒而如新,草创庳陋,仅蔽风雨,无复仙人碧玉壶之胜概。
岂以法界为室宇,以戒慧为墉户,此中空洞,自有广居,不待七宝庄严而实相常在乎?
一日过市,见坏衣不饰,皇皇有求者,问之则寺之主首惟一也,则又曰:「昔有云阇黎,不出十五,师曷与云异」?
一曰:「不然,出处虽殊致,喧静两皆禅。
使一当云之时,则不出矣;
云居一之地,则有求矣。
住山出山,本无二法。
自吾师祖庆居是山,谋撤而新之,尚方、长秋皆有赐,惠顺妃亦如之。
时太傅大丞相鲁公阃东淮,施加厚,亦既建阁五楹,以奉圆通。
功垂成而飞锡下竺,足不越户限者六年而终。
惟一嗣之,丕勤诱掖,欲成吾师之志,累积铢黍,经始寻尺,庶几先贤胜践,彷佛犹存。
倘亦嗒然如云,则功废矣」。
余闻而叹曰:化人之居,与累块积苏,非有非空;
维摩丈室与师子坐,无小无大,顾宅心何如耳。
世固有身郊而心市者,真离诞胜,士羞称之。
与一师弟子,身市而心郊,不缁嚣尘,以鸠众力,巧于用狭,兴于久废。
于阁之下为殿,像设位置,咸与地称。
摩竭之室、法音之楼,爰及库藏庖湢器用悉备。
盖坚忍精进,皆有过人之材。
吾徒之饱食安步者,或愧焉。
且自谓与云不异,又知动静之为一源。
夫钟之未撞本无声也,无声之声不依形而存,则铜钟之名非赘也。
湛师与二竹君今皆安在?
回视介然之径,亦已茅塞,所遇孰非梦?
岂独云哉,湛也、云也、庆也,心与俱空,即空皆实相,无作之作,可无记也。
一来请益勤,曰:「苏公能无言而不能无诗,子又奚辞」?
遂书以遗之。
谢及第启 北宋 · 石𢘅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七
扬眉吐气,誓摩鹏翼之高程;
血指汗颜,亦作龙门之下客。
战之罪也,天实为之。
窃以诗书无慕于功名,文艺久卑于器识。
嵇康未尝挟策,豪伟横行于万人;
相如不善决科,风采耸观于一座。
历观慷慨可喜之自,类皆洒落不羁之才。
扩闳灵府之宫庭,刷剔腐儒之章句。
败编缺简,耻为纸上之尘言;
名山大川,揽作胸中之秀气。
吞云梦而纵阔步,长揖乾坤之无四旁。
盖抱其所得者骇世惊人,故施于有政者凌霄耸壑。
后世已矣,浇风奈何。
本真烂熳于英华,名节飘浮于奔兢。
伟服粲粲然动数百群,枯肠寂寂无五千卷。
安得巨力,障其颓波!
幸逢君子之时盈,恭仰大人之继照。
龙恩厚泽,蒸寰宇以交流;
涣号温辞,杂歌声而四起。
祖庆历宽平之治,重元丰教育之光。
圣经无复面墙,童子皆能执笔。
掀扬小技,叱迅雷浓雾之迟;
敞豁大迷,睹白日青天之快。
某也观此,居尝慨然。
如切如磋,而师友起予;
必躬必亲,而父兄诲我。
奋发绵力,激昂壮心。
知短晷之易流,惜亲时之难得。
十年蒲叶,莫窥凤虎之文章;
几度桃花,未耸蛟龙之头角。
思慰双亲之愿望,辄干三岁之宾兴。
获见收于卿大夫,遂入贡于春宗伯
皇都搜拔之际,皆杰士奔腾而来。
投五十犗之饵,以钓震海之鱼;
开七百里之罗,以啖截云之翼。
文决猛战,词森健锋。
鸣漏一残,丝袍烂拥,则有雄骜孟东野,汪洋韩退之
变化轰雷霆,光彩赫天地,掉臂旁若,峨冠自如。
飞墨客之徽声,鼓丈夫之气焰。
儒林根干,直欺山木之百围;
笔阵波澜,倒泻银河之千尺。
自笑浅识,轻追俊游。
倾羲匿曜以迫逐钝辞,
雨其濛以摧惊懦胆。
吞声起而百官动,剑气冲而群怒张。
焦唇燥吻者常然,舐笔含毫者屡矣。
执卑凡自得之邈,而冰炭于时辈;
饰怪险不媚之语,而锱铢于有司。
置在末科,预知如此。
盖伏遇某官恢廓全度,掩包不能。
凡为总角之儿童,亦识先生之姓字。
谪仙之高吟,醉扫千首;
焦遂之雄辨,卓惊四筵。
傲观轩冕之傥来,急赋田园之归去。
云泉漱玉,激幽人豹隐之清;
腰带垂金,佩天子龙飞之渥。
挈提后进,分贷馀光。
私怜谫薄之材,未免揶揄之笑。
虽充唐彀,尚辱膺门。
某敢不怀怯敌之馀羞,勉力行之后学!
妄贪寸禄,纡俗吏之青衫;
谁识此心,长在古人之黄卷。
按: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七七。
湖州通判朱朝奉墓志铭嘉定十五年三月 南宋 · 刘宰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五三、《漫塘集》卷二九
绍熙龙飞,吴门同年进士居郡城者八人,多与余善,其尤厚者周君南仲、朱君景渊
三十年来,南仲与七人者相继沦谢,独景渊在。
嘉定辛巳二月既望,亦以疾逝,余不胜悲。
景渊之子棐裒乃翁行治,命其弟木不远三百里来请铭。
铭非余能,而知景渊莫余先,铭可辞乎?
君讳晞颜景渊字也,世家吴门
祖庆、祖华,皆终隐。
父彦,赠奉议郎
母周氏,封孺人
君少力学,入太学诸生,升内舍,中上舍试,比擢第不越三年。
初筮法入教官,为养急禄,就建康府上元
始至,人以书生易之。
君即置三帙几上:一曰受委,凡符移之下于台府者籍焉;
二曰受词,凡牒诉之关于职守者籍焉;
三曰追会,凡引帖之下于闾里者籍焉。
日视事已,即手自勾校而覈其违,吏不能欺。
后数月,余始尉江宁,放而行之,时人称两尉,实受成于君。
代还,调扬州教授
扬于时为北边,士习不竞,君为之缮堂宇,饬教法,而旌其行能之异者,俗以是劝。
用举者改秩知湖州归安县。
县故事(此下疑有缺文。)君为之立类帖而催科简,劝义役而役使均,置田以饭囚而绝瘐死之冤,为礼以劝分而得赈饥之实。
乌程褚氏女奴窃藏以逃,其父惧,及迫之溺死而讼褚氏,疑不能明。
郡以是属君,君致女奴之弟,一问得其情,阖郡骇叹。
社稷坛壝倾圮,更以石累,而辟其致敬之宇,又按之礼典,新其什器,神用休嘉,物无疵疠。
倪公思一代名臣,高其能,为纪之。
满秩举最,差福建转运司主管文字
闽漕时久阙长,君提纲惟谨,上下肃然。
受代踰年,尚书徐君应龙应诏举君监司
君时居艰,又与徐无一日雅,或问其故,徐道所闻于闽,曰是足以为长矣。
服阕,通判湖州
湖经总制额特重,会前政多故吏,滋为奸,期会稽违,督责日峻,君即与所部约截为期而除宿负,度宜定数而减虚额,属部欣然,力省而事集。
罢为主管建昌军仙都观。
方屏迹里门,以奉亲教子为乐,而君病矣,得年仅五十有九。
官自迪功郎,五迁终朝奉郎,赐绯鱼袋。
元配周氏,赠孺人
继卫氏,故赠太师、卫公季敏之女,封孺人
子棐、矩、木、棠。
棐当受君遗泽,以疾逊矩。
女长适修职郎、监常州籴纳仓章选亨,季未行。
君赋性直亮,不喜媕婀,制行平实,不为沽激。
初,吴门同年之士,十馀年间皆有风木之感,惟君奉双亲更累任,乡党荣之。
奉议府君之丧,君年踰五十,而犹致毁。
丞郡于湖,便亲是为,官不及代,年不及寿,养不克终,可悲也。
君之尉上元也,同志以世道之薄约不求举,惟君为能践言。
归安最闻,人以前比期其骤贵,君惟就部注上元
掌市刍茭,岁收市例之赢,君悉付之吏,俾籍以为公费。
归自闽,诸子可授室矣,而居隘甚,故人前骑帅周侯虎以用器质千缗代之结屋。
丞郡之归,索然无以偿。
比疾革,语诸子:「吾惟是为慊,谨识之,勿使吾有负也」。
棐等泣曰:「不敢忘」。
乃瞑。
周侯闻之曰:「嘻,是区区者,何足关故人之念如此哉」!
即以为赙。
葬用明年三月庚申,其地实湖州长兴县至德乡福来山太阳坞之原,盖治命云。
铭曰:
耕之地同,彼穫则厚。
贾之肆同,彼鬻则售。
货宁彼珍,力则我勚。
呜呼景渊,而止于是。
有苾其香,式敬烝尝。
弁山之阳,庶我桐乡
敷文阁学士李文简公焘神道碑嘉泰元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八三、《平园续稿》卷二六、《永乐大典》卷一○四二一、《全蜀艺文志》卷四七、嘉庆《四川通志》卷四七、光绪《丹棱县志》卷八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韩愈以天刑人祸归咎史笔,柳宗元随辟其说,后人终致疑焉,今以李文简公验之何疑?
且《左氏》纪诸国之事,《史记》上下数千载,是是非非,利害不专及当世。
若公续司马光《资治通鉴》为本朝长编,上关国体。
下涉诸臣之家乘,非异代比,使天刑人祸可信,孰能结知明主,见推多士,生历清要,没定美谥,诸子继践世科,历二千石,光显未艾如李氏者乎?
况公出入中外,见谓忠直,尽言交游,藐视强禦,虽微作史,自当龃龉难合,然谗间不行于朝,士大夫鲜含怒者何也?
道正,莅位公,事上不欺,应物无心,天人交助,其在兹乎!
既没十八年,蜀多文士,其子不近求铭诗而远属耋老,非以同朝久相知深也欤?
是以序而铭之。
公讳字仁甫一字子真
系出唐曹恭王季子右武卫大将军偲,武后斥为民,徙眉州丹棱县,遂家焉。
六世孙瑜始复属籍,仕至长江令
公,长江十一世孙。
曾祖夔。
祖风,赠奉直大夫
考中,朝奉大夫、知仙井监,累赠宣奉大夫
妣,硕人史氏。
公生政和乙未,天资颖异,博览经传,独不乐王安石学。
甫冠,已著《两汉鉴》;
明年,追念靖康变故,著《反正议》十四篇,人皆奇之。
绍兴八年进士,调成都府华阳县主簿
未上,读书本县龙鹤山,命曰巽岩,自记云:「子真子三卜居乃得此山。
坐东南,面西北,其位为巽为乾。
盖处己非乾健无以立,应物非巽顺无以行。
《易》六十四卦,仲尼掇其九而三陈之,起乎《履》止乎《巽》,此讲学之序也。
《语》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
可与适道,未可与立。
可与立,未可与权』。
夫人各有所履,善恶分焉。
惟能谦可与共学,惟能复可与适道。
知所适而无以自立则莫能久,故取诸恒,当使久于其道,或损之,或益之,至于困而不改,若井未始随邑而迁,则所以自立者成矣。
虽然,吉凶祸福横发逆起有不可知,将合于道,其惟权乎。
然非巽,则权亦不可行。
学而至于巽,乃可与权,此圣贤事业也」。
年方二十四,其志趋学问如此。
久之赴华阳时宰秦桧知公名,公不与通。
会诏郡国举贤良,公携五十策谒成都张焘,不果荐。
秩满,外铨复置教授阙,公亦不就,注嘉州军事推官
丁父忧
二十年服除,再注雅州军事推官,作《当直司箴》,讽郡守用私情背公法者。
总领财赋符行中属公增简州盐筴,公移书力拒之,旧相张浚谓有台谏风。
二十四年,改宣教郎、知成都府双流县
日坐听事,讼至立决。
执政李文会自泸徙益,府下行县供张加倍,公用常仪李由它道去。
有张氏子竞家资,公曰:「汝方在丧,忍坠先训,盍归思」?
三日复来悔过自新。
大姓李雱市丘成之产业,公以成之不白所生母,追正之。
雱谰词诉府,公列经义律文寘雱法,豪右敛迹,邑庭如水。
日翻史册,汇次国朝事实,谓司马光修史先为《百官公卿表》十五卷,后颇散逸,乃遍求正史、实录,傍采家集、野史,增广门类,起建隆迄靖康,合新旧官制,成一百四十二卷,其重编者仅七之一,《长编》之书盖始于此。
二十九年四川制置使王刚中辟公干办公事
三十二年荣州
州因山为城,川为隍,夏秋常患水溢,公筑防禦之。
隆兴二年,除潼川府路转运判官,入境劾守令四人。
州县多横敛,公选官置局,括一道财赋,列其名色,使有无相辅,酌三年中数而为帐,遍示官吏,许擿不当更定,名为「科约」,至今不废。
母忧去官。
乾道三年召赴行在,八月入对,上《太祖故事》,乞以为法,请许六察言事。
又言:「军兴三十年,蜀赋一钱,折变百之,愿自此勿增取。
况蜀兵已多,宜罢招刺,严简汰,禁大将毋张虚籍,掊部曲」。
孝宗嘉纳。
尚书兵部郎中,以父讳下行员外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又兼礼部。
会庆节上寿在郊礼散斋,内议权作乐,公言:「汉唐祀天地,散斋四日,致斋三日,我艺祖初郊亦然。
崇宁大观法《周礼》分祭天地,故前十日受誓戒。
今既合祭,宜复汉唐及本朝旧制,庶几两得」。
诏垂拱上寿止乐,正殿为北使权用。
十二月,正除礼部员外郎
公言:「中兴祭典未备,岳、镇、海、渎、先农、先蚕、风、雨、雷师九祠以酒脯代牲牢。
近者雨旸失节,郡国水灾,殆或以此」。
诏复旧。
占城国入贡,依崇宁五年敕书用白背金花绫纸,贮以金镀银匣,公请如近例。
学士院谓礼部不当预,公曰:「典礼先有司部兼掌客,岂侵官耶」?
