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奏免马防 其一 东汉 · 梁松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二
特进兄廖,廖子豫,兄弟父子,并受爵士,荣显冠世,多买京师膏腴美田,作大庐舍,近带城郭,妨困小民(□□□□引《东观汉记》,「司隶校尉梁松奏」。)
遣从兄示亶奏记三府 东汉 · 梁扈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二
《春秋》之义,母以子贵。
汉家旧典,崇贵母氏。
梁贵人亲育圣躬,而不蒙尊号,求得申议袁宏《后汉纪》十四,《后汉·梁松传》)
上言邓太后宜献庙 东汉 · 刘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五十六
窃见永平初虎贲中郎将梁松言,皇太后宜入庙与陛下交献,以彰至孝之心。
孝明皇帝务遵经典,使公卿博士议。
太傅邓禹奏宜如言,光烈皇后于是入庙。
皇太后圣德通灵,与神合契宜入宗庙如光烈皇后故事,率礼复古,垂示万代袁宏《后汉纪》十六,永初五年
圣贤高士传 其五十一 井丹 曹魏 · 嵇康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五十二
井丹字大春扶风郿人,博学高论,京师为之语曰:「五经纷纶井大春,未尝书刺谒一人」。
北宫五王更,请莫能致。
新阳侯阴就使人要之,不得已而行。
侯设麦饭鹓菜,以观其意。
推却曰:「以君侯能供美膳,故来相过,何谓如此」?
乃出盛馔,侯起,左右进辇。
笑曰:「闻桀纣驾人车,此所谓人车者邪」?
侯即去辇趣骑。
梁松贵震朝廷,请交不肯见。
得时疾,自将医视之,疾愈。
久之,失大男磊,丹一往吊之,时宾客满廷,裘褐不完,入门,坐者皆竦望其颜色,四向长揖,前与语。
客主礼毕后,长揖径坐,莫得与语,不肯为吏。
径出,后遂隐遁,其赞曰:
井丹高洁,不慕荣贵。
抗节五王,不交非类
显讥辇车,左右失气。
被褐长揖,义陵群萃(《世语·品藻篇》注,又略见《御览》四百十。)
广遣兴五十八首 其三十七 明末清初 · 王夫之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一部
瞿昙共命偏调达,盛宪长年送孔融
为遣汾阳李白,徒教梦得诮桃红。
山头鹰眼留匡术,郿坞人膏蔡邕
宰噽病原依伍员文渊傲不怨梁松
寇忠悯祠堂六首 其五 1129年12月12日 宋 · 李纲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创作地点: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
海邦去海只十里,山路过山应万重。
诗谶告人元已久,未应马援梁松
欧阳少师会老堂次韵1072年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一时冠盖尽严终,旧德年来岂易逢。
闻道堂中延盖叟,定应床下拜梁松
蠹鱼自晒闲箱箧,科斗长收古鼎钟。
我欲弃官重问道,寸筳何以得舂容。
老氏碑 南北朝末隋初 · 薛道衡
 出处:全隋文卷十九
自太极权舆,上元开辟,举天维而悬日月,横地角而载山河,一消一息之精灵,上生下生之气候,固以财成庶类,亭毒群品,有人民焉,有君长焉。
至若上皇邃古,夏巢冬穴,静神息智,鹑居鷇饮,大礼与天地同节,非析疑于俎豆,大乐与天地同和,岂考击于钟鼓?
逮乎失道后德,失德后仁,皇王有步骤之殊,民俗有淳醨之变。
于是儒、墨争鹜,名、法并驰。
礼经三百,不能检其情性;
刑典三千,未足息其奸宄。
故知洁其流者澄其源,直其末者正其本。
源源本本,其唯大道乎?
老君感星载诞,莫测受气之由,指树为姓,未详吹律之本,含灵在孕,七十馀年,生而白首,自以老子为号。
其状也,三门双柱,表耳鼻之奇;
蹈五把十,影手足之异。
爰自伏羲,至于周氏,绵纪历代,见质变名。
在文王武王之时,居藏史、柱史之职。
南朝屡易,容貌不改。
宣尼一睹,叹龙德之难知;
关尹四望,识真人之将隐。
乃发挥众妙,著书二篇。
率性归道,以无为用。
其辞简而要,其旨深而远。
飞龙成卦,未足比其精微;
获麟笔削,不能方其显晦。
用之治身,则神清志静;
用之治国,则反朴还淳。
既而炼形物表,卷迹方外。
霓裳鹤驾,往来紫府。
金浆玉酒,宴衍清都
参日月之光华,与天地而终始。
涉其流者,则摈落嚣尘;
得其门者,则腾骧云雾。
大春凋茂,非蜉蝣之所知;
溟渤浅深,岂冯夷之能测。
盛矣哉!
