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述书赋上 唐 · 窦暨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四十七
古者造书契。代结绳。初假达情。浸乎竞美。自时厥后。迭代沿革。朴散务繁。源流遂广。渐备楷法。区别妍媸。洎于我唐天宝末。国有寇难。府库倾覆。散坠闾阎。而兴复京都。所司徵购。得其归者盖寡矣。余至德中往往偶见。祛积年之遐想。骇此生之新观。虽欣鄙夫之幸遇。实为吾君之痛惜。恨沈草莽。上达无阶。因记彼而固求。愿沽诸而善价。然为监临动静。公私贸迁。徒暂披玩。终归他室。今记前后所亲见者。并今朝自武德以来。迄于乾元之始。翰墨之妙。可入品流者。咸备书之。(周一人史籀秦一人李斯汉二人蔡邕杜操魏五人韦诞虞松司马师司马昭钟会吴二人皇象贺劭晋六十三人齐献王元帝成帝康帝孝武帝武陵王会稽王杨山涛嵇康张翰蔡充顾荣刘琨孔侃孔瑜陶侃熊远应詹卞壸刘超谢藻庾亮庾怿庾翼庾准郗鉴郗愔郗昙郗超郗俭之郗恢谢尚谢奕谢安王导王劭王珉王羲之王献之王廞王濛王述丁潭何充刘讷刘炎张澄刘璞张翼桓温元江沈嘉刘瑰之刘廞范汪范宁诸葛长民刘穆之温放之杨羲宋𡋺宋二十五人武帝文帝孝武帝明帝南平王海陵王谢灵运谢方明张茂度张永羊欣孔琳之薄绍之王敬宏王思颜峻桓护之骆萧思话庞秀之巢尚之裴松之徐爰江僧贺道力齐十五人齐高帝武帝竟陵王褚渊褚贲徐孝嗣王僧虔王慈王志王俭刘撝顾宝光胡楷之徐希秀张融梁二十一人武帝简文帝邵陵王孝元帝萧确萧子云王克陆杲任昉傅昭朱异王籍殷钧阮研王褒萧特庾肩吾陶宏景江茜周宏让范怀约陈二十一人武帝文帝炀帝沈后新蔡王庐陵王永阳王桂阳王释智永智果江总徐陵沈君理袁宪毛喜蔡景历蔡徵顾野王伏知道谢嘏贺朗北齐一人外五代祖刘隋五人刘元平房彦谦卢昌衡赵文深赵孝逸唐四十七人神尧皇帝文武圣皇帝则天武后睿宗开元皇帝汉王元昌岐王元范李怀琳欧阳询欧阳通虞世南虞纂虞焕褚遂良陆柬之薛稷房玄龄殷仲容王知敬王绍宗孙过庭张旭贺知章徐峤之徐浩李造韩择木田琦卫包蔡有邻郑迁李权李枢李平钧王维王缙史惟则李阳冰家舅绘姨兄明若山宋儋李璆萧诚张从申吕向长兄蒙马氏妻刘秦姝等亲见者所言)并错综优劣。直道公论。或理尽名言。即外假兴喻。虽阙标旧品。而毕寄斯文。刊讹误于形声。定目存于指掌。其所不睹。空居名额。并世所传拓者。不敢凭推。一皆略焉。其辞曰。
尝考古而阅史。
病贱目而贵耳。
述勋庸而任人。
挥翰墨而由已。
则知亲瞩延想。
如见君子。
量风雅之足凭。
奚卷舒之能已。
古犹今也。
斯得美矣。
虽六艺之末曰书。
而四人之首曰士。
书资士以为用。
士假书而有始。
岂特长光价于一朝。
适容貌于千里王羲之蕺山姥六角扇五字字索百钱人竞买去梁元帝书亦云千里之面首转觉为能矣)
篆则周史籀
秦李斯
汉蔡邕
当代称之。
俱遗芳刻石。
永播清规。
之状也。
若生动而神凭。
通自然而无涯。
远则虹绅结络。
迩则琼树离披。
之法也。
驱妙思而变古。
立后学之宗祖。
如残雪滴溜。
映朱槛而垂冰。
蔓木含芳。
贯绿林以直绳。
伯喈三体。
八分二篆。
棨戟弯弧。
星流电转。
纤逾植发。
峻极层巘。
周秦汉之三贤。
余目验之所先。
石虽贞而云亡。
纸可寄而保传史籀周宣王时史官著大篆教学童岐州雍城南有周宣王猎碣十枚并作鼓形上有篆文今见打本吏部侍郎苏勖叙记卷首云世咸言笔迹存者李斯最古不知史籀之迹近在关中即其文也李斯上蔡人终秦丞相作小篆书峄山碑后其石毁失土人刻木代之与石上本差稀又至德中安史败后四从弟沼于河阳清水渠下得传国玺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点画皆隐起作龙鸟状侧文小篆曰魏所受汉传国玺背上蟠螭一角折鼻尖有黄疵瑕按验谱牒乃无差舛云所书蔡邕伯喈陈留人终后汉左中郎将今见打本三体石经四纸石既寻毁其本最稀惟棱隽及光和等碑时时可见)
草分章体。
肇起伯度。
时君重而立名。
自我行而作故。
掣波循利。
创质畜怒杜操伯度京兆人终后汉齐相章帝贵其迹诏上章表故号章草今见章草书五行)
魏之仲将
奋藻独步。
迸泉涌溢。
或错玉班赋。
迹遗情忘。
契入神悟
然而负才艺。
履危惧。
膏明自煎
鬓发改素。
生非其代。
痛惜不遇。
名微格高。
复见叔茂
体裁约。
肌骨丰嫭。
如空凝断云。
水泛连鹭韦诞仲将京兆人终魏光禄大夫时凌云台成先误钉榜明帝使坐笼以鹿卢引上就书去地二十五丈及下鬓发皓然虞松叔茂会稽人终魏中书令大司农今见隶纸草书具姓名一纸十一行也)
子元之瑰迹。
子上之雄神。
量蕴文儒。
才苞古真。
或寄词达礼。
任道怀仁
或仰则钟繇
平视卫臻
如晴郊驷马。
维岳降神司马师子元河内人终魏录尚书事大司马忠武公及炎受禅追尊曰景皇帝今见正书带名一纸一十二行弟昭字子上魏相国录尚书事封文王追尊文皇帝今见正书具姓名两纸共一十二行)
士季之轨辙。
审钟家之超越。
将遗古而偕能。
与象贤而蹈拙。
后生之可畏。
实气盖于前哲钟会士季颍川子终魏征西将军今见带名行书一纸八字)
广陵休明。
朴质古情。
难以穷真。
非可学成。
龙蠖蛰启。
伸盘复行皇象休明广陵人终侍中吴青州刺史今见带名章草帖表七行并写春秋哀公上第二十九卷首元年馀自二年十三年尽尾足其纸每一大幅有一缝线联合之六元凯押尾云此是茧纸紧薄有脉似桦皮以诸茧比类殊有异者也)
贺氏兴伯
同时共体。
瘠而不疏。
逸而寡礼。
等殊皇贺。
品类兄弟(贺劭字兴伯吴兴人终吴太子太傅见章草书带名一帖五行)
司马氏之受禅。
炎为帝祖。
伟哉齐王
手迹目睹。
翰墨之外。
仁贤是优。
重则突兀嵩华。
轻则参差斗牛司马攸大猷文帝第二子武帝弟封齐献王官至侍中大司马今见正书带名凡四段共三纸书有痛惜羊祜之言晋姓司马国犯先讳不言晋也)
逮乎龙化东迁
景文兴嗣。
天然俊杰。
毫翰英异
元帝之用笔可观。
世瑜之呈规仰似。
如发硎刃。
虎骇鹗眙
懦夫丧精。
剑客得志元帝讳睿景文东朝中兴之主当东迁谣曰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即其人也今见潜润正书具姓名一纸七行兼杂批约有十处)
成帝则生知草意。
颖悟通谙
光使畏魄。
青疑过蓝。
劲力外爽。
古风内含。
若云开而乍睹晴日。
泉落而悬归碧潭成帝讳衍字世禄元帝孙明帝子庾氏内今见草批谢草张澄启七行)
康帝则幼少闲慢。
迥出凡境
驷马安车。
不尚驰骋康帝讳岳世同成帝弟今见行书批刘讷启四纸共七行)
真率孝武
不规不矩。
气有馀高。
体无所主。
若露滋蔓草。
风送骤雨孝武帝讳曜昌明文子今见行书一纸又两帖等杂批六处共有二十一行也)
赳赳道叔
远淳迩俗。
全姓名而孰多。
议风度而不足。
元子惮其威武
吾徒遵其轨躅武陵王晞道叔明帝弟今见具姓名正书一纸三行)
道子雅薄。
绵密纤润。
露轻藏沈。
假曲蹑峻。
尺水之含众象。
小山之拟万仞会稽王道子孝武帝子今见具姓名行书一纸凡七行)
季初则隐姓名。
展纤劲。
写拓共传。
赏能之盛。
犹踞牙钩爪。