《长编》卷帙渐成,蜀帅汪应辰乞下临安府给笔札缮写藏秘阁,公遂进国初至治平一百八卷,特迁两官。
公患时文衰弱,乞命考官取学术醇正、切于世用之文,茍涉虚浮,必行黜落。
省试,敕榜戒谕。
上方励精为治,事或中出。
公轮对言:「唐虞三代专倚辅弼,汉唐或谋卿士。
今舍二涂,近习必进。
此治乱之机,惟圣虑过防」。
盖有所指也。
又奏:「省闱取士本不立额,乞参皇祐四百之限稍加裁定。
旧特奏名虽赐出身,罕授职任。
近两榜至八百五十馀人放选注官,而贤良方正一科则寂无应诏,当责举者」。
读毕,遂言:「天下有变,经营北方未见可付之人」。
上曰:「朕当自将」。
公曰:「圣论及此,与真宗澶渊合矣」。
上曰:「此朕家法。
太祖平泽潞、取维扬,太宗太原,皆是也」。
公请先自治以待时。
上耸听不见倦,近侍皆跛倚。
明日,谕三省议省额、特恩二事,有沮之者,乃已。
五年四月,迁秘书少监
太史言:「八月日当食」。
公上疏曰:「天降灾异所以儆戒人主。
经筵不访问,台路罕论奏,大臣无赵普补缀奏目、杜衍封还内降之风,臣恐忧不在疆埸。
惟陛下进众正,消群阴,以应天变」。
是冬起居舍人
六年雷震上元后一日,公录仁宗景祐三年正月甲辰《求言》、《宽赋敛》二诏以进。
直前乞刊定《徽宗实录》之疏舛者,因言:「臣方修进治平后《长编》,若就加讨论,他时可助正史」。
诏复开实录院四月首命公为检讨官
汪应辰进公子垕贤良词业,上曰:「卿有子矣」。
范成大右史,升摄起居郎
议者误引元丰八年十月诏,欲废二浙保正,止存耆长,又宰相以蜀人帅蜀,工部并除二侍郎,武臣提点刑狱,皆违旧制,公援證再三。
上曰:「卿论事根据,极当朕心」。
左相陈俊卿出知福州右相虞允文既任恢复,未免更张。
公言:「二《典》若稽古,有典则,商云成宪,周云旧章,汉故事,子孙莫之敢废。
王安石变更法度,厉阶可鉴」。
上欲除公兵部侍郎,公自摄记注,数论事,宰相颇不乐,公遂请去。
六月,除直显谟阁湖北转运副使
陛辞以欲速变古为戒,又表:「《禹贡》九州,荆田地第八,赋乃在三,人功既修,遂超五等。
今田多荒芜,赋亏十八」。
上委公条画,至则言:「创耕惮科敛,且畏争夺。
宜宽冒占,广激劝,如太祖乾德四年许见佃者止输旧税,更不通检」。
诏如所请,其妄执契争夺毋受理,守令能劝课者赏之。
总赋吕游问奏计,公摄其职。
岁饥,发户部大军仓赈民,僚佐争执。
公曰:「吾自任责,不以累诸君」。
寻如数偿之。
游问归,劾公专辄,上令具析而已。
七年垕中制科,八年以旧官趋召。
虞允文左相宣抚西川,自诡北伐,疑公异议,预白上改直宝文阁,帅潼川,兼知泸州
首葺石门堡,置戍以扼夷人。
叙州旧市羁縻,马价颇平,比岁增其尺寸,偿直不以时。
公言:「国计边防胥失之。
乞戒茶马司互市毋溢额,仍勿于夷汉禁山内伐木造舟」。
寻皆报可。
守边逾岁,淳熙元年被召,适城中火,公上章自劾。
既放罪矣,提刑何熙志奏公不亲至火所,并指《长编》记魏王食肥彘,语涉诬谤。
上曰:「此载皇宋事实,何害」?
止命成都提刑李蘩体量火事。
公行及国门,乞祠待辨,除江西转运副使,且许归遣。
公进治平四年元符三年《长编》四百十七卷。
或劝公方被谗勿及时事,公曰:「圣主睿度如此,竭忠所以报也」。
遂奏:「近者日食地震,夷狄小人不可不虑」。
又上《快箴》,引太祖退朝悔乘快决事以谏。
上曰:「朕当揭之坐隅」。
秘阁修撰,旋坐火后不尽书焚室贬秩一等,而熙志以辄议史事削两官。
公至江西,置一路财赋都簿,如潼川科约。
未几召还,乞令本路毋以臣去废此书。
上曰:「卿不为高论,务在便民,甚善」。
秘书监、权同修国史权实录院同修撰,盖专付公以史事,故用侍从之礼。
三年正月也。
公前数言南郊、明堂均大礼,自宜迭行,适转对申前说。
上令集议,嬖近谓于德寿宫有嫌,沮不行。
及予为礼部尚书,与诸儒议,周成王宗祀文王汉武帝陟配高祖,所谓严父指周公也。
晋、唐及本朝名臣皆有是说,非出于焘发之耳。
其议遂定。
三月,除权礼部尚书,赐服金紫。
七月,雷震太庙,柱坏鸱尾,有司随加缮治。
公奏:「此非所以祗天变,当应以实」。
上谕大臣:「焘爱朕,屡有谠言」。
公尝请正太祖东乡,条上熙宁元符绍兴议论,其后卒行之。
进《四系录》,记女真、契丹起灭,自绍圣迨宣和靖康,凡二十卷。
上曰:「朕可一日忘此虏哉」?
九月侍讲,以经筵少开,录赵师民《劝讲箴》以讽,并及仇士良不欲人主读书近儒生之说。
会改潜邸为佑圣观,创璿玑殿于太一宫,公密疏二千馀言,上褒答之。
四年春驾幸太学,命公执经,特转一官,坚辞,不听。
公自郎春官已极论科举及特奏名;
去冬乞依绍兴二十七年二月诏书,用经义、诗赋、论、策四场如元祐时,仍采苏轼议量收恩科;
至是力请变文体、取实学以致人才。
上袖公奏付三省下学官议。
国子监司业郑伯熊等请如公言,而老生晚学哗言不便,议遂格。
八月,真拜侍郎,仍兼工部
《徽录》置院久,公荐吕祖谦秘书郎检讨官,审订增削数百条,书遂成,特迁一官。
或请升降两学从祀,众议不同,第去王雱像,用公说也。
元符接靖康《长编》成,上称公无愧司马光,后有表「预席恩言,比迹先正」,指此。
夜宣引,奏:「近者蒙气蔽日,厥占不肖者禄,股肱耳目,宜谨厥与」。
赐坐,欲起,上再留,赐茶赐饮,恩意甚宠。
寻诏监视太史,测验天文。
公为郎时已言《乾道新历》不可用,因举差失数十条诘太史局官,皆无以对,然卒无知历者。
公又欲参酌《开宝通礼》、《政和五礼新仪》为一书,虽下礼官,亦不能成。
九月丁酉日当夜食,公为社坛祭告官,伐鼓礼废,公举行之。
先是垕入秘书正字,旋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迁校书、著作。
父子同典史事,缙绅荣之。
公感上知,论事益切,每集议,众未发言,公条陈可否,无所避。
会近臣复举公次子塾应科目,黜于阁试。
垕考校上舍生,发策云云,为御史所劾,语并及公,垕降一官罢,公以本官知常德府
初,政和七年,鼎、澧、辰、沅、靖州营田刀弩手司,给田募人开边,范世雄、张察等附会扰民,建炎三年亟罢之。
乾道末守臣刘邦翰请复行于沅、靖二州。
公为转运,谓不当复。
已而提刑尹机迫郡县行之,田不能给,公至请度田额。
事下诸司,公独约帅臣张栻具奏,上即从之。
境多茶园,异时禁切商贾,率至交兵。
公曰:「官捕贼,岂禁茶商」?
听其自如,迄无犬吠警。
六年丐闲,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是秋行明堂大礼,上以公首建议,特除敷文阁待制
顷之,垕、塾继亡,上欲以吏事销忧,起知遂宁府
蔡挺泾原衙教法,辟勤武堂,亲阅士卒,其杂居市廛者葺营聚之。
七年,史院进《四朝正史》,经修官在外者例减磨勘二年。
宰执奏《正史》颇采李焘《长编》,《地理》一志又出其手,诏减年外别转一官。
公自奉议郎年劳赏典积官朝议大夫,避父名遇迁秩寄理者三,于是转通议大夫
公以酒课加重,奏:「榷酤起王莽,而成于德宗。
本朝郡酿有数,监司尚不许,今乃设法劝饮以耗民财。
纵未能尽弛,犹当用买扑旧法,罢去官监」。
上意乡之,而计司迫赡军,月减三十缗而已。
公节用度,停燕会,官府肃然。
前得旨,《长编》或有增损,依熙宁修《三经义》法具奏,至是上四千四百五十馀条。
又以一百六十八年事散九百八十卷,乙览难周,别为《举要》六十八卷,《总目》五卷,《修撰事目》十卷。
时召命已下,公控辞久之,上数询来期。
十年六月,对延和殿迩英阁,方读陆贽奏议,公摭言切今者数十事劝上力行,且曰:「贽虽相德宗,其实不遇,今可谓千载一时」。
上曰:「惟不遇于当日,是以言垂后世」。
公又奏:「陛下即位二十馀年,志在富强,而兵弱财匮,与教民七年可以即戎异矣」。
上有无功业之叹。
公曰:「功业见乎变,人事既修,天应乃至」。
上曰:「卿宿德耆儒,宜在左右任史职」。
敷文阁直学士提举佑神观、兼侍讲、同修国史
七月久旱,公进避殿损膳求言故事。
上亟施行,命侍从、台谏、两省卿监馆职封言事
赵彦中草诏:「意者委任或非其人」。
公奏:「陛下委任不过三四大臣。
神宗富弼:『唐太宗与魏徵议政全似争竞』。
宜敕二府以魏为法,毋若元丰王圭号三旨相」。
三旨者,谓上有可否,曰「领圣旨」;
谕军国事,曰「诚如圣旨」;
启拟,曰「取圣旨」也。
又谓户部不足,南库有馀,请如唐建中罢琼林大盈库归左藏
上以奏付外,读者失色。
丁丑遂雨。
一日宣对,公言:「外议陛下多服药,罕御殿,宫嫔无时进见,浮费颇多」。
上曰:「感卿忠爱,然朕春秋已高,安得此声?
近唯葬李婕妤用三万缗,他无费也」。
上忧荧惑尝入斗。
公言:「天道远,惟正厥事可以弭灾」。
类次汉元鼎至宣和四十五事以进。
十一月朔日当食心入分,公曰:「心为宋分,为天王位,潜阳将复,阴气乘之,小人害政、夷狄窥中国之象」。
复条上古今日食是月者三十四。
明日对延和,又及晋何曾武帝无经国远图。
上甚嘉奖。
是岁,公赋诗:「明年七十吾归矣,预买北关门外舟」。
至冬疾作,三省请给告十日
上曰:「老者不以筋力为礼,可半月」。
十一年春,表乞致仕,优诏不允。
上数问宰执公疾增损何如,万里招来,岂容轻去?
丞相王淮曰:「焘知进退,宜从所请」。
上曰:「脱不幸有故于道路,奈何?
可谕其乡人给事中宇文价留之」。
传上旨。
公曰:「臣子恋阙,非老疾忍乞骸骨」?
因询价时事,勉以忠荩。
四川制置使留正总领冯宪论减酒额,犹手劄赞庙堂行之。
二月病棘,甲子除敷文阁直学士,转一官致仕。
命下,喜曰:「事了矣」!
口占遗表:「臣年七十,死不为夭,所恨报国缺然,愿陛下经远以艺祖为师,用人以昭陵为法」。
辞气安定,俄卒。
上闻嗟恻,赙银绢三百匹两,赠光禄大夫,令临安治后事,沿江漕司津置归舟。
他日语宇文价曰:「朕尝许大书『续资治通鉴长编』七字,且用神宗司马光故事为序冠篇,不谓止此也」。
公孝友诚实,性无嗜好,惟潜心经史,有《易学》五卷、《春秋学》十卷。
故其出处本于絜静精微,著述则评论今古,别白善恶,得褒贬之旨。
所至求奥篇隐帙,传录雠校,虽阴阳卜医亦无遗者。
家藏积数万卷,为文语遒而理备。
考蜀类试,参详南省,多得名士,荐人辄削稿。
前两入朝,适虞允文赵雄当路,士大夫争谈兵。
二公皆蜀人,雅敬公,公一无所徇。
晚在经筵,人颇怀安,公为上言:「前日纷纷,今日默默,俱非自治」。
其持论不随时类如此。
公著《五经传授》、《尚书百篇图》、《大传杂说》、《七十二子名籍》各一卷,文集五十卷,奏议二十卷,《四朝史稿》五十卷,《通论》十卷,《南北攻守录》三十卷,《七十二候图》、《陶潜新传》并《诗谱》各三卷,《历代宰相年表》二十三卷,《唐宰相谱》一卷,《江左方镇年表六卷》、《司马氏本支》、《齐梁本支》、《王谢世表》、《五代三衙将帅年表》各一卷,《本朝事始》两卷,《建隆遗事辨》、《赵别传》、《科场沿革》、《集贤学士》并《赐带典故》各一卷,范、韩、文、富、欧阳、司马、三苏及六君子年谱各一卷。
明年七月己酉,即葬巽岩之阳。
硕人杨氏,同邑赠朝散大夫素之孙,黄庭坚为记大雅堂者,后公八年卒,祔焉。
七子:谦,早死;
垕,终奉议郎主管成都府玉局观
𡉙,今为朝请郎权发遣忠州
塾,终承务郎
垡,亦亡;
壁、𡌴皆登科,壁今为朝散郎权发遣汉州
𡌴,承议郎主管华州云台观
六女:均,适朝散郎、知果州曹执中;
埙,适朝奉大夫、知崇庆府祖庆
坛,适文林郎汉州州学教授任埠;
腆,适薛纮颖;
增,适承议郎、充云安军使兼知县事张仲
堪,适朝散大夫利州路提点刑狱公事范子庚
孙十一人:镗,宣议郎
钖,修职郎彭州九陇主簿
铿、銶、锬、周、鋂、镳、铨、积、简。
其三今亡,銶、周、镳也。
孙女三人:长驯,早夭;
次真,适修职郎孙刚,亦不在;
从,适迪功郎、新雅州卢山县簿尉刘成季。
曾孙十一人。
公爵丹棱县开国伯食邑七百户。
诸子升朝,赠少师,而赠杨氏福国夫人。
铭曰:
尚书》记言,《春秋》书事。
经别以六,史居其二。
太史公尊相臣。
我朝大典,亦归宰庭。
时政有记,起居有注。
东观石渠,诸儒所聚
设官分职,上下相维。
合力纂修,犹惧阙遗。
公生遐方,初筮州县。
间于期会,屈首铅椠。
祖功宗德,业钜事丛。
政有因革,论有异同。
礼乐制作,夷狄版服。
原始要终,咸举纲目。
三入承明,迄用奏篇。
拟以,士推如迁。
问何云然,多闻谅直。
舞礼文奸,视若仇敌。
以此事君,忠谠不欺。
出而临民,敬简无私。
赫赫荣名,番番寿耇。
庆流子孙,殃则何有?
螭首龟趺,刻以铭章。
申劝刚者,公为不亡。
朝奉大夫通判夔州累赠正奉大夫师君墓志铭1222年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二九、《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八七 创作地点:四川省宜宾市
予分阃东川,与眉彭山师祖敬为僚,一日袖编书拜手言曰:「此吾大父夔州府事状也。
府君殁于绍兴二十二年六月某日,葬以明年十二月之某日,墓在彭山县武阳乡昌乐里,久而未之铭也,幸事先生,敢以为请」。
予幼读杜起部、苏文忠公诗,于师氏注释明辩闳博,心窃好之。
暨守眉,闻邦人道乡之宿德耆齿,必师民瞻在焉。
盖其好德植善,动矩前哲,虽位止监州而子孙曼硕,世其书诗,为郡大姓,是可无愧于铭。
虽然,古之为碑,以识日景,以节宾揖,以丽祭牲,而墓之有碑则属綍下棺。
汉魏而来,庙墓皆刻词其上,事既戾古矣,虽然,犹可以义起也。
今而祖之葬于今几五百甲子,其于铭碑之义也何居!
