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惟安堂赋 南宋 · 陈造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四九、《江湖长翁集》卷一、《永乐大典》卷七二四二、《历代赋汇》卷七八
子鲍子为己之学,经世之资。
投刃成风,儒先吏师。
作为新堂,归防暮迟。
「惟安」是名,命陈子赋之。
陈子曰:「世有至愉佚,在己而非物;
士有真富贵,非金紫之谓。
盖是心也以道宁,以物砀。
宁之存,砀之丧,孰能名仕版而志渔樵之往还,身官箴而思沧州之浩荡?
等声利于桁杨,睨蘧庐于伯王。
悗然乎进为,悠悠乎去归。
羌卷舒之无心,岂出处之异歧。
鹿门之衰翁,若方伯之予浼,偕子耕而妻耨,宁燠寒而饱馁,曰遗安之是计,终长往而不悔。
彼陶翁之不屈,为无食而暂出,赋《归来》而投簪,径反关而容膝。
审吾身之易安,顾何赖于绅笏。
惟子鲍子,超然高骧。
仁宅之为居兮,匪义涂吾无行,玩名理以自怡兮,谨边幅而为防。
鼓吹乎讽吟,介甲乎其温良。
因时显晦,偕道翱翔。
遂初可寻,鸥盟不寒,固优追元亮之高躅;
怀宝不迷,中外无择,又不屑庞翁之退藏。
云脱岫以阴合,水反壑而镜清,异屈子兮众皆醉,如徐公兮世无常。
夫何往而不安,顾眷眷于斯堂?
惟历聘而辙环,曾仲尼之暖席;
当去齐而濡滞,孟子庶几于齐国
矧火暵之肆虐,仰嗣圣之旰食。
死徙盖几何人,而焦劳冀乎生息。
行子学以抚时,吾固知可以宁奔迸而植僵踣。
俾横目之同安兮,喜气亦形于玉色。
是谓推己以及物,心泰而罔咈。
与夫蕲吾之安而土苴一世者,于道孰为失得耶」?
子鲍子心融首肯,乃言惟服。
代赵漕谢转副使 南宋 · 周孚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一九、《蠹斋铅刀编》卷一六
忽奉中俞,备闻外计,人共骇其非据,臣亦惭于罔功。
臣猥以謏材,滥膺烦使,一持使节,三易岁华。
以其承命之勤,委以救荒之政。
凡捐除租赋,使无追呼之扰;
与振发仓廪,以消流亡之忧。
皆圣训之所裁,顾臣劳之安有?
方自陈于疲𦬼,庶少窃于安閒,成命再加,初心有愧。
况臣孤根难植,小器易殚。
自顾缺然,无左右游谈之助;
其惟致此,尽圣神特达之知。
恩大难酬,感深以泣。
恭惟尧仁宅下,舜智察伦。
谓著在三尺之文,莫非宽大;
故差择百城之寄,要在廉平
不谓迂儒,亦玷华选。
臣敢不祇承德意,遵奉诏条。
期在富民,敢较米盐之细;
谨于律下,誓怀冰蘖之清。
象山书院 南宋 · 袁甫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三九、《蒙斋集》卷一三、象山先生年谱、雍正《江西通志》卷一二六、道光《贵溪县志》卷三一
宁宗皇帝更化之初,兴崇正学,尊礼故老,慨念先朝鸿儒硕师,咸锡嘉谥,风厉四方。
象山陆先生发明本心之学,有大功于世教,锡名文安,庸示褒美。
于时慈湖杨先生、我先人絜斋先生有位于朝,直道不阿,交进谠论,宁考动容称善,天下学士,想闻风采。
推考学问源流所在,而象山先生之道,益大光明。
承学小子,将指江东象山实隶贵溪,祠宇荒颓,过者悽怆。
相邑南,背负巍壁,面俯平川,清与目谋,旷与神会,筑宫百楹,既壮既安,士遐迩咸集。
绍定五年春周咨原隰,遂往观焉。
始至舍,奠先圣,退谒三先生祠,竦然若亲见象山先生燕坐,而与二先生相周旋也。
升彝训堂,学子序列,深衣大带,济济翼翼,相与讲明问辨,皆三先生之训语也。
斋曰志道、明德、居仁、由义,精舍曰储云、佩玉,又皆象山先生之心画也。
顾瞻之间,已足以生恭敬,消鄙俗,知入德之门,规模信美矣。
乃具以本末上之朝,有诏俞之,赐名曰象山书院
士合辞来请,愿有记。
窃叹世降俗敝,学失师传。
梏章句者,自谓质实;
溺空虚者,自诡高明。
二者交病而道愈晦。
书院之建,为明道也。
道恶在?
