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石鼓歌(阁试) 明 · 焦竑
 押词韵第五部
周原石鼓奇且綍,几年踪迹沈蓬莱。
世遥几得睹拓本,残章断碣如琼瑰。
何人辇载逾千里,至今照耀黄金台
河倾昆仑势曲折,雪压泰华高崔巍。
蔡邕嵇康那足数,石经奔走洪都侪。
回思共和隋代,披荒斫古其谁哉。
天昏地惨鬼夜哭,至宝欲出风云埋。
韩韦博雅始一识,郑向搜索穷山隈。
四百六字传青简,二千余载开苍苔。
龙画旁分爪蟠互,虫书深刻神剪裁。
求致太学竟不果,凤翔落莫空山崖。
皇明文物迈前古,冲融雅颂相沿洄。
辟雍横陈杂睟赩,庙堂胪列参樽罍。
想见周王盛羽猎,从臣撰述皆奇才。
声诗炳蔚垂日月,雕镂宛转回云雷。
之罘山泐迹半扫,汉水鼎沈名已灰。
岂知籀往迹自在,摩挲细读如谈诙。
近传岣嵝碑更伟,青字赤石巨以魁。
宣王雄俊神禹智,何异鼻祖于云来。
神物出没两不偶,昔何掩翳今昭回。
安得移之置一处,拿龙披凤心眼开。
春风却立读万过,咎繇吉甫亲追陪。
呜呼!咎繇吉甫常追陪。
崔相公 唐 · 薛逢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六十六
某启。
某闻臃肿之材。
动乖于绳墨。
琤瑽之韵。
自合于宫商。
虽观听以由人。
实否臧而在已。
所以困骥见称于伯乐
焦桐取誉于伯喈
咸发迹一时。
垂芳千祀。
某自开成建号。
则执艺求知。
迹忝及门。
名叨中选。
或缘情序美。
移时而奖导再三。
或体物达诚。
一席而称扬数四。
遂使声华振耀。
諠动辈流。
桂折高枝。
名登上第。
但以依仁岁久。
轩墀之李成阴
趋岸年深。
门巷之椅桐暗老。
徒蒙荫覆。
莫自根牙。
良辰几何。
元鬓倏改。
伏惟相公推名意切。
录旧情深。
朝宣一言。
夕济千里。
俾平生志业。
不负于辛勤。
向者恩知。
果成其远大。
生死幸甚。
生死幸甚。
颇将偃顿
屡渎阶墀。
日暮途遥。
诚堪悯念。
别录 其十七 西汉 · 刘向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八
明堂之制,内有太室,象紫宫,南出明堂,象太微(《后汉书·班固传》注。案《隋书·牛宏传》云:案刘向《别录》,及马宫蔡邕等所见,当时有古文《明堂礼》、《王居明堂礼》、《明堂图》、《明堂大图》、《阴阳太山通义》、魏文侯《孝经传》等,并说古明堂之事,其书皆亡。)
宋夫人何氏墓志 南宋 · 何梦桂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九七、《潜斋集》卷一○
故宋公夫人何氏道真既合葬于家南园,其孤应魁惧岁久湮没,乞志于潜斋何某,以诏子孙俾勿坠。
夫人派出文昌,故淮安民曹炎起之从堂姑也,于某为十一世祖姑,志安得辞?
夫人生于庆元丙辰三月二十日,幼聪慧,观书史,粗通文义。
年未笄,父某以别业居蔗江,徙家焉。
峰公少负奇气,遂妻之。
夫人慈惠敦悫,其事舅姑孝,奉宗祏敬,处妯娌睦姻,待宗姻任恤,内外称与无间言。
相夫子以勤俭起家,增拓田宅,富埒里闾。
中年惟以嗣续,怏怏于怀。
一日,闻有诵韩昌黎中郎有女伯道无儿」之句者,恻然动心曰:「螟蛉果蠃,其不速肖矣乎」?
偶同堂有三弄璋者,夫人喜曰「犹吾子也」,告峰公,命立焉,名曰华龙,提撕若己自出。
长,延师乐育,有文声。
甲子易今名,得隽计闱。
捷书至,夫人喜见颜色。
暮年啬孙,夫人忧曰:「宋氏世积,讵无后乎」?
