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王述庵侍郎丙寅 清 · 赵翼
 出处:瓯北集卷四十八
前年遇公剑池石,正值悬弧庆八秩。
喜公夙具寿者相,腭骨距颐长一尺。
方冀泛舟结近游,岂期哭寝成长别。
忆昔同官京国时,僦舍寄园各半宅(余与公同僦赵天羽给谏寄园旧宅)
联吟声每应隔墙,照读光常分凿壁。
醉书不惜墨濡头,白战互以笔为舌。
蒲褐山房公斋名)绿树阴,中有两人屐齿迹。
无端滇徼有兵事,共作征南幕下客。
晨炊苗米(苗米,见《宋史·理宗纪》)淅矛头,夜草军书磨盾鼻。
书生履险虽阽危,好友偕游亦酣适。
我旋按部粤江清,公又从戎蜀山僻。
矢石丛中过六年,身最难劬名最赫。
下临绝堑万丈深,上劈危碉一线窄。
马蹄雪踏人头红,鹿角砦浮燐火碧。
鬼门关上几度经,侥倖孱躯脱死籍。
遂佐犁庭扫穴功,豽子貙孙尽俘获。
奏凯归来大策勋,屡擢崇班到槐棘。
是时我久卧菰蒲,公亦继归勤著述。
立功才了又立言,坛坫东南来佔席。
春江花月常往还,邂逅一尊话畴昔。
江天落落几作家,袁蒋王钱皆巨擘。
同是千秋有数人,缺一可怜难再得。
十馀年乃尽凋谢,剩我与公两头白。
晨星硕果倍觉珍,百里相望双突兀。
残年有伴差自壮,相倚为强作耆硕。
何当公又骑箕去,天不慭遗催召亟。
后生雄骏岂不多,非我素交终膜隔。
宵来或可通梦魂,月落犹疑照颜色。
从此人间无故人,独立苍茫悲影只。
春秋集义序 南宋 · 度正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六七、《皕宋楼藏书续志》卷二
吕给事元钧为吾乡铜梁,实事濂溪先生,尝谓其志清才醇,行敏学博,读《易》、《春秋》、探其源。
濂溪彭应求《崇圣院诗》,自言往在袁州进士多来讲学于公斋
窃意先生道德之高,声闻之远,所至学士大夫多从之。
然学士大夫之所以从之者,或师其文学,或师其政事,或师其德行,至于相与讲磨孔孟之绝学而独得夫圣贤不传之秘者,明道、伊川而已。
盖自金陵王氏得志而颁其所谓新经者于天下,自后其徒互相祖述推尊之,以为圣人复生,庠序专以设教,科举专以取士,其或不由此者一切弃绝,甚者屏逐之。
学士大夫知有新经而不知有其他。
当是时,独吾乡之老师宿儒从事《易》、《春秋》、《论语》,其议论讲说今其存于世者,又复专主伊川之说,深探力取,持之不变。
盖其当时亲闻于濂溪者,父兄相与谨而传之,风流馀韵至是而未泯耳。
少蒙义方之训,早知诵习伊洛之书,窃尝以为后之学者不欲为孔孟之学则已,如欲黜异端,祖述孔孟,当由是而入焉。
其始闻之者皆怫然不悦,而同志于此者不过数人。
其后学之既久,则亦有闻风兴起、相与慕用而为之者。
不幸未几而伪学之论起,于是向之兴起慕用者往往消沮退缩,至有背而驰者矣。
北岩李明复伯勇以文献故家,自其少时已能汲汲于学,服膺诸老之书,信之甚笃,求之甚至。
惟其趋向之既正,是以见于言词者亦卓然不惑于世俗好恶是非之私,故虽屡困场屋而未尝悔,则其志岂在于钓声名干禄利而已哉!
伯勇于经无所不学,而尤尽力于《春秋》,故凡濂溪、明道、伊川、横渠而来,或著书以明《春秋》,或讲他经以及《春秋》,或其说之有合于《春秋》者,皆广收博访,无所遗逸。
尔乃定其后先,审其精粗,各附于本章之次,名之曰《春秋集义》。
凡诸老先生平日之所讲明以遗乎后之人者皆粲然在目,而圣贤传心之旨可坐而至,真求道之轨辙而入德之门户也。
间携以示余,且谓为之序以冠其篇首。
余读之,抚卷太息曰,是固余平生之志而力有所未暇,子能成之,子之志伟矣。
石子重会诸老先生之言为《中庸集解》,朱文公为发明其书,且删其重复,去其讹误,以为《辑略》。
恨子生晚不及见文公,正虽幸及见之,而心力衰耗,顾不足以任兹事,姑为序其本末以待后之学者,庶几后之学者知师友渊源之所自云尔。
嘉定十三年冬十有一月辛亥山阳度正序。
按:《春秋集义》卷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陈子公字说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七九
永嘉陈侯均以尊君之诣易今名,且告于西山叟真某曰:盍为之字!
