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宋故文明殿学士尚书兵部侍郎太子少师程公羽世录 南宋 · 程大昌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一○、《新安文献志》卷六二上
五代祖秀生二子,长即吾之高祖也。
次俶,赠少府少监
生公讳羽字冲远,通经书之学,擅词章之业。
幼举进士,黜于礼部,皆侍郎张允知贡举
公每下第,辄诣门献文谢不敏允心愧重之。
天福中,允复知贡举,公遂登乙科,调郓州阳谷县
秩满,易帅孙公辟观察支使,改华商支使府,罢授河中府虞乡京兆府醴泉成都府新都县令
选东铨,引见于崇政殿
太祖以久次有劳,特迁秘书省著作郎、知兴州
未逾年,权山南府
太宗潜渊,判开封府
太祖妙简时髦,备宾僚之选。
宰相赵公普凡三进朝臣名,不可上意。
一旦,太祖赵相曰:「吾自得之矣。
昔者县令著作郎程羽在何处?
可召来」。
判官,时与权官贾琰同幕也。
太宗承乾纂绪,升离继照,云龙胥会,千载一时,超授给事中权知开封府
并州不禀正朔,太宗将兴问罪之师,且以坤维远服,藉人镇抚,非公才不可倚,出知益州
陛辞,面谕曰:「此行非大事,不久当召卿」。
至任几二载,召还,授礼部侍郎文明殿学士
宗伯任选群材,时谓得人,上益知遇之。
护从北狩,归感疾甚,累拜章求致政,不遂所请。
郊祀恩改兵部侍郎,终于位。
太宗闻讣,惊悼曰:「方将大用」!
礼部尚书,累赠太子少师
生一男希振,终于虞部员外郎
希振生三男:长适,终于右班殿直
次遹,终于黄州黄陂县
次道,无禄而卒。
遹生三男:长珦,见任殿中丞
次璠,见任赞善大夫
次珫,未仕。
道一男瑜,汝州龙兴,监解州安邑盐池
公以耆艾之德,逢熙洽之运,宠遇隆重,才望烜赫,而不登三事,弼辅万几,命矣夫!
先是公自醴泉新都,属国都新定川蜀,所在盗起,入剑门,涂梗不可进,弃官东归。
俄而令下有司:有不之任官,谪岭表,永不录叙。
公即时奔赴交代,以亲老有退居志,端居醴泉私第,晨夕洁养,恬素为乐。
何镇将使酒凌公,公慷慨发愤。
受代诣阙,遂遇太宗拔擢,登翊王府,斯亦命欤?
平生所著文稿未尝编缀,门户零替,嫡嗣继亡,箧笥弗收,散落殆尽。
前岁,从弟珦寄公五七言诗一轴廿六首,云偶得于他所。
吾因略叙夫宗派世家,附于《贻范集》云。
东宫故事十首 其十 淳熙三年十二月十四日1176年12月14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四四、《承明集》卷六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资治通鉴》:唐元和七年宪宗御延英殿,李吉甫言:「天下已太平,陛下宜为乐」。
李绛曰:「汉文帝时兵不血刃,家给人足,贾谊犹以为厝火积薪之下,不可谓安。
今法令所不能制者河南北五十馀州,犬戎腥膻近接泾陇,烽火屡惊,加之水旱时作,仓廪空虚,此正陛下宵衣旰食之时,岂得谓之太平,遽为乐哉」?
上欣然曰:「卿言正合朕意」。
退谓左右曰:「吉甫专为悦媚,如李绛真宰相也」。
闻喜同而恶异,众人之情也。
喜同则谄谀日至,恶异则直谅日疏。
谄谀至而直谅疏,国家欲不乱其可得乎?
为人上者所宜加察也。
宪宗既知李绛之贤,又知李吉甫之佞,明示黜陟可也,顾使之并居相位,是何异薰莸同器,牛骥同皂,其不相为谋也必矣。
盖尝考之古今,莫不善于汉武帝,而莫善于本朝太宗也。
武帝汲黯近古社稷之臣,不冠不见,是固知其贤矣。
汲黯质责张汤文深小苛,面触公孙弘怀诈饰智,则忽而不察,反用丞相御史大夫,而弃于外郡。
然则谄谀安得不至,直谅安得不疏乎?
太宗则不然,尹京之日,贾琰窦称同在幕,便佞多希旨,尝疾之。
太宗诸王宴射,在侧,屡赞德美叱之曰:「贾氏子巧言令色,岂不愧于心乎」?
太平兴国中太宗参知政事
中谢日,上谓曰:「卿自揣何以至此」?
曰:「陛下以藩邸之旧,出于际会」。
上曰:「非也。
卿尝面折贾琰,朕赏卿直耳」。
然则谄谀何由敢进,直谅何患不闻乎?