下及抱衾,一无妒忌。
辛酉冬峰晚出孽子,命为应魁后。
玉成叟书来索诗 南宋 · 韩淲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赣上书来寄近诗,经行已得蔡邕碑。
老年文力能如此,壮日交游定可知。
贾马以前须有作,应刘而下复推谁。
冰霜满眼梅开未,想见翛然句益奇。
核灵赋 西汉 · 扬雄
 押支韵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二
自今推古,至于元气始化,古不览今,名号叠毁,请以《诗》、《春秋》言之(《御览》一)
太易之始,太初之先,冯冯沈沈,奋搏无端(《御览》一)
河出龙马,雒贡龟书(《文选》陆倕《石阙铭》注)
世有黄公者,起于苍州,精神养性,与道浮游(《文选》谢朓《之宣城新林浦》诗注)
二子规游矩步(《文选》陆机长安有狭邪行》注)
文王之始起,浸仁渐义,会贤攒智(《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书》注)
枝附叶从,表立景有(《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注,又蔡邕郭有道碑文》注。)
文穆处士郑君挽诗广信宣伯之父) 元 · 乃贤
五言排律 押麻韵
昔读荥阳谱,尝闻左押牙
系传唐相国,世作宋名家。
乔木流风在,徵君述德遐。
消摇谢簪绂,辛苦力桑麻。
种橘逾千户,藏书过五车。
春潮生酒瓮,夜雨落镫花。
太史占星殒,长沙叹日斜。
谥从张籍定,铭岂蔡邕誇。
令子名方振,诸孙学更嘉。
他时五云诰,泉壤被光华。
江城别墅为袁莲峰 其一 清 · 彭崧毓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黄鹄山志卷十二
举目河山未尽非,宦游人竟及时归。
安排茶灶新棋墅,料理渔竿旧钓矶。
成竹在胸图画好,焦桐(焦桐:琴名。东汉蔡邕曾用烧焦的桐木造琴,后因称琴为焦桐。)未制赏音稀
隔江兴废知多少,閒倚阑干看落晖。
马植 唐 · 刘轲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四十二
存之不以予古拙。不责予以今人之态。
能遗其铅黄外饰。直索子心于古人之心。
在今之行古者然。虽无以应君子。
存之不友子以面。予何人。
敢不以心友于存之邪。且古人相知在此。
今愚忌存之固有未予知者。矧与相面者。
其能异于行路之人哉。固无也。
有恨偫居时。口未能言及此。
还罢又不相处。虽素尚蓄积。
竟未得露一毫于方寸之地。每一相见。
何尝不嗛嗛于内。若饮者实满于腹。
思一吐而未果者。存之谓予是言似乎哉。
以为似。则予不得不吐于存之矣。
先此二十年。予方去儿童心。
将事四方志。若学山者以一篑不止。
望嵚崟于上。誓不以邱陵其心而尽乎中道也。
志且未决。适遭天谴。
重罹凶咎。日月之下。
独有形影。存之以予此时宜如何心哉。
苟将尽馀息以鸿同大化。或有论予者。
相晓以古道。且曰。
若身未立于时。若名未扬于人。
若且死。独不畏圣人之经戒。
俾立身扬名之意邪。蹶然而恐。
震骇且久。曰。
微夫子。吾几得罪于圣人矣。
噫。圣人之言天戒也。
天戒何可违乎。历数岁。
自洙泗渡于淮。达于江。
洞庭三苗。踰郴而南。
涉浈江。浮沧溟。
罗浮。始得师于寿春杨生
杨生以传书为道者也。始则三代圣王死。
而其道尽留于春秋。春秋之道。
某以不下床而求之。求之必谋吾所传不失其指。
每问一卷。讲一经。
说一传。疑周公孔子邱明公羊高谷梁赤
若回环在座。以假生之口以达其心也。