固无德之称也。
庄周老聃死,秦佚吊之,三号而出。
是谓遁天之形,虽复傲吏之寓言,抑亦蝉蜕之微旨。
皇帝诞灵纵睿,接统膺期。
照春陵之赤光,发芒山之紫气。
珠衡月角,天表冠于百王,明镜衢樽,圣德会于千祀。
周道云季,多难在时。
九鼎共海水同飞,两日与洛川俱斫。
天齐地轴之所,蛇食鲸吞
铜陵玉垒之区,狼顾鸱跱。
黄延奸宄,郑阻兵祸。
大纵毒螫,将遍函夏。
神谋内断,灵武外驰。
应欃枪而埽除,仗旄钺而斩伐。
共工既剪,重立乾坤;
蚩尤就戮,更调风雨。
宰制同造化之功,生灵魂之赐。
万方欣戴,九服讴歌。
乃允答天人,祗膺揖让,升泰坛而礼上帝,坐明堂而朝群后。
轩辕颛顼,建国不同;
太昊、少昊,邦畿各异。
舜改尧都,虞邑,历选前辟,义存创造。
惜十家之产,爱兆民之力。
经始帝居,不移天府
规摹紫极,仍据皇图。
下宇上栋,务存卑俭。
右平左墄,聿遵制度。
朝夕正殿,不别起于鸳鸾;
升降灵台,岂更营于升鹊?
忧劳庶绩,矜育苍生,念兹在兹,发于寤寐,棘林肺石,特降皇情。
祝网泣辜,深存宽简。
非缨知耻,画服兴惭。
天无入牢之星,地绝城牛之气。
延阁广内,改集群典;
石渠璧水,阐扬儒业。
缀五礼于将坏,正六乐于已崩。
总章溺志之音,太师咸功之颂。
承华养德,作贰东朝
外正万邦,内弘三善。
两离炳曜,重日垂明。
永固洪基,克隆鼎祚。
重以维城盘石,多艺多才。
良佐宝臣,允文允武。
为王室之藩屏,成神化之丹青。
致世俗于润涂,纳烝民于寿域。
旄头垂象,穷发成形。
獯猃作患,其来久矣。
无上算以制之,用下策而难服。
自我开运,耀德戢兵。
感义怀仁,称藩请朔
稽颡款塞,匍匐投掌。
牂柯夜郎之所,靡漠、之地,咸被声教,并入提封
闽越、句吴,不愆贡职;
夫馀、肃慎,无绝夷邸。
遐迩禔福,文轨大同。
自三代之馀,六雄竞逐,秦居闰位,汉杂霸道,魏氏则虐深华夏,有晋则化成戎狄。
降斯以后,粹驳不分。
帝迹皇风,寂寥千载。
天命圣德,会昌神道。
变亿兆之视听,复三五之规模。
固以幽明赞协,符瑞彪炳。
千年灵蔡,著天性以效徵;
三足神鸟,感阳精而表质。
春泉如醴,出自京师
秋露凝甘,遍于竹苇。
星光若月,云气飞烟。
三农应铜爵之鸣,五纬叶珠囊之度,信可以扬銮动跸,肆觐东后,玉检金绳,登封岱岳
而谦以自牧,为而不宰。
尚寝马卿之书,未允梁松之奏。
在青蒲之上,常若乘奔;
处黄屋之下,无忘夕惕。
虽苍璧黄琮,事天事地,南正火正,属神之禔,犹恐祀典未弘。
秩宗废礼,永言仁里。
尚想玄极,寿宫灵座,靡鹿徙倚,华盖罽坛,风霜凋弊。
乃诏上开府仪同三司亳州刺史武陵元胄,改其故迹,营建祠堂。
皇上往因历试,总斯蕃部,犹汉光司隶之所,魏武兖州之地。
对苦相之两城,绕涡谷之三水,芝田柳路,北走梁园
沃野平皋,东连谯国
望水置执木,拨景瞻星。
拟玄圃以疏基,横玉京而建宇。
雕楹画栱,磊埼相扶;
方井圆渊,参差交映。
尊容肃穆,仙衡俨而无声;
神馆虚闲,滴沥降而成响。
清心洁行之事,存玄守一之俦,四方辐凑,千里波属。
知如在之敬,申醮祀之礼,显仁助于王者,冥福资于黎献。
允所谓天大道大,难几者矣!
若夫名言顿绝,幽泉之路莫开,形器不陈,妙物之功难著,腾茂实,飞英声,图丹青,镂金石,不可以已,而在兹乎?
