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送浦畅斋赴松溪尹用曩岁赠韵二首 其一 明 · 孙承恩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一笑惊看别后容,草堂复此晤言同。
须知禄仕君恩重,莫问蹉跎吾道穷
路指松源山郭里,帆开潞水夕阳中。
即看寒谷冰霜后,须见阳和次第融。
百字令 其三 黎越乔前辈日记中录余《题王麓屏扁舟归养图百字令用竹垞韵》一阕,罗研生方订其遗集,转录见示,不胜悽感,即用元韵,得四阕,奉题《黛方山庄诗集》后丙寅十月十八日 清 · 何绍基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东洲草堂诗馀
顾祠初建,古双松庭院,聚英多士。
都道与君谐际甚,一味虚怀而已。
春几羞,秋觚荐,文宴常如此。
不知今日,骚坛谁执牛耳。

闻说时事方殷,胜流仍萃,海纳群川水。
旧日画图诸玉貌,不数放翁吴市。
我返家园,君归兜率,槃敦谁人事。
䜱䜪亭长,俨灵光岿然是(自癸卯春,余创建顾亭林,春秋及生日祭,朝彦皆集。然聚散无常,初事与祭者,惟寿阳相国尚在都耳。君亦寿阳门下士也。余有《顾祠春禊》、《秋禊》两图。)
上两使相咸镜监司申浚,兵使李季仝。皆庚寅科文武榜头。) 其一 明 · 丁寿岗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月轩集卷之三
使星佳会黑江边,拭眼惊看白璧联。
学士投毫穿七札,将军横槊赋千篇。
陇西自古无双艺,崇岳如今第一贤。
藉藉庚寅龙虎榜,状头名播四方传。
大司空镇山朱师治河功成百韵 明 · 于慎行
五言排律 押阳韵
帝统恢元运,皇猷播大方。
匡时资,翊圣迈轩唐。
四渎承休远,三灵协贶长。
金绳荧上瑞,玉牍启殊祥。
邈矣思河洛,遐哉彻土疆。
尧年疏砥柱,汉日塞宣房。
一自神州奠,长令泰宇康。
有时仍羡溢,无策乃堤防。
国祚千年脉,河流一苇航。
通淮环寝庙,达济灌庾仓。
碣石东输海,陶丘北望漳。
川灵忱效顺,水德固难量。
何夕成澒洞,经时害雨旸。
蛟龙微濩略,舟楫半披倡。
近市多飘瓦,沈沙总没枪。
渔矶声噭噭,鲛室涕浪浪。
万马长河北,千帆大泽旁。
扼吭三辅震,枵腹六军尪。
帝谓畴能乂,公为庶所扬。
鸾书方痛切,熊节敢相羊。
平土玄圭命,登山玉简藏。
铺筵瑶作瑱,酾酒玉为浆。
海若连蜷望,河公跋扈强。
嘻乎云漫漫,可得土茫茫。
未谓新渠易,其如故道殃。
良图宗贾让,硕画踵平当
畚锸诸州力,樵苏五道粮。
万夫声汹涌,百吏状诪张。
避地开奇险,陂山凿大荒。
淇园输万竹,渭水出双璜。
泽国三徂暑,河堤四履霜。
雨行风淅沥,露宿月荒凉。
乘橇随涂足,颦眉问裹疮。
时烦苍水玉,躬御紫游缰。
解瑟思何眇,吹埙和不防。
已成开马颊,胡乃遇羊肠。
匪石心难转,含沙道岂伤。
人焉俱讽议,公也独劻勷。
十二疏清济,三千激吕梁
漕舟胡澹澹,河水自泱泱。
粳稻充天府,枌榆护帝乡
楚包来橘柚,越篚荐璆琅。
浮磬登淮浦,孤桐下峄阳。
连旌回六鹢,叠鼓震双鸧。
竹箭乘流驶,桃花逐水香。
川光明锦缆,风色动牙樯。
岸草萧萧白,汀芦瑟瑟黄。
津亭遥不断,驿阁更相望。
罨蔼图淮树,分明植汶篁。
新畬烟漠漠,稔岁室穰穰。
国既成沟洫,民兼足稻粱。
赛神沈马璧,筑阙象龙堂。
汉愧王尊节,秦虚郑国塘。
一朝通兖冀,终古奠徐扬。
作舍谋应破,盈庭议乃襄。
藏书封宛委,画阁勒旂常。
力竭身其瘁,劳深报未偿。
无论升鼎鼐,有以润缥缃。
忆昔钟庚昴,岿然起豫樟。
垂天凌凤翥,振海压龙翔。
道解环中趣,谈倾稷下场。
文章追两汉,翰墨俯诸王
赵璧连城价,隋珠照乘光。
风猷洵骇厉,器度展汪洋。
射策趋深殿,持荷步广廊。
声华人绿鬓,阀阅世青箱。
试政名城宰,蜚英华省郎
喷沙辕历块,切玉剑垂芒。
闽海常公化,河阴召伯棠。
