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中春二十四日集仰止书室德茂仰止何彦亨彦发叔度与仆凡六人至夜格夫自外归就邀同饮仰之是日对棋屡败德茂任直时出骂坐语叔厚谓子可以诗纪事否翌日戏成长句 宋 · 王洋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朱何王邓偶婆娑,晚唤寒甥共笑歌。
烦恼少因知事(自注:谓德茂。),吃拳多为打人多。
竹间豪逸多酣畅,斗下文章竞拂摩。
好是花时省风雨,劝人沈醉是天和。
别无念 明 · 袁宏道
五年一会面,一别不惨然。
只消三回别,便是十五年。
念我志参学,黄杨木子禅。
百遍听师语,终不破纠缠。
辟彼生肓人,生不识紫朱。
告以朱何似,转告转模糊。
别师既不忍,留师复苦难。
十月江风多,留毛盖脑寒。
奉慰相国李西涯先生丧冢嗣 明 · 林光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三部
造化小儿没定期,倒横直竖报迟迟。
唐侯纵有朱何托,鲁叟能无鲤也悲。
看破西铭恩自普,验穷周易吉多违。
庙堂栋柱先生在,肯怨秋风哭我私。
霍山至和二年三月 北宋 · 朱何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一三、《舆地纪胜》卷九一
予素性特林壑嗜,平居病未能穷览而历走焉,谓异日庶几此志也。
癸巳中猎下科,调官得循,有远游之戚。
或曰,循罗浮,古号绝异之处,遂慨然谓真得所嗜者。
来于斯,询所谓罗浮者不在是,予心怊怊焉。
无几,客有语予曰霍山之胜,甚乐之,谓罗浮之失而霍山之得,不空为此行矣。
三年于兹,日月不为迩;
去郡百里,川陆不为远。
卒岁穷年,竟不得扪藤萝、侣猿鹤,一拭目焉,有遗恨矣。
一日,尚书王公出《霍山记》与诗示予,其大略,峰峦三百七十二,如大佛迹峰、志公楼峰、先殿前峰、白牛塔峰、大独石峰,皆峰之特秀者。
其灵胜,如旃檀弥勒之像、文殊印迹之所、石臼捣药之声、浮丘炼丹之灶,皆灵迹之著者。
其塔庙,有启蒙灵龛之寺。
又云,会昌中,一浮屠客留之诗,其句有「若教飞去便飞来,自作青山云水僧」,唐时人曹有「西土文殊曾印迹,大中皇帝旧参禅」之句。
按,大中乃宣宗纪年,曹谓浮屠,乃宣宗乎?
此说传记无有,不知从何而云。
噫,霍山亦奇矣!
奚其名未白于世乎?
予尝闻天下之矣,洛有嵩山泰山,并有恒,冀有岐山,斯中国也。
匈奴有祈连山,西域葱岭高丽辽山,西南有文山,斯彝狄也。
于是也,或中国,或彝狄,而传之史册,揭之天下,何也?
在乎遇不遇之间耳。
幸而遇也,彝狄无不闻;
不幸而不遇也,虽中国有所不闻矣。
霍山者,不中国,不彝狄,抱瑰奇卓异之实,而名未白于世者,亦未之遇然耳。
霍山者,当益自负于杳冥磅礴之间,朝而苍烟与之俱,暮而白云与之娱,明月清风之与室庐,列仙群灵之与游居,岂不绰绰然,其自待重以深乎!
有时而遇也,则摅云雨为膏物之泽,巢凤凰为明时之瑞,蓄杰材为大厦之用,繁灵药为生民之命,恶肯浮取其名哉!
予恐,霍山谓予言何如。
至和二年岁次乙未三月二十有一日将仕郎、守司户参军录参司法朱何记。
按:光绪《惠州府志》卷二三,光绪五年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