超越陷阱杨肇季初荥阳荆州剌史今见草书一纸十行有古署榜无姓名今共传拓之)
巨源正书。
朴略仍馀。
染翰忘筌。
寄情得鱼。
若披坚草泽。
匿锐茅庐山涛巨源河内侍中司徒今见正书带名一帖四行)
叔夜才高。
心在幽愤。
允文允武。
令望令闻。
精光照人。
气格凌云
力举巨石。
芳逾众芬嵇康叔夜谯国人晋中散大夫今见带名行书一纸五行)
季鹰有声。
古貌磅礡。
虽无名验
攀附张索靖)
如凝阴断云。
垂翅一鹗张翰季鹰吴郡大司马掾今见草书一帖三行有古榜名满骞押尾)
子尼约。
片月孤峰。
千岁之下。
森森古容蔡充子尼陈郡晋成都王子谟过江食蟹遇毒者本朝尚书仆射见带名草书一帖四行)
彦先尚质。
无而不有。
犹崆峒之上。
世俗谁偶顾荣彦先吴郡骠骑将军今见草书带名三帖共有一十二行)
越石伟度
秕糠翰墨。
伐树而爱人。
似问鼎而在德刘琨越石中山太尉今见行书半纸具姓名五行)
敬思敬康
二孔殊芳。
思行则轻利峭峻。
类惊虬逸骏
康草则古质郁纡。
如落翮摧枯(孔侃字敬思会稽大司农今见具姓名行书一纸七行孔敬康会稽车骑将军今见具姓名一纸三行)
雍容士行。
季孟公旅。
肌骨閒媚。
精神慢举。
如辞山登朝。
混迹杂处陶侃士行秣陵侍中大将军今见带名正书一纸十行)
孝文刚断。
谨正援毫。
古虽拙利。
今称且高。
如贵冑之跃骏。
武贲之操刀熊远孝文豫章大将军长史今见具姓名正书启七纸)
思远则藁草悬解。
笔墨无在。
真率天然。
忘情罕逮。
犹偫雀之飞广厦。
小鱼之戏大海应詹思远汝南镇南大将军今见草表带名二纸共一十七行)
望之之草。
紧古而老。
落纸筋盘。
分行羽抱。
如充牣多士。
交连杂宝(卞壸字望之济阴人侍中骠骑大将军今见带名草书一纸共六行)
体大法殊。
实推世踰。
禀天然而自强。
乱帝札而见拘。
犹朝廷宿旧。
年德相趋刘超字世踰琅琊卫尉零陵忠侯今见带名正书一帖三行手笔与元帝相类自职居近密遂绝其与外人所交之书也)
叔文法钟。
纤薄精练。
用笔虽巧。
结字未善。
似渐陆之遵鸿。
等窥巢之乳燕(谢字叔文会稽人晋中书侍郎今见具姓名正书启两段为一纸五行其半先在官半在外及得之勘合如一得新故异也)
博哉四庾。
茂矣六郗。
三谢之盛。
八王之奇。
至如强骨慢转。
逸足难追。
断蓬征。
垂。
任纵盘薄。
是称元规庾亮字元规颍川太尉今见草书五纸行帖共八行具姓名草书又一纵十一行)
遗古效钟。
叔豫高踪。
虽稳密而伤浮浅。
叶公之爱画龙庾怿字叔豫颍川卫将军今见正行书带名一纸四行)
积薪之美。
更览稚恭
名齐逸少
墨妙所宗。
善草则鹰搏隼击。
工正则剑锷刀锋
愧时誉之未尽。
觉知音而罕逢。
其荒芜快利。
彦祖为容。
似较狡兔于大野。
任平坡之所从庾翼稚恭车骑将军今见草书四纸共二十六行具姓名正书一帖三行怿与并是亮弟庾彦祖子亮孙晋豫州刺史今见具姓名草书一纸凡八行)
道徽丰茂宏丽。
下笔而刚决不滞。
挥翰墨而厚实深沈。
渔父之乘流鼓枻
高平奕叶。
盛德遗能。
方回重熙。
接翼嗣兴。
则章健草逸。
发骪廉棱。
若冰释泉涌。
云奔龙腾。
密壮奇姿。
抚迹重熙。
若投石拔距。
怒目扬眉。
景兴当年。
曷云世乏。
正草轻利。
脱略古法。
迹因心而谓何。
为吏士之所多。
惜森然之俊爽。
嗟蔑尔于中和。
处约道允
家之后俊。
狂草势而兄优。
谨正书而弟润。
俱始登于学次。
惭一亏于九仞郗鉴道徽高平人太宰今见草书三纸共十七行郗愔方回昙字重熙并子愔司空见章草书写父杂表一首四十三行草书八纸昙晋中郎将今见具姓名草书一纸四行郗超景兴子晋临海太守今见具姓名行草书共四纸郗俭之字处约太子率更令今见具姓名草书两纸郗恢道允镇军将军今见具姓名草书及行书共两纸处约道允并是昙子)
谢氏三昆。
尚草特峻。
犹注飞涧之瀑溜。
全牛之虚刃。
达士逸迹
乃推无奕
毫翰云为。
任兴所适。
能事雅量。
末归安石
至夫蕴虚静。
善草正。
方圆自穷。
礼法拘性。
犹恒德之仁智。
应物之龟镜
恨其心惧景兴
书轻子敬。
塞盟津而捧土。
损智力有馀病谢尚仁祖陈郡散骑常侍今见具姓名草书一纸六行谢奕无奕镇西将军今见带名行书一纸六行谢安安石侍中太傅今见具姓名正书二纸三十行安得献之书时断作纸夹焉)
业盛琅琊
茂宏厥初。
众能之一。
乃草其书。
将以润色前范。
遗芳后车。
风棱载蓄。
高利有馀。
类贾勇之武士
等相惊之戏鱼。
子敬伦。
迹存目验。
以古窥今。
调涉浮艳。
尚期羽翼鸿渐。
兰香染。
与兄拓而弟真。
将奢也而宁俭。
绳绳宜尔。
杰出季炎。
露锋芒而豁怀。
傍礼乐而无检。
抟扶摇而坐致。
超峻极而非险王导茂宏琅琊丞相谥曰文献公今见具姓名草书两纸共六行王劭敬伦子晋车骑将军今见具姓名草书一纸六行兄即恬洽不见真迹洽子珉字季炎晋中书令今见具姓名草书一纸凡八行)
然则穷极奥旨。
逸少之始。
虎变而百兽跧。
风加而众草靡。
肯綮游刃
神明合理。
虽兴酣兰亭
墨仰池水。
武未尽善。
韶乃尽美。
犹以为登泰山崇高
知偫阜之迤逦。
逮乎作程昭彰。
褒贬无方。
秾不短。
纤不长。
信古今之独立。
岂末学而能扬。
幼子子敬
创草破正。
雍容文经。
踊跃武定。
态遗妍而多状。
势由已而靡罄。
天假神凭。
造化莫竟。
象贤虽乏乎百中。
偏悟何惭乎圣。
斯二公者。
能知方祁氏之奚午。
天性近周家之文武。
诚一字而万殊。
且含规而孕矩。
然而真迹之称。
独标俣俣。
忘本任心。
余所不取。
何哉。
且得于书法。
失于背古。
是知难与之浑朴言。
可以为砻斲主矣王羲之逸少右军将军前后多见行草书唯正书世上稀绝幼子献之字子敬中书令今世上多见行书独步不可具举迹书之书称二王辄加真字馀虽超越者并通谓之绝迹盖俗学之意也)
温温伯舆
亦扇其风。
风流之表。
轩冕之中。
骨体慢正。
精彩冲融。
已高天然。
恨乏其功。
如承奕叶之贵冑。
备夙训之神童王廞伯舆即导孙荟子晋司徒左长史今见带名草书一纸七行)
粤若太原之英。
二子閒生。
仲祖元常之则。
怀祖通文献之情。
方言慕而我愧(言慕钟繇
叔文而彼荣(比叔文即谢
习所通而不及言通王导
参放之而先鸣(参温放之
结束体正。
肆力专成。
犹栋梁富于合抱。
巧匠斲而未精(即王濛也)
高利迅薄。
连属欹倾。
犹鸟避罗而势侧。
泉激石而分横(即王述王濛仲祖太原金紫光禄大夫今见具姓名正书一纸二行王述怀祖太原晋尚书蓝田侯今见具姓名草书一纸三行)
若夫反古不忘。
吾推世康
似无逸少。
如禀元常
犹落太阶之蓂荚。
秘府之芸芳丁潭世康会稽人固孙弥子晋散骑常侍今见正草书各一纸共十行)
次道淳实。
寡于风彩。
自是雄姿。
翰墨具在。
如士大夫之京华游处。
参贵冑而肤质未改何充次道庐江庾亮侍中司空今见带名行书三行)
行仁靡杂。
唯钟是师。
悦端闲于高轨。
能终始于清规。
虽带偏薄。
亦能邻几。
若凤雏始备于五彩。
长松仅攀乎一枝刘讷字行仁琅琊散骑常侍今见康帝启四纸共有三十五行也)
真长则草含稚恭之厚爽。
正迩越石之羁束。
轻浮森峭。
秾媚藻缛。
落众木于秋杪
狎偫鸥于水曲刘炎真长沛郡丹阳尹今见具姓名行书及草各一帖共六行)