从而谢焉。
祖敬援近比以请,踰年弗已,其弟遇又申请。
会予被命东归,舣舟𭶚上,为卒铭之。
师氏以唐某道总管元羲为祖,自总管之子逮始居彭山
曰仲瑄,曰顺,曰适,君之三世也。
□赠右奉直大夫,母范氏,赠恭人
君十岁丧父,受教于兄群,颖异彊记。
十八试成都学官,文冠辈类,声籍甚。
王贤良当父执也,深所器重,至以徐稚方之。
崇宁□年,尝与州贡,奏名礼部。
蔡京枋国,恶太学上书排己,风失志者诉取士滥,命覆试,君在汰中。
政和八年,以上舍擢第,调京兆府兵曹掾,兼工曹。
帅臣、诸使表章笺记,一以诿君,曰不出师掾手不可用。
亡何罢去,诸公惜之,交辟不报。
主陕之夏县簿,改监京兆府税,寻教授延安府
会省员,改调乾州奉天县丞
未上,改教授凤翔府
诸公往往乞文于岐下,前后交荐者数十人,会五路被兵,君移疾归。
逾年,监汉州税。
赵公开总饷,改辟成都府等路搉茶司干办公事总领四川财赋所主管文字。
赵改创茶盐酒法饷陕军,峻法盛气持其下,幕属布郡县,作威势。
民瞻退然其间,曲为之解,弗可则持置邮毋遣,以俟其平,人多其长者。
君尝在京学,与秦桧有旧,及绍兴当国,鞫宣抚使郑刚中狱,以美官榜君,将陷之不道。
君力明郑冤,旬月间释囚徒三百馀人,须发尽白。
留鞫所待报,因得注苏氏诗。
爰书既上,大拂秦意,故为饷属者奉使典州以去,公独回旋倅贰,以终其身。
通判夔州成都府,所事皆大官,决剖无所顾畏,长严惮之。
再丞夔州杨文安公提点本道刑狱,檄摄总制司干办公事
盛夏以职事至恭州,病暑,卒。
四川制置使席大光益与赵不咸,君坐夺官,席悔之,介君之从兄卫尉卿骥谕使造己,君弗往也。
赵之卒葬,故吏惟君视窆。
李璆成都,与茶马使韩球交恶,君于李为贰,于韩客也,介然靡所附离。
呜呼!
自教衰俗薄,士丧常心,以势利去留为叛附,以事功成败为是非,以风指爱憎为曲直,人之贤否、事之虚实,不暇问也。
列禦寇以仕卫为嫁于卫,盖挈此身以依于人,犹女之从夫,之死靡他,不可以回遹顾望也。
动于金夫乘垣钻隙,则岂惟父母贱之,兄弟咥焉,亦将无以自容矣。
观于师君之言行,不为势挠,不为利回,不当表之以厉衰薄邪!
君幼孤,事兄如事父,给姊妹之贫者,为任其昏嫁。
仕四十年,田宅不长尺寸。
成都,裒奉馀市书数千卷以归。
幼耆学,至老不倦。
自杜、苏诗注之外,有文集二十卷,藏于家。
积阶至朝奉大夫,累赠正奉大夫
娶同郡唐氏,朝议大夫某之女,先君十五年卒,累赠硕人
五男子:悫,以子贵赠朝议大夫
晔,为族父后,终迪功郎、□□□路安抚司书写机宜文字
恕,终文林郎成都府司理
忞,淳熙五年进士,终朝奉大夫、知资州
󶡷,终承议郎致仕。
二女子:长适成都范仲毂,幼早卒。
孙男七人:祖庆,终朝散大夫、知崇庆府
祖同,未仕;
祖敬,举宝庆二年进士,见任承议郎通判泸州,新知富顺监
遇,举绍定五年进士
次祖文、祖训、祖行。
孙女十三人。
曾孙男十三人:溥,故儒林郎利州拨运茶库
澈、曾简、曾宽、曾立、曾愿、曾毅、曾谅、曾廉、曾直、曾操、曾孝、曾邵。
曾孙之子二人:挺,承直郎绵竹县
抃,文林郎合州推官
铭曰:
匪仕伊利,不明其德。
厉气冯炎,操之孔棘。
情一乡背,谋威间隙。
手一高下,是围非戍。
反是唯君,德义斯则。
如川之原,孔厚且硕。
启佑厥后,终古弗息。
右司王侨卿墓表1187年8月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六五、《诚斋集》卷一二二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南粤负山控海,氓獠相错,为一都会。
凡奉诏条为部刺史,匪得其人,则帅守颉颃,殆若羁縻。
淳熙戊戌以迄辛丑,凡四年间,有以小司寇番禺者,既憸且忮,砺齿思噬,倚门人为谏大夫,怙势旁行,声气出部刺史上,小迕厥指,辄以飞语闻。
于是护漕、布宪常平使者葛世显,如黄溥,如李纶,如赵公瀚,咸被啧言,继继坐黜,齰舌而毙,弗敢校也。
帅既连得意,同时使者慹者靡,传者嗾。
括苍王公司平准,监祥刑,领馈饟,凡三易使者节,弗诡弗茹,屡婴其铓。
憸忮者怒,欲为虿尾,未几改镇他郡以死,而公故无恙。
嗟乎!
公仁人也,而彼忮方獗,独毅不折,是不亦勇乎?
截然居间,有璞弗刓,是不亦智乎?
是可书也。
公讳赅,字广元姓王氏
初讳东里,字侨卿
少贫笃学,为文有气力。
戊辰进士第,历汀州莲城徽州休宁县临安府教授,主管尚书礼、兵部架阁文字,秘书省正字校书郎著作佐郎,知太平州,改知道州尚书考功员外郎右司员外郎广东提举茶盐、提点刑狱转运副使主管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
官止朝奉大夫,年止六十。
公初在著作之廷,尝与同寮刘夙相率论龙大渊、曾觌招权害政,章未上而去,人咸惜之。
其在广东,疚心煮海,阜通商贾,曾未满岁,得缗钱九十万有奇。
条上便宜,请岁助广西之费,稍脧鹾计之羡,尽给牢盆之直。
又言二广盐筴宜权赢缩,彼此相补,无分东西,酌绍兴之制,通议增损。
凡鬻鹾之数合两路而均之,东鬻其四,西鬻其六,然后官无抑配,民力自裕。
时朝廷欲籴米斛五万漕中都,公不奉诏,事竟寝。
公又言右姓牟利,秋时贱籴,春时贵粜,氓是用窭,请令常平贵籴以救其贱,贱粜以救其贵。
布宪之始,郴寇陈峒、李琼繇舂陵阳山,虽王卒三捷,而寇势未衰,公亲帅师自韶至连,捣其巢穴。
李接绎骚西鄙,公又躬行壁垒,邀其走集。
驰驱原隰,挈挈期年,三寇悉平。
居职三载,循行所部,凡为州十有四,为县三十有九,深入黄茅,无不至焉,或有三四至者。
汀寇沈师猘于循、、潮、惠之间,兵车有兴,公发軵漕下,揆策矢谟,竣事无旷。
丐归,章七上不得请。
御史有以风闻言公者,坐以祝釐之官罢归。
至信得疾,因家焉。
卒于癸卯四月庚申,葬于是岁九月辛未
祖庆逊,祖汴,皆不仕。
父綝,赠朝请郎
娶余氏,封宜人
子男二人:郯,将仕郎
剡,迪功郎、新镇江府丹阳县主簿
女一人,适从政郎、新信州录事参军叶宗鲁,既嫁而卒。
孙男二人:󲦤。
女三人,俱幼。
公天性静默,似不能言,外宽中严,直谅自信。
其与人交,淑慝险易,无所置疑,周急远施,有犯靡校。
其为使者,或责公不按吏,公曰:「薄其俸,责其廉,可乎」?
然遇事直前,无慕顾意。
尝叹曰:「天下事不患不能为,患不肯为。
不肯为者,用其肯为者于私,用其不肯为者于公」。
闻者韪之。
公既没,荐绅先生以文来诔者,或曰「并受真伪,兼容贤愚」,或曰「周为颜氏,汉则孺子」,其为一时推表如此。
予乘传岭表,与公实为同寮,又继公提点刑狱,情义甚密。
予丧母而归,公亦使事言还,过予敝庐,留一昔而别。
甲辰冬十二月,予奉诏为尚书郎,寄径上饶,欲谒公而公死矣。
升其堂,哭之哀。
见公二子,二子拜且泣曰:「知先君之深,爱先君之厚,信先君之笃者,宜莫如子,盍有以表诸幽」?
予曰:「诺」。
后三年八月,公之子剡试吏部得官,将归,来见予。
予有感焉,乃汇公平生大概以授剡,俾碣诸墓隧云。
淳熙十四年八月十八日朝请郎、守尚书左司郎中太子侍读杨万里述并书。
宋故少保左丞相观文殿大学士少师郇国余公墓志铭1202年12月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六八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
圣上御极之元祀,始初清明,德新又新。
首选于众,得一名相
匪梦匪卜,决以人望;
弗岩弗渭,得之在廷。
杨绾之清,有司马君实之诚。
其知国如知医,守法如守城,好贤知好色,用能柱天扶日,耆定周鼎,徐声怡色,措国泰山,懋勋芳烈,至今怙焉。
左丞相郇国余公其人也。
或曰:「公贤固也,如不久何?
上眷方隆,民瞻方辑,善类方凑,一揖而去,挽之不留,招之不出,贤者固若斯乎?
使天下有遗恨也」。
曰:此公之所以为贤也。
自古圣贤君子之用世,能无遗恨也乎?
斯恨也,不在天下必在己。
恨在己者,天下疾之也;
恨在天下者,天下惜之也。
故天下有遗恨,而吾始无遗恨矣。
唐之名相不少矣,天下有遗恨者一人而止耳,曰韩休
本朝之名相亦不少矣,天下有遗恨者一人而止耳,曰杜祁公
天下何恨于二公也?
在位十月而去,祁公在位期年而去,盖不究其用,不竟其业也。
岂二公有可恨?
天下不能不恨也。
恨之者,惜之也。
仲尼曰:「如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
仲尼且云然,况公与韩、杜乎?
此公之所以为贤也。
公讳端礼,字处恭,世占名数于衢之龙游。
稚而读书,一过成诵。
年十三,文已惊人。
绍兴二十六年里选,赋《至公广招贤之路》云:「圣如文考,太公归而伯夷归;
明若昭王乐毅往而剧辛往」。
有司异之,贡以前列,遂第进士
初尉宣之宁国,历江西安抚司准备差使,知湖州乌程县。
孝宗召监行在都进奏院主管台州崇道观,除监察御史大理、太常二少卿,兼太子侍读,兼权礼部侍郎,除权兵部侍郎,兼权吏部侍郎,兼太子詹事,为贺金国正旦使
试吏部侍郎,知太平州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凤翔府上清太平宫
宗嗣位,召为吏部侍郎,除权刑部尚书,兼侍讲,以焕章阁直学士建康府、江南东路安抚使、兼行宫留守
召为吏部尚书、除同知枢密院事,改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除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拜右丞相,迁左丞相,以观文殿大学士隆兴府、江南西路安抚使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判潭州、荆湖南路安抚使
奉祠,除判庆元府,改判潭州
积阶自左迪功郎特进,爵自龙游县至本郡公,邑自三百户至八千户,食实封二千九百户,致仕授少保、郇国公
嘉泰元年六月二十八日薨于潭之州治,享年六十有七。
公之尉宁国也,以获盗应改秩,公不上功状,曰:「以人命易己官,尚忍为之」?
公之在江西幕府也,帅陈之茂称其文壮而丽,谈于诸公间,章交公车,遂改秩。
公之宰乌程也,邑之政旧听于巨室,宰一摇手辄逐去。
公曰:「去等耳。
以得罪细民去,宁得罪巨室去」。
缿筒日数百纸,决事风生,事棼如猬,庭寂如水,鼠辈落胆,鹜行股弁。
有富估抵罪,吏不敢逮,公命面缚以来。
其人扬扬,公曰:「是必有挟」。
言未竟,吏持一文书至,乃本部祥刑使者张宗元书。
公不启视,竟置之法。
湖之六邑病于口算之征,谓之丁绢钱,率三氓出一缣。
自大观始,岁为疋者六万五千二百有奇,不输绢而输其估。
其初一绢之估为钱者千,其后为千钱者五。
公以民病告于太守单夔,请以上闻,令七氓出一缣,郭内二邑以钱为缣,郭外四邑以缣为缣。
即以闻,且令公中书面陈便宜。
丞相虞公允文嘉叹,即言于孝宗,岁蠲缗钱六万。
公归邑,父老万数郊迎,感嘉上恩,罔不呼舞。
部使者太守列其治最。
淳熙元年召见,孝宗天颜有喜。
是时帝意锐欲复中原,在廷知其未可而莫敢遏者,公言于帝曰:「谋国决胜之道,有声有实。
敌弱者,先声后实以詟其气;
敌强者,先实后声以伺其机。
汉武乘匈奴之困,亲巡边陲,威震朔方,而漠南无王庭者,詟其气而服之也,此先声后实之策也。
越之谋吴则不然,外讲盟好,内修武备,阳行成以种、蠡,阴结援于齐、晋,教习之士益精,而献遗之礼益恭,用能一战而霸者,伺其机而图之也。
此先实后声之策也。
今日之事与汉大异,而与越相若。
故汉之策不可施于今,而越之策不可不讲也。
愿阴设其备而密为之谋,运庙谟于静谧之中,示敌人以辑睦之意,使形声俱泯,观其变而察其时,则机可得而图矣。
古之投机者有四:有投隙之机,有捣虚之机,有取乱之机,有承弊之机。
敌有内衅,若匈奴困于三国之攻,而宣帝出师,此投隙之机也;
敌有外事,若夫差牵于潢池之役,而越兵入吴,此捣虚之机也;
敌国不道,因其离而举之,若晋之降孙皓,此取乱之机也;
敌人势穷,蹑其后而蹙之,若高祖之项羽,此承弊之机也。
机之未至,不可以先;
机之既至,不可以后。
以此备边,安若泰山,以此应敌,动若破竹,惟所欲为者」。
帝喜曰:「卿通达国体」。
既退,帝谕宰臣当不次用公,宰臣以公不诣己,止除奏邸
谒告迎母,遂有归志。
请为祠官,故除崇道。
丁忧,既除丧,不入脩门。
谏大夫萧公燧荐公可御史,萧初不公识也。
淳熙五年七月召见,言守令以掊克病民,将帅以侵牟病军,用人宜先行实,后才能,择吏宜举廉平,优劝奖。
初,孝宗惜其去,至是喜曰:「卿自此当以身为朕用矣」。
遂除台察
是时三察无缺员者,特增一员处公云。
其所击排不避权倖,或不恪官守而隳职业,或内怀奸罔而败风化,或超资而援恩宠,或依势而夺民产,皆斥去之。
又言:「士大夫之俗以媮安为贤,以苟得为能,在朝者计日以求迁,在外者便文以自营。
监司以喜怒为刺举,将帅以缔结为勋绩。
宜进特立之士,以开众正之路。
宜屏附丽之徒,以杜群枉之门」。
事皆施行。
公之贰廷尉也,宣教郎王定国者,以守禦之功得官,宰掾修怨,诬之以为伪官,白之中书
时宰主之,独参政周公必大不以为然。
时宰怒,以付廷尉,令人谕意啖公以法从。
公审其非伪,以白时宰时宰诘问,声色俱厉,公不为屈,竟全之。
公之贰奉常也,时奉常久虚位,孝宗面谕执政曰:「余某可为之」。
庀职之翼日,有诏欲来岁祈谷上帝,仲春躬耕籍田,令礼官讨论明道故事,三日以闻。
公言:「国朝祈谷之制,合祭天地于圆丘,前期朝飨于太庙,其仪视冬至郊祀之礼,此太宗祈谷之故事也。
若乃明道之制,则异此矣。
宫中火灾之后,考室落成之初,故于天安殿廷恭谢天地,因之明年仲春耕籍。
此明道一时谢灾之故事也,非祈谷定制之故事也。
今欲祈谷而耕籍,必合祭天地于圆丘,必前期朝飨于景灵宫太庙,乃可也。
欲如明道之制,行之于殿廷,不可也」。
诏仪曹奉常集议。
中书有谓礼可义起,公曰:「礼固有可以义起者,至于礼之大体则不可易。
古者郊而后耕,以其于郊,故谓之郊,犹祀于明堂,故谓之明堂也。
如明道谢灾之制,则与祈谷异矣。
今以郊而施之殿廷,亦将以明堂而施之坛壝乎?