迩来数年。精力刻竭。
希金口木舌。将以卒其业。
虽未能无愧于古人。然于圣人之道。
非不孜孜也。既而曰。
以是为驾说之儒。曷若为行道之儒邪。
贮之于心有经实。施之于事有古道。
犹不愈于堆案满架。矻矻于笔砚间邪。
徒念既往者未及孔门之宫墙。自谓与回牛相上下。
传经意者。家家自以为商偃。
执史笔者。人人自以为迁固。
此愚所以愤悱。思欲以圣人之为市南宜僚
以解其纷。以衡石轻重。
俾将来者知圣代有谯周焉。此某所以蓄其心者。
元和初。方下罗浮
梅岭。泛赣江
彭蠡。又抵于匡庐
匡庐有隐士茅君。腹笥古今史。
且能言其工拙赘蠹。语经之文。
圣人之语。历历如指掌。
予又从而明之者。若出井置之于泰山之上。
其为见非不宏矣。长恨司马子长谓挈诸圣贤者。
岂不然乎哉。脱渐子长之言。
予之厄穷其身。将淬磨其心。
亦天也。是天有意。
我独无恙。何也。
夫然。亦何必瞽吾目然后国语。
刖吾足然后兵法。抵宫刑然后史记邪。
予是以自忘。其愚瞽。
故有三传指要十五卷。汉书右史十卷。
黄中通理三卷。翼孟三卷。
隋监一卷。三禅五革一卷。
每撰一书。何尝不覃精潜思。
绵络指统。或有鼓吹于大君之前曰。
真良史矣。且曰。
上古之人。不能昭明矣。
某其如何。有知予者。
相期不啻于今人。存之信然乎哉。
此古人所以许一死以谢知已。诚难事也。
如不难。亦何为必以古人期于今人待邪。
又自史记班汉以来。秉史笔者。
予尽知其人矣。言东汉有若陈宗尹敏伏无忌边韶崔实马日磾蔡邕卢植司马彪华峤范煜袁宏
言国志有若卫顗缪袭应璩王沈傅元薛莹华覆陈寿。言洛京史有若陆机束皙王铨子隐
江左史有若邓粲孙盛王昭檀道鸾法盛臧荣绪。言宋史有若何承天裴松之苏宝沈约裴子野
言齐史有若江文通吴均。言梁史有若周兴嗣鲍行卿何之元刘璠
言陈史有若顾野王傅宰陆琼姚察子思廉。言十六国史有若崔鸿
言魏史有若邓渊崔浩弟览高允张伟刘横李彪邢蛮温子升魏收。言北齐史有若祖孝徵元规汤休之杜台卿子发李德林林子百药。
后周史有若柳虬令狐德棻岑文本。言隋书有若王师邵王颜师古孔㯋达于志宁李延寿
言皇家受命有若温大雅魏郑公房梁公长孙赵公许敬宗刘允之杨仁卿顾牛凤及子元朱敬则徐坚吴兢。次而修者亦近在耳目。
于戏。自东观至武德以来。
其间作者遗草有未行于时。及修撰未既者。
如闻并藏于史阁。固非外学者可得究诸。
予虽无闻良史。至于实录品藻。
增损详略。亦各有新意。
岂无班马之文质董史之遗直者邪。盖有之矣。
我未之见也。常欲以春秋条贯。
删补冗阙。掇拾众美。
成一家之尽善。有若采葑菲者无以下体。
衣狐裘者无以羔袖。言不多乎哉。
以为多。则存之视予力志何如耳。
阮嗣宗嗜酒。当时以为步兵校尉
虽非其任。贵且快意。
今予之嗜书。有甚于嗣宗之嗜酒。
且虚其腹。若行哺而实者。
存之宜如何予哉。传不云乎。
心志既通。名誉不闻。
其足下何遗邪。此存之所宜动心也。
脱禄不及厚孤弱。名不及善知友。
匡庐之下。犹有田一成。
耕牛两具。僮仆为相。
杂书万卷。亦足以养高颐神。
诚知非丈夫矣所立。固不失谷口郑子真耳。
敢布诸足下共图之。某再拜。
天仙子 宋 · 随车娘子
 押词韵第三部
别酒未斟心先醉。
忍听阳关辞故里。
扬鞭勒马到皇都,三题尽,当际会。
稳跳龙门三汲水。

天意令吾先送喜。
不审君侯知得未。
蔡邕博识爨桐声,君背负,只此是。
酒满金杯来劝你。
注:夷坚志云:齐过至建昌遇一美人,后知为琴精
奏劾蔡邕光和元年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七
邕属张宛长休百日,合被假宛五日;
复属河南李奇为书佐,合不为召;