无不在也。
《烝民》之诗曰:「有物有则」。
孔子亦曰:「仁人不过乎物,孝子不过乎物」。
天地,大物也;
日月、星辰、风雨、霜露、山川、鬼神、草木、鸟兽,皆物也。
而物无非我,我亦尝究其所以然乎?
物何所始,物何所终?
相更相禅,相生相推,亘万古而莫穷,是何为者?
其必有以矣。
人亦万物中一物也。
故曰:人惟万物之灵。
有是灵矣,则必洞然于上下四方,往来古今之变,而得其所以然者矣。
其或凝焉滞焉,未大昭晰焉者,果何为而然也?
盍深省乎!
接乎目,入乎耳,森列乎前后左右者,物也。
物非彼也,彼不我外,我自外之;
彼本不隐,我自谓隐,是自蔽也,自窒也,非物蔽我、窒我也。
父子、君臣、兄弟、夫妇、朋友,井井秩秩,有伦有理者,是孰使之然而不容不然,盍深省乎!
钧是人也,刚柔、轻重、迟速,气质固不齐,而降衷常性则一也。
何古先圣哲察伦明物,而我乃未能自别于日用不知之?
凡民岂其不明欤!
游谈聚议,数他人之短长高下,烛照龟卜也,而何独自知则昏?
抑不强欤?
事物触我,少有不平,虽甚懦,勇不可当也,而何独自立则弱?
然则本非昏也,即观人以自观即明矣;
本非弱也,勿力争而心竞即强矣,反覆手之间耳。
然则自明自强者何其鲜,物交物而引焉者何其多也?
此非物罪也,盍深省乎?
省非难,常省为难。
曾子曰三省也,以鲁;
颜子亦足以发也,以愚。
此鲁非鲁,此愚非愚。
学者于此而省发焉,纯纯乎,孳孳乎,理融心悟,一以贯也,躬行实践,默而识也。
忠君孝亲,本有良贵;
仁宅义路,何莫由斯?
志其基本,敬其舆也。
诵读则沃以膏液,严师畏友则针砭药石也。
死生不贰,临汝也;
天下归仁,物我无间也。
毋梏章句,泥物者终不能格物也;
毋溺空虚,遗物者终不能成物也。
故曰: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又曰:万物皆备于我,乐莫大焉。
噫!
此其可言者也。
如以言而已矣,犹泥物也,言亦空而已矣。
犹遗物也。
幼闻先人之训曰:「吾不感象山先生与我言,感先生不与我言耳。
尝屡叩屡不答。
一日,叩愈切,先生曰:『此事不属他人,自求可已』」。
呜呼至哉!
绍定六年清明日记。
火宅赋(并引) 北宋 · 张舜民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一三、《画墁集》卷五
直言之不能信,故借外而谕之;
正理之不能夺,故指物而譬之。
孔子谓:能近取譬,为仁之方。
孟轲书,大抵以譬喻入人。
故曰:仁,人之安宅,义,人之正路。
释氏书有火宅。
举是皆欲诱人而之于善也。
予窃韪之,故为之赋云:
仁宅不能入,火宅不能出。
骤五蕴之幻材,依三界而建立。
其宅朽故,土穿木蠹。
虽乐居处,实同暴露。
寝食燕安,不觉不悟。
哆大矜华,誇高逞富。
金玉满堂,簪组成行。
珠栊璧房,冬温夏凉。
地控水陆,路直康庄。
宾客候门,趑趄傍徨。
执侍番辈,坦腹在床。
挡㧙挨抌,婢仆强梁。
腾踔𨏼轹,车攻马良
耳瞆丝竹,鼻餍膻芗。
口爽滋味,体倦衣裳。
朝醒暮酗,旦取夕忘。
三槐九棘,卵翼揄扬。
外姻甥舅,许、史、金、张。
门可炙手,室如探汤
春来秋去,其乐未央。
檀槐改而不举,回禄监而不禳。
以致宝台洒熄,武库腾芒。
城门烟𡏖,宣榭荧煌。
闵池鱼之亡及,略厩马之或伤。
客无商丘姚光之贤,术靡樊英、郭宪之长。
不取淳于之前识,宁免牧子之后殃。
而况名薪积而如山,利膏流而如川。
五欲橐籥,三涂炽然。
火自心起,倏尔大作,肇本中除,次及堂筵。
邻里奔迸,鸡犬攀缘。
郁勃赫曦,芬轮转圜。
烟𡏖彗天,煨烬沸泉。
千雷隐辚,万电回旋。
风抟羊角,雨洒蜗涎。
凌为流星,散作燎原。
十里避热,百里闻膻。
当是时也,巢居飞扬,穴居深藏。
或爇毛而杀羽,或跳灶而乘墙。
各奏生路,安能缓步?