予按字书,者,平也,等也,遍也。
《周礼》一书,言民、均国者非一,《诗》之刺尹氏,曰「秉国之钧,不平谓何」?
而吾先圣亦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也」,然则斯名之义大矣。
夫处物之平,视物之一,及物之周,三者天下之至善也,虽微圣贤,畴不乐诸?
然世之人讫莫之能者,有以贼之也。
贼之者何?
曰私而已尔。
是物也,其萌财针芒,其害溢穹壤。
杨氏为我,一毛弗捐,白圭壑邻,千里成渊,职是故也。
昔之君子,自事其心,惟日三省,一或有是,则犹去食根之蟊,迸伏垣之盗,疾起而赴之,不敢或后者,以是物也。
冗吾灵台,则欲胜而丧仁,利滋而毁义,崄巇横出,焉得而平?
町畦角立,安得而一?
爱恶多岐,又曷从而周遍邪?
故私者众慝之源,而以公去私者,万善之本也。
吾子敏学而好修,且有志于及物者,请以子公为子字,如何?
竦然曰:此一字箴也,愿幸而笔之于牍,以为吾终身规。
予曰:唯唯(《西山文集》卷三三。)
诣:疑当作「指」。
正德本作「谊」,似亦不通。
金缕曲 仲冬望后二日,寿龚芝翁年伯 清 · 顾贞观
 押铣韵
霁月风光卷。
恰佳辰、阳回黍谷,禁寒都遣。
坐煖芙蓉三十二公斋以三十二芙蓉石得名。),那觉一条冰泫。
领袖、吴笺蜀茧。
风雅友朋俱性命,算万间、广厦欢犹浅。
孤掌在,快重展。

先皇叹息才名显。
墨淋漓、堪收阁拓,堪题禁扁。
凰阙何妨容虎卧,莫问淮南鸡犬(相者谓虎项。)
吐握惯、积劳难免。
览揆正宜膺宅揆,往钦哉、咨汝夔龙典。
看绿綟,称身剪。
先贤堂记景定五年元月 宋末元初 · 汤汉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二四、乾隆《清泉县志》卷三一、嘉庆《湖南通志》卷一八六、嘉庆《衡阳县志》卷三八、《宋忠定赵周王别录》卷六
衡阳使君王侯有书来语余曰:「吾州故有五宾三贤之祠,而又别祠邹、陈、胡、赵四公于花光、西湖、开福之僧舍,散越而弗伦。
吾为此惧,乃于暇日尚论古今人,断自文正李公而下,得十六公之贤,爰即学宫之西偏度室而合祠之。
序位之列,有若丞相公昉、张公齐贤、静刘公清之,则尝为守臣于是邦者也。
龙图郑公向、文定胡公安国、文肃李公椿,则家于是邦者也。
文简何公敏中、恭简王公岩叟,则其子孙家焉者也。
文定李公迪、忠悯寇公准、忠肃刘公挚、元城刘公安世、道乡邹公浩、了翁陈公瓘、忠简胡公铨、忠定赵公汝愚,则皆谪徙而来或假道而遂终焉者也。
惟兹先贤,皆天下伟人,其名声若日月悬空,虽庸夫孺子亦知其为烈者也。
龙图郑公者,则濂溪先生实公女弟之自出。
先生少孤,随母氏依公以学,而公期以远器,其命名之义类同于其诸子而使官仕焉。
先生继往圣之绝学,天实异之,而毓其萌芽,待之干霄蔽日者,郑公盖有力焉。
吾是以奉而祠之,使识者之有考也,子其为我记之」。
余详视其书而窃叹曰:士君子之出处用舍岂有常哉,要其不圬而存,则或以德,或以功,而一时之得失、身之穷泰不与焉。
尝试观于此堂之众贤,方其进而抚世则功在社稷,泽在生民,而风采想闻于天下。
及其退而穷处,或托之空言,或抱器而不尽用,或顿撼流落以至于死,而巍巍煌煌,至今犹有耿光。
故不特仕于此、家于此,虽一旦经行之暂、片言流咏之所寄,亦足以为此邦重,使人伫瞻钻仰而不能已。
虽然,学不可以不知本也,苟惟无本而规规焉诸君子之慕,吾恐乐其名而昧其实,得于此而失于彼,未见其有合也。
衡之士欲知学之本乎,则有文定胡公与夫张子之书具存,其所以绍濂洛之统,启苏湖之传,真间世之师也,学者宜尽心焉。