三齐崇岳牧,七命备圭璋。
大国行风俗,中台布纪纲。
忧氓思扇暍,祝岁试吞蝗。
望野飙犹赤,搴帷鬓欲苍。
非因勤振贷,安得慰流亡。
北斗回星履,东人宿绣裳。
方齐汉相,学垒社庚桑。
藻火庸匡舜,盐梅实佐商。
九流钦水鉴,百辟式羔羊。
自锡虞廷瑞,因违汉殿觞。
维新承历服,求旧匹明良。
周度登元老,殷忧侍御床。
六符光太紫,八座列文昌。
玉烛辉无斁,瑶图巩未央。
精忠孚黼扆,孤立抗银珰。
砥石千钧力,兼金百鍊钢。
巉岩兼土壤,泱漭纳污潢。
座有陈遵客,奁无陆贾
功崇心愈下,道久力方将。
御厩腾骐骥,天池沐凤凰。
家声知璨曜,神理固昭彰。
贱胄生无赖,孱资少不飏。
垂髫操诵籥,束卷侍门墙。
推食家闱礼,趋庭子弟行。
如天何以报,矢日耿难忘。
久矣虚燕价,萧然滞鲁狂。
吹嘘欣化枳,斲削谢为杗。
岂有光冲斗,应无颖脱囊。
铸颜惭上第,报陆已荒庄。
忝载兰台笔,曾随桂浦塘。
河渠焉敢续,聊以播馀芳。
偈颂一百零一首 其五十六 南宋 · 释慧性
 押潸韵
是句亦刬,非句亦刬。
瞒瞒顸顸,生铁门限
如斯出世为人,瞎却衲僧正眼。
子细捡点将来,也是徐六担板松源和尚忌日)
按:以上辑自《语录》道隆编《南康军庐山开先华藏禅寺语录》
偈颂一百零一首 其七十二 南宋 · 释慧性
 押词韵第三部
木落高秋玉露垂,慎终追远又思惟。
无端一世灭胡种,累及儿孙说向谁。
哑却口,落尽眉。
牵犁拽杷,带水拖泥。
捋虎须拈蝎尾,白拈手里觅便宜。
家肥生孝子,谁是五逆儿。
呜咿,呜咿。
秋露春风消息在,不知谁荐上头机松源忌)
按:以上辑自《语录》圆照编《南康军庐山栖贤宝觉禅寺语录》
虚堂智愚禅师行状咸淳十年十月 南宋 · 释法云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八八
师讳智愚四明象山陈氏子,虚堂其号也。
家近邑之普明寺,相距一里许,有山。
其祖欲卜寿穴,相者谓:此地高则荫子孙富盛,低则当出异僧。
祖曰:愿得僧以副吾崇佛之志。
及祖葬未数年,母郑氏尝梦一老僧脩而癯,长挹乞饭,因而娠焉。
逮生之夕,母复梦如前。
年十二,父母携师拜祖坟,言其事,师若有所忆。
至十六岁,无经世意,父母见有异相,舌贯鼻端,听其依普明寺僧师蕴出家。
一日,闻诵杜工部《天河》诗:「长时任显晦,秋至辄分明。
纵被微云掩,终能永夜清」。
忽有警发。
辞亲出乡,首依雪窦焕和尚、净慈中庵皎和尚
公务外惟坐禅,二老抚爱,常置之左右。
道过金山,掩室和尚一见甚器重,通夕与语无倦。
是时运庵师祖谢事真之天宁,解后语话,见其气宇不凡,未几赴道场,携师过霅上,薙染为不釐务侍者
凡入室,常举古帆未挂因缘,不许下语。
思之,古帆未挂话有甚难会,其实只是一沤未发已前事,何得不教人下语?
造方丈,通见解,声未绝,庵云:「何不合取狗口,静地里密密体取去」?
归寮不觉躁闷。
忽然会得古帆未挂话,清净行者不入涅槃话。
次日入室,却问南泉斩猫儿如何,师云:「大地载不起」。
庵低头微笑。
自此遍历诸大老之门,与石帆衍叔结盟,游江、淮湘、汉,巡礼祖塔。
坐夏荆门玉泉,因思虞察院疏山寿塔因缘发明,孜孜参究。
因过庐山大雪弥月,在东林旦过堂,夜坐,无心中会得大岭古佛放光时节,自此凝滞泮然。
其时无二月和尚主福严,奔走龙象,师往依之,即命典藏。
有脩首座饱参硕学,归隐南岳,影不出山,未尝容易肯可诸方。
师与商略古今,反覆博约,深相契合。
有北禅礼和尚,机辩峻捷,衲子少得登其门者。
师一日访之,厉声曰:「新到相看」。
云:「长老不在」。
师云:「已得真人好消息」。
出,唤行者云:「新到僧在那里」?
师指露柱云:「和尚问,尔何不答」?
云:「甚处来」?
师云:「福严」。
云:「行李在甚么处」?
师云:「在旦过堂」。
云:「我不问尔者个行李」。
师云:「若是那个行李,北禅门下著不得」。
倾倒不忍舍。
由是回浙,到净慈见净和尚
净问云:「尔还知所生父母通身红烂,在荆棘林中么」?