国明励躬。
钟氏馀风。
壮利纤薄。
守雌知雄。
如道门之子。
仙路时通张澄字国明吴郡人嘉之子晋光禄大夫今见咸康八年带名正书上成帝启一纸七行)
猗欤子成
徇迹过名。
正隶敦实。
稿草沈轻。
元常高风。
虽疏复呈。
犹不考击之钟鼓。
含律吕之音声刘璞子成南阳人晋光禄勋即得道南岳魏夫人之子夫人魏舒女父义河内修武今见具姓名行书及草两纸共二十行)
君祖驰驭。
艺忝令誉。
穷正验草。
而罕逮其能。
作伪乱真。
而未可为据。
正企钟而悠邈。
草师王而莫著。
与夫敬仁道偫王修江灌
或拔茅以连茹。
犹锐意鹏举
致身鹰翥张翼字君祖下邳人晋东海太守穆帝王右军手表帝自批后右军殆不能别久乃云小人几欲乱真今见具姓名正草书总三帖共十六行)
元子正草。
厚而不伦。
若遗翰墨。
犹带真淳。
似山林之乐道。
非玉帛之能亲桓温字元子谯国人彝子晋丞相大司马南郡宣武公今见其行草书带名四纸共三十行)
敬道耽玩。
锐思毫翰。
依凭右军
志在凌乱。
草狂逸而有度。
正疏涩而犹惮。
如浴鸟之畏人。
等惊波之泛岸(桓元字敬道温子义兴太守自署丞相僭号曰楚今见带名正行草书总十纸共六十行)
道偫闲慢。
气格自充。
始习新制。
全移古风。
伯舆之合极王廞
子敬之童蒙。
犹富礼乐之世冑。
备神彩于厥躬江灌字道偫陈留人侍中中护军今见带名行书一纸七行)
长茂草势。
既捷而疏。
慕王不及。
独断所如。
犹鸷鸟击搏而失中。
因蹭蹬于古墟沈嘉字长茂吴郡吴兴太守今见具姓名草书共三行)
元宝刚直。
两王之次。
骨正力全。
轨范宏丽。
凌突子敬
病于轻肆。
同变武而习文。
若访龙而获骥刘瑰之字元宝沛国御史中丞义城伯今见带名行书九行)
季舒纤劲。
循古有礼。
遇稀难评。
唯署一启刘廞季舒会稽人晋光禄大夫今见书名启一纸也)
顺阳笔精。
吾见元平。
近瞻元常
俯视国明张澄
利且掩薄。
能多似生。
如班输之运斧。
乏栋梁以经营范汪字元平顺阳人安北将军今见具姓名正书谢赐瓜启四行矣)
武子正笔
颇全古质。
去凡忘情。
任朴不失。
犹高人之与释子。
志由道而秉律范宁武子汪子晋中书侍郎今见带名正书启三纸共二十一行)
长民则全效子敬
便于性分。
宏逸生于天机。
众妙总而独运。
凌所师而小薄。
壮若已而不紊。
犹豁其流而冰开。
殷其响而雷奋诸葛长民琅琊辅国将军宣城内史今见具姓名行书一纸六行)
道和闲雅。
离古蹑真。
慢正由德。
高踪绝尘。
昂藏博达之士。
謇谔朝廷之臣刘穆之道和东莞侍中司徒今见具姓名行书一纸六行)
放之率尔。
草健笔力。
岂忘保持。
足见准则。
犹片锦呈巧。
细流不极温放之太原人峤子晋黄门侍郎今见草书具姓名二行)
杨真人之正行。
兼淳熟而相成。
方圆自我。
结构遗名。
如舟楫之不系
宠辱以若惊(真人讳羲宏农人今见行书带名六行)
宋珽讹紧。
足光利用。
习古者或以为轻。
日新者必因而重。
犹朴散而分形器。
务成而立赋颂(宋珽广平人相府参军今见行书具姓名凡四行)
宋武德舆。
法含古初。
见荅道和之启。
未披有位之书。
观其逸毫巨丽。
载兆虎变。
高躅莫究其涯。
雄风于焉已扇。
犹金玉矿璞。
包露贵贱刘裕德舆彭城人翘子晋太尉中书监封宋公后受禅称宋武帝今见带名批刘穆之启两纸共六行矣)
皇矣文帝
天知正隶。
举已达于纵横。
王媚于紧细献之
向精专而习熟。
几可与之兴替。
尚瞻击水鹏抟
且并闻天之鹤唳文帝讳义隆武帝第三子今见带名正行书两帖共七行杂批五处共有二十行也)
孝武武威戡难。
翰墨驰声。
虽禀训而已高。
恨一篑而未成。
徒忌人之贤已。
异及父之令名武帝书视文帝为未及)
与思话而雄强。
彦琳而愧耻萧思话孔琳之
若夷狄之佳丽。
慕颜容于桃李孝武帝讳骏休龙文帝第三子今见带名正书启十行又行书都四纸共十三行)
太宗徽音。
用壮之心。
遗弃鄙野。
不无高深。
快突俗工。
匠古邻今。
冠楂梨之下果。
怯鸾凤之珍禽明帝讳彧休炳孝武帝弟今见带名行书四纸并批杂启等共八行也)
南平休元
笔力自全。
幼齿结构。
老成天然。
比夫鸟在鷇。
龙潜泉。
符彩卓尔。
文词粲然南平王铄休元文帝第四子今见带名启正书两行)
休茂尚冲。
已工法则。
长于用笔结字。
短于精神骨力。
性灵可观。
运用未极。
犹凫雏鹄子。
初备羽翼海陵王休茂文帝第十四子今见正书带名启四行姚怀珍押尾)
后见三谢两张。
连辉并俊。
若夫小王风范。
骨秀灵运
快利不拘。
威仪或摈。
犹飞湍激矢。
电注雷震谢灵运陈郡宋侍中秘书监今见带名行书七行)
方明和。
稳媚且润。
如幽闲女德。
礼教士允谢方明陈郡惠连宋会稽太守今见带名正书签三行也)
茂度逸翰
景初清规。
或大言而峻薄景初对文云臣恨二王不得臣之体)
或寡誉而拙奇王僧虔书用拙笔以自容)
并心轻两王
迹及宗师。
拟鹤鸣而子和。
殊鲤退而学诗张茂度吴郡人敞子宋会稽太守今见具姓名行草书两纸共十行张永景初茂度宋征西将军今见正行草书五纸共三十行矣)元则亲得法于子敬
虽时移而閒出。
手稽无方。
心敏奥术。
虚薄而不忘本分。
纵横而粗得师骨。
遇其合时。
髣髴唐突。
犹图骐骥而莫展。
塑真仙而非实。
尔后王羊谬同。
众靡馀风。
彦琳敬叔
允执厥中。
孔则愈于紧速。
病于乾偏。
超举之馀。
窥羊及肩。
犹蓬瀛心想。
濩武风传。
竞其丰利
又睹薄氏。
纤圆克成。
骨力犹稚。
精彩润密。
乃诚莫贰。
掩友凌师。
抑亦其次。
虽鍮无金价。
而珉实玉类羊欣敬元泰山人不疑子宋中散大夫与邱道护同授献之笔法今见正行草具姓名书二十馀纸凡六七卷所言王羊谬同谚云买王得羊不失所望言虚也孔琳之彦琳会稽宋太常卿今见具姓名正行书三纸共二十行薄绍之敬叔丹阳宋给事中与杨孔并师小王今见具姓名行书四纸共二十八行)
淮水茂族。
敬宏不坠。
胡朝馀风。
翰墨兼至。
既约古而任逸。
亦遗能而独驶。
犹创埏埴于昔人。
全朴略而成器王敬琅琊人导孙桓元姊夫宋侍中左光禄大夫今见具姓名草书一纸四行也)
蔓衍枝派。
思元不忘。
稳厚而无法度。
淳和而蓄锋芒。
犹君子自适。
顺时行藏王思琅琊南康太守今见具姓名行书三行)
颜氏儒门。
士逊墨妙。
大令典则。
中散气调。
薄首孔肩。
体格惟肖。
如惊弦履险。
避地膺峭颜竣士逊琅琊人延之子宋右将军东扬州刺史今见具姓名行书一纸五行言薄首孔肩献之羊欣绍之琳之)
桓公护之。
神凝笔迟。
富雅景。
士规
犹门寒道高
衣薜言诗(桓护之字彦宗洛阳宁朔将军今见具姓名行书一纸四行)
翩翩正祖。
恭已法则。
师资小王。
深入阃域。
安知逸气。
未详笔力。
犹骥异真龙。
紫非正色(骆字正祖丹阳钜野今见行书一纸五行有姚怀珍徐僧等押尾)
思话绵密。
缓步娉婷。
任性工隶。
师羊过青。
似凫鸥雁鹜。
游戏沙汀萧思话陵人宋征西将军丹阳尹今见带名正书启两纸共十三行具姓名行书三行)
二王变古。
法有所属。
兢兢秀之。
敛翰谨束。
如仙童乐静。
不见可欲庞秀之江州刺史今见正书具姓名启一纸十行)
仲远循常。
由衷迩俗。
彦琳之墙仞。
茂度之轨躅张茂度
岂闻一而得三。
同出吴而入蜀巢尚之仲远鲁国宁朔将军今见带名行书七行)