礼之失自某始,某死不敢奉诏」。
帝曰:「礼官不可则止」。
公之贰铨曹也,铨法所用有法有比。
法者,上世成宪之经也;
比者,近世湛恩之权也。
经有一定,而权有屡迁。
吏所欲与,必举比之所可以废法之所否;
吏所欲夺,必举比之所否以废法之所可。
故士大夫与夺之柄不在长贰而在吏,不在法而在货。
公初莅事,取法与比昼夜翻之,一览即强记。
及吏白事,公前知其与夺之情,而逆折其举废之词。
彼以其比,我以吾法;
彼以其权,我以吾经。
老吏情得词伏,夺气拱手,宿蠹根穴扫溉顿清。
郡邑众职有缺员者,吏每匿而不觌,以要厚赇。
公令郡长吏走一骑,持文书当官专达,即揭于省户,俾应格者得之。
士夫诣曹小有幽枉,许其夙夜面列。
至于武夫起行阵、懵铨法者,吏尤得以扼其吭而要其货,壅阏既彻,文武下僚呼舞相庆。
淳熙十四年,自夏至不雨,公上封事言:「成汤陈祷旱之辞,必以六事自责。
京房推致旱之由,亦以六事所召。
成汤之六辞,今无其三而有其三,曰政不节也,使人疾也,贿赂行也。
京房六事,今无其三而有其三,曰欲德不用也,上下皆蔽也,庶位踰节也」。
帝耸纳焉。
公之为詹尹于东宫也,凡阅五年,议论之间,陈古證今,每寓箴谏。
若治乱之源,邪正之辨,必深言之,罔不痛切。
尝以司马光言人主修心之要有三:曰仁,曰明,曰武。
治国之要有三:曰用人,曰信赏,曰必罚。
愿书置坐隅,朝夕观省。
光宗时皇太子,敬遇傅寮,尤尊礼公,亲洒「汲古」二大字,以名公之堂云。
公之守当涂也,郡多圩田,田在大泽之陂,大抵水高于地,故田之命视堤之坚瑕。
每桃华水生,或秋水时至,夜半堤决,诘朝渺然田泽为一,环数十百里汇为钜浸。
乾则莽为槁野,民之生业不大穫必大侵。
公至,躬行阡陌,周视堤岸,劝民筑堤,增卑培薄,益以揵菑。
堤成,昔之狭者广,瑕者坚。
于是田无水灾,频年大穰,民歌舞之,至今赖焉。
郡有寓公以财自雄,缔交权倖,动摇郡邑。
太守每至,啖以货宝,一嗅其饵,伈伈惟命,噤不敢息,政用放纷。
公至,却其馈,绝不与通,每以事来,必摧辱之,万人吐气。
光宗即祚,有诏求言,公上封事言:「切于圣德者,莫若正心;
切于国体者,莫若裕民」。
未几首召见,又言:「天子之孝不与常人同,今陛下之孝于寿皇,岂特以天下养为养之至哉?
第当如舜之于尧,行其道可也。
当如武之于文,继其志、述其事可也。
凡寿皇之睿谟圣训,仁政善教,天下所尝蒙福者,愿与二三大臣朝夕讲求而力行之,斯足以极陛下事亲之孝矣」。
公之长宪部也,廷尉上一死囚具狱,盖大侠杀人而使他人承之,公谳而正之。
或曰是侠能得死士,急之且北走胡,公不为动,卒奏当论如律云。
公之帅建邺也,减民租之挈,代下户之输,节浮费,检吏奸,邻馈不入私府,宾燕未尝卜夜。
初至,守藏者以县官缗钱百三十万告;
既去,以百七十馀万告。
雩禜雨旸,罔不响答。
外邑尝有蝗遗种,公募民阙地,以易之,率一升全一亩,遂不为灾,连岁丰茂。
公之贰枢廷也,兴州大将吴挺卒,久未除代,公谓知院赵公汝愚曰:「吴氏世握兵,有识寒心,今徒虑其骤易生变,然天下无衅决不敢动,若更承袭,将为后患」。
赵公大喜,遂合辞以奏。
光宗犹豫不从,公言:「赵某所请,非为吴氏计,乃为蜀计,非为蜀计,乃为东南计。
若无大将,是无蜀也。
无蜀,是无东南也。
军中请帅,而迟迟不报,人将生心。
六朝后唐,皆以有蜀而存,无蜀而亡,此大验也」。
又不从,公遂求去。
初,拟张诏除兴元都统制,至是始有俞音。
边琐以虏中事宜上闻,光宗曰:「未必实」。
公言:「虽未必实,有备无患」。
公每忧边思职,常若敌至,讲攻守,荐材用,革债帅,缮戎器,峙糗粮,又掇古今议论边防之文缀为一书以献焉。
绍熙五年光宗被疾,寖不能东朝重华宫,外议诪张。
公密疏深切,皆人所难言。
时同列将勇去,以塞天下责望,公谓二三执政与国同休戚,今兹何时,乃欲苟免?
六月戊戌,夜漏未尽,报寿皇大渐,俄报升遐。
光宗遂不能至宫发丧,人情恟惧,朝廷莫知所出。
公谓丞相留公正曰:「不有唐肃宗朝群臣发哀大极殿故事乎?
今日之事宜奏太皇太后,请代行祭奠之礼,以靖国人」。
于是宰相执政上奏太皇太后,从之。
仍有旨云:「皇帝以疾,听于大内成服,百官于重华殿成服」。
丁未,公与丞相留公正枢密知院赵公汝愚、参知政事陈公骙建言,皇子仁孝夙成,宜蚤正储位。
累日申前请,甲寅,御笔示传子之意。
越四日丁巳,始因贵戚得白太皇太后
越七日癸亥得旨,仍宣谕汝愚、骙及公。
先是,丞相以朝临仆地去国,甲子禫祭,百官毕集于重华宫太皇太后垂帘,有旨云:「皇帝有,自欲退闲,皇子嘉王可即皇帝位
尊皇帝为太上皇帝皇后太上皇后」。
于是太皇太后命左右扶上入帘,面谕光宗圣意。
上泣涕俯伏恳辞,不能起。
太皇太后命左右起上,仍命持黄袍扶上至殿之左个素幄,仍传命执政同劝进再三,上逊避亦再三。
左右以黄袍被上,上泣,却之。
公泣奏曰:「今太上违豫,大丧乏主,国势岌岌,人情皇皇。
太上之不可以莫之受也,太皇太后之命不可以莫之承也。
太皇太后非为陛下计也,为太上皇帝太上皇后计也,为宗庙社稷计也。
今陛下乃执人子之一谦,忽国家之大计,是蹈匹夫之小谅,忘天子之大孝也。
呼吸之顷,有安有危,其若太上皇帝太上皇后何?
其若宗庙社稷何」?
上𢥠然抆涕,愀然勉从,不得已侧坐御座之半。
公与同列再拜,上亦答拜。
公与同列又奏曰:「太阳下同万物,可乎?
正君臣之分,请自今始」。
公与同列又再拜,上犹立而受。
内侍扶导上诣梓宫前行谢礼毕,上衰服出,至大次犹立久之。
公与同列再三固请,上始御座,朝百官,退遂行禫祭之礼。
晷刻之间人情大定,中外相贺,驩声雷起。
乙亥,除参知政事同知,覃恩进两官。
公曰:「国恤尚新,天命有属,讵可因以为利」?
即上章力辞曰:「陛下承太上之倦勤,奉祖后之慈训,勉为宗庙社稷计,非以得位为乐。
圣心所形,臣实亲见。
君臣之间,自当交修此义,岂应遽冒非常之渥」?
辞不获命,止拜一官。
十二月庚午,除知枢密院
公为山陵使,时叶公适太府卿总饷淮东,将行,丞相赵公曰:「明日余知院入国门,其少需,往谒之。
某且去,士论未一,非余公不能任」。
庆元元年四月己未,拜右丞相,公辞免之章云:「好恶偏而党论未息,非包荒镇浮之量,何以调一于异同」?
盖指是也。
朝士诵之,中外传之。
于是人人相庆得贤相,望太平云。
二年正月,拜左丞相
公清介诚实,好恶无偏,恪守法度,务行故事,力主公议,爱惜名器。
每与朝士接,必从容访问人才,记其姓名,以备选抡。
一日谓侍郎杨公辅曰:「公蜀之望,幸疏其贤士」。
得三十馀人,多所拔任。
先是年饥,淮浙江东请钱请粟于朝,以为振贷,其数万万,公言于上,悉从之。
都城居民以户计者十一万二千有奇,元年米㪷千钱,公请发太仓之下其估以粜,至今年秋成乃已,所活何数。
公忧民之忧,损膳羞,自秋至不肉食,雨旸或愆,禜以私钱。
朝廷雩祷,公每赞上以实应天,不专礼文,有祷辄应。
至是大熟,因请广籴积仓,以备水旱。
四方或小有变异,必闻于上,请恐惧修省,谨终如始。
异时钱与券相为母子,以济邦用,至是券日轻,公私交病,议者盈廷,莫救其敝。
公请出度牒以收券之入,发都内以散钱之出,严大农受入之令,守钱券十半之约,于是母子相平,民蒙其利。
临安之民有口算之钱曰身丁者,台、严、湖三州之民有算之钱曰丁绢者,请与复三年。
衢之五邑自两税之外非经数者,其名又十有四,公请与损其十,每岁所蠲为缗钱者四万有奇。
免符既下,五州父老欣戴上恩,喜极而泣。
时方事丛,朝廷文书、赏诛予夺、政令罢行,公一一观省勾校,不舍昼夜,小有吏谩,靡罅不烛,靡惩不深,三省黠胥不寒而栗,朝士相语昔未睹闻。
史馆书成,品汇孔庶,皆公典领,屡趣奏篇,将议行赏,公当首蒙泽者,公以国恤事之方殷,至于弥文非所宜急,皆抑不行。
时有贵戚方见亲信,丞相赵公欲疏斥之,议泄,竟以论去。
道学之士遂为深雠,依附者日众,内外相扇,浸不可制,指赵公党魁
其薨于湖湘也,恤典未行,议论纷起。
公曰:「此不可以众多之口夺也。
设若有罪,某自当之」。
即以复官归葬奏请,众皆不乐。
浙西常平使者黄公灏以擅放民租远窜,知婺州黄公度以隐芘属吏褫职罢郡,是皆有深怨者。
公为执奏,止从薄罚。
吕公祖俭南迁,救解弗获,朝士有知公者,直以公义相勉责,公曰:「某自分决当去,恐他日将有大于此者耳」。
未几,有上书者造设虚词,诬陷浸淫,殆不忍闻,公即缄其书。
而眦睚已深,媒檗已熟,有成画矣。
诏公与蜀帅赵公彦逾具即位本末来上。
盖谓赵公丞相尝有隙,疑公相代为相,不相能,冀有所中伤,因兴大狱,一时名士一网可尽。
公食不能咽,寝不能寐,亟专介走成都,期以守正,要以同辞。
未达,而赵公所撰受禅本末之书已至。
公取副本观之曰:「大体得矣」。
若公所撰《甲寅龙飞事实》,则皆主丞相赵公以明其功,曾不自述其协赞之力。
微其辞,彰其义,议论平实,虽时论多所不快,而奸谋竟息。
外间所传出于意料,往往乱真,唯晦庵朱公熹见之嘉叹,每曰:「余丞相此书却不失实」。
门人共闻,其书遂传。
会贵戚除节钺,制词盛推定策之功,公不自顾计,径贴其麻。
然犹使并缘《事实》者,其虑固深。
公自是忧见颜色,义激肝肠,谓知院郑公侨、同知何公澹曰:「某欲有所启,奈无助何」?
二公曰:「公安得独为君子」?
公又以语杨公,相期协济。
他日公独见上,开陈甚密,且曰:「除从官而中书不知,朝网已紊,祸本已滋」。
闻者迁怒,公知事不可复为,变不可再激,即抗章引疾。
其党尚严惮公,不敢侵,后益追怨。
公戒子弟毋入京求仕。
公既去,善类始思公之有力。
其迹之彰彰者如此,至若弥缝密勿,省几烛微,潜消阴制,深计远虑,宜不得尽知。
公尝语所亲吏曰:「某备位宰相,无他长,唯以全护善类为急,其他皆所可略。
要不可与此等争虚名,而使士大夫受实祸」。
此公之盛心也。
盖当公之秉国,有道学相攻之隙,事方鼎沸,未易和调,非少有纵舍,而徒为矫亢,其势莫遏,其欲未厌,名虽公归,祸将世遍,故利欲饱而党锢解,此其验也。
杨公贻公书,亦谓公危言劲论,世所不能,而明哲出处,曲全善类,辞显义白,其大端不可掩没如此。
可谓深沈弘远,真大臣事业,非浅之为丈夫者矣。
一时士大夫罹祸不深,坐废不久,终当藉以扶持宗社,公之为功,必有能明之者。
公坚卧遂称病笃,求去恳切,同列合辞于上前,请勿听公去。
上一再却还奏牍,宽期赐告,令侍医视药,太官赐膳。
公固请去位,上不得已,四月甲子,除观文殿大学士隆兴府
辞行,召见内殿,有免拜赐坐,抚问周洽,遣中贵人至江亭赐黄金二十五镒,及币帛茗香。
公又辞郡,故有洞霄之命。
上又遣中贵人传诏抚问,赐银奁香茗。
公之帅长沙也,三辞不获命,至则除诸邑频年之积逋以宽民力,劾武冈扰蛮之兵官安溪徭。
穷日力以决民讼,夙夜劳勚,体为之瘠。
有劝以勿勤小物,公笑曰:「吾平生在官,窃一日之禄,必殚一日之劳,可以老而改乎」?