师云:「好事不在匆忙」。
净随后打一拳,师展两手云:「且缓缓」。
笑翁和尚灵隐,以虎丘旧职,命师再尸藏事,举住杭之广觉,力辞。
忠献史卫王秉钧轴,嘉禾天宁别浦以师名闻之,出世兴圣,实绍定二年也。
复迁报恩,开府存耕赵公以明之显孝,力请开山。
复迁瑞岩
二年丐退,掩关启霞,萃成颂古代别。
延福虚席,侍郎黄公坚请主之。
继迁婺之宝林。
五年,婴强寇之难,归松源塔下。
谷和尚主冷泉,欲举立僧,恐不俯就,衲子再三礼请,师从之。
开室普说,垂三转语,罔有凑泊。
宝祐戊午,育王虚席,禅衲毅然陈乞。
有司节斋尚书陈公嘉其公议,特与敷奏。
是年四月领寺事。
三年,吴制相信谗怀隙,辱师,欲损其德,师怡然自若,始终拒抗,略无变色。
圣旨宣谕释放,作偈奉谢云:「去时晓露消袢暑,归日秋声满夕阳。
恩渥重重何以报,望无云处祝天长」。
古愚余尚书乡郡,特以金文延之,迫于晚景,退闲明觉塔下,作终焉计
景定甲子有旨,诏住净慈
衲子奔集,堂单无以容,半居堂外。
上彻宸听,赐绢百疋,造帐米伍伯硕,楮券十万贯。
是年秋,又赐田参阡馀亩,即今天锡庄是也。
十月,帝崩,召师入内,对灵普说,两宫宣赉忧渥。
丁卯秋,迁径山
冬十月,朝廷降香,遣使祷雪,问师期应。
师曰:「今夕」。
果至期无爽,回奏,赐绫牒贰拾道、银券等,一新僧堂、浴堂、行堂。
区区工役中,犹励众无怠。
师感两朝恩遇之宠,将所赐帑帛创小庵于望云亭之东,扁曰「天泽」,就筑塔为归藏之地。
师平生性不通方,与时寡合,临事无所宽假,言才脱口,则释然无间,以是学者畏而仰之二十年。
常举灵云两处,不答,徵问衲子,少有契其意者。
己巳十月五日,祖忌,拈香罢忽感微疾。
越二日,书偈沐浴,端坐而逝,春秋八十五,腊五十三。
嗣法十数人,《语录》二帙,已行于世。
门人奉全身瘗于塔焉。
咸淳十年十月十一日,新劄差住持庆元府清凉禅寺法小师法云谨状。
按:《虚堂智愚禅师语录》卷一○,续藏经第二编第二六套第四册。
送琦后堂住荐福 南宋 · 释居简
锦屏之英老大隋,孤芳寄林非所宜。
南堂特榻越常轨,东山陷虎藏深机。
稽山之琦后来秀,倔强不落古人后。
后堂新破北山(自注:松源处作后堂。),夺食驱耕誇敏手。
古已往矣不可觅,胡为区区蹈陈迹。
衲僧怀袖捲风云,何地不容轰霹雳。
吾常学古不学今,确持谠直甘陆沈。
顾影自立时自箴,舍公其谁知此心。
公今老牯群中去,转位回机头角露。
所存匪石不可移,万里骁腾在初步。
道场山北海禅师塔铭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一○、《北涧集》卷一○
淳熙初,保福住持證公度弟子四,曰真、心、圆、明,上字同曰悟。
少城之东大圣慈寺中。
九十六招提,最胜处四五禅刹,外皆钟梵花雨,三学讲演。
一日,四比丘屏息侍證,曰:「咨尔真与心,尔毋滞名相家,盍遍参乎?
尔圆尔明,则掌余药石服御」。
翌日归白父母,其母鲜于氏贤,谓曰:「自我归尔杨氏家,祷于白衣大士,愿得佳子俾学佛。
尔生丧明,祷而复明。
尔其念哉,行矣毋踟蹰」!
乃束包下三硖,寻访本色宗工,见松源岳于报慈,扣无用全于天童,遂识无用之用,而悟之不己欺。
分座于双径石桥宣之席端,开法于四明天王寺
衲子不称心而称北海,声猎猎丛林中。
瑞岩大同全金山荐诸庙堂,希夷如净在南北山,掎角沮胜己者,止秀之本觉
老坡昔三过此,所谓「三过门间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
为乡老人文公发旧有堂曰「三过」,余为之记。
居无何,之沮不行,移湖之道场凡若干年,振坠起废,一新土木金碧,九年之功也。
忽瞑倚禅板谓众曰:「转息隔生,勿虚度日」。
书四句偈而寂,某年月日昧爽前。
龛留一七日,全身瘗寺西冈,寿六十一,腊四十四。
度弟字若干人。
观从余游久,惟余言是信,惧人饰虚誉美厥师而诞后世,直致其事求余铭。
铭曰:
既生而眇,母祷而瞭。
粤如所祷,俾皇绍。
及见报慈,其瞭复眇。
眢厥常明,发以内照。
遐香阒迥,重昏而晓。
用晦藏晶,扣玄体要。
日渐月摩,靡不炫耀。
嗟嗟末流,以窃以剽。
自罹颛蒙,瞑视盲眺。
其蔽可撤,其窒可窍。
其愚可唁,其昧可吊。
反睨高蹈,讪谤嘲诮。
鹩安卑枝,鹦止蓬藋。
爬搔馀粒,族类相啸。
九万里,控地浅料。
大方无外,不直一笑。
幻缘尽矣,一瞬而了。
了无可了,月涌寒峤。
自伊寓还居杨山。示子孙 清 · 申暻
 出处:直庵集卷之一
误作他土旅,好归杨山宅。
离乡太无端,还乡讵不乐。
自从返旧居,我心方自惬。
旧居不可舍,乃今得归宿。