岁次敦牂,律中姑洗,大隋驭天下之六载也,乃诏下臣,建碑作颂。
其词曰:
悠哉振古,邈矣帝先。
四夷纪地,八柱承天。
丛生类聚,广谷大川
至道灵运,神功自然。
五精应感,三微相继。
树以司牧,执其象契。
帝迹惭皇,王猷谢帝。
上德逾远,淳风渐替。
时乖澹泊,俗异冲和。
尚贤饰智,悬法张罗。
内修樽俎,外事干戈。
鱼惊网密,鸟乱弓多。
真人出世,星精下斗。
龙德在躬,鹤发垂首。
解纷挫锐,去薄归厚。
日角月角天长地久
小兹五岳,隘此九州。
逝将高蹈,超然远游。
青牛已驾,紫气光浮。
玄门洞启,神化潜流。
赖乡旧里,涡川遗迹。
古往今来,时移世易。
灵庙凋毁,祠坛虚寂。
九井生桐,双碑碎石。
惟皇受命,乃神乃圣。
响发地钟,光垂天镜。
宇宙开朗,妖氛荡定。
曜魄同尊,参神取正。
流沙蟠木,凤穴龟林
异类归款,万方宅心。
鸿胪纳赆,王会书琛。
青云干吕,薰风入琴。
化致鼎平,家兴礼让。
永言柱下,犹惭太上。
乃建清祠,式图灵状。
原隰爽垲,亭皋弥望。
梁桂栋,曲槛丛楹。
烟霞舒卷,风露凄清。
仙官就位,羽客来庭。
穰穰简简,降福明灵。
至神不测,理存系象。
大音希声,时振高响。
遐迩赞颂,幽明资仰。
敬刊金石,永蟠天壤(《文苑英华》八百四十八)
封禅议 隋末唐初 · 颜师古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四十七
将封先祭。
义在告神。
且备款谒之仪。
方展庆成之礼。
固当为坛下阯。
预申斋洁。
赞飨已毕。
然后登封
既表重慎之深。
兼示行事有渐。
今请察于山下。
封于山上。
四出开道。
坛场通仪。
南面入升。
于事为允。
今请山上圜坛广五尺。
高九尺。
用五色土为之。
四面各设一陛。
御位在坛前。
升自南陛。
而就行事。
旧藏玉牒。
止用石函。
亦用书盛箧笥。
所以或呼为石箧。
然其形大质重。
转徙非易。
岱宗傥无此石。
皆应取自他山。
所以不为混成。
累辑而作。
大要在于周固。
藉其缜密。
而近代仪注。
更名石䃭
䃭非稽古之文。
本无义训可寻。
赢缩之间。
贵在折中。
不烦纷议。
更增疑惑。
今请方石三枚。
以为再累。
其十枚石检。
刻方石四边而立之。
缠以金绳。
用备检约。
凡言封者。
皆是积土之名。
利建分封。
亦以班社立号。
谓之封禅。
厥义可知。
今若置牒坛上。
止因累石。
不加缮筑。
即以为封。
匪唯严秘之道。
有如简率。
亦乃名实不副。
理恐乖爽。
今请于圜坛之上。
安置方石。
封印既讫。
加五色土。
筑以为封。
高一丈二尺。
而广二丈。
金玉重宝。
质性坚贞。
宗祀严禋。
皆充器币。
岂嫌华靡。
实贵精确。
况乎三神壮观。
万代鸿名。
礼极殷崇。
事资藻缛。
玉牒玉检。
式韫灵琦。
传之无穷。
永存不朽。
至于广袤之数。
足以载文辞。
缄束之方。
务在申胶固。
今宜立制。
随时损益。
丰功厚德。
既以跨蹑前踪。
盛典宏规。
无劳一遵曩式。
今请玉牒长一尺八寸。
广厚各五寸。
玉检厚二寸。
其印齿疏密。
随印大小。
距石之设。
意取牢固。
本资实用。
岂云巧饰。
今既积土厚封。
更无差动。
天长地久
宁假支持。
斜设横安。
请并弗置。
勒石纪号。
垂裕后昆。
美盛德之形容。
阐后王之休烈
义远矣。
其事尚焉。
我皇声畅九垓。
威横八极。
灵祇不爱其宝。
兆庶无得而稽。
但当赞述希夷。
以摅臣下之至。
具祭坛之例。
登封之所。
肆觐万国。
受记百神。
固宜刻颂。
显扬功业。
至如小距环坛。
石阙别树。
事非经据。
无益礼仪。
烦而非要。
请从减省。
神灵玺宝而弗用。
由来无所施行。
其六玺虽以封书。
莫不披于偫下。
受命之玺。
登封则用。
昭事上元
表兹介福。
休徵纬兆。
岂因常贯。
又封检之玺。
分寸不同。
即事而言。
请并更造。
既顺肃虔之理。
永垂创制之名。
禅坛制度。
请从新礼。
行事仪式。
亦并依之。
自外委细不载于文者。
职在所司。
随事量定。
议曰。
谨率愚管。
具录如前。
庸疑之言。
不足观采。
但封禅大礼。
旧典不存。
秦汉以来。
颇有遗迹。
阙而不备。
难可甄详。
昔在元封。
倪宽专赞其决。
逮乎光武
梁松独尸其事。
搢绅杂议。
不知所裁。
至如流俗传闻。
记注臆说。
未尝从事
徒有空言。
乖殊不一。
曷足云也。
且夫沿革不同。
著之前诰。
自君作古。
闻诸往册。
方今台铉佐时。
远超风后。
秩宗典职。
追迈伯夷
究六经之妙旨。
毕天下之能事。
纳于圣德。
禀自宸衷。
果断而行。
文质斯允(文苑英华载别本同异 诏旨集公卿及儒生学士登封事谨依访闻具件如右但封禅大礼旧典不存秦汉以来颇有遗迹阙而不备难可甄详昔在元封时主博采偫论建武有司亦禀成规至如记注近书委巷浮说不足凭据无所取材且夫沿革不同著于往册自君作古实惟令范圣朝丕业方贻万载臣下庸蔽不敢专决请垂鉴察克断宸哀谨录奏闻伏听裁择谨议)
太宗封禅第三表太平兴国九年四月 唐末宋初 · 宋琪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太宗皇帝实录》卷二九
臣琪等言:近者以升平斯久,告谢犹稽,再陈率土之心,乞展泥金之礼。
臣诚既竭,乃眷未回。
弥增深薄之忧,宁逭再三之渎。
臣琪等诚恳诚迫,顿首顿首。
伏惟应运统天睿文英武大圣至明广孝皇帝陛下,庆演丹陵,道光赤水,励清明而御俗,躬玄默以化人。
武畅九垓,则华夷偃革;
恩覃万汇,则翔泳怀仁
赪茎玄甲之祥,昭宣缃史;
文钺碧砮之贡,洋溢稿街。
去冬邹鲁遗氓,班白旧老,掎裳连袂,万众一心,咸陈盛德之容,愿睹升中之庆。
而皇帝陛下未回宸想,犹执谦尊。
况今上瑞仍臻,休徵沓至。
钦崇玄馆,则湛露垂甘;
堙塞洪河,则荣光顺道
汉武之穷兵远代,遽纪三山
世祖之乘运中兴,仍修八陛。
功微大定,业谢时雍,岂若皇帝陛下今日之盛也!
