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陈尧佐惠州野吏亭诗序至和元年 北宋 · 黄仲通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九、《金石续编》卷一五、乾隆《归善县志》卷四、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六
故相国颍川咸平二年太常丞惠阳郡,酷爱其四顾溪山,景物尤胜,创亭于城之上,目曰「野吏」,作五言十韵律诗一章。
天圣十载,以给事中参大政,复作五言小诗二章寄题是亭。
未几宠加圣注,位正台席
时或接宾翘馆,论及奇胜,必以惠州野吏亭为称,足见相国眷眷介怀于兹矣。
与夫昔贤刺宣城郡,架层构于百雉,观叠嶂于四垂,其尚奇之心一也。
皇祐五年仲通假守兹郡,治亭旧基,以前之□章第刊于石,庶乎来者知亭之兴自陈相国始。
按:国家图书馆藏拓片·各地七七八二。
秘书丞黄正殿中丞卢咸并可太常博士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六、《欧阳文忠公集》卷八一
敕具官黄正等:自兵兴以来,调度日广。
其能勤征榷以佐经费,而均漕运使不滞以通诸用者,皆方今之急务。
其为劳力,宜有劝焉。
因兹岁成,宠尔荣秩。
可。
黄正叔帖 其一 北宋 · 李之仪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二二、《姑溪居士文集》卷四○、《姑溪题跋》卷一
胡昭索靖韦诞俱学书于张伯英羊欣得其骨,得其肉,诞得其筋。
盖以肥瘠为定,则肉不胜骨,骨不胜筋明矣。
钟繇蔡邕笔法于,而不与,以至搥胸呕血,魏太祖五灵丹救之得活。
死,使人发其墓方得之。
是知用笔之法,所谓如锥画沙,如印印泥,乃为极挚。
余历览近日号能书者,独于正叔得之。
不惟得用笔之妙,其位置典刑,于几何而不相先后邪?
鲁直辄以圣美之评少之,以余所见,鲁直乃自谓尔。
惜乎,正叔今已失明,则此书不复可得,亦如伯时右手之废,而画笔自绝也。
崇宁三年八月十日之仪题。
申省措置峒寇状 南宋 · 陈元晋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六一、《渔墅类稿》卷四
恭准省劄,备奉圣旨,令某将带提刑司职事,时暂前来吉州任责,措置讨捕湖南酃县残破吉州永新安福两县贼徒,务在目下剿荡净尽。
除已尊禀回申外,照对酃寇发作,只因县令秉义者科敛苛刻,致失人心。
奸民喜乱,遂借断治划船不平事为名,鬨集徒党,越境劫掠。
亦有无行止士人从而教揉,作为诗赋,遍贴鼓惑。
凶暴随之,其徒日众,吉州兵少,应援不及,永新安福被其祸。
当来湖南,若因其出峒,早作措置,以歼其后,亦不至猖獗如此。
本司以吉州一壁系属帅司调遣,深恐相去辽绝,不能及事,闻警之初,亟调本司所有三寨任田等处军兵,委将官黄正己、赵雄前去策应。
其间事宜,亦节次具申朝省。
今来张总管之兵既至,虽剿逐得捷,而其徒或出或没,又有睥睨龙泉太和等处,日有急报。
南安诸峒自向来招抚后,峒丁雠杀,时有啸聚,至五七次。
近者傅元一一项聚至数千人,几至出草,本司亟行抚定,幸方安静。
而又许应二、彭三五者,为见酃寇猖獗,多得财物妇女回峒,乃谋结连,通同劫掠,公然行鬨作寇。
许以虎、彭势彪出名,鬨集诸峒不逞之人,至四五千人,分头劫掠。
