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赤壁赋1082年7月18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四九、《苏文忠公全集》卷一、《皇朝文鉴》卷五、《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七八、《文章轨范》卷七、《鹤林玉露》卷六、《风雅遗音》卷上、《方舆胜览》卷五○、《名世文宗》卷二八、《文海流奇》卷一三、《古文真宝》后集卷二、《文章类选》卷二、《古赋辨体》卷八、《八代文钞》第二八册、弘治《黄州府志》卷八、《历代赋汇》卷二○、《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一一二三、《诗学圆机活法大成》卷三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馀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按:朱熹《朱子语类》卷一三○谓「尝见东坡手写本」,「彼」作「代」。
追哭祝典籍四首 其四 丁亥 清 · 钱载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萚石斋诗集卷第二十九
兰摧汪二杳何之(君甥丰玉康古弟。),玉折陈郎又几时(陈丈乳巢子渔所。)
大化惯于才士酷,明经俄以客魂悲(希声,丰玉弟。君殁,希声为治木,踰月亦病殁。)
城南水燕仍飘羽,担上山桃漫吐蕤。
且拉舍人芳草地,相濡相呴付深卮。
论原二 其十 喻用 北宋 · 释契嵩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四、《镡津文集》卷六
水固胜火,而善固胜恶也,苟用之不得其道,虽水火善恶亦不可得其胜矣。
水之制火,必于火之方然而水可胜矣;
善之制恶,必于恶之未形而善可胜矣。
及其恶至乎不可掩,而欲推善以救恶,火至乎不可熄,而欲激水以沃火,其势可胜之乎?
君子小人者,其善恶之所出者也,是故君子用则其政善,小人用则其政恶也。
斯欲政善而专用人小,暨其恶炽至乎暴戾上下,欲君子而拯之也,是奚异乎激水而沃者邪?
虽有彦圣之人如彼尧、舜、禹,吾知其无如之何也。
故古之善用人者,用君子必先,而小人必后。
君子先用,善得以而制恶也;
小人后使,恶得以而迁善也。
礼不容小人加乎君子,不使不肖高于其贤,所以隆善而沮恶也。
《诗》云:「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遇闵既多,受侮不少。
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者,君子有志可以与守也。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者,君子有法可以与为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者,恶小人之加乎君子也。
「遇闵既多,受侮不少」者,疾小人之玩政也。
「静言思之,寤辟有摽」者,怨不用君子也。
虽小人之道,不能不加于盛德之家;
虽君子之道,不能不沮于已破之国:用舍之政然也。
一小人坏之于其前,虽百君子莫能修之于其后;
一君子治之于其上,虽百小人莫能乱之于其下:邪正之势然也。
越之渔者,使其子渔于夷溪,鄙者专之,能者散之,乃鄙负其所使也,网则隳其纪纲,而命能者治之,能者终不能也。
蔡君山墓志铭1043年夏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一、《欧阳文忠公集》卷二八、《续文章正宗》卷七、《名世文宗》卷二○、《蔡福州外纪》卷二、《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二二五、《四续古文奇赏》卷五二、《文编》卷六一、《文章辨体汇选》卷七○七、乾隆《福建通志》卷七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予友蔡君谟之弟曰君山,为开封府太康主簿,时予与君谟皆为馆阁校勘,居京师君山数往来其兄家,见其以县事决于其府。
府尹吴遵路素刚,好以严惮下吏,君山年少位卑,能不慑屈而得尽其事之详,吴公独喜,以君山为能。
予始知君山敏于为吏,而未知其他也。
明年君谟南归拜其亲。
京师大疫,君山以疾卒于县
其妻程氏,一男二女皆幼。
县之人哀其贫,以钱二百千为其赙,程氏泣曰:「吾家素以廉为吏,不可以此污吾夫」。
拒而不受。
于是又知君山能以惠爱其县人,而以廉化其妻妾也。
君山间尝语予曰:「天子以六科策天下士,而学者以记问应对为事,非古取士之意也。
吾独不然」。
乃昼夜自苦为学。
及其亡也,君谟发其遗藁,得十数万言,皆当世之务。
其后踰年,天子与大臣讲天下利害为条目,其所改更,于君山之藁,十得其五六。
于是又知君山果天下之奇才也。
君山景祐中进士,初为长溪县
县媪二子渔于海而亡,媪指某氏为仇,告县捕贼。
县吏难之,皆曰:「海有风波,岂知其不水死乎?