又安可久违玄贶,高谢鸿名,郁宗社之耿光,略皇王之丕训?
伏觊采倪宽之往议,询梁松之旧言,俾掌故奏仪,司历练日。
俨󲦤绅以戒路,肃羽卫于周庐。
日观储精,俟苍璧之礼;
天孙写望,迎黄屋之来。
金泥玉检以尽诚,六舞五声而节步。
大备阙典,咸秩无文。
驱彼黎元,跻于仁寿,垂统成化,亿万斯年,岂不盛哉!
岂不伟哉!
臣等本以微生,亲承大化,傥获侍和銮而登降(原阙)
正交论 唐 · 李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十七
上古无文。
饱于和气。
从化而避。
何交之哉。
至于善恶分。
利害竞。
而后有交。
交天命也。
疏附奔走之友。
夫友天纵也亦然。
微鲍子之知管氏。
则诸夏迁为左衽。
无归生之说屈建
椒举死于他国。
大者济天下。
叔牙夷吾是也。
小者全宗族。
声子伍举是也。
慈明奉元礼。
一如大人。
真长仲祖
临柩动色。
由是近于骨肉之恩。
不止交游而已矣。
王邑崇继前好。
父事君卿
梁松恃贵遗旧。
构陷伏波。
两存其道。
而后兼善。
是知人事艰难。
仅发于造次。
生死变礼。
不必更时代。
朋友渐于讲习。
缘情而亲。
于我为重。
忧危相急。
仕进相推。
望而不从。
厚实生怨。
诗曰。
丧乱既平。
既安且宁。
虽有兄弟。
不如友生。
美道义相成也。
又曰。
将恐将惧。
维予与汝。
将安将乐
汝转弃予。
哀势利相倾也。
三代之教。
自家刑国。
树之以经师
启其心而身修。
则家事理。
次定朋友。
端其性术。
摄称从之。
声与实谐。
次诸侯无敢不贡士及于政。
是以富有贤哲。
动符六经。
王泽既衰。
小雅皆废。
诸侯无贡士之理。
司马无论材之政。
犹或先王教存。
国有君子。
圣人生于鲁。
七十子遍游诸侯。
文武之道。
曀而复明。
孔伋孟轲之徒。
无不儒尊。
汉代人心尚朴。
辟署由州郡。
公府往往有奇节骇俗之士。
东京宗祖好学。
海内翕然。
是以王室多柱石之臣。
交游有死生之友。
降及魏晋
亦未甚媮。
近代无乡里之选。
多寄隶京师
随时聚散。
怀牒自命。
积以为常。
吠形一发。
偫响雷应。
铨擢多误。
知之固难。
使名实两亏。
朋友道薄。
盖由此也。
况众邪为雄。
孤正失守。
诱中人之性。
易于不善。
求便身之路。
庸知直道。
不从流俗。
修身俟死者益寡焉。
加以三尊阙师训之丧。
朋友无寝门之哭。
学府无衰服之制。
礼亡寖远。
言者为非。
人从以偷。
俗用不笃。
弊在不专经学。
沦于苟免者也。
师乏儒宗则道不尊。
道不尊则门人不亲。
友非学者则义不固。
义不固则交道不重。
选不由乡则情不系府。
情不系府则举荐寡恩。
三者化人之大端。
而情礼尽旷。
徼倖道长。
而纯悫道消。
悲夫。
礼首于冠而成人。
筮日筮宾。
即事于庙。
同师之友。
乡邦之族。
醮而礼之。
遂相与字之。
身何以不严。
友何以不敬。
虽有暴慢。
无自入焉。
呜呼。
士大夫略之。
礼坠于地久矣。
信义不厚。
斯有渐欤。
后进未较。
是以非僻者多附成而远败。
成或非经。
败或非义。
三代之理。
不能无是。
矧弊末乎。
于是大雅之友扫除。
无妄之交风动。
利招则不悔机网。
名眩则甘心鼎镬。
倾之以势。
则不畏于天地。
饵之以权。
则忍绝其亲爱。
苟患失之。
无所不至。
故诗有谷风之刺。
礼有邦朋之禁。
以此防人。
犹或踰之。
嗟夫。
奇巧钓情者。
明哲所恶。
锋芒逆物者。
道家不取。
受施忘惠者。
仁义之蠹。
迹均心异者。
蛮貊之俗。
面附背携者。
人道所弃。
远贤奔利者。
商贩之行。
俞可强不者。
仆妾恒性。
爱子遗亲者。
犬彘之心。
若然者无代无之。
呜呼。
至交之道殆绝乎。