今月初十日,会于上犹城下,径取南康,入赣县界,声言借路下吉州太和,欲合酃寇。
本司亟牒吉州张总管照会,仍取回本司所发黄正己赵雄两项军兵,前向太和,扼断贼人下吉州路,以谋伐贼。
又牒南安县,权发本司所调池司任将、陈仲两项军兵急回南康,栏截贼人归路。
却就赣州见存禁军内拣选壮勇之人,重立赏格,调遣冲击。
其贼人志不得逞,突至西水,放火取小路四散归峒。
又复生计,分头从龙泉县界谋犯吉州
十四日从罗家峒侵大小黄沙、阳村等处,又一火驻劄南康管下,逼近禾原。
本司即牒张总管分拨军马前去龙泉防捕外,其贼人奸谋叵测,须合扫荡,擒戮渠魁,俾来者知所惩戒,方保后来无事。
某虽以痼疾发作,力丐祠廪,适有寇警,已即具申尚书省枢密院,自诡任责,不敢以贼遗君父。
今又准省劄行下,令某移司任责措置。
断准省劄行下,恐州县无兵可用,无财可支,见调淮西招信军、池司人马及建宁府泉州左翼军兵二千人,付张总管总辖,且令诸司于见管钱内应副激赏供亿之费。
仰见庙谋深远,动合事宜。
某切有区区愚虑,条具于后:
一、伏准圣旨,令某移司吉州任责,委合便宜。
区区之见以为,吉州之寇自外而作,是皮肤之病也;
南安之寇自内而作,乃腹心之忧也。
湖寇巢穴在于酃县,越界劫掠,若令湖南以重兵临其巢穴,贼人回顾,惴不自安,或既出而不可归,或已归而不敢出。
却从本司调兵为掎角,与之夹击,自可集事。
南安之寇相继而作,乃在江西接连之路,萌蘖之初,尤当防遏,不可使之燎原。
以贼人奸谋方窥吉州,欲合酃寇,万一遂其奸计,则吉州愈难支吾,上流郡邑必将震动。
以吉、事势缓急计之,只当且就赣州调遣措置为便。
向使无南安峒丁之变,在某当即日就道,便为吉州置司之计。
南安项洞方殷,迫近赣州,在某当量缓急,随宜制变,乃无失策。
见今已给格励隅总安辑诸峒,以孤贼势,密设方略,必擒贼首,庶几峒民安业,不至相延而起。
外牒张总管提兵于永新、龙泉两路,严为防把,以塞酃寇来路。
却候朝廷所调诸处大军之来,别具事宜讨捕。
一、目今吉州两县既破,他邑皆为防禦之备,财赋所入必亏,兼以连年兵盗相仍,馈饷尽仰给于吉州,委是事力空匮。
而赣之创残未复,赋税失陷,至仰榷酤以供助军须。
某到任痛加撙节,半年所储,数日调发,已觉素手。
两郡并罹盗贼之祸,决难应办。
今准省劄,令诸司以见管钱物那兑支遣,别与出豁。
但彼此司存涣散难一,少有捍格,便有乏兴之患。
不若从朝廷劄下本路转运司,专一应副粮饷一事。
如激赏等用,乞从朝廷科降银会,或指定州郡如袁州临江军无为州建昌军等处截拨纲运钱数发下,应副支遣,方免失事。
一、用兵之道,赏行贵速。
激厉战士及隅总等人,须得真命告身,有功即与书填。
欲望朝廷科降承信郎三道,进武校尉进勇副尉各五道,副尉各十道。
在某决不敢以名器假人,以布私恩,候立功书填,即行具申,未用者当置籍抄具实数申密院照会。
一、军前使唤,非素知其人可以倚仗者,实难委用。
欲望朝廷特降指挥,容某时暂选辟,事已不敢援例。
伊墨卿惠州三首 其一 己未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五十二
农事丰湖课正勤,合江绿净起葐蒀。
随车到处成春雨,满袖携来是白云。
雅补南陔看惠政,亭名野吏续前闻。
仲通记访诗碑在,不比浓堆写八分陈文惠野吏亭》诗后有至和元年十月知军州事黄仲通文惠八分,名堆墨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