举头望崇岳,游目俯脩麓。
茅栋尽幽静,潇洒傍泉石。
虔诚依松楸,叙怀对宗族。
禾黍劝春耕,桑麻候秋熟。
桃李荫阡陌,杞菊护篱落。
素位在固穷,颇学忍饥法。
岁月肯虚掷,床书阅朝夕。
卷中慕古人,未信世代隔。
文种不可绝,儿孙时课读。
馀事有胜情,杖屦度云壑。
花鸟供怡悦,山水当丝竹。
林叟与野僧,经过亦不俗。
境界自閒适,胸中无尘杂。
如许可送老,胡为劳形役。
安身宜逃世,名场期不入。
独立人世外,庶远耻与辱。
云卿与五郎,我不让汝躅。
永矢在阿志,诗成聊题壁。
南昌县吴君墓志铭1123年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六六 创作地点:江苏省无锡市
君姓吴氏,讳彦申字圣时处州龙泉人也。
曾祖讳某,赠大理评事
曾祖妣胡氏,赠河东县太君
祖讳某,赠承事郎
祖妣朱氏,赠蓬莱县太君
考讳某,故任奉议郎、知湖州长兴县事;
妣鲍氏,封金华县君
吴氏之先,家于会稽山阴,唐末有为谏议大夫者,避董昌乱,徙籍永嘉
谏议之季,自永嘉转择幽胜,爱龙泉松源乡溪山深秀,因卜居马。
兄弟每一相思,则束剑呼仆,千里命驾,其友爱如此,于君盖始祖也。
五代暨国初,吴氏世有隐德,弗显。
天圣中,君之从祖伯仲始相继登科,丞于秘书殿中,由是君之曾大父廷评公蒙追荣之恩;
长兴府君擢第升朝,而君之大父承事公复被褒赠,于是吴氏为名家著姓,而宗族之登仕版者,踵相接于朝矣。
长兴府君生三子,君其长也。
幼力学有大志,才弱冠,美秀而文,一举与计偕,识者皆以早达远到期之。
居无何,丁长兴府君忧,哀毁逾礼,庐于墓侧。
终丧,思所以为偏亲之荣者,五举于礼部不见收,而行义日益著于宗族,信于朋友,推于乡闾。
大观中,诏以八行取士,君为乡人称荐。
长乐郑修提举两浙学事,檄邑官敦请君就黉舍,君辞不获命,则以书力荐其友人吴达而归,一时士夫高之。
政和二年进士第丙科,君行年四十有九矣。
喜见眉睫,谓所亲曰:「此何足云,所可喜者,世先人之科以拜吾亲耳」。
秀州司理参军,归未及家,而金华君捐馆舍,以不得拜亲为恨,哀动路人。
服除,授宣州宣城县主簿,以举者改从政郎,授洪州南昌县丞
在官逾二年,以疾终于官舍,享年五十有九,实宣和四年十二月十有七日也。
君孝友惇睦,出于天性,终身之慕,至老不衰。
吴氏素以富厚称。
长兴府君没既久,从父议析居,君当得善利田宅,悉以畀从父,而自取其次,且以家事付诸弟,一不问,故昆弟义聚,人无间言。
所友皆一时善士,与故尚书郎鲍辉乐平吴逵相好尤笃。
举动造次,必以礼自持。
乐道人之善,所称皆天下长者。
其学问渊源,不务华藻,著述文章,根于理致,久困场屋,于得丧澹如也。
晚始仕,虽折腰州县小官,然遇事不苟随,所至皆有可称。
其在宣城,尝摄水阳镇,土豪有与镇官交结者,因持一事请托,无不满意。
君至之日,首发其奸,土豪一夕自恨死。
既而朝廷行方田法,君被檄领祁门,尽瘁所职,毫发无私,吏不能欺,同僚相率以为模楷,由是一方安之。
其在南昌富民子冒户产免输至千疋,君适摄邑丞,按治之,伏罪,下户赖免输者殆以千数。
尝兼尉事,弓兵获盗以奉君,曰:「此于法可得改秩」。
君笑谓曰:「汝之获,我何与焉」。
凶岁,他邑惮大吏,莫肯弛租。
君尽蠲之,以裕民力。
君初官才佐两邑,其施设已如此,使其素所蓄积,得少伸于世,其可量也哉!
初,君调南昌丞也,懿戚有在要路者欲挽之诸公间,且俾注见,君卒不注,谓所亲曰:「是区区何为者,庶几以吾所当得则无愧矣。
他日倘改秩,致其事而归,因得恩及先人,此我平日所愿也」。
然卒不能如其志,岂非命耶!
长兴府君之丧,君乞铭故给事中同郡龚公原;
金华君即世,后铭属故右司谏议大夫延平陈公瓘。
君尝曰:「吾之所以托我亲于不朽者,徒以二公故也」。
公好学,虽至老,手不释卷。
晚节颇喜浮屠氏书,能达其要旨。
将殁知时,至蔬食逾旬,屏左右衣冠而化,其践履所至如此。
浮梁臧氏,故秘书丞君锡之女。
生四男,长曰士敏,早卒;
次曰士宽,承信郎
次曰士彬,亦早卒;
幼曰士元
一女,适从事郎、监潭州南岳庙李论,后君七年亦亡。
孙二人,曰昭、曰惠。
士宽以宣和五年十一月二十有三日葬君于松源石龙山之阳。
既葬,以状来请铭于某。
惟先妣卫国太夫人,君之姊也,君少从先公太师学,而某自幼得从容侍君左右,甥舅之情甚厚,且知君为详,义不得辞。
铭曰:
扶策读书,劳苦半生,能成名,而不得一拜其亲。
歛板折腰,非利斗升,欲及其先人,而不得少如其志。
岂是二者,命亦有所制耶?
故富其德而啬其寿,深其蓄而狭其施,岂造物者之有意耶?
将不在其身,而在其子孙,庆流有衍,为后人之利耶?