如有唱而无应。
非唱者过也。
善交者不好甘而恶辛。
贵弃同而即和。
鲍叔洁廉而管敬仲三归。
至知之契。
故无与二。
君子不器。
交议宜然。
义在切切偲偲。
匡救其阙。
善则辅宣之。
过则规诲之。
不从则一心以蔽之。
不幸寘于刑辟。
则生死以全之。
传曰。
朋友无大故不弃。
此之谓也。
苟能久要之约必存。
平生之言可复。
楼护终身与吕公同食。
张裔养杨恭母如亲。
则家室有归。
人谁虞死。
古者言之不出。
耻躬之不逮也。
行之难。
言之得无讱乎。
务省诸身而已矣。
竹枝词 其三 时阻风安乡河中 明 · 袁宏道
 押阳韵
武溪葱翠独称梁,正望黄山一点苍。
三日风头两日雨,谢公昨夜拜梁王黄山有谢公祠梁山神即汉梁松也俗为梁王
敬赠 张皓 唐 · 赵志集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昔我背准时,淄庭叨筮仕。
及君飞盖夕,梁墀擅诗史。
联文日华上,接绚阳台(此字原残)
东阁奉宾游,西园追宴喜。
谬此梁松筠,相彼历冬春。
连璧交逾密,断金情更亲。
林中浮渌虮,濠际跃赪鳞。
自然知管鲍,宁止挹雷陈。
欢娱乐相乐,放旷寻岩壑。
原野萦心神,琴樽谐赏托。
萧深(周改为「森」)对风景,顾步披花药。
烟霞□萦映,茑萝纷苒弱。
淹留穷眺玩,丽藻方辉焕。
逸唱子为轻,课拙馀成惮。
联翩限从役,云雨俄分散。
各下潜然泪,共切离群叹。
长望关河阻,结思徒延伫。
春莺啼故林,秋雁喧幽渚。
空悲结霜霰,无由欣晤语。
时阅赠离章,持用宽羁绪。
上善冠前良,弈叶播馀芳。
丹穴摛鸾凤从周校改),玄岫吐圭璋。
墙仞攸伦孔,陂澄固偶黄。
司文践蓬阁,刊册染芸香。
咸揖铜墨才,寔资瑚琏器
简牍闻尚父,灌坛初历试。
谁当嗣往哲,君子绍斯位。
感神既不殊,非熊宁有异。
非熊在渭川,佐圣伫光先。
语德虽云类,比迹讵同年?
雕虫开制锦,乳翟应鸣弦。
何止高无二,终期掩半千。
自揣无庸质,滥尔承朝顾。
本之三(疑当作「王」)生能,遂践庞公路。
望古承清白,修今恧尸素。
何以嗣馀基,履冰期岁暮。
索居睽宴语,每恨离筵促。
下车忽相遇,适愿于斯足。
言志悦披沙,放情欣倚玉。
岂唯忘郑吝,复此陈心曲。
重叙旧嬉游,芳卮几献酬。
蝉吟催晚夏,鸿响应新秋
风气清幽谷,云阴澹浅流。
写怀凭五际,长歌遣四愁。
中丞荥阳公祭全义县伏波神文847年8月 唐 · 李商隐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八十一 创作地点:广西桂林市
年月日。观察处置使御史中丞郑某。
谨遣全义县韦必复。以酒牢之奠。
昭赛于汉伏波将军新息侯马公。越城旧疆。
汉将遗庙。一派湘水
万重楚山。比颍川袁氏之台。
悲同异日。方汝水周公之渡。
感极当时。呜呼。
昔也投隙建功。因时立志。
将军坐谈西伯。弃去无归。
梁伯孙自降王姬。虽来不起。
以若画之眉宇。开聚米之山川。
扶风里中。讵守钱而为虏。
德阳殿下。宁相马以推工。
怅望阙西。趋驰陇右。
事嫂冠戴。诫侄书成。
龙伯高之故人。出言有所。
公孙述之刺客。相待何轻。
鸢泊启行。蛮溪请往。
铜留铸柱。革誓裹尸。
男儿自立边功。壮士犹羞病死。
漓湘之浒。祠宇依然。
岂独文宣之陵。不生刺草。
更若武侯之垄。仍有深松。
向我来思。停车展敬。
一樽有奠。五马忘归。
及申望岁之祈。又辱有秋之泽。
云兴柱础。电绕墙藩。
何烦玉女之投壶。方闻天笑
不待樵人之取箭。已见风回。
敢忘黍稷之馨。用报京坻之赐。
属以时非行县。不获躬诣灵坛。
词托烟波。意传天壤。
既谢三时之降。兼论千载之交。
勿负至诚。以孤元契。