后再帅长沙,暑行属疾,遂薨于位。
时有大星霣于其里居之侧云。
祖庆,祖铎,父绘,俱赠太师追封岐、益、蜀国公
妣虞氏,赠燕国夫人
娶叶氏,封福国夫人
七子:岘,承议郎主管佑神观,未除公丧而卒;
峄,承议郎、新权通判信州军州事,两预秋荐;
嵘,第进士宣教郎,有旨除二令;
峻,承务郎
𡺽、岠未命,皆蚤卒;
冈,承奉郎,拟监两浙路临安府浙江渡。
三女:长从事郎、新监庆元府鄞县大嵩盐场支盐官毛淮,次尚幼。
孙男五人:瑑,承务郎、新监州永平监
珙、璹,承奉郎
圭、璞,承务郎
孙女三人:长迪功郎、新建宁府崇安县主簿徐铸,次迪功郎、新鄂州江夏主簿刘常道,次尚幼。
曾孙一人。
初,蜀公一兄已与分产,未几而贫,悉以畀之。
性喜济物,饥者发,贷者折券,乡里称为仁人长者。
公奉母夫人禄养,所至扁其堂曰「戏䌽」。
既没永慕,言之必泣。
弟端诚,先官之而后及己子。
在官得俸,亦以分兄弟之子及其远族云。
公孝友诚悫、公忠廉介出于天资,自少至老,无一语欺,蹈规矩,日自儆戒。
体若不胜衣,言若不出口,及其在人主之前,骨鲠切直,撄鳞苦口,自敌以下,有不堪者。
谋大事,决大疑,人所恍骇,公处之凝然,决之沛然也。
不念旧恶,不阿权势。
其在当涂,有江东漕尝使酒嫚骂公者,公与彼交章相避,遂两罢为祠官
后公长天官,其人为贰,踧踖求去。
公与之倾心尽欢,仍荐其婿,其人愧服,人服其厚。
其在从列,时宰尝属公荐某人,公不承命。
人服其刚。
在相位财期年耳,天下方望治,而谢病坚卧三月,至补外得请乃出,故天下至今惜之。
峄与诸孤将以嘉泰三年正月十三日葬公于龙游县灵山乡石壁之原,以书来请铭,铭曰:
绍熙季祚,考违豫。
仰旷居庐,俯旷机务。
兆人皇皇,靡所归赴。
宅忧继离,非上而谁?
圣考有命,其代予悲。
皇上益谦,十命百辞。
雨泣其洏,推去天衣。
公自宥府,夹日以飞。
时乎孔艰,公乎焉依?
国有大疑,公作宝龟。
国有危事,公作金堤。
有昊斯岌,公作天柱。
后土斯隉,公作嵩阜。
皇曰汝嘉,其遂相予。
自右而左,四国是孚。
公感主知,其疚其劬。
先昒以兴,后昳以餔。
以汔于痡,弗有其躯。
推毂帝车,匪尧弗涂。
鸣球天耳,匪皋弗谟。
孰彦而翳,孰嬛而瘁,孰宪而戾,孰罅弗塈?
揠而汇之,膏而遂之。
绳而墨之,堑而栅之。
五月而济,期年而
方驾而枙,方楫而弭。
留弗可留,致其可致。
杨清马诚,韩速杜止。
前五百岁,一有其四。
后五百岁,一无其二。
肃如清风,闻者兴起。
勋劳智名,帛素竹青。
朱熹所称,杨辅所譝。
有麟有烟,对越圆清。
侯谁济登,汲古书生(《诚斋集》卷一二四。又见民国龙游县志》卷三三。)
成:原脱,据四库本补。
病:原脱,据四库本补。
枢密参知政事权公墓志铭1188年4月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六八、《诚斋集》卷一二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淳熙十五年四月,予上章得补外,同郡今监察御史曾公三复饯送于西湖之上,监六部门权侯安节偕来。
曾公坐定,忽跽而请曰:「权侯将有请焉,愿为其祖枢密公追碣其竁」。
予曰:「诺」。
后五年予归自金陵,过清江,其太守郊迎,乃权侯也。
前请倥偬,予忘之矣,而侯独不忘,再请庚前诺,予其可辞?
公讳邦彦字朝美河间人
曾祖显,祖庆,俱赠正奉大夫
父经,赠光禄大夫,儒学三世,而光禄公为时名儒,号无相居士
公自儿时,嶷如成人,七岁闻讲毛公《诗》,退即能为家人说大义。
自是力学,至忘寝食寒暑。
十三入郡学,头角崭然。
张廷坚光禄公游,见公奇之曰:「真名家驹,一日千里」。
试入太学崇宁四年上舍及第,释褐授从事郎、青州教授
历睦亲西宅宗子学正提举河东学事,除太学博士
徽宗幸学,设幄堂上,延见诸生,命公讲《下武》诗,音畅理明,天颜喜甚,恩锡有差。
朝请郎,改辟廱国子司业
宣和初,迁左司员外郎
徽宗有意用公,而公与宰相王黼异议,尝欲官饔人子,衣之品服,公言:「孔子惜一繁缨,今以命服服奴人乎」?
衔之,故恨之。
使辽,虏酋面授国书,责公双跪,公曰:「非南朝礼也,行人不敢承命」。
虏酋大怒,竟莫夺。
公之在辽也,审知女真强盛,目睹官军骄惰,归言于上,请檄两河缮甲兵,固吾圉,益厚北朝之好,无令边臣生事败盟,不然必有唇亡齿寒之患。
言帅臣沈积中詹度不咸,当黜。
不报。
寻除集英殿修撰易州
女真果犯京师
钦宗受禅,公复为左司
靖康元年十月,改宗正少卿,除直徽猷阁冀州
辞行,钦宗勉之曰:「兵起北方,士大夫悉求南,卿独请北,真能体国」。
公道逢士夫自大名归者,语公虏且再入,毋往。
公曰:「吾得死所矣」。
命驾亟行。
高宗皇帝康王大元帅,起两河兵入卫王室,以公为计议官
公将冀兵与宗泽兵皆师于澶渊,与泽兵于丁未三月自济径趋古刀马河拒贼,列砦数十,去京不远,虏骑充斥,诸路兵约同进者,皆不应。
曰:「是以肉食虎耳」。
乃师于曹之南岸。
及二圣北狩,上檄诸路兵追袭,公与泽兵复之卫之滑,贼已渡河。
公与同表劝进,及蚤正位号以系民望者五。
上即位,公与同往大名募义兵,上亟召公行在所
公乃回军,自京师赴都,道除公帅荆南襄阳
既抵行在所元帅事入奏。
公未见间,除天章阁待制,改知东平
公言于上曰:「愿陛下无轻弃南京,臣当死守东平」。
一日三被诏,督之官,建炎元年六月也。
河北尽陷,京东州县半降贼,公以疲卒孤垒抗强虏几及二年。
兀术合众二十馀万围城,粮尽而救不至,人至易子而食。
然公以忠义激士,犹摧锋陷坚。
虏患之,为书射城中云:「趣降即富贵,何自苦为」?
公骂曰:「逆虏!
吾受国厚恩,死无恨,岂忍臣异类」!
力屈城破,兵民争扶公出城,父母妻子皆陷贼,惟一男一女一侄走及公。
公自列请罪,上怜其忠,喜其至,诏曰:「斗谷于菟毁家以纾楚国之难,颜真卿委郡而为朝廷之归」。
遂原之。
三年,以朝散大夫宝文阁直学士江州
公日训兵旅,集舟积粟,以防虏寇。
请朝廷分兵守武昌襄阳,则表里之形成,贼不能窥我。
于是李成在泗,刘文叔在舒,韩世清在蕲,孔彦舟在汉,公以为此曹皆据江上,名曰听朝命,受国爵,急之则诈忠,缓之则诒患,皆腹心肘腋之疾,阴备之。
彦舟果欲来攻,知有备而退。
属公丁父忧解官,上惜其去,三命越绋,公固辞者七,不获命。
四年正月,以宝文阁学士建康七月淮南江浙荆湖路制置发运使
初,建康遭虏焚戮,城野一空。
公竭力安集,不数月,朝市小整,人以更生。
继总漕事,转输六路,夕受命,朝引道,走江东西,革媮懈,检欺隐,覈逋亡,责稽滞,水陆程辙馀五千里,财用凑集于行在所者亿万计。
有诏嘉叹。
绍兴元年,入为兵部尚书侍读
二年五月,除签书枢密院
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谓宜乘机者三:「祖宗德泽在人,人心未忘,王师一兴,诸路响应,一也。
内则淮海之虏骑悉往西北,以虚其南,外则林牙等浸大,患在腹心,以牵其北,二也。
近觇者报虏兵疲于浚河之役,而守淮之兵皆持挺之农夫,三也。
譬诸奕,争先而已,安可随应随解,不制人而制于人哉?
不然疆理淮堧以连下邳,藩屏荆汉以通上流,指顾陇蜀以建瓴东下之势,亦策之次也」。
朝廷用其次云。
复有中兴十议,其一谓宜以天下为,进图洪业,恢复土宇,勿偷安于东南。
其二谓驾御诸将宜威之以法,而限之以爵。
其三谓宜命讲读之臣于所论说之外,取累朝训典及三代、汉、唐中兴故事,日陈于前,以裨圣学。
其四谓宜监观伤善妨贤之谗,偷安茍合之佞,市恩立威之奸,怀谖罔上之欺,听其言察其事,则忠邪判矣。
其五谓爱民先爱其力,宽民先节其用。
又谓朘己俸以佐国用,当自宰执始。
又谓分阃而属大事,类非偏裨之所能为,必得贤大将然后可。
又谓制置一官宜可省也,盍令沿江州县各备其境,内而总之以连帅
上自荆鄂江池,下至采石京口,讲之有方,委之有人,防秋上策也。
又谓宗室中岂无杰然有人望,可以济艰难、赞密勿、留宿卫者,愿求其人置诸左右。
又谓人事尽则天悔祸,否则恐天未欲平治也,不可独归之数。
上尝语及《春秋》三《传》异同,公曰:「孔子作《春秋》,游夏且不能措一辞」。
上又曰:「至诚力行者,其善恶不可掩」。
公曰:「惟天下至诚为能化,不诚,未有能动者」。
上又曰:「尧舜以道治天下,不过无心」。
公曰:「尧舜之治道,其要在命九官,去四凶」。
公遂言曰:「愿陛下无忘在济时,无忘渡江时」。
未几,以签书枢密参知政事
数月,上欲大用公三年二月己丑以疡髀薨于位。
上震悼,亲临其丧。
正议大夫,禭以金帛,官为护丧,归葬于徽之婺源
官其家七人,女家三人。
公风骨奇伟,胸次恢廓。
学术才气过人数等,性至孝。
初,无相在郓卧病,公虽从戎,然沃盥必亲执,药物必亲尝,未尝解衣而寝。
及无相归汶上,道梗不通,公在九江,每北望长号之。
庐山饭僧,泣血祷佛,冀父子如初。
三月而赴告至,力乞终丧,七请不获。
公感上深知,每诵曰:「责难于君谓之忠吾君,不能谓之贼」。
婺源之东,山水奇变,筑室其上,自号且然居士
有古律诗二百八十首,杂著书启章奏百三篇。
其所述作初若寂然无营,忽挥翰如飞,文不加点,雅善草圣。
士大夫游其门者如周葵、楼炤、潘良贵、吕广问、梁扬祖,皆为世名臣。
配吕氏,先公卒汶上,封乐平郡夫人
继室李氏,封陇西郡夫人
子男一人,嗣衍。
女一人,嫁韩穰。
孙一人,即安节也,传家学,有祖风云。
铭曰:
太阳乡晨,宾以启明。
应龙将升,从以矞云。
巨宋再昌,天启高皇
文武权公,襄我烈光。
维时胡尘,塞平窿旻。
滓于厚坤,白昼为昏。
维皇勃兴,赫濯声灵。
手其青萍,叱开膻腥。
维公孤忠,杖策以从。
补天重光,扶日再中。
周甫申,如汉弇恂,如晋导荣,高勋昭明。
乃秉鸿枢,乃预政涂。
皇曰汝嘉,将遂相予。
总章斯皇,胡剥我梁?
巨川斯茫,胡燬我杭?
新安之原,是塴是窀。
佐命之元,过者式旃。
柳先生历官 宋 · 张敦颐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二○、《柳宗元集》附录
先生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
七世祖庆,为拓拔魏侍中左仆射封济阴公
次子旦,仕黄门侍郎
旦生楷,仕为济、房、兰、廓四州刺史
楷三子:长曰融;
次曰子敬房州刺史
次曰子夏,徐州长史
子夏生从裕,清池
从裕生察躬,德清
察躬生镇,中宗时侍御史,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后复得终其任,号为刚直
先生即镇之长子也(已上并见《唐宰相世系表》。)
大历八年癸丑生,少精敏,无不通达(见退之所作墓志铭。)
贞元初,以童子有奇名于时(时年十三,见刘梦得所撰先生文集序。)
五年,至京师,求进士举(时年十七,见先生杨诲之书。)
明年,与权补阙书言志(时年十八。补阙权德舆也。)
至九年二月,始登进士科,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见先生杨诲之书及退之所撰墓志铭。)
十二年,求博学宏词科
十三年,中宏词科(见先生杨诲之书。)
十四年,为集贤殿正字,有《与太学诸生书》,嘉其伏阙,留阳城司业
十五年,淮西叛,徵天下兵讨之,先生又作《辨侵伐论(据文安礼所撰年谱云:十四年,为蓝田。考先生文集有《与太学诸生书》,嘉其留阳城司业。书首云:「集贤殿正字某。」考城司业出刺道州,时正在十四年,则先生以是年为正字明矣。先生作《侵伐论》,谓在集贤院为徵兵讨淮西作。考淮西叛时,乃在十五年,是十四年至十五年为正字,十六年方为蓝田,故当时有为京兆府作贺嘉瓜、白兔等表,至十八年尚居尉职,为陈南仲作《武功县壁记》,又有《盩厔县新食堂记》,明年乃为御史也。且唐之畿赤尉甚重,非初官所授,则先生正字,后授蓝田,于叙次亦顺,《新》、《旧书》本传及退之所作墓志铭,皆不言先生正字者,盖略之尔。)》。
十六年,授校书郎,调蓝田
隽杰廉悍,议论證据古今,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坐人。
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见退之所作先生墓志铭。)
十九年,擢监察御史,以御史主祀事,作《蜡说》以明蜡义(见退之所作墓志。《蜡说》见集中。)
明年,为监察御史里行,作《监察使壁记》。
顺宗永贞元年王叔文、韦执谊等用事,二人者奇其才,引内禁近,与计事,遂擢为礼部员外郎,且将大进用。
元和初宪宗即位,会王叔文等败,乃出为邵州刺史,半道,又谪永州司马(已上并载本传及退之所作墓志。)
先生既窜斥,地又荒疠,因自放山泽间,其湮厄感郁,一寓诸文,仿《离骚》数十篇,读者咸悲恻。
四年,贻萧俛书言情,又贻许孟容书。
然众畏其才高,惩艾复进,故无用力者(见文安礼先生年谱。二书载本集。)
五年,又与李建书,叙迁谪之怀。
十年,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先生柳州(见退之所作墓志。)
刘禹锡播州先生曰:「播非人所居,而禹锡亲在堂,吾不忍其穷,无辞以白其大人。
如不往,便为母子永诀」。
即具奏,欲以柳州禹锡,而自往播。
会大臣亦为禹锡请,因改连州(事见《新书》本传。以《旧书》及退之所作墓志考之,大臣,谓裴度也。)
先生既至时六月二十七。),叹曰:「是岂不足为政耶」?