故曰莫不善于汉武帝,莫善于本朝太宗也。
书简帖(一) 宋 · 苏庠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一八、《宝真斋法书赞》卷二二
庠顿首启:前日蒙左顾,甚宠,但时已大醉,了不记省,未以纵诞见黜否?
恐悚无量。
奉手帖,喜闻寒冱起居佳胜,盛制连不鄙,发药多矣,至感至感。
旦夕专诣谢次
元遇必已全愈。
寒甚,更珍护为望,不宣。
庠再拜季华先生座下。
秦相公论防冬书1138年7月 宋 · 叶梦得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八○、《石林居士建康集》卷七、《景定建康志》卷三五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某顿首再拜仆射相公钧座:秋暑犹未退,即日伏惟钧候动止万福。
某近因到官,具书伸谢,必已呈浼记室
衰耗黾勉,亦将几月。
郡事虽甚弊,连日拨遣冗滞数百事,似亦少閒,其馀皆可徐以力治。
惟是防冬一事不无私忧,茫然都未有图议者。
或谓今岁虏未必来;
或谓二大将既分宣抚两淮,本道乃在腹里,非所虑;
或谓万一有警,朝廷必自委二大将守江,非本道之职。
三者,窃皆以为过。
据日前探报,颇言虏点兵开河,积粮料器具,远近略同,必无安静之理。
淮东邳州兵形已见,不来则已,来恐非常岁之比。
前为敌者刘豫,主兵者刘麟,所驱用者吾山东淮甸之民。
今以金主易刘豫,以四太子刘麟,以虏骑易吾民,是岂可忽乎?
大将宣抚两淮,固其职矣,然未见别有大措画,必可以固吾圉者。
近惟张宗颜数千人趋合肥尔。
甲寅岁贼至楚州丙辰岁贼过濠州,皆在九月十月之间,非无大将,未尝前知,今可保复无此乎?
自古保江必先固淮,曹操不能越濡须,苻坚不能出涡口,魏太武不能窥瓜步,周世宗不能有寿春,皆以我先得淮东也。
今淮未有必固之理,而欲恃江以为重,何可为万全计?
前岁闻以四大将,自池州而上直至平江之境,各分其地,州郡皆不与。
此固势必如此,然以兵捍疆埸,乃所以为民保境土,若将帅与州郡不相关,则兵民分为二,境土何以独济?
往时杜充失守之因,江上兵非不多,自王𤫉先遁于采石,诸军皆溃,无复捍敌,吾民奔避不及,反为溃兵剽略,虏得乘之南渡。
相公所知也。
况本道界分,已自无刘光世一军,若以他军那融添补,则兵力厚薄尤可见。
今若责江淮将帅,而使守臣表里得共为之计,犹可待不虞;
若淮未能固,而必恃江以为守,则王𤫉之戒不可不思。
某久在山林,不闻庙议,既不得已于此,惩往者召公之困,誓不敢复出一语。
然平日拳拳之心,有不能终愧藿食者,因季华行,辄私布之。
本府惟有民间自欲团结,可使保乡里,渐已料理,复恐议者不知本末,谨具劄子禀达。
其馀数十条,并附之别纸。
此非其职,徒以相公平昔相与之厚,忘其僭率,思致舆人之言,以答毫末,皇恐!
馀祈倍保钧重,上副眷倚。
不宣。
进两朝圣范劄子 其四 圣范四 南宋 · 刘光祖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一四
臣尝论国家欲宰辅得其人,必自择侍从始。
左右皆正人也,就而选焉,其得之必多;
左右皆非正人也,就而选焉,其所获可知也已。
臣观太祖一日谓宰辅曰:「北门深严,当择审重者处之」。
范质以为清介谨厚无若窦仪者,太祖曰:「禁中非此人不可,卿当喻朕意,勉再赴职」。
刘温叟中丞者十二年,太祖难其代。
温叟卒于官,太祖曰:「必得纯厚如温叟者乃可命也」。
先是有张去华者,自诉久次,欲与知制诰张澹较其词文之优劣。
虽黜,而去华自是凡十六年不迁。
梁周翰颇有文辞,太祖欲用为知制诰周翰微闻之,遽上表谢,太祖复薄其人,不与也。
至于太宗擢用侍从得人最多。
窦称开封府判官,面折贾琰之谀,太宗为之不乐而罢酒。
及即位,思,召为枢密直学士,已而大用之,曰:「以卿尝面折贾琰,赏卿之直也」。
一日,用李穆吕蒙正李至参知政事张齐贤签事枢密院事
等入对,太宗谓之曰:「朕为官择人,惟恐不当。
两制之臣十馀,皆文学适用,操履方洁,京府,尤号严肃,故兹奖擢,盖推公也」。
当是时也,左拾遗王化基抗疏自荐,太宗览之,谓宰相曰:「化基自结人主,诚可赏也」。
因曰「李沆宋湜皆佳士」,即命中书化基召试,并以为知制诰焉。
尝谓左右曰:「词臣之选,古今所重」。
每命一词臣,则必咨访宰相,求才实兼美者,先召与语,观其器识,然后授之。
尝诏诸王府僚各献所为文,阅视累日,问近臣曰:「其才则见矣,其行孰优」?