夏文庄公竦神道碑铭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五四、《华阳集》卷四七、《名臣碑传琬琰集》上集卷二二
皇祐三年秋武宁军节度使检校太师、兼侍中、判河阳、郑国公,以疾请归于京师
子方忧思公,饬太医驰视,又以肩舆往迓之,而公疾寖剧矣。
既就第,未几,以薨闻。
乘舆亟临其丧,视公形容槁瘁,嗟悼者久之。
太师中书令谥曰「文庄」,辍视朝二日。
五年七月辛酉,葬公于许州阳翟县三封乡洪长之原。
既葬,有诏史臣圭论次公之世系,与夫行事,以刻其墓碑。
臣圭尝读黄帝以来姓氏之书,盖夏出姒氏,其后世乃弗显。
至汉大司徒勤,始显于永初之间
由汉涉唐,至于五代,益复不显。
公讳字子乔姓夏氏,其先九江人
曾祖昱,避世不仕,祖奂,献书伪唐,为晋陵
仕不得志,退居于家。
承皓太平兴国初上平晋策,太宗召见,壮其说,补右侍禁,隶大名节下
一日敌骑突境上,夜从间道发兵,还与寇遇,力战以没,赠崇仪使
自公之显,曾祖而下,皆赠太师中书令尚书令封晋、齐、魏三国公
曾祖妣陈氏,封周国太夫人
祖妣黄氏,封燕国太夫人
妣盛氏,越国太夫人
初,魏公死,朝廷录孤,以公为润州丹阳主簿
景德四年,登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擢光禄寺丞通判台州,迁著作佐郎
召还,迁秘书丞、直集贤院、同编修国史判三司都磨勘司,迁右正言
车驾幸亳,为东京留守推官
仁宗封庆国公,初选文学之士,以传道经义。
宰臣旦屡以公言于真宗,遂命劝学资善堂。
未几,同修起居注,为玉清昭应宫判官,兼领景灵宫会灵观事,迁尚书礼部员外郎知制诰
国史成,迁户部员外郎
是时,参知政事丁谓请大治城西炮场,酾金水作后土祠,以儗汾阴脽上。
三司使林特欲于上林中为复道,坏玄武门以属玉清。
江淮发运使李溥又欲致海上钜石于会灵池中,为三神山,跨阁道以几遇神仙之属。
方群臣争言符瑞,公独抗疏,以谓其事阔远,非所以承天意,遂皆寝。
景灵宫成,迁礼部郎中
天禧初,坐闺门之故,左迁职方员外郎、知黄州
后二年,复其礼部郎中,徙邓州,又徙襄州
属岁大饥,百姓流亡,盗贼相乘。
公既发公廪,又募富人出十馀万斛以赈救之,其全活者四十六万馀口。
巡抚使姜遵上其事,赐书褒谕。
后民思其惠,以其所赐诏书作金石刻焉。
仁宗即位,迁户部郎中,又徙寿、安、洪三州。
洪之风俗,右鬼尚巫,所居设坛场、陈旗帜,依神以卜祸福。
病者辄屏去亲爱,其医药饮食,如神曰未可,即不敢以忤神。
茍死于饥渴,则规罔寡孤,维其意所出。
公索其部中,凡得千九百馀家,妖符、怪箓、神衣、鬼帽、钟角、刀笏之类以万计,悉令燔毁之。
乃言汉晋张角孙恩之乱,不可不察。
朝廷为下诏,更立重法,自江、浙以南,悉禁绝之。
天圣三年,丁越国太夫人忧。
是时章献太后临朝,以公东宫旧僚,又复其知制诰
欲服丧,不许。
景灵宫判官判集贤院奉使契丹
公以魏国之没敌难,又母丧未除,义不得行,乃抗章力辞之。
明年,以左司郎中召,入翰林学士,同勾当三班院,寻兼侍读学士知审官院,又兼龙图阁学士,遂拜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
明年,迁给事中
右府主进绌武吏,而大臣多阙略,吏得因缘为奸。
公乃集考前后赏罚之所当者,列为诸房定例,而吏不得欺矣。
朝廷与契丹约和二十馀年,北地久不习武事,公以谓人事荒忽不常,而边备不可弛,乃屡陈所以守禦之策。
明年,拜参知政事祥源观使
于是请复六科,又请复百官转对,置理检使
已而为宰相所忌,复以为枢密副使,累迁尚书左丞
太后上仙,两府大臣皆罢,公为礼部尚书、知襄州
未行,改颍州