太山党魁羊陟与邕季父卫尉质对门九族,质为尚书,营护啊拥,令文书不觉,合被诏书,考章怀引《邕集》作「綦」。)母班等,辞与为党,质及邕频诣合,问班所及,合不应,遂怀怨恨,欲必中伤合(《后汉书·蔡邕传》:「司徒刘素不相平,中常侍程璜遂使人飞章言。于是诏下尚书,召诘状。」注引「《集》其奏曰」云云。制曰:下司隶校尉正处上。)
刘洪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七
郎中冯光司徒掾陈晃各讼历,故议郎蔡邕共补续其志。
其诣修,与汉相参,推元课分,考校月食。
审己巳元密近,有师法,便从汉受(《续汉·律历志中》,「光和二年,万年公乘王汉上《月食注》。太史令修上言,:『所作注不与见食相应者二事,以同为异者二十九事』。尚书谷城门侯刘洪敕日」云云。)
蔡携碑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八
携字叔业,有周之胄。
蔡叔没,成王命其子仲,使践诸侯之位,以国氏姓,君其后也。
君曾祖父哀帝时孝廉长安邰长。
及君之身,增修厥德,顺帝时司空高第迁新蔡长,年七十九卒。
长子棱,字伯直,处俗孤党,不协于时,垂翼华发,人爵不升,年五十二卒。
谥法》曰:「清白守节曰贞,纯行不差曰定(《后汉·蔡邕传》注引祖携碑云云,案:蔡邕贞定直父碑,今此即撰否,不能定之。)」。
太尉陈球光和二年卒)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百三
君讳球,字伯真有虞氏之裔也。
当周盛德,有虞遏父,为陶(下缺)公生公子完,适齐,为桓公正。
其后强大,遂有齐土。
楚汉之(下缺)官生屯有令名广汉太守
公既莫绁业,不队前轨,孝友祇穆(下缺),典诰微言,《雅》、《颂》情指,宪发纲统,莫不守其条贯,综其伦理。
(下缺)
换东城门侯,虔恭职司,夙夜匪解。
繁阳,宽以□□温而(下缺)不□遗迹邈而不□丧母去官。
服除,辟司徒府,拜侍御史(下缺)
陆梁荆扬州郡□弱莫能禁御。
大尉杨秉举公(下缺)帅徯□□弱□□□难一□而平诏书□□□□□十万州(下缺)公发遣家属,辟□□难公赫(下缺)有言者斩。
乃悉□人民老弱□共□□□村为大弧(下缺)攻前□遇之,引众而遁,全郡保□□□□□□拜子男(下缺)大匠
孝桓晏驾,□□□□躬亲功(下缺)司空乔玄,表公为河南□惟明克□公(下缺)遂作司空,通导水泉,稼啬繁阜,阴阳(下缺)致仕,赐荣而退。
复拜永乐少府
光和(下缺)而不挠,虽有周之申甫,汉优之匡、翟(下缺)
知公之明德。
其辞曰:于显明德,峻哲□□亶□不度伊(下缺《隶释》十。案《隶释》别有《陈球后碑》,依《文选》注编入《蔡邕集》。)
改行四分历诏(二年二月甲寅 东汉 · 汉章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五
朕闻古先圣王,先天而天不违,后天而奉天时。
《河图》曰:「赤九会昌,十世以光,十一以兴」。
又曰:「九名之世,帝行德,封刻政」。
朕以不德,奉承大业,夙夜祇畏,不敢荒宁。
予末小子,托在于数终,曷以缵兴,崇弘祖宗,拯济元元?
尚书璇玑钤》曰:「述尧理世,平制礼乐,放唐之文」。
《帝命验》曰:「顺尧考德,题期立象」。
且三、五步骤,优劣殊轨,况予顽陋,无以克堪,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每见图书,中心恧焉。
间者以来,政治不得,阴阳不和,灾异不息,疠疫之气,流伤于牛,农本不播。
夫庶征休咎,五事之应,咸在朕躬,信有阙矣,将何以补之?