石龙之冈,先陇相望,安此幽宫,而所以升跻神明者,其无所不至耶(《梁溪集》卷一六九。)
自此句「行方田法」至篇末,底本阙,据道光本补。
左朝请郎尚书右司员外郎致仕潘公墓志铭1140年12月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五八、《北海集》卷三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
潘氏世为处州青田右姓,其先本武林人
青田有沐溪乡,旧传东晋时尝有鹤沐于其溪,因以得名。
山林幽邃,形势深阻,而中多美田,殆为异境。
公之六世祖避五季乱至此,爱之,遂家焉,子孙寖以蕃庶,居是乡者今数十百家。
曾祖讳惟德,祖讳惟,素儒业,咸以长者称。
考赠朝奉郎讳麃,学优不仕,而笃于行义,乡人爱慕之,有争讼者不之官府,而来取决。
尝举八行,不就。
宣和中,妖贼方腊之党陷处州,境内多被其害,独以谋帅里社之人卫其乡,贼不能犯,远近赖之。
公其长子也,讳特竦字廷立
性颖悟嗜学,幼所习诵,终身不忘。
年十九,学成,游太学,与英俊并处,凡十年。
校试升选,每居前列,名称籍甚。
大观四年,遂以上舍及第,释褐调长洲主簿,选为吉州州学教授,改高邮
秩满,除太学正
丁妣安人叶氏忧,服除,授辟廱正,未赴而辟廱罢,为邓州司仪曹事。
公以经术入官,而吏能精明,若所夙习。
郡太守初见公,与语,奇之,试以疑事委公处决,无不得宜,乃叹曰:「君通才,当为朝廷用,而淹留州县,可乎」?
因荐于时宰,复除太学正
考满,改宣教郎,俄迁博士
公久历学官,滞于进,而守职惟谨,不改常度。
贵游子来肄业,罕循理。
有两生犯规禁,自以挟势,必见优容,公判其罚如规,而一生当斥去。
同寮失色,司业亦以为言,公执不夺,识者多之。
丁外艰去官。
既终,哭谓其二弟曰:「吾于时寡合,向屈志仕宦,本以为亲荣。
今抱永慕之戚,此兴衰矣」。
乃于旧庐之侧植嘉橘,筑堂,日游息其间。
取楚辞《橘颂》之语名堂,曰「与友为文」,以见其志。
居久之,不为赴调计,亲族共相敦勉,乃出造朝。
时行在扬州士大夫稍集,公甫至,会更定宫观官令,欣然请于有司,不俟报,谒告径归。
政府间有招之者,不往见也。
已而,资格未应,不得请。
閒居再踰岁,值车驾幸永嘉,将旋跸会稽,而临海居间为要郡,朝廷择才贰郡。
政府有荐公者,遂除通判台州,且趣之官。
公至,谓太守曰:「今朝廷艰虞,仰给州县,宜留意财赋。
丰财之术,非它求也,课其入而勒其出,则用度自充。
若循蹈旧习,任情慢令,徒慕宽厚之名,缓急何以塞责」?
太守悟曰:「君言是矣,自今请悉听君」。
于是公得究心经理,凡利应入公上者,不复有耗蠹隐滞之弊,郡中财计为之羡溢。
迨六师回驭,若行朝所供亿,转输相继,未尝告乏。
明年,讨建寇范汝为,宣抚使以兵十万出其境,费给悉具。
时方多事,州郡趣办不时,往往以军期取具编户,吏缘为奸,民受其弊。
临海一郡,终公之去,无毫发横敛。
以奉行籴事不扰,先期而足,被赏,朝廷益知公才。
及受代,召赴都堂审察,未至,擢尚书金部员外郎
自兵兴以来,当官为政者率务姑息、称人情,而公在临海,专以奉公惜费、杜请托、抑侥倖为意。
人或不乐,乃因疑似,以事谤公,达于言路,到省才月馀,遂坐谏官章疏罢。
以请,连主管建州之冲佑、台之崇道观,优游里闬凡六年,以自适其素愿。
读书赋诗,以自娱乐,亲旧相过,辄置酒尽欢,退黜虽久,未尝见其几微于辞气间也。
绍兴七年秋,起为广南东路转运判官,命复中寝。
明年,再除江南西路,未赴,擢为度支员外郎,进大理少卿右司员外郎
不半岁三迁,而人犹恨其晚。
于是朝廷方用公而未止也,公亦感激自尽,思效其才,至忘饥渴。
大暑,暴中暍,居三日,疾革,以请得致仕。
卒年五十有八,时九年秋七月辛巳也。
累阶至左朝请郎,佩服六品。
公事亲孝,与二弟相友睦,待人诚信,必践言。
才智有馀,而临事不苟,历仕中外,所至称职。
居乡好义,有先君子风。
遇姻族有无告者,赒其贫乏,恤其孤寡,孜孜不倦。
建炎初,建卒叶侬作乱,掠龙泉松源乡,而沐溪接壤,乡人震恐。
公方服丧在家,喟然曰:「吾先君尝保此乡,小子其敢忘之」!
乃设方略,率乡人之壮健,栅于险要,坚壁以禦之。
贼至,不得入,遁去,州郡赖之以无虞
上其事于朝,特加赏焉。
后数岁,松溪贼危李窃发,其锋直抵沐溪境上。
公如前拒守,闾井获全,乡人德公不忘,及其没也,少长皆为之流涕。
呜呼,使天假公年,获尽其用,则所施设岂止一乡之惠而已哉!