景祐元年,徙青州
明年,徙应天府,兼南京留守
后二年,以户部尚书入为三司使
赵元昊反,陕西用兵,乃拜公奉宁军节度使、知永兴军
康定元年,改忠武军节度使、知泾州
明年,拜宣徽南院使、兼陕西路经略安抚招讨等使。
还,判永兴军,又诏进屯鄜州
始公西行,天子遣使问所以攻讨之策。
公乃言:「太平兴国中李继迁以穷蹙之兵,屡寇朔方。
太宗尝命李继隆等五路并出,旋亦无功而还。
真宗不欲罢关中之民,唯戒边吏严斥𭏒以备之。
元昊略有河外之地,贸易华戎,顾其势相万于继迁也。
虽然,其欲僭窃名号者,不过要市朝廷耳。
天下久不见兵革,一旦遽议深讨,臣未知其完计也。
愿下令诸将,敌即入寇,亟入收保,毋得与战。
彼既绝中原赐予,又丧其缘边和市,可坐待其毙也」。
是时议者咸以公言为不然,于是罢公节制,判河中府
庆历二年,徙蔡州
始朝廷锐意兴师,及刘平葛怀敏继以轻贼失军,天子悔不用公言
又申思今宰相臣琦使还陕西,尝言公所以制边之状,于是召为枢密使
议者尤以为公怯于用兵,今而用之,则边将之志堕矣。
帝为不得已,听罢之镇,密诏慰存之甚厚。
公既厌烦言,乃上还节旄,愿得益徙閒郡,遂以为吏部尚书、知亳州
明年,加资政殿大学士
明年,朝廷贷元昊之罪,而西边罢兵,仁宗终以公言为是。
复拜宣徽南院使河阳三城节度使、判并州
明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兼北京留守
明年召公入为宰相
制下外廷矣,而议者诋公终不已,乃复以为枢密使进爵英国公
仁宗亲作飞白「文行忠信」字及「乘险」字以赐之,且言:「为时谤伤者甚众,而朕独知卿也」。
明年,出判河南府、兼西京留守
皇祐元年,加兼侍中,赴三城。
用祀明堂,改武宁军节度使徐州大都督府长史,徙封郑国公
明年,会夏秋雨不已,河水大溢,公亲行堤上,已而得疾。
其薨,盖九月乙酉也,享年六十七。
公少好学,自经史百氏、阴阳律历之书,无所不学。
其学必究古今治乱、天人灾变之原。
其为文章闳衍瑰丽,殆非学者之所能至。
凡朝廷有大典册,屡以属之,其誉满天下。
虽出临军午,入干机务,未尝辄废书也。
祥符中,郡国多献古鼎钟盘敦之器,而其上多科斗文字,公乃学为古文奇字,至偃卧以指画侵肤,其勤若此。
所治有风迹,为民立伍保之法,而盗贼不敢发闾里。
又善遇士卒,其疾病饮食,自拊视之。
陕西,尝上十策,通嘉勒斯赉,结熟羌,增弓手,练彊弩,并小寨,绝互市之类,皆当时施用之。
公自以材器高,未尝过许人,故士大夫遥生惮疑而少己附者。
公居亦防畏,不敢以贵执自安也。
臣圭伏思先帝临御之日久,其选用材贤,可谓至矣。
公始以文学东宫,及帝躬亲政事,屡倚以为宰臣
惜其数离谗呰,卒不从容庙堂,与图太平之功,非命也耶?
枢密使田况尝从公幕府,及公薨,以谓公有王佐之蕴而不及施,信矣夫!
虽然,出入荣华四十馀年,可谓盛矣。
所著文集百馀卷。
公娶杨氏,封荣国夫人
子男一人,安期,为龙图阁学士右谏议大夫
女二人:长封仁寿郡君,适尚书驾部员外郎守讷
次适光禄寺丞贾延年。
孙二人:长伯孙国子博士
次伯卿,太常寺太祝
铭曰:
夏出姒氏,自帝锡命。
其后分封,以国为姓。
爰自三代,涉东京,厥绪可考,显维一人。
又千馀年,旷不世食。
嶷嶷维公,实荒郑国
始以孤童,朅来京师
乃赐之策,大放厥辞。
于皇仁宗,英照四方。
揽收群豪,寤寐弗忘。
帝曰汝咨,东宫旧臣。
左右予躬,道德循循。
乃服大僚,显允文武。
岂无嘉谋,告于帝所。
西方用兵,战屡不克。
天子悔之,莫如公画。
位隆隙开,公岂不畏?
卒遭谗言,不相虖内。
凡今在位,孰遇如公?
尚复公嗟,靡志之从。
刻碑高原,万祀无止。
其谁诗之?