且虽果为仇所杀,若尸不得,则于法不可理」。
君山独曰:「媪色有冤,吾不可不为理」。
乃阴察仇家,得其五,与媪约曰:「吾与汝宿海上,期十日不得尸,则为媪受捕贼之责」。
凡宿七日,海水潮,二尸浮而至,验之,皆杀也。
乃捕仇家伏法。
民有夫妇偕出,而盗杀其守舍子者,君山亟召里民毕会,环坐而熟视之,指一人曰:「此杀人者也」。
讯之,果伏,众莫知其以何术得也。
长溪人至今喜道君山事多如此,曰:「前史所载能吏,号如神明,不过此也」。
自天子与大臣条天下事,而屡下举吏之法,尤欲官无小大,必得其材,方求天下能吏,而君山死矣,此可为痛惜者也。
君山讳高,享年二十有八,以某年某月某日卒。
今年,君谟又归迎其亲,自太康取其柩以归,将以某年某月某日葬于某所,且谓予曰:「吾兄弟始去其亲而来京师,欲以仕宦为亲荣,今幸还家,吾弟独以柩归。
甚矣,老者之爱其子也!
何以塞吾亲之悲?
子能为我铭君山乎」?
乃为之铭曰:
呜呼!
吾闻仁义之行于天下也,可使父不哭子,老不哭少。
嗟夫君山,不得其寿。
父母七十,扶行送柩。
退之有言,死孰谓夭?
子墓予铭,其传不朽。
庶几以此,慰其父母。
岐阳石鼓记 南宋 · 薛季宣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九四、《浪语集》卷三一
岐阳石鼓十,在凤翔天兴山阿。
唐郑馀庆节度凤翔,移置文宣王
唐衰,亡其一鼓。
皇祐四年司马待制池凤翔日使向传师求之于外偶之田舍,睹舂粱石臼有文,察之鼓也。
向既易以他臼,于是十鼓复完。
其文刻鼓扛间,皆大篆。
唐时书画尚备,自杜甫韩愈韦应物,盖已叹其不无阙画。
及今历年四百,而文漫灭过半,其书之可辨者十鼓,凡四百四十有九字,中有复字十六,总四百六十有五字。
其丙鼓五句,(左骖幡幡,右骖騝騝,我以跻于原(麋豕子。疑孔字)
庶,麀鹿雉免)。
丁鼓二句(「銮车华敕,贞弓孔硕」。),戊鼓八句(「𩹽鲤处之,君子渔之。有𩹲有𩸊,其翊孔庶。其鱼维何?维鱮维鲤。何以贯之?维杨及。」),辛鼓十句(「我车既攻,我马既同。我车既好,我马既𩢿。君子员猎,员游麀鹿。速速君子,之求首及。兹以时我,其孙其来」。),癸鼓二句(「载西载北,勿奄勿伐」。),凡一百十有一言可读。
其馀字画高古,文义严密,又多刓剥,不可训知。
唐贞观时吏部侍郎苏勖载记,元和吏部侍郎韩愈、天宝工部员外郎杜甫苏州刺史韦应物歌,近乐学士史《太平寰宇记》,欧阳参政修《集古目录》,梅都官询、苏侍读轼苏黄门辙诗,王学士巩手记,皆称鼓文为史籀书,周宣王时物也。
唐人之善书者如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共称其书古妙,韦应物以为李斯峄山之罘刻字比之悬隔。
而欧阳公亦谓书非史籀不能作,徒以文细刻浅而传久远,自汉以来,博古好奇之士皆略不道,且不见录于《隋志》,以为可疑者三;
又谓韦称宣王文王之鼓刻之,以韩言宣王之自铭为信。
公岂未之思也?
刻文埋没后,见者多矣,摸拓既众,其坏亦速。
王学士言鼓以顽石,故能独久,然唐及今不六百岁,而󸈠阙已半,鼓为唐出,可以亡疑。
《皇矣》歌文王居岐之阳,今鼓适在岐下;
《车攻》列于《小雅》,亦惟宣王之诗,以为鼓出二王,不为无据。
走谓考文观古,当取其最近者从之,猎而肄兵,周之政礼然尔,至于时王甚盛之举,若禹有涂山之会,启有钧台之享者,事独昭于当代,得以特书,成王岐阳之蒐,亦其事也。
铭功金石,古之铭识实然。
欧阳言韦意失之,要亦宣王成王之政,而为之铭鼓尔。
走既为之论说,重为追记之云。
观渔 南宋 · 方岳
林光漏日烟霏湿,鸬鹚族立春沙碧。
湘竿击水雪花飞,鸬鹚没入春溪肥。
银刀拨剌争三窟,乌兔追亡健于鹘。
搜渊剔薮无噍类,馀勇未厌心突兀。
十十五五斜阳边,听呼名字方趋前。
吐鱼筠篮不下咽,手捽琐碎劳尔还。
呜呼奇哉子渔子,塞上将军那得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