世期旁通。
崛强断利。
方回之章法郗愔
敬元之草意羊欣
庖丁解牛
同君子之不器裴松之世期河东宋散骑常侍大中大夫今见具姓名章草书慰劳文一卷二十四行)
长玉靡慢。
神闲态秾。
小王之伟质
明帝之高踪。
执德而风尘不杂。
发言而礼义攸从徐爰长玉琅琊人本名瑗避傅亮讳除玉宋大中大夫今见正书具姓名上明帝启一纸五行)
江侯僧安
健利而乾。
轻媚。
体出多端。
犹广庭之卉木。
小苑之峰峦(江僧安陈留人宋太子中庶子今见具姓名行书一纸八行)
道力草雄。
圆转不穷。
壮自躬之体格。
逸少之遗风。
犹立言而逍遥出世。
验迹乃夙夜在公贺道力会稽吴兴今见具姓名草书二纸共二十行)
齐高则文武英威。
时来运归。
挺生绍伯
墨妙翰飞。
观乎吐纳僧虔。
挤排子敬
昂藏郁拔。
胜草负正。
犹力稽牛刀。
水展龙性萧道成绍伯陵人永之子宋右仆射太尉封十郡为王及受禅即位称齐高帝今见具姓名行草书及杂批三十馀纸)
世祖宣远
象贤岂敢。
仰英规而无功。
超笔力而有胆。
莫顾程式。
率由胸襟。
能骋逸气。
未忘童心。
若横波束薪。
泛滥浅深武帝讳赜宣远高帝长子今见带名行草书及杂批等十馀纸)
子良则能知未善。
心远迹迩。
家风若遗。
古则翻鄙。
虽有力而无体。
将从真而自美。
犹土阶茅茨。
俭德之始竟陵王子良武帝子今见带名行书四行)
彦回无节。
笔翰亦尔。
快利不拘。
足用而已。
如拔枫柳。
抑亦梓褚渊彦回河南人宋末与高帝同掌枢密后齐台建以佐命功授司徒中书监今见具姓名草书二纸共一十三行)
蔚先忠良。
自我名扬
老成不亏。
和雅允臧。
若穷隐肥遁。
志傲侯王褚贲蔚先渊之子齐秘书监因父忧免职便不仕时人以为耻父失节于宋室遂尔屏居今见正书启具姓名一纸凡八行)
非礼不言。
从容始昌
如硕德君子。
道义难量。
而盛德有素。
笔精源长徐孝嗣始昌东海齐太尉尚书令今见正书启共二纸)
穆父子。
载茂馀芳。
僧虔则密致丰富。
得能失刚。
鼓怒骏爽。
阻圆任强。
然而神高气全。
耿介锋芒。
发卷伸纸。
满目辉光。
才行兼而双绝。
名实副而特彰。
如运筹决胜。
威震殊方。
伯宝次道
并资义训。
兄则杂太祖高帝而外兼。
禀家君于已分。
弟则纤薄无滞。
过庭益俊。
并能闲墨妙。
逸速毫奋。
比达士与君子
人不知而不愠。
仲宝同夫季舒
署名莫窥墙仞王僧虔琅琊人昙首子齐尚书令穆公今见正书具姓名启二并行书共十五纸王慈伯宝王志次道僧虔子慈齐侍中冠军今见具姓名行书两纸共二十五行弟志齐侍中吏部尚书今见具姓名行书三帖共七行王俭仲宝僧绰子齐尚书令今见署名启行字而已与孔廞同廞字季舒
茂谦则壮而不密。
骋志恒俗。
轻师模。
任纵欲。
如勇夫格兽。
径越林麓刘撝茂谦彭城齐太子洗马御史中丞今见行书两纸共二十行)
宝光楷之。
同调合韵。
差池去就。
羽翮齐振。
依萧附王(道僧虔
俱曰
论骨气而胡壮。
验精神而顾峻。
犹岸柳之先春。
得地连于河润顾宝光吴郡齐司徒左西掾今见具姓名行书两纸共二十行胡楷南昌齐度支尚书今见带名行书一纸八行)
希秀之迹。
敬叔之伦薄绍之
正则谨促有度。
草则拘检靡伸。
如俭德君子。
清朝士人徐希秀琅琊齐骁骑将军今见具姓名行书草书两纸共十二行)
思光逸才。
挥翰无滞。
超宝光之力。
从僧虔之制。
越恒规而涉往。
出众格而靡继。
如塞路蓬转。
摩霄鸢唳张融思光吴郡齐司徒左长史今见具姓名草书一纸九行)
梁则高祖叔达
恢宏厥躬。
泯规矩。
合童蒙。
文胜质而辞寡。
明察众而理穷。
犹巧匠琢玉。
心惬雕虫萧衍叔达陵人顺之子齐左仆射征东将军梁王及受禅即位称梁武帝今见带名行书及制草杂批等四十馀纸)
文摹钟。
不瑕有害。
景乔而含古萧子云
邵陵而去泰文帝讳纲字世缵武帝第三子今见带名正书启四纸并写禅师碑文六纸及行书四行)
世调则气吞元常
若置度内。
方之惠达萧特
旨趣犹昧。
擅时誉而徒高。
考遗踪而罕逮邵陵王纶字世调武帝第六子今见带名行书三纸)
孝元不拘。
快利睢盱。
习疏于一体。
加紧薄而小殊。
惟数君之翰墨。
(去声)天伦之友于。
皆可比殊芳。
鸿雁异躯孝元帝讳绎字世诚武帝第七子今见具姓名行书一十五行)
仲正则而壮。
赊而密。
婆娑蹒跚
绰约文质。
禀庭训而微过。
任天然而自逸。
若众山之连峰。
探仙洞而不一萧确仲正纶子广州刺史永安侯今见具姓名行草书两纸一十五行)
景乔则润色钟门。
性情励已。
丰媚轻巧。
纤慢旖旎。
诗虽易其国风。
赐岂贤于夫子。
犹鸾窥镜而鼓翼。
虎不咥而履尾萧子云景乔陵人梁侍中国子祭酒今见正书具姓名启及临右军共三十行又见草书六十馀纸)
名劣笔健。
乃逢王克。
通流未精。
疏快不忒。
犹腐儒宿士。
运用自得(王克琅琊梁尚书仆射今见具姓名草书四行有胡昂印尾)
陆杲迅熟。
骋健遣能。
任纵便。
无风棱。
如郊坰羽猎。
䎀狨奔腾陆杲吴郡梁光禄大夫扬州大中正今见具姓名草书九行)
体杂闲利。
睹夫彦升
构牵掣而无法。
任胸怀而足凭。
犹注悬泉。
咽凝冰任昉彦升乐安人梁吏部侍郎掌著作今见具姓名草书五行)
茂远捷锐。
足以自给。
彦和连环。
迅不可及。
如过雨之奔檐霤。
飞燎之赫原隰傅昭茂远北地梁秘书监金紫光禄大夫贞子今见具姓名草书一纸一十一行朱彦和吴郡人中领军右仆射今见具姓名草书一纸十三行)
文海紧快。
势逸气高。
未忘俗格。
锐意操刀。
乐成名于朝野。
嗤遁迹于蓬蒿王籍文海琅琊僧虔左塘令今见具姓名草书凡八行)
季和慢速。
风规所属。
圆转颇通。
骨气未足殷钧季和陈郡梁国子祭酒今见行草书两帖共有一纸三行)
文矶纤润。
稳正利草。
软媚横流。
姿容美好。
若其抑阮褒殷。
庶几同尘。
似泉激溜于悬磴。
木垂条于晚春阮研字文矶陈留人交州刺史今见具姓名正行草书五十馀纸)
子深与惠达。
景乔之幼志。
俱亲拂毫。
同陪结字。
深正稳而寡力。
达草而丰意。
或比父而疏省。
或过师而巧媚。
谁与别其罗纨。
且欲同乎箧笥王褒子深琅琊人规子梁尚书仆射萧特字惠达子云子海盐今见正行草书具姓名共有二十六纸)
肩吾通塞。
并乏天性。
工归文华。
拙见草正。
徒闻师阮阮研
何至辽夐。
使铅刀之均锋。
称并利而则佞庾肩吾子慎新野梁度支尚书今见具姓名行书三纸)
通明高爽。
紧密自然。
捭阖宋文。
峻削阮研
载窥逸轨。
不让真仙。
犹龙髯鹤颈。
奋举云天(陶宏景字通明丹阳人隐居山林武帝追谥贞白先生今见具姓名正行书一十二行)
彦渊气懦。
任力或滞。
犹翮短风高。
升沈靡制江茜彦渊济阳梁吏部侍郎今见具姓名行书一纸三行)
宏让迅快。
放诞可观。
利疾速。
著轻乾。
若星居僻陋。
木蔓樛盘周宏汝南人宏正弟今见草书七行有胡昂押尾)
蠢蠢怀约。
任已作制。
若孤陋儒生。
辛勤一艺范怀约吴郡梁东宫侍书今见正书写正览一卷并具姓名行书一纸)
爰及陈氏。
霸先创业。
盘桓有威。
牢落无法。
等王师凭怒。
挫衄攻劫。
嗟文炀而不知。
徒染毫而败法陈霸先颍川人文赞子历梁司空丞相封为陈公后受禅即位称陈武帝今见批沈格启行书四行文帝讳茜子华武帝子见批陆琼启行书三行炀帝讳叔宝字元秀宣帝子今见带名行书一纸)