公耽玩书史,始终不厌,为文温丽,自成一家。
有集三十卷。
学既该览,尝作类书,补前人所遗者,又采近世文士词语以附益之,成五十卷,曰《课儿集》,传其家。
娶同郡叶氏,封安人
子男二人,长曰曾,将仕郎,次曰肖。
孙男一人、女二人,皆幼。
曾卜以十年冬十有二月丁酉,葬公于其乡油田之原,盖公平日所属目之地,追遗志也。
先期,得其舅西安宰叶君绶状公行事,已,见属曰:「先人晚乃遇合,用矣,不幸奄忽,赍志而没。
今葬,当有铭以诏后世。
私念生平先友可托兹事莫如公宜,是以来请」。
余感其言,顾不得辞,遂以寄哀于此文也。
铭曰:
沐溪之水,窈而清兮。
群山合沓,环如城兮。
仙人沐鹤,曾此经兮。
韬奇韫秀,閟厥灵兮。
钟美于人,公其英兮。
受才孔多,学蚤成兮。
贤关典教,士服膺兮。
通守一邦,其政平兮。
首公不挠,孰谤憎兮。
含香入侍,迹靡停兮。
襆被去曹,中甚轻兮。
归与橘友,同芳馨兮。
偾而复起,道将行兮。
卿联宰属,官亟升兮。
嗟天与时,不遐龄兮。
三日卧家,疾莫兴兮。
还丧里社,皆失声兮。
公乎保我,今谁凭兮。
怀德不忘,传令名兮
视其后人,宜有庆兮。
龛铭淳祐十年三月 南宋 · 释道冲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一五、《痴绝道冲禅师语录》卷末
绍熙壬子出峡,夏于公安二圣,时松源密庵之道于饶之荐福,旱暵艰于著众。
西湖妙果虚席,松源举云居首座曹源应选,亦密庵之嗣也。
听其入门提唱有省,遂投诚而住,未几归侍司。
甲寅夏曹源有信上龟峰之命,复从其行,留三年出浙。
松源由虎丘迁灵隐遁庵华藏,肯堂住净慈,皆往从之。
松源灵隐,门庭孤峻,八阅月而后得归堂,凡求挂搭,必呵斥不得亲。
一日忽曰:「我八字打开挂搭它,自是它蹉过了」。
当下始知昔在龟峰三年,曹源怒骂嬉笑,皆为人之方便也。
自此不疑天下老宿,到与不到皆瞒我,不得已而随缘放旷。
曹源顺寂后二十年,为人推出,瓣香不敢忘。
凡六处所聚兄弟,不可谓无,只是用翳睛法者少。
苦哉,吾宗丧矣。
今年八十二,时节将至,扶病执笔,直叙得法之由,刻诸龛阴,以昭至信。
淳祐十年岁在庚戌三月初六日,痴绝书。
松源禅师塔铭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五三、《渭南文集》卷四○、《吴都法乘》卷五上之下、《增修云林寺志》卷五
松源禅师名崇岳,生于处州龙泉松源吴氏,故因以自号。
自幼时,已卓荦不群,处群儿中,未尝嬉宕
稍长,闻出世法,慕向之。
年二十三,弃家,衣扫塔服,受五戒于天明寺首造灵石妙禅师
继见大慧杲禅师径山,久之,大慧升堂,称蒋山应庵华公为人径捷。
师闻之,不待旦而行。
既至,入室未契,退愈自奋励。
中夜,自举狗子无佛性话,豁然有得,即以扣应庵,举庵世尊有密语,迦叶不覆藏,师云钝置和尚应庵厉声一喝。
自是朝夕咨请,应庵大喜,以为法器,说偈劝使祝发,栋梁吾道。
隆兴二年,师始得度于临安西湖白莲精舍。
自是遍历江浙诸大老之门,罕当其意,乃浮海入闽,见乾元木庵永禅师
一日辞木庵,欲往黄檗
木庵举有句无句,如倚树,师云:「裂破」。
木庵云:「琅琊道好一堆烂柴聻」。
师云:「矢上加尖」。
如是应酬数反,木庵云:「老兄下语,老僧不过如此,只是未在。
他日拂柄在手,为人不得,验人不得」。
师云:「为人者,使博地凡夫一超入圣域,固难矣。
验人者,打向面前过,不待开口,已知渠骨髓,何难之有」。
木庵举手云:「明明向汝道,开口不在舌头上,后当自知」。
逾年,见密庵于衢之西山,随问即答。
密庵微笑曰:「黄杨禅尔」。
师切于明道,至忘寝食。
密庵移住蒋山、华藏、径山、皆从之。
一日,密庵入室次,问傍僧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师侍侧,豁然大悟,乃云:「今日方会木庵道,开口不在舌头上」。
自是机辩纵横,锋不可触。
木庵又迁灵隐,遂命师为堂中第一座。
旋出世于平江澄照,为密庵嗣,迁江阴之光孝,无为之冶父,饶之荐福,明之香山平江之虎丘,皆天下名山。
惟冶父最寂寞,又以火废,师一临之,四方名衲踵至,栋宇亦大兴,人谓师能使所居山大。
庆元丁巳年,适灵隐虚席,佥曰:「安得岳公来乎」?
果被旨以畀师,欢声如潮。
居六年,道盛行,得法者众,法席为一时冠。
而师有栖隐之志,即上章乞罢住持事。
上察其诚,许之。
退居东庵
俄属微疾,犹不少废倡道,忽垂一则语以验学者曰:「有力量人,为甚么抬脚不起,开口不在舌头上」?