《书》曰:「惟先假王正厥事」。
又曰:「岁二月,东巡狩,至岱宗,柴,望秩于山川。
遂觐东后,叶时月正日」。
祖尧岱宗,同律度量,考在玑衡,以正历象,庶乎有益。
《春秋保乾图》曰:「三百年斗历改宪」。
史官用太初邓平术,有馀分一,在三百年之域,行度转差,浸以谬错。
璇玑不正,文象不稽。
冬至之日,日在斗二十二度,而历以为牵牛中星。
立春一日,则《四分》数之立春日也。
而以折狱断大刑,于气已迕,用望平和随时之义,盖亦远矣。
今改行《四分》,以遵于尧,以顺孔圣奉天之文。
冀百君子越有民,同心敬授,傥获咸熙,以明予祖之遗功(《续汉·律历志中》,又蔡邕《历议》,《宋书·历志》一,又《文选·永明九年秀才文》注引《续汉书》)
增修群祀诏(同上) 东汉 · 汉章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五
经称「秩元祀,咸秩无文」。
《祭法》:「功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
以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
山林川谷丘陵,民所取财用也。
非此族也,不在祀典」。
传曰:「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又神」。
又曰:「山川之神则水旱疠疫之灾,于是乎禜之。
日月星辰之神则水旱疠疫之神,则雪霜风雨之不时,于是乎禜之」。
孝文十二年令曰:「比年五谷不登,欲有以增诸神之祀」。
《王制》曰:「山川神祇有不举者,为不敬」。
今恐山川百神应典礼者尚未咸秩,其议增修群祀宜享祀者,以祈丰年,以致嘉福,以蕃兆民。
《诗》不云乎:「怀柔百神及河乔岳」。
有年报功,不私幸望,岂嫌同辞,其义一焉(《续汉·祭祀志中》注引《东观书》,又略见《后汉·章帝纪》,又《蔡邕传》注)
客有绘冶春诗社图索余题句者见而有感因赋是篇 清 · 王文治
 出处:梦楼诗集卷十二
渔洋司李扬州时,群推风雅之总持。
昼了公事夜延客,银灯官舫同敲诗。
脩禊红桥值春暮,冶春半格摛新词。
方袍老仙年九十林茂之。),两朝文献良在兹。
宾客满堂况才杰,琼霄咳唾飞珠玑。
海内喧阗传盛事,百年流韵江之湄。
公之乡人都转司扬州两度旌麾持。
经籍馀波宗子干,歌行旧格侔公垂
公暇依然烧桦烛,四方名士纷驰逐。
红桥重葺旧亭台,十里朱阑临水曲。
人谓雕龙好未真,我惜饩羊朔犹告。
荒冢宁无季札过,长衢尚有伯喈哭。
即今天恩殊旷荡,同累诸君尽湔沐。
(昀。)(步云。)域外明驼还,王(昶。)文哲。)军前故官复。
嬉春前月宿扬州,绕郭春波似昔流。
垂杨绿遍红桥岸,怀古怀人并白头。
雅琴赋 其一 东汉 · 傅毅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三
嵩岑而将降,睹鸿梧于幽阻。
高百仞而不枉,对修条以特处。
蹈通涯而将图,游兹梧之所宜。
盖雅琴之丽朴,乃升伐其孙枝。
离娄使布绳,施公输之剞劂。
遂雕琢而成器,揆神农之初制。
尽声变之奥妙,抒心志之郁滞(《艺文类聚》四十四,《初学记》十六。案:乔世宁、汪士贤等以此赋入《蔡邕集》,误也)
胡公 东汉 · 崔瑗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五
唯我末臣,顽蔽无闻(《文选·赭白马赋》注。案:胡广碑有全文,见《蔡邕集》。《艺文类聚》四十六亦以为蔡邕作,或是崔、蔡两集皆载此碑耳。崔先胡广死三十年,不得为胡作碑,必误也)
平江课赋待试混补萧中立见之有相怜色因成四韵 宋 · 陈藻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吾乡犹自哂吾徒,易道东来话得无。
幸有蔡邕过爨下,独怜贾岛作原夫。
昌黎俗笔何曾短,永叔文衡不到输。
多少科名成底事,聊安飘泊老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