沈氏后德。
名标婺华
允光亲署。
独美可嘉。
如晚晴阵云。
傍日残霞炀帝后沈氏吴兴人君理之女今见署启一纸婺华后字)
叔齐郁然。
署押而已。
伯仁软慢。
尺牍近鄙。
钦荣之之劲举。
虽师心而入流。
高疏壮浪。
复睹伯谋
并如策马驰逐。
苇航泛浮新蔡玉叔字子萧炀帝弟官至侍中国子祭酒见署名书一纸庐陵王伯仁字寿之炀帝子官光禄大夫武将军今见具姓名行书四行永阳王伯智字荣之庐陵王弟官至左翊将军今见带名行书七行桂阳王伯谋字深之永阳王弟官至丹阳尹今见带名行书五行)
智永智果
禅林笔精。
天机浅而恐泥。
志业高而克成。
或拘凝重。
萧索家声。
或利凡通。
周章擅名。
犹能作缁门之领袖
为当代之准绳。
并如君子励躬于有道。
高人保志而居贞会稽欣寺僧智永姓王氏右军孙今见具名真草千文数本并带名草书二纸僧智果会稽人带名草书一纸)
坡陁总持。
独步方外。
甘率性而众异。
非接武于兴会。
若时违隐沦。
卒不冠带江总总持济阳人陈尚书令今见具姓名草书一纸三行)
孝穆鄙重。
刚毅任拙。
偏裨武夫。
胆勇智怯徐陵孝穆东海陈左仆射今见正书带名启一纸)
仲伦则快速无度。
驰突不疏。
尺题已终。
笔势仍馀。
似逸笼槛之众鸟。
恣飞鸣之所如沈君理仲伦吴兴人陈尚书吏部郎中驸马都尉今见具姓名草书一纸)
德章率尔。
流浪急速。
骨气乍高。
风神入俗。
符纵而失道。
等溃河与颠木袁宪德章陈郡陈右仆射今见具姓名草书两行有胡昂印尾)
快哉伯武
心空手敏。
古风若遗。
令范惟允。
如平郊逸骥。
晚景飞隼毛喜伯武荥阳陈吏部尚书今见具姓名草行书共有四纸)
翩翩济阳
茂世希祥
任朴无闻。
适俗不忘。
父轻而迅。
子凛而强蔡景历茂世济阳陈度支尚书今见具姓名行草书三纸子徵希祥陈中书令今见具姓名草书二纸)
接武随波。
雷同野王
如异硗肥之挺质。
之凌霜顾野王希冯陈黄门侍郎大著作今见具姓名草书二纸)
知道则疏弛慢。
无可取则。
削凡常。
病窒塞。
犹岸陆纵獭。
艰辛骋力伏知道昌平陈镇长史今见具姓名草书三纸)
含茂悠悠。
荐臻同德
迫时季而陵替。
俱道丧于翰墨。
徒麋鹿为后先。
非胜负可差忒谢嘏含茂陈郡陈中书令今见具姓名草书三纸)
贺氏曰朗。
虽非动人。
不事笔力。
犹阻学贫。
三者若宦游旅泊。
衣化风尘(贺会稽陈秘书监今见具姓名行书三纸)
文深孝逸
独慕前踪。
至师子敬
如欲登龙。
有宋齐之面貌。
无孔薄之心胸赵文深天水人后周为书学博士书迹为时所重孝逸汤阴四门助教师右军逸效大令甚有功业当平梁之后王褒入国举朝贵冑皆师于唯此二人独负二王之法俱入隋临二王之迹人閒往往为宝耳)
萧条北齐
浩汗仲宝
劣充凡正。
备法紧草。
师右军
歘尔由道。
究千变而得一。
乘薄俗而居老。
海岳高深
青分孤岛(刘珉字仲宝彭城彦英子北齐三公郎中今见具姓名草书十二纸)
隋则元平嗣芳
讹熟名扬。
彦谦草力。
浮紧循常。
糟粕右军之化。
依稀夫子之墙。
皆如益星榆之众象。
无月桂之孤光(刘元平珉之子洁志高蹈隋赠贞范先生今见具姓名行书二纸房彦谦清河司隶刺史今见具姓名草书十纸)
昌衡跌宕。
率尔而作。
虽蔑法而或乖。
乃由衷而不怍。
野笋成竹。
长风陨箨卢昌衡子均范阳侍中司空道虔子均礼部侍郎太子左庶子今见具姓名行书二纸)
孙工部诗集序1053年3月 北宋 · 余靖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七、《武溪集》卷三、《广东文徵》卷三七 创作地点:广西桂林市
诗之源其远矣哉!
唐、虞之际,君臣相得,明良赓载,书于帝典。
及周之兴也,姜嫄后稷配天之基,公刘、亶父艰难之业,任、姒思齐之化,文、武太平之功,莫不发为声诗,荐于郊庙,被于弦歌,协于钟石者矣。
周、召没而王迹衰,幽、厉作而风雅变,然亦褒善刺过,与政相通,盖所以接神明,察风俗,道和畅、泄愤怒,不独讽咏而已。
迨夫五言之兴,时更汉魏,而作者众矣。
大抵哀乐之所感,情性之所发,虽丹素相攻,华实异好,其有乐高古,纵步骤,局声病,拘偶俪,为体不同,同归比兴,前哲论之详矣。
某屏居岭服,北来交问殆绝,和叔继以三编见寄,自华原通守庐陵典城七八年间,凡得千首。
观其励精篇翰,托情讽谕,目之所经,迹之所接,一事一物,亡虚闻览。
其间藩辅大臣之美绩,道义良朋之荣问,泉石四时之嘉景,关河四方之行役,有美必宣,无愤不写。
虽语存声律,而意深作用,固当远敌曹、刘,高揖,兼之新律,跨李、杜之老词,其他靡曼之作,不足方也。
且其取譬引类,发于胸臆,不从经史之所牵,不为文字之所局,如良工饬材,手习规矩,但见方圆成器,不睹斧斤之迹,于诗其深矣乎!
世谓诗人必经穷愁,乃能抉造化之幽蕴,写悽辛之景象。
盖以其孤愤郁结,触怀成感,其言必精,于理必诣也。
和叔关中用兵时,即佐华原,预闻边事,以材召入御史府
莫徭作梗于湖湘,奉诏安集,遇谗失职,守景陵,再谪倅汉阴,数年,徙沔上军壁,乃得剖符庐陵
其绵历周旋万里间,边风塞草,陇云江月,凄切羁孤,无不经涉,其为穷亦久矣。
今天子忧勤求治,四海无波,羌戎伏顺,祥应臻集。
既已修孝治、祀明堂矣,方将升中岱宗,告成天地,而寤寐英杰,讨论仪矩。
和叔当于此时扈从法驾,褒赞帝功,纪朱草、赤雁之瑞,赋《我将》、《时迈》之什,歌于圜坛,荐于太室,与吉甫清风之颂相照千古,乃诗之用也,岂独穷愁称工而已哉!
袁州东湖记至和二年十月 北宋 · 祖无择
 出处:全宋文卷九三六、《龙学文集》卷七、《永乐大典》卷二二六二、正德《袁州府志》卷一三、雍正《江西通志》卷一二三、《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九一七、道光《宜春县志》卷三一
袁城之东有湖焉,上有四亭,兴自近岁。
厥后为州者,耄昏不事事,湖亭用不治以荒。
初,予至州日,其处不及往者三月。
既而吏曹务简,登城而观,水虽盈而甚污,屋虽存而将倾,乃议葺之。
且官无羡财,茍赋于民,则予不为也。
阅封内之浮屠氏多藏者,籍其馀什之一,募匠购财,一皆新之。
别为堂亭台阁,互植以珍木嘉果,间以奇卉幽草、红蕖绿荷,杂袭波上,于是游者日往焉。
予乐州人之观游是好,遂署其中堂曰「乐游」,其东堂曰「廉」。
循厓之南,其亭曰「休」;
因城之高,其台曰「月」;
抗水而榭,曰「采香阁」。
为庖厨二,以供宾客
旧亭四,皆无名,亦名之。
在乐游之西者曰「逊堂」,堂北有射棚,南有石,高丈馀,奇秀可爱,寔自卢肇故宅徙焉。
背城而东向者,曰「采珠阁」,阁后有石,亦惟旧。
「廉」与「逊」、采香、采珠,皆东西相值。
据城之隅者,曰「销暑亭」。
月台相属而差小者,曰「风亭」。
其浮有航,其绝有梁,其登有磴道,其周有缭墙,南北其门。
后溪前市,山烟水风,渊鱼林鸟,明灭虚徐,浮沈下上,眺听之际,可以释幽郁,可以道和粹。
予以公事,不得数自放于其间,月或一至,再至盖希矣,予犹以为数也。
越二年,新太守在道,予行有日矣,因置酒为会。
同僚举觞,属予曰:「湖亭虽旧而增广之,以至大备者,非君而谁?