又贻书嗣法香山光睦、云居善开,传以大法。
因书偈曰:「来无所来,去无所去。
瞥转玄关,佛祖罔措」。
跏趺而寂,实嘉泰二年八月四日也。
得年七十有一,坐夏四十,奉全身塔于北高峰之原。
成之四年,香山遣其侍者道孚以铭属某。
某方谢事居镜湖上,年过八十,病卧一榻,得书,不觉起立曰:「亡友临川李德远浩实闻道于应庵,盖与密庵同参。
李德远每与某谈参问悟入时机缘言句,率常达旦。
读师语,峻峭崷崒,下临云雨,如立千仞之华山
蹴天驾空,骇心眩目,如钱塘海门之涛;
虎豹股栗,屋瓦震动,如汉军昆阳之战。
追思德远所言,然后知师真临济正宗,应庵密庵之真子孙也。
铭曰:
临济一宗,先佛正传。
应庵父子,以一口吞。
金圈栗蓬,晚授松源
松源初心,论劫参禅。
于一笑中,疾雷破山,坐八道场,众如涛澜。
金镞脱手,碎首裂肝。
彼昏何智,万里铁关。
后十大劫,摧山湮川。
法力所持,此塔岿然。
十方禅刹僧堂记 宋末元初 · 郑思肖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三八、郑所南先生文集
我三十年来,幅巾藜杖,独行独往、独坐独卧、独吟独醉、独往独来古阖庐城
每一至于万寿、承天、虎丘诸禅刹之间,必喟然叹曰:「我生也晚,惜乎不见古尊宿法席隆盛之时」。
向者径山灵隐、天童、净慈、育王、中竺、雪峰、雪窦、蒋山、道场、能仁、东林、仰山、黄龙、开先、百丈、双林、鼓山、大沩、石霜、西禅、保宁疏山金山焦山何山夹山、福严、圆通、江心、大慈、华藏,名刹百馀,皆为法窟。
大刹禅单近千数,小刹禅单亦不少。
凡古尊宿之行道也,一语一默,一动一静,无非举唱向上,巴鼻了当。
衲子命根,多有死其心于一坐宴间,而笑骂于佛祖之上者,如在世外,受清净福。
自不肯饮酒,自不肯茹腥,自不肯私庖私啖,自不肯私富私居,自不肯傲慢,恣纵所为野气。
一水庵岳松源冲痴绝范无准观月林开无门诸老禅,据师位,皆孤硬有恶辣手,皆讲丛林规矩。
不许看经看册,不许偶语杂事,昼夜趺坐,密如列,尽命参究,咸有觉触,是以颇多龙象,堪以负荷法门。
夫何今者炉冷锤轻,不足以煅炼法器,饭粝食恶,不足以供养大众?
常住昧于收支,过于撙节,斡衲子□中食为囊橐计、为结托计、为自醉醲饱鲜计,比比皆然。
致使十方衲子,东驰西走,竟无可放包参请之地。
昔不忧饭,今忧无饭;
昔不忧师,今忧无师。
江南禅教诸刹,连年遭水遭荒,常住逋讼窘迫,处处闭僧堂并数年,可去者去,不可活者丐借独爨,偷救残命,如失母儿,无所依附。
先是三十年来,争夺住持,耗常住,竭私蓄,弄贫买胜,无辜争讼,亦多摧挫费耗,失僧仪落业,共拨因果,大为时俗变坏。
江南十方丛林古意,今尽不存,竟无十方本色衲子,处处僧亦皆少,逆料此后法门愈其难矣!
世人意马恶业,易于跌荡,后于薙发,背古悦新,竞舞魔怪,叛于正法。
我欲痛说,不忍笔之。
昔黄面老子尝悬记末法僧门流弊,不幸身亲见此。
间有清素纯正办道之士,叱为怪物,骂之「何苦自取桎梏其身」。
苦者益苦,颇难于独立,坚抱旧心,固无摇动。
彼偷心未歇者,亦从而得志,逞盲辨以当宗乘,笑守古戒为不脱洒,自诳自尊,鼓无明火,入骨爱财,富者愈富,念念谋僧官,买大住持,营私室为俗窟,生亲子为徒弟,业重魔炽,浮于俗人。
苦哉!
痛哉!
绝不念黄面老子正为何事出世,百丈禅师亦何为而作僧堂!
爰自少室、曹溪,多居律寺别院,说法尚苟简,杂居无伦;
唐代宗末,百丈始发广大心,别创禅居、立法堂、立僧堂,又置十务以处主事者。
清规一出,法度咸新,素无蒙堂、无前资、无单寮、无退居方丈、无塔头庵院。
其曰禅僧无高下,但依入堂次第,同一堂而处。
进则始出位,尽力为众;
退则仍屈己,栖身于众。
三条椽下,七尺单前,一切不顾,宁肯犯人苗稼,为众所摈笑?
又况百丈以前,天下苦无多寺院,而办道之士,多无地栖禅,率是独隐深山穷谷,刀耕火种,而自食其力,身其劳苦,则心不纯一,岂不愿得一单自如,将安其身而远于役,可移其心而专于道?
百丈之惠可谓至矣!
有志气者,可以安禅,可以共住,可以同参,可以交相淬砺,可以交相鼓唱,可以交相行道。
照耀山林,大众群然,一时一一坐破蒲团,我心亦足庆快。
我成道,大众不成道,我不愿独先成道;
我安,大众不安,我决不敢独安。
昔创此僧堂,为大众设,非使我独安于办道也。
安其身,所以安其心;
安其心,所以安其道。
苟不安于道,则不安于心;
不安于心,则不安于身;
不安于身,则心生万梦,失却自己,何以为佛法栋梁?
何以为众生表率?
僧固亦人也,为其清净慈悲,了达自心,而得僧之名;
若以落须发、披袈裟为僧,九间万椽、百席千单为僧堂,此世间见也。
诚不曾闻往昔之时,千岩万壑之中,古尊宿行道之处,万锡飞来,如龙走空,虽现头角,不露爪甲,划破虚廓,别为一道,不涉世人众生行处,万刹日月出没其中,八面风云变化于外,无所之所,不住而住。
争奈有目者不能见,有足者莫能入,是谁之过与!