有臣太史
汉三廱记 南宋 · 唐仲友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六五、《永乐大典》六六二
光武皇帝握符阐珍,身济大业,天下既定,戢弓矢,散马牛,示不复用,乃始博延儒雅,斟酌典宪,以兴太平之治。
博士臣荣建言,宜立三廱之礼。
章下三公太常议,太尉臣熹、司空臣纯,旅进在列,咸谓当如荣请,俞其奏。
中元东封之岁,遂建明堂,立辟廱,起灵台,恢张圣业,以垂裕来世。
明帝丕承,增光前烈,以永平二年正月辛未祗举宗祀,卒事,升灵台以望云物。
暮春吉辰,初行大射;
令月元日,亲养老更。
神人之和允洽,帝王之典斯备,宜有文字登载本末,而惇史阙焉,是敢䌷绎旧闻,追为之记曰:圣人位两仪之中,君四海之广,上之欲统和神灵,昭报先功,下之欲钦授人时,流行德教,虽其精神心术之运,固足以事神,保民和同无间,然必有徽章懿典,以铺鸿藻、伸景铄,则三廱之礼是也。
三代盛王,共由斯道,而庶事于周为备。
当时所以严父配天、顺时布政、考休證而育人材者,载在简册,炳著可述。
其《诗》曰:「我将我享,维羊维牛」。
又曰:「经始灵台,于乐辟廱」。
郁郁之文,斯为盛矣。
中更暴嬴,姗笑荡灭,古法莫存。
炎正隆兴,历十有二君,旷世钜典,迄不具举。
世宗稽古礼文,而河间献乐于三廱,虽尝被诏讨论,然三篇之说,但藏秘府而已。
光武以圣德中兴,显宗以文明继统,前遗后承,乃克大备。
于时议郎博士该洽淹通,若曹充梁松之徒,相继考古刺经,讨裁订正,于是度地国南,合宫是营,环林处其左,崇台立其右,而三廱之制定矣。
上圆下方,九房八达,以法天地,是为明堂。
璧水外旋,桥门四辟,以宣道化,是为辟廱。
崇基三丈,门通斗建,以协时气,是为灵台。
冠通天,衣日月,备礼和乐,咏祉舞功,则宗祀之礼也。
望元气,正仪度,吹律观变,司历考祥,则登台之礼也。
射虎侯,奏驺虞,亲袒割牲,正坐自讲,则临廱之礼也。
礼行于明堂,而鬼神飨、祖考宁焉;
行于灵台,而阴阳调、万物育焉;
礼行于辟廱,而孝友明、道德富焉。
一举而众善皆得者,其三廱之谓矣。
厥后元和阳嘉之君,或举汶上之祠以章先勋,或作十二门之诗以歌月祀,或奏应钟、作乐器以正时律,皆能恢洪大道,光绍祖武,三廱之礼益大而光,顾不伟欤!
初,建武末,边境无事,岁仍有年,司空张纯以明习故事致位台相,以为圣王之建辟廱,所以尊崇礼义,既而教者也,乃按《七经谶》、《明堂图》、《河间古辟廱记》、孝武泰山明堂制度,及平帝时议,欲具奏之,未及上而桓荣有言,遂总诸儒以定其制,则三廱之成,赖纯之力为多,故并得而纪之。
秀岩道人予族子也竟未相识近养晦于翠壶之下求诗以为闻觉之助书以四绝其一问讯黄耕叟老人 其四 元 · 洪希文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续轩渠集卷七
父行今谁更典刑,近闻犹解主诗盟。
数茎留取堤防老,莫苦沉吟学后生汉孔融蔡邕素善卒后有虎贲士貌类每饮酒酣引与同坐曰虽无老成人犹有典刑也马援有疾梁松候之拜床下曰我乃父友虽贵何得失其序乎)
尚书祠部员外郎秘阁校理张君墓志铭治平二年九月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一三、《临川先生文集》卷九一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滁全椒张君,讳瑗字君玉
其先有司泗州法者,讳煦,于君为曾祖,尝曰:「吾施德于人多矣,后当有显者」。
尚书刑部侍郎参知政事讳洎者,于君为祖,有二子,生君者长子,讳安期,官终国子博士
君以进士甲科秘书省校书郎签书平江军节度判官听公事。
故事得献书求试,君无所献。
建昌军南丰县通判鄂州,又将通判梓州,而有以君为言者,乃召试以为秘阁校理
于是自校书五迁为尚书祠部员外郎
年五十五,以嘉祐五年四月壬申京师
夫人蓬莱县君王氏,生三男子,伯孙仲孙、世孙。
三女子,其一嫁试将作监主簿苏泌,其次尚幼。
治平二年九月甲申君全善政乡脩仁里。
于是伯孙邵武军光泽县簿
君与余善,其能贫而不为利,余所畏。
其于故事、盖无所问而不知。
其好书,天性也,往往日旰,灶薪不属,而阖门读书自若。
又能为吏,当官有所守,嶷嶷必得其意,然平居妥言徐视易狎,若无能者。
铭曰:
有幽滁山、滁水两间。
槃礴演迤,乃多君子。
我仪其蓄,以博厥闻。
我肖其涤,以清厥身。
书此哀石,永诒崖滨。
壶头山有怀伏波将军 清 · 程恩泽
 出处:程侍郎遗诗卷一
下泽车,款段马,春红初齐绿初亚。
征人临镜照水田,中有壶头山影圆。
壶头去天才一握,间道灵蛇大如屋。
三千年来素帕首,想见苍黎当日哭。
秀眉将军真神人,床下不答梁伯孙
名言诫子反贾祸,苡薏满载徒埋冤。
将军径充嫌运远,翻以贾胡遭诟谴。
将军主战不主绥,欲洗刘武威丧师。
当时二耿亦相厄,以后叔庠偏画奇。
吁嗟乎,临轩已觉将军老,何况谗言塞直道。
英雄莫叩囊底智,百战终当付秋草。
将军稔谋岂不知,羞逐少游游閒儿。
生不愿云台画功狗,死不愿淳酒妇人手。
病倒疆场裹马革,一笑臣心挂南斗。
君不见溪州铜柱森峨峨,异代铭勋宗伏波,梁松奈我昭灵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