不可以不闻于后,盍文而刻诸金石乎」?
予曰:池馆之作,耳目之娱,非政之急,何足道哉!
然此州自江以西,最为穷处,故朝廷往往以有罪者居之,予即其人也。
或终年不逢王人出于其涂,非数君子相与乐此,予何以久处乎?
后之踵予武者,其以才选而来,厥职是宜,政成民和,能无燕嬉之事欤?
若以罪谴而来,又宜有登览之美,庶几忘迁谪之累焉。
由是而言,则兹境也,当不废矣,奚取于予文?
如欲识其岁时,请以斯言刻之。
至和二年冬十月一日洛阳祖无择记。
神御殿名劄子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五一
今月二十八日,入内供奉官学士院奉传圣旨,取英宗皇帝神御殿名。
今撰到殿名十,不与前代相犯。
取进止。
孝熙殿(《尚书》注:「熙,广也。」毛《诗》注:「缉熙,光明也。」孝熙者,言孝道广且光明。前汉《礼乐志》:「乃立祖庙,恭明尊亲。大哉孝熙,四极爰辏。」)孝宁殿扬子《孝志篇》:「孝莫大于宁亲,宁亲莫大于宁神,宁神莫大于四海之欢心。」)孝孚殿(孚,信也。《诗》云「成王之孚,下土是式」,言王道信则天下以为法。)孝徽殿(徽,美也。《尚书》:「慎徽五典,五典克从。」五典,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也,舜能慎美笃行之。)孝釐殿(釐音禧。《说文》:吉也,一曰福。汉孝文受釐,坐宣室。应劭云:「釐,祭馀肉。」《汉仪注》:「祭而致福也。」)继文殿(《诗》:「《下武》,继文也。武王有圣德,复受天命,能昭前人之功。」注:「继文者,继文王之王业而成之昭明也。」)英德殿(先帝庙号曰「英」。按,真宗神御殿曰「奉真」。)英徽殿(《尚书》:「文王徽柔懿恭,怀保小民。」注:「以美道和民,故民怀之;以美政恭民,故民安之。」)骏烈殿(《诗》:「文王有声,遹骏有声。」注:「骏,大也,音峻。」)骏文殿。
按:言大有文德也。《诗》:「骏奔走在庙。」 《华阳集》卷八。
颍昌府崇宁万寿寺元赐天宁万寿敕赐改作十方住持黄牒刻石记 北宋 · 李之仪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二五、《姑溪居士文集》卷三七
上即位初,有司请以十月十日为天宁节。
是年,颍昌府奏乞以保寿院为十方住持,仍乞以天宁万寿禅院为额,招徕四方学者,以其焚修上祝新天子千万岁寿。
寻报可。
复相与谋曰:「吾君以调御身应缘示现,为诸有情作大饶益,非其大威德,步步踏佛阶梯,在在处处依佛行道,而蒙覆退藏,如杜口于毗邪,如待时于内院,其出也不遗馀力,以振起万目,融通一切种智,同底于无上正因者,不足以主之」。
皆曰:「南方有号普觉大师道和者,此其人也」。
或曰:「彼方荫嘉木,濯清泉,金碧相辉,芬馥翳荟,享天酥陀味,印烁迦罗眼,与诸上善人同会一处,而直曲指迷,自为津梁,是安得而致哉」?
曰:「是不知普觉者也。
既已为大事因缘而出现,而受如来甚深,付属固当以古人冢间林下、巡门行乞之心,而捏土成金,变浊恶而为清凉,使诸随喜成等正觉,岂有不可致者哉」?
遂遣使具丛林仪物,走二千八百里,即杭州临安径山,于第一座下申致迎请,果符正验,临福一方。
比至,都人踏肩累足,夹道如山,香雾氤氲,幡花杂出,欢呼赞叹曰:「见未尝有」!
入院升座,潮音一振,百怪顿息。
昔之谤者悔罪,笑者革心,疑者释情,信者加力。
若斋若粥,凡可以供者,恨得次之晚,耻在人之后,奔走远近,殆无虚日。
其输至肩摩而毂击,其委至露积而不垣,其盛至无地可以容。
然栋宇庳陋,舍次无序,莫不病之。
窃自谓曰:「我师去彼即此,何啻霄壤之异,无乃不堪其居邪」?
闻而笑曰:「汝等以何事而致我?
以何道而待我?
既以不可思议,如上所说之念而来,我以不退转、屹然山岳之心,而以是相契,复何彼此霄壤之异哉?
我愿与汝等历阿僧祇劫,日进日励。
阿僧祇劫有限,愿与汝等尽未来际,长居此地,同转大法轮,同建大法幢。
此地有尽,此愿不穷」。
既闻此语,皆曰:「禅师之愿,是我等所兴隆庄严,上祝吾君圣寿之意也。
顾所谓千万者,可得而强名邪?
我等愿以师之言以报吾君,愿吾君如师之言是为我等依止。
既皆信受奉行,以期必至」。
即以所赐敕语黄牒刻之石,而谓臣与闻师言,目睹斯事,乃属笔于臣,使系而记之,盖所以达师之愿,而记来者之归向也。
臣方应其所属,会臣南迁,遂不果书,而亦竟未刻石。
后三年,诏京畿诸州军监皆建崇宁万寿禅寺,听因旧为新,遂改就今额。
久之,普觉以一方所化为上所知,特加号祖照禅师
已而,移住大相国寺智海禅院,其都人曰:「师则去矣,我之念无时而忘」。
因追借所欲记而未毕刻石者,走奔江上,以书见徵,曰:「子昔许我矣,不可以不践言。
师虽改席,其化如师在也」。
臣报之曰:「无所不在者,师之道也;
无时可书者,师之愿也。
尚何待臣言而后传邪」?
曰:「都人之意也」。
乃为之书。
姑溪居士李之仪记。
右军帖后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一六
右军益州书,凡三十许帖,铨次者误置两卷中耳。
按周抚字道和穆帝永和三年桓温成都李势降,以抚为益州刺史
彭模击范贲,获之,益州平,封建城公
在官十年,卒,人庙祠之。
示印禅人 宋 · 释克勤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一四
道由悟达,立志为先。
自博地具,缚凡夫,便欲跂步超證,直入圣域,岂小因缘哉!
固宜操铁石心,截生死流,承当本来正性,不见纤尘,中外有法,使胸次荡然,了无挂碍。
施为作用,悉从根本中出。
根本既牢实,能转一切物。
是谓金刚正体,一得永得,岂假外求。
是故古德云:「此宗难得其妙,切须子细用心。
可中顿悟正因,便是出尘阶堑」。
古德隔江摇扇吹布毛,便有发机处。
至于蓦口𡎺劈脊棒,亦解桶底子脱。
盖缘专一久之,一旦瞥地,岂外得之?
皆由自證自悟耶。
大梅咨马师,受个即心即佛,便深入阃奥,自去住山。
后闻非心非佛之语,便云:「这老汉鼓弄人家男女,有甚了期!
你但非心非佛,我只即心即佛也」。
岂不是有逆水之波,觑破马师漏逗耶?
药山示众云:「我有一句子,待犊牛生儿,即向你道」。
当时若不放过,但向伊道和坐子败缺。
按:《佛果圆悟真觉禅师心要》卷上终。
皇子冬至贺皇后笺九道 其七 宋 · 张守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八三
天正肇序,时惟万物之元;
律本道和,气应一阳之复(中贺。)
恭惟皇后殿下宝慈逮下,顺德承天,乘荔挺之芳辰,辑椒涂之景福。
臣猥缘弱质,密侍慈颜,敢殚善颂之诚,益茂无疆之庆。
张当世 宋 · 刘子翚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五六、《屏山集》卷五、《八代文钞》第三八册
庚戌张侯来守莆田,余佐郡事,后两月至。
时逸寇杨勍犯闽,官军缀之鏖演山下,声摇四境。
已而回源盗作,辛亥其徒益炽。
吾之赤子探丸佩犊,皆号范兵,疽食旁郡。
壬子春,灵旗大伐,冲逐荡拓,寇乃平。
一月,天子召侯为郎,余亦及瓜焉。
噫,余与侯同僚最久,而寇攘甲兵之事,相为终始也。
方绣衣交驰,羽檄狎至,裒兵括食,刻期取办,侯以强敏济之,余因以免戾焉。
顾于侯未有助也,今侯将承前席之宠,思效一言,可乎?