倘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其心,恐亦可以消檀施一盂饭,然未广大也。
必有大心大士,与大众同生死、同粥饭、同行住坐卧、同此心本然无尽广大之天,一一尽盖覆三千大千世界,方始与黄面老子吐一口气。
何期末法丛林凋零若此,思之骇然,安得不泪下如雨!
我老矣,死矣,誓当重出头来,以大力量于无尽无尽百千万亿大众僧海中,推出无量无量劫前古佛,剖开自心无尽广大法门,大告报一一无尽众生尘刹、一一三千大千世界,若是大心大士,便请各各归堂去,快哉快哉!
第佛法至此亟矣,必先速得数十人肉身大士,大阐神通,应化天下诸刹,使一切衲子外不坏于一毫贿赂酷虐,内不犯于一尘淫杀贪傲,其不遵黄面老子《遗教经》最后教诲之意者,不得名曰僧,然后却与之论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之宗风。
佛法其兴乎!
我今苦告诸佛子,各各逑入大回心三昧。
但言之至此,我亦罔知所措,诸佛菩萨宁不动心焉?
我遂呕我心中无忱声,而为誓,铭之曰《十方禅刹僧堂记》。
庆元县经始记嘉泰元年十月 宋 · 富嘉谋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四六、《虞邑遗文录》补二、雍正《浙江通志》卷三二、光绪《处州府志》卷五、二七
处统县有六,龙泉距处为远,而乡之松源龙泉为綦远。
地居浙东之极,中高而下下,流水四注而湍急,其巉岩之峰,谽谺之石,屹立于瓯南、闽越之交。
岭复而益峻,道隘而益险,有户万计,愿为邑者盖有年矣。
其居幽远,足迹未尝至,县有不得其所者,令有所不闻,故豪民之武断,赋役之不均,诉讼之不平,其能自辩于令之庭乎?
庆元丁巳,民以状白府,请以松源一乡益以延庆乡之半,听置为邑。
闻于郡刺史,达于朝。
贰卿胡公纮松源人也,为丞相京祁公所推重,首言建邑便,祁公深然之。
冬十一月,诏可,锡名庆元,宜得才智士经始之,乃不以嘉谋无似,俾之首膺其选。
丞相大书县额,以镇兹土。
始铸县印,俾嘉谋躬佩而往。
明年三月既望至是,领略山水,宜为治所者独薰洋,平旷而殊胜。
矧地宅厥中,镇以龙山,印以龟潭,遂卜地于兹,建县治,若迎诏、颁、若庾犴,罔不咸具。
丞廨在其东,尉廨在其西,县学在其北。
邑之内植坊一十七所。
乾之维则有社稷以春祈秋报,坤之维则有教场以阅武治兵。
乃庙司城于东,乃桥广渡于西,乃开山通道于福,而行旅者得由坦道,乃辟地凿崖于安溪,而入邑者乐出其涂。
皆山经地志所未有。
松源之官赋积逋者千万有奇,嘉谋请于郡守赵公廱,予其半益之,故其成益速,民亦乐输而争先。
嘉谋非智创之才,凡十有二月而徙今治。
析邑命下,咸谓缔创之事,古人所难,今储材不素,虽用民力,惧历稔而无成。
时有木数千章,在深山穷谷,既巨且良。
天久不雨,一夕暴流涨溢,皆蔽溪顺流而下,亦异矣。
而又田谷屡丰,田里熙然,岂谫才所能集?
天实为之也!
嘉泰元年十月既望记。
跋大歇语录 南宋 · 释师范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一、《无准师范禅师语录》卷五
拈上死柴头,且向无烟火。
松源擅杨歧斯旨,嘘而发之,大行于世。
所至龙象如林,得其要者,吾大歇兄耳。
今观其录,虽一萤不耀,而冷焰逼人,尤甚于燎原之酷。
览者宜退身七步。
泰山再依皇祖诗韵 其一 乾隆丁丑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六十七
方山一宿停清跸,泰岱岩岩见举头。
南指遥程春晓发,东来紫气马前浮。
圣踪永古并崇岳,恺泽于今在列州。
纵是瞠乎嗟莫及,觐扬敢不念深留。
江陵廉使 元末明初 · 金九容
五言排律 押尤韵 出处:惕若斋先生学吟集卷之上
更欲游东界,于今已十秋。
悲欢身自老,荣辱世空浮。
清梦劳飞绕,佳期每谬悠。
有人皆郑重,无处不风流。
松竹阴修道,云烟锁画楼。
沧波天共阔,崇岳雪兼稠。
传信思青鸟,忘机愧白鸥。
娇娆罗帐幕,腰袅踏汀洲。
嚼勒仍喷沫,弹琴暗结愁。
相携疑驾鹤,行乐胜封留。
并马歌声细,连船酒味柔。
石亭停玉辔,日浦泛兰舟。
六字丹书妙,千寻宝窟幽。
尘缘淡如扫,诗兴浩难收。
制锦多遗爱,登车合庙谋。
边疆惟歙谷,都会是溟洲。
南北沿山麓,驱驰傍海头。
官閒须酩酊,肠断莫夷犹。
安得从公去,飘然写我忧。
升高望旌旆,杳杳极双眸。
天目和尚 南宋 · 释如珙
不道先师具大眼目,只道先师无肯路。
还有知得者么,杨岐之衣到松源师祖不传,临终谓兄弟久聚。
正路行者有,只不能用黑豆法。
难以荷负正宗,临济佛法到此平沈。
痛哉痛哉,以此见先师,深得师祖之旨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