余请以此辅侯之志。
侯名亚夫天台人,所至以表前哲为先务。
其治衡风淳俗美,是以人皆愿其为廉察
今遂以直指使本道,必有慰民望矣。
景定甲子孟春中浣记。
按:嘉靖《衡州府志》卷二,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本。
予以云月砚寄泰安公公为镌铭拓一纸寄示赋诗奉呈(铭云:万里龙沙,石获云月。天作我砚,伊谁镵劂。伴几颜轩,匪朝伊夕。黄公莘田水岩仙客。床头宝藏,远寄此石。有月有云,题曰结邻。庶几侣之,无汩我真。铭以志焉,示我后人。乾隆辛酉桂月拙庵跛翁铭。) 其三 清 · 黄任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秋笳集卷五
嘉名偶合在平津,应象天章信有神。
得作西园结邻客,胜他东府扫门人公斋名云月砚轩,予寄砚适相符合,故铭词及之。)
宰辅编年录序 南宋 · 赵某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四、《宋宰辅编年录》卷首
永嘉徐常博自明,作《宋朝宰辅编年录》,其子永阳邑大夫居谊刊之于梓,谒序于予。
予曰:宰辅者,安危治乱之所寄也。
汉四百年称萧、曹、丙、魏,唐三百年称房、杜、姚、宋,岂不戛戛乎其难矣哉!
国朝自建隆以至嘉祐,赵韩王普、李公昉、宋公琪、张公齐贤、吕公蒙正、吕公端、李公沆、向公敏中、毕公士安、寇公准、李公迪、王公旦、王公曾、晏公殊、杜公衍、富公弼、文潞公彦博、韩忠献王琦,又何其彬彬然盛也!
中间不幸而王安石相,奸庸相继,庸则陈升之、吴充、韩绛,奸则王圭、蔡确、韩缜。
元祐更化,幸而有司马文正公光、吕正献公公著、范忠宣公纯仁数人。
又不幸而章子厚相,奸凶复相继,蔡京过于章子厚王黼过于蔡京,若曾布、赵挺之、何执中、刘正夫、余深、郑居中,微不及子厚、京、黼。
造祸者奸,成祸者庸,祸极于吴敏、何㮚辈,而不可制矣。
若二人者,又奸庸相半者也。
嗟夫,人耶天耶?
天将开建隆以来之治,故名臣相项背;
天将兆靖康之祸,故奸凶接武。
李公忠定纲言验于疏水,功验于围城,高皇帝以其为命世之英而相之,不越七十有五日,间之者黄潜善也。
忠定邵武人潜善邵武人,并生而并相,岂非天乎?
潜善罢,忠定亦竟不得志。
赵公鼎、张公浚,忠定之亚也,相皆不得久,而久于其位者秦桧也。
忠定、张、赵,虏所恶也,虏所喜也,其久其近天意可知矣。
自后相有可称者陈公康伯、陈公俊卿赵公汝愚而已。
中兴而后,又何其太寥落耶?
侂胄之徒,则世目以为者也。
贤者则不得久,而侂胄之徒皆得久于其位,此岂人耶?
予尝论三代而上,伊、傅、周、召皆以儒者相,大儒如孔子,不过摄相而已。
孔子而后以儒得相者,惟司马文正公,岂非盛哉!
然亦不得久,向若神宗以所以待安石者早相司马公及程公颢,天下岂不被儒相之福耶?
论皇宋宰辅者,每为之三太息
博之为是录也,于美恶皆不没其实,贤于世之类书多矣。
宝祐五年五月日,龙图阁学士朝奉大夫、新知西外宗正事赵。
座主休宁汪公枉招下榻敬呈 其二 清 · 赵翼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瓯北集卷二
退食归来雅兴长,三间新筑职思堂公斋名)
杜门客少心如水,谋国年深鬓有霜。
运腕字开千石弩,等身书拥一炉香。
履綦依旧儒生样,谁识班联日月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