已半生而半死,犹或散而或聚。
头角峥嵘,肠腹回互;
䶥掣睢盱,睚眦嗥吹。
魋夔蹲踞,鹰鹯拗怒,吮血含腥,饮膏抉乳。
或鬨或潜,一啄一顾。
又有狐狼野干,焦头烂额,成辈而出;
鼠窃狗盗,廋形匿影,投隙而入。
或祛箧而半焦,或探橐而全湿。
莫不幸灾乐祸,乘危利急。
厥有居士,睹此扰攘迫迮之势,闵兹愚迷颠倒之徒,内外慈悲,作念思惟。
我有膂力,一身已出。
顾彼儿女,火来迫身,寂复不知,贪著戏弄,东走西驰。
亦复不知何者为火,何者为宅?
无忧无怖,孰安孰危?
我当作计,诱而出之。
于是饰以三车,列于门外,惟羊鹿牛,照耀行路。
儿女见之,喜悦争取,一时走出,列于通衢,露坐清凉,安稳快乐。
得免斯难,随力而受。
乘此三车,而出三界。
噫嘻!
此乃圣贤方便善巧譬喻之说也。
居士三车,则佛之慈力也。
火宅儿女,则三界众生也。
此理非有非无,非实非虚。
傥言其无,终日嗟吁;
傥言其有,故不出走。
是以火宅虽苦,出之者少;
三车虽乐,乘之者稀。
凡百君子,勉而再思。
不可不知,吾是以区区而赋之云尔。
泉州到任谢表 南宋 · 王十朋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二一、《梅溪先生后集》卷二一
五年三郡,蔑酬天覆之恩;
一扎十行,又拜春温之诏。
方奉祠而窃禄,遽共理以分符。
隆眷不忘,孤忠益励中谢。)
窃念臣少不学古,晚方入官,论事则意广而才疏,为郡则心劳而政拙。
惟民是恤,虽误蒙金口之褒;
其毁乃来,终莫夺簧言之巧。
方寻于三径,江湖复把于一麾。
非神圣素察其衷,岂臣下可得而荐?
辞避不获,颠跻是忧。
况闽为负山带海遐僻之乡,而泉乃富商大贾往来之会,讵容庸缪,可备使令?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尧仁宅天,舜智察物。
知臣无剥下益上之罪,恕臣有抑强扶弱之偏,悟即墨之浮言,畀清源之善地。
臣敢不清白奉己,循良牧民?
富而可求,第守不贪之实;
老之将至,尚怀有犯之忠。
李愿中五首愿中以书求道甚力,作诗五首以勉其意。然借视听于聋盲,未知是否) 其二 宋 · 罗从彦
七言绝句 押麻韵
不开鸡犬闹桑麻,仁宅安居是我家。
耕种情田勤礼义,眼前风物任繁华。
书座右 南宋 · 宋伯仁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蛮触小功名,须教一念轻。
受恩知报饭,临事贵惩羹。
寿域惟仁宅,心田以道耕。
泰然忘物我,无使狎鸥惊。
祭潘子皋文 南宋 · 吕祖谦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九九、《东莱吕太史文集》卷八、《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永乐大典》卷一四○五四
呜呼!
名场利区,爵标势的。
稚奔耄驰,百年一日。
仁宅义路,道源性渊。
有能用力,一日百年。
之子之才,之识之操。
万里首涂,遽以病告。
意长数短,穫歉殖丰。
寸心炯然,恃此以终。
有亲未报,有弟未立。
有养未充,有志未毕。
合是数者,属之吾徒。
矢口而言,言发不渝。
里门相望,伯仲叔季。
责以拊存,亦孔之易。
道学之责,乔岳高丘。
毋或不胜,重遗子羞。
题过氏适安堂 元 · 傅若金
 押真韵 出处:傅与蛎诗集卷二
营营俗间务,莽莽城中尘。
疑冰悲夏虫,恶影笑涂人。
远者悟兹言,思还乐我真。
生世嗟物役,谁能劳其神。
过足谅非慕,为欢聊及辰。
深居无尘杂,丰屋丽且新。
庭柯集翔鸟,池藻散游鳞。
观化获自然,戚戚非所遵。
庶将依仁宅,处乐以终身。
雪中同赵仓从之泛舟饯钱宪文季酒中剧谈汉事临别文季索诗赋四十韵以寄 南宋 · 曹彦约
 押词韵第十七部
冬序玄以冥,闭塞乃其职。
巧作六花飞,与天为粉泽。
初舞若狂然,既定稍真积。
坐令宇宙间,万象变颜色。
霜肃特加厚,月皎更留迹。
晚节答造化,有此足清白。