夫平盗易,使盗不作难,盖剿勠之威易伸,而涵养之恩难洽也。
闽之势,犹人婴痼疾者,阴邪内乘,根固盘互,牢不可解。
今以针艾药石攻之灼之,荡之涤之,疾虽除,其真气惫矣。
道和扶衰,如保婴儿,如擎盘水,如维持侧车,惴惴然不敢有毫发之伤,则生理可致。
不然,一疴已,一恙生,消于指臂,聚于腹心,必甚于前而至不可为也。
吾民困矣,轻徭薄赋,宁使钝官守法,勿使利官逞能,庶几有瘳乎。
闽人,所知者闽事,四海之广亦犹是也,愿侯以此告于上。
王总卿 南宋 · 李流谦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一、《澹斋集》卷一二
伏以别德城隅,郁犬马恋轩之恨;
溯风天末,渺川河赴海之心。
虽缄縢莫写其精微,然情素或披于彷佛。
少回荧照,俯洞寸丹。
某官岱华自高,球琳不琢,绝一世之才而持之以道,贯千古之学而通之以权。
觉实先民,器不留物。
道机冥运,莫鬼神之旁窥;
智刃略施,忽电雹之交下。
整顿乾坤人尔,岂歛散金谷者乎。
萧何关中而位冠元台寇恂河内而功参佐命。
稽《洪范》之八政,以食为先;
考《周官》之一书,理财居半。
视今尤急,舍我曷居。
盖国论稍新于前闻,而敌情益险于难测。
谓宜厚敖仓之蓄,可但信平凉之盟?
惟公之谋,必有以察微;
则事之至,固可以应猝。
相天子在此行矣,视廷臣何以过之。
某始由世赏而窃世科,已在诸生之末;
初班吏版而托吏属,又居列邑之中。
方剡章遍及于群英,顾书考独赊于数月。
似蒙记恤,亦许甄收。
谨数日而得得来,且顺风而拳拳请。
连帅误加于论荐,指盛门尤切于归依。
大府崇严,拜孤函而汗浃;
修途隔邈,遣一介以神驰。
唯怜其轻千里之诚,少慰其成九仞之志。
南风斯竞,大火正中。
祈安舍于道和,益仰崇于宸渥。
弥深颂祝,莫既编摩。
汪提举正启 南宋 · 王炎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四、《双溪类稿》卷一五
斗指孟陬,律回太蔟。
璿玑默运,四序更端;
金节道和,百祥并集。
某官德则温其如玉,气亦煖然似春。
将指乘轺,六辔有光华之盛;
推仁发庾,百城在涵养之中。
道既与时而行,进当承昼之接。
某定交既旧,联事惟新。
远想宾闳,但感颂之咏;
敢干记室,用伸授简之诚。
天童大休禅师塔铭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攻愧集》卷一一○
余家四明,十禅刹错立名山中,儿时未甚省事,已闻人称老尊宿颇众,而大觉小珏之名尤著且久。
大则宏智正觉,小则师也。
师名宗珏和州乌江人姓孙氏
生不茹荤,世业儒,而性乐空门。
年十六,白父母愿出家,止之不可,遂依贞州定山贞如住持德云。
十八进具,长芦祖照道和声振东南,师往叩谒。
照与语,奇之,留为侍者
真歇了公为座元,师入室问云:「佛祖不到处,是什么境界」?
歇竖起一拳。
师拟议,歇挥之,师即领悟,遂云:「将谓无人到」。
歇云:「放过一著」。
宣和中,歇主长芦,学徒益集,至千七百众。
师代居第一座,为众说法。
建炎初元之蒋山,入慈受深公室,语契渊微,尤相器重。
寻避地浙东,侍歇居补陀岩,道价愈高。
郡请住岳林布袋道场,不就。
宠智时在天童,视歇为兄,邀归山间,又命师挂牌领众。
象山廷寿虚席,使君延请再三,始从之。
绍兴二年太守陆公长民仍迁师于岳林,备礼开堂。
丞相范公宗尹自号退晦居士,与师为方外交,远来劝请。
参政孙公近时为部使者,为范公草疏,禅门以为美谈。
师即嗣真歇,几三年,退处翠山,依宗禅师
待制仇公悆迁之香山,一住十八年,衲子云趋,寺为一新。
二十五年尚书王公俣请住雪窦。
二十九年直阁张公称遂以天童招之。
师念太白名山,实宠智之后,一遵规式,无所更改,道俗益向之。
师容貌奇庞,度量恢伟,喜愠不见于色。
终日颓然,无所修综,亦未尝振厉风采,而见地明白,深造自得。
死生之际,卓然过人。
人于是尤以为不可及也。
时城中湖心辩公宗师与师生之年月皆同,三十二年八月上浣,辩以遗书来。
师初无恙,览书笑曰:「齐年既行,吾亦逝矣」。
翌日迎宾如平时,晚欲小参,侍僧以为暮矣,即令集优婆塞。
众人知其有异,举寺咸会。
师从容普说,多致垂别之意。
既归丈室,濯足就座,整容跏趺,泊然而逝。
又八日,学徒奉全身葬于南谷
寿七十二,腊五十四。
师等慈接物,无贵贱之间。
待制张公劭昆弟与师为中外亲,舍人孝祥又视公为父行,皆一时名胜,师视之藐如也。
嗣法三十馀人,分领宗风,而足庵智鉴为最显。
足庵住雪窦数年,与余素厚。
绍熙三年,余官后省,忽得足庵垂绝之书,专以先师大休塔铭为祝。
大休,师自号也。
余幼钦师之名,而不忍违足庵之祝,为之铭曰:
是释者流,视生若浮。
生兮若浮,死兮若休。
生既曰休,死又何求?
足庵之求,为铭诸幽。
回知镇江桂吏部如琥劄子 南宋 · 刘宰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二六、《漫塘集》卷九
某比者不揆僭率,辄修尺牍之恭,以溷签史之听,伏辱专介赐之手书,辞意温然,若施之敌己者。
某不足当,但深感愧。
去冬不雪,人情郁伊,三阳甫交,六花纷委,此虽不敢以言祥,而涤氛道和,厥功亦大。
某与邦人探端知自,同深感咏。
夫政宽则民慢,猛则民残,此理明甚。
乡郡濒江,加之频年淮土绎骚,宁无急政波及?
开府以来,仁以拊之,宽以容之,安静和平之中,自有隐然不可犯者。
遂使连月以来,千里之内绝不闻县吏催钱夜打门之声,民生幸甚。
然敛此大惠,施于一方,犹区区之所未满,十行趣召,某尚窃听之。
齐国太夫人胡氏行状 南宋 · 刘宰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五○、《漫塘集》卷三五
胡氏族本庐陵,别而居潭之湘潭,岁久仍为望族。
夫人之大王父某、王父某、父某,皆尝贡礼部,王父敕授台州文学
夫人生长儒家,被服礼训,衣不贵华而贱质,食不厌常而喜异。
性便閒静,不事游观,质本柔嘉,未尝暴怒。
年二十有二,归于故端明殿学士赵公讳方,是生今宣义郎、前知常德军府事薿,朝奉郎、试将作监、兼权知镇军府事范,朝奉郎、直秘阁权发遣滁州军州事
端明制胜安边,为襄汉万里长城
使君或已试,或在官,皆能练兵训农,为江淮千里保障,故天下皆仰夫人之贤,今详其事于左。
夫人之归赵氏也,姑没而家之内事悉听于长姒,夫人承事惟谨。
或疑其过,夫人曰:「姑在,介妇犹不敢敌耦于冢妇,况已没乎」?
岁时荐尝,事于祖庙,事虽小必亲,食新必荐。
平居夫妇有善相勉,有过相规,未尝有慢易之容。
疾所当谨,药必亲尝;
劳所当念,食必异馔。
端明自少以天下之重自任,不恤其私。
家故有田六顷,比尉蒲圻、分教大宁回,鬻者半。
或谓夫人:「藉端明不屑此,夫人独不当为家人计乎」?
