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答李五稔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押纸韵
李五聪明近无比,示我奕诀有精理。
自来奕数准图书,图生书克相表里。
神尧作奕教丹朱,与羲画卦形神似。
李五之奕今国手,京师让人恒九子。
以吾学易知象数,画前所得惟心耳。
君今久不事楸枰,天地杀机从此止。
易尚生生造化心,以视围棋殊不尔。
吾儒用阳老用阴,变诈岂足为纲纪。
君今所学在至诚,大经大本期无倚。
闭户静观天与渊,化育定知所终始。
时时讲习有罗(颢)(方),阿兄(橒)亦契中庸旨。
袒跣莫复争摴蒱,半日读书半隐几。
况汝歧黄术亦精,为医岂惜居廛市。
谁道仙人有玉壶,玉壶于我亦泥滓。
往昔六首 其五 王守仁 清末至现当代 · 周作人
往昔读古文,吾爱王阳明
瘗旅文一作(《瘗旅文》见《古文观止》诸选本中。),不虚龙场行。
吾与尔犹彼,此语动人心。
非墨亦非释,儒家自有真。
后年说良知,学术为一新。
未尝吃苦瓜,味道殊难名(吃苦瓜用阳明语。)
素不喜闽洛,跳脱良所欣。
擒濠虽小事,亦足傲迂生。
道谊兼事功,百世有几人。
向往不能至,祠下徒逡巡阳明有祠堂在中。)
方伯谟士繇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二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四
「随时变易以从道」主卦爻而言,然天理人事皆在其中。
今且以《乾》卦潜、见、飞、跃观之,其流行而至此者,易也;
其定理之当然者,道也。
故明道亦曰「其体则谓之易,其理则谓之道」,而伊川又谓变易而后合道,「易」字与「道」字不相似也。
又云:「人随时变易为何?
为从道也」。
此皆可以见其意矣。
《易》中无一卦一爻不具此理,所以沿流而可以求其源也。
「会」以理之所聚而言,「通」以事之所宜而言,其实一也。
「或跃在渊」,九四中不在人,则其进而至乎九五之位亦无嫌矣。
但君子本非有此心,故云「或跃」,而《文言》又以「非为邪也」等语释之。
九六之说,杨遵道录中一段发明传意与来喻不同,然亦未晓其说。
尝谓五行成数,去其地十之土而不用,则七八九六而已。
阳奇阴耦,故七九为阳,六八为阴。
阳进阴退,故九六为老,七八为少。
然阳极于九,则退八而为阴;
阴极于六,则进七而为阳。
一进一退,循环无端。
此揲蓍之法所以用九六而不用七八,盖取其变也。
只以此说推之,似无窒碍。
龟山所谓「参之为九,两之为六」,乃康节以三为真数,故以三两乘之而得九六之数。
今以一三五为九,二四为六,则乃是积数,非参之两之之谓。
且若此而为九六,则所谓七八者又何自而来乎?
疑亦未安。
「大明终始」,传意自明
其曰明,曰见,曰当,非人而何?
更看杨遵道录中一段,则尤分明矣。
天人一理,人之动乃天之运也。
然以私意而动,则人而不天矣。
惟其潜、见、飞、跃各得其时,则是以人当天也。
然不言「当天」而言「御天」,以见迟速进退之在我尔(虽云在我,然心理合一,初无二体,但主心而言尔。)
元者用之端,而亨、利、贞之理具焉。
至于为亨,为利,为贞,则亦元之为尔。
此元之所以包四德也。
若分而言之,则元、亨诚之通,利、贞诚之复,其体用固有在矣,恐亦不得如龟山之说也(以用言则元为主,以体言则贞为主。)
彖词乃卜筮词,释彖则夫子推其理以释之也。
以「安贞之吉,应地无疆」为卜筮之词,恐记之误也。
海南入夏困于炎蒸,阴晴不定,次园、任畦占验持胜,因次其语作歌调之 清 · 孙元衡
火山赤坂窑为烘,跕跕鸢乌堕水中。
曰旸曰雨万夫命,两美握管窥苍穹。
占晴用阳阳用九,雌霓气化招雄虹。
丹蛇百尺吐光曜,十日并出扶桑红。
请雨者卜戊申旦,引领屏翳鞭群童。
臛蠵臑鳖酬海若,烝凫炙鸹天吴宫。
依据周鞞骋雄辩,镌劖造物谈言工。
勾芒司天搴赤羽,玄武奔属驰青骢。
晞朝重轮暮重珥,星毕好雨箕好风。
盲飙疠物肆憍蹇,黑气覆船沈闇瞢。
肤寸祁祁不待族,九芒杲杲生于东。
密云不雨理可测,阳爻化坎佔惟通。
流金烁石天所毒,倒井翻盆惊夏涷。
两臂一脚齐鸟舞,袒身短鬼何顽凶。
汗濡柱石蛟唇泾,燄赫焦烟鼍鼓𩐠。
萍叶始生鱼呴呴,蒺藜既菀虫薨薨。
阵旋庭户奔马蚁,翅扑窗寮喧蠛蠓。
老鹳鸣垤窥窟宅,拙鸠唤妇归房栊。
鲁阳挥返三舍,誇父弃杖行当穷。
栾巴噀酒火为灭,巫尪焚却终疲癃。
轻身作牺兆祷,执法幽能谁汨鸿。
我姑妄言君且听,儒术自守昭昭忠。
羿彃解羽黩威武,娲鍊上补贪天功。
大光长世乐无极,三十六度休徵蒙。
大荒之外国穷发,瀛壖以南人洞胸。
坐见雕题黑齿裔,肉人醢骨危其躬。
农夫狼顾忧旱涝,尔独胡狃愚顽衷。
吴牛喘月龙喜,物性诡谲良难同。
为召黔雷解其说,答之天道犹张弓。
渔洋先生评:从天问出,故极奥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