因其土俗,设为教禁,州人顺赖。
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
先生为设方计,悉令赎归。
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
已没者,出己钱助赎。
观察使下其法于它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
衡、湘以南为进士者,走数千里,从先生为师。
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已上并载新、旧《唐书》本传,及退之所作墓志。)
是年八月,州之先圣庙屋坏,先生乃完旧盖新。
十一月,庙成,先生自为之碑焉(见先生所作《柳州先圣庙碑》。)
十四年,献《平淮夷雅》,又上李夷简书,有坠千仞之喻,而卒不报。
病革,留书抵其友中山刘禹锡曰:「我不幸卒以谪死,以遗草累故人」。
禹锡执书以泣,遂编次其文为三十二通,行于世。
先生是年十月五日卒,年四十七。
先是十三年,与其部将魏忠、谢宁、欧阳翼饮酒驿亭,谓曰:「吾弃于时,而寄于此,与汝等好也。
明年,吾将死;
死而为神。
后三年,为庙祀我」。
果及期而死。
至十五年孟秋辛卯先生于州之后堂,欧阳翼等见而拜之,其夕,梦翼而告曰:「馆我于罗池」。
其月丙辰庙成,韩愈为碑以记之(见退之所作《罗池庙碑》。)
先生之丧,愈志其墓,且以书吊刘禹锡曰:「若人之不淑,吾尝评其文雄深雅健司马子长,崔、蔡不足多也」。
安定皇甫湜于文章少所推让,亦以退之言为然(见刘梦得所作先生文集序。)
先生少嗜进,谓功业可就。
既坐废逐,遂不振。
然其才实高,名盖一时(见本传。)
韩退之又云:「使子厚在台省时,自持其身已能如司马、刺史时,亦自不斥;
斥时,有人力能举之,且必复用不穷。
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以力传于后如今无疑也。
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见退之所作墓志。)」。
呜呼!
子厚少也勇于为人,而卒不得施其才、行其道,兹命也夫!
退之孰知之,孰能明之!
程隐君墓志铭淳熙元年十二月 南宋 · 李石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七○、《方舟集》卷一六
吾友程骧葬其亲,问礼于陇西李石,答曰:「父官九品未禄,以未命士礼葬之」。
曰诺,又请铭。
答曰:「昔之人子有文,备论撰以华其亲可也」。
曰:「欲其传,故以请」。
答曰:「所传者,为其人或其文乎」?
曰:「人以文重,故能传」。
敬跽以泣,手出大编,则其父状实。
按君世书生,少年有名词场。
靖康祸变,朝廷诏搜草莱奇伟。
君酒酣,慷慨投笔,大言曰:「非志功名之乎」?
即游边自效。
俄以捍边补官,人往贺之,曰:「《子虚》、《上林》,荐材未晚,司马长卿何薄乎」!
君竟郁郁,虽党友素期以所学远到者,亦为不满。
或劝以少屈意州县,君曰:「士出处二致耳,吾本世隐紫筠溪,先墅故在,曷缊袍卧去」!
素能诗,时出佳句。
从名胜林泉,诗酒适意。
每客至,命侍,曰:「吾倾家待士,以为汝资」。
登第,曰:「吾愿足矣」。
讳某字某姓程氏
世眉人,为望姓。
年若干,卒以隆兴二年五月乙酉,葬以淳熙元年十二月壬申,祔以其配某氏。
男一人,即,新汉州绵竹县
女二人,长适通直郎、监成都府粮料院祖庆,次适乡贡进士廷圭
孙男二人,诺、诏。
墓在彭山县汉安乡。
远祖从吉,隐居紫筠溪号「紫筠居士」。
祖可节,祖资,父发。
深于《春秋》,悟性理而不喜佛学,事继母史氏尽孝,史视之如己出。
一介不妄取予,然亦不靳,贫者倒廪,负者折券,故多得道涂邻里之誉。
先是,眉之三苏氏以元祐学排王氏,为蜀倡,天下知师之重之,间有折入他门而捷出以媚时好,人谓俗学。
石来守眉,方天子尊尚苏氏,求所以敷扬圣学,以激士气而广风俗。
首得,登门能诵说苏氏学,无一语预吾官事。
国人曰:幸哉,君子矣!
铭曰:
呜呼!
蟆颐山之门有老翁仙乎,泉上有台焉而太白读书。
仙乎神乎,麟翊而凤趋,中开紫筠隐士之庐。
吾铭厥世,斯为窆诸。
立春日重华宫曲宴宗亲及近臣并命观灯火联句乾隆甲辰 清 · 弘历
七言排律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二
肆筵授几正东风解冻之初送腊迎春又快雪时晴之候昨者吟联经艺启重华而运际文明今兹宴集亲贤协韶序而亨嘉会于是风翻䌽胜令转青旗月到天心阳回地底辛盘肇荐即绮梅仙杏之纷陈乙祀将胪早陆海鳌山之夙驾颂麟振于敦苇宗潢则绣黼联华赓凤翙于萋桐卿月则笙簧洽礼踵翠管银罂之故事示慈暨尔承筐看星桥火树之交辉即景因之授简人寰气象遍六宇以同和天路云虹亘长空而不夜时则春台啿啿群生歌舞逢辰淑气昌昌万汇欣荣出甲廿四番风符花信念斯立干垂条十一真韵叶玑联勖乃衔华佩实在昔升平嘉宴仰祖作而孙述惟殷于时德泽阳春布左戚而右贤并逮九十春光百廿展烛调璿玉化国之日舒以长三五元宵二七先灯照田蚕治世之民安以
青旗初转本年辰,节宴宗亲内翰抡。
元夕恰当前一日(御制),上辛巳是后经旬正月初五日上辛兹十四日已经旬矣)
吟赓八叠方传茗初九日重华宫茶宴廷臣及内廷翰林以五经萃室联句八轮),宫启重华更布茵。
麟趾鸳行兼数典(皇六子臣永瑢,䌽幡莲炬况为邻。
阏逢欲出群生遂(尔雅太岁在甲曰阏逢淮南子天文训注万物锋芒欲出也),振美大来百顺麇(汉书振美于辰
桐叶月畸繁且衍(本年遇得十三月皇八子臣永璇爻日揲引而伸(易经全爻为三百八十四本年凡三百八十四日化日舒长恰符义算)
白占落地告丰兆正月三白落地农庆屡绥实徵泛胜嘉瑞),南向周天对喜神(南方圣驾南巡元旦喜神恰在正天象人心尤见感通协应)
七宿杓携车运帝(史记天官书杓携龙角衡殷南斗魁枕参首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注杓北斗杓也龙角东方宿携连也时将子臣启跸南巡皇十一永瑆,九垓箕好范徵民十四日箕宿)
散砧挂塔连昨夜(帝京景物略十三日家以小盏一百八枚夜燃之遍散井灶门户砧石又翰墨大全张咏帅蜀增十三夜灯谓之挂塔灯),泛粥加膏伫越晨(荆楚岁时记作豆糜加膏其上以祀门户正月十五日事也)
染翰词林进帖子立春前帖子词内廷翰林等例进舂皇十五子臣),鞭牛京兆舞𠹈伥立春日顺天府府尹例进春山宝座陈设于乾清宫
月几望胜月既望,岁立欣岁两春是日立春十二月二十四日明年乙巳立春节
例合观灯非预借(御制),恩承锡宴乃重申。
宜乘莩甲宣阳泽,矧照田蚕笃兆人。
问卜紫姑明袭古(荆楚岁时记正月十五夜迎紫姑以卜蚕桑次日上元子皇十七臣永璘)执规青女此敷仁(易援神契春执规今朝立春
赐花荐菜朝来盛唐景龙四年立春日出䌽花树人赐一枝又四时宝鉴立春日荐春饼生菜号春盘立春,撒荔传柑翼即轃唐开元中正月十五夜闽中红锦荔支又千金月令上元夜黄柑相遗谓之传柑上元
和谷辟虫糕先(去声)(月令纂要正月十五日残糕糜熬令焦和谷种之能辟虫上元和硕睿亲王淳颖,迎东戴燕绣才纫(荆楚岁时记立春日剪䌽为燕以戴之傅咸赋四时代至敬迓其始彼应于东方乃设燕以迎至立春
蔬烘芦菔刚携榼东晋李鄂于立春日芦菔芹芽为菜盘相馈赠见摭遗立春杨梅未爇薪(乾淳岁时记元夕以肉炭屑为丸燃之名火杨梅上元
打鼓槌锣村共舞(传灯录宗杲禅师上堂曰正月十四十五双径槌锣打鼓要识祖意西来看取村歌社舞上元和硕庄亲王臣永瑺),拖钩罥篾俗咸遵(岁时记立春日拖钩之戏以絙作篾缆相罥鸣鼓牵之立春
商猜诗已句前得西湖志馀元宵前后好事者为藏头诗句任人商猜谓之猜灯云元上),宽大书知化总均(汉书立春之日下宽大之诏立春
照宇镜圆祺啿啿和硕怡亲王臣永琅),登台牢飨物訚訚。
蒲端今亦缗钱赐,景德昔非法驾巡(宋史礼志景德元年正月十四日蒲端诸国进奉使缗钱令观灯宴饮其时人主惟以深居禁掖为安并无省方观民之念也)
有遣归还有扈跸(年班入觐之蒙古王公回部伯克等于灯节后遣回至御前行走之喀拉沁亲王拉特那锡第巴林亲王巴图等均令扈跸南行)。(御制),或连懿戚或朝绅。
符分玉府王功念乾隆四十三年奉迎上以睿亲王多尔衮当开国时首先统众入关世祖章皇帝车驾入都定鼎厥功最著而以被诬定罪除封雪复还睿亲王封号追谥曰忠补入特予昭玉牒并功为令补继龙封豫亲王多铎平流寇定江浙战诸王最亦以睿亲王诬狱株连降郡王复又改封信郡王封康特令世胙元封尔哈上又以礼亲王代善改亲王郑亲王济朗改封简亲王肃亲王豪格改封显亲王克勤郡王岳托改封平郡王当时俱茂著壮猷克昭骏烈载在宗盟今子孙龙封均非始号或致外人疑缔造殊勋弗延带砺即其本家亦或去祖渐远几忘先世龙封之由弗克顾名奋效俱交军机大臣会同宗人府议复元封爵号妥宗功而昭渥泽仰见圣心大公至正睦亲彰善昭示来许典至隆也),派衍银潢帝室亲。
普宴昨沾斗醹福四十八年正月初十日普宴宗室于乾清宫自王公以下支繁十世凡二千人多罗恒郡王臣永皓),加官同拜服章彬(我室朝宗自王公以至奉恩将军各有世袭其馀尽为闲散宗室无顶戴官衔皇上因阅蒙古家谱知各蒙古王公子嗣及岁者俱给以顶戴爰降等之旨将王贝勒贝子公之子嗣俱照蒙古王公例分别室均给予顶戴其馀宗室五品以下官及闲散宗于赐宴日一体给予四品顶戴并各玩绮颁赐如意朝珠文帛银两有差)
属车来迓训申镐(昨京奉皇上恭谒诸盛京皆冠服祖陵祀居住宗室来接盛上御制诗示之有昨胥锡冠带应识成全展二陵恩句俾各知自爱以昭国家教育亲睦族之谊),后乘恭随颂听豳(昨岁扈等俱跸室王公蒙盛京宗恩纪录赉赏)
穆穆皇皇还济济(多罗和郡王臣绵偱),绳绳缉缉又振振。
来昆以下仍云衍(尔雅元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昆孙昆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我我皇祖曾孙奕纯臣绵德之子新岁可得子皇祖庆抱元孙从兹来昆仍云本支百世益徵繁衍),筵几之旁笾豆傧。
福祉昌繁骈鹤禁(皇长孙臣绵德),枢机宥密侍枫宸。
为天为祖为君一,若子若孙若庶臣。
寿宇京垓三昼接(皇次孙臣绵恩),阳和百廿一宵新(本年三月遇闰九十春光增为百二十矣)
御楼诗纪蔡襄宋仁宗正月十四日御楼遣中使传宣曰朕非游观与民同乐耳蔡襄进诗有要知尽庆华封四十馀年惠爱深之句实符今日景象),攀幰慧传宋帝询宋神宗时京师元夕张灯王韶幼子采方能言珠帽襐服冯家人肩观之至宣德门奸人利其服装窃负而趋采觉负已者之异亟纳珠帽于怀适内家车过采攀幰呼焉中使悦其韶秀抱置之膝翌早拥至上阁神宗问以谁氏采竦然对曰儿乃韶之幼子也具道所以占对不凡神宗叹其早慧赐金犀钱果命载以归事见桯史)
卜织卜耕禁庭切(御制),曰亲曰媚跸途陈。
分棚敕戒尧衢备正月二十一日沿途皇上南巡启跸在燕九日后传谕大吏无庸预备烟火)击壤歌甸真。
庆萃鲁吴越(臣阿桂,览周河海淀湖漘。
七朝屈指排銮驭(日立启跸距十四七日,五夜欢声望辇尘。
智炬无边复无量(臣嵇璜,情田徂隰又徂畛。
熙游早见都门浩,乐恺先叨朵殿旼。
室旧修来典于学重华宫为学之皇上龙潜时赐居典所臣蔡新,记新悠久德之纯(几兴御制重华宫记推广重华协帝之义凡察事知人安民皆本于审危微之心执精一之中四十馀年惟日孜孜宵衣旰食至诚悠久之德于兹益昭矣)
厢联左人签分座,膳自中厨食赐珍。
小部韶成移陛仗(臣和珅,右平幕敞傍城闉。
假山倚阁煜火树,激水成溪走烛䑳。
甘雪既沾宜共乐(御制),睿怀胥识廑还淳
彤墀山立盐堆象,绮陌塍分玉积鳞。
音叶三登欣岁稔(臣刘墉心周一盏或家贫。
旁连上苑听遥漏,影现西山望远皴。
中正殿临金渗顶(臣梁国治,启祥门辟榜分桭。
城通不夜大千界,世满恒春率土滨。
红䓿萏开宫树外(臣德保,碧琉璃净御阶垠。
蚖脂鹤燄承鳌足,翠蕊丹葩间绿筠。
高处枝撑低处亸(臣曹秀先,乍看珠簇细看匀。
孛罗占兆三吴胜(武林旧事吴俗每岁正月十四日以糯米谷爆于釜中名曰孛罗花占又名卜谷,佛火光辉七宝频。
北极高悬星万点(御制),西墉光印魄圆轮。
瑞云三素占台观,宝幄重圜象昊旻。
壶箭晷长亿万算(臣福长安,漆园岁叠八千椿
恒为照久成圣道,乾以健行仰大钧。
即即昌昌化工力(臣董诰,煇煇朗朗吉祥因。
本支百世宜有雅,中外一家孰弗宾。
共听徵招弦上曲(臣曹文埴,都呈仁寿镜中身。
诗成授简负墙退,筵布称觥前席逡。
糺缦歌诚逢复旦(臣彭元瑞,温柔教岂易归醇。
对时育物思无逸,保泰持盈志有寅。
皇祖柏梁正此日康熙二十一年正月十四日群臣皇祖于乾清宫开升平嘉宴同赋诗用柏梁体实我朝君臣联句数典也),觐扬敢不励钦循(御制)
故安民靖难功臣太师静江宁武靖海军节度使清河郡食邑一万五千七百户食实封六千六百户致仕追封循王忠烈张俊神道碑 南宋 · 周麟之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二三、《海陵集》卷二三、《海陵文徵》卷三
循王既葬之四年,其子子颜泣而言于朝曰:「先臣幸备位三公,儋爵析圭,勋在盟府。
今丘木拱矣,图所以较德焯勤者犹未称,惧弗绍以泯前人光,请得以碑立于隧」。
皇帝曰:「噫!