夫人笑曰:「是非乃所知」。
既田收日狭,俸入未广,夫人常量入为出,不使有阙贻端明忧。
端明之在襄汉,当北兵临边,志在吞并,使之兵将败衄,退避不暇,虽端明之智略雷动风行,而夫人之助亦多。
端明散财以收士心,夫人则俭以足用;
端明严于御牧,使常如鈇钺之临,夫人则进其家人而厚拊之;
端明令出惟行,时有调遣,诸将闻命引道,不敢反顾,夫人则遣左右馈问其家,料理其所不及,如恤其私亲;
端明或遣间往迎降将之家,夫人知其道路阻难,行李狼狈,则预制衣冠簪珥与凡日用之须,迎以予之。
以此内而诸将尽力,外而降将属心,皆誓死立功以报。
比边隅有警,端明遣将迎敌,虑有功难知,而将士容有不用命,谋于夫人,使二子偕,夫人曰:「长子家政所系,他皆惟命」。
则遣匠监秘阁往。
将行,夫人谓曰:「战而捷,宗社之福,生灵之幸,二三子之力也,汝无与焉,谨勿自列;
战而不捷,父死于忠,子死于孝,臣之义也,汝盍勉之」。
二子奉命,即介马疾驰。
盖是行也,将士之家皆饮泣以别,而夫人无戚容。
及师凯旋,皆踊跃迎笑,而夫人无喜色。
其所以辅佐君子相成之道如此。
至其教子则一于严,当诸子未壮,端明在外,夫人亲课之书,常至夜分。
语次有及人之过者,夫人曰:「汝不能自求其过,遑恤人之过乎」!
常德少有食忌,或意有不可,夫人曰:「汝他未有以异于人,而独欲与人异馔,可乎」?
监使江东,值岁俭,倾常平之廪不足拯饥,下令劝分,夫人闻之,曰:「汝为使者,一道所仰,不能自捐其有而欲分人之有,得乎」?
匠监即捐金以充籴本,豪右始争出其有,所全活不可胜计。
比镇京口,岁号中熟,而敛实薄。
春夏之交,籴贵民饥,复按池阳之故行之,不逾月而籴价平。
夫人上佐其夫,既不愧为妇之道;
下成其子,复不愧为母之道。
而夫人所以持己,所以待物,所以训饬其家者,老而深笃,贵而不渝。
诸子以夫人年高,遇风日清美,意气悦怿,固请出游,虽名园胜景,甫至辄归,曰:「吾乐不在此」。
盛暑见持扇至者辄却去,曰:「吾宁忍劳人以自奉」?
婢妾之衣服饮食必时,有过者善遣之,无过而当遣者厚遗之。
暇日与子妇团栾,必诲之曰:「内外肃,长幼顺,家无异财,室无私庖,人无间言,此吾家所由兴也,汝曹识之」。
绍定己丑夏五月匠监迎侍,自池之润。
道和常德时为通守,实行守事,以夫人康强,兄弟举酒相贺。
夫人曰:「吾寿至此,其幸安者皆残年余日,何可恃也」?
顾谓常德曰:「庶人老有侍丁法也,而况于我?
汝长子也,丐法于朝,不亦可乎」?
常德述其意,丐养者三,最后得请,即顺流东下。
先是夫人以夏月服缩脾饮过度,得脾弱之疾,继是屡作屡止,入春逾甚,至绝肉食。
常德匠监医禳并至,秘阁以地远无所容力,则刲股以进,犹不愈,则欲弃官而来。
夫人度非折简可止,则属二子遣客谕意。
犹以客未能悉夫人意也,遣二侄继之。
常德兄弟忧不知所出,夫人识其意,即好谕之曰:「吾寿至此,死非不幸,况三十年来忝冒恩荣,积封大国
端明薨背,曾未十年,汝等皆得缀朝班,纡郡绂,吾复何憾,所憾者未见汝曹有以报国耳。
今边尘未靖,国步多艰,汝等不思先父教忠之训,不推臣子国尔忘家之诚,顾效儿女子泣,不亦鄙乎!
且吾所恃者汝曹也,汝曹一日不食,吾且奈何,汝不念此何也」?
二子勉收涕谢。
又谓匠监曰:「丁艰解官,国之常法,润淮之冲,滁淮之会,非他郡比,矧在今日!
如我死,汝等待命而行,必毋徇人子之常,仓皇委郡而去。
况丧无二主,而兄既任其责矣,汝何忧乎?
不然,二郡或有不虞,汝曹为负国,吾夫妇且不瞑于地下。
汝宜悉此,仍亟报汝弟」。
匠监泣不能仰视。
二月甲辰薨于府治之正寝,享年七十有八。
初,夫人四子,薰与长女皆早世,季女以疾废。
讣闻,天子以二郡任重,即命起复,二郡民皆欢舞。
常德将以八月甲申奉夫人之柩归葬于潭,以端明勋在盟府,事应史法,夫人将牵连得书,俾为之状以待命于太史氏。
某受廛京口,当夫人之没,听舆人之诵,知夫人之盛德与其绪言为详,受简故不辞。
谨状。
秘书少监李公墓表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四四
端平初元西山先生帅闽,闻廷议大举,忧愤,坐卧不能安,拜疏力争。
余忝议幕先生录副以相示,手自窜定,今藏余家。
于时洞斋李公方需绩溪次,亦应诏封上曰:「荆帅少师,图上陵寝,淮阃勇鸷,抵掌关河,陛下轻信,兵端遂启。
丙寅妄动,剜肉医疾,三十年未合,讵堪再坏」!
又言:「南阳之燄炙人,虢国之门如市,奄人窃弄,女冠阑入,清明之气如此,旦昼之梏可占」。
又言:「庙堂务承顺,风宪怀观望,给舍多回护,德望徘徊未进,贪恶不伤毫毛」。
皆切当世要务,而谏北事尤若与先生疏暗合。
既而先生召拜内相,门下高弟多显擢,公独绾铜墨,甘平进。
以邑最登朝,论建益广。
一迁而为监察御史嘉熙己亥春也。
余与亡友方公德润俱为言官蒋岘排斥,屏居田里,每传时贤奏疏,其间议论精确、贯穿经史者,余二人辄能辨之,曰此洞斋笔也。
其论内治,于君子小人、近习女宠、斜封内降,词严气劲,端、嘉以后能言者不能加也。
惟议边事归咎首谋,不乐公者类曰:「既罪战将,主和乎」?
一唱百和,闻者皆惑。
其冬秘书少监,俄除职与郡,皆不拜,主管云台观
四年甲辰,起知潮州,擢广东运判
提舶谢蘧漕司泥子场锡课,提盐王铎违诏书买浮盐以献羡,公条二司害民状于朝。
湖南提刑,旋与俱罢,不复出矣。
越二年戊申,复以台疏镌一秩。
会言者论广东事,是公非,诏复元官予祠。
初,公伯祖樗号渡江名儒,有《诗传》行世,所谓迂仲《诗》也。
公髦逮事,耳目濡染,终身不忘。
晚卜新筑,辟学诗堂,䌷绎手泽,由是新义与旧传并行。
宦情世法悉置膜外,老不衰,疾不乱。
卒年七十一,遗命以先庐逊孤侄成子,以埋文托其友前史官郑公彝叟
凡公历官行己、世系卒葬,彝叟叙事有法,纪述甚备。
既葬,韶子、诏子、相子来谂予曰:「郑铭已纳于坎矣,吾子亦先友也,独无以表其阡乎」!
余念昔与公同受业于西山之门,先生奖公与陈瑢端甫□。
己亥之去,非有他咎,直疑公罪战,必主和、必附督而已。
按入洛之役,有诏集议,内则洪公舜俞赵公履常苦争,外则西山先生极谏,其后李公元善亦有此论。
公咎首谋,犹端平封事意也,岂为督地哉!
余读公奏藁,有曰:「和之啖人,其犹酖乎」!
论督帅之职曰:「援枹忘身可也,斫案勿道和可也,地不可弃,小使不可纳也」。
其议和战如此,公不自明而世又未尝考详,徒随声接响以訾公短,不亦可悲之甚乎!
公果附督,彼既相矣,予夺黜陟皆在其手,必当进公以报德,援公以助己,何为斥数年而不收乎?
又何为一麾刺潮、单传使粤,不数月而复斥乎?
必当与渊、起潜、斗南数子相雄长,何至与铎、蘧辈角胜负乎?
公之少蓬也,实谏官郭子奇之疏。
或劝公互劾,公曰:「此与儿女子奚以异」?
一日出小轴示余,内有郭跋语,余退而叹曰:「取魏收文沉江,以李贺诗投溷,世固有之,公于郭翰墨藏诸家,传诸友,甚德而度矣」。
公经学醇宜劝讲,文律高宜为诰,顾龃龉以去,留落以死。
梁丘贺施雠曰:「结发事师数十年,不能及」。
退之子厚曰:「子之文章,而不用世;
乃令吾徒,掌帝之制」。
古人于斯文有定价、人物有公论如此,曷尝衒己之长而没人之善乎!
余尝谓能驱使愚俗者权势也,能淆乱是非者毁誉也,在彼者也;
能流行今古者,文字也,在我者也。
在彼者销歇则在我者暴白矣。
公有《诗解》若干卷,杂论著若干卷。
如玉韫石,虹贯山川,如剑埋地,气冲牛斗,此岂权势之所能泯没、毁誉之所能增损欤!
乃述公论事梗槩及往诬本末揭之墓道,以吊吾亡友于地下,且以慰三子者之心。
公讳遇,字用之甲戌进士,秩至朝请大夫洞斋其自号云(《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五。)
帅闽:原无,据清抄本补。
申严科抑之禁诏嘉熙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南宋 · 宋理宗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七○、《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卷三三
道和籴去处,给时直平概量,毋得科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