今日此何日,双橹鸣大舶。
清溪照红妆,醴酒障行客。
莫言山水兴,萧散竟何益。
莫作儿女恋,黯然空戚戚。
有诏起闻人,意远理可即。
王所切经纶,言路倚忠直。
锄梃弄湘南,铁甲泠河北
仓廪竭江外,蒙袂窘朝籴。
隐忧关念虑,閒暇已偪仄。
忽作一尺围,此事费䌷绎。
先生持论高,践履我所识。
酒酣技已痒,汉事多发擿。
仲舒智似愚,纾缓却端的。
公孙巧乃拙,迎合屡倾侧。
缟衣纷陆离,见睍立消释。
惟有真实在,拍拍满胸臆。
雄辩醉得醒,温言寒褪力。
谁知百丈外,霏屑散珠璧。
须臾鼎分袂,眷恋语离席。
篙师与徒御,酥酪在肘腋。
此行朝雪宫,忧乐任指摘。
表沴戒袤丈,呈瑞伫盈尺。
勿棹子猷,忽穿东郭屐。
高卧更何为,精神见肝膈。
归来情绪恶,胶舟隐沙砾。
辗转意悠哉,隐几不能息。
明年兆多,今年滋宿麦。
我居官得禄,我去家可食。
俯仰足欢颜,广厦庇仁宅
想见燮调人,谠议进君德。
先生训故考,微小发幽赜。
七篇粗可意,馀子无为役。
持此力行之,愿以间谗慝。
盛哉孔孟心,万世信经籍。
天香阁上梁文 南宋 · 姚勉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四五、《雪坡舍人集》卷四三
伏以冠天北阙之立班,曾叨误渥;
就屋东偏而建阁,庸贮曩颁。
永兹家世之传,斯我子孙之继。
眷惟吾祖,肇建此堂。
廷尉之门闾,要容驷马
王晋公之第宅,久种三槐。
昔先人期望之甚深,我小子绍承之敢怠。
谬膺独对,幸足三魁。
九万里扶摇,已快徙溟南之运;
千万间突兀,方为庇天下之图。
敢期先志之已酬,尚冀后人之相续。
家传龙种,池有凤毛。
俾学于斯,庶齐厥美。
紫帽檐垂,雪鞭丝袅,先沾天陛之香;
绿袍恩重,黄榜墨鲜,更看烟楼之过。
相承忠孝,上报君亲。
式举修梁,交腾善颂。
东,皎日朝升万丈虹。
日与长安天正近,心驰魏阙五云中。
西,桂娥犹记梦中题。
龙头信有亲传种,前是严君后是儿。
南,雁塔霄峥碧玉篸。
书在城南符可读,犁锄中有府潭潭。
北,吾家已有张师德
读书正要济时艰,出与明堂为柱石。
上,阿囝须如郎罢样。
状元还是状元儿,更要相门重出相。
下,燕雀交欢知贺厦。
吾宁无地起楼台,一念常思庇天下。
伏愿上梁之后,安于仁宅,出自礼门。
与点唯参,相传圣道;
前周后鲁,俱拜君恩。
世科首龙虎之登,勋业侈麒麟之纪。
一家功业,万古声名。
德润斋记 南宋 · 王应麟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一、《四明文献集》卷一
景纯独善先生之孙也,谓某曰:「范卿之幼也,大父命名曰润,以德润为小字。
衣言服训不敢忘,乃以『德润』扁读书之室,朝夕瞻省,遹追祖武,念德不忘,庶几无坠教成之意。
愿子为之记」。
余谓独善先生名其孙,盖取诸《大学》「诒燕后昆」,视范乔之砚、魏谟之笏,未若斯言之宝也。
诚意之义,先儒阐绎既详,曷敢赞一词?
昔尝读《易大传》,至于三陈九卦,首以德言之,此涉难处变之法,圣人所以牖后觉也。
九卦之中,《履》以泽为德之基,《井》以水为德之地。
基者德之积,地者德之厚,惟其积则吾身之涵养为渊泉之溥,惟其厚则吾身之和顺为时雨之化。
世故缊纷,人以我为子綦之槁木,吾方浩浩乎无闷;
末俗混浊,人以我为壶邱之波流,吾独皦皦乎自洁。
道腴可味,不以脂膏自润;
仁宅可居,不以贵富为润。
得时则泽润生民,卷怀则玉在山而木润,孰非是德之流行夫
河润九千里,渐洳三百步,沟浍之盈,其涸可立待,有本之与无源也。
闳之于安,潜之于,身虽否而尝华之是似;
彧之于淑,超之于鉴,身虽泰而析薪之弗
由今观之,孰荣孰枯?
景纯永维承家之重,嗣守之难,兢兢乎奉槃水而执圭璧,于墙于羹,俨若著存,步绳规矩,率乃祖攸行,宁唯一身之润,而百世之泽有衍弗替。
《诗》曰:「有斐君子,终不可谖兮」。
大学》所谓盛德至善,将于独善之门见之。
顾名思义,景纯其懋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