惟尔父有劳于我国家,予弗尔忘,惟尔从」。
遂诏臣曰:「汝典内史,近命尔直寓于某林,改为之铭」。
后数日谕宰相曰:「功臣张某宜赐谥。
朕念其蚤以忠力,屡经委任,平敌捍难,功勤尤著,可取危身奉上、安民有功之义,谥曰忠烈」。
翼日,臣进对于垂拱殿,上曰:「张某自元帅府提兵从槔,备罄心膂。
至为大将,总戎旅于外,独知奉君上,尊朝廷。
及释师而归,受命惟谨。
其终始恭顺,诚不与他帅比。
故报恤追荣,恩礼特异。
汝其志之,朕将有劝焉」。
臣仰佩圣训,既退叹息。
然后知公之明光盛大,福禄永终,盖一本于恭顺
以是而著之碑,章视来世,用为天下劝,臣不敢辞。
乃端拜而言曰:自古帝王之兴,所与戡定祸乱,菑攘四方,捍固丕业,必一时人豪,感会风云,翼戴其上,助成万世之功。
尝观唐间,元勋宿将以异姓王显者彪列简册,代不乏人,然求其能以功名克终,为后世称慕,实无几。
高祖时,惟鄱君不失正道,庆流支庶,令书其忠。
至德以后,惟郭尚父全名高节,烂然独著,议者莫之贬。
今圣主中兴,总挈英杰,克剪多难,惟故循王张公以忠诚槔上,保有成绩,富贵寿考,哀荣无穷,居一代之冠。
海内崇仰之而莫知所以致然者,此其为恭顺之至欤!
公讳字伯英
其先凤翔人,五世祖徙秦州,子孙遂为秦州三阳人。
曾祖守明,赠太师吴国公
曾祖妣石氏,吴国夫人
祖庆,赠太师韩国公
祖妣田氏韩国夫人
考密,赠太师鲁国公
妣谢氏,鲁国夫人
公少孤,事母孝谨。
祖母田氏夫人器之,谓其母曰:「是儿必兴吾门」。
既壮,负气节,善骑射,里豪不能诎。
初从官军讨南蛮,再攻夏人,皆贾勇先登,累授保义郎
宣和五年边事兴,郡邑多盗,主帅种师道以沈毅有勇使当寇冲,遂破郓贼李太于咸河子,追至洺州,击平之。
六年,破大名贼于超化寺,追至内黄,又破内黄贼数千人。
七年,破沂贼三万人,追击至密州,袭密贼于莒县,及南楼山,又破之。
还沂,破贼张先于礌鼓山,又破潍州群贼于地方村。
以前后战功迁官至武德郎
八年,济南贼孙列齧据铧子山,众号十万,公讨之。
未陈,以一矢毙其挑战者,破之,馀党亦平。
自是河朔山东无剧盗,公威名益震。
靖康元年,以队将种师中太原
榆次,与敌遇,公乘便击之,夺马千匹。
公力请要战,主帅以日不利退保。
敌谍知之,兵合围,攻且急,榆次陷,师中死之。
公与数百骑溃围而出,至乌河川,敌尾之,公大呼,斩首五百。
武义大夫,权河北十三将。
时上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檄诸道兵入援京师
公乃勒兵勤王,以十二月二十二日北京见上,擢元帅府统制
每语时事,无不当,上意日亲近,待以腹心,出入帷幄。
初,元帅府兵军尚寡,至是军势乃壮。
武功大夫荣州刺史
二年,盗李昱据任城,公为都统讨之。
公控险伺间,与麾下将杨存中数骑驰入贼壁,大军继之,贼歼焉。
右武大夫桂州团练使
上以公忠实可用。
寻迁贵州防禦使,独倚公为重。
左丞张證自京师来,诏大元帅趣入觐。
公曰:「此敌人诡谋尔。
大王居外,此乃天授,非人力所为。
慎毋往」。
因请进兵。
自济之鄯,或告高才欲为乱。
公伐其谋,才遁去。
左武大夫徐州观察使
二帝北狩,诸军议劝进。
公言于上曰:「大王人心所归,愿早正位号,以慰天下望」。
且又白耿南仲奏之。
表三上,上乃发济州,至应天,即皇帝位,遣公迎隆祐太后及六宫以归。
上悦,命带御器械
是后,平杜用于淮宁,又平赵万、郭青于镇江,定杭州,擒陈通,取婺州,射杀何三五,缚秀州徐明斩之,闻者詟服。
进宁武军承宣使
建炎三年,上驻跸维扬,召诸将议事。
公曰:「今敌势方张,宜南渡据江为险,练习兵政,抚安民心,俟国势定图之」。
时相不以为然。
未几,敌人至,公亟扈大驾济江。
上幸临安,公屯吴江
入平苗、刘之乱,拜镇西军节度使。
及敌人犯江浙,公率众军从上于明州
銮舆御舟师巡永嘉,留公禦之,赐亲札曰:「惟卿忠勇,事朕累年。
朕非卿则倡义谁
卿舍朕则前功俱废。
卿宜勠力,共捍敌兵,一战成功,当封王爵」。
敌至,公乃扼险为陈,令将士曰:「若等于此当以死报国家,不用命者斩」。
部曲闻之争奋。
公亲鼓之,人人殊死斗,敌大奔,杀获数万人。
四年正月,敌悉精锐复至。
公先以轻舟彊弩匿其旁,自高桥纵兵击之。
一日数战,敌失利而还。
诏入槔,拜检校少保,定江、昭庆军节度使。
绍兴改元李成江淮湖湘十馀州连兵百万,与群盗合,欲内向,声势撼中外。
孔彦舟因之,据武陵
张用据湘汉
朝廷患之,议遣将未决。
公慨然请行。
乃以公为江淮招讨使,即日就道。
洪州,径济生采渡,遇贼前锋,击走之。
追及筠州骁将马进以数十万众决战。
公以两军分道翼之,预戒其下秣马蓐食,视旌旗所向。
公冒雨陷陈,金鼓俱振。
两道精骑自山驰下,贼骇乱,死者数万人,俘二万人,逐至奉新,败之于楼子庄,又败之于江州
贼怖走,号公为张铁山
上以亲札赐之曰:「以李成之狡狯,马进之猖狂,盘踞已深,根连已固,卿奋励决策,频有克复。
快士民之意,释朝廷之忧。
且朕待卿最亲,卿事朕最久。
君臣之际,休戚是同。
宜乘贼势之已衰,当官军之已振,驱除剿戮,连收全功」。
时成在蕲州,公亟引兵至黄梅攻之,贼溃。
以匹马奔伪齐,诸郡悉平。
江淮之民德公,至今祠之。
凯旋,拜太尉
四年,以公为浙西江东安抚使,屯建康
时敌人陈江北,公遣将张宗颜潜渡出其后,敌窘蹙。
又遣王进等邀击之,薄诸淮,敌大败,获其二帅以献。
五年正月,拜开府仪同三司江南东路宣抚使
六年,刘豫子麟、猊以十万众寇濠州,诏并以淮西兵马属公,驻盱眙
公遣将杨存中击猊左右军,胜之。
会大兵鏖战,终日所杀不可胜计。
麟、猊仅以身免,伪齐由是遂亡。
班师,拜少保,加镇洮、崇信、奉宁军节度使。
上亲赐诏曰:「卿专意报国如此,朕复何虑」。
淮南西路宣抚使
九年,金国通和。
上眷公忠劳之绩,拜少傅,加安民靖难功臣
十年,敌人再陷河南,围顺昌
公被命援刘锜,即督军渡江,与势合,敌引去。
公又命将收宿、亳二州,尽复槔、真、鹿邑等地,遣其校献俘阙下。
明年正月,敌将以步骑数十万自合肥和州,将渡采石,江浙大恐。
公先引帐下数十骑夜绝采石,夺和州,众心始安。
明日大军至,敌退守昭关,公又夺关。
师次柘皋,敌人断石梁,面水为垒,解鞍休马。
公谓诸将曰:「急击勿失」!
公时有寒疾,诸将欲止之,公不听,乃力疾涉浅流登岸,与敌合战。
士马激厉,无不一当百,获万户长、千户长数百人,牛马铠杖以万计。
上遣中使劳军,公感泣。
俄而敌将复犯濠州,王师柘皋之锐驰赴之。
敌以步骑三十万相持于濠南,公麾兵进击,敌宵溃,横尸数十里,敌将逃归。
少师封济国公,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
十一年,和议四月,诏大将诣行在,拜公枢密使,赐玉带。
公闻命而乞兵,自谓不当复领宣抚司,章再上。
论者以为得大臣体。
太傅广国公。
方是时,朝廷以山阳武昌诸屯不安,命公拊循之。
或曰:「彼多反侧,盍为备」?
公笑曰:「何自疑如此」!
至则慰劳士卒,宣布德意,遣人谕武昌军,帖然安堵。
还次镇江,因调护南北使之在道者
上知其能体国,益嘉之。
明年春还朝,四上章乞解枢务,不许。
,梓宫归祐陵,皇太后慈宁宫
公复理前章,又面恳切至。
上不能夺,乃以太傅、镇洮、宁武、奉宁军节度使,进封清河郡王,充醴泉观使奉朝请,赐第一区。
继以郊恩改靖江、宁武、靖海军。
二十一年,上幸第,存劳甚笃,拜太师,子孙各进官加等。
二十四年六月以疾闻,上遣中贵人抚问,命国医朝夕诊视。
七月二日,薨于正寝,享年六十有九。
上震悼,辍视朝三日,追封循王,赐一品礼服,亲奠于赐第,劳恤其孤及宗族,恩各有差。
内侍省押班张去为护丧事,以是年九月十一日葬于常州无锡县塘湾山。
秦国夫人魏氏,先公薨。
继室荣国夫人章氏。
五男:子琦武义大夫
子厚左武大夫康州刺史带御器械
皆早世。
子颜子正右文修撰。
子仁秘阁修撰
四女:长适武功大夫公仅先公卒。
次适直徽猷阁韩彦朴,次适右承务郎程湜,次适直敷文阁刘尧勋。
宗元尚书驾部郎中。
曾孙镃,直秘阁
公貌雄伟,性浑厚严重,家人莫见其喜愠。
临敌应变,谋无遗策,大小数百战,未尝言功。
征行戍守,师律整齐,纳亡抚降,至得其死力。
尤喜任使,今之名将多出其门。
杨存中、田师中、赵密,皆公所识用。
馀虽偏裨,布在诸路,分按营垒者亦甚众。
待同列谦下,唯以国事为,不校小嫌。
此公平生大槩,在人耳目者。
若夫密谋秘画,有以契上心,裨庙算,公终身固不以语于人,人亦莫得而窥也。
初,诸大帅各将屯要地,一旦归授以枢筦,四方无不耸动。
公恬然就列,以身先之,安其所处,若未始有兵权在手者。
盖公平日用心惟在于尊奖王室,故能忘私徇公,自始至卒,秉节不渝,无非恭顺云。
呜呼!
公之积功固多矣,天子之报功亦备。
至于褒表恭顺,则又当具论而显表之,使握兵者知所法焉。
恭顺,臣子之大节也。
事亲非此不能致其孝,事君非此不能其忠,况为帅者乎?
将帅颛阃外之任,权盛则势多陵,功高则志易满,其可不以恭顺持之?
彼拔剑击柱者束之以礼然后定,背阙哗语者绳之以法然后戢,又乌知所谓恭顺者哉!
昔之论将者曰:富之而观其无犯,贵之而观其无骄,使之而观其无隐,诚有取于此也。
今公之功暴耀当世,街谈巷议之徒识与不识皆得以缕数。
恭顺一节有诸将之所难能,众人之所弗察者,臣故表而出之,用对扬天子之休命。
系以铭曰:
多难启圣,维天之仁。
是生杰才,佐佑人民。
如龙之升,滃然其云。
维皇中兴,有此虎臣。
虎臣维何,王胙于循。
矫矫维王,孔武且洵。
自帝初载,执羁扈巡。
入槔宸扆,出澄寇氛。
大敌之,虎貔为群。
举麾却之,笑谈策勋。
来归于朝,避擢纳军。
谕我德意,抚安列屯。
密勿机地,委蛇其身。
身则不有,所尊者君。
帝曰恭顺时莫与伦。
人知其功,我念厥德。
惟恭惟顺,斯德之则。
向也诸帅,怙众而复。
公居其间,谨度自抑。
向也诸帅,动曰吾力。
公居其间,默。
晚焉奉朝,夙夜祗饬。
宜寿而富,保厥成绩。
何以宠之,受瑞南国。
一命赐衮,带裳幅舄。
三镇联麾,纛钺戟。
匪伊宠之,用劝群辟。
锡山之峨,佳城郁郁。
丰碑在道,绚若金石。
垂光无穷,过者必式。
宋故和州防禦使提举台州崇道观安康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七百户食实封一百户杨公墓志铭 南宋 · 袁勃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九五、《金石萃编》卷一四九、《古志石华》卷二九
忠义立身之大节,知勇为将之要道,此古今不易之论也。
使忠义立于内,而或料敌不明,临机不果,则亦无益于事功;
知勇发于外,而或偷生以求安,避害以图利,则亦无取于名节。
有一于此,则不足以安国家,卫社稷。
乃若忠出天资,知称人杰,禦大敌于扰攘,济中兴于艰棘,卓然在义勇万人中,而独成义勇之功者。
其惟杨公乎。
公讳从义字子和凤翔天兴人
曾祖怀信,曾祖妣王氏,祖武晟,祖妣李氏,皆潜德不仕。
仲方,以公贵累赠武功大夫
母高氏,累赠硕人
公幼慷慨,尝以功名自许
靖康丙午,金人犯顺,连破诸国,狃于常胜,侵轶中原,所过辄下,无敢撄其锋者。
时太平久,兵备寖弛,乃诏陕西五路募义勇万人勤王,诏词有「每闻边报,痛彻朕心」之言。
公闻而叹曰:「国家艰难,正忠臣义士效死之秋,岂可久安田里,为一身计哉」!