或以毕士安对,曰:「正合朕心」。
遂令掌制也。
范杲数致书宰相,求入翰林学士太宗恶其躁竞,终不使居内职,出知濠州,而以毕士安为之。
政言张洎文学久次,不在士安下,太宗曰:「第德行不及耳」。
执政乃退。
后又尝欲召和㠓为之,已而曰:「眸子眊眊,胸中必不正,不可以居近侍也」。
其后乃使钱若水为之。
寇准尝以直史馆,承诏极言北边利害,太宗器之,谓宰相曰:「朕欲擢用,当授何官」?
宰相请用为开封府推官太宗曰:「此官岂所以待耶」?
复请用为枢密直学士,良久曰:「且使为此官可也」。
寻大用。
吕端自以前事秦王,又事许王,皆有罪,当黜,太宗曰:「朕自知卿」。
已而亦用为枢密直学士寻复大用。
又召向敏中于广南,一日御飞白书敏中、及张咏姓名付宰相,曰:「此二人名臣也,朕将用之」。
乃并以为枢密直学士
则祖宗选用从臣,可为后法,而太宗之际盛矣,盖至于真宗仁宗时,宰辅多有拔擢之馀也。
尚书周礼本朝官制(策问) 宋 · 陈藻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一九、《乐轩集》卷八
后人以官制之得失折衷于《周礼》,窃又以《周礼》之得失而折衷于《尚书》。
且《尚书·周官》首之以三公三孤,次之以六卿,而冢宰六卿之长也。
《周礼》六卿,每二卿则公一人,而天官之有太宰,非一卿而当二卿者乎?
今考其所职,乃无所不统,非后世吏部尚书之比,乃宰相事也。
六卿之长者既为宰相,则所谓公、孤者又何官也?
《书》自太保奭而至毛公,盖尝著其六人矣。
注谓冢宰第一,召公领之;
而终之以司空第六,毛公领之。
其间有所谓毕公者,注以为司马。
而《书》又有太保率西方诸侯,毕公率东方诸侯,则毕公者岂非与召公并为东西二伯乎?
六卿既兼二伯矣,宁不兼三公已乎?
窃尝以《周礼》而折衷于《尚书》,其得者盖如是尔,孰谓《周礼》非周公之典乎?
穆王之命太仆正,其书一篇,丁宁反覆,以后之德不德实系乎此,盖以其率天子左右侍御仆从之属,切于王身,其任为甚重者也。
《周礼》自太宰小宰、宰夫之后,则继之以宫正
宫正而下,膳庖、酒醢、舍幕、裘等职,皆侍御仆从官也。
然则《周礼》之宫正,即《书》之太仆正
穆王之命,其重如此,而宫正上士为之,岂周人命一上士,而辄有一篇之书如是耶?
此以《周礼》而折衷于《尚书》,不能无疑者也。
二经所载既相牴牾,以后人官制之得失而折衷于《周礼》,果得其当乎?
夫《周礼》首入天官,而可疑者彰彰矣,三百六十属,其疑可既耶?
恭惟国朝官制盖沿唐旧,而或有所更革创立,岂无得失,讵可不讲求其故耶?
文武两途,枢密本兵,武臣职也,用文资正官以充其使太平兴国。),而昉于石熙载,何耶?
既曰使矣,而知院淳化
之名又昉于张逊等,何耶?
签书起于何日太平兴国中石熙载。),而同签书之置治平。)且自郭逵始矣。
三司而有副使贾琰。),则太宗之初也,至太平兴国间胡为去副使之号,而有同判三司侯陟王明。)之目耶?
直舍人院太宗初用张洎如。)以何事而立?
京官而任堂后雍熙元年李元吉等。)始何人而置?
此在内之职,其一二大略然也。
提点刑狱淳化。)近代所未有,而创于太宗皇帝
或者以为是司不置可也,而副使复立于真宗之朝,何耶?
既而罢之,又何也?
转运有副使矣,而判官之名开(宝中许九言。)又必立于国初,何也?
广州市舶兼于守臣则自潘美始矣,而又以为始于任中师,何耶?
其特置使又始于何时也?
广南县太平兴国。)户五百以下者止主簿一员兼,旧制也,而续又有县令之置,非冗耶?
此在外之官,其一二可议者然也。
演而伸之,触类而长之,所损益盖多也。
元丰政和之所定,因革当否,愿悉闻于诸君。