即奋然而起,应原州之募。
太守杜平见而奇之曰:「汝志不群,首赴义勇,所谓以义伐不义。
异日唾手富贵,居吾右矣」。
建炎初三月,虏寇泾原,忠烈吴公玠破虏大将娄室于青溪岭,分遣公以奇兵邀击,斩首一百七十馀级,补进武校尉,权天兴县
三年八月,忠烈遣公觇虏动息,公被围于同州圣山庙。
公仰天誓曰:「若出重围,当捐躯报国」。
叱左右矢石交下,杀数百人。
虏治云梯,公急取竹为笼,实之以土,号曰土牛
有顷,云梯大集,遂以土牛摧折之。
敌乱,乘势大战而出。
承信郎,迁队将
四年九月,我师不利于富平,五路垂陷。
忠烈会诸将于陇州八渡,议战,公独进曰:「虏人侵轶,无敢与争,惟公能挫其锋于青溪岭者,盖得形势之助也。
今虏已陷泾原,将入熙河,计非半载未还。
为今之计,莫若先据地利,扼其要害以制之。
当为公先取凤翔,复为基本」。
忠烈曰:「善」。
即檄公领兵进复凤翔,既入,悉降其众,不戮一人,得粟三十万斛。
忠烈公宝鸡西南曰和尚原,因贮公所得之,以资馈饷,军不乏食,士卒感悦。
遂移府事以治之。
檄公知天兴县事,本府驻劄,转保义郎,升部将
绍兴改元三月,虏自熙河复围凤翔,势益炽。
公告二亲曰:「为人之子,非敢蹈于不孝。
今城中兵寡,守死无益,不若溃围求援」。
即泣别而行。
公与子大勋率戏下百馀人,力战至夜半,突围得出。
忠烈见而劳之曰:「尔忠有馀矣,奈二亲何」?
公泣曰:「昨在围中,势必俱死。
万一天监其衷,戮力一战,取之易尔」。
忠烈壮之,权选锋统领,守神岔。
四月,忠烈遣公与敌战于渭南,以奇功转秉义郎,迁副将
五月,凤翔虏酋没立会阶州虏酋折合,各统五万众夹攻和尚原
忠烈遣公逆击没立一军于神岔,大破之,获敌酋泼察胡郎君,俘斩二百五十有一,转武略郎,兼閤门宣赞舍人,升正将
十月,虏元帅太子会诸道兵十馀万,必欲取和尚原,先犯神岔,以警我师。
忠烈遣公击之,公贾勇先登,接战三日。
虏又分兵寇龙门关,统制吴公璘掩击,败走,追及神岔。
虏援兵大至,再合战。
以精兵横贯其腹,断其首尾。
吴公引兵追及,虏大溃,俘斩千馀人,夺铠甲牛马万计。
武德大夫开州刺史,迁统领军马,兼秦凤路兵马都监
先是,虏耻屡败,遂囚公二亲于青溪寨,公内不自安。
二年正月,公乞兵以往。
忠烈许公带本部出北山,断虏粮道
行数日,至麻家岭,遇敌接战。
翌日,至青溪,虏会诸寨兵为援,自辰合战至莫,大破虏众,奉亲以归。
忠烈喜曰:「公深入重地,能破强敌,迎还二亲,可谓忠孝两全」。
武功大夫
三年正月,虏寇石板谷,忠烈遣公禦之。
公先设伏以待敌至,以奇兵劫之,虏众败走,追袭十馀里,斩首数百,转右武大夫,升钤辖
二月,伪元帅太子拥大军由商于侵饶风关,犯梁、洋,经褒斜道出凤州,再攻和尚原
忠烈复遣公引本部由间道应援和尚原
以功转拱卫大夫
公尝愤虏人侵暴不已,得其使命,即黥劓而归之。
公至和尚原都统郭浩厉声曰:「比虏使至,公辱而使归,是激敌怒。
今拥众二十万来攻,请公当之」。
公对曰:「虏据梁、洋,遣人以书见,檄言很而色傲,欲恃势胁我。
傥不辱之,诚为自弱。
今日之事,决战而已。
敌众百倍,何足虑也」。
统制吴公亲率公等,于是鼓行而前,径与虏战于村,一击破其三阵,敌众大败,追袭至渭,蹂践溺死者不可胜计,水为之咽流。
吴公因谓众曰:「此捷杨钤之力也」。
亲卫大夫
四年二月,虏入寇杀金平,自元帅以下,尽室而来,示无返意,全蜀震恐。
既战,我师初不利。
公急据第二堡外预设鹿角之地,率强弩并力迭射,一日三战,伤杀甚众,虏引兵稍却。
翌日,来攻万人敌堡,统领姚仲重伤,公代之,率诸将戮力鏖战五日,所向皆靡,大破敌众,馀党悉遁。
自是虏不敢轻举,全蜀之民各安其生者,虽吴氏之功,然于攻战之际,公有力焉。
以奇功转中亮大夫郢州防禦使
五年,辟知洋州,兼管内安抚司公事。
公尝从忠烈登杀金平,过第二堡门,忠烈顾瞻形势,指虏败处,以策击鞯,谓公曰:「此衿喉地,往岁一战,安危所系,非公出力,几败大事」。
叹赏久之。
九年正月,虏归我河南侵疆。
十年五月,虏复背盟,伪元帅撒离喝领大军侵犯陕右。
宣抚胡公世将擢公同统制,与诸军会于泾州回山原,大战三日,虏气未衰。
议者欲潜师而还,留裨将以捍。
公曰:「我辈蒙国厚恩,今日当以死战,奈何移祸他人。
愿留本部兵以拒之」。
公张盖示以閒暇,虏人竞进,公叱咤力战,纵我军数万众得出,遂下回山,转战十馀里,全师而还,转协忠大夫
七月,虏据凤翔
胡公擢公凤翔府管内安抚使,就守和尚原
八月,与虏战于蒲坂河及汧阳,连败敌众,俘斩数百人,夺马千馀匹。
履正大夫,升都钤辖,节制凤翔府忠义军马。
九月,迁马步军副总管
十一年七月都统杨政凤翔,公隶焉,与敌人战于陈仓龙川石鼻寨,屡战屡捷,生获虏酋珍珠孛堇。
诸军凯还。
后三日,伪元帅撒离喝整众再犯和尚原
公才千人,进据川金堎,敌众益盛,士有惧色,公厉声曰:「当各奋壮心,以气吞之。
闻鼓毕入,敢后者斩」!
公率众先登,鼓噪竞进,自卯至酉,殊死力战,虏众大败。
宣正大夫,迁统制军马。
和尚原素号形胜,盖秦、蜀必争之地,虏屡欲以奇取之,公捍守二年,竟无可乘之隙。
及因粮于敌,馈运减省,胡公嘉之,敷奏于朝。
敌既不得意,遂伸和好。
是时将迎奉徽庙梓宫,请还太后鸾辂,遂许割和尚原
十二年春,诏宣谕使郑刚中分画其地,而移公知凤州
既割和尚原,而杀金平复为要地,其傍则仙人原也,四川兵费边储萃于鱼关,三者相距,皆十许里,有司谓当得人以守。
遴选诸帅,无出公右者。
十七年,命公以本部兵屯仙人原。
公镇守其地垂二十年,保固无虞。
宣州观察使
会朝廷诏大臣举智谋武略可充将帅者,参政杨公椿首以公应诏,授正侍大夫
三十一年九月,虏主完颜亮遽绝和好,南自江淮,西连秦陇,舟车器甲之盛,亘古未有。
乃分遣伪帅合喜统兵数十万,自凤翔宝鸡,沿渭水连营列栅,占据大散关
宣抚招讨吴公谓公曰:「贼据散关,扼吾衿喉,当急图之」。
擢公节制军马、知凤州
公引兵与敌对垒,且相视形势,难以力取。
于是昼易旌旗,夜增火鼓,示不可测。
虏益增备,转粮草为持久计。
吴公亲提大兵,出泾秦,攻德顺军,以分其势,仍命公牵制散关
伪帅合喜果分兵赴援。
三十二年闰二月,公乘势遣兵出御爱山,抵天池原,惊挠敌寨,及断其饷道。
又密遣兵焚其东西两山楼橹,鼓噪从之,声震山谷。
虏人惊骇,弃关而走。
公乘胜进据和尚原,则虏亦宵遁矣。
翌日,有骑数千复来入谷,公领兵逆击之。
时天大雨雹,风雾昼晦。
公选神臂弓射之,虏酋中流矢,引众败去,若神助焉。
宝鸡贼帅恐我师乘胜击之,尽焚大寨,退保凤翔。
由是渭水以南,复归版籍,以功真拜和州防禦使,赐爵安康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七百户,食实封一百户。
公自壮岁从事军旅,未尝一日在告,尽瘁王事,常若不及。
每自叹曰:「吾奋身畎亩,荷国恩宠,誓欲捐躯,以效尺寸。
今年踰七十,力所不逮,勉强而不可得矣」。
会王师解严,遂丐归田里,其请甚确。
吴公以公精力未衰,止听解兵职,遂辟知龙州,寔隆兴元年之七月也。
明年,改知文州
明年,吴公移镇汉中,梁、洋接境,实为重地,乃辟公复知洋州、兼管内安抚使节制军马
洋人闻公之来,举酒相贺曰:「复得吾邦旧使君矣」。
老稚欢迎,不绝于路。
公暇日尝读汉留侯传,至「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之言,公慨然慕之,锐意求退,上章力请归休。
乾道二年九月,敕授提举台州崇道观,介梁、洋间居焉。
五年二月十八日疾终于所居之正寝,享年七十有八。
娶韦氏,卒,再娶苗氏,卒。
皆赠令人。
又娶张氏,累封令人。
子男八人,曰:大勋,右武大夫果州团练使、御前右军统领权统制、弹压军马,安康郡食邑一千七百户;
大亨武经大夫、御前中军同统制本管军马;
曰大节,从义郎、御前前军第三将副将
大昌秉义郎、御前右军第一将队将
大年忠训郎,亡;
曰大林,忠翊郎、御前前军第一将队将
曰大森,曰大有,皆成忠郎
女十人:长适武功大夫、左部正将丁立,亡;
次适左武大夫、御前中军同统制本管军马胡清
次适承信郎张祐,亡;
次适承信郎郭良臣
次适承节郎彭寀;
次适保义郎汝弼
次适右从事郎城固县张湑;
馀在室。
孙男十一人:曰祖庆秉义郎成都府路第二将队将
曰祖廉,承信郎、御前前军第三将队将
祖荣成忠郎
曰祖显,曰祖仁,曰祖宁,曰祖椿,曰祖辉,曰祖贤,皆保义郎
曰祖诜,曰祖训,皆承节郎
孙女十七人,长适承信郎李雍,次适承信郎张师古,次适承节郎刘之义,次适保义郎侯诜,次适承信郎张寔,馀在室。
曾孙男三人:曰世忠,保义郎
世辅,曰世杰,皆承节郎
曾孙女三人,在室。
玄孙男二人,曰绍先,曰绍光,皆承信郎
诸子其年三月甲申,举公之丧,葬于城固县安乐乡水北村生祠之侧。
维杨氏系绪远矣,自东汉太尉震起于关西,以清白遗子孙,奕世载德,代不乏人。
公奋乎千载之后,自致功名,有光于祖,可谓天下伟男子矣。
朝廷雅闻公名,故所赐训词有曰:「知义之贵,勇得名。
益奋壮心,遂成伟绩」。
󲦤绅诵之,为美谈。
善射,发无不中,尝偕王人刘参赞子羽饶风岭,有虎突出丛薄间,人皆辟易,公跃马而出,一矢毙之,故射虎之名,喧达都下
二亲之在虏也,而青溪之民日赡其费,赖保全。
及公破青溪,既得二亲,并载其民归,给田庐,家之于梁、洋,至今赒给不绝。
朝廷闻之,孝义特赐旌表。
公之行不特此也,为郡尤爱民为本。
初,洋州有杨填等八堰,久废不治,公皆再葺之,溉田五千馀顷,复税租五千馀石。
又增营田十四屯,公私济,民为立祠。
宣抚处置张公浚闻于上,赐诏奖谕。
初,公至凤翔也,有流民数万在境内,或疑其反侧,悉拘于山谷间。
公矜其无辜,皆纵之。
后岐雍大歉,流民复入关就食,公复纳之,所活甚众。
西边馈运,自昔颇艰,公至凤州,首创营田四十屯,民力减省,军食充足。
又预筑凤之黄牛堡散关之冲,创文之高平原控西羌之路,尔后皆获成效。
其先见之明,古之名将所不能及。
公惟宽厚喜士,不以其贵骄人。
接物逮下,喜愠不形于色,虽部曲偏裨,率皆待恩礼。
军旅之暇,采摭诸史兵家实效,分门成帙,釐而为三十卷,目之曰《兵要事类》。
汉守张行成、太学博士李石,皆蜀名士,为之序引,其书遂行于世。
初,公预为送终之具,尝托门下士朱浒昆季迹其行事,编为《升除录》。
勃偶备员鱼梁总幕,得亲炙公言论。
一日,公出示所录,委勃为志。
勃窃骇愕,因问其故,公曰:「仆以义自奋,立节,每遇战事,许国死。
万一得酬素志,则区区之心,谁能表襮之?
故欲先为之计。
傥得名卿钜儒特书其事,他日瞑目无憾矣」。
勃叹曰:自中原俶扰,岂无忠臣谋士,力作中兴,然于出处用舍之际,或有愧焉。
公始数百孤军,出重围不测之地;
亲从吴氏伯仲,挫乘胜方张之虏。
堰杨填惠梁、洋之民,复散关以壮川蜀之势。
起匹夫之微,而爵通侯之贵,勤劳百战之馀,而优游乎二千石
明哲保身,功名始终,盖未有如公之全者也。
使人人皆如公,徇国而不徇私,怀义而不怀利,则何患乎勋业之不立耶?
异时载在盟府,绘像作颂,血食一方,祀必百世,其谁曰不宜?
乃为之铭。
铭曰:
炎光晦曚,赫然而中。
天佑生贤,龙飞云从。
其贤伊何,翼翼杨公。
公来自西,名达九重。
惟天子明,喜得牙距。
料敌制胜,允兼文武。
肤功上闻,天子曰嘻,利势安强,皆汝之为。
褆身,义而报国。
可周物,勇摧大敌。
备德有四,孰与之京。
风廓雾舒,伟绩用成。
导利之功,惠泽无穷。
粒食用乂,是敬是崇。
气老愈壮,金汤是托。
或云不吊,遐迩惊愕。
梁山峨峨,汉水汤汤